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兩次轉折

中國歷史兩次轉折

發布時間:2021-02-23 12:11:47

㈠ 中共歷史上兩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分別是什麼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 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專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屬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的。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肯定的毛澤東的軍事戰略主張,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會議在與共產國際中斷聯系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開始確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這是黨生死攸關的歷史轉折點,中國革命從此打開了新局面。

㈡ 中國第一次轉折發生在什麼歷史時期

一、兩次偉大歷史轉折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第一次偉大歷史轉折發生在長征途中,以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為標志。在黨和紅軍處於生死攸關之際召開的遵義會議,批判了「左」傾錯誤軍事路線,結束了第三次「左」傾路線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並且在這以後能夠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地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遵義會議後十四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斗爭取得了全國性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建國以來歷史的偉大轉折。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二次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始了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開辟了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並逐步形成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只九年,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一番;到二十世紀末,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正向著在二十一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邁進。

可見,中國共產黨八十年光輝歷程中經歷的兩次偉大轉折,形成了以毛澤東和鄧小平為核心的兩代領導集體,在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開辟了兩條通向勝利的新道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設和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㈢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出現的兩次重轉折,這兩次轉折有哪些相似之處

  1. 糾正了革命進行中的政治性錯誤

  2. 分別確立了中國第一第二代為核心代表的領導集體

㈣ 我們黨的歷史上有過哪幾次重要的轉折

在中國共產黨將近七十年的光輝歷史上,有過三次重大的歷史性轉折:
第一次是從北伐戰爭的失內敗到土容地革命戰爭的興起,這次轉折的標志可以說是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漢口);
第二 次是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這次轉折的標志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第三次是從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到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路線和實現工作 重點的轉移,這次轉折的標志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22日;北京).
這三次轉折雖然情況各不相同,特別是建國以後發生的第三次轉折同民主革命時期的那兩次相比,歷史條件有了很 大的變化.

㈤ 20世紀中國歷史上有哪三次偉大的轉折

從三中全會提出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到六中全會完整的提出和諧社會的概念,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是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三次轉折,第一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第二次是七九年改革開放,第三次是這一次,恰好共產黨經歷了三個28年。第一個28年是1921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長期武裝斗爭,用2800萬烈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建立。第二個28年,是從49年到77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偉大的歷史奇跡,無論和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國家相比較,都是相當偉大的了不起的。大家可以想想,49年我們建國時,連火柴、釘子都叫洋火、洋釘,水泥叫洋灰,可是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在一個百年戰亂的爛攤子上,建成了一個完整強大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包括在高技術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如生物領域的人工合成生命,到現在也仍然是那時的水平。第三個二十八年是78年到現在,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喪失了公有制以及與公有制相聯系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福利住房和養老保障等社會主義優越性和現代社會的基本保障,整個經濟的持續增長是建立在無休止的犧牲人民福利和人民收入的基礎上,通過不斷降低和剝奪廣大人民的收入和福利來降低國民經濟的運行成本,加速GDP的增長,造就了舉世矚目的一個富豪群體,0.4%的人口掌握70%的財富,財富的集中程度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這種情況對共產黨的階級性質,對共和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對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都形成了嚴峻挑戰,有可能造成2800萬革命先烈的鮮血白灑、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汗水白流的結果。六中全會扭轉了這一歷史過程,所以我們說是中國歷史的偉大戰略轉折。

㈥ 在中國革命與建設時期,我黨經歷了兩次偉大的歷史轉折。指出導致這兩次重大轉折的歷史事件與主要內容

1935年初的遵義會議和1979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遵義會議:取消王明、博古在中央的領版導,結束權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標志。 十一屆三中全會: 第一,全會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是各方面撥亂反正的前提和先導。全會沖破了黨的指導思想上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堅決批判和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原則,從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二,全會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建國之初,黨就要求各項工作必須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黨的八大確定要以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為主要任務。 第三,全會實現了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 第四,全會開始了系統地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 第五,全會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傳統。全會討論 並著重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 大致就是這樣,希望有點幫助。

㈦ 黨的歷史上經歷了哪兩次轉折 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第一次轉折是1935年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

第二次轉折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黨的領導核心。

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有著重大歷史意義,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遵義會議「是中國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確定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

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7)中國歷史兩次轉折擴展閱讀:

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產生了重大歷史作用和影響,以其獨特的歷史地位載入了史冊,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意義會愈加凸顯。

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好這兩次會議的偉大精神,善於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㈧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哪幾次重大歷史轉折

1、1927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嚴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

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保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來源。

2、1937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3、1945至1949年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4、1949年至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8)中國歷史兩次轉折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

第一階段(1919~1927)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並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後,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治。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後,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並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 時期。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

㈨ 寫出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最具有轉折的兩次會議名稱分別是什麼「其轉折」意義分別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分別是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

其一,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長達四年之久的統治,遵義會議的召開和會議作出的決定,體現了毛澤東在這次糾正黨內重大錯誤的問題上,起著重要的核心作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意義:

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始,中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也是這次會上開始形成的。這次會議還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9)中國歷史兩次轉折擴展閱讀:

歷史條件

1、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㈩ 中國歷史上出現兩次重大轉折,都有什麼相似之處

都是在國家或共產黨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兩次轉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