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四大貪官是那些
中國古代四大貪官
東漢外戚梁冀家財三十億
梁冀是東漢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人,做過大將軍。在朝廷里橫行二十幾年,人稱「跋扈將軍」。
正直大臣李固、杜喬等人多次彈劾梁冀,但他們最後都被梁冀殺害了。公元158年,已經26歲的恆帝為了奪回大權,在宦官單超、具瑗和司隸校尉張彪等人的幫助下先發制人,包圍了梁冀的住宅,逼迫梁冀夫婦自殺。遭處置的梁冀黨羽達300多人,一段時間里,朝廷幾乎沒人上朝了。梁冀被抄家後,恆帝把他的財產進行拍賣,得到30多億銀錢,相當於當時國家稅收的一半。
南宋權臣陳自強斂財高明
陳自強在南宋寧宗時做到了右丞相,他依仗著曾經做過實權人物韓胄啟蒙老師的資歷,貪贓枉法,什麼事都干。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談好價錢,一切辦妥後再「光明正大」地授官。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註明「某物多少一起獻上」。凡是沒寫的,就根本不打開。後來,韓胄北伐失敗失去了權勢,陳自強失去了靠山,又因謊報軍情被朝廷罷免,最終死於流放地。
明朝御史劉觀執法犯法
明太祖朱元璋對貪官污吏的懲治十分殘酷,貪污60兩銀子的官員就要被剝皮,在皮囊里填草後放在衙門公座旁以警誡繼任者。此法在當時收到一定效果。可是到了明朝中後期,貪污已成了風氣。到了明宣宗時,最大的貪污犯竟是經歷了四代皇帝、資歷高深的最高司法官左都御史劉觀。劉觀執法犯法,大肆貪污受賄。在他影響下,御史們個個貪婪無比。宣德三年六月罷朝後,宣宗召大學士楊士奇、楊榮至文華門詢問,現在朝廷里哪個官員最腐敗?楊榮毫不猶豫地說是劉觀。宣宗立即下詔,命劉觀巡視河道,實際上把他調離了御史位置。嗅覺靈敏的御史們立即聞風而動,紛紛彈劾劉觀及其子劉輻。宣宗大怒之下准備處死劉觀父子,後在楊士奇等人的一再求情下,改貶二人到遼東戍邊。劉觀最後死在遼東。
和紳跌倒嘉慶吃飽
清前期沿用明制,官員實行低俸制,地方官吏還要承擔辦公開支,當官可以說是入不敷出。雍正當朝,決心通過提高俸祿制止貪污。由於執法比較嚴格,當時起到一定效果。可到乾隆中期以後,官場上下幾乎人人貪污,僅一個浙江平陽知縣黃梅在8年任期內就貪污20多萬兩白銀。
而同當時最大的貪官和相比,黃梅實在只是個「小巫」。滿族人和因溜須拍馬、辦事利落得到乾隆的歡心,官至兵部尚書,和非常貪財,他奉旨去雲南,雲南總督沒有送重禮賄賂,他就將其革職;南方各省和海外諸國進獻給皇帝的珍寶,他總是想方設法先弄到手。
乾隆去世後,嘉慶下詔令和自盡,並抄了和紳的家財。有人估計,和家產值8億兩白銀,超過朝廷十年收入的總和,所以民間有「和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據《周末》)
Ⅱ 歷史上有名的貪官
1、趙高
原籍趙國,是趙國王族遠支族屬。後來趙高之父犯了罪,被判處宮刑,趙高弟兄數人也一律處以宮刑,在秦國王宮做了奴隸。秦始皇聽說趙高能力強,精通刑獄法令,便提拔他擔任了中東府令,兼行符璽令,成了掌管皇車馬和能自由出宮的官吏。
趙高利用手中的職權,一方面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各項經濟事務橫加干涉,侵奪民田,操縱賦稅,控制國庫。幾年的時間,趙高就成了財富難以計數的富翁,其爪牙也大發橫財,國家的財力卻日趨薄弱。趙高入秦宮20多年,依靠弄虛作假,弄權不止,貪欲不足,終得報應。他通過發動兩次宮廷政變,陷害了無數無辜,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Ⅲ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貪官都有誰
1.東漢復梁冀.梁是國舅.制
2.北魏爾朱榮.字天寶,北秀容(今晉朔縣)契胡人.其祖上為部落首領,世為酋帥.
