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彩一貼:朝鮮半島歷史上什麼時候屬於中國
精彩一貼:朝鮮半島歷史上什麼時候屬於中國?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吞並衛氏朝鮮,設立了樂浪(平壤)、帶方、真蕃、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統治著朝鮮半島中北部。
以上內容是嚴格意義講朝鮮半島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韓國和朝鮮本來是一個國家,因為1950年的朝鮮戰爭,就出現了兩個國家,在1935年前朝鮮半島叫高麗國,到了1935年後朝鮮統一變成了朝鮮王朝,一直是明朝的附屬國,清朝也是,直到甲午戰爭,日軍攻佔朝鮮,才和中國脫離 希望能幫到你
Ⅱ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朝鮮半島一直都沒有被各個朝代統一
綠手老弟的回答很中肯,觸及到了實質。其實,我們的民族是很包容的,只要承認我們是老大,一切都好說。其實,我們歷代的王朝對附屬國都是厚待的,不是剝削和欺凌的。
Ⅲ 朝鮮半島在歷史上曾經統一過嗎
朝鮮半島(韓方稱:韓半島)位於亞洲東部,東北與俄羅斯相連,北部與中國接壤,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西、南、東分別為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環繞.朝鮮半島由朝鮮和韓國還有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半島佔全國總面積的97%.境內多山,山地和高原佔全國總面積的80%。
朝鮮半島對於任何一個想控制東亞的國家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也就註定了朝鮮半島將在東亞乃至全世界的歷史舞台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朝鮮半島與中國的關系一直十分密切。早在19世紀中葉以前,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天朝禮治體系就已經形成。所謂天朝禮治體系,就是指以中國封建王朝為中心,以禮儀(朝貢)為主要形式的一種國際關系形態。
唐朝中葉以後,天朝禮治體系開始在朝鮮半島逐漸形成,但是這一體系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中國與半島的關系,由於受中國政局的影響,幾乎每次改朝換代時都要歷經一次震盪,但最終還是被以中國為中心的新的體系所替代,禮治體系的性質並未發生根本變化。作為體系的中心國,中國將其視為王朝利益的重要部分。根本上而言,賦予這一體系穩定性的是具有相對不變性的、歷史意識形態意義上的共同文化,是雙方國力的體現,這也是連接中國與朝鮮半島歷史關系的深層紐帶。
有名的戰爭有隋朝的三次高麗戰爭,元朝的征服高麗戰爭。
這些戰爭都是中國為了維護其國家利益,致力於發展亞洲大陸文化,使各民族得以開化而所做出的努力。這時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得到絕對的體現。
1840年以後,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條約,進入了以此為基礎的條約體系之中。這種體系改變了中國與東亞世界中其他國家的相互關系,進而改變了以朝貢體系為基礎的東亞世界秩序。
早在16世紀初,東亞世界中的日本即開始向中國提出挑戰,展開了長達幾個世紀的爭奪,其較力點始終集中在對朝鮮半島的控制上。甲午戰爭則使東亞世界的朝貢體系最終徹底分化。即東亞體系由以中國為中心轉變為以日本為中心。日本一躍成為政治中心,朝鮮半島成為了東亞體系的半邊緣國家,中國更是淪為邊緣國家。
甲午戰爭的失敗,是中國護衛王朝利益在朝鮮半島的絕對失敗。從此,中國失去了在朝鮮半島的絕對控制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亞戰場,是日本企圖永遠控制東亞,建立新的東亞政治體系所做出的瘋狂舉動。但是在中華民族以及各國人民的奮勇抗爭下,這種瘋狂最終還是破滅了。東亞的政治中心首次出現了真空。
戰後,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綜合國力,走上了全球擴張的道路,並與前蘇聯展開了近半個世紀的全面冷戰,東亞地區也逐步被納入了全球性的冷戰體系之中。朝鮮戰爭(國際慣稱:韓戰)是美蘇在東亞爭霸的體現。朝鮮戰爭使中國得以再度介入朝鮮半島事務,並重新成為一個重要角色。戰爭期間,中朝結成的友誼在戰後發展成為一種同盟或准同盟的國家關系,這於以前的中朝之間附屬國與宗主國的國家關系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關系不可避免地帶有冷戰時代的特徵,體現了明顯的意識形態傾向。
朝鮮戰爭的勝利,中國保住了在東亞的最後一個橋頭堡,但是同時也不可避免失去了南中國海的東大門。
冷戰體制的瓦解,為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1992年8月中韓兩國正式建交,這使半島的政治格局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中國和前蘇聯支持的一方同美國和日本支持的一方長期對峙的舊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中、俄與韓國建交和美、日與朝鮮對話的新格局。
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本著「緩和與合作」的態度從過去復雜的歷史關系中走了出來,在更為廣泛的領域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與合作,逐漸步入了正常國家關系時代,而不是帶有意識形態色彩的。
