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文選翻譯

中國歷史文選翻譯

發布時間:2021-02-24 00:01:34

中國歷史文選貞觀君臣論治翻譯

貞觀君臣論治(節選): 1. 丙午,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上又嘗謂侍臣曰:「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縱欲也。
譯:(丙午(二十一日),太宗與群臣討論防盜問題。有人請求設嚴刑重法以禁盜,太宗微笑著答道:「老百姓之所以做盜賊,是因為賦役繁重,官吏貪財求賄,百姓飢寒交集,所以便顧不得廉恥了。朕主張應當杜絕奢移浪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老百姓吃穿有餘,自然不去做盜賊,何必用嚴刑重法呢!」從此經過數年之後,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人旅客可在野外露宿。太宗曾對身邊的大臣說:「君主依靠國家,國家仰仗百姓。剝削百姓來奉養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而身死,君主富了而國家滅亡。所以君主的憂慮,不來自於外面,而常在於自身。凡慾望多則花費大,花費大則賦役繁重,賦役繁重則百姓愁苦,百姓愁苦則國家危急,國家危急則君主地位不保。朕常常思考這些,所以不敢放縱自己的慾望。」)
2.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上怒曰: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於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於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法,朕復何憂!」胄前後犯顏執法,言如湧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譯: (太宗認為兵部郎中戴胄忠誠清正耿直,提升他為大理寺少卿。當時許多候選官員都假冒資歷和門蔭,太宗令他們自首,否則即處死。沒過幾天,有假冒被發覺的,太宗要殺掉他。戴胄上奏道:「根據法律應當流放。」太宗大怒道:「你想遵守法律而讓我失信於天下嗎?」戴胄回答道:「敕令出於君主一時的喜怒,法律則是國家用來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氣憤於候選官員 的假冒,所以想要殺他們,但是現在已知道這樣做不合適,再按照法律來裁斷,這就是忍住一時的小憤而保全大的信用啊!」太宗說:「你如此執法,朕還有何憂慮!」戴胄前後多次冒犯皇上而執行法律,奏答時滔滔不絕,太宗都聽從他的意見,國內沒有冤案。)
3.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譯: (太宗令封德彝薦舉賢才,很長時間沒有選薦一個人。太宗質問其原因,答道:「不是我不盡心竭力,而是現在沒有奇才!」太宗說:「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長處。古時候使國家達到大治的君主,難道是從別的時代去借人才的嗎?正應當怪自己不能識別人才,怎麼能誣蔑整個時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慚地退下。)
4.二年春正月,上文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換鯀、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台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譯:貞觀二個年春正月,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做才算明智?又怎樣做才會昏庸? 」魏徵回答說:「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就會作出明智的決斷;僅僅片面地聽取單方面的意見,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斷。從前堯暢聽民意,所以三苗的惡行被他知曉。舜廣開四方視聽,所以共工、鯀和驩這樣的壞人無處隱藏。秦二世毫不懷疑地信任趙高,給自己帶來了在望夷宮被趙高殺害的悲劇。梁武帝不加選擇地聽信朱異,結果讓自己遭受在台城被活活餓死的屈辱。隋煬帝片面相信虞世基,落得被部將縊殺在彭城閣的下場。因此,如果君主廣泛地聽取和吸納意見與建議,寵臣就不能蒙蔽(雍,堵塞;蔽,蒙蔽)君主,並且下面的信息也會暢通地到達君主。」 唐太宗說:「說得對!」
5.(三年夏四月)甲午,上始御太極殿,謂侍臣曰:「中書、門下,機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應論執。比來唯睹順從,不聞違異。若但行文書,則誰不可 為,何必擇才也。」 房玄齡等皆頓首謝。故是:凡軍國大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中書侍郎、中書令省審之,給事中、黃門侍郎駁正之。上始申明舊制,由是鮮有敗事。
譯: 貞觀三年夏四月甲午,唐太宗御 駕到太極殿(始,曾經),對一侍大臣說:「中書省和門下省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門(司,部門),對不妥的詔令都應該提出意見或建議。近來只順應我的意圖,卻聽不到不同的聲音。如果中書省和門下省只是負責傳遞文書,那麼誰不能做呢?何必費心地選用人才呢?」房玄齡等人馬上磕頭謝罪。從前的做法(慣例)是:所有的國家大事,都由中書舍人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見,混雜地簽署自己的名字,叫「五花判事」。緊接著中書侍郎和中書令進行審查,此後給事中和黃門侍郎可以反駁和糾正中書省的意見。唐太宗方才重申已有的制度,從此很少有破壞規定的事情出現。
