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遺跡的資料簡介

世界歷史遺跡的資料簡介

發布時間:2021-02-23 12:33:47

⑴ 關於世界八大名勝古跡的資料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游西岸吉薩等地。吉札金字塔左邊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為石灰岩,部分為花崗岩。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

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經在此舉行。遺址位於希臘西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法洛斯燈塔:
法洛斯燈塔興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與別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卓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位置:在埃及的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法洛斯島上。

巴比倫空中花園:
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並沒有真的看過,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空中花園位於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國之 一巴比倫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園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 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了空中花園。

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為黛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興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實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毛索洛斯墓廟
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隻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中國萬里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公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最初修築長城的是戰國時代的燕、趙等國,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的侵襲。

附:
秦始皇兵馬俑: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⑵ 世界各地的古跡的資料

吳哥古跡

1860年,法國科學家亨利在叢林中考察,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幾乎被熱帶叢林包圍起來的奇跡。從它重見天日起,它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吳哥窟佔地195萬平方米,其中的山形廟中心塔高65米,是柬埔寨的象徵,被印在國旗上。


雄踞在金邊西北約310公里處的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跡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全部用石頭建構以及精美的浮雕藝術是吳哥古跡的兩大特點。吳哥古跡始建於公元802年,前後用400餘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餘座,分布在約45平方公里的叢林中。

吳哥王朝輝煌鼎盛於11世紀,是當時稱雄中南半島的大帝國,也是柬埔寨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吳哥王朝於15世紀衰敗後,古跡群也在不知不覺中淹沒於茫茫叢林,直到400多年後的1860年被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並向歐洲和世界廣為宣傳介紹,才重現光輝。

今天的吳哥古跡群已成為柬埔寨旅遊和考古勝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大批遊客。但長年的風雨侵蝕和戰亂的破壞,已使許多古跡變為廢墟,令人痛惜。柬埔寨政府正在積極開發和修繕,以使吳哥古跡更好地展現其風采和價值。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游西岸吉薩等地。吉札金字塔左邊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為石灰岩,部分為花崗岩。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塊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信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設計它呢?

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經在此舉行。遺址位於希臘西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雕刻家Pheidias負責。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條約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撐著,神殿的面積達41.1 米乘107.75米 .

法洛斯燈塔:

法洛斯燈塔興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與別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卓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島(island ofPharos)上。

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稱霸埃及,並建都於亞歷山卓,有鑒於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歷山卓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興建法洛斯燈塔,燈塔於公元前290年竣工。

巴比倫空中花園:

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並沒有真的看過,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空中花園位於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國之
一巴比倫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園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
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了空中花園。

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為黛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興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提密斯神殿遺址估計位於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約在土耳其的Izmir (Smyrna)南面50公里。

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十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實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羅得斯島聯邦和馬爾他(Malt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

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勝的羅得斯島聯邦得到大批戰利品,為了記念這場勝仗,他們便變賣戰利品來建造羅得斯島巨像..

毛索洛斯墓廟 :

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隻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在15世紀初哈利卡納素斯被侵佔,新的統治者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將毛索洛斯墓廟的一些石頭用作建築材料.時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倖存,並存放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內.自從19世紀開始,毛索洛斯墓廟一直有進行考古學的挖掘,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關毛索洛斯墓廟的資料,令我們對毛索洛斯墓廟的形狀和外觀有更多的認識.

中國萬里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公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最初修築長城的是戰國時代的燕、趙等國,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的侵襲。

秦始皇後來將這些斷斷續續的長城連接起來。據說當時動用了三十萬的兵士和數百萬的人民與奴隸。不過,長城並不能達到完全防止異族入侵的效果。因為長城完成之後,北方異族依然常跨越長城,偷襲中國邊境的村落,搶奪農作物或家畜。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塹山堙古」、「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偉;中段、西段都在乾燥區域,人煙稀少,僅色荒涼。如果登臨其間的雁門關、居庸關、古北口或山海關,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秦始皇兵馬俑: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法洛斯燈塔外傳之亞歷山卓港:

