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說的「十五」計劃是第十個五年計劃還是第十五個五年計劃
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概念的解析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歷史現象。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視野中 ,它總是與一定的生產方式或社會經濟形態相聯系。換言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純 粹的、抽象的現代化。從現代化的起源及其發展的一定階段的角度看,資本主義和現代 化恰恰是一種「重合」的世界歷史進程。(參見葉險明:《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現代化 及其發展趨勢的理論初探》,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1年第2期)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 認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世界現代化或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最終結果。因此,他們確 實不曾提出過「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概念。
資本主義現代化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也賦予人類社會以種種前所未有 的巨大災難。與19世紀50年代初期把英國對印度的破壞行為稱為一場「社會革命」相反 ,馬克思後來改變了原來的看法。他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對東方公社制度的破壞,將很 快在東方社會形成「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這場戰爭無疑將使東方社會進入一個 漫長的痛苦的過程。由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反對用西方社會發展的道路作為唯一的 尺度來衡量東方社會的發展道路,反對把世界歷史簡單地機械地擠壓到歐洲模式中去。 在給查蘇利奇的復信中,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國重蹈資本主義制度帶來的苦難的設想和 要求:「這種農村公社是俄國社會新生的支點;可是要使它能發揮作用,首先必須排除 從各方面向它襲來的破壞性影響,然後保證它具備自然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 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頁)在《共產黨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 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相互 補充的話,那麼現今的俄國土地公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馬克思恩 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頁)在《共產黨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 言和1894年的《論俄國的社會問題》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們強調:「如果俄國 繼續走它在1861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 的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頁)由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經濟文化落後的 俄國有不通過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可能性的思想。
歷史的事實是,列寧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並不是按照馬克思原先設想的要求取得 勝利的,並且,實際上,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提出了這一設想,但始終沒有改變過社會 主義(共產主義)是現代化結果的思想。他們一直認為,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現 代化的歷史使命也告終結。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設想,俄國若不經過資本主義制度帶 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必須在直接佔有資本主義創造的肯定成果基礎上過渡到社會主 義才能實現。但俄國革命勝利後,實際上並不存在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這 在客觀上就使得通過佔有資主義的肯定成果過渡到社會主義,從而不遭受資本主義制度 帶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成為奪取政權的工人階級面對的歷史課題。撇開關於這一歷史 性課題的種種論爭不言,我們之所以說他們具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理念,其根本的理論依 據在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堅持歷史觀與價值觀相統一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文化落後 國家有不通過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而直接佔有資本主義現代化一切肯定成果的可能性 。在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階段,馬克思的這一 精神被賦予了實踐的意義。綜合有關學術觀點,並按照我們的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基本思想可具體明確為,在資本主義現代化的一定歷史階段,無產階級通過革命取 得政權,運用社會主義的方式和途徑,限制、克服和避免資本主義現代化過程的苦難和 屈辱,而繼承和發展資本主義現代化的一切肯定的成果;在鞏固和發展已經取得的現代 化成果的基礎上,全面實現社會主義世界歷史時代對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時代的取代。
當然,社會主義與現代化決非是簡單的手段和目的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高 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現代化形態。兩者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
首先,兩種現代化各自所依託的社會基本制度不同。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最本 質的基本特徵。恩格斯曾說過:「社會主義的任務,勿寧說僅僅在於把生產資料轉交給 生產者公共佔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頁)這 里說的社會基本制度就是指生產資料所有制。資本主義現代化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 礎的,而社會主義現代化所依託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
其次,現代化的實現方式不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方式有兩個本質的特徵:一是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社會各階層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普遍享受 到每一階段現代化所實現的文明成果,而不是以部分社會階層眼前和長遠利益的相對喪 失為前提。二是在現代化過程中,可以限制和克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的嚴重扭 曲、各種社會公害的普遍流行等資本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災難。(參見葉險明 :《對馬克思現代化觀的一種讀解》,載《哲學研究》2000年第2期)正是這兩個基本特 征確立了現代化在實現方式上的社會主義社會屬性。不通過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吸 收資本主義所創造的一切肯定的文明成果——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國家之所以選擇社會主 義的根本意旨應該在此。倘若忽視這個方面,也就違背了歷史的辯證法。
再次,現代化的目標不同。我們說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高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現代化形 態,還在於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方式本身就內在地包含著它所要實現的目標,即在保 證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努力促進每一個社會成員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社會主義 現代化執行的歷史任務並非是向「人對物的依賴關系的轉化」——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 礎的社會是「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而是向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發展的轉化, 這種轉化體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部過程之中。社會主義現代化從它起步之時起就必 須承擔起實現人的現代化這一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目標的歷史重任。
