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關於協作的典故

中國歷史上關於協作的典故

發布時間:2021-02-23 19:20:14

⑴ 古代/因合作而勝利的中國故事名稱成語典故

同舟共濟:《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十面埋伏: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漢王劉邦合作逼死強大的西楚霸王項羽。

望採納

⑵ 古人的合作故事

1.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張遼,樂進共守合肥.一次孫權發乒十萬來攻,二人是五子良將之二,同等功績,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對強敵,仍能互補互助,共進共退.終於大破敵軍.
2.管仲和鮑叔牙。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一年後,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盡快趕回國內奪取君位。管仲為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制衣帶鉤上。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助下搶先回國,登上君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桓公即位,設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議,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
3.有感於古語說,「勢單力薄聯絡諸侯」。也有經濟學者說「實力未夠,就自己做車箱,掛人家的火車頭」。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 任何大一點的事都是群體完成的,決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沒有漢初三傑及屠夫豪傑們的合作劉邦不可能建立漢朝;沒有桃園三結義,賣履小兒怎可能三鼎天下;沒有瓦崗排座次,那來成就褐衣公子。還有古語說:「一箭易折,五箭難摧」。可見結伙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求和存異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業務。
4.(1)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2)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搖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
5.上帝分給兩個家庭兩把長筷子。第一個家庭把長筷子當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裡送,可是筷子太長了,他們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結果都餓死了。而第二個家庭卻把食物往對方的嘴裡送,他們互相餵食,互相幫助,他們一家就活了下來。所以這告訴我們: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這樣才能團結進步。
6.事實上我們中國人民卻沒團結合作起來。人家都說:「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三條蟲。」這不就是說明我們中國人不團結,還經常搞「內戰」。聯想到以前曾聽說過一片報道:在一個國際學生夏令營的一次活動比賽中,單項比賽的冠軍幾乎都給中國學生包了,而在合作項目中,中國學生就都是自顧自,一點都不團結合作。就算有一個人能的第一,但總分卻非常落後。
7.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後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有一天,他也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鬥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兒子們終於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就放心吧!」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⑶ 歷史上關於互相幫助而成功的典故

東晉初年,中原地區淪喪於胡人之手,皇室貴族只求偏安江南,對收復中土缺乏斗心,只知苟且偷生。雖然如此,仍有一些愛國之將,每每以北伐為任,時刻希望收復中土,而祖逖就是其中志士。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

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這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來源了。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

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

是就發奮讀起書來。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

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

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

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

他的文才武略。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⑷ 關於團結協作的歷史故事

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選自《魏書》
【導讀】
吐谷渾是我國古代西北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是鮮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谷渾國。本文寫吐谷渾國王阿豹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們要團結一心,比喻生動,說理深刻。
【譯文】
(吐谷渾)阿豺有兒子二十個: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原文】
阿豺有子二十人,謂曰:「汝等各奉吾一枝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隻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隻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豹曰:「汝曹知否?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言終而死。 選自《魏書》
【注釋】
1.阿豺:吐谷渾國的國王。 2.奉:捧,拿。 3.折:疊放。下文中的「折」是「折斷」的意思。 4.汝曹:即汝輩,你們。 5.知否:知不知 6.戮力:合力 7.一心:同心 8.社稷:古代土神叫社,穀神叫稷,後以「社稷」代指國家。

滿意嗎?

⑸ 團結協作的歷史故事

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選自《魏書》
【導讀】
吐谷渾是我國古代西北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是鮮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谷渾國。本文寫吐谷渾國王阿豹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們要團結一心,比喻生動,說理深刻。
【譯文】
(吐谷渾)阿豺有兒子二十個: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原文】
阿豺有子二十人,謂曰:「汝等各奉吾一枝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隻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隻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豹曰:「汝曹知否?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言終而死。 選自《魏書》
【注釋】
1.阿豺:吐谷渾國的國王。 2.奉:捧,拿。 3.折:疊放。下文中的「折」是「折斷」的意思。 4.汝曹:即汝輩,你們。 5.知否:知不知 6.戮力:合力 7.一心:同心 8.社稷:古代土神叫社,穀神叫稷,後以「社稷」代指國家。

⑹ 關於合作的歷史典故,如愚公移山

鄭成功收復台灣,國共合作抗日戰爭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遷徙於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落因反抗沙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歷經三年准備,舉部東歸祖國,一路上與攔截的沙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