6. 乙丑,上問房玄齡、蕭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文帝勤於為治,每臨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衛士傳餐而食;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則照有不通,喜察則多疑於物,事皆自決,不任群臣。天下至廣,一日萬機,雖復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決受成,雖有有愆違,莫敢諫爭,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則不然。擇天下賢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關由宰相,審熟便安,然後奏聞。有功則賞,有罪則刑,誰敢不竭心力以修職業,何憂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詔敕行下有未便者,皆應執奏,毋得阿從,不盡己意。
譯:(乙丑(初二),太宗問房玄齡、蕭道:「隋文帝作為一代君主怎麼樣?」回答說:「文帝勤於治理朝政,每次監朝聽政,有時要到日落西山時,五品以上官員,圍坐論事,衛士不能下崗,傳遞而食。雖然品性算不上仁厚,亦可稱為勵精圖治的君主。」太宗說:「你們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賢明而喜歡苛察,不賢明則察事不能都通達,苛察則對事物多有疑心,萬事皆自行決定,不信任群臣。天下如此之大,日理萬機,雖傷身勞神,難道能每一事均切中要領!群臣既已知主上的意見,便 只有無條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現過失,也沒人敢爭辯諫議,所以到了第二代隋朝就滅亡了。朕則不是這樣。選拔天下賢能之士,分別充任文武百官,讓他們考慮天下大事,匯總到宰相處,深思熟慮,然後上奏到朕這里。有功則行賞,有罪即處罰,誰還敢不盡心竭力而各司職守,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因而敕令各部門:「今後詔敕文書有不當之處,均應執意稟奏,不得阿諛順從,不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7.(六年冬十二月)上謂魏徵曰:「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 矣。」對曰:「然。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
譯;貞觀六年冬十二月,唐太宗對魏徵說:「選拔官員,不能輕率和倉促。任用一個君子,所有的君子都願意前來,而如果任用一個小人,所有的小人都會蜂擁而至。」魏徵回答說:「確實是這樣。假如國家沒有統一,那麼就只看人才的才幹,而不用權衡品行。如果國家已經安定(喪,死亡;亂,戰亂),那麼不是德才兼備的人才,就不能使用。」
8.十三年春二月,上既詔宗室群臣襲封刺史,左庶子於志寧以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爭之。侍御史馬周亦上疏,以為:「堯、舜之父猶有朱、均之子。倘有孩童嗣職,萬一驕愚,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正欲絕之也,則子文之治猶在;正欲留之也,而欒黶之惡已彰。與其毒害於見(現)存之百姓,則寧使割恩於已亡之一臣,明矣。然則向所謂愛之者,乃謫所以傷之也。臣謂宜賦以茅土,酬其戶邑,必有材行,隨器授官,使其人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
譯: 貞觀十三年春二月,唐太宗已經下詔書讓宗室和一些大臣世襲刺史的職位,左庶子於志寧認為古代和現今情況不同,這樣做恐怕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因此上奏疏表示反對。侍御史馬周也上了奏疏,他認為:「堯、舜的父親還有丹朱、商均那樣的不孝子。假如讓小孩子繼承職位,萬一他們嬌縱,老百姓就會受到他們的禍害.國家就會遭受損失。想要斷絕他們的職位,他們長輩的功勞還在;想要保留他們的職位,他們的罪惡已經明顯了。與其禍害現世的廣大百姓,不如不向有功 勞的大臣施恩,這是非常明顯的道理。這樣的話,原來關愛他們的行為,恰好成了傷害他們的行為。臣下認為應該賞賜他們土地和人口,如果確實(必,確實)有才能,就根據能力(器,才能)的大小授予相應的官職,使得本人受到陛下的恩澤,子孫也享有優越的生活。」 會司空、趙州刺史長孫無忌等不願之國,上表固讓,稱:「承恩以來,形影相弔,若履春冰,宗戚憂虞,如置湯火。緬惟三代封建,蓋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禮樂節文,多非己出。兩漢罷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協事宜。今因臣等復有變更,恐紊聖朝綱紀。且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更因延世之賞,致成剿絕之禍,良可哀愍。願停渙汗之旨,賜其性命之恩。」正碰上司空、趙州刺史長孫無忌等人都不願意接受世襲職位,上表堅決推辭,表的內容是:「詔令發布以來,感到孤單凄涼,好像行走在春季的薄冰上;宗族(宗,宗族)和親屬(戚,親戚)憂心忡忡(虞,憂患),如同被放置在火上的湯一樣。