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文明史最早的發源地是哪
專家認定:湖南永州是中華文明最早發源地
首先,道縣玉蟾岩出土文物打破了「上下五千年版」的成說。權中國的遠古文明史是伴隨農業的形成而形成的,永州道縣出土的稻種等文物表明,早在一萬二千多年前,這里就有了相對成熟的原始農業和原始制陶業,遠古文明已相當發達。
其次,永州是舜帝部族從事種、陶、漁等生產活動的地方,舜帝文化是永州遠古文化的突出環節和標志性部分。大量典籍記載,當年炎帝活動的地域大致與舜帝相同,而炎帝陵就在離永州不遠的株洲炎陵縣,舜帝文化是炎帝農耕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只是農耕文化較炎帝時代更加成熟了。
古老質朴的民風民俗的完整保留與傳承也是有力佐證。舜帝道德文化追求大同之世,而此種觀念在永州一帶長久保留。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當地不少百姓還不知道鎖為何物,家家夜不閉戶,箱不落鎖,但決不會丟失任何物件。
⑵ 古代四大文明發祥地
1、兩河文明: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地方,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兩河指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2、古埃及文明:尼羅河流域。
尼羅河流域分為七個大區:東非湖區高原、山嶽河流區、白尼羅河區、青尼羅河區、阿特巴拉河區、喀土穆以北尼羅河區和尼羅河三角洲。英國探險家約翰·亨寧·斯皮克1862年7月28日發現了尼羅河在維多利亞湖的「源頭」,該河北流,經過坦尚尼亞、盧安達和烏干達,從西邊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
3、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介於北緯24°~37°,東經約66°~82°之間。東北倚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介印度塔爾沙漠,西北為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西南為俾路支高原,南臨阿拉伯灣。
恆河位於印度北部,是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恆河源頭巴吉拉蒂河(the Bhagirathi R.)和阿拉克南達河(tAlaknanda)發源自印度烏塔蘭契爾邦的甘戈特里(Gangotri)等冰川
4、古中國文明:黃河流域。
黃河,中國古代稱大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
(2)中國歷史地圖文明的發祥地擴展閱讀:
四大文明的一些成就:
1、兩河文明
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兩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世界最早的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萬年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8000年~1萬年前)。
世界最早的冶煉實踐——兩河流域城邦金銀礦石冶煉實驗(7000年前)。
2、古埃及
世界最早的統一王朝/帝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5100年前)。
世界最早的數學——古埃及數學(5200年前)。
世界最早的幾何——古埃及幾何(5000年前)。
3、古印度
印度數字。
世界最早的日心說——出自《阿利耶毗陀論》(公元499年成品)。
世界最早的系統宗教——印度教(4000年前,與猶太教並列)。
4、中國
世界最早的造船技術——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獨木舟(8000年前)。
世界最早的釀酒技術——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果酒沉澱物(9000年前)。
世界最早的哲學著作——老子《道德經》(2500年前)。
⑶ 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地圖
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中國最早文明發源地。
⑷ 中國的史前文明起源在當今地圖什麼地方
根據史書記載,我們本次人類從最原始的石器時代到出現現在的高度文明才不超過一萬年時間。很顯然,這些文明古跡不屬於我們本次人類所創造,實際上,許多文明古跡我們現在人類技術都無法建造。根據這些確鑿的證據,一些學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學說,是指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經存在過人類文明。
同時,所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跡時間跨度非常古遠。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看,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如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的6億年至2.5億年前的穿著鞋的人類腳印,在今天的非洲加彭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鏈式核反應堆,在現今南非發現的28億年前的金屬球,及多次不同時期的石器等等,很難想像它們屬於同一人類文明時期。因此,科學家們又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論,認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史前人類及文明。人類的發展並不象以前想像的那樣,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現代科學已認識到,一切事物發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動物也有生、老、病、死;社會的發展有周期性,同樣,人類的發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這可以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和不同史前人類石器時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線索。
學者Emilio Spedicato在其著作《Galactic Encounters, Apollo Objects andAtlantis: A Catastrophical Scenario For Discontinuities in Human History》中對史前人類毀滅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認為來自外星際空間的物體(彗星,隕石等)造成地球氣候的異常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
然而,很明顯的是,這些不同史前人類及其擁有的文明都最終從地球上消失了,不同時期地球的大災難毀滅了當時的文明,甚至滅絕了當時絕大多數的生物,只殘留下極其少量倖存的古跡。那麼這些文明為什麼被淘汰?如何被淘汰?
