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高一歷史卷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歷史卷一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的答案
2. 高中 歷史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的試題 急急
2008年新課標選修I《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試題匯編
1.(2008,廣東文科基礎)在伯利克里時期,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
A.公民大會 B.陪審法庭 C.500人會議 D.十將軍委員會
答案:A
解析:公民大會是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並決定一切國家大事。
2.(2008,天津)王安石變法解決「積貧」的指導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稅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納庸代役是唐代實行的政策,和王安石變法無關。
3.(2008,山東基本能力測試)下列詞句
①休養生息 ②杯酒釋兵權 ③犯顏直諫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⑤「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可以作為蕭何、魏徵、趙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國古代宰相小傳的關鍵詞句.對應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答案:C
解析:蕭何為西漢初的政治家,西漢初期出現「休養生息」的政策。李世民繼位後,提拔曾反對過他的魏徵做了諫議大夫,魏徵敢於犯顏直諫。范仲淹為北宋名臣,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為參政知事,以改革時弊,在其《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中國十一世紀進入了北宋中後期。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政知事,主持變法,變法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得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4.(2008,四川)有人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某項法令,認為它「將籠諸路雜貨,買賤賣貴,漁奪商人毫末之利」,該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輸法C.免役法D.市易法
答案:D
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損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項限制了高利貸的盤剝,B項均輸法教材沒有講到,C項損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項限制了商人對市場的控制。
(2008,廣東文科基礎)下列有關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
B.宗教改革運動受到所有世俗貴族的鎮壓
C.宗教改革家與啟蒙思想家都抨擊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認為教徒自己可以通過信仰得救
答案:D
解析: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和加爾文的「先定論」都主張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5.(2008,上海單科)19世紀70年代有個日本人對來訪的德國友人說:「我們的歷史自今日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一時期的日本
A.正開始建設現代國家 B.剛准備抵制西方文化
C.才決定學習儒家經典 D.已成為世界重要強國
答案:A
解析:19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經過明治維新,日本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
6.(2008,四川)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是
A.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優先進行經濟改革
C.改變了舊的政治體制 D.開始發展資本主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歷史知識的比較分析能力。俄國是廢除農奴制,沙皇的專制統治依然存在,所以BC項錯誤,改革前兩國都已經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通過改革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所以D項錯誤,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7.(2008,全國I)在1878年的日本,兒童玩拍球游戲時,用10種最值得採用的新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數字,它們分別是汽燈、蒸汽機、馬車、照相機、電報、避雷針、報紙、學校、信箱和輪船。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產興業的經濟政策 B.富國強兵的奮斗目標
C.全盤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開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屬於難題。注意題干中時間限定詞「1878年」和關鍵詞「10種新事物」。這些新事物,大多和社會文化息息相關,例如照相機、電報、報紙、學校、信箱等,不是簡單的經濟,而這些內容又不足以確定全盤西化。故排除A和C。富國強兵固然是明治維新的目的,更是位居首要的改革,但和材料主題還有些距離。文明開化指的是明治時代主動學習西方,西洋文明傳入,新事物如八面來風湧入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現巨變的現象。材料本身體現的也是兒童廣泛地接受新事物,這也屬於文明開化。綜合考慮選D。
8.(2008,上海單科)有首上海的舊民謠,講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與戊戌政變有關的句子是
A.吳三桂要去借清兵,順治帝登基享現成
B.林則徐嚴禁吸洋煙,忠心報國無人識
C.曾國藩團練起湘鄉,淮軍還有李鴻章
D.好頭顱六個憑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答案:D
解析:戊戌政變時,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派大肆捕殺維新黨人,維新志士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慘遭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9.(2008,山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城郊有個叫克里埃尼圖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貧困,不具備擔任官職的財產資格。後來,克里埃尼圖斯開辦公工作坊,生產葡萄酒並銷往市場。5年後,他的年總收入達到了280麥斗,躋身於第三等級。
(1)按梭倫立法,躋身第三等級的克里埃尼圖斯能享受什麼政治權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國,依據商鞅之法,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提高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4分)
(2)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剝奪了貴族特權,在此過程中,兩者採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擔任低級官職(或除執政官外的各級職官的選舉和任職資格)。立軍功;努力耕織
(2)梭倫:崇尚中庸(調和),手段溫和。商鞅:不畏權貴,嚴刑峻法。