追憶往昔,只有三代實行分封制,原因大概是因為中央的力量不能控制地方勢力,所以因勢利導,政令常常不是由中央王朝發出的。兩漢廢除王侯,設置郡守。消除(蠲,免除)了過去(曩,從前)的弊端,這非常恰當(協,和諧,融洽)。現在因為我們的緣故又有變化,恐怕會擾亂聖唐的制度。而且愚蠢不成器的後代,或者觸犯國法,自取滅亡。因為延續幾代的賞賜,導致斷絕的災禍,實在是可憐憫的事情。懇請能收回成命(渙,離散),恩賜子孫們性命。」無忌又因子婦長樂公主固請於上,且言:「臣披荊棘事陛下,今海內寧一,奈何棄之外州,與遷徙何異。」上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義,意欲公之後嗣輔朕之子孫,共傳永久。而公等乃復發言怨望,朕豈強公等以茅土邪!」庚子,詔停世封刺史。長孫無忌又通過兒媳長樂公主堅決向唐太宗請求,他還說:「我排除千難萬阻為陛下效力,現在天下太平,為什麼要被任命到外地?這和遷徙沒有什麼分別。」唐太宗說:「天子把土地分封給有功的大臣,這是古今共同的做法。目的是為了讓你的後代輔佐我的子孫,共同把大唐永恆的基業傳繼下去。但你們卻表示不能接受,我怎麼會強迫你們接受呢?」庚子日,唐太宗下詔停止世代封襲 刺史的制度。
9.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謂諫議大夫褚遂良曰:「卿猶知起居注,所書可得觀呼?」對曰:「史官書人君言動,備記善惡,庶幾人君不敢為非,未聞自取而觀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記之邪?」對曰:「臣職當載筆,不敢不記。」黃門侍郎劉洎曰:「借使遂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上曰:「誠然。」
譯:貞觀十六年夏四月壬子,唐太宗對諫議大夫褚遂良說:「你還在兼任起居郎,我可以看看你記錄的起居注嗎?」褚遂良回答說:「史官(此指起居郎)筆錄君主的言行,詳細地(備,詳細)記載君主的善與惡,大概君主因此不敢有不良的言行,還沒聽說過君主自己看閱起居注的先例。」唐太宗說:「我有不妥的地方,你也要如實記載下來嗎?」褚遂良回答說:「我的本職工作是如實筆錄陛下言行,不敢不記載不妥的地方。」黃門侍郎劉洎說:「假使褚遂良不記載,天下人都會記載。」唐太宗說:「確實是這樣。」
10. 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鄭文貞公魏徵薨。上思征不已,謂侍臣曰:「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譯:貞觀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鄭國公魏徵去世(諸侯之死稱為「薨」)。唐太宗常常思念他(不已,不停),他對近侍的大臣們說:「人們用銅製作鏡子,可以用來端正儀容。把歷史當作鏡子,可以明白人世的興盛衰落的規律。君主把臣下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自己的得和失。」魏徵離開人世(沒,指死亡),我就少了一面鏡子。
11.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上御翠微殿,問侍臣曰:「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自不諭其故,諸公各帥意以實言之。」群臣皆稱:「陛下功德如天地,萬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勝己者,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備,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人主往往進賢則欲置諸懷,退不肖則欲推諸壑,朕見賢者則敬之,不肖者則憐之,賢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惡正直,陰誅顯戮,無代無之。朕踐祚以來,正直之士,比肩於朝,未嘗黜責一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顧謂褚遂良曰:「公嘗為史官,如朕言,得其實呼?」對曰:「陛下盛德不可勝載,獨以此五者自譽,蓋謙謙之志耳。」
譯:貞觀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唐太宗御駕翠微殿,問近侍的大臣:「自古以來的帝王即使統一了中原,也不能使周邊的少數民族歸服。我的才能不如古人,但所取得的成就卻超過他們,我自己不清楚具體原因,大家敞開心扉盡情說說你們的看法吧!」大臣們都說:「陛下的功勞德行像天和地那樣廣大,我們無 法說清楚。」唐太宗說:「你們的答案不正確(然,正確)。我能做到這樣的原因,只在五個方面。自古以來,帝王紛紛忌妒比自己強的人,而我一旦發現別人的優點,就好像自己擁有這些優點(善,優點)一樣高興。對優秀人才來說,他們的品德和才幹往往不能兼備,我常常忽略他們的缺點,而使用他們的長處。帝王(人主,帝王)在提拔任用賢才的時候,往往巴不得把他們揣在懷里;而退棄無能之輩的時候,恨不得把他們通通推到山溝里。而我見到賢才就會敬重他們,遇到無能之輩就憐惜他們,兩類人都能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君主們往往厭惡鯁直坦率的大臣,明裡暗裡地處死他們,沒有哪朝哪代不是這樣。我登基以來,滿朝都是鯁直坦率的大臣,從來沒有貶退斥責(黜,貶退)過他們。自古以來歷代皇帝都看重華夏族,卻輕視少數民族,只有我能做到平等地愛護他們,所以各個周邊民族都像依賴(依,依賴)親生父母一樣依賴我(種落,族)。這五個方面,就是我成就今天事業的原因。唐太宗回頭對褚遂良說:「你曾經擔任過史官,像我方才說的一番話,符合實際情況嗎?」褚遂良回答說:「陛下博大寬廣的德行記載不完(勝,盡),卻單單對以上五個方面滿意(與,贊許),陛下真的過於謙虛了。」