公元前 332 年,馬其頓 (Macedonian) 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於埃及尼羅河口西面建立一個古城--亞歷山卓 (Alexandria),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托勒密 (Ptolemy) 王朝開始興起,亞歷山卓便成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並因此而繁榮起來,再加上亞歷山卓位於亞洲,非洲及歐洲三個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羅河及地中海的港口,可以想像到亞歷山卓是如何繁榮,世界的通商是如何發達,而且亞歷山卓內的法洛斯島 (Pharos) 更擁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法洛斯燈塔 (The Pharos light house) 照耀著港口。此地亦有一些神殿和埃及國王宮殿等大量建築物遺跡。雖然亞歷山卓擁有如此繁榮,但到了今天,亞歷山卓已面目全非,科學家認為由於在公元四世紀的一次大地震,這些建築絕大部分已倒下.科學家在亞歷山卓港進行過多次的挖掘工程,其中於 1996 年的一次挖掘中,法國的專家聲稱在亞歷山卓港的海底發現了大規模的古代遺跡,同時亦發現出古代的道路及鋪設道路的鋪石痕跡。調查人員發現於古代時沉入海中的雙耳長頸瓶 (Amphora),這是古希臘的一種壺, 壺上有兩個手把,用作運送葡萄酒等交易貨品。調查隊亦發現了法老雕像的頭部,工作人員以金屬器具先固定法老的頭部,再運用汽球將雕像送上水面,而這次調查是在法洛斯燈塔的可能所在位置進行,只要將雕像的頭部與旁邊的工作人員相比,就可以想像到此雕像的巨大。隨著這一些的發現外,多次的調查已經發掘出數以千計的遺跡,而發掘出來的遺跡大多有幾噸至幾十噸重,從這些遺跡中,我們慢慢可以想像到神秘的法洛斯燈塔的外觀。由於亞歷山卓的繁榮,以及古代行船定向技術的落後,可以想像到照耀著整個港口的法洛斯燈塔對於保衛古代船員的生命佔了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後世的人類能否對法洛斯燈塔有更清楚的認識,全在於政府及專家會否重視對亞歷山卓港的發掘。如果亞歷山卓港的發掘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就可以把更多的建築物特色重現..

⑶ 世界各地名勝古跡介紹

梵天寺坐落在來同安大輪自山南麓,隋開皇元年創建,初名興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唐代咸亨年間形成規模,有大小庵堂72所。至宋熙
寧二年合為一處,改名「梵天禪寺」。元代至正十四年毀於兵火。明洪武十三年由住山僧無為重建,形
成完整的佛寺,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體建築,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規模恢宏。廈門的妙釋寺、鼓浪嶼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
禪。寺後有紀念朱熹的明代建築文公書院、仰止亭、石瞻亭、千佛閣、魁星閣等建築群,茂林修竹,環境幽雅。
同安孔廟座落在同安區城東溪西畔,始建於五代,現存的建築是清朝乾隆年間重建的大成殿。如今的孔廟已成為同安區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和文物。寺廟北側的場地上,擺放著2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的石雕、碑刻,神態各異,造型逼真,人稱「同安兵馬俑」。
答案補充
戲鵝池是古漪園整個建築布局的中心。池內,綠水盈盈,碧波盪漾;池中心有一座蜿蜒曲折的九曲橋,坐在橋上湖心亭內,可以看到整個水池的風景;池邊一角,有一從柳樹枝梢倒垂在水中,風一吹,輕劃水面,使水面失去了恬靜的氣氛,出現了一圈圈波紋,漸漸擴展開去,又漸漸地消失了。

⑷ 世界七大遺跡能不能介紹一下歷史

世界七大奇跡
古代七大奇跡是古代的建築物和塑像,它們以其規模、美麗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令人驚奇不已。

古代七大奇跡的名冊編制於公元前三世紀。按今天的標准,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七大奇跡就規模而言並非特別引入注目。但是,它們非凡的美麗和久遠的年代仍然受到人們由衷的贊美。

