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重大改革經驗

中國歷史上重大改革經驗

發布時間:2021-02-23 23:44:38

① 對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感受(800字)

什麼叫改革呢?古人把改革稱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舊政」,或者叫做「變法亂常」。古書上是這樣來解釋改革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除舊布新,打破常規。它意味著對原有的權力配置、利益關系、社會秩序乃至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進行新的調整。

改革往往會引發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過程中,及時化解這些新出現的矛盾,保持社會穩定,就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促進社會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是實現長治久安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這也是古人所說的要善於以「小變」來求得「大變」。

古往今來,無數歷史事實都證明,改革、發展和穩定這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輔相成,我們只有找到這三者結合的結合點,穩妥地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大體上都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激化情況下發生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矛盾。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必然導致各種社會矛盾的凸顯,危機加深。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改革來調整社會生產關系就成為克服社會發展障礙的最常見、最有效的途徑。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不勝枚舉的改革和變法,但影響比較大的改革有十幾次,研究這些不同性質、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改革,它的發生條件以及策略和方法是否運用得當是很有價值的,無論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幾種不同類型的改革。一是變革型改革,二是修正型改革,三是盲動型改革。我們就分三講,對三種類型的改革做一些粗略的考察和分析。

一、變革型改革

下面,我們先講第一種類型的改革,即變革型改革。所謂變革型改革,它是指在社會形態轉變時期,為了用一種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而進行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講,變革型改革即是革命。我們將這一類改革按照它的時間和性質分成三種情況。

(一)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

第一種情況,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春秋時代,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由於牛耕和鐵器的發展,逐步地推廣,荒地開墾日益增多,私田急劇地增加,建立在集體勞動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就日益地顯現出來,出現了公田不治,公田沒有人去耕種這樣一種現象。

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發展,「田裡不鬻」,即原來規定的田地不可以買賣的格局就被打破了。當時奴隸主之間爭奪土地的斗爭就層出不窮。上至天子,下至大夫,還有大大小小的奴隸主都在競相的購買土地。

與此相適應的是階級關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部分奴隸主轉化為封建的地主,獲得小塊土地私有權的奴隸和平民也轉化為個體的農民,由此封建依附關系和租佃關系就產生並發展起來了,而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就成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各種社會矛盾也日益地尖銳。

當時針對腐朽的奴隸制這樣一種關系,而且針對奴隸主殘暴統治的奴隸起義和平民暴動是此起彼伏,還有工匠斗爭和國人暴動越來越高漲,再有的是「私家」(指當時的大夫)對於「公室」(諸侯國君)之間的斗爭也愈演愈烈。

再有是新興地主階級向奴隸主貴族展開了奪權斗爭,比較有名的是田氏代齊,還有三家分晉這些都相繼出現。被稱為「戰國七雄」的各國國君為了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遭到宗族滅亡、社稷瓦解的這樣的厄運,因而他們都紛紛地變法圖強,進行了政治與經濟各方面的改革。

著名的改革有這樣幾個,如由齊國的「管仲改革」、鄭國的「子產改革」,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燕國的「樂毅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這些變法相繼經過了60、70年的時間。在這些變法當中最有名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

我們今天來看各國變法的性質是由於舊奴隸制度所積累的各種社會矛盾集結所以造成了各國的變法,所以在各國的變法中封建化就逐漸地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給它定性為「它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

各國變法的結果就使奴隸主貴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奴隸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基本上被廢除,由奴隸制引發出來的各種社會矛盾就逐漸地得到了化解,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社會和經濟文化得到發展,中國歷史由此邁入了蓬勃發展的封建時代。

下面,我們就以秦國的商鞅變法為例,來介紹一下改革的內容和措施。春秋時期,秦穆公當政時期的秦國曾經是一個西方的大國,但在秦穆公以後,由於幾代當政者不求進取,所以使得秦國國勢日下,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已經衰落得各國都看不起秦國,不與它會盟這樣一個地步。到了戰國中期以後,秦獻公繼位,奮起圖強,著手進行改革,來挽救秦國衰退的趨勢。秦獻公的改革就使得秦國的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有所恢復,但並沒有從根本上來富強秦國。

秦獻公死了以後,當時年僅21歲的秦孝公即位,秦孝公雖然年輕,但他雄心勃勃,他有志於來統一天下,成就霸業。

他在上台以後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史書》上記載它是「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用此來籠絡人心,安定內政。同時他還下令求賢,他明確地宣布說:賓客群臣,有才華的人如果能提出奇計,使秦國富強的話,我將要給他很高的官職與他來分享這個國土。所以,這就提出了很優惠的條件來爭取各國的賢才到秦國來,商鞅正是看了秦國招賢的命令以後就來到了秦國。

商鞅他原來名字叫公孫鞅,是魏國陳,原來叫魏鞅,後來他因為帶兵打敗了魏軍,受秦王的封邑,封在了商這個地方,一共有15個億,所以人們就稱他為商鞅。他從小就喜歡「刑名之學」,抱負宏大,嚮往著李悝、吳起的改革事業。