解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梭倫改革及商鞅變法等重點內容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第(2)問考查學生對梭倫改革及商鞅變法的特點的掌握及理解。
10.(2008,廣東單科)(9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魏建國後明顯保留了鮮卑的歷史傳統,繼續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則。永興五年(413),「徒二萬余家於大寧,計口授田。」
——據《魏書》卷三和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詔均給天下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魏書》卷一百一十
問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處(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製度經北魏孝文帝推行後,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還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說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這一改革對後世的影響。(4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漢服;改漢姓;說漢話;與漢人通婚;學習漢族典章制度;遷都洛陽。
(3)漢族先進文化;鮮卑民族傳統。均田制影響了中國土地制度數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鮮卑漢化,促進了民族融合。
解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史上少數民族統治者封建化的改革。第(1)問,依據材料歸納概括。第(2)問,考查史實的記憶能力。第(3)問,「改革措施的溯源」即改革的背景,應從北魏孝文帝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北魏統一北方、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民族大融合的趨勢等方面分析。改革對後世的影響,應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和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作答。
11.(2008,江蘇歷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陸)睿(原姓步六孤)始十餘歲,襲爵撫軍大將軍、平原王。……娶東徐州刺史博陵崔鑒女,鑒謂所親雲:「平原王才度不惡,但恨其姓名殊為重復。」時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書》卷四十
材料二 (遷都洛陽後)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違父背尊,跨據恆朔(今山西大同,內蒙古河套一帶)。……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乃廢為庶人。
——《魏書》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陳寅恪《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崔鑒對陸睿的不滿反映出當時民族關系存在什麼問題?為此,孝文帝採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對太子恂的處理說明了什麼?(2分)
(3)依據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產生的影響。(4分)
答案:⑴漢族和鮮卑之間存在著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漢姓、改語言、改服飾、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漢化措施。
⑵改革面臨著阻力;孝文帝推進改革的堅強決心。
⑶促進了民族融合,為唐朝大一統和文化繁榮(為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材料信息的閱讀理解分析提煉歸納概括能力。第(1)問體現漢與鮮卑之間存在矛盾;第二問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問主要考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體會改革的艱難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12.(2008,天津)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內容變革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論語》曰:「學而優則仕」。宋真宗在《勸學詩》中說:「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
據《明史》記載,明代科舉制「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
(1)依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及特點。(4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中「稍變其試士之法」的表現及產生的影響。(4分)
材料二 19世紀60年代起,我國出現一批新式學堂,開設了外語翻譯、輪船駕駛、天文、測算、軍械、行軍面陣等課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學堂由何者創辦?(2分)從課程內容說明新式學堂在當時所起的作用。(3分)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學部頒行《奏定學堂章程》,規定中學堂課程,課時如下:
課程 修身 讀經講經 中國文學 外語 歷史 地理 幾何代數 植物動物 理化 圖畫 法制理財 體操 合計
課時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與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學堂課程內容有哪些特點?(4分)你怎樣評價?(2分)
材料四 德國萊比錫大學建於1409年,初期開設的課程有神學、文科(語言)、法學、醫科。以後逐漸增加,至19世紀開設了數學、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等幾十個科目,並設立了研究院,鼓勵科學研究。德國的其它大學也普遍發生了這樣的變化。由於教育的高度發展,德國創造了19世紀末的奇跡。
(5)依據材料四歸納15至19世紀德國大學課程改革的趨勢。(4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各舉一例說明這一趨勢對19世紀末的德國產生了哪些影響?(6分)
(6)綜上,談談你對教育變革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2分)
答案:(1)儒家學說(四書五經)。讀書與做官緊密結合(教育為統治階級培養統治人才)。
(2)內容專取四書五經,文體採用八股文。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加強了專制主義(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
(3)洋務派。適應了洋務運動需要,培養了翻譯、軍事和科技等實用性人才。
(4)添設西學課程,科目設置全面,經學仍占據重要地位。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教育的基本特徵。
(5)自然科學學科增多,鼓勵科學研究(理性主義的影響增強)。德國科技高度發展,如電磁波、X射線、發電機、內燃機等;出現許多新興工業,如汽車製造、電力、化工等;德國成為歐洲強國,工業產值居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6)要加快社會的發展,必須優先發展教育。
