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男籃亞錦賽歷史史上中國與菲律賓共交手多少次勝負如何
在男籃亞錦賽上,中國和菲律賓兩隊共交手12次,中國隊取得了9勝3負。
1975年中國男籃版首次參權加亞錦賽便遭遇菲律賓隊,結果他們以105-85大勝。雙方亞錦賽上的最大分差出現在1977年,當時中國隊以117-60勝出對手57分。
中國隊的3次失利,有2場出現在2007年亞錦賽上。當時中國男籃因為以東道主身份、提前取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因此決定派遣二隊出戰亞錦賽。這屆賽事上他們兩度遭遇陣容齊整的菲律賓國家隊,結果以76-78、74-79兩度告負。
中國男籃的的另一次失利則發生在1986年1月5日,以72-82不敵對手。據當時參賽的中國隊將帥介紹,男籃這一次主要吃虧在規則,當年亞籃聯允許各隊歸化2名美國球員,菲律賓隊也得此2洋將助陣,而中國隊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敗北,這也是菲律賓隊迄今最後一次擊敗中國男籃一隊,距今已有29年。而兩隊最近一次亞錦賽交手是在2011年,中國隊以75-60勝出。
❷ 誰能告訴我菲律賓歷史上與中國的關系,謝謝。
現在的菲律賓前身是蘇祿國,在我國明代,古蘇祿國同我國開始了密切的友好來往。公元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群島上的三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領家眷一行340人組成友好使團,前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受到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隆重接待,愉快地訪問了27天。辭歸時,永樂皇帝又加封三王黃金、白銀、玉帶、錦帛等,派專員沿京杭大運河南下還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蘇祿東王在取道山東歸國途中,不幸遭疾,於公元1417年9月13日病故於德州。
永樂皇帝聞訃,深為哀悼,遂派禮部郎中啟帶祭文趕赴德州,謚號「恭定」以藩王之禮厚葬東王。東王長子督馬含率眾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及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和侍從十餘人留居德州守墓。從此,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有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外國國王墓。公元1713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根據東王後裔入籍中國的請求,摺奏清廷,題定以溫、安二姓入籍中國,成為中華大民族中的一員,東王後裔迄今已傳至21代。
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國王遣使到清廷朝貢。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1851年,西班牙侵佔和樂島,清朝與蘇祿王國的交往遂告中斷。現在想起當年乾隆大帝若知道250年後,彈丸之地有擾我中華之野心,當年也就會將其納入中華版圖,一念之差橫生了如此多的枝節。
❸ 菲律賓男籃歷史最好戰績
答:世界第三
20世紀50、60年代是菲律賓籃球的黃金時代。1951和1954年亞運會奪冠,版1954年,獲得世界權籃球錦標賽的第3名,1958年亞運會再次奪冠。但在七十年代,菲律賓水平下滑,由亞洲一流淪為二流...
❹ 中國與菲律賓的歷史淵源
早就有聯系了,
中國史籍中所提及的呂宋、蘇祿、麻逸、古麻剌朗等國皆回於今日菲律賓國內答。在菲律賓當地,考古發掘甚至發現有日期在3世紀的中國瓷器。 226年(東吳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康泰著有《吳時外國記》(《扶南傳》)。裴松之注《三國志》與《晉書》中也有提及。唐、宋時期漢族商人就與菲律賓各地有貿易往來。
明朝永樂十五年還有一蘇祿國國王來進貢死了,埋在中國山東德州(蘇祿王墓),中國姓安的和姓溫的有些都是他的後代。
❺ 菲律賓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菲律賓和中國在歷史上存在過一定的隸屬關系。 菲律賓在漫長歷史時期內,其境內7000多個島嶼上雖有人居住,但並未形成國家形態,而最早到達菲律賓群島的國家力量,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東吳。226年(吳孫權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東南亞,前後歷時數十年,抵達過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由於康泰回國後著有《吳時外國記》(俗稱「扶南傳」,扶南即柬埔寨),但這本書早已亡佚,裴松之注《三國志》時有所引述,《晉書》中也有提及。此次「出訪」的目標是扶南,菲律賓各地僅是順風路過,因此中國此時對菲律賓,也只能說是「到此一游」,去過而已。 隋唐時期,中國航海業空前發展,南方大港泉州十分繁榮,海船和航海設備也大為進步,中菲之間已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海上貿易航線。由於風浪、潮流的關系,這條航線是從泉州出發,先繞過海南島,沿越南海岸線抵達越南南部的占城,然後繼續沿海岸線南下,在馬來半島一帶橫渡南海,抵達加里曼丹島的渤泥(汶萊),再從汶萊北上,抵達今天菲律賓的蘇祿群島和棉蘭老島一帶。 