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說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看山西,三千年歷史看河南」呢
中華民族山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個說法要追溯到辛亥革命時期,在1911年確定了黃帝元年,在公園前2698年。這才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個說法的由來。
冀州處於黃河中游地區,在上古時期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特別是大禹治水之後,黃河中游的水患得到了解決,在中游地區行成了沃野千里。在當時這個地方也就成了中華民族上古時期最富有和最繁華的地方。
比如在大禹治水完畢後,進行分封天下,將國家劃了幾五個圈,就想我們現代的城市裡的外環路一樣,最靠內的一圈是大禹管理的區域,再往外就是諸侯、大夫,最外圈就是虞舜時期流放的北狄、南蠻、東夷、西戎。所有的諸侯和大夫都是需要繳稅和朝拜,而山西這塊就成當時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㈡ 中國歷史到底是三千年還是五千年 有沒有人
那要看你如何定義歷史這個詞了。
中國歷史,記得初中開始學的時候,歷史書上是從元謀人版開始權的,那是170萬年前。
一般說的五千年,是說的文明史,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5000-8000年的遺跡發現了很多,這些遺跡可以通過科學手段推測出年代。
三千年的說法,是從甲骨文開始算起的,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
所以到底什麼才是歷史,這個就要看你如何看了。
㈢ 為什麼中國的歷史只能追溯到3000年前,而不是5000年,能給我一些詳細的資料嗎
不需要詳細資料.來你只源要記住一點,公認的文明的標志是文字的出現.中國文字的出現距今不過3600年左右,所以國際公認中國的文明始於3600年前.至於什麼五千年文明史都是自己國門里叫的,出了這個國門沒人承認的.
㈣ 中國真實歷史 到底是三千年還是5000年
中國真實歷史是五千年。
上下5000年的說法源於中國第一本正史--《史記》,司馬遷根據考專察,將屬中國的歷史追溯到虞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後來的中國史學家幾乎無條件的贊同這一說法,後來受到國家推廣,成為國人普遍知曉的一種說法。
往前6000年中國是否存在朝代,無法考證,無從確認。
夏朝是真的存在的,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到如今約有近4100年。
拓展資料: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黃」是傳說中上古中國的兩個部落領袖。炎是炎帝,黃是黃帝。炎黃被認為是華夏文明始祖,而漢族(漢朝前為華夏族)則稱為炎黃子孫。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黃帝姓公孫、號軒轅氏。他們居住在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_網路
㈤ 為什麼西方文獻中,中國文明史只有三千年
主流歷史學界傾向於六大文明圈的說法:愛琴海文明、尼羅河文明、幼發拉底-底格回里斯兩河文明、答黃河文明、哈拉巴文明和奧爾梅克文明
其實大家有三個常識性的誤區
1,「四大文明古國」這個概念是由梁啟超同志(有關梁啟超的歷史學功績,我有些不同看法~之前我妄言說梁是業余史學家,非常冒犯,我在這里道歉)寫給四萬萬同胞看的。歷史學界根本不這么分。主流歷史學界傾向於六大文明圈的說法:愛琴海文明、尼羅河文明、幼發拉底-底格里斯兩河文明、黃河文明、哈拉巴文明和奧爾梅克文明。
2,3000年的界定不是西方界定的。是中國主流史學界本著嚴謹考證和務實研究得出的。即便3000年也都還有不小爭議,因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本身也爭議極大~主要爭議依然是圍繞找不到夏的確切證據、碳14測年法的誤區等等…
3,我們總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這沒錯的。但與六大文明圈相比,中國是相對年輕的那個~六千多年前蘇美爾人就有了成規模的小城邦、五千多年前埃及人就開始堆金字塔…那時候的中國本土居民都還在小聚落的草棚里燒陶罐。我們文明的可貴在於我們是沒有間斷的,而不是我們是最古老的。
相信搞清了這三個誤區你的問題也就清晰了。
㈥ 歷史到底是三千年還是五千年 有沒有人知
先說一下五千年歷史的來歷。
首先五千年是個概數,意思是差不多五千年,這五千年包括堯舜禹時代約為800年左右,夏王朝的建立約在公元前21世紀,據今4200年左右。其中按照歷史編年,中國實際上只有商周以來約3800年的歷史考古證明被世界承認,即便是這3800年左右的歷史也是通過考古學家不懈的努力才爭取到的,而在甲骨文被發現之前,中國得到承認的信史只有三千年左右!也就是從有公元前841年「共和暴動」開始的。