解析:(1)此題考查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之間的關系。學而優則仕是解題的關鍵點。(2)考查明清和唐宋相比發生變化的部分,主要是明代科舉制的主要內容,只要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即可。(3)考查19世紀6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以及其創辦新式學堂等的內容和歷史作用。(4)考查20世紀初清王朝在自救運動中的教育近代化方面的內容。從其教育內容看,和以前的封建教育有很大變化,這既體現了中國近代教育的一面,也明顯表現了中國近代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5)這一歷史階段德國從文藝復興的德意志自然科學開始發展和傳播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其教育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德國教育的發展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促進了其經濟的發展。
(6)考查對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的認識。要抓住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這一主線。
13.(2008,北京)某班學生舉行「學習歷史·話說改革·展望未來」的主題演講會。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主題材料一:王安石變法與民生
發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傳》: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據家貲高下,各令出錢僱人充役……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令、佐分地計量,驗地土肥瘠,定其色號,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變法的法令是 、 。(4分)
從關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這些措施的目的。(4分)
主題發言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與近代教育變革
發言引用了梁啟超的《變法通議》: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
(2)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在興人才、開學校方面有什麼共同點?(4分)結合這一時期相關史實說明教育變革對中國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4分)
主題發言三:羅斯福新政與社會救濟
下面是主題發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榮的美國爆發經濟危機,股價狂跌,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激增。但政府沒有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結果胡夫總統的名字成了貧困的同義詞。1933年,羅斯福總統大刀闊斧地對金融、工業、農業等方面進行改革,成立聯邦緊急救助署,為失業者、兒童、老人、殘疾人提供社會救濟。政府推行「以工代賑」,投資興辦田納西河流域改造等共公工程,僱傭了數百萬人,使中國層民眾收入提高。新政推動美國經濟逐步走出低谷。
(3)請結合上述發言概括羅斯福新政社會救濟政策的特點並加以評價。(8分)
主題發言四:世紀偉人鄧小平
發言引用了《鄧小平文選》中的4個精闢診斷:
①「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關繫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
②「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③「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④「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和平。」
(4)請解讀②、③、④診斷,完成主題發言稿。(12分)
(提示:下文劃線部分是解讀示例,請參照示例將答案內容寫在相應的橫線上。每個診斷的解讀都可以從內容或作用中任選其一作答。要求:觀點正確,內容具體)
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鄧小平堅決支持。這次討論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關於黨的基本路線,
。
關於「計劃」和「市場」的論斷,
。
關於新時期的外交,
。
總結:
。
答案:(1)募役法 方田均稅法
實行募役法是為了減輕農民勞役負擔,不誤農時。實行方田均稅法是為了減輕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
(2)開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
可從新式人才、新式學校等方面舉例闡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學歸國,成為著名鐵路工程師,主持修建了京張鐵路,促進了近代交通工具發展。戊戌變法時開辦京師大學堂,促進近代文化教育發展。
解析: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中採取的社會救濟措施是「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政府對經濟採取國家干預的宏觀調控措施,而這些措施對於恢復社會生產,促進美國經濟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3)特點:社會救濟與提供就業相結合;政府幹預。
評價: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負擔,穩定了社會秩序;刺激了消費和生產,促進了經濟復甦。
(4)答案要點舉例:(從內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觀點正確,內容具體,即可得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
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創新;為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根據。
新時期我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具體表現為不結盟政策;這種獨立自主的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於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解析:第(1)問,從材料「各令出錢僱人充役」,可以看出是王安石變法中推行的「募役法」;「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佐分地計量,驗地色好,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是王安石變法中推行的「方田均稅法」。結合教材內容,可知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的目的。
第(2)問,結合教材,可知在洋務運動中,創辦了近代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派遣第一批30多名留學生出國留學深造;在戊戌變法運動中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些措施對於近代科學和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第(3)問,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中採取的社會救濟措施是「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政府對經濟採取國家干預的宏觀調控措施,而這些措施對於恢復社會生產,促進美國經濟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第(4)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①是關於「文革」結束後開展的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②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方針政策。③論述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而④「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是新時期我國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14.(2008,上海單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
俄羅斯人民是否還會
長久地作老爺的破布?