到達伊犁我國境內時,該部落由出發前的17萬之眾,只剩下不到7萬人,迢迢萬里路,埋下了10萬英雄兒女的血肉之軀。土爾扈特部落回歸祖國後,大部聚居在現在的和靜縣。

王爺府位於和靜縣城中心,始建於1927年。為一中西式結合的磚木建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王府坐北朝南,四合宅院,由政殿和東西兩宮約60多間大小房間組成。正殿同時又分為上下兩層,東西廂房,高大寬敞,錯落有致。

一樓正廳用來會客,二樓正廳供奉著滿漢王室祖宗的靈位,常年累月香煙繚繞,庄嚴肅穆。東西兩宮自成體系,分別設有卧室、客廳、膳房以及專供王爺使用的文化娛樂室等。東西兩宮院內花團錦簇,青磚鋪地,環境幽雅,十分清靜。

該府舊稱奎克衙門,是南土爾扈特四旗17代王滿楚克札甫的最高權力機關,建築是由王爺之叔多布敦確比勒才仁布楞活佛親自設計,由焉耆建築師承建。

現在這里是和靜縣民族歷史博物館。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歷史

典出<<魏收.吐谷渾傳>>:吐谷渾的首領阿豺有二十個兒子。一天,阿豺對他們說:「你們每人給我拿一支箭來。」他把拿來的箭一一折斷,扔在地下.
隔了一會兒,阿豺又對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說:「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斷。」慕延利毫不費力地折斷了。阿豺又說:「你再取十九支箭來把他們一起折斷。」慕延利竭盡全力,怎麼也折不斷。
阿豺意味深長地說:「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單獨一支容易折斷,聚集成眾就難以摧毀了。只要你們同心協力,我們的江山就可以鞏固。」
後人用「阿豺折箭」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

世紀寶鼎是團結、統一和權威的象徵,是代表和平、發展、昌盛的吉祥物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說文解字》里說: 鼎,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七君子抗日案
1936年5月31日,沈均儒、鄒韜奮等響應中國共產黨關於團結御辱、一致抗日的號召,在上海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積極宣傳組織抗日救亡運動,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政治犯,並與紅軍和談,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支援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罷工、"擾亂社會治安,危害民國"為借口,由上海市公安局會同英、法租界捕房,將沈均儒、鄒韜奮、李公僕、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七人非法秘密逮捕,分別押送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二、第三分院。"七君子"被移送法院當天,當局就企圖將他們轉解蘇州高等法院審判,在辯護律師的反對下,當日在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開庭。法官被迫駁回捕房律師和公安局特務的請求,裁?quot;責付律師保釋,改期再訊"。25日和27日,高二、高三兩個分院,又簽發重新逮捕拘票,將沈均儒等秘密逮捕移送到上海市公安局羈押。史良於12月30日自動到蘇州高等法院投案自首。蘇州高院經幾次秘密審訊後,檢查處於1937年4月4日以《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第六條,對沈均儒等人正式提出"公訴",羅織被告阻饒"平赤"之國策,作有利於共產黨之宣傳,抨擊憲法、煽惑工潮,宣傳與三民主義不相容的主張,組織和參加以危害民國為目的的團體等十大罪狀"。起訴書公布後,激起全國人民的義憤,上海一些愛國律師聯合組成辯護團,為"七君子"辯護。6月11日法院開庭,經過三小時的庭訊,決定次日續審。辯護律師以審判官拒不重視、採用有利"被告"的證據,與檢察官串通一氣為理由,申請審判官迴避,審判中斷。"七君子"入獄後,國內學者、名流、抗日將領、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國際知名學者紛紛來電進行營救。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十六人還發起"愛國入獄運動",聯合具狀要求以"愛國罪"入獄"羈押"。在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和壓力下,南京政府不得不授意蘇州高等法院於7月31日對沈均儒等停止羈押,"具保釋放"。此案以沈均儒等勝利出獄而實際告終,但直至1939年1月26日,才由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宣布撤回這一案件的"起訴",在法院程序上宣告了結

愛好和平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等和親政策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征伐不休,流血千里。此時,偉大思想家圍牆墨子提出「兼愛」「菲攻」,主張停止戰爭,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他在《非攻》中寫道,每一次戰爭,殺人多則上萬,少則上千,軍隊攻池掠地,擄掠百姓,「芟刈其禾稼,斬其樹木,墮其城郭,以湮其溝池,攘殺其牲輇,燔潰其祖廟,頸殺其萬民,覆其老弱,遷其重器……」百姓在戰爭中朝不保夕,流離失所。他希望天下人能夠相愛,從而走上和平的道路。為了阻止戰爭,維護和平,墨子和他的弟子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他們的崇高人格為所愛好和平的人所景仰。