因為中國考古證明學的真空,中國史學界曾出現過由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開啟的「古史辨」學派(疑古學派),運用西方現代史籍考證法,對中國上古史(夏商及三皇五帝)進行否認,認為「古史」不過是「傳說」,三皇五帝不過是戰國以後的儒生文人層累積而成的傳說人物。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包括胡適、錢玄同等。這種觀點借「五四運動」西學東漸之風,加之戰敗國的民族自卑心理,因而觀點流傳甚廣。因此中國的考古學可謂成立之初就背負了為民族正名的使命,或者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國史學研究飽受質疑。
按照國際史學的通行觀點「文字、王城和青銅器」是文明開始的三大標志。也就是說只有這三個條件的考古證明,才會成為被承認為。為什麼是這三個要素?因為文字可以打破信息的時空限制,王城是政治集中的標志,而青銅器則是手工生產力的標志。在這三個要素中,中國可謂樣樣吃虧。
首先是文字。中國目前得到承認的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但眾所周知,甲骨文是王懿榮從被作為中葯的 「龍骨」里發現的。龍骨作為中葯材,在《本草綱目》里就有記載,說明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開始吃甲骨文了,在幾百年的時間里,被吃掉的明證有多少呢?既然甲骨文可能被吃掉,那麼商之前的文字有沒有可能被吃掉或者損耗掉呢?所以只能說甲骨文是中國目前被證明(或被破譯)的最早文字。而已。
中國的象形文字來源於符號,那麼比甲骨文還要早的已經出土的文字包括賈湖刻符(約8000年前)、雙墩刻符(約7000年前)、半坡陶符(約6000年前)、庄橋墳遺址文字(約5000年前)、大汶口陶尊符號(約5000年前)、骨刻文(公元前2600~前1300年)、堯舜時代陶寺遺址朱文(約當公元前2500~前1900年)、夏代水書(距今4000年前)……以及已經成系統的八卦,這些都不算信息載體嗎?
商朝之所以能夠得到世界史學界的勉強承認,也是因為王國維破譯出甲骨文的文字記載與《史記》的記載互相印證!特別是根據甲骨文對殷墟的發現與發掘,使得商朝的由懸案變成了信史。
再次,王城,王城得到世界確認的也止於殷墟。盡管包括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自1978年開始到2015年結束的陶寺遺址考古發掘取證明,陶寺遺址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堯王城。這比二里頭文化的夏王城又往前推了近500年。但是這些成果卻被某些國外人士認為有「政治背景」,是中國政府在搞民族主義。
陶寺遺址就是中國最早的王城了嗎?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據《史記》記載堯之前還有黃帝,黃帝之前還有炎帝,炎帝之前還有被稱為人文始祖的伏羲帝!而可能與黃帝有關的河南靈寶西坡遺址(公元前3300年)、與古蜀國有關的如三星堆遺址、與伏羲帝有關的安江高廟遺址(據今7800一8000年)等也在逐步走入史學界的視野!
最後說一下青銅器。為什麼不是玉器?要知道中國的紅山文化(據今6500年)出土的玉器加工工藝在今天都嘆為觀止!紅山玉器的硬度僅次與金剛石,還能在玉器上打孔、雕刻這需要什麼樣的工具才能完成?至今都是未解之迷!西方的青銅器更多的被用於製作武器,而中國的青銅器則更多的被用於製作禮器。而青銅禮器之前(包括之後),中國的禮器更多還是玉器。比紅山玉器更早的興隆窪遺址出土的玉玦玉器則將中華文明的源頭指向了8000年前!
最後補充一下以蘇秉琦為代表的考古學者 「條塊說」認為中國文明是各個條塊文明的大熔爐,也就是早在中華上古時期,各種文明已如「滿天星斗」一般絢爛奪目。而正是由於各種文明的交融、中和,才形成了以「中」為代表中國文化!這句話加以引申就是「中國文明是歸化的文明、是和平的文明。」
歸根到底,說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的是上世紀30年代以前的說法(至今還有別有用心的人在堅持);已經確證的中國歷史是4300—4600年左右;而中國有文字記載、有碎片化的證明的最早的文明元點則有可能是8000年前!
㈦ 為什麼日本人說中國三千年歷史
倒不只是日本,根據國際考古界的慣例,認定一個文明有多少年必須得有實物文物版支撐,尤其是文字權。我國目前的考古發現只能發現到商能有文字啊青銅器啊這種實物文物,之前的夏什麼的只有傳說,沒有找到實物文物證明確實有這個文明的存在。所以國際考古界一般只承認中國的文明史只到公元前1600,即商朝
㈧ 為什麼說中國歷史五千年 文明三千年
文明是從夏朝開始的,是我國的第一個朝代,而之前的兩千年經歷了石器時到黃帝蚩尤炎帝,只是部落,並沒有形成正式的朝代。所以五千年的歷史,三千年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