他們是否還長久地
買賣人口,
把人當牲畜?
是誰讓我們淪為奴隸?
是誰授予他們貴族的權利?
又是誰讓他們騎在
我們窮人的頭上,
揮舞著鞭子?
(1)這首詩描述的是什麼制度?(l分)
(2)作者對這種制度持什麼態度?為什麼?(2分)
(3)詩中所說的「人民」的地位後來發生了怎樣的改變?(4分)
答案:(1)農奴制。
(2)批判的,農奴制是極其落後、殘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農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農奴獲得人身自由),有擁有財產、改變職業、參加選舉的權利(或享有財產、職業和選舉等公民權利),地主不能把他們當作私有財產買賣、贈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們的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據詩歌中「買賣人口」、「淪為奴隸」等信息,可知當時的俄國存在農奴制。詩歌作者強烈控訴了農奴制的罪惡。聯系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實行的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措施,可分析出「人民」的地位發生的變化。
15.(2008,海南)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圓柱形紅色禮拜帽是神聖的宗教和帝國的象徵。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凱末爾擔任總統,選擇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現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凱末爾下令,禁止戴傳統的土耳其禮拜帽,改戴歐式禮帽。但這一禁令受到廣泛抵制,隨後政府規定戴土耳其禮拜帽有罪。此舉引起強烈不滿,在一些地方甚至引發公開抗議和騷亂,但均被凱末爾鎮壓,有些人被處以絞刑。經過凱末爾政府一段時期的強力推行,終於有不少人開始戴歐式禮帽,從而告別傳統的土耳其禮拜帽。
——摘編自劉易斯《現代土耳其的興起》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服飾變化與社會變革的關系。(2分)
(2)分析凱末爾政府禁戴禮拜帽與辛亥革命後中國剪辮運動的異同。(6分)
答案:
(1)服飾變化反映了社會變革,有助於社會變革;社會變革帶動服飾變化(2分)
(2)同:發生於社會大變革時期;辮子和禮拜帽都被視為舊時代的象徵;政府採取強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會變革。(4分)
異:前者側重於改變傳統習俗以利於學習西方;後者主要針對國內民族壓迫(2分)。
解析:本題是考查土耳其改革,以服飾變化體現社會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第(1)問注意服飾變化與社會變革的相互關系,不是只說一個方面,並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2)是中土相似事件的異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間的可比點,這是做題的關鍵,可經從時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回答。
16.(2008,寧夏)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彼得為歐洲所擯,易裝游法,變政而遂霸大地。日本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視東方。此二國者,其始遭削弱與我同,其後的強盛與我異。聞日本地勢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條理尤詳,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採納西歐模式,對俄國進行徹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團往德、荷、英考察,學習其政府管理模式和軍事技術,大量招募外國專家為俄國服務,對軍事、行政體制和生活方式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期中,強制剪須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戲劇性一幕。在當時的俄國,大多數貴族飽食終日,往往懶洋洋地拖著長袍,留著被視為「上帝賜予的裝飾品」的大胡須,無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職人員外,一律禁止留須,他甚至親自將貴族的鬍子剪掉,還在宴會上親自剪短貴族的舊式長袍,規定只穿西歐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歷克基在內的一些人的反對,幾經猶豫後,彼得將兒子處死。「在整個歷史上,幾乎沒有什麼恩那個產生如此重大的個人影響······他通過各種方法急切地把一種新的文化強加於俄羅斯,從而為他的帝國確定了未來性質······由於他的努力,俄國顯然拜託了孤立的狀態······此後,俄國的歷史成為歐洲史的一部分,並愈益成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編自(美)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為的主要觀點。(6分)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9分)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變強;中國應仿效日本,更易見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學習,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社會風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顯著,國力增強,擺脫了封閉與孤立狀態。