3.唐李義府.
4.南宋賈似道.字台憲,台州(今浙臨海)人,出生在南宋時期一個官宦之家.
5.元朝阿合馬.其本為中亞費納客忒(今烏孜別克西南錫爾河北)人.來到蒙古境內,隨侍忽必烈皇後察必的父親.因此緣故,得以出入忽必烈及皇後的宮帳.以他的巧言善辯深得忽必烈的信任.
6.明王振,晉蔚州人,是閹割之人.
7.明劉瑾,興平(今陝西)人,本姓談.六歲那年,被鎮守太監劉順收為義子,義父將其閹割,帶入宮服役.
8.明嚴嵩,江西人.其二十四歲中進士.書中形容嚴嵩是身體修長,眉宇間透著靈氣,聲音洪亮.
9.清和坤,原名善保,字致齋.後由塾師重起官名」和坤」.其父為滿洲正紅旗人.姓鈕鈷祿氏.
10.清李鴻章,字少荃,1823年(清道光三年)2月15日生於皖合肥一個官僚地主家庭.
Ⅳ 中國歷史上著名貪官污吏的故事
1、趙高
原籍趙國,是趙國王族遠支族屬。後來趙高之父犯了罪,被判處宮刑,趙高弟兄數人也一律處以宮刑,在秦國王宮做了奴隸。秦始皇聽說趙高能力強,精通刑獄法令,便提拔他擔任了中東府令,兼行符璽令,成了掌管皇車馬和能自由出宮的官吏。
趙高利用手中的職權,一方面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各項經濟事務橫加干涉,侵奪民田,操縱賦稅,控制國庫。幾年的時間,趙高就成了財富難以計數的富翁,其爪牙也大發橫財,國家的財力卻日趨薄弱。
趙高入秦宮20多年,依靠弄虛作假,弄權不止,貪欲不足,終得報應。他通過發動兩次宮廷政變,陷害了無數無辜,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5、陳自強
陳自強,南宋寧宗時做到了右丞相,他依仗著曾經做過實權人物韓侂胄啟蒙老師的資歷,貪贓枉法,什麼事都干。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談好價錢,一切辦妥後再 「光明正大」地授官。
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註明「某物多少一起獻上」。凡是沒寫的,就根本不打開。後來,韓侂胄北伐失敗失去了權勢,陳自強失去了靠山,又因謊報軍情被朝廷罷免,最終死於流放地。
Ⅳ 中國歷史上十大貪官
和珅
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寶,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住西直門內的驢肉胡同。《清史稿》等書載稱,和珅「少貧無籍」,即貧窮低微,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與歷史實際相差太遠。
和珅的先祖,居住在英額峪,與同一姓氏的清開國元勛私毅公額亦都同居一地。英額峪離清太祖努爾哈赤居住的赫圖阿拉不遠,努爾哈赤起兵以後,和珅的九世祖噶哈察鸞及其子達古山巴顏等弟兄子侄,皆投歸太祖,此後不少人擔任文官武將。和珅的五世祖即高祖父尼雅哈納,行伍出身,在太宗時從征,「過北京,征山東,梯攻河間府,首先登城,克之,賜巴圖魯號,授三等輕車都尉」。輕車都尉是公、侯、伯、子、男這五等封爵之下的世職,相當於官階正三品。尼雅哈納之孫阿哈碩色襲祖世職後,又兼任佐領,並於和通泊征准陣亡,被追贈一雲騎尉(官階正五品)。尼雅哈納的曾孫也就是噶哈察鸞的九世孫常保(和珅的父親),襲曾祖父的三等輕車都尉和阿哈碩色的一雲騎尉世職,並在八旗軍內任職,當上了副都統。副都統,官階正二品,是軍界高級將領,每年俸銀155兩、米155石,還有養廉銀500兩。父親常保襲職後,由於常保堂叔啊哈頓色在跟隨康熙皇帝征准噶爾時英勇陣亡,追敘軍功,常保受贈一等去騎尉。至乾隆時兼任福建都統。從和珅的高祖父尼雅哈納起,到父親常保,皆是有世職的官宦之家,尤其是其父是二品大員副都統,怎能說他是出身低微,「家貧無籍」!