應聯合國要求,中國向海地派出一支由125人組成的維和警察防暴隊。這是我國第一支赴國外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防暴警察部隊,擔負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平息暴亂、鎮壓非法武裝、收繳非法武器、保衛重要設施、訓練當地警察等任務。先遣隊30名隊員於當地時間2004年9月18日抵達海地首都太子港。

1995年11月4日,為中東和平進程取得突破性進展作出傑出貢獻的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被以色列極右勢力所暗殺。每年的這一天,人們便在特拉維夫的拉賓廣場,以及安葬他的赫茨爾山國家公墓,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當前,中東和平進程急轉直下,巴以流血沖突不斷升級,和平的前景日益渺茫,人們更加懷念這位中東和平的開拓者。他的保安小隊擔心會遭到伊斯蘭恐怖份子的襲擊,曾建議拉賓穿上防彈背心,但被拉賓拒絕了。拉賓表示:「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為和平而獻身,就死得其所。」拉賓說:「我想感謝你們中的每一位,你們今天來這里要表明反對暴力、尋求和平的立場。我與佩雷斯共同領導的這屆政府,決心給和平一個機會——一個會解決以色列絕大部分問題的和平。」 他最後表示,他領導的政府「將抓住每一個機會,利用每一種可能,去促進並贏得一個全面的和平。」為了中東的和平,拉賓飲彈身亡。但拉賓的鮮血不會白流,不管當前巴以沖突多麼激烈,不管前進的道路多麼曲折,和平的曙光總有一天會到來。

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隊一行15人對中國進行了為期7天的友好訪問。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的「乒乓外交」的歷史性的一幕。它是自1949年中美兩國政府斷絕正式交往以來,兩國人民間第一次「人民對人民」的友好接觸,揭開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序幕,是中美關系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1972年4月12日,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在鮮花盛開之時,抵達美國回訪。中國乒乓球隊訪美,對美國人民給予的友好態度留下了深刻印象,稱美國人非常「慷慨大方」。當中國隊離開美國前向美國主人致謝和告別時,雙方不少人都流淚了,其中包括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主席愛克斯坦先生。小球轉動大球,20世紀70年代中美「乒乓外交」演繹出的外交成就,世界醒目。

中國在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事例
朝鮮半島六方會談
和平統一兩岸的方針政策
通過談判解決與各鄰國的邊界問題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海洋資源來暫時解決與各國的領海邊界問題

1993年10月25日,一隻潔白的鴿子攜著象徵和平的五環和帶給人們希望的奧林匹克聖火,出現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的屏幕上。這一天,聯合國正式通過了「奧林匹克休戰」提案。該提案倡議在奧運會期間奧運會前後各一周,各成員國停止戰爭行為,讓全世界人民在和平的氣氛中,歡度4年一度的奧林匹克節日。

勤勞勇敢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的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理論家。

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每看一本書,不是一上來就從頭至尾地去讀,而是對著書本閉目沉思,猜想書中寫了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再打開書。如果書的內容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讀了;如果與猜想的不同,他就認真地去讀。華羅庚的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終於成為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有一次,他想買一部明代的笑話書《謔浪》,跑遍北京城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時值冬日,他頂風冒雪,連續十八天跑到圖書館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第6連奉命事先奪下6號陣地,再奪取5號、4號陣地,必須在天亮以前拿下0號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戰斗開始後,進展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這時,突然發現山頂上有一個敵人的集團火力點,使志願軍部隊受到壓制不能前進。營參謀長立即命令第6連必須炸掉它,同時組織爆破組。從黃昏7時30分到夜晚10時30分,6連已經向敵人發起了5次沖鋒,仍未催毀敵人的火力點,許多戰士都壯烈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不拿下0號陣地,就等於沒有按計劃完成戰斗任務,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就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站出來堅定地要求: 「把任務給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氣,我保證完成任務。」 參謀長非常信任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現在我命令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 接受任務後,他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友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他們趁照明彈的亮光巧妙地前進,開始敵人沒有發現他們,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30多米的時候,兩名戰友相繼倒下了。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兩彈,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人中心火力點前進。只剩下八九米的時候,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向敵人投去手雷,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未被炸毀的兩挺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里伸出來,死命地吼叫著,志願軍的沖鋒又受到阻止。黃繼光再次受傷倒下。這時天就要亮了,40分鍾的期限就要到了,黃繼光躍身而起,沖著那狂噴火舌的槍口,沖著那侵略者的頑固堡壘,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正在噴吐的火舌突然熄滅,正在死命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他那年輕的生命,開辟了志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董存瑞
抗日戰爭臨近尾聲,解放區青年爭相 參加八路軍。青年民兵董存瑞和好友 郅振標因不到參軍年齡,未被允許參 軍,懊喪不已。不久,在一次反「掃 盪」中, 區黨委書記王平犧牲, 臨終前,他把最後一次黨費托董存瑞轉 交組織。董存瑞和郅振標再次向趙連長提出參軍,終於如願以償。初到軍 隊,董存瑞因不知愛惜子彈,受到 隊同志的批評幫助。抗戰勝利後不久 ,又爆發了內戰,經受過戰火考驗的董存瑞,已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並 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戰役中,董存瑞被任命為 爆破隊長,為了配合總攻,他們接連炸毀敵人的碉堡群。這時,總攻沖鋒 號已經吹響,突然他們發現迎面的橋身卻是座經過偽裝的暗堡,從裡面掃 射出來的子彈阻擋了解放軍的前進道路。為了減少戰友傷亡,在找不到炸 葯支撐點的情況下,董存瑞在橋下高舉炸葯包以身殉國。