「十五」計劃是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年
現在「十一五」規劃是指2006~2010年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建設的目標和五年規劃。
⑵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以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迄今為止,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是當代最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學。正如德里達所說:「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期,我們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對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的分析,對層出不窮的問題的解決,無不凸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價值。以往的哲學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卻始終聚焦於改變世界。我們應該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品格,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回答時代的課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價值要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來實現。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格,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繁榮發展的根本動力。馬克思主義哲學要卓有成效地回應來自實踐和理論的雙重挑戰,繼續引領時代潮流,就要實現自身的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必須擔負的歷史使命。而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個開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斷向前發展的思想理論體系。隨著自然科學劃時代的發展,隨著社會實踐的深刻發展,隨著社會生活的重大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要發展自己的內容,改變自己的形式。馬克思主義哲學要通過自己的體系創新總結和鞏固其理論內容的創新,並進一步推動理論內容的創新。
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創新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密不可分。我們必須從世界歷史和經濟全球化的維度,立足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社會生活發生的深刻變化,系統梳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歷史演變,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結構,建構面向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這既是時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提出的歷史任務,也是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對進一步堅持、深化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期待。
⑶ 廣州亞運會工作證有哪些
有裁判員、運動員、志願者的
⑷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的不完備之處有哪些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問題提出的歷史語境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為什麼會作為問題被提出來?此問題在什麼樣的歷史語境中凸現?綜合學者們的觀點,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緣由:
從現實方面來看.它與當代世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境遇相關.自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說創立以來,人類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首先是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劇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發展市場經濟;其次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全球化以及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信息化的加速發展使得整個世界日益處於普遍交往之中.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問題、全球化問題、新科技革命浪潮及其對人們的生存方式的重構等等問題擺在馬克思主義面前.世紀之交新的歷史境域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和當代意義成為人們普遍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其當代性問題便由此凸現出來.
從理論方面來看.學者們提出此問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消除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上的種種遮蔽和誤解,以重構其當代意義,並為現代人所遭遇的生存矛盾和哲學困境指明出路.長期以來,由於受前蘇聯教科書體系模式的影響,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是從現實需要出發,而是從思想意識觀念出發,從片斷的結論中提煉、拼湊而形成僵硬的「原理」體系,所以在總體上未能展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造性特質和本真精神.還有學者指出,由於長期以來人們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完全局限在近代哲學范圍內,把它置於知識論的背景下研究,致使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革命和當代意義估計不足.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來看,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西方思潮大量傳人,尤其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及東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發.但與此同時,這些思潮的湧入無形中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解釋力被削弱,社會影響力也急劇下降.為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研究被提上日程,成為學術界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要求.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問題的理論形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當代性嗎?其當代性以什麼樣的形態出現?理論依據是什麼?對於這些問題,國內學術界存在諸多爭論,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問題」之爭源於「教科書體系」之爭.所謂「教科書體系」之爭,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學界在認真反思蘇聯哲學教科書體系之後提出重建新的教科書體系的爭論.爭論的結果是從原來的「辯證唯物主義」體系中發展出了一個比較公認的「實踐唯物主義」體系.但學者們很快發現這個新體系仍然有不少問題,於是,90年代後期,哲學界再一次出現了哲學體系問題的爭論熱潮.
「體系論」之爭的主要問題在於:「哪一種體系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圍繞傳統體系出現了兩種意見:「體系完善派」與「體系重建派」.高清海教授屬於「體系重建派」的著名代表.他認為,世紀之交的哲學發展,應以哲學範式的及早轉換為根本主題.哲學範式轉換即哲學的思維方式、觀念系統、理論格局、社會功能的總體性變遷.最能夠替代傳統蘇聯教科書體系的是實踐唯物主義這個「以人為中心」的體系.而黃楠森教授則屬於「體系完善派」的元老.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21世紀的命運將會是辯證唯物主義佔主導地位的哲學多元化的局面.辯證唯物主義仍然有強大生命力,最終必將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它只會被發展而不會被消解,「科學的為中國多數哲學家所認同的辯證唯物主義當代形態是會出現的」.不管是「體系完善派」還是「體系重建派」,他們都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范疇體系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實際情況,使哲學理論陷入危機,需要一種新的核心范疇取而代之.要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關鍵是實現其基本概念或理論內核的轉換和理論形態的更新.