常保中正平和,為官清廉,在京待的極少,多征戰 戍邊在外,為國而少顧家,因此家裡沒有什麼產業,乾隆二十五年常保病逝於福建,和珅家境陷於窘迫中。
和珅有弟和琳,小和珅三歲,與和珅是一母同胞,生下不久母親病逝。和珅兄弟如寒澤孤雁,披風淋雨甚是凄苦。但二人向來和睦、相依為命,更有家人劉多方奔走照應,兄弟二人雖若荒山竹筍,飽受風吹雨打,但卻更見茁壯成長。
和珅十多歲後進入皇宮西華門內的咸安宮官學讀書,「少小聞詩達禮」。由於與繼母的關系不好,少年時期他的經濟條件比較差,但是,他18歲與官階正二品的內務府總管大臣英廉的孫女結婚,20歲時又襲了高祖父尼雅哈納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處境就顯著地好了。因為,三等輕車都尉的歲俸為白銀160兩,還有80石米,比巡撫、布政使的俸銀還多一點。和珅有了這筆可觀的固定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世職給和珅帶來政治上的更大好處,為他提供了一條接近萬歲爺的捷徑,使他於乾隆三十七年,即22歲時,當上了官階正五品的三等侍衛,並隨即充任粘桿處侍衛。粘桿處,即尚虞備用處。清朝制度,「選八旗大員子弟之獧(juàn)捷者為執事人」,負責皇帝巡狩之時扶輿、擎蓋、罟雀之事。粘桿處三等侍衛經常隨侍皇帝出巡,就有了與皇帝回奏、回答的機會,從而為和珅的飛黃騰達創造了十分有利條件。史籍載稱,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和珅隨駕出宮。「上偶於輿中閱邊報,有奏要犯脫逃者,上微怒,誦《論語》『虎兕(sì)出於柙』之語」,扈從校尉不知此系何意,和珅卻立即對答說:「爺謂典守者不得辭其責耳。」乾隆聽後很高興,問和珅:「讀過《論語》?」和珅說,讀過。「又問家世、年歲,奏對皆稱旨」。乾隆「見其儀度俊雅,聲音清亮」,「矯捷異常」,十分贊賞,「自是恩禮日隆」。和珅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善於臨機應變,博得了皇上的歡心,青雲直上,立即於閏十月遷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升御前侍衛,授正藍旗滿洲都統。此後,他不斷升遷,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他還是皇上的親家翁,其子豐紳殷德被指定為皇上最寵愛的十公主之額駙。
為什麼和珅會受到乾隆帝如此特殊寵信和委以大權,成為主持朝政的宰相?是因為他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才華橫溢,文武雙全,諸葛孔明再生嗎?不是。不錯,和珅確實精明能幹,敏捷異常,善於臨機應變,文化水平也相當高,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和藏文,有處理政務的一定能力,但離真正的善理國政的名相和指揮三軍克敵制勝的名帥,還相距甚遠。論才學,和珅僅系一個名落孫山的小小文生,談不上才華橫溢,一代才子。談治政,不管是破除舊的陳規積弊,建立新的重要制度,還是除大奸,薦大賢,他都沒有大的建樹。講武略,他的水平更是低下。和珅與阿桂奉旨統軍征剿甘肅蘇四十三起義,阿桂正在督辦河工,和珅先到軍前,欲於阿桂到來之前撲滅起義,建立殊功,分兵四路進擊,卻失敗了,勇將總兵圖欽保陣亡。和珅不僅沒有奏報自己指揮不當以致失利的過錯,還隱瞞了圖欽保捐軀之事,並顛倒是非,彈劾勇將海蘭察、額森特的先戰取勝是導致清軍受挫的原因,遭乾隆帝嚴厲斥責,將其降三級留任。阿桂趕到軍營後,問失利之因,和珅諉過於「將帥傲慢」,不聽調度。阿桂「令將帥於次日晨集轅前」。「每呼一將入,輒命和坐其側」,阿桂「有所調撥,及命屯戍處,其人輒應如響,如是者數,和坐上甚恚(huì)憤」。阿桂「問和雲,諸將初不見其慢,尚方劍不知誅誰之頭耶」。和珅「戰栗無人色」。阿桂即命和珅離開軍營,回到京師。