自強不息
卧薪嘗膽

華羅庚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華羅庚正確地回答出來,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台,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我國傑出數學家。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她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任伯年,清朝後期著名畫家,上海人。他能成為一個大畫家,完全是靠他幼刻苦勤奮得來。任伯年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在父親影響下,他從兩三歲開始讀書時,就喜歡看父親作畫。十二歲時,父親不幸過世,家中也隨之貧寒,任伯年因此也失學了,到一家扇子店當學徒。一天幹活下來很累,但不管多累,他每天仍堅持畫上幾筆;沒有錢買紙,他就用廢紙作畫。店中老闆知道後,看他的畫也的確不凡,讓他專門為扇面作畫。從此,任伯年學有所用,畫畫的積極性更高了。最後終於成了一位著名畫家。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

世錦賽上
當中國隊靠最後一記三分 贏下了比賽 日本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姚明

當日本記者問姚明你在日本比賽是不是跟在中國比賽一樣 是不是感覺日本球迷非常好 (熱情) 才讓中國進入16強 姚明的回答: 哦 是這樣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最後時刻贏下比賽,我想跟日本球迷沒有多大關系, 因為在日本比賽更能增加我們的鬥志,因為我們愛國.

記者又問姚明 你覺的中國籃球是亞洲霸主嗎??(他指的是中國和日本的實力對比) 姚明說:中國不能代表亞洲 難道讓日本代表亞洲嗎?? 如果日本在5年之內能成為亞洲霸主,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人類在退化. 日本記者又問道:那你認為日本籃球還需要多長時間能追上中國.姚明回答:下屆錦標賽不在日本了 日本要想出線,代表亞洲比賽,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中國作為衛冕冠軍直接晉級決賽. 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 以後中國和日本比賽 我一定會打 ,別的國家我可以不打 但是日本一定打,我喜歡俯看籃下的日本人。

⑺ 歷史上團結協作的故事

我想,最能夠說明事實的是兩次國共合作
第一次合作取得北伐勝利
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戰爭勝利
還有就是赤壁之戰,孫劉兩家聯盟,共抗曹操,以少勝多

⑻ 關於團結的歷史故事

1、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漢、滿、蒙等各族將士為著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支援,並肩作戰。1841年1月初,英軍發動突然襲擊,攻佔大角、沙角炮台,土家族將領陳連升、陳舉鵬父子及土家、苗族守台官兵600多人全部壯烈犧牲。

在近代中國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中,陳連升是第一位為國捐軀的少數民族將領。1842年7月,英軍進攻鎮江,副都統海齡(滿族)率4000餘名滿、蒙、漢族將士殊死抵抗,終因力量懸殊,全部戰死。

恩格斯在贊揚鎮江守軍的英勇精神時指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少數民族將領還有定海三總兵之一的鄭國鴻(回族)、兩江總督裕謙(蒙古族)等。

為國捐軀的漢族將領更多。這說明反抗西方列強的侵略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神聖事業。在此後的其他幾次大的反侵略戰爭如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抗擊八國聯軍戰爭中,都活躍著各民族將士的身影,也都有各民族將士流血犧牲。

尤其是台灣各族人民,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就多次抗擊過外國侵略者的侵犯。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而結束。

當台灣各族人民獲悉清政府已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消息後,「驟聞之,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