第二種,是著名的「體系論」與「方法論」之爭.「體系論」與「方法論」之爭的焦點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建設的起點是什麼?即重新發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變革意義與當代意義的問題.這場爭論主要發生在以黃楠森教授為代表的「體系論派」與以孫伯鍨、張一兵教授為代表的「方法論派」之間.黃楠森教授公開提出建立體系的必要性.他認為,一門科學的體系的完整嚴密程度是它的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因而主張創建與世紀之交的科學與實踐水平相適應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孫伯鍨、張一兵教授等則認為,在當前新問題不斷出現的年代,只有從思維方式上徹底擺脫舊教科書的影響,深入歷史過程本身,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則來考察和回答現實提出的問題,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研究的重中之重.僅僅圍繞體系的爭論並不能真正觸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性問題,問題的關鍵不在體系而在方法.「如果拋棄或者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那麼任何哲學體系,即使仍然冠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稱,也不能視為馬克思主義的.」
第三種,是以何種視野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之爭.這場爭論起於90年代中期的張一兵教授的《回到馬克思》這部著作.其發表引發了新階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爭論.復旦大學的劉放桐、俞吾金、吳曉明等教授為此刊發了一批文章,討論馬克思的當代性,公開批評「回到馬克思」的口號.這場爭論突出地表現為如下兩種視野:是在「回到馬克思」的前提下理解馬克思的當代性;還是「超越近代西方哲學」,在現代西方哲學的視野中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這不再是體系論與方法論之爭,也不是體系論內部之爭,而是兩種哲學史框架、兩種哲學解釋方法之間的爭論.張一兵教授認為,「回到馬克思」是擺脫前蘇聯、東歐解讀馬克思模式的那種「無根性」的真正開端.但「回到馬克思」絕對不是要尋找和凝固化一種原教旨主義式的本真教義,而是要回到馬克思的思想的真實語境中,尋找通向革命性結果的具體道路,這是活的馬克思主義與活的方法.俞吾金教授認為:我們永遠回不到純粹的馬克思那裡去;事實上我們只能回到我們所理解的馬克思那裡去,「回到馬克思」的口號是不現實的,合乎情理的口號是「重新理解馬克思」、「馬克思是我們的同時代人」.而吳曉明教授則認為應當由存在論(ontology,或本體論)的根基處來闡明並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真正的當代哲學,它超越了(並且第一個在理論上終結了)全部形而上學.只有在這一視域中,馬克思在哲學上實現的重大革命及其當代意義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的估價.
第四種,是何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之爭.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至少有三重意蘊:思維範式的當代性,作為保證社會健康發展的社會批判功能的當代性,以及作為中國哲學重建之重要理論資源的當代性.(王南湜)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這一提法關涉馬克思主義哲學總體性質的判定,須從多維度進行審視.首先,應該站在世界歷史時代的高度透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其次,應該立足當代人的生存境況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再次,應該從哲學演進的維度審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劉會強)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不是一個純學術的問題,也是當代人一種不懈的精神追求,通過凸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價值和賦予馬克思主義當代形態(學術界也有人稱為「現代性」和「現代價值」),以獲得認識和改造當代世界的指南.(葉險明)有的學者認為,當今時代仍然是「馬克思的時代」,當代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固有的,我們的任務是重新彰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根本氣質上屬於「當代哲學」,只有在與當代西方哲學流派的對話中,在批判當代社會各種不合理的不利於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制度、觀念和現實的過程中,才能彰顯其當代精神.(馬俊峰)還有的學者認為,當代性是個歷史概念,應當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的不同形態的差異來理解當代性.馬克思主義具有豐富的思想資源,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豐富其內容,它可以與時俱進,能根據時代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安啟念)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問題研究的路徑和方法
關於如何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問題,雖然方法有別,但國內學術界的基本看法還比較統一,歸結起來有以下四種路徑和方法:
第一種是文本解讀法.它力圖通過對馬克思經典文本的重新解讀,達到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時代性意義的創新.正如張一兵所說,「回到馬克思」就是力圖通過對第一手文本作歷史的、具體的解讀和對其語境的分析,擺脫傳統哲學解釋框架的教條,呈現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發展歷程的原相,以期找到哲學新視界的理論立足點,並在此基礎上繼續往前走.「回到馬克思」本身就已經是帶著我們今天最新的方法和語境在一個開放的視域中面對馬克思了.