唐代「海上絲綢之路」十分繁榮,但菲律賓群島卻只是這條海商黃金航線的一個並不起眼分支,因為菲律賓列島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市場容量有限,中國的大宗輸出產品(絲綢、瓷器、茶葉)在當地利潤較薄,而當地出產的水果、香料、海產品等在其它南洋地方也能買到。這條航線最重要的意義,是開辟了一條中國福建沿海居民遷徙菲律賓的通道,此後幾百年間,呂宋等地逐漸聚集起不少華人,他們經商、務農,甚至成為海盜,在當地居住下來。 縱觀唐朝、宋朝、元朝三代,中國官方對菲律賓群島似乎沒有什麼興趣,一直到明朝初年這種局面才開始改變。1405年(明成祖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在前往渤泥途中停靠呂宋,在當地見到許多福建僑商,並應僑商請求,任命福建晉江籍華僑商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成為呂宋島的最高行政長官,一直持續到1424年。 這17年是菲律賓和中國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時期,因為此時呂宋最高行政長官是中國人,最高行政機構法理上直屬中國明朝中央政府。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鄭和許下的不過是「紙上富貴」,既沒有給兵,也沒有派員,而許「總督」所能依靠的,不過是聽命於己的一些商人、同鄉和伙計,所能控制的不過是商埠周圍一小塊地盤,廣大島嶼上絕大多數土地、人口他們既不能統治、管理,也無法徵收賦稅,甚至彼此間都未必知道對方的存在。 在此前後,呂宋以南,出現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在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前,該國是當地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1409年鄭和三下西洋時路過蘇祿,在和樂與蘇祿第二代東王巴哈剌會晤,並贈對方豐厚禮物。叭哈剌十分仰慕中國的富庶繁榮,與同信奉伊斯蘭教的鄭和也一見如故,請求同船到中國「朝覲觀光」,但鄭和當時領命出訪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歸期未卜,因此婉拒。叭哈剌在鄭和走後向西王、峒王描述中國「盛況」,二王嘖嘖稱贊,三王決定共同設法前去中國。 1417年,東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及隨員、家屬等共340多人航海來到中國,當時明成祖正在北京為遷都做准備,蘇祿三王抵達南京後又換船沿運河北上,於八月初一抵達北京朝覲天子,逗留27天,受到明成祖接見、賜封和隆重接待,進貢「金鏤表文」和「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明成祖「賜印誥、襲衣、冠帶及鞍馬、儀仗器物,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臨行時再獲接見,三王各獲得「金鑲玉帶一條,黃金100兩,白金2000兩,羅錦文綺200匹,絹300匹,鈔1萬錠,錢3000貫,金綉蟒衣、麒麟衣各一襲」。終明朝一世,外國國王親自來訪的寥寥無幾,三王一齊來訪的僅蘇祿一例,因此所受的禮遇也是最鄭重的,和南洋號稱「最恭順」的滿剌加相同。 由於南北往返,舟車勞頓,加上寒流突襲,習慣熱帶氣候的叭哈剌沿運河南下至山東德州,因病醫治無效,於九月十三日與世長辭,遺命留葬中國。明成祖聞訊後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祭奠,以國王禮節將扒哈剌葬於德州,並賜謚號「恭定」。安葬扒哈剌後,西王、峒王一行辭別歸國,而東王一家除長子都馬含回國嗣位外,其餘家屬包括王妃葛本寧、叭都葛蘇性,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 1424年明成祖去世,明朝對外政策發生劇變,耗資巨大的「下西洋」因內部激烈爭議暫停。
❻ 歷史上中國和菲律賓發生過戰爭嗎
沒有.
明以前,它是中國的屬國.
清以後,被殖民者佔領.
❼ 中國籃球國家隊與菲律賓國家隊近幾次交鋒戰況
歷史戰績對比方面,中國男籃以19勝4負處於遙遙領先地位,菲律賓上一次擊敗中國一隊還要追溯到29年前的1986年。
中菲兩隊都是亞洲籃壇的老牌勁旅,因此雙方在亞洲賽場上交鋒較為頻繁,到目前為止共有23次交手,中國隊占據了明顯的上風,取得了19勝4負的壓倒性優勢,這其中還有2場失利,是2007年亞錦賽中國男籃派出二隊所致。
其中在男籃亞錦賽上,兩隊共交手12次,中國隊取得了9勝3負。1975年中國男籃首次參加亞錦賽便遭遇菲律賓隊,結果他們以105-85大勝。雙方亞錦賽上的最大分差出現在1977年,當時中國隊以117-60勝出對手57分。
中國隊的3次失利,有2場出現在2007年亞錦賽上。當時中國男籃因為以東道主身份、提前取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因此決定派遣二隊出戰亞錦賽。這屆賽事上他們兩度遭遇陣容齊整的菲律賓國家隊,結果以76-78、74-79兩度告負。
中國男籃的的另一次失利則發生在1986年1月5日,以72-82不敵對手。
據當時參賽的中國隊將帥介紹,男籃這一次主要吃虧在規則,當年亞籃聯允許各隊歸化2名美國球員,菲律賓隊也得此2洋將助陣,而中國隊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敗北,這也是菲律賓隊迄今最後一次擊敗中國男籃一隊,距今已有29年。
而兩隊最近一次亞錦賽交手是在2011年,中國隊以75-60勝出。
在亞運會上,雙方共計交手10次,中國隊獲得了9勝1負。兩隊首次碰面於1974年,中國隊在復賽中以86-91落敗,成為至今唯一的亞運會失利。雙方最近一次交手是在2014年的5-8名排位賽,中國隊以78-71小勝對手。而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中國隊曾以125-60大勝對手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