和珅既在文治方面無甚建樹,也無武功,資歷又淺,還不是科舉出身,威望自然不高,且在大學士、軍機大臣中,相當長時間僅只名列第三位第四位,同僚阿桂、嵇璜、王傑、福康安等,皆系多年軍國重臣,論軍功、政績、資歷、門第、威望、才乾和人品,哪一位都比和珅強。尤其是阿桂,文武雙全,軍功政績皆有,是當時眾所公認的超出任何大臣的名帥名相,乾隆四十一年起任軍機大臣,四十二年任大學士,在四十六年至嘉慶二年去世之前,連任16年首席大學士和領班軍機大臣。可是,在乾隆四十六年以後,特別是五十一年以後,在寵任和委以大權上,這四位大學士沒有一位比得上和珅。出現這種特殊局面,完完全全是因為乾隆中了和珅的圈套,錯愛了和珅。
和珅雖不會治國統軍,無甚功業,但卻特別擅長於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權術,還會為皇上聚斂銀錢,供皇上支付各種不便公開動支國庫的費用,故能博取皇上歡心。這在乾隆四十六年廢除「名糧」,增補綠營兵額,給武職養廉銀上,表現得非常清楚。這時,乾隆乾隆八十大壽時以國庫充盈,下詔要取消武將「名糧」,改為給與養廉銀,增補綠營兵,每年要增加軍費白銀300萬兩。乾隆帝詢問阿桂有何意見,阿桂奏稱,費銀太多,不應增補。乾隆不聽其言,下諭說,現在國家「財賦充足」,「戶部庫銀尚存七千餘萬兩」,支付這新增的300萬兩,綽綽有餘。著大學士會同九卿科道詳議。和珅深知皇上必欲實行此法,故極力贊成。乾隆遂下諭批准大學士九卿等的復議,每年增支軍費銀300萬兩。
正因為和珅擅長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滿、好大喜功、愛聽諛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辦事,又善於斂財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別寵信,成為乾隆帝的惟一心腹和代理人。
有了皇上的寵信和庇護,和珅身兼多職,位極人臣,基本上掌握了用人、理財、施刑、「撫夷」等方面大權,他便肆無忌憚地攬權索賄,亂政禍國。
和珅聚斂財富的主要方式是任用官員索取賄銀。內而九卿,外而督撫司道,不向和珅納銀獻寶,不是和珅親友,是很難當上官的,從而形成了「和相專權,補者皆以貲進」,「政以賄成」,禍國殃民的嚴重局面。以乾隆最關心的河工而言,就敗壞得不像個樣子。史稱:「乾隆中,自和相秉政後,河防日見疏懈。其任河帥者,皆出其私門,先以巨萬納其帑庫,然後許之任視事,故皆利水患充斥,藉以侵蝕國帑」,「至竭天下府庫之力,尚不足充其用,……而庚午、辛未高家堰、李家樓諸決口,其患尤倍於昔,良可嗟嘆」。
和珅聚斂財富之多,在歷代文武大臣中當首屈一指,他的確是中國古代最大最富的貪官。關於和珅究竟有多少財產,確實數目是難以知曉了,但從他被嘉慶帝親政後勒令自盡和抄沒家產入官,可以知道大概情形。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帝逝世,初八日嘉慶帝下諭宣布,革和珅職,下獄問罪,抄沒家產。正月十一日,嘉慶下諭,定了和珅20條大罪,其中講道和珅的財產有:夾牆私庫有金32000餘兩,地窖內埋藏銀300餘萬兩。另外,檔案記載,和珅還有取租之地1260餘頃、取租之房1000餘間,以及大量珠寶玉器衣服書籍等等,數量之巨大,前所未有。至於私人的筆記和野史,更把抄沒和珅的家產說得多得不得了。有的說,抄沒清單所列106號中的25號,即折算成銀2
Ⅵ 告訴我中國歷史上幾大貪官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我們不應該忘記歷史,更不應該忘記近代史,因為在那個百餘年的時間里,我們發生了太多不應該發生的事。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二十一條事件、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等等,件件都是中國人無法忍受的屈辱史。特別南京大屠殺,雖時過境遷,但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中國人,只要你不是鐵石心腸,相信你很快就會心如刀絞。 是什麼造就了這一不爭的事實?盡管在進入新千年中國的當今,歌頌康熙、雍正、乾隆的作家在大紅大紫,歌頌那個時代的電視劇在輪番熱播,大量的官員和民眾也在喋喋不休劇中人物的爾虞我詐和翻雲覆雨,但我仍願意站出來潑出一盆又一盤的洗腳水:這應該是一個被基本否決的時代!