冷戰之後的轉折發生在2000年小布希政府上台後,2001年3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訪美時,布希強調朝鮮仍是一個威脅,並使用大量冷戰語言對朝鮮進行攻擊。2001年5月,美國再次將朝鮮定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9·11」事件後,美又將其對朝政策與「反恐」戰爭聯系起來,宣稱最有可能向恐怖分子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朝鮮、伊朗、伊拉克等國是所謂「邪惡軸心」國。2002年初,布希在一次講話中揚言,為防止恐怖分子獲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美國已將伊拉克、伊朗和朝鮮列為「全球反恐戰爭」所要打擊的目標。另外,美在「9·11」後出台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甚至將朝鮮列為潛在的核打擊目標國之一。
對於美國對朝政策發生的變化,朝鮮方面反應十分強烈,多次通過媒體、外務省發言人談話等方式加以反駁和譴責,美朝對立不斷加劇。在這種背景下,2002年10月3日至5日,美國總統特使凱利訪問了朝鮮。2002年10月16日,美國政府稱,朝鮮官員本月初「向美國特使承認了自己的核計劃」。針對美方的說法,朝鮮則強調自己有權發展自己的核遏制力,此後危機不斷升級。
美國之所以要調整其對朝鮮的政策,與其全球稱霸的戰略是密切相關的。東亞是美國遏制中國及俄羅斯的重要基地。而朝鮮半島這是雙方爭奪在東亞控制權的最根本體現。1953年的戰爭,顯然沒有滿足美國利益,達到其預期的目標。冷戰結束後,美國以超級大國的姿態屹立於強國之林,所謂的社會主義陣營更是土崩瓦解。在此歷史基礎上,美國顯然認為自己應該在朝鮮取得更多的利益,其在東亞政治體系中心國的地位應該得到確認。
而歷史的發展似乎並不隨美國人的意志為轉移。日本、韓國兩個美國在東亞的代理人,似乎也不想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希望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外交。
朝韓關系沿雙方首腦會談確定的原則不斷發展,東海線、京義線鐵路、公路聯接工程進展順利,雙邊貿易額2002年歷史性地突破5億美元。朝日關系也通過2002年8月小泉訪朝取得突破。這些,都是符合當今和平發展主題及日韓利益的。但美認為,韓日在對朝政策上的「離美」傾向越來越強,如任其發展將美戰略利益構成重大沖擊。因此,美有必要通過朝核危機渲染朝鮮威脅,以此遏制朝韓、朝日關系的發展,強化美對半島事務的主導權,加強對韓日的控制。
與此同時,面對美韓強大的軍事威脅,失去社會主義陣營保護的朝鮮被迫將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在國家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將很大部分的國家資源用於軍事建設,實行「先軍政治」。而「先軍政治」的實施又進一步加重了自身的經濟困難,經濟困難不斷加重又影響政權的穩定。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朝鮮一直將改善朝美關系作為其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企圖以此實現從美獲取包括糧食援助在內的經濟和支持,以解決經濟困難;從美國獲取安保保障,解決體制的合法性問題;軟化韓美軍事同盟,削弱美韓軍事威脅;提升國際地位,打破外交孤立局面;提升朝鮮領導人在民眾中的威望,以解決內部的穩定問題等目標。1994年《美朝核框架協議》的簽署以及柯林頓政府執政後期美朝關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朝對美政策目標的實現。
柯林頓時期,美國之所以改善於朝關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當時處在經濟的恢復時期,並不希望於朝鮮發生明顯的沖突。經過數年的經濟恢復,小布希上台後,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公開指責朝鮮為「邪惡軸心國」之一,對朝採取強硬態度,企圖通過施加外部高壓,促使朝國內發生美所期望的變化。這些種種變化,始終是圍繞著美國的國家利益而進行的
朝鮮認為改變目前困境的最有效辦法是實現朝美關系正常化,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是朝美之間結束「休戰狀態」,走向和解並最終實現關系正常化的關鍵一步。但美國認為朝鮮政權是「邪惡」、「非法」和「無賴」的,與其簽訂條約,無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因此,不願同朝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作為朝核危機的最終牽涉者,中俄始終希望保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維持現狀。因為,中俄雙方都處於與美國較量的弱勢中,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其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是中俄兩國解決朝鮮核危機的出發點。
可以看出,朝鮮核危機是多方矛盾的交點。矛盾的激化,不符合多方的利益;而矛盾的解決,也因為多方利益出發點的不同,顯得困難重重。毫無疑問,美國在這場危機中,將扮演勝利者的角色,剩下的多方,必然會為危機解決做出讓步。這是雙方綜合國力的體現,是無可非議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永遠是東亞利益沖突的戰場。它不僅反應出中美關系的發展,更能反映出東亞局勢的風雲變化。朝鮮半島——歷史的三棱鏡,永遠折射出復雜而又妙不可言的光芒。
Ⅳ 朝鮮半島的古代歷史
朝鮮半島來目前分成兩個自國家,一個是朝鮮另一個是南朝鮮(韓國). 朝鮮半島歷史上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古代幾千年裡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 近代由於清政府國力衰退,無力保護附屬國朝鮮.朝鮮淪落為日本的殖民地. 二戰結束後,由於某種原因,使朝鮮半島分裂成兩個國家. 朝鮮和南朝鮮. 朝鮮目前經濟非常落後,基本靠中國的援助在渡日子. 韓/國則是成/為了美國的半屬國,軍/事上事事不/能自己做主,全/聽美國指/揮. 韓國自古以來從/未自己完全獨/立過,古代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近代是日本的殖民地,現在則是美國的傀/儡國.