實際上「世界七大奇跡」只包含了西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跡,那隻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國的長城距離他們太遠了。這一地區在古代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總結這一地區的人造景觀時,把他認為最偉大的七處稱為「世界七大奇跡」,這個提法一直流傳到現在。但除了埃及金字塔依舊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處都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它們是:埃及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1.吉札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王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大多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一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及尼河上游西岸吉等地。吉札金字塔左邊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是石灰岩,部分為花岩。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所以被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埃及共有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局宛如迷,古代埃及人是用什麼方法建造它呢?

2. 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建的宙斯神像是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在此行。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點:希臘西海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由雕刻家Pheidias雕刻。

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著,神殿的面積是41.1米乘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築,整座神像及他穿的長袍都是由黃金製成,他頭戴橄欖編織的環,右手握著由象牙及黃金製成的勝利女神像,左手拿著一把鑲有閃爍耀眼金屬的權杖,上面有一隻鷹停留著,而他所座的寶座則以獅身人面像、勝利女神及神話人物裝飾,不包括寶座,僅神像就相等於四層高的現代樓宇,使坐在寶座上宙斯頭部差不多頂著神殿頂。位於奧林比亞的神殿於公元5年被大火摧毀。宙斯神像雖然因被運到君士坦丁堡而倖免於難,可是最終亦難逃厄運,於公元462被大火燒毀。

3. 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港口的入口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切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建造時間: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范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毛索洛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跡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0年多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

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跡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4. 巴比倫空中花園
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的,並沒有真的看到,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點:巴比倫,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里外左右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園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了空中花園。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花園里的花草。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系著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築物,要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塊是與別不同,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更有文獻指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5. 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黛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大約在土耳其的Izmir(Smyrna)南面50公里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覆蓋著木製屋頂。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約12至18米高。神廟的底座約為60乘120米。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於公元262年再罹火難。

阿提密斯神殿曾經歷過七次重建,首座阿爾忒彌斯神殿於公元前550年由建築師Samos、Chersihon及他的兒子Metagenes設計,以愛奧尼亞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撐的建築。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當時最大的建築物。整座建築物均由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Phradmon等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以銅、銀、黃金及象牙浮雕裝飾,在中央的「U」形祭壇擺放著阿爾忒彌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後來在公元前356年,神殿為大火及侵略所毀,其後的重建,大理石柱長度增至21.7米,並且多了十三級階梯圍繞在旁邊。最後,由於愛菲索斯人轉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毀後,從此永遠在世界上消失了。

6. 毛索洛斯墓廟
據說,哈利卡納蘇斯的毛索洛斯墓廟約45米高,底座上部呈階梯形的金字塔狀,卡里亞王國摩索拉斯國王的塑像可能矗立在頂端。陵墓毀於公元三世紀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點:現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區

這座偉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築由兩名希臘設計師設計,外面裝飾以奇異的雕刻花紋。甫一建成就聲名遠播,公元15世紀初毀於大地震。現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收藏有一點剩餘的雕刻。

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在15世紀初哈利卡納素斯被侵佔,新的統治者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將毛索洛斯墓廟的一些石頭用作建築材料.時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倖存,並存放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內.自從19世紀開始,毛索洛斯墓廟一直有進行考古學的挖掘,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關毛索洛斯墓廟的資料,令我們對毛索洛斯墓廟的形狀和外觀有更多的認識。

7. 法洛斯燈塔
遵照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的命令,亞歷山大城的法羅斯燈塔於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島上,它至少有122米高,用閃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00年

建造地點:在埃及(Egypt)的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島(island ofPharos)上。

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稱霸埃及,並建都於亞歷山卓,有鑒於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歷山卓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興建法洛斯燈塔,燈塔於公元前290年竣工。

當亞歷山大燈塔建成後,它的高度當之無愧地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他的設計者是希臘的建築師索斯查圖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筆記中這樣記載著:「燈塔是建築在三層台階之上,在它的頂端,白天用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1500年來,亞歷山大燈塔一直在暗夜中為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它也是六大奇跡中最晚消失的一個。十四世紀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它。