他們相繼鳴鑼罷市,抗議清政府的賣國行徑。在保衛台灣的戰斗中,不畏強暴的台灣各族人民在外援盡失的艱苦條件下,先後戰斗100多次,抗擊日本三個近代化師團和一支海軍艦隊,打死打傷日軍32000多人,直至因彈盡糧絕而失敗。台灣各族人民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2、元鼎二年(前115年)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報告漢王朝的強盛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昆莫,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

細君死後,漢王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3、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於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

西漢晚期,漢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長期的戰亂,恢復了和親關系。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西漢王朝答應匈奴呼韓邪單於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親。從此出現了漢匈和好、民族和睦相處的局面,受到歷代人民的稱贊。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於。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於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穀、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於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於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

後來,王昭君和單於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穀種子,撒在地下,於是就長出了五穀雜糧。

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她的功績也得到後世的尊重。

4、古時候,有一位勤勞聰明的老獵人,家裡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吵嘴、打架,平時好吃懶做,除了自己,他們誰也瞧不起,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有本事。

當兩個兒子打架時,另一個兒子不僅不勸架,還在旁邊看熱鬧,家裡被他們搞得亂七八糟,日子也越來越艱難。老獵人常常搖頭嘆息道:真是作孽喲,養了三個兒子,不爭氣,只顧自管自,這樣下去日子可怎麼過喲!

老獵人決定想個辦法來教育他們,他先叫三個兒子每人折一根筷子,兄弟三個輕輕一折就斷了,老獵人又叫每人折一捆筷子,兄弟三人用盡全身力氣,臉漲得通紅,怎麼也折不斷。

老獵人意味深長地說:「就向你們剛才折筷子一樣,你們三兄弟,認也離不開誰,大家團結起來,就好比一捆筷子,合起來誰也折不斷,如果你們都自以為了不起,那就什麼本事也沒有。」

兄弟三人明白了折筷子的道理,從此他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勞動,日子過得很幸福。

5、唐朝的時候,郭子儀和李光弼同時在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手下當副將,一天兩人之間發生了矛盾,此後見面很少說話。

後來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朝廷提拔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這樣一來郭子儀就成了李光弼的頂頭上司,緊接著朝廷又令郭子儀帶兵征討安祿山。

李光弼感到自己的處境很危險,怕郭子儀整到他們全家,就硬著頭皮去郭子儀那裡去賠禮去說:「過去是我做的不好,太不對了,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您怎麼處罰我都行,只要您放寬我的父母和家人就可以了……」

其實郭子儀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見李光弼這樣說,趕緊從座上下來抱著他說:「您說哪去了?,我怎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再說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能都怪你……現在,國家正處在動亂之機,我們更應該緊密團結,共同對敵才對啊。」

從此兩人解除了前嫌,有事共同研究處理。

⑼ 中國古代團結一致的例子

吐谷渾阿豺有疾,召母弟慕利廷曰:「汝取一箭折之。」慕利廷折之。「汝取十九支箭折之。」慕利廷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乎?單者易折,眾者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阿豺有子二十人,終生同心協力。

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後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後,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鬥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於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難。

⑽ 團結統一歷史典故及警句 中國歷史上的有關典故及警句

契若金蘭 人扶人興 仁民愛物 仁義道德 如兄如弟
深情厚誼 負荊請罪 勝友如雲 式好之情 視同手足
視為知己 手足之情 助人為樂 煮粥焚須 忠信樂易
親去骨肉 親如手足 情同手足 情深潭水 雪中送炭
解衣推食 奔走之友 不分彼此 布衣之交 同心協力
稱兄道弟 赤心相待 打成一片 打得火熱 道義之交
分甘共苦 甘苦與共 肝膽相照 齊心協力 萬眾一心
同舟共濟 推襟送抱 刎頸之交 相融以沫 同力協契
同心並力 同心合力 同心協力 同心葉力 同心一力
同舟共濟 吳越同舟 萬眾一心 協力同心 一心一力
眾虎同心 眾心成城 眾心如城 愛人以德 助人為樂
煮粥焚須 忠信樂易 親去骨肉 親如手足 情同手足
情深潭水 雪中送炭 解衣推食 奔走之友 不分彼此
布衣之交 同心協力 稱兄道弟 赤心相待 打成一片
打得火熱 道義之交 分甘共苦 甘苦與共 肝膽相照
高義薄雲 管鮑之交 患難之交 金龜換酒 金蘭之友
蘭友瓜戚 民胞物與 莫逆之交 戮力同心
四海之內皆兄弟
同窗之情愛人以德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滿意的話要給分哦,祝你學業進步!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關於協作的典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