商鞅進入秦國以後就晉見了秦孝公,主張霸道,提出了變法的主張,提出了秦孝公的賞識,雙方一拍即合,最終就確定了變法的根本大計。

秦孝公就任命商鞅為左庶長來主持變法,這個變法一共進行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集中變法有兩次,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一次是在公元前350年。030600.net下面我們就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次變法的內容。

第一次變法的內容主要有這樣幾點:一個,獎勵耕織,發展生產,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鞅認為:農業是本業,商業是末業,所以他下令:「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如果你努力地耕織,努力搞農業生產,導致你的糧食增產,你家庭富裕了,可以免除你的徭役,如果你從事商業,而導致你懶惰,結果貧窮的話,官府就要收你為奴,連通你的妻子、兒女都淪為奴隸,所以這樣一項政策就是鼓勵農民去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商鞅還把獎勵、開墾荒地作為重點,制定了幾十條措施來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同時他還發布了不少抑商的政策,如提高商稅、不準私自販賣糧食、商人要向政府登記他所擁有的各種奴隸的數量和名字,以便官府用來攤派徭役,國家還壟斷了鹽鐵和糧食的購銷,這些政策都是抑商的政策,這個政策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從商鞅變法開始,再往後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堅持的一個很重要的國家的政策,這個政策對封建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增強了封建政權的經濟力量,鞏固了政權的根基。

第一次變法的第二個內容是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限制舊貴族的特權。商鞅他頒布了分為二十等的軍功爵制,確定了這樣一個制度,立功受獎,怎麼受獎?具體到斬獲敵人的一個首級的話,就賞爵位一級,另外還賜給土地和宅院。軍功越大,爵位和田產就越多,同時他又明令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宗室貴族如果你沒有戰功、軍功的話,你就要被從宗室貴族的簿籍當中除名,除了名以後,你就不能再繼續享受爵祿和特權,這樣一個政策就打擊了舊貴族的腐朽勢力,為中小地主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結果就收到了這樣一個效果,有軍功的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如果沒有軍功的,即使你是宗室貴族的話,你家裡可能還有財富,但你不可以鋪張,不可以炫耀,形成了這樣一個局面,這是第二個內容。

下面,變法的第三個內容,頒布了法律,編制戶籍,實行什伍連坐法。商鞅認為,國家要用法制才能夠治理好,所以他就在秦國頒行李悝的《法經》,並且實行輕罪重刑的政策,他的目的是要以刑去刑(我用刑法來去掉刑法),我雖然有刑法,但因為老百姓都不去違反刑法,所以刑法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商鞅他還進一步整頓編制了戶籍,他把五家編為一伍,十家編為一什,這樣編完以後就可以使一伍一什互相監督,如果有人犯罪,就必須進行告發。如果你不告發的話,查出來以後,那十家都會受到牽連,所以這個是什伍連坐法,這個政策就使得農民被牢牢地掌握在國家政權的手中,就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新法的順利推行,這是商鞅變法當中第一次變法的三個主要內容。

第二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改革田制,廢井田,開阡陌。商鞅下令:為田開阡陌封疆,他把田制以240步為一畝,實行一戶給100畝030600.net土地這樣的授田制度,同時,還規定:國家分配給你的土地可以終身使用,這樣就從制度上解決了秦國當時地多人少的矛盾,保障了土地和勞動力穩定地結合,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提高了土地和勞動力利用的效率,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商鞅的這項措施是對所有制實行的根本變革,也是秦國得以富強的根本保證。

第二個內容,改革稅制,均平賦稅。為了改變各地農民賦稅負擔不太合理的狀況,商鞅決定「訾粟而稅」,按糧食產量來核算田稅,以粟來交納,這項措施效果是很顯著的,它就達到了上一而民平,上面統一了,老百姓所承擔的賦稅相對地均平了,這樣的效果就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賦稅收入的增加。

② 中國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變法)

1、管仲改革

管仲改革又稱管仲變法。在政治方面,管仲特別強調建立一套嚴格考核、任命和提拔各級官吏的辦法。古人雲:「聖人治吏而不治民。」管仲主張,在官吏的任命與管理上,要「以勞受祿」、「受祿不過其功」,「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職而課功勞」、「案其功而行賞,案其罪而行罰」。

他還激烈地批評以下三種不良現象:「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他認為這三種現象都是國家的大患、動亂的根源。

2、李悝變法

李悝(kuī)變法是指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匯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當時便對其他各國震動很大,從而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變法,為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鋪平了道路。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

3、吳起變法

吳起變法,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當政時,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的變法運動。

經過變法,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在公元前381年,聯合趙國大敗魏國。但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強烈反對,以失敗告終。

4、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5、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劉嬰)的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作為新朝都城,王莽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開始進行的全面社會改革。