法洛斯燈塔與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法洛斯燈塔外傳: 亞歷山卓港
公元前 332 年,馬其頓 (Macedonian) 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於埃及尼羅河口西面建立一個古城--亞歷山卓 (Alexandria),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托勒密 (Ptolemy) 王朝開始興起,亞歷山卓便成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並因此而繁榮起來,再加上亞歷山卓位於亞洲,非洲及歐洲三個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羅河及地中海的港口,可以想像到亞歷山卓是如何繁榮,世界的通商是如何發達,而且亞歷山卓內的法洛斯島 (Pharos) 更擁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法洛斯燈塔 (The Pharos light house) 照耀著港口。

此地亦有一些神殿和埃及國王宮殿等大量建築物遺跡。雖然亞歷山卓擁有如此繁榮,但到了今天,亞歷山卓已面目全非,科學家認為由於在公元四世紀的一次大地震,這些建築絕大部分已倒下.科學家在亞歷山卓港進行過多次的挖掘工程,其中於 1996 年的一次挖掘中,法國的專家聲稱在亞歷山卓港的海底發現了大規模的古代遺跡,同時亦發現出古代的道路及鋪設道路的鋪石痕跡。調查人員發現於古代時沉入海中的雙耳長頸瓶 (Amphora),這是古希臘的一種壺, 壺上有兩個手把,用作運送葡萄酒等交易貨品。調查隊亦發現了法老雕像的頭部,工作人員以金屬器具先固定法老的頭部,再運用汽球將雕像送上水面,而這次調查是在法洛斯燈塔的可能所在位置進行,只要將雕像的頭部與旁邊的工作人員相比,就可以想像到此雕像的巨大。

隨著這一些的發現外,多次的調查已經發掘出數以千計的遺跡,而發掘出來的遺跡大多有幾噸至幾十噸重,從這些遺跡中,我們慢慢可以想像到神秘的法洛斯燈塔的外觀。由於亞歷山卓的繁榮,以及古代行船定向技術的落後,可以想像到照耀著整個港口的法洛斯燈塔對於保衛古代船員的生命佔了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後世的人類能否對法洛斯燈塔有更清楚的認識,全在於政府及專家會否重視對亞歷山卓港的發掘。如果亞歷山卓港的發掘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就可以把更多的建築物特色重現……

萬里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關,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最初修築長城的是戰國時代的燕、趙等國,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的侵襲。

秦始皇後來將這些斷斷續續的長城連接起來。據說當時動用了三十萬的兵士和數百萬的人民與奴隸。不過,長城並不能達到完全防止異族入侵的效果。因為長城完成之後,北方異族依然常跨越長城,偷襲中國邊境的村落,搶奪農作物或家畜。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塹山堙古」、「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偉;中段、西段都在乾燥區域,人煙稀少,僅色荒涼。如果登臨其間的雁門關、居庸關、古北口或山海關,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⑸ 世界十大名勝古跡的介紹

中國拉薩布達拉宮

坐落在拉薩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紅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它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築組成。
布達拉」梵語意為佛教聖地「普陀」的音譯,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布達拉宮始建於吐蕃王朝第32代贊普松贊干布時期(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宮室,當時稱「紅山宮」,後來隨著吐蕃王朝的沒落而逐漸毀棄。公元17世紀時,五世達賴喇嘛在紅山宮的舊址上重新修建了宏偉的宮殿,稱「布達拉宮」。此後這里一直作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http://cimg2.163.com/cnews/2006/8/30/2006083009524702fe9.jpg

九寨溝諾日朗瀑布

九寨溝諾日朗瀑布落差20米,寬達300米,是九寨溝眾多瀑布中最寬闊的一個。

藏語中諾日朗意指男神,也有偉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諾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偉壯觀的瀑布。滔滔水流自諾日朗群海而來,經瀑布的頂部流下,如銀河飛瀉,聲震山谷。南端水勢浩大,寒氣逼人,騰起蒙蒙水霧。早晨陽光照耀下,常可見到一道道彩虹橫掛山谷,使得這一片飛瀑更加豐姿迷人。