史前人類文明的消失
現代科學界已發現:在地質歷史上發生過幾次特大的滅絕,幾乎滅絕了所有的生物。地球周期性災變的直接證明非常多。從已發現的證據看,史前人類文明曾因各種災變而毀滅,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來星體(包括隕石,彗星)撞擊、大陸板塊的升降、氣候突變等等。
1萬2千年前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大陸
亞特蘭蒂斯曾是一個具有高度人類文明的大陸,但卻在大約11600年前一場世界性的大地震災難中沉入海底。現今的加那利群島被懷疑是其在海平面以上上的殘留部分。
沉入海底的遺跡
在秘魯海岸邊的水下200米深處,人們發現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築物。在直布羅陀海峽外側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攝了八張海底照片。從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座古代城堡的牆壁和石頭台階... 。它沉淪的時間也是在大約一萬多年以前。在百慕大三角地帶海域西面,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很顯然,這些曾代表著史前人類並有光輝燦爛文明的城市遺跡卻因大陸下沉而沉入海底。
史前大洪水的描述
大約1萬2千年前左右,上一期人類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襲擊,那次洪水也導致大陸的下沉。考古學家陸續發現了許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間接證據。人類文化學家也通過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關於本民族文明起源的傳說則發現: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傳說都普遍述及人類曾經歷過多次毀滅性大災難,並且如此一致地記述了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出現之前的某一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發生過一次造成全人類文明毀滅的大洪水,而只有極少數人得以存活下來。全世界已知的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有600多則。例如,中國及日本、馬來西亞、寮國、泰國、印度、澳大利亞、希臘、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說中都保留著對一場大洪水的記憶。雖然這些傳說產生於自各個不同的民族、文化,卻擁有極其相似的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對於這一切證據和現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無法解釋的。 有關那次大洪水的過程,《聖經》中有所描述。雖然《聖經》是一本宗教書籍,但很多學者認為《聖經》描述的是真實的人類歷史。以下為《聖經》中關於那次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濫地上40晝夜,水往上漲,把方舟從地上漂起」;「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山嶺都淹了」;「5個月後,方舟停在拉臘山上;又過4個月後,諾亞離開了方舟,地已全乾了。」那次洪水同時伴隨著大陸的變遷完全摧毀了當時整個地球的人類文明,只有極少數人活下來了。近來考古學家發現的許多史前遺跡,如亞特蘭第斯大陸、希臘文明及海底建築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曾受隕星撞擊的地區
中、美等國專家最新聯合測定出中國廣西百色打制石器的年代在80萬年前。專家推斷,萬古以前,這一地區曾經受到隕星的撞擊,大火燒毀了茂盛的森林,留下一層紅色的溶岩,打制石器就埋在這層溶岩底下,可以推斷製造那些石器的人類就在那場天災中消失了。
月亮的形成和生命的來源
地球在太陽糸中,隨著太陽系繞昴星做周期性轉動,其它星系也會繞著昂星轉動,它們各有各的軌道,但軌道之星是有交叉的。假設,另一個星系中一顆帶有生命基因的星球和地球相撞後,反彈到空中,受地球引力作用,繞地球轉動,這就是月球形成假說之一。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和土星一樣也是有光環的,這個環就是繞地球運動的各種大小規格的固體塊狀物。後來由於月球的引力作用,這些固體塊狀物被月球吸收,地球的光環也就沒有了。史前文明是外星人類,利用月球的形成,把生命帶到了地球上。
⑸ 中國古代文明的兩個重要發祥地
河南濮陽和陝西。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支流,後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四個王朝都定格於陝西。
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的陝西,既是當代中國的地理中心,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古文化的中心。特別是建都陝西的周秦漢唐四個王朝譜寫了中華文明最華彩的樂章,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跨越時空影響著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
(5)中國歷史地圖文明的發祥地擴展閱讀:
中國文明起源:
中國文明產生的地點和時間。根據考古發掘研究,有仰韶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等幾種不同觀點。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約八百萬年以前,在雲南的開遠、祿豐等地已經生活著古猿。此後,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