第二種是對話法.對話是主體與主體、文本與文本、主體與文本之間的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意義的發現勢必要求它與當代哲學形成最廣泛和不斷深入的對話.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沖擊,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必須給予理論上的關注與回答,因此應當加強馬克思主義與全球化問題的溝通與對話.當然,更為密切的對話發生在同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同行學者的交流中.但也有學者認為,要使馬克思真正走向當代,光有「對話」(哪怕是內在層面的)還是不夠的,關鍵在於我們作為馬克思學說的承襲者,如何在解讀並繼承馬克思的基礎上運用其批判精神來解決今天中國也包括西方社會出現的問題.這也是馬克思得以成為「我們同時代的人」的重要的一步.
第三種是問題反思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理所當然地依賴於人們對時代性進行反思,對時代問題進行哲學解答.有諸多學者指出,要充分挖掘和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可能性」,必須立足於我們時代特有的問題和境域,對中國當代社會和現實生活本質進行准確的透視和定位.在當代,在社會現代化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自身的存在和發展等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是影響人類目前及未來生存和發展命運的若乾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正確地抓住並及時地回答這些重大的時代性問題,才能永葆時代精神的精華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強大的生命力.
第四種是「語境回歸」法.有學者認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意義問題不是一個維度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多維的研究角度相結合才可能完成.但相對而言,通過向經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現實進行雙重的「語境回歸」,卻是一條更符合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規范的研究思路.「語境回歸」的基本出發點,就是要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首先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思想和革命意義搞清楚,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與深入到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發生與發展的特殊思想背景中.這是理解馬克思的當代性並使馬克思具有真正當代性意義價值與功能的根本路徑.
綜上所述,縱觀國內學者近幾年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研究,學者們已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詳盡的系統的論述,成果頗豐.然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問題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因而學者們對此問題不可能有統一的答案.關於此問題的研究是相當復雜的,其關涉到何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如何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以及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有何意義等一系列問題.學者們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前兩個問題上,他們大部分是從價值理性的層面上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性,而很少從工具理性的層面去考慮研究此問題對於當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有何意義.這是今後有待深入的地方.面向新世紀,我們應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研究,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涵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思想,完整、准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同時立足於當代社會實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實的對接,加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⑸ 全球文化與現代化背景下的文化思考
近日,由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首都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編譯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就全球化帶來的文明沖突與融合、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對世界文化格局的影響、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 化的發展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首都師范大學楊生平教授論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問題的幾個層次,認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問題首先是一個作為經濟、政治與觀念統一的制度文化,當前全球化發展不單是經濟與科技問題,而且是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的擴張,而全球化發展的真正希望所在應該是在全球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因而像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文化建設問題上應該巧妙地利用當前國際形勢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調整策略,聯合眾多發展中國家將世界引向多極化和平發展道路,為自身贏得更多的發展時間與空間。