Ⅳ 為什麼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的朝代從來都是因為外敵入侵而滅亡,從來沒有因為內亂而滅亡
朝鮮半島歷史上只有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割讓給日本才滅亡過一次。
朝鮮半島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歷史 ,歷史上都是中國的藩屬,也從來沒有因外敵入侵過
Ⅵ 朝鮮半島不大一塊兒地方歷史上為什麼一直不完全歸中國
1、朝鮮半島多山地丘陵,易守難攻,如果是平原,就什麼都好辦了,當年直回接就可以打過去了。答
2、古代海運不發達,黃海成為阻礙佔領朝鮮半島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3、朝鮮半島土地貧瘠,地理位置偏遠,征服的意義不大,佔領動力不足。
4、朝鮮半島古代一直很乖,納貢稱臣樂此不疲,長時間是中國的附屬國,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Ⅶ 歷史上自古以來朝鮮半島是中國的領土嗎
早期的時候北部是。周朝的時候,商朝王族箕子在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箕氏朝鮮回;後來到了西答漢初年,燕王盧綰叛逃匈奴,燕人衛滿逃入朝鮮,推翻箕朝,建立衛氏朝鮮;漢武帝的時候又滅掉衛朝,直接在半島北部設立四郡管轄。東漢時期,東北的高句麗政權興起,並在十六國時期進入了遼東半島和朝鮮北部。到了唐朝,滅掉高句麗,設立安東都護府。此後,中國所控制的半島北部越來越小,到了李氏朝鮮時期,北部國界就被壓縮到鴨綠江了。
南部則是朝鮮的土著「三韓民族」建立的政權,後來逐漸演變成新羅、百濟、辰國、加羅任那(這個後來被日本佔了)。唐朝的時候,半島西南部的百濟被唐朝滅掉並直接佔領,日本控制的加羅任那也滅亡了,辰國滅亡的更早。後來唐朝撤軍,將百濟舊地交給了新羅,是為朝鮮半島的第一次統一。
Ⅷ 為什麼朝鮮半島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1.長時間作為中國屬國,已成為習慣。它從未對中央王朝造成過威脅,朝貢連綿不絕,缺少專攻擊的口實。而我天朝屬歷代也都缺少開疆擴土的激情。
2.土地相對貧瘠,且地域寒冷。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王朝中,缺少吸引力。
3.朝鮮人性格倔強,很容易屈服,但不好征服。元代和清代兩次對朝鮮的攻擊,其國君寧可泛舟於海也不願投降。而根據前兩點,各王朝也都覺得它沒有重要到非要花很大精力征服的程度。
Ⅸ 關於朝鮮半島的幾個問題
一樓和二樓純屬扯淡,特別是一樓的~~!三樓我贊同
1、半島一直是我國的附屬國,做過一段日本的殖民地。這個不用多說,朝鮮的國王沒有天朝的冊封就是違法的~~!
2、主要是第二條。一樓說「一個統一的,強大的,民主的朝鮮半島是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的。」這句話是打錯特錯的。什麼時候,一個強大的鄰國都不會符合本國的利益。「誰想保持朝鮮半島現狀?不是咱們,而是美日!」錯了~~!大家都想保持朝鮮半島的現狀~~中美日俄都這樣~~!
大家想一下,朝鮮和韓國是個多麼無賴的民族啊~~韓國人天天說中國的這是他的,那是他的,李時珍是他的,端午節是他的,長白山還是他的~~~你想,如果他們統一了還得了,肯定會認為連中國都是他的了~~不要臉的民族啊~~
如果分裂了,就是兩個小無賴,他倆對掐,我們看笑話,幫助一方打另一個。如果兩個小無賴變成了一個大無賴。就會與我國為敵,就會覬覦我國的領土。想想吧,越南就是這樣。
中國對待朝鮮半島的態度跟美日對待台灣的是一樣的,都是不希望自己有個強大統一的競爭對手~~!
第一、中國不會容忍任何一方,單方面破壞半島現狀的。這極端威脅了中國的利益。你想,韓國和朝鮮都是無賴民族,這分成兩個小無賴還行,如果合並成一個大無賴。對中國的邊界勢必會產生極端的威脅。
第二、中國更不會讓美國介入,只是南方統一北方,這樣中國就會瀕臨美國的駐軍區域。
第三,中國和朝鮮還有《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該條約現在依然生效,條約中說,締約一方在另一方受到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聯合進行武裝侵略的時候,要盡全力給予軍事和其他援助。
3。朝鮮有核武器不符合我國的利益,當然他們也是沒辦法了,朝鮮也不敢得罪我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