瀑布對面建有一座觀景台,站在台上,瀑布全景盡收眼底,秋季時,瀑布的三百米飛流在秋色、雲霧的襯托下,化成了一幕波瀾壯闊的畫面。

返回
【諾日朗瀑布傳說】
瀑布頂部平整如台,傳說以前這里沒有瀑布,只有平台。一年,遠游歸來的扎爾穆德和尚帶加了貝葉經、鐵犁鏵和手搖紡車。聯盟美麗的藏族姑娘若依果很快學會用紡車紡線。她把紡車架到三溝交界的平台上,讓過往的姐妹們觀看、學習,人們便叫這里為「紡織台」。兇殘的頭人羅扎認為她在搞歪門邪道,一腳把她和紡車踢下山崖。立刻,山洪暴發,把羅扎和幫凶沖下懸崖,紡織台就成了今天的瀑布。

http://www.cnnb.com.cn/new-gb/pic/0/00/14/99/149945_997131.jpg

卡帕多細亞的岩窟群

卡帕多西亞的岩石群像一組幻景造型,有的形如磨茹、有的形如竹筍、有的形如帶貝雷帽的煙囪。世界奇景雖多,但能與卡帕多西亞的岩群*美的卻是屈指可數。這奇景是火山灰和熔岩風化所成。置身於這童話般的自然奇景之中,讓人感嘆造物主的偉大。這里被認定為世界遺產的另一個理由是岩石上的窟穴集落,那是土耳其的初期基督教徒們為躲避羅馬帝國的彈壓和阿拉伯人的迫害而逃避到這里挖穴掘洞建造的教堂和生活場所。精緻的拜占庭(Bvzantine Style)建築風格的教堂內繪有壁畫,有些窟穴深達八層,縱橫交錯,規模猶如地下城市。6至7世紀洞穴居民達6萬人之多。基督教徒的苦難歷史由此可以略見一斑。

http://bt.xinhuanet.com/2006-04/25/xin_520403251028156554513.jpg

克久拉霍的性雕塑

廟外牆壁上的雕塑是克久拉霍最著名的文化遺產,寫實的手法表現了昌德拉時代的宮廷生活和平民以及士兵的各種活動。所有的浮雕中,表現男歡女愛和人體藝術的作品佔了大多數,這在宗教建築中是極其少見的。我們在參觀了許多印度教神廟後,並通過導游的解釋,我們才知道印度教是崇拜包括生殖器在內的多神崇拜的宗教。在有些印度教寺廟里,我們可以看見巨大的濕婆神的靈根聳立在廟中,讓信徒們參拜。因此一千年前的克久拉霍出現如此多的宣洩性慾,露骨描繪各種性生活的雕塑作品就不足為奇了。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11-05/1162739628_3283.jpg

薩那老城

薩那老城位於海拔2300米的高原地帶,早在公元前10世紀已是阿拉伯半島東南部乳香交易商道上的重要商站。乳香在古代是一種價比黃金的焚香料。隨著時代的變遷,由於受外民族和周邊強國入侵,加上印度洋貿易的日益活躍,交易商路也轉向外線,該城隨之衰落。但是,作為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孕育了獨特的文化,從而成為阿拉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20世紀中葉作為葉門首都的薩那城在擴建時,老城大部分被拆除,七座城門僅保留一座「葉門門」作為歷史的見證。老城內住宅的構造長期不變,一樓是家畜的飼養場,二樓是工具和農具的保管場,三樓是食品倉庫和傭人的住所,四樓是家裡所有成員溝通的起居室,女人和孩子們住在五樓,最上一層是男人專用的房間。

http://big5.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965/20040318/images/102076_snlxx.JPG