同時應該考慮到民族文化的特質及其作用。民族文化有其深厚的社會基礎,其核心價值有很強的穩定性與獨立性,在復雜的國際環境面前,應該打好民族文化這張牌,要利用民族文化處理好不同民族國家關系、增強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和民族凝聚力,反對各種形式的文化霸權主義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北京大學豐子義教授認為,面對全球化,文化最根本也是最深層的問題就是確立文化自我,文化自我除了有維護和實現自己利益功能之外,還有在全球范圍內展示和實現自己的文化價值和內在價值,確立自己形象和地位的作用。文化自我不光是一種精神產品和精神觀念,也是作為積淀下來的人的行為規范、行為模式和生存方式。突出自我意識,並不是排斥全球意識,文化自我與全球意識二者之間是相互生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要區分後殖民主義和文化孤立主義的界限。他認為在正確確立文化自我的問題上,應該處理好文化的整合和交流、文化的創新與調試以及文化的生產和消費等幾個重要問題。
中央編譯局楊金海研究員在對當前中華文化復興與西方文藝復興比較後指出,今天我們所說的文化復興是在全球化的前提下推動中華文化復興,而西方的文藝復興是在當時世界發展還比較局部的情況下實現的部分世界文化復興。中華文化復興的首要問題是全民族應當有文化復興的自覺,文化復興要面向現代化,不能簡單地套用西方文化,要創造一種包括全新的話語體系、全新的戰略觀念,全新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等的文化。他認為迎合全球化的發展需要實現兩種思維方式轉變:一是從革命斗爭的思維方式轉向和諧建設的思維方式,二是從封閉文化建設的思維方式轉向開放文化建設的思維方式。
清華大學肖鷹教授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核心詞,它充斥著中國學術文獻、商業廣告甚至娛樂生活。這種全球定位意識固然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進入現代國際社會的需要,但也造成了難以避免的學術文化盲點,使我們的學術活動從選題到立項,從研究到評估都著眼於大題目、大角度、大工程,從而喪失了學術研究的問題意識和對具體社會現實問題的切入能力。他認為應當倡導依存於逆勢思維的學術創新意識和批判意識,培養切入微觀問題的分析能力。
清華大學鄒廣文教授認為,對全球化應該有這樣清醒的認識:其一,全球化為人類的整體發展提供了條件;其二,全球化為當代人類的發展和交流創造了條件;其三,全球化加劇了不同文化形態之間的沖突;其四,全球化的影響導致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在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問題上,要在確立中華文化身份的同時克服兩極對立思維,文化身份是一個走向世界的普遍性問題,因此,在我們在和世界文化對接的過程中應該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要在文化平等原則基礎上不斷建構全球共同文化。
首都師范大學葉險明教授認為,文化認同包括自我認同和世界認同兩個方面。在當前條件下談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必須區分全球社會與國際社會兩個概念。全球社會是包含著民族國家以及越來越超越民族國家范圍的各種共同體,它有如下特點:其一,全球社會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其構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其二,全球社會的主體是多元的;其三,全球社會是一個不以任何國家和民族以及共同體的意志為轉移的自我生長過程;其四,全球社會的結構是易變的、多元的、理想化的。與全球社會相對應的國際社會有如下特點:其一,國際社會的主體是單一的,即民族國家;其二,國際社會的生存與基礎是自我保存、自我發展與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其三,國際社會是自我生長與強制發展雙重過程;其四,國際社會的結構相對單一。考察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必須在全球社會與國際社會雙重結構中進行。從國際社會角度來看,中國文化的世界發展困難重重;而從全球社會結構來看,中國文化的發展卻有著較大的空間。他認為,從全球社會結構著眼,應該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加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能力;二是要將文化發展導向解決全球非傳統安全領域;三是要把追求世界共同安全、共同繁榮和包容精神的發展和構建當成全球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
「全球化與文化發展」問題研究具有國際學術前沿性和現實前瞻性,也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從當前國際學術研究動向來看,像亨廷頓、哈貝馬斯、吉登斯、詹明信、貝克、沃勒斯坦、羅爾斯、費徹斯通等相當多國際著名學者都把理論研究的重點轉向全球化與文化問題上。事實上,全球化也從某種意義上改變著人文科學研究範式,如正在西方興起的後哲學文化、全球史對世界歷史的重構、新世界網路全書的重建等。從實踐方面看,許多國家都在關注全球化與文化發展問題,紛紛建立相應的研究機構並以此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問題,為政府建構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軟實力等提供政策咨詢。就中國而言,全球化與文化發展研究有著民族精神重建與文化發展方面的意義。全球化帶來的世界秩序變化給中國政府提出了如何正面建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與文化秩序、如何營造合理的國際輿論和良好的國際發展氛圍、如何構建有世界影響的民族精神、如何利用世界歷史規律引領當代中國的發展、如何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建立並發展先進文化等若干問題。本次論壇對全球化與文化發展理論作出了積極思考與探索,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