③ 中國歷史上經歷有幾次改革

中國歷史上改革家及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雖然中國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傳統,但仍然出現了一大批改革家。
第一,秦始皇。
看看他的改革成果吧:二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大一統的郡縣制,還有車同軌、書同文和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其膽識之驚人,其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當為第一。
第二,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
第三,王安石。
因主張變法而名揚天下。他的改革太理想主義,只從立法角度考慮,忽略了行政執法的可行性。所以受到了歐陽修、蘇軾、司馬光等政治家的反對。王安石仗著皇帝寵信,將他們全都轟走,算是挺有魄力的。
第四,光緒。
一百零三天的改革,搞了很多新東西,事實上這些新政也是可行的。只可惜他沒實權,否則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後來,在簽定了辛丑條約之後,西太後有所醒悟,百日維新所推出政策幾乎都開始實行。光緒有維新之志而無維新之力,
第五,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
第六,漢武帝。
他的改革主要在思想上,即獨尊儒術。這雖然不是什麼大變革,但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第七,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
第八,商鞅。
他的變法成效最顯著,很快就是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最強的國家
第九,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第十,北魏孝文帝。
作為第一個全面推行漢化政策的少數民族皇帝怎麼也得在排名榜上有一席之地。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原因(背景)
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⑤民族危機嚴重;
2.改革的過程
不否定過去,則改革無從開始,徹底否定過去,則社會進入巨大的不確定狀態,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難題是如何在否定過去和保持連續性之間維持平衡。
3.改革的結果
① 成功:特殊的改革階段轉變成不間斷的調整,即建立一種新制度,它能自我調整,釋放出社會內的壓力;
② 失敗:改革導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壓力的釋放速度太慢,社會內部矛盾加劇,最後改革轉化為革命;
③ 改革停留在表面層次,不願觸及較長期的利益關系,以致不斷改變策略。改革成為時斷時續,時而前進,時而倒退的膠著狀態,這種狀態可以維持很長時期,直到新的契機出現,從而轉入成功或變為失敗。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①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 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④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⑤ 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①、 成功的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農業、工業的發展,使走向近代化。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②、失敗的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③、改革認識:第一、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第二、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第三、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要積極支持改革,並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第四、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對政治改革成與敗的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和認識

④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對新時代下全面深化改革有何啟示和借鑒的意義

吸取經驗教訓,學到知識,有利於准確分析情況制定好的方案,同時學習精神去戰勝改革中的各種困難,將民族的事業推向前進。

⑤ 中國近代史的歷史經驗對中國目前改革有何借鑒

改革開放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繁榮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近代史學界對文革前就已是「熱門」並有相當多研究的領域,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許多領域開始了新一輪的實證性研究;與此同時,近代史學界加強了對鴉片戰爭、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等過去比較薄弱領域的研究;還在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軍事史、外交史等專史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並開辟了關於近代文化史、社會史、思想史以及中國近代化史等新領域的研究。這些新領域雖然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但在研究者們的共同努力下,發展迅速,成就顯著,有些新課題甚至後來居上,成為學術研究的新熱點。傳統的政治史研究領域出現了多種意見爭鳴的活躍局面,而以前被忽視或被認為是禁區的經濟史、社會史等研究領域,則出現了令人矚目且朝氣蓬勃的發展:優秀學人迅速涌現,創新成果大批誕生,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1981年2月,劉大年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中國近代史研究從何處突破》的文章,提出從近代史研究中「最薄弱、最繁難、而又最重要的內容」即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研究的角度尋找突破口的主張。此後不久,以《歷史研究》編輯部等為首,也在「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的題目下發起了關於開展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倡議。這是經濟史與社會史成為新時期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兩個最令人矚目和最富活力的研究方向的重要契機。其實,中國近代經濟史與社會史研究的繁榮並不是單純學術發展的表現,而是改革開放後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自然需要從中國近代經濟史與社會史的研究領域入手,尋找答案。

80年代後,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重點從社會經濟形態、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轉移到與現代化有關的問題上。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是由於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實現現代化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被突出地提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從近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角度對近代中國的歷史加以重新審視,它包括對近代中國各個領域現代化進程的經驗的具體考察、對各種現代化理論和思想的總結、對中外現代化道路的綜合比較、對中國共產黨及其他各種政治派別對近代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及制度、方針、政策和實施模式等方面的作用與影響的評價與分析等等。

中國近代社會史的復興,也是在改革開放形勢的鼓舞下,伴隨國外社會史理論的引入以及中國社會史的復興與重建,特別是在對舊有研究模式的反思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開展社會史研究不僅適應了學術發展的需要,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社會史復興之初的主要目標是「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其涵義包括研究重心的三個方面的轉向:一是從精英歷史轉向普通民眾的歷史,通過對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探討揭示出導致「英雄」輩出的社會內容;二是將政治的歷史轉向日常社會生活的歷史,關注與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相關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內容;三是由一般歷史事件轉向重大的社會問題,從歷史的縱向探索中為現實的社會問題的化解提供歷史借鑒。在近代社會史研究成果的推動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理念、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均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簡單化、教條化的「革命史」和「階級斗爭史」模式己經被突破,使中國近代史的內容獲得了重新建構的新的知識體系;並由此豐富、深化、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內容。這應該是具有時代性的變化。

改革開放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躍

改革開放初期,以真理標准討論為代表的思想解放運動對長期盛行的「左」的思想進行了深刻反思,帶來了精神潛能的釋放,為當代中國文化的復興作了准備,也成為史學工作者解放思想的契機。從事近代史研究的史學工作者在思想解放的過程中增添了追求真理的勇氣,這是近代史研究取得突破和擁有活力的重要條件。在列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史研究取得的繁榮局面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這一繁榮是與思想解放帶來的近代史研究中的思想活躍密不可分的。