解析:此題重在考察學生的歸納和比較能力。第一問康有為的主要觀點,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第二問比較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改革這一方面的比較,無外乎背景,目的,性質,方式,內容,結果,影響,評價等。只要找到這些比較項,就能順利作答。
3. 請高手提供: 2011年全國各地高考歷史分類匯編 必修一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2011年高考歷史分類匯總必修Ⅰ政治史
專題一:古代中國政治制度
一.選擇題
(2011年新課標卷文綜24)董仲舒認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從而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系起來。西周時代對於秦漢統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於 C
A.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 D.實現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
(2011年北京卷文綜13)中國古代常常通過分割和削弱相權來加強皇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C
A.西漢通過削弱周後勢力分化相權 B.北魏施行三長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權
C.宋代設立三司來分割丞相的財權 D.清設軍機處消除了皇權與相權矛盾
(2011年天津卷文綜歷史1)下列各組古今地名對應正確的是 B
①大都-北京②汴梁-開封③臨安-蘇州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福建省文綜16)《唐律疏議》記載:「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這表明 D
A.德禮是刑罰的本體 B.刑罰是德禮的體現
C.德禮相較於刑罰無足輕重 D.德禮和刑罰對政教皆不可缺失
(2011年廣東省文綜13)隋唐以前,官府設有譜局,考定父祖官爵、門第。此後該現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D
A.宗法制的終結 B.察舉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設立 D.科舉制的推行
(2011年山東省文綜9)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它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可以團結全國中地域於一個中央之統治。」這一制度是 C
A.郡縣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2011年四川省文綜13)清代史學家趙翼據西漢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的現象,認為「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下列主張體現了這種「大變局」的是 C
A.廢除苛政,休養生息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D.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2011年重慶市文綜1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孔子稱贊管仲,是因為管仲輔佐齊桓公 C
①恢復了周禮 ②尊崇周王,會盟諸侯 ③實行「初稅畝」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重慶市文綜15)《宋史》記載:「會元昊請臣,朝廷亦以厭兵,屈意撫納」。宋朝對夏「屈意撫納」的內容包括 B
①重開邊境貿易 ②割讓幽雲十六州 ③約為兄弟之國 ④封元昊為夏國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年江蘇省單科歷史4)據《南台備要》記載:「江浙省……調兵剿捕之際,行省官凡有輕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稟,誠恐緩不及事。……(如今)凡有調遣軍情重視及創動管錢,不須咨稟,……交他每(們)從便區處。」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B
A.與中央權利之爭難以調和 B.獲得了緊急事務處置權
C.行政長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權利不再受到中央節制
(2011年江蘇省單科歷史2)右圖所示為《唐書》
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見,唐
代科舉制 D
A.為選撥士族子弟而設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縮小了人才選撥的范圍
D.兼顧多個階層但不完善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6)在商代,商王和許多邦國首領都稱「王」。不過,商王不僅是本國君長,他還是邦國的 C
A.國主 B.領主 C.盟主 D.君主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7)歷史是復雜的。有時吸取前人的歷史教訓會導致新問題的產生。下列史實能佐證這—看法的是 A
A.秦二世而亡,漢推行郡國並行制 B.秦二世而亡,漢啟用布衣將相
C.隋二世而亡,唐廣招賢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實行寬簡舒緩法令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9)中國歷史上,與秦、南朝齊、宋同時並存的少數民族分別是
A.匈奴、契丹、滿族 B.契丹、鮮卑、匈奴
C.女真、鮮卑、匈奴 D.匈奴、鮮卑、契丹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10)右側是三國鼎立形勢圖,其中魏國
所轄地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14)乾隆自稱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
A.平定回部叛亂、統一天山南北 B.首派駐藏大臣、實行金瓶掣簽制
