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小麥栽培有多少年的歷史
小麥在我國公元前7000年左右就開始廣泛種植,至今已有9000多年歷史了。
2. 小麥的來歷
來歷: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在西亞和西南亞一帶至今還廣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麥、野生二粒小麥及與普通小麥親緣關系密切的節節麥。
在肥沃新月地帶,特別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周圍地區,是栽培二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敘利亞西南部和黎巴嫩東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麥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麥的起源地。
普通小麥的出現晚於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通常認為起源於裏海的西南部。關於小麥的演化有多種學說,但傳統觀點是:野生一粒小麥(染色體組AA)經馴化演變為栽培一粒小麥(AA)。
野生一粒小麥與擬斯卑爾脫山羊草(染色體組BB)發生天然雜交,其雜種經染色體自然加倍後產生野生二粒小麥(染色體組AABB),再經馴化演變為栽培二粒小麥(AABB)。栽培二粒小麥再演化成為其他四倍體組小麥。
野生二粒小麥與節節麥(染色體組DD)發生天然雜交,其雜種經染色體自然加倍後,產生了普通小麥組小麥(AABBDD)。
(2)麥在中國的歷史擴展閱讀:
小麥的營價值:
營養價值
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從蛋白質的含量看,生長在大陸性乾旱氣候區的麥粒質硬而透明,含蛋白質較高,達14~20%,麵筋強而有彈性,適宜烤麵包;生於潮濕條件下的麥粒含蛋白質8~10%,麥粒軟,麵筋差。
麵粉除供人類食用外,僅少量用來生產澱粉、酒精、麵筋等,加工後副產品均為牲畜的優質飼料。進食全麥可以降低血液循環中的雌激素的含量,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對於更年期婦女,食用未精製的小麥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症。
3. 歷史上的麥姓名人
麥哲倫 航海家
4. 小麥是何時被引進中國的
小麥至遲在距今3300年前後的殷商時期已經傳入中國。
在歷史文獻中,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釋義: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連什麼是豆子,什麼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戰國,中國北方地區已經開始廣泛種植小麥了,以至於當時的普通人都應該能夠分得清大豆和小麥這兩種農作物。
當然在殷墟的甲骨文中也已經出現了「來」和「麥」這兩個字,「來」指小麥,「麥」被釋為大麥。「來」字是個象形文字,本意應該是專指小麥。
在古代粒食傳統背景下,小麥和水稻、小米一樣也許被煮著吃,很難下咽。因此在北方的產量和播種面積並不大。直到秦漢,將小麥磨成麵粉後蒸食成饅頭,它的面積與產量才大大提高,並最終代替了粟與黍。和西方烘烤的麵包傳統不同,饅頭是中國蒸食傳統的代表,和面條一樣深得人心。
(4)麥在中國的歷史擴展閱讀:
人類起源、農業起源與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題,經過多年的研究,四大農業起源區對於世界的貢獻基本有了定論,比如西亞貢獻了小麥和大麥,中南美洲貢獻了玉米、馬鈴薯、花生等,非洲貢獻了高粱,而中國作為主要的農業起源地,則貢獻了水稻、粟、黍和大豆。
根據近些年的考古進展,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形成和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始階段,考古學家在距今一萬年前後的北京東胡林遺址浮選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說明當時已經開始了小米的種植。
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後的內蒙古興隆溝遺址的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類似的植物遺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陝西華縣老官台、甘肅秦安大地灣也都被發現。
這個似農非農的階段是第二階段,也是探索中國農業起源的關鍵時期,農業的起源並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個漫長的漸變過程。
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旱作農業基本建立,農耕取代了採集狩獵。北方旱作農業體系形成之後,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間,逐漸由單品種農作物種植制度向多品種農作物制度轉變,為中華文明起源打下了經濟基礎。
而最終來自西亞的小麥取代傳統的小米成為北方旱作農業的主體農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麥的大格局。