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責任者絕對是清朝。同時,我們也應該冷靜地回憶和分析,這樣我們才能弄明白:這世界歷史上格外重要的二百年,這重新定位世界格局的二百年,這西方世界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二百年,大清國到底在干什麼?誰承擔大清帝國走向衰亡的責任,誰承擔中華民族 走向衰敗的責任?道光嗎?屈辱的歷史首先從鴉片戰爭開始,似乎道光皇帝應承擔責任。可是我們撥去的迷霧會發現鴉片戰爭離所謂的康乾盛世的集大成者乾隆盛世還不足半個世紀,這是巧合嗎? 讓我們走進歷史的隧道,看看乾隆帝,這小子運氣簡直太好了,早年順利繼位,沒有經歷他父親為繼位而發生的腥風血雨,乾隆一朝確實不算窩囊,靠著祖宗的蔭功,憑著自己的小聰明,基本上還算撲騰出個局面,開拓疆土,十全武功;風流天子,六下江南,但這都是乾隆前期的事,到了中後期, 就沉緬於「文治武功」的頌揚聲中,豪奢放縱於山水之間,親小人,用佞臣,朝政日趨腐敗,民變迭起,爆發了四次農民起義。特別是重用大貪官和坤,好傢伙,腐敗所得的家產摺合白銀八到十億兩,相當於清政府10餘年的財政收入。孕育出千古一貪的社會,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呢? 此外乾隆有兩個最,一個是執政時間最長,他做皇帝六十年,太上皇又四年,實際上是六十四年,享年時間最久,他是八十九歲,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當中,乾隆享年最高,所以乾隆晚年他很得意,他說「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古未有之」。所以他自己說,他是「千古第一完人」。正當乾隆得意的時候,乾隆朝內部已經蘊藏著危機了,乾隆朝的外面,世界上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大家注意,恰恰在乾隆這六十年,世界特別是西方發生了歷史性的劃時代性的巨變:第一,乾隆的先人順治六年,就是公元1649年,英格蘭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把英王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台,後來英國逐漸地經過了艱難曲折走上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第二,就是英國產業革命,公元1768年,阿克萊特發明自動織布機,第二年瓦特改進和發明蒸汽機,從此開始了西方的產業革命。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到乾隆五十三年,美國在紐約召開第一屆國會。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一個美國在北美開始崛起。第四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就是華盛頓就任美國總統這一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攻佔了巴士底監獄,後來把法王路易十四送上斷頭台,法國發表人權宣言,一個法蘭西的資產階級國家就開始興起。 我們再看一下,也就是在乾隆的時候,莫斯科大學建立,美國在波士頓建立了科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成立,德國第一位女的醫學博士誕生了。這個時候清朝在做什麼?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六十年,讓各省來報,八十歲以上的要參加北京會試的科舉考試,各省報了一百一十六個人,經過三場科舉考試,堅持下來的,八十歲以上最多的九十多歲,一共有九十二個人,乾隆說,這些人都賞給他們不同的官銜,大家注意,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最大的年齡有一百多歲的,孫子打著燈籠上面寫著「百歲老人應試」。