② 中國歷史文選下王安石變法的譯文

一、機構改革
制置三司條例司 熙寧元年(1068年)二月,設「制置三司條例司」,是王安石推動變法第一個設立之機構,原本宋朝的財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設立置制三司條例司來作為三司的上級機構,統籌財政,是當時最高的財政機關,此機關除了研究變法的方案、規劃財政改革外,亦制訂國家一年內的收支,並將收入定其為定式。 市易法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頒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資金一百萬貫,在開封設「市易務」(市易司),在平價時收購商販滯銷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的時候再賣出去。同時向商販發放貸款,以財產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用以達到「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所以抑兼並也。」市易法增加了財政收入。 保甲法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村住戶,每五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有兩丁以上的農戶,選一人來當保丁,保丁平時耕種,閑時要接受軍事訓練,戰時便徵召入伍。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二、改革稅賦
方田均稅 熙寧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方田均稅法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卻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 均輸法 此法已久,早在西漢桑弘羊時試行,唐代以後各郡置均輸官,達到「斂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寧二年七月,為了供應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費,又要避免商人屯積,在淮、浙、江、湖六路設置發運使,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的原則,負責督運各地「上供」物質。意在省勞費、去重斂,減少人民的負擔。王安石變法
青苗法熙寧二年九月,頒布青苗法。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谷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歸還穀物或現錢。青苗法使農民在新陳不接之際,不至受「兼並之家」高利貸的盤剝,使農民能夠「赴時趨事」,但具體實施中出現強制借貸現象,是王安石變法措施中爭議最大的內容。 募役法又稱「免役法」,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農寺擬定,開封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免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僱人應役。雇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女戶、寺觀,也要繳納半數的役錢,稱為「助役錢」。使得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了生產發展,也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三、新修水利
規定各地興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當地居民照每戶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興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貸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縣不能勝任的,可聯合若干州縣共同負責。
四、軍隊改革
裁兵法整頓廂軍及禁軍: 一、 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 二、 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將兵法又叫「置將法」。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操練軍隊,以提高軍隊素質。 保馬法神宗時,宋朝戰馬只有十五萬余匹,政府鼓勵西北邊疆人民代養官馬。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購買,每戶一匹,富戶兩匹。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負責賠償,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馬匹,徒增民擾。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 軍器監法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製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五、改革科舉
三舍法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貢舉法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1070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於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 《三經新義》 熙寧五年(1072),神宗正式提出應該頒行新的經義。次年,神宗任命王安石提舉經義局,由呂惠卿、王雱等兼修撰,重新解釋《詩》、《書》、《周官》等書。在重新訓釋經義時,王安石確定了這樣幾條原則:-、訓釋經義,是為了破除"偽說",教育士子,使其符合"盛王"時的做法;二、要恢復經文本義,打破疏不破注的成法,反對漢以後煩瑣的章句傳注使源流失正的陋習;三、闡明經文義理,反對對經義的曲解和煩瑣學風。熙寧八年(1075),《周官新義》、《詩經新義》、《書經新義》完成,合稱為《三經新義》,其中《毛詩義》二十卷、《尚書義》十三卷、《周官新義》十六卷,而又以《周官新義》最為重要,是作為托古改制的熙寧變法的理論根據。一個月後,《三經新義》便被頒賜給宗室、大學及諸州府學,作為全國學生必讀的教科書和科舉考以的依據。
變法結果
成效