5. 小麥和玉米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麥在公元前2000年傳入中國。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栽培歷史已有1萬年以上。中亞的廣大地區,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其後,從西亞、近東一帶傳入歐洲和非洲,並東向印度、阿富汗、中國傳播。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栽培小麥;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歐洲的希臘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前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國,都已先後種植小麥。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
玉米原來叫玉蜀黍,各地俗名很多,有番麥、玉麥、玉黍、包穀、包蘆、捧子、珍珠米等名稱;還有叫做六穀(也寫作稑谷或鹿谷)的,意思是說五穀之外的又一種谷。
玉米原產美洲。有人根據元賈銘的《飲食須知》(1367年前後)中談到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元朝宮廷里一個管理皇帝膳食的專門機構)有御麥面,以為我國元代已有玉米。這種說法未必正確。所謂御麥面,不過是專制皇帝御用的上好麥面。《飲食須知》中談到玉蜀黍的部分很可能是後人加入的,恐不可靠。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很多關於玉米的故事,還在地下發掘出遠古玉米的籽粒,以及用大量黃金、陶土和玉米穗做成的玉米神像。而在其他各國的歷史上,直到十五世紀,沒有一個國家有有關玉米的記載或任何跡象。所以可以這樣說。玉米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才傳到舊大陸各國的。
玉米怎樣傳入中國,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推測。有人以為玉米是由阿剌伯人從西班牙帶到麥加,由麥加傳到中亞細亞而入中國西北部,或者從麥加傳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國西南部,然後從西北部或西南部向東傳播到各省。這種推測還要作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引用的較早的中國文獻,一般限於明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年),有的也只是引用到田藝蘅的《留青日扎》(1573年)。實際上我國各省府縣志中保存著豐富的有關玉米的記載。
根據各省通志和府縣志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為止),它已經傳播到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還有浙江、福建兩省,雖則明代方誌中沒有記載,但有其他文獻證明在明代已經栽培玉米。清初五十多年間,到十七世紀末(即康熙三十九年)為止,方誌中記載玉米的比明代多了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1701年以後,記載玉米的方誌更多,到1718年為止,又增加了台灣、貴州兩省。單就有記載的來說,從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時期內,玉米在我國已經傳遍二十省。
6. 小麥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小麥最先進入了中國的西北地區。遠道而來的小麥進入中國以後,也遇到了水土不服。小麥雖然屬旱地作物,但要求有較好的灌溉條件,以致古人認為,麥和稻一樣,適宜在低濕地種植,所謂「小麥宜下田」,而中國北方農業所面臨的最大不利因素便是乾旱。
當小麥進入中國南方之後,其所遇到的困難正好相反。南方雨水充沛,地勢低窪,厥土塗泥,宜稻不宜麥。特別是在稻麥二熟地區,水稻在收割之後,為了能及時地種上小麥,必須地排干稻田中的積水,因此,排水成為在南方稻田上推廣種麥的關鍵。
不過,對於具有悠久農業歷史和先進農業技術的中國人來說,改造自然環境使之適應小麥的生長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和種稻比起來,種麥所需要的技術和勞力也相對簡單一些,影響小麥在中國發展的更大的阻力來自於人們的食物習慣。
(6)麥在中國的歷史擴展閱讀
小麥是現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有1/3以上人口以小麥為主食。小麥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國,其重要性也僅次於水稻。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今天所種植的普通小麥是由三種野生小麥經過兩次的天然遠緣雜交和經歷了九千多年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考古學家在九千年以前中東地區古墓里發現了人類最早種植的小麥,這是一種一個小穗只結一粒種子,所謂一粒小麥。
大約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時候,一粒小麥又與一種野生小麥自然雜交,形成了二粒小麥。後來二粒小麥又與粗山羊草發生了雜交。這一結合,不僅可以結出三粒種子,使產量得以提高,而且小麥還可以發面,使得小麥的食用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受到最廣泛的歡迎。
7. 小麥原產地,何時怎樣傳入中國
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