C.取得雅克薩大捷、簽訂《尼布楚條約》 D.收復台灣、設立伊犁將軍
(2011年上海市文綜9)如圖為中國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體制示意圖,該朝代是 C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
(2011年海南省單科歷史1)秦統一後,「廢封建,立郡縣」,確立專制集權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續到明清。「分王子弟,以為屏藩」,是歷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緣分封長期存在說明 C
A.分封制有利於政權長期穩定 B.血緣分封是中央集權的基礎
C.分王子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 D.周代制度受到歷代政權推崇
(2011年海南省單科歷史4)《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述,元朝時「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離開舊都而遷居新都」。這里的「契丹省」指的應當是 B
A.嶺北行省 B.遼陽行省 C.甘肅行省 D.雲南行省
(2011年海南省單科歷史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體沿襲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財政的官員,俗稱「藩台」。該官職的正式名稱是 D
A.節度使 B.樞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二.非選擇題
(2011年新課標卷文綜40)
(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按「官有能而祿有功」的原則,廢除血緣世襲的貴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漢初,秉承法家理念,功與能為官吏升遷任免的主要依據。漢武帝以後,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個人品行對於引導、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視。
東漢時,士大夫追逐基於德行的「名」,官吏矯情虛偽而無實際才能成為普遍現象。曹操執政,強調「唯才是舉」。功、能者優先,「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西魏北周選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藝者,為其可以治民。」強調對官員的品行與政績考核;「其志行善者,則舉之;其志行不善者,則去之……凡求賢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審者,必由任而試之,考而察之。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
材料二
唐代將品德與任職態度方面的「四善」作為考課官員最重要的內容:「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同時規定各類職務的最佳業績標准,稱作「最」。每年考核,公開結果。考核分為九等:「一最四善為上上,一最三善為上中,一最二善為上下……居官飾詐,貪濁有狀,為下下。」「善」是獲得薪酬獎勵與迅速提升的關鍵。
——據《新唐書》
材料三
取士概歸學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設立學堂者,並非專為儲才,乃以開通民智為主,使人人獲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於國,下得自謀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為合格之國民。
查科場試士,但憑文字之短長,不問人品之賢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為世詬譏。今學堂定章於各項科學外,另立品行一門,用積分法,與各門科學一體核考,同記分數。其分語言、容止、行動、作事、交際、出遊六項,隨處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試時,亦以該生平日品行分數,並和計算。
凡算學、地理、財政、兵事、交涉、鐵路、礦務、警察、外國政法等事,但有一長,皆可保送。俟考時分別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為主事、中書、知縣官。
——摘編自《袁世凱、趙爾巽、張之洞等會委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暨上諭立停科舉以廣學校》(1905年)
(1)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至唐官員選拔所體現的「德」、「才」觀的變化並簡析其原因。(15分)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清末對「德」、「才」的新認識。(10分)
答案要點:
(1)變化:秦至漢武帝時,以功勛、能力為選拔官吏的主要依據;漢武帝以後,選拔官吏越來越注重官吏的個人品行;曹操強調「唯才是舉」;西魏北周時強調德行優先,同時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顧、以德優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對制度建設的影響日益深入;具體歷史背景影響人才選拔的標准;建設高素質的官吏隊伍。
(2)述:德和才都是國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強調學校在德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過課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養成;在官員選拔中更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評:繼承古代德才兼備的人才觀;適應時代的需要;有利於新式人才的培養。
(2011年全國卷文綜39)