誕生在民族民主革命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從20世紀40年代就基於中國近代社會兩個基本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的判斷,初步確立了以階級斗爭為基本線索的理論體系。新中國建立後,老一代歷史學家結合自己的革命經歷,進一步將階級斗爭的線索歸納為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運動高潮,用「革命史體系」敘述帝國主義企圖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和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過程。由於這是一種能夠合理闡釋近代中國的歷史過程又與時代精神極其吻合的理論「範式」,而且對於革命政黨具有很強的資治功能,所以是革命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理論框架的基礎。即使在革命取得成功後的初期階段,這一理論「範式」的闡釋功能仍在繼續。改革開放開始後,以民族解放為目標的革命追求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努力所取代;憧憬未來的浪漫激情被對世界先進國家現代化道路的冷靜觀察所替代。中國社會發生了重要的社會轉型,時代精神隨之發生了改變。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主要的社會運動從原來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轉為實現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與進步的四個現代化的努力;以前被激烈的階級斗爭所掩蓋的新舊生產方式的矛盾和現代工業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矛盾被突出出來。由於實現社會的「現代化」成為主要的目標,開始有人提出從現代化的視角重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主張,而對歷史評價的關注比研究具體問題更能觸及學術發展的方向問題,並能夠凸顯近代史在整個社會實踐中的位置。這一主張逐漸從理論上被加以系統化,形成被稱為「現代化範式」的學派。而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也同時出現了用「革命史範式」還是用「現代化範式」加以分析闡釋的討論與爭鳴。

其實,上述兩種「範式」之所以產生爭論,與對中國近代史上「現代化歷程」與「革命歷程」孰輕孰重的判斷有緊密聯系。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孰輕孰重的判斷並非產生於主觀性的政治立場的動搖,而是源於客觀的時代變化。從鴉片戰爭開始後的100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思想及社會變遷,無不與「革命歷程」密切相關,革命進程、革命事業是影響這一時期中國基本趨勢的根本因素,是規定社會本質內容的基本因素。人們對這一時期的階級斗爭、革命斗爭予以更多的關注是完全必要的、十分合理的。只有抓住了這一基本線索,才能夠順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國社會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居於「革命歷程」之外的洋務運動、戊戌維新、改良運動、北洋軍閥、資產階級等歷史真相。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認識。不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也是十分注意的。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後,重視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重要性,即重視「現代化歷程」的必要性,則成為時代的要求。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革的根本動力這一命題同樣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從現代化視角看,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發生的極為錯綜復雜的變革都是圍繞著從傳統向現代過渡這個中心主題進行的,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大趨勢。抓住這個中心主題進行分析,帶動對其他問題的研究,就可以探索近百年來中國歷史的真相,全面把握歷史過程中的復雜線索。

從近代化、現代化的角度關注中國社會,與從革命和階級斗爭的角度分析中國社會,在理論架構方面雖然有所不同,但兩者並不是對立與排斥的關系。實際上,正如胡繩先生指出的:「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幾代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作過些什麼努力,經歷過怎樣的過程,遇到過什麼艱難,有過什麼分歧、什麼爭論都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題目。以此為主題來敘述中國近代歷史顯然很有意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再版序言)。只是在戰爭年代,人們還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世界大變革的總進程中考察近代中國社會的變動,所以就沒有可能提出以生產力作為社會發展中軸的發展觀的理論架構。但改革開放以來,重新建立一個包括革命在內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綜合分析框架,以現代生產力、經濟發展、政治民主、社會進步、國際性整合等為參照,對近一個半世紀的中國大變革重新給予歷史定位,從新的視角對中國近代史進行研究,顯然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理論「範式」的討論雖然曾經十分活躍,但沒有發生以前出現過的「一揚一抑」或「非此即彼」的結果,因為兩種「範式」都沒有否認對方存在的價值:用現代化範式研究中國近代追求近現代化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是,至少從目前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來看,還不能完全取代以革命史範式對中國近代革命里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整個近代史。反之亦然。關於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探索和不同「範式」的爭論,不僅是社會轉型的產物,而且反映了中國近代歷史的紛繁復雜、豐富多彩的實際狀況,提醒人們通過不同的視角觀察近代中國的歷史,從而避免偏頗或誤差。不同學術流派的討論只是發現了自身的缺陷和糾正了對方的偏頗和不足。所以,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範式」多元並存的狀態,是思想活躍的直接結果,對於拓展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對於近代史研究中理論思維的深入具有積極意義,推動了學術界的思想解放,深化了關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理論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範式」是具有一定價值取向的理論框架,所以需要將「範式」的討論加以一定的學術限制,否則就會產生與思想活躍相反的結果。譬如,以「革命史範式」闡述中國近代革命斗爭的歷史,也需要注意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要避免使我們的研究對象過於片面,研究方法過於單一,要防範研究思維絕對化和研究理論教條化的傾向。而以「現代化範式」闡述社會變革的過程也需要十分注意,因為現代化的理論從某種程度上是被引進的理論,是在西方的學術話語系統中被磨練得相對純熟的理論。如果照搬這一理論,把中國僅僅看做是普遍化的西方歷史在東方的特殊範例,就容易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走到「告別革命」的道路上去。連西方的理論界對現代化理論的局限都有所警覺,他們對基於西方中心論的現代化理論的普遍性提出了懷疑,有人甚至認為那是與宣揚英美式的自由民主政體和美國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理論。這些動向對中國近代史理論研究的深入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躍,今後還會繼續下去。