王安石的變法對於增加國家收入,有著積極的作用,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以緩解,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揮下,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甘肅臨夏)、岷(今甘肅岷縣)等五州的作戰。宋軍收復5州,拓地2000餘里,受撫羌族30萬帳,建立起進攻西夏地區的有利戰線。
結果
熙寧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門監鄭俠畫《流民圖》,圖中流民或身背鎖械,或口食草根,告訴皇上說旱災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對變法產生重大懷疑。王安石認為「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隨著改革深入,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發生動搖,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知江寧府。變法運動由韓絳、呂惠卿等人繼續執行,呂惠卿師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熙寧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復職,繼續執行新法。熙寧九年(1076年)愛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潛心學問,不問世事。
原因
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階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司馬光曾經多次上書皇帝取消新法。有效的募役法也被廢除。 失敗原因
同時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關鍵時刻發生了動搖,宋神宗死後司馬光出任宰相,徹底廢除新法,連很有成從各項經濟上改革內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規模甚大,其中理財方面最為重要,受到時人抨擊。平情而論,王安石變法遭到失敗,也不能完全推到守舊派反對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檢討。下列可就四方面論之: (一) 變法事先缺乏宣傳,導致在變法的過程中無法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在變法的反對陣營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而其中的精英部分,在經過足夠的宣傳說服後應該是可以被吸收進變法陣營中的。 (二) 政策執行不力─—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實行,與理想相去懸絕。如果貧困民戶自願請貸官錢,尚有可說,但實際上是地方官強迫農民五家互保後在逐家派定數目,稱為散青苗,地方官為了保障秋後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對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貧下之戶,蓋怕貧下戶無力償還,這還談什麼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這數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負擔的。政策執行不力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合適的人才推行新法。 (三) 剛愎自用─—王安石性剛,與神宗議論國事,有所抗辯,聲色俱厲,神宗每為之改容聽納。創行變法之初,司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安石覆書抗議,深不以為然,二人本是極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從此畫地絕交。例如,蘇軾本來是擁護新法的最好人選,但蘇軾的很多正確的意見也未能被王安石採納。 慶歷新政失敗以後,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後,很快又高漲起來,終於掀起一次更大的變法活動。 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新法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他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根本觸及核心,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的矛盾。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神宗趙頊即位。神宗立志革新,他向元老重臣富弼等人征詢富國強兵和制勝遼與西夏之策,他們規勸神宗,在20年內不要提及用兵二字。宋神宗從此不再倚靠這班元老重臣。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召「負天下大名三十餘年」的王安石入京,用為參知政事,要倚靠他來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當時王安石已成為眾望所歸的人物,士大夫們大都以為只要王安石登台執政,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澤。為了推動變法,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後條例司廢,變法事宜由戶部司農寺主持),並與呂惠卿、曾布等人一道草擬新法,各路設提舉常平官,督促州縣推行新法。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安石變法,便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從熙寧二年到熙寧九年(1076年)的8年內,圍繞富國強兵這一目標,陸續實行了均輸、青苗、農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稅、將兵、保甲、保馬等新法。 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項新法的推行過程當中,遂無例外地都遭受到他們的阻撓和反對。到宋神宗逝世之後,哲宗繼位,高太後垂簾聽政,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掌握了政權,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廢罷。史稱元祐更化。 變法失敗後四十一年,北宋滅亡(1127)。

③ 中國歷史文選 那個版本好有沒有帶翻譯的

張衍田先生的《中國歷史文選》,帶很多注釋,豎體的,很不錯。

④ 中國歷史文選削奪諸藩翻譯

Depriving the feudatory states of their authority

一定採納啊!