(歷史部分20分)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祖國西北,地域廣闊。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農牧並存的人文特徵,使這里成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園。陝、甘、寧等地區曾是周、秦、漢、唐立國之基。現代歷史上,這里孕育了中國革命的聖地。西北的全面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材料一
周、秦、漢、唐定都關中且國勢強盛,並非只 因為關中農業經濟繁盛、四周險塞,關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樣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趕出了關中平原。秦國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積聚起雄視「山東」的力量;視死如歸的戰士與關中繁榮的農業經濟,同是支撐秦統一全國不可忽視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騎射」的「六郡良家子」組建的軍隊,也一直是漢朝軍隊的核心。隋及唐前期,關中在經濟上已然衰落,遠不能與「山東」相比,但依靠關隴為主體的府兵,以及國家馬場飼養的最多時達到四十萬匹的戰馬,仍足以控轄全國;當唐朝失去對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後,國勢便一蹶不振。在歷史學家吳於廑看來,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互動,構成世界范圍內農業時代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就中國歷史來說,唐以後草原與中原農耕地區的互動更為廣泛而深入。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等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關中周邊地區對秦漢隋唐統一強盛的作用。(8分)
(4)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互動」對唐以後中國歷史的影響(12分)
答案要點:
(1)作用: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關中的地理屏障;輸送了長於騎射的驍勇戰士;提供了戰馬。
(4)影響:契丹、女真、蒙古族、滿族等游牧民族先後建立跨草原與農耕地區的政權;草原地區與農耕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相互影響日益深入;形成廣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疆域逐漸形成。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35)
選官制度
中國歷史上的選官制度有一個演變的過程,西周、漢代與唐代是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問題:(12分)
(1)按示例填寫表格。(6分)
(2)簡要評述漢、唐的選官制度。(6分)
答案要點及評分標准:
(1)
答案1:回答符合史實。f6分)
①世卿世祿制;②推舉制:⑤考試成績
其他答案。(0分)
(2)論據(4分)
答案l:能全面評述兩種選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舉制而言,推薦者若出於公心,舉賢不避親,也能選拔到優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舉人與被推舉人之間結成特殊的施思、報恩關系。就科舉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則上皆可參加考試,擴大了統治基礎,但若考試內容不恰當,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實學。
答案2:單方面評述兩種選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組織(2分)
答案l:敘述連貫成結構。(2分)
答案2;敘述較連貫。(1分)
其他答案:羅列論據.(0分)
專題二:近代中國維權斗爭
一.選擇題
(2011年新課標卷文綜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頒布「向各國宣戰懿旨」。6月26日,浙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與列強駐上海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 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公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中外商民人民產業為主」。這表明 B
A.列強在華勢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權面臨危機
C.地方實力派成為列強代理人 D.地方勢力與朝廷分庭抗禮
(2011年全國卷文綜14)徐繼畲在《瀛環志略》中對華盛頓有如下品論:「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這表明作者 B
A.鼓吹共和制,反對君主制 B.對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時代前列
C.已成為洋務運動的先驅
D.主張效仿美國發展資本主義
(2011年北京卷文綜17)圖8是一幅法國報刊上的政治 諷刺漫畫:
義和團殺外國人為「野蠻」(BARBARIE);外國人殺義和團為「文
明」(CIVILISATION)。這幅漫畫的作者意在 B
A.主張武力解決爭端
B.抨擊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與野蠻的界限
D.承認殖民者的雙重標准
(2011年安徽省文綜16)圖五是抗日戰爭某一戰場
的局部示意圖,與其相關的正確表述是 B
A.致力於扭轉太平洋戰局
B.有利於國際戰略物資供應
C.切斷了日軍的大陸交通線