改革開放與中外歷史學界的對話

改革開放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意義,還特別體現在開創了中國近代史研究走向世界、開始中外歷史學界對話的新時期。

近代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一直存在從中國看世界和從世界看中國的兩個角度。從林則徐和魏源那一代人的「睜眼看世界」開始,中國知識分子就開始了對世界的觀察,稍後開始了中外學者間的交流與對話,而改革開放則大大促進了中外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從理論上說,這種交流與對話對於確立以世界為背景思考中國的視角,摒棄或盲從或封閉的文化心態,積極引進海外中國學的優秀成果,進而促進傳統的歷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唯物史觀相結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中外學者之間的交流過程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主要的問題是中國學者能否在研究中國自身歷史的過程中保持主體意識,對國外歷史學界的觀點做出積極的學術回應。堅持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史學在歷史學領域發揮主導地位與主流影響,始終是中國學者所肩負的重要任務。

而另一方面,關注跨學科研究和並不缺乏中國近代史資料的外國學者則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確實也得出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如果說19世紀的「中國熱」是出於對「東方睡獅」的好奇,20世紀的「中國熱」是出於窺探冷戰中被封鎖的中國的內幕,那麼,國際歷史學界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的關注,則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和更積極的作用而不斷升溫。國外學者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給中國學者以啟示,同時也提出了挑戰。有的外國學者在吸收中心地學說、城市空間網路學說、等級——規模學說及許多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集市體系理論和區域體系理論對中國的鄉村社會與中國的城市化進行研究,解剖中國社會經濟變遷狀況,提出了分析傳統農耕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化的中國經濟的模式。還有些外國學者從傳統的朝貢體系與近代的條約外交體系的矛盾角度對中國近代史乃至東亞的近代史進行考察,從地域與時間的差別的角度看東亞受到外來壓力的情況,強調東亞史的內在性和構造、基礎的連續性,注重思考東亞各國在國際秩序重新組合過程中包括政府層面及知識分子與民眾層面的相互影響,認為來自亞洲的沖擊應比西洋的沖擊更受重視。

上述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對中國近代史研究,其積極意義在於促使中國學者更加重視建立理論框架的意義和意識到實證研究方面的「缺口」。為什麼外國學者針對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能夠大膽提出某些理論或模式,而且並沒有太多的顧慮,而中國學者提出理論或模式則比較謹慎呢?在一些學者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也有一些學者開始引進這種從世界看中國的理論包括模式作為分析中國近代社會的理論工具。近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注重從社會現代化的角度建立社會發展研究的區域體系理論,並注重尋求推進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方法,應當說與這一影響不無關系。這就是80年代的中國敞開國門,中國近代史研究也面向國際歷史學界與國外學者切磋交流的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西方史學理論相繼被介紹到國內來,促進了80年代的理論熱,對以唯物史觀為基本原理的理論挑戰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當然也成為中國近代史學科理論建設發展的契機。

在經歷了90年代相對扎實的實證性研究階段後,國內學者發現,運用國外學者提出的模式或者理論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之際,其實還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有的模式其實與歷史實際並不完全相符,至少需要通過實證研究對其結論進行修正;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時候有史料運用不當和數據統計誤差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使用大量的歷史資料或具體事例進行研究之後才能夠發現。外國學者由於對中國的歷史資料的充分利用的數量與條件有限,第一手材料嚴重不足,所以主要是將其模式或理論建立在較繁瑣的理論推衍或邏輯推理上。但即使是在理性層面,其理論來源及該模式或理論本身的某些研究方法也值得質疑,所以那些模式或理論與中國歷史的實際是有偏差的。而在使用歷史資料或文獻方面,中國學者當然比外國學者更加得心應手。這一現象引起了學者關於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化霸權」的討論。在經歷了80年代對西方的學術成果的大量介紹、引進和學習之後,特別是在接受了盲目引進西方理論的教訓後,關於學術研究的自主性與本土化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當社會越來越面對那些復雜而深層的難題的時候,當人們越來越迫切地需要破解難題的具有較高解釋力理論的時候,唯物史觀則越來越展示出強大的功能。

當前,中外學者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對話十分活躍,學者層面的交流和政府主導的共同研究日趨頻繁。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共同研究已經遠遠超出改革開放初期追隨外來學術理論的「知識移植」層面,也不再是簡單地套用西方理論研究中國現象,而是在保持自身「知識系統」正當性的前提下的平等的學術對話。中外學者都在共同思考超越本國的歷史視角,建立面向未來和更寬視界的歷史認識。在頻繁的國際史學交流過程中,中國學者將在保持主體意識的前提下對國際社會的種種觀點做出積極的學術回應,發揮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歷史學領域的主導地位與主流影響。我們相信,新一輪的中外歷史學者的對話將進一步深化人們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認識。