爺爺拄了拐杖來參加考試,西方已經科學發展很快了,清朝這兒還八十、九十、一百歲的老人在考八股文章。這件事情可以說乾隆借「興文尊老」之名,行「粉飾太平」之實,這也是一種乾隆盛世下危機的一種表現。英國的產業革命,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發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乾隆卻陶醉於盛世之下的太平。 有人說,當時交通通訊不發達,乾隆皇帝對這一切一無所知,不能用現代人的觀點要求古人?是我太苛刻了嗎?讓我們看看發生在乾隆朝的東西方的直接碰撞。乾隆五十八年,英王特使馬戛爾尼到了北京,乾隆在承德接見他,你必須雙腿跪著,不從,不能接見,這倒是其次,乾隆這個時候說了一些話,乾隆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等等。乾隆自稱「天朝上國」,自稱是「古今第一完人」 對其帶來的西方文明的成果天文望遠鏡、地理儀器、鍾表、船隻模型和武器等等東西卻表現出不屑一顧的神態。乾隆皇帝肯定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古訓,可西方使者到了他面前,他夜郎自大,自戀不已,連了解一下對方的興趣都沒有了,清朝不亡,天理難容。這年秋天,領隊的馬戛爾尼帶著遺憾離開了北京,他十分肯定地說:清王朝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勝過鄰船的地方,只有體積和外表。並認為英國會從這個國家中撈到好處的。英使團離去40多年後,兩個國家第一次進行較量時,東西方早已沒了那架「天平」,世界成了一邊倒的舞台。 如果說明朝亡於萬曆皇帝,那我們有理由說清朝亡於乾隆,中華衰敗於乾隆,乾隆皇帝是中華民族走向衰敗的第一千古罪人。 我想起了與乾隆祖父康熙同一時代的彼得大帝,彼得大帝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終生致力於俄國的強大,積極推行擴張政策。他窮畢生之力,終於使沙皇俄國從一個完全的內陸國家變成一個瀕海帝國,他創立的偉業,使他成為俄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沙皇之一。 我們看看 俄國沙皇彼得大帝是如何向當時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的。為了加速海軍建設,解決人才缺乏的問題,彼得做出了驚人之舉:先是以流放國外作為完成學業的措施,派35名貴族丟妻別子出國學習海軍; 後又於1697年派出250人的大型使團去西歐訪問,任務是學習西歐各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難能可貴的是,彼得變換姓名,以下士水手的名義隨使團「以一個普通成員的身份出訪」。在這一年半的微服出訪中,每到一國,彼得都仔細觀察、詢問、勤奮鑽研,在普魯士學習造炮技術,在荷蘭當木匠學造船,在英國除學技術外,還訪問了許多專家學者、文化人士,聘請了其中一些人到俄國傳業解惑。彼得正是以如此罕見的學習精神,才把俄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內陸國家擴張成瀕臨海洋的強大軍事帝國,開創了俄羅斯帝國的新紀元。 彼得大帝可能是最早的留學生,彼得大帝作為一國君主,這種虛懷若谷,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乾隆皇帝具備嗎?他沉溺於千古第一完人的自戀中,殊不知完人和蠢人一步之遙。既然是第一完人,那就停滯不前了,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乾隆盛世歷來為人們所贊嘆,尤其為新世紀的中國人民所喜歡。難道乾隆盛世真的如此美好讓人無限神往嗎?非也,這只不過是國人對歷史進行縱向比較而產生的一種自戀情結。只要將乾隆盛世放入歷史的長河中橫向比較一下,就可明白「盛世」的真正內涵。 乾隆最大的敗績莫過於閉關自守,雍正時開三大口岸,域外通商,到乾隆手上毫無進步,反而倒退。面對世界新科技的發展,茫然無知,閉門大修《四庫全書》。 