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也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 和孔雀河下游一帶的沙漠綠洲中,有著較充沛的水資源和高達40%的植被覆蓋率。那時水中有游盪的魚兒,林中有飛奔的動物,翠綠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適於耕種。在小環境里有著相當不錯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便是沙漠綠洲生態的脆弱性,一點點改變就會給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災難。
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晉書·五行志》說:「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吳郡(今江蘇)、吳興(今浙江湖州)、東陽(今浙江東陽)無麥禾(這里的禾是指稻說的),大飢。」可見四世紀初,麥在江浙一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後,又陸續得到推廣,主要是出於農民自己的傳播,有時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廣。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和福建、廣東等省。北方人習慣於吃麥,麥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麥價大漲,刺激了麥的生產。因此,麥的栽培迅速 擴大開來。南宋庄季裕在他寫的《雞肋編》(十二世紀前期)中說:「此時一眼看去,連片的麥田,已經不亞於淮北。」這就是說,已經不亞於北方了。
麥和稻的生長季節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後種麥,夏季收麥以後插秧,同一塊田一年可以兩熟。麥的推廣並不妨礙稻的栽培面積。北宋朱長文的《吳郡圖經續記》(1084年)就說:「吳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割麥後種稻,一年兩熟,稻有早晚。」後來南宋陳旉(fū膚)《農書》(1149年)和王禎《農書》(1313年)所說的也是稻麥兩熟制。而且根據王禎《農書》的記載,南方對於種麥,已有相當技術水平,單位面積產量也比較高,並不比北方差。
小麥不但向南方推廣,同時北方也在發展。
元以前就有這樣的農諺:「收麥如救火」。在生產工具方面唐代已使用麥釤(shàn扇,一種長形的鐮刀),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進,創造了用麥籠、麥釤、麥綽(一種竹篾編成的抄麥器,形狀象簸箕而稍大,它的一邊裝有釤刃,當揮刃割麥穗時,麥穗自然落到綽里)結合成為一整套的快速收麥器。它的使用方法是這樣的:麥籠安裝在下面有四個小輪的木架子上,用繩系在腰部拖著走。割麥人用釤割麥穗,麥穗跟著落向綽里去,隨手把綽里的麥往後倒到籠里,籠裝滿了以後就拉到打麥場上。據王禎《農書》的記載:「一天可以收割十畝,比南方用鐮刀割,要快十倍。」如果不是種麥很多,是不會創造出這種快速收麥器的。
據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估計來推算,當時小麥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多一點。這雖是一個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麥在明代糧食作物中僅次於稻而居第二位。
8. 小麥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是什麼
小麥是外來作物中最成功的一種,受到了最廣泛的重視。我國歷史上種植的作物專不少,而像麥一樣受屬到重視的不多。先秦時期,在季春之月,天子就為小麥豐收向上蒼祈禱,此等重視程度是其他作物所沒有的。漢時思想家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在關中地區推廣宿麥種植。朝廷還向沒有麥種的貧民發放種子,並免收遭受災害損失者的田租和所貸出去的種子等物。正是由於歷代朝廷的重視,小麥在我國得以成功推廣,並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古代作物種植格局。
9. 小麥的歷史
小麥是人類最早種植的糧食作物。在古埃及的石刻中,已有栽培小麥的記載。人們從古埃及金字塔的磚縫里發現了小麥,據考古學家研究,大約在1萬年前,當人類還住在洞穴里的時候,就開始把野生的小麥當作食物了。
小麥是單子葉植物,有禾本科的各種特徵:葉脈平行,莖中空有節,穗狀花序,每朵小花無花瓣但有穎片。小麥、水稻這類有穎片的植物,又稱為穎花植物。小麥穎片上有的有芒刺,是區別小麥品種的依據之一。
由於播種和收獲季節的不同,我國栽培的小麥有兩種生理型:一種是越冬生小麥,一種是一年生春小麥。冬小麥在溫帶於9月底或10月播種,第二年四五月收獲,分布在長江流域和華北部分地區。春小麥3 月以後播種,當年收獲,營養生長期較短。主要種植在內蒙、東北、西北等較寒冷的地方。
地球上小麥播種的總面積,居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的第一位,收獲量接近水稻的總量。全世界有1/3的人口以小麥為主食。
小麥原產於中國華夏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於中東地區。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而稻米則排名第三。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干、蛋糕、面條、油條、油餅、火燒、燒餅、煎餅、水餃、煎餃、包子、混沌、蛋卷、方便麵、年糕、意式麵食、古斯米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燃料。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