⑥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要改革啊

商鞅變法
1.積極作用:
①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壯大了軍事力量;
③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它不僅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經濟和政治基礎,而且對後世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2.消極影響:
①、輕罪重刑, 輕視了教化;連坐法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法律嚴苛,容易造成統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壓政策不利於思想文化發展;
③、重農抑商,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和商人長期歧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對忠孝、誠信、仁義、貞廉等倫理道德的蔑視,導致社會風氣的敗壞,使政權失去了社會道德的支持。
(八)、特點:(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改革比較)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文化、習俗等方面
(2)措施最徹底:廢除井田制,廢除世卿世祿
(3)歷時最久:先後兩次改革,持續18年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顯:增強秦國實力,為秦統一奠定了基礎
(6)核心內容為「農戰」和「法治」。
(九)、商鞅變法的成功因素:
啟示(結語):
不難看出,改革也是一場革命,改革也應該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目的的。商鞅變法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變革,是對整個生產關系的變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以進一步的確立與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終遭車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連坐,不得不說商鞅的結局是個歷史的悲劇,由此可見舊勢力的頑固與改革的艱辛。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不斷向上的,然而在向上發展的道路中會有許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決心與勇氣,而商鞅正是具備了這種勇氣與信念,在改革中表現了義無返顧的堅毅精神和大膽而審慎的處事態度。

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就憑這點倔勁,足夠贏個第二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1)生活方式農耕化: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2)社會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
(3)生活方式漢族化:緩和民族矛盾,鞏固封建統治,促進民族融合,為統一奠定基礎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的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激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就憑這一條,足以占據第五的位置。

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只能排在第七了。

王安石變法
認識:
(1)變法的不足:(局限性)
①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②變法是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2)變法的進步意義:(進步性)
①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③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種勇於改革和敢於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

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戊戌變法
意義:
1、性質: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
2、政治: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具有愛國性。
3、思想: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具有啟蒙性。
4、經濟: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5、文化:有利於西方科技的傳播,推動了近代文化(傳媒)和教育事業(新式學堂)的發展
6、習俗:摒棄陳規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新風

(五)局限性: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予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來進行變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於失敗
(六)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⑦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哪些

成功的改革:
A、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內霸之一。

B、魯國「初稅容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C、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E、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F、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政治體制改革……

失敗的改革:
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⑧ 中國歷史以來有哪些重要改革

中國歷史上十大改革家(1949以前)

雖然中國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傳統,但仍然出現了一大批改革家。依照他們改革的力度和成效而不論其成敗,排列如下:
第一,秦始皇。
看看他的改革成果吧:二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大一統的郡縣制,還有車同軌、書同文和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其膽識之驚人,其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當為第一。
第二,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就憑這點倔勁,足夠贏個第二了。
第三,王安石。
因主張變法而名揚天下。他的改革太理想主義,只從立法角度考慮,忽略了行政執法的可行性。所以受到了歐陽修、蘇軾、司馬光等政治家的反對。王安石仗著皇帝寵信,將他們全都轟走,算是挺有魄力的。可惜,他畢竟不是皇帝,最終沒有挺住,改革也半途而廢了。只能排第三。
第四,光緒。
一百零三天的改革,搞了很多新東西,事實上這些新政也是可行的。只可惜他沒實權,否則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後來,在簽定了辛丑條約之後,西太後有所醒悟,百日維新所推出政策幾乎都開始實行。光緒有維新之志而無維新之力,排第四算是給他點安慰吧。
第五,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就憑這一條,足以占據第五的位置。
第六,漢武帝。
他的改革主要在思想上,即獨尊儒術。這雖然不是什麼大變革,但影響實在太深遠了。排第六都有點低了。
第七,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只能排在第七了。
第八,商鞅。
他的變法成效最顯著,很快就是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最強的國家。可惜他的那一套所執行的區域並非整個中國,只能往後排了。
第九,朱元璋。
他上榜的理由是: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第十,北魏孝文帝。
作為第一個全面推行漢化政策的少數民族皇帝怎麼也得在排名榜上有一席之地。排名靠後的原因與商鞅相同。