⑤ 誰有福建出版社的《中國歷史文選》的一些相關翻譯啊

bo z

⑥ 《中國歷史文選》這門課怎麼學

中國歷史文選是高等學校文科歷史專業課程之一,在綜合大學和部分師版范學院權的歷史系中已設置多年。它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各種典型歷史作品,培養學生閱讀並運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學生介紹一點有關中國史料學和中國史學發展的常識。學習方法:

  1. 掌握古代漢語知識。熟悉其字(主要是繁體字)、詞(包括大量的實詞和基本的虛詞)、句(基本句式)及古漢語語法。能夠閱讀沒有句讀的文本。

  2. 掌握基本的歷史成語典故和古代詩詞歌賦的文法特點。這也是理解文選所必須的。

  3. 通讀要求掌握的基本文選,精讀並背誦精典部分,能夠注釋和翻譯一般的古漢語文章及詩詞。

  4. 掌握要求的文化史知識和中國通史知識。這也是學好文選的基本前提之一。

  5. 有餘力時,要盡可能多讀一些課外的古漢語精典名著,以廣所聞。

⑦ 中國歷史文選張騫傳翻譯

China historical literary Zhang Qianchuan

⑧ 跪求大神幫忙翻譯中國歷史文選晉書王導傳(自於時軍旅不息到帝甚納之)!!!