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步入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獲益匪淺。
占統治地位的觀點是:黃河流域是我國唯一一處古代文明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考古探索的不斷進展,考古學家們又提出了中華文明多源觀,即黃河流域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區、珠江流域文化區、遼河流域文化區。
這四大區域的文化各有其相對獨立的發展序列,都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以前,都為推進中國古文化起了特定的歷史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史前文化雖是多元的,但他們的發展並不平衡。
在我國古人類邁向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只有中原黃河流域文化區,尤其是黃河中游和下游相交匯的晉、陝、豫一帶地區,構成了華夏文明的起源的中心區域,並且率先大踏步地進入文明的門檻,成為華夏傳統文明的「直根」。
近年來陶寺遺址(陶寺遺址最早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位於襄汾縣城東北約7.5公里的崇山西麓,因靠近陶寺村南,所以叫陶寺遺址)的發掘成果表明:這個直根就是陶寺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文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濮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陝西
⑹ 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哪裡
中國文化的發祥地在黃河流域 。
資料鏈接:
1、在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
2、中國古代的最早文明是氏族與部落,這些都是從黃河流域開始發展的。而無論是古代的三皇五帝,還是古代王朝,他們的活動中心都在黃河流域一帶。所以中國的古文化也是在這一帶產生並逐漸發展來,到了漢朝才開始逐漸地向南發展起來。
3、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兩千年之久。在這一時期,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文明,如在長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
4、我國考古出現的:雲南元謀、河南安陽、陝西藍田、還有後來的北京的周口店、浙江省餘姚河姆度都在黃河流域。
⑺ 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哪
1、華夏文明亦稱中復華文明,是世界制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華文明是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2、也有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
3、也有說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
⑻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哪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中原。
中原的別稱有中土、中州和華夏,主要指的是現在的洛陽到開封一代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也可以理解為今天的河南省,但是在與外族對抗的時候,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原本的意思是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看做是中國天下的中心。
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和中原文明的發揚光大,慢慢的向外延伸,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以及中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
(8)中國歷史地圖文明的發祥地擴展閱讀:
關於中國歷史有一句俗話,叫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大省。
河南在古代又稱中原,他溝通南北,占據了中國的腹地,歷朝歷代都是兵家的必爭之地。電視劇也好,史書也好,會經常一些詞,如「逐鹿中原」「定鼎中原」這些詞足以表達出河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除了兵家必爭之地之外,歷史上的河南還曾經是多個國家的都城,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這句話是一點都沒有誇張。
兩千多年來,身為六朝古都的河南,見證的中原大地上無數的興衰榮辱和朝代更替,這是中國其它省份所沒有文化底蘊。
就拿九朝古都洛陽來說,這里的九不是具體的數字九,而是形容多,洛陽曾經是十三朝的古都,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這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作為都城,洛陽也曾經見證了一百多位帝王,在這里指點江山,開創盛世。
⑼ 中國古代文明發源地是那幾個洲
發源地主要集中在兩個州,黃河流域的豫州和長江流域的荊州;
其實中華文回明的發源,在九答州都有的.
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夏禹平定天下後,將「世界」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