⑨ 歷史上重大改革給人們的啟示800字

什麼叫改革呢?古人把改革稱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舊政」,或者叫做「變法亂常」。古書上是這樣來解釋改革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除舊布新,打破常規。它意味著對原有的權力配置、利益關系、社會秩序乃至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進行新的調整。
改革往往會引發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過程中,及時化解這些新出現的矛盾,保持社會穩定,就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促進社會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是實現長治久安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這也是古人所說的要善於以「小變」來求得「大變」。
古往今來,無數歷史事實都證明,改革、發展和穩定這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輔相成,我們只有找到這三者結合的結合點,穩妥地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大體上都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激化情況下發生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矛盾。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必然導致各種社會矛盾的凸顯,危機加深。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改革來調整社會生產關系就成為克服社會發展障礙的最常見、最有效的途徑。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不勝枚舉的改革和變法,但影響比較大的改革有十幾次,研究這些不同性質、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改革,它的發生條件以及策略和方法是否運用得當是很有價值的,無論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幾種不同類型的改革。一是變革型改革,二是修正型改革,三是盲動型改革。我們就分三講,對三種類型的改革做一些粗略的考察和分析。
一、變革型改革
下面,我們先講第一種類型的改革,即變革型改革。所謂變革型改革,它是指在社會形態轉變時期,為了用一種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而進行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講,變革型改革即是革命。我們將這一類改革按照它的時間和性質分成三種情況。
(一)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
第一種情況,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春秋時代,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由於牛耕和鐵器的發展,逐步地推廣,荒地開墾日益增多,私田急劇地增加,建立在集體勞動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就日益地顯現出來,出現了公田不治,公田沒有人去耕種這樣一種現象。
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發展,「田裡不鬻」,即原來規定的田地不可以買賣的格局就被打破了。當時奴隸主之間爭奪土地的斗爭就層出不窮。上至天子,下至大夫,還有大大小小的奴隸主都在競相的購買土地。
與此相適應的是階級關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部分奴隸主轉化為封建的地主,獲得小塊土地私有權的奴隸和平民也轉化為個體的農民,由此封建依附關系和租佃關系就產生並發展起來了,而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就成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各種社會矛盾也日益地尖銳。
當時針對腐朽的奴隸制這樣一種關系,而且針對奴隸主殘暴統治的奴隸起義和平民暴動是此起彼伏,還有工匠斗爭和國人暴動越來越高漲,再有的是「私家」(指當時的大夫)對於「公室」(諸侯國君)之間的斗爭也愈演愈烈。
再有是新興地主階級向奴隸主貴族展開了奪權斗爭,比較有名的是田氏代齊,還有三家分晉這些都相繼出現。被稱為「戰國七雄」的各國國君為了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遭到宗族滅亡、社稷瓦解的這樣的厄運,因而他們都紛紛地變法圖強,進行了政治與經濟各方面的改革。
著名的改革有這樣幾個,如由齊國的「管仲改革」、鄭國的「子產改革」,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燕國的「樂毅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這些變法相繼經過了60、70年的時間。在這些變法當中最有名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
我們今天來看各國變法的性質是由於舊奴隸制度所積累的各種社會矛盾集結所以造成了各國的變法,所以在各國的變法中封建化就逐漸地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給它定性為「它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
各國變法的結果就使奴隸主貴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奴隸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基本上被廢除,由奴隸制引發出來的各種社會矛盾就逐漸地得到了化解,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社會和經濟文化得到發展,中國歷史由此邁入了蓬勃發展的封建時代。
下面,我們就以秦國的商鞅變法為例,來介紹一下改革的內容和措施。春秋時期,秦穆公當政時期的秦國曾經是一個西方的大國,但在秦穆公以後,由於幾代當政者不求進取,所以使得秦國國勢日下,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已經衰落得各國都看不起秦國,不與它會盟這樣一個地步。到了戰國中期以後,秦獻公繼位,奮起圖強,著手進行改革,來挽救秦國衰退的趨勢。秦獻公的改革就使得秦國的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有所恢復,但並沒有從根本上來富強秦國。
秦獻公死了以後,當時年僅21歲的秦孝公即位,秦孝公雖然年輕,但他雄心勃勃,他有志於來統一天下,成就霸業。
他在上台以後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史書》上記載它是「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用此來籠絡人心,安定內政。同時他還下令求賢,他明確地宣布說:賓客群臣,有才華的人如果能提出奇計,使秦國富強的話,我將要給他很高的官職與他來分享這個國土。所以,這就提出了很優惠的條件來爭取各國的賢才到秦國來,商鞅正是看了秦國招賢的命令以後就來到了秦國。
商鞅他原來名字叫公孫鞅,是魏國陳,原來叫魏鞅,後來他因為帶兵打敗了魏軍,受秦王的封邑,封在了商這個地方,一共有15個億,所以人們就稱他為商鞅。他從小就喜歡「刑名之學」,抱負宏大,嚮往著李悝、吳起的改革事業。
商鞅進入秦國以後就晉見了秦孝公,主張霸道,提出了變法的主張,提出了秦孝公的賞識,雙方一拍即合,最終就確定了變法的根本大計。