出自《晉書》卷六十五,列傳三十五《王導傳》:
於時軍旅不息,學校未修,導上書曰:
「夫風化之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庠序設,五教明,德禮洽通,彝倫攸敘,而有恥且格,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易》所謂「正家而天下定」者也。故聖王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習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然後裁之以位。雖王之世子,猶與國子齒,使知道而後貴。其取才用士,咸先本之於學。故《周禮》,卿大夫獻賢能之書於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貴士也。人知士之貴由道存,則退而修其身以及家,正其家以及鄉,學於鄉以登朝,反本復始,各求諸己,敦樸之業著,浮偽之競息,教使然也。故以之事君則忠,用之蒞下則仁。孟軻所謂「未有仁而遺其親,義而後其君者也」。
自頃皇綱失統,頌聲不興,於今將二紀矣。《傳》曰:「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而況如此之久乎!先進忘揖讓之容,後生惟金鼓是聞,干戈日尋,俎豆不設,先王之道彌遠,華偽之俗遂滋,非所以端本靖末之謂也。殿下以命世之資,屬陽九之運,禮樂征伐,翼成中興。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方今戎虜扇熾,國恥未雪,忠臣義夫所以扼腕拊心。苟禮儀膠固,淳風漸著,則化之所感者深而德之所被者大。使帝典闕而復補,皇綱弛而更張,獸心革面,饕餮檢情,揖讓而服四夷,緩帶而天下從。得乎其道,豈難也哉!故有虞舞干戚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桓文之霸,皆先教而後戰。今若聿遵前典,興復道教,擇朝之子弟並入於學,選明博修禮之士而為之師,化成俗定,莫尚於斯。」 帝甚納之。
翻譯:
當時戰爭不斷,各地學校廢棄而未能得到興建,王導上書說:
「教化萬民的根本在於正人倫,正人倫的關鍵措施在於興辦學校。學校興辦起來了,人們才得以明曉五教之禮,道德禮法弘揚通達,倫理明而有序,人人知羞知恥守規守矩,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夫妻之間、長幼之間關系順暢嚴謹,那麼君臣之間的大義就穩固了。《易》中所言『治好家也就能平定天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聖明的君王要從小培養正德,要接受正統的教育,使優秀的品德像雨露滋潤禾苗一樣在心中潛移默化,慢慢養成習慣形成性格,不自覺地納入善行,遠離丑惡,等有了完善的德行後,再登位掌管天下。雖然是王侯之子也應和國人之子一樣,先掌握了大道然後才算得上高貴。朝廷任人選士,都要看他們是否有道德學問的根底。古時的《周禮》說,卿大夫獻給國王的賢能之書,國王拜謝而受之,這就是尊崇大道而器重賢士的事例。人們都知道賢士之高貴是由於他們掌握了道,就會退而修養自身的德行並治其家,家事已正再到鄉里,在鄉中學業已成再進入朝廷。返本復始,每人都從自己做起,純朴敦厚的風氣越來越普遍,浮華虛偽的惡習漸漸消失,這都是教育的結果。人們如果這樣,對上侍君就會竭力忠誠,對下管民就會寬厚仁慈。孟軻說:『沒有仁者會遺棄自己的親人,義者會不盡忠於自己君王的。』就是這個道理。
「自從我朝綱常失於統理,頌德之專消歇,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古書上這樣說:『三年不為禮,禮必然會被破壞,三年不為樂,樂必然會殘缺不齊。』何況今天禮壞樂崩已有這么久了。年長的人已忘掉了揖讓的禮節與氣度,年輕的只聽到過征戰殺伐之聲。天天都可以看到干戈橫舞的戰爭,以禮興教、尊祖祭神的俎豆之設卻見不到了。先王的大道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浮華虛偽的風氣卻日益盛行。這種局面,可不是人們所說的使國家正本清源的好現象啊。殿下以才高一世之資。偏有多災多難的陽九之運,禮樂征伐兼而用之,才有希望實現中興大業。現確實應該以古人之法來治理天下,興學校提倡學業,以教導培養後進,讓他們逐步受到禮義的熏陶浸潤,使文王武王的聖明之道由衰微而重新振興,使被人遺忘的俎豆之禮得到恢復和張揚。當今敵虜勢力正強,國家蒙受的恥辱未能洗雪,忠臣義士們因此扼腕撫胸,郁憤難消。若是禮儀制度牢固地確立了,淳樸的風尚漸漸形成,就會使眾人深受禮教的感化、廣被聖朝的恩德。使缺失的帝王典則得以補全,使廢弛的皇朝綱紀得以恢復,讓獸心者洗心革面,讓貪婪凶惡之徒收斂自己的性情。憑揖讓之舉使四夷臣服,以緩帶從容之姿使天下歸心。得到先王之道,這些還有什麼難的。古代的有虞舞干戚使三苗歸順,魯僖公作泮宮使淮夷賓服。齊桓、晉文的霸業,都是先教化而武力才得以成功。現今若是依照古代聖王的法則崇尚禮義教化之道,擇取朝中子弟入學,選拔博通禮學之士為師,成教化,定風俗,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元帝司馬睿很高興地採納了王導的建議。
問題:1、教育的重要作用。
回答:學校興辦起來了,人們才得以明曉五教之禮,道德禮法弘揚通達,倫理明而有序,人人知羞知恥守規守矩,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夫妻之間、長幼之間關系順暢嚴謹,那麼君臣之間的大義就穩固了。《易》中所言『治好家也就能平定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問題:2、王導要求興學的原因。
回答:自從我朝綱常失於統理,頌德之專消歇,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古書上這樣說:『三年不為禮,禮必然會被破壞,三年不為樂,樂必然會殘缺不齊。』何況今天禮壞樂崩已有這么久了。年長的人已忘掉了揖讓的禮節與氣度,年輕的只聽到過征戰殺伐之聲。天天都可以看到干戈橫舞的戰爭,以禮興教、尊祖祭神的俎豆之設卻見不到了。先王的大道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浮華虛偽的風氣卻日益盛行。這種局面,可不是人們所說的使國家正本清源的好現象啊。

⑨ 中國歷史文選(下)王安石變法翻譯

皇帝(宋神宗)想啟用王安石,唐介說:「安石很難擔當起這個內職務。」皇帝說容:「(他)文學方面不可信任嗎?經術方面不可信任嗎?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嗎?」唐介答:「安石好學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討論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經常變更。」皇帝卻不這樣認為,最終(還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對(王安石)說:「別人都不了解你,認為只知道經學數術,不清楚世務,」王安石答道:「經學數術正是用來規劃處理世務。」皇帝說:「你認為現在應該先實施什麼政策?」王安石說:「要改變現在的風氣、禮節、習慣,公布新的法令,(這)正是現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採納了(他的意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文選翻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