D.導致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2011年福建省文綜18)林則徐在給道光皇帝的奏 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於天下……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白銀)果皆散在內地,何妨損上益下,藏富於民;無如(無奈)漏向外洋,豈宜籍寇資盜,不亟(急迫)為計?」在這里,林則徐強調鴉片泛濫的最大危害是 D
A.損害身體,削弱軍隊戰鬥力 B.國庫空虛,無餉銀供給軍隊
C.藏富於民,但損害國家利益 D.白銀外流,為列強增加財源
(2011年四川省文綜16)1898年8月,清廷頒布上諭:「現當海禁洞開,強鄰環伺,欲圖商務流通,隱扯覬覦,惟有廣開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圖不包括 A
A.收回通商口岸 B.發展民族經濟 C.維護國家主權 D.挽救國家危亡
(2011年浙江省文綜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牆上,寫著醒目的黑字標語:「打倒喝我們血的軍閥!」「打倒把中國出賣給日本的漢奸!」「歡迎一切抗日軍隊結成統一戰線!」「中國紅軍萬歲!」這一歷史場景最早出現在 C
A.九一八事變前後 B.一•二八事變以前 C.西安事變前後 D.八一三事變以後
(2011年重慶市文綜17)重慶海關稅務司報告中記載的大足縣余棟臣起義布告稱:「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誰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詐稱通商傳教……自道光以來……焚我皇宮,滅我屬國,既占上海,又霸台灣,強迫開埠膠州,竟欲瓜分中國。」這次起義應該發生在 C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26)「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盪十決,甘死如飴。瘞忠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這段碑文紀念的是 B
A.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B.中國遠征軍第八軍
C.中國人民解放軍 D.中國人民志願軍
二.非選擇題
(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37)
—份護照
《天津條約》簽訂後,游歷護照開始出現。通商口岸的外國人從領事館取得護照,經當地海關道蓋印,即可憑此護照進入內地游歷。以下是一份護照的主要內容:
本領事遵行兩國議定爭約章程第八款,內裁:准許法國人請照赴內地游歷等因.茲有本國人名口口請照赴十八省游歷,本領事深知系我國良民,為此給熙,准其前往.故請頓大清執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員驗照放行,絲毫不得留難,並望以賓禮相待,隨時照料,庶臻妥協,以示照給本成遵約章毋違,永垂不朽也。
問題:(12分)
(1)除法國外,與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的還有哪些國家? (3分)
(2)你認為當時外國人持這類護照游歷有哪些弊端?(9分)
答案要點及評分標准:
(1)
答案l:填寫了符合史實的3個國家。(3分)
•英、美、俄
答案2:填寫了符合史實的2個國家。(2分)
答案3:填寫了符合史實的1個國家.(1分)
其他答案:填寫了3個以上的國家。(0分)
(2)
答案1:能結合護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護照土所填游歷地區很廣,也沒有確定的有效期,等於讓外國人持此一照,周遊全國!為其侵略活動提供方便;護照上要求地方官「隨對照料」的措辭十分含混。
•給外國人敲詐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實;護照上要求地方官對外國人「賓禮相待」,卻隻字未提外國人進入內地應遵守的法律和義務,如果外圖人尋釁滋葶,地方官難以裁辦。
答案2:未結合護照中的信息進行分析•(1-3分)
有利於西方人自由傳教,為其發動侵華戰爭作好准備,進一步加深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其他答案:(0分)
(2011年海南省單科歷史27)
(12分)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國和德國就中國問題簽訂《英德協定》,相約遵守下列原則:「第一,將中國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國貿易及其他正當經濟活動,自由開放,毫無差別。此為列強之共同永久利益;兩國政府相約凡其勢力所能及,對於一切中國領土均應遵守此原則。第二,德帝國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現時之紛擾在中國獲得任何領土利益,其政策應以維持中國領土不使變更為指歸。第三,若他國利用中國現時之紛擾,無論用何種方式,欲獲得領土利益時,兩締約國關於為保護本國在華利益所采之步驟應保留初步之諒解。第四,兩國政府應將本協定通知其他關系列強,如奧、法、意、日、俄、美等國,並請其接受本協定所采之原則。」
義大利和奧地利表示「深願接受」此協定,「毫不躊躇而贊同之」。日本此時正「不安達於極點」,不僅表示「贊同此協定」,而且還願意「加入此協定」。美國政府的答復則是,接受前兩條,對第三條則無需表示任何意見,法國附和美國答復之內容。俄國聲稱對第一條「表示歡迎」,第二條尤與俄國的意旨相符,因為俄國政府在此次紛擾之初,即曾首先倡導將保全中國的完整和「舊國家制度」,作為對華政策的基本原則。
——摘編自《德國外交文件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
(1)說明1900年前後列強對華政策的轉變及其實質,並指出列強提出或接受《英德協定》的原因。(7分)
(2)簡要分析《英德協定》對中國局勢的影響。(5分)
答案要點:
(1)轉變:由瓜分到「保全」。(2分)實質:進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國。(2分)原因:中國人民的反抗;列強在中國的爭奪加劇,需要調整利益關系。(3分)
(2)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列強在華矛盾暫時緩和;殖民地程度加深;進一步激發了反帝反封建斗爭。(5分)
我連專題二的也給你了。記得加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