秦孝公就任命商鞅為左庶長來主持變法,這個變法一共進行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集中變法有兩次,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一次是在公元前350年。030600.net下面我們就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次變法的內容。
第一次變法的內容主要有這樣幾點:一個,獎勵耕織,發展生產,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鞅認為:農業是本業,商業是末業,所以他下令:「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如果你努力地耕織,努力搞農業生產,導致你的糧食增產,你家庭富裕了,可以免除你的徭役,如果你從事商業,而導致你懶惰,結果貧窮的話,官府就要收你為奴,連通你的妻子、兒女都淪為奴隸,所以這樣一項政策就是鼓勵農民去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商鞅還把獎勵、開墾荒地作為重點,制定了幾十條措施來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同時他還發布了不少抑商的政策,如提高商稅、不準私自販賣糧食、商人要向政府登記他所擁有的各種奴隸的數量和名字,以便官府用來攤派徭役,國家還壟斷了鹽鐵和糧食的購銷,這些政策都是抑商的政策,這個政策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從商鞅變法開始,再往後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堅持的一個很重要的國家的政策,這個政策對封建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增強了封建政權的經濟力量,鞏固了政權的根基。
第一次變法的第二個內容是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限制舊貴族的特權。商鞅他頒布了分為二十等的軍功爵制,確定了這樣一個制度,立功受獎,怎麼受獎?具體到斬獲敵人的一個首級的話,就賞爵位一級,另外還賜給土地和宅院。軍功越大,爵位和田產就越多,同時他又明令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宗室貴族如果你沒有戰功、軍功的話,你就要被從宗室貴族的簿籍當中除名,除了名以後,你就不能再繼續享受爵祿和特權,這樣一個政策就打擊了舊貴族的腐朽勢力,為中小地主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結果就收到了這樣一個效果,有軍功的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如果沒有軍功的,即使你是宗室貴族的話,你家裡可能還有財富,但你不可以鋪張,不可以炫耀,形成了這樣一個局面,這是第二個內容。
下面,變法的第三個內容,頒布了法律,編制戶籍,實行什伍連坐法。商鞅認為,國家要用法制才能夠治理好,所以他就在秦國頒行李悝的《法經》,並且實行輕罪重刑的政策,他的目的是要以刑去刑(我用刑法來去掉刑法),我雖然有刑法,但因為老百姓都不去違反刑法,所以刑法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商鞅他還進一步整頓編制了戶籍,他把五家編為一伍,十家編為一什,這樣編完以後就可以使一伍一什互相監督,如果有人犯罪,就必須進行告發。如果你不告發的話,查出來以後,那十家都會受到牽連,所以這個是什伍連坐法,這個政策就使得農民被牢牢地掌握在國家政權的手中,就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新法的順利推行,這是商鞅變法當中第一次變法的三個主要內容。
第二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改革田制,廢井田,開阡陌。商鞅下令:為田開阡陌封疆,他把田制以240步為一畝,實行一戶給100畝030600.net土地這樣的授田制度,同時,還規定:國家分配給你的土地可以終身使用,這樣就從制度上解決了秦國當時地多人少的矛盾,保障了土地和勞動力穩定地結合,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提高了土地和勞動力利用的效率,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商鞅的這項措施是對所有制實行的根本變革,也是秦國得以富強的根本保證。
第二個內容,改革稅制,均平賦稅。為了改變各地農民賦稅負擔不太合理的狀況,商鞅決定「訾粟而稅」,按糧食產量來核算田稅,以粟來交納,這項措施效果是很顯著的,它就達到了上一而民平,上面統一了,老百姓所承擔的賦稅相對地均平了,這樣的效果就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賦稅收入的增加。
第三個內容,統一度量衡。商鞅命令人製造了標注的度量衡器,命令全國都以此為標准。現在上海博物館裡面展示的就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大良造」的是什麼呢?是商鞅督造的銅方升,一升的標准。這個標準是全國統一的,以它唯一的標注。除了升以外,還有丈、尺、權、衡,這些都全國統一。由這些出土文物,當時統一度量衡是非常嚴肅、認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有利於全國各地的經濟交往,維護了集權統治的經濟基礎。
第四項內容也很重要,廢除了分封制,普遍推行了縣制。縣作為一種行政機構,早在春秋初期,各國當中就有實行縣制的,商鞅在廢除了井田制的同時也廢除了分封制,就在全國設立了31個縣,當然有的史書記載是40餘個縣,這還是有爭議的。每個縣的長官都是由朝廷統一任命的縣長、縣令,縣以下有若干個鄉,在此之前,秦國是自然村落,沒有統一的國家的一個行政區劃,劃分縣以後,這就屬於秦國的一項重大的政治改革,它就確定下行政的體制了。這樣就有對於以後秦國所進行的統一戰爭、統一的調配軍力和物資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第四項內容。
第五,遷都咸陽。為了便於變法的順利進行,圖謀日後030600.net向東的拓展,商鞅建議秦孝公把國都從岳陽(今陝西臨潼的東北),岳陽這個地方舊貴族的勢力比較強,所以,為了避開強大的守舊勢力,商鞅就勸秦孝公把國都遷到了咸陽,並在那兒修建了宮殿。咸陽那個地方處在秦國的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水陸交通很便利,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利於秦國未來的發展,所以遷國都的決定是商鞅極具戰略眼光的,對他日後統一六國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六個內容,革除落後的習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商鞅下令:禁止父子兄弟同時居住,一戶如果有兩個以上成年兒子不分開居住的話,結果加倍地徵收戶口稅,這是他定的規定,這樣一來,就使得過去同財共居的大家庭就開始逐漸地瓦解,出現了千百萬個一夫一妻制的小農家庭。這個做法就為的是增值人口,還有便於增發徭役和戶口稅,所以它是適應了當時秦國的農業發展的水平,對於鞏固小農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
以上,我們講的是商鞅變法的這兩次變法的內容,這些內容大家可以看出來,它是從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對於奴隸制進行了一次掃盪,促進了封建制的發展。秦國經過這20多年的改革就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由原來的落後轉變為富強。

⑩ 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歷了哪些重大改革

就比如說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使秦國一躍成為第一大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重大改革經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