泰姬.瑪哈爾陵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zwyichan/406752.htm

吳哥窟

吳哥窟:是對吳哥古跡群的統稱。這是一座由宮殿、寺廟、花園、城堡組成的完整的城市,古高棉王國的首都。公元802年,國王賈亞瓦曼二世統一了高棉王國,在洞里薩湖北岸興建首都,定名為「吳哥」。歷代國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與寺廟,使吳哥逐漸成為整個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公元1431年,泰國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離開吳哥,在金邊建立了新的首都,從此吳哥湮沒在叢林之中,被世人遺忘。直到1860年,法國植物學家亨利·莫哈特為了收集植物標本來到暹粒,吳哥城才得以重見天日。從那以後,吳哥的發掘和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直到現在也沒有結束,而對吳哥的掠奪和偷盜也沒有結束。

http://www.williamlong.info/google/upload/096_1.jpg

耶路撒冷就城及其城牆(哭牆)

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的220個歷史建築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圓頂寺,建於7世紀,外牆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亞伯拉罕的殉難地。哭牆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大教堂庇護著耶穌的墓地。

http://www.nre.cn/readarticle/upload/mulu/11/200382916596502.jpg

葉門希巴姆老城

1982年被認定為世界遺產,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中央拔地而起的一片高層建築群給人一種海市蜃樓般不可思議的感覺。那簡練的外觀,雷同的造型不由讓人聯想到紐約的摩天大樓。這些用土坯為建材的建築群高達30米,在中世紀來說的確堪稱高層建築。

具考證這種高層建築的由來是傳統家族制度的產物。當時家族分家後一般不在外面新蓋房屋另起爐灶,而是在原來的房屋頂上加層擴建,從而逐漸形成了這種高層建築。每棟建築為5層或8層結構,總共有500多座,居住有7000人左右。高樓的1、2層房間大多沒有窗戶(1層養家畜,2層作倉庫),3層以上供人居住。屋頂和頂樓都塗有雪花石膏。

這種塗白實際上對建築物起到了保全作用。設想如果沒有每年一度的塗白,300年前建造的房屋可能早已被侵蝕掉了。現存的建築多為100年前或300年前建造的,最古老的還可追溯到10世紀。

http://www.kaoiki.com/pic/place/10.jpg

中國萬里長城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 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 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 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 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 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 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 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 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斗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http://img1.qq.com/news/20051231/2952366.jpg

⑹ 世界遺產資料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結構復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概 況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於中國北部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秦陵陵園東側1500米處。目前已發現三座,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共出土了約7000個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戰馬、戰車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兵馬俑陪葬坑均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地穴式坑道建築,象是一組模擬軍事隊列、旨在拱衛地下皇城的「御林軍」。從各坑的形制結構及其兵馬俑裝備情況判斷,一號坑象徵由步兵和戰車組成的主體部隊,二號坑為步兵、騎兵和車兵穿插組成的混合部隊,三號坑則是統領一號坑和二號坑的軍事指揮所。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出土了兩組形體較大的彩繪銅質車馬,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復雜、製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它與兵馬俑交相輝映,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為研究秦代歷史、銅冶鑄技術和古代車制提供了實物資料,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而它的發現本身就是20世紀中國最壯觀的考古成就。它們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文化遺產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個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跡」 聚焦秦始皇兵馬俑第三次考古發掘

⑺ 世界八大文明古跡有那些

NO.1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我們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其中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皇帝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這三座是金字塔中最大的三座且保存最完整的,據歷史記載它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造的。

NO.2亞特蘭蒂斯古城的海底遺址

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一切說法,都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360年,柏拉圖在一本著作中活靈活現地描述了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詳細情況。

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島國,大約存在於9000年前,面積比利比亞和小亞細亞合在一起還要大,與赫拉克利斯之柱遙遙相對。

此外,亞特蘭蒂斯還是一個海上強國,人口眾多,文明高度發達。但是,後來該國慢慢得貪婪和腐敗。它的軍隊曾征服過埃及和北非,後來卻在雅典城下慘敗於古希臘人之手。接著島上發生空前的自然災難,整個島國在一天一夜之間沉沒於大海之中。