作為一個站在歷史潮流中的皇帝,盲目自大,安於享樂,從而為中華揭開百年屈辱史! 乾隆正是在縱向比較中產生了盲目樂觀的自戀,歌舞昇平,自我陶醉,夜朗自大,固步自封,為他們的子孫早已鋪下了滅亡之路。整個清朝實際上是一部不忍卒讀的衰亡史,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階段,也就是封建王朝腐朽垂死滅亡的階段,他就像一個行將就木的老朽,「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此時出現的「乾隆盛世」只不過是「回光反照」而已。從和當時世界的橫向比較中,我們應該明白, 這個老朽不可能起死回生,也回天乏術,必將死定了。 現在人們對美國式民主制度和傳統津津樂道,在建國之初就建綱立制,並在日後成為美國的慣例。華盛頓功莫大焉。殊不知這是與乾隆同一時代的華盛頓所為,他們兩人開創的社會,哪個才是盛世呢?現在我一提到華盛頓,都會為弘歷這小子感到臉紅,你有何資格敢稱天下第一完人,你是天下第一罪人還差不多。我都難以想像華盛頓和乾隆是同一時期的人。 說實話,每當我看著如今 CCTV 把自己的屏幕讓那些梳著豬尾巴的滿清王公大臣們佔領的時候,《戲說乾隆》、《乾隆大帝》等劇熱播的時候,人們對乾隆皇帝所謂文治武功津津樂道的時候,我極其痛苦地意識到,他們其實在做著當年腐朽的滿清王朝曾經做過的同樣糟糕的蠢事:他們不僅在繼續有效地扼殺中華民族的創造性思維,而且在繼續剝奪廣大國民對當今世界先進文明發展趨勢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他們根本就不是在奮力追趕西方現代文明而是在繼續拉大和西方世界的距離。如果要再說嚴重點,則是我們這一兩代人將徹底埋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乾隆皇帝,是中華民族走向衰敗的第一千古罪人,我們應該應該永遠把他訂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求採納
Ⅶ 中國三大貪官的書法,是不是字如其人
梁冀是東漢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人,做過大將軍。在朝廷里橫行二十幾年,人稱「跋扈將軍」。被抄家後,恆帝把他的財產進行拍賣,得到30多億銀錢,相當於當時國家稅收的一半。據分析以當時的大米價格折算也相當於現在的900多億人民幣。
Ⅷ 古代四大著名貪官都是誰
1、梁冀
東漢時期的梁冀被人們稱為「跋扈將軍」,曾任大將軍之職,在朝中橫行幾十年,專權貪財人所共知,一些看不慣他的大臣上書彈劾,都被殺害。
後來皇帝先發制人奪回軍政大權,梁冀被迫自殺,其黨羽三百多人皆被處置。皇帝下令抄梁冀的家,結果得錢三十多億,都頂得上國家一半的稅收。
2、石崇
石崇這個人做過荊州刺史,官兒不大,但貪財卻毫不含糊。設置關卡進行攔截,凡是過往的客商都得交錢才能離開,正因為斂財巨大,所以才能養活幾百姬妾,生活極其奢,石崇還曾和晉武帝的舅舅比誰最有錢,在當時可是出了名的富可敵國。
對廁所是情有獨鍾,裝飾得比客廳都要華美,上個廁所一群美女服侍著,出來就要換一身一服。可是就是因為太過炫富,八王之亂的時候被人誣陷處死。
3、陳自強
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貪官。福建長樂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進士。慶元初以曾為權相韓侂胄童蒙師,累擢右正言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右丞相,顯貴無比。事朝韓氏,每以恩主尊之,朝野鄙之。侂胄既誅,詔責自強阿附充位,貶雷州,死於貶所。
事詳《宋史》:傳其衣冠歸葬北門頂月樓里山,世稱"白衣宰相"。解放初墓毀:出土壽山石俑數十件。
4、嚴嵩
嚴嵩在明朝官做到了閣老,也可以說和宰相差不多了,不僅是個奸臣,貪財也是有一手。嘉靖皇帝後來處置嚴嵩,抄家光黃金都多達三萬多兩,白銀二百多萬,其他實物更是不能計數(據說家中的藏品比皇宮還多)。
明朝年稅收平均下來只有幾百萬兩白銀,光一個嚴嵩就頂朝廷數年稅收了。只可惜物極必反,嚴嵩最後終於落得個家破人亡。
5、和坤