NO.3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遺址

位於墨西哥東南部尤卡坦半島,是瑪雅文明最傑出的代表作,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的故鄉」之稱。

NO.4秘魯的納斯卡線遺址

納斯卡線條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納斯卡線條被發現的過程相當偶然,是在1939年沿著納斯卡平原上的古代引水系統飛行的保羅博士發現的,他不知道他在飛機上不經意的一低頭,就有了一個列入了世界十大謎團之一的驚人發現。

NO.5蒂亞瓦納科古印第安文化遺址

蒂瓦納科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石城,從殘存的遺跡還可看出,那原是一座堅固而龐大的城池,建築宏偉而又謹嚴,四周由巨大石塊砌成的高高的城牆,寬闊的石階通向雄偉的城門,每個城門都用整塊的巨石鑿成。

NO.6中國的三星堆

中國三星堆文明,在世界考古學上素有「世界第九奇跡」之稱。這里數量龐大的青銅面具、人像和動物,無論從造型還是從鑄造技術上看,都不能歸屬於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

這些青銅面具和人像「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耳朵上還有穿孔」根本不像中國人,或者說地球人。三星堆文明自發現伊始就一直牽動著世人的神經,而隨其發掘過程而來產生的無數令人費解的謎團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特別是其中摻雜的外星文明因素。

NO.7英國的巨石陣

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考古學家研究顯示史前巨石陣挖掘發現至少63具人類屍骨,推測最初這里曾是一個墓地,大約10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巨石陣。

NO.8智利的復活節島

是位於復活節島的一群巨型人像,遍布全島,是智利的旅遊景色與世界遺產之一。有些摩艾會被放置在名叫「阿胡」的石頭站台。這些摩艾只有上半身,

具有一對長耳,雙目深凹,削額高鼻,下巴稜角分明,表情沉毅,也有一些石像被安上了「珊瑚眼」。許多摩艾的外觀都是完全相仿,只有一個被稱為「圖庫圖利」的石像擁有下半身並跪在地上,他還有鬍子和一對短耳。

(7)世界歷史遺跡的資料簡介擴展閱讀:

遺址簡介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0公里,東距廣漢市區7公里,是一座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布點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遺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學家將該遺址群的文化遺存分為四期,其中一期為早期堆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則屬於青銅文化。遺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續近2000年。

三星堆遺址群規模巨大,范圍廣闊,古文化遺存大多分布在鴨子河南岸的馬牧河南北兩岸的高台地上,遺址群平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梯形,沿河一帶東西長5~6千米,南北寬2~3千米,總面積約1200公頃,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處古文化遺存。

已確定的古文化遺存分布點達30多個,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灣」、「真武宮」,北部的「西泉坎」,東部的「獅子堰」,西部的「橫梁子」,以及向西延續的「仁勝村」、「大堰村」等遺址最為重要。

三星堆遺址群的年代范圍前後延續 2000年,所出的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銅器、金器,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徵,自成一個文化體系,已被中國考古學者命名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遺址是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4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對研究早期國家的進程及宗教意識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它是中國西南地區一處具有區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遺址。它的發現,為已消逝的古蜀國提供了獨特的物證,把四川地區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星堆遺址

⑻ 世界古跡中的長城簡介

萬里長城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亘著一道綿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版一萬多里的長牆權。這就是被視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跡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它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工程技術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准確地說,長城不只有一座。在兩千多年間,各代王朝在中國的北方修建了許多座長
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中國明代(1368-1644)。
明長城是一座結構龐大復雜的邊防堡壘,綿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偉大的人工奇跡。

⑼ 中國的世界歷史文物的資料,要快

作為世界歷史文物燈塔百強之一的江心嶼東西雙塔,被視為溫州城市的象徵和標志,更是溫州歷史文化的金名片。如今,歷盡滄桑的江心雙塔正面臨著生存危機,亟待社會各界共同的保護。據溫州市文保所透露,西塔已經開始從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目前的傾斜角度約為7°。
3月份,溫州市文保所組織專業人員,對東西塔進行了專題調查。通過對西塔塔身與地平線角度的進一步測量,發現其傾斜度已達7°。據分析,引起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基礎山體滑動引起西塔所在的地基松動,影響了塔身穩定性。1982 年,溫州市政府也曾因西塔傾斜,對其進行過大修葺。但是,塔身仍然有繼續傾斜的趨勢,任其發展,很有可能成為溫州的「比薩斜塔」。東塔頂端自然生長的榕樹曾被譽為奇觀。可是,枝繁葉茂的榕樹正在成為東塔「生存」最大的威脅。據史料記載,1894年,英國在東塔山下建造英國駐溫領事館時,強令溫州地方當局拆除東塔內外的飛檐走廊,只剩中空無頂的塔身,後來在敞空的頂層長出了根垂塔中的榕樹。現在,榕樹根系已深入頂層牆體,造成東塔上層牆體的多道垂直裂痕。1990年,文保工作者曾通過腳手架攀登至東塔頂部,發現已有五六厘米的裂縫。現在,由於榕樹的生長,這些裂縫正在擴大。特別是頂部的第七層,如果遇到雷電、地震影響,隨時有坍塌危險。
溫州市文保所所長蔡鋼鐵分析,雙塔遭破損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基變化、風雨侵蝕、根系侵入等自然力量引起的。現在,溫州市政府、上海海事局溫州航標處正在對東西塔這一歷史文物燈塔的保護給予關注,共同想辦法搶救、呵護這一歷史瑰寶。
新聞鏈接:
據有關資料記載,江心嶼東塔建於唐咸通十年(869年),西塔建於宋開寶二年(969年)。自宋至清約900年間,江心雙塔白天高大顯赫,是船舶進港的目標,夜晚燈火輝煌通宵不熄,為夜航船隻導航。1997年,國際航標協會將江心嶼雙塔連同上海青浦泖塔、浙江舟山嵊泗花鳥山燈塔、大連老鐵山燈塔、海南臨高燈塔一起評定為歷史文物燈塔百強,並正式宣布為世界航標遺產。歷史文物 簡要地說,文物就是歷史文化的遺存。從《文物保護法》的內容來看,可以把文物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物保護單位;一是散存文物。
文物保護單位,是指不能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②古代遺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築以及歷史紀念建築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文物是我們祖先勞動、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結晶,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一,文物是向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實物教材。人們通過文物右以深刻體會歷史、祖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以及無數先輩為了反抗外敵入侵和推翻舊制度而英勇斗爭的光輝事跡;其二,文物是祖國歷史發展的見證,是最右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補充歷史記載的作用。我國商代以前的歷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證實和恢復的;其三,文物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標志,是我國最重要的旅遊資源;其四,文物可以發揮它忠實記錄歷史上地理變遷、水文、地震情況的作用,可以為今天的文化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營養,可以為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鑒,可以在現實國際政治斗爭中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總之,文物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文物,舊為禮樂、典章制度的統稱。《左傳·桓公二年》記載,「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現在人們多把古代遺留的東西稱為文物,但對於究竟什麼是文物,尚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稱文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築、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辭海》中對文物的解釋是:「遺存在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 (1)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重要人物有關的、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等:(2)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群、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3)各時代有價值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4)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5)反映各時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對保護文物的范圍作了明確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同時還規定:「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上述規定中,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國家保護文物的范圍。可以認為,國家保護文物的范圍,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內容。由此,可以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文物一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三個方面的價值。具體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個方面的價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價值。
第二,文物應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實物。
第三,國家保護的文物具有廣泛性,應是反映歷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實物。各個方面的文物之間具有廣泛和密切的聯系。只有全面保護各個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價值不受損害。
至此,可以這樣認為: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也可以說,它是歷史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遺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此外,文物按其屬性,又可分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兩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此明確規定: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遺跡的資料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