和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之一。跟隨乾隆皇帝,擅長討好主子(當然也有一定的辦事能力),跟乾隆都成了親家,然而最後還是沒有逃脫被嘉慶皇帝處死的命運。嘉慶皇帝下令抄家,據說共收繳約八億兩白銀的錢物,頂得上朝廷數十年的收入。
據說朝廷在和珅府牆壁里取出來三萬多兩黃金,地窖里發現三百多萬兩白銀,土地、房屋、金銀玉器、文玩古董更是不計其數,總的算起來能達到二十多億兩白銀。
Ⅸ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貪官是
1、劉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 《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級富翁。其收受賄賂所得據說合為33萬公斤黃金、805萬公斤白銀,而李自成打進北京時收繳崇禎一年的全國財政收入僅為白銀20萬公斤,此人不選,是無天理。
2、和珅:清代乾隆時大貪官 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其事跡不再贅述,僅提一句,嘉慶抄家時所獲財產相當於乾隆盛世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難怪時諺要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了。此人不選,此評當廢!
3、宋子文:《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級富翁。出身、事跡不再贅述,據說在任民國財政部長期間,靠壟斷美國對華軍援物資業務,其財富在當時早已首屈一指。「十大」應佔一席。
4、伍秉鑒:商名伍浩官。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 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同年在廣州病逝。
5、鄧通:西漢文帝寵臣。憑借與漢文帝的特殊關系,壟斷當時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景帝即位,旋失寵,被收。限於名氣之大,想不入選都難。
6、梁冀:東漢外戚。兩個妹妹皆為皇後,廣斂財富,鴆殺皇帝,時稱「跋扈將軍」。漢桓帝時被收,繳得家財30億多。曾擠身於《亞洲華爾街日報》評選的中國巨富行列,合當入選。
7、呂不韋:戰國時期陽翟大商人 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據說連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應該說,憑此傳奇業績擠身「十大」次席當之無愧!
8、石崇:西晉著名富翁。其財富來源系任荊州刺史時攔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經典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大獲全勝,可謂「富可敵國」也毫不誇張。蓋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訓,終為一才妓綠珠破財,最後連命也搭上。限於名氣之大,當然獲選。
9、沈萬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其孫捲入藍玉之案被充軍雲南,財產沒收。其財富來源一說為海上貿易所得,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得國際貿易商人。建議入選。
10、陶朱公:春秋末期人 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當然入選,推薦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不好意思是從小排到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