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近代歷史演變的經驗教訓

中國近代歷史演變的經驗教訓

發布時間:2021-02-23 03:39:57

Ⅰ 求論述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與歷史任務,中國近現代歷史演變的經驗教訓的答案,考試用,1500字左右。謝謝啦~~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點。
1、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國社會的矛盾是錯綜復雜的,既有內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又有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近代中國社會由於出現了資本主義民族工業,也就產生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樣的兩個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對立的階級,產生了這兩個階段之間的矛盾。當然,在諸多矛盾中,必然有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國社會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這些矛盾斗爭及其尖銳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2、基本特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是一種特殊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進行了科學分析:
(1)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是被破壞了;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於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然的優勢。
(2)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頗大的作用;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軟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3)皇帝和貴族的專制政權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統治,接著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聯合專政;在淪陷區,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治。
(4)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並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在淪陷區,則一切被日本帝國主義所獨占。
(5)由於中國是在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和半統治之下的,由於中國實際上處於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又由於中國的土地廣大,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6)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進攻,中國的廣大農民,尤其是貧民,日益貧困化乃至大批破產,他們過著飢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和主要矛盾,構成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認清近代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主要對象是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主要任務是反對外國帝國主義,求得民族的獨立和反對本國封建主義的統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動力應該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一)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之相互關系: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是相互聯系而密不可分的。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變中華民族遭壓迫、中國人民受剝削的境遇,是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統治秩序,是要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落後的境遇,是要解放和發展以近代工業為主的社會生產力,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是要解決生產力的問題。這兩大歷史任務的主題、內容與實現方式都不一樣,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關,不能分割,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同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務,就是要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面對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從而為實現第二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前提

Ⅱ 列舉中國近代史三大歷史教訓和內容

1中學為體,西學抄為用.單只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技術不改變中國封建制度不能夠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在維新運動中,維新派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和少數帝黨官僚,沒有發動廣大群總.改革過程急躁,甚至對列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維新派無法戰勝一慈禧為首的強大的封建頑固勢力.
3在國民大革命中,面對蔣介石發動的反革命政變,陳獨秀企圖以退讓拉住汪精衛,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結果汪精衛發動了7.15反革命政變.共黨從此認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堅持武裝斗爭.自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開始.
4秋收起義後,毛澤東領導部隊進攻長沙受挫,率部到達井岡山,開辟了一條從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中國共產黨人打破了對蘇聯經驗的迷信.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分析中國國情.中國農村廣大,有著眾多可以依靠的農民,而敵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敵人力量強大.此後,中國的革命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而長征則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從實際出發,結束了左傾思想在中央的統治.
5中國革命要去得勝利,必須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Ⅲ 中國近代歷史演變的經驗和教訓

獲得國家獨立是前提。

Ⅳ 從中國近代史中吸取的教訓和經驗

1 中國的民主進程太艱難了 付出鮮血也喚不醒麻木的民眾以現在。。
2中國分裂必然內憂外患 團結統一則興盛

Ⅳ 中國革命歷史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

毛澤東思想產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近代中國逐漸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面臨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大任務,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需要,這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成為世界東方各種矛盾的焦點,中華民族的民族危機日益加深。中國的先進分子透過戰爭和戰爭帶來的嚴重危機,看到西方資本主義的實質,從而失去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信心和追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的先進分子以啟示,中國的革命開始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這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重要原因,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促進下,中國人民開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追尋探索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這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直接原因

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1)20世紀前中期世界和中國政局的變動,是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的時代背景。

(2)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是近現代中國社會和革命運動發展的客觀需要和歷史產物。

(3)新的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4)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人與傳播,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准備了思想理論條件。

毛澤東思想的內容

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我國第一代領導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的經驗進行理論概括而形成的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科學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與建設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毛澤東思想在以下幾個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2)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3)關於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4)關於革命斗爭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論;(5)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6)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

毛澤東思想的靈魂是: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其中,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獨立自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於上述6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毛澤東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於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工作,在中國革命長期艱苦鬥爭中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這些立場、觀點和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是總結建黨24年經驗作出的歷史性決策。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時間

1927年國民革命的失敗,是中國共產黨創立以來遭受到的最嚴重的一次挫折。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又繼續戰鬥了。黨的八七會議總結了革命失敗的教訓,嚴厲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隨後在全國各地先後發動了100多次武裝起義。但是,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失敗了。

面對新的失敗,共產黨人仍然沒有氣餒,他們開始了新的思索:怎樣進行土地革命,怎樣進行武裝斗爭,怎樣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這些問題歸結到一起就是怎樣革命,怎樣取得勝利。

在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並集合了中華民族最優秀兒女的中國共產黨內,始終存在著一股不屈不撓為真理而奮斗的健康力量。他們善於利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來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並善於把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走上了一條尋找革命新道路的征程。毛澤東同志就是這批人中最傑出的代表。

1927年之後的幾年間,毛澤東不僅率先在實踐中通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走出了一條先在農村中實現「工農武裝割據」,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然後再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而且在理論上也初步論證了中國革命走這條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並對和這條新道路相關的一系列的革命的基本問題,如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方向和前途等問題作出了科學的論證。這期間,毛澤東撰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等重要文章,對下列問題進行了科學論述:

——關於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原因與條件,以及紅色政權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於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分配原則與方法;

——關於新型人民軍隊建設與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

——關於農村與戰爭環境中的無產階級政黨建設;

——關於根據地的政權建設與經濟文化建設;

——關於反對本本主義、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

總之,在20世紀30年代初,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初步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應當怎樣走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如1929年的古田會議在他的主持下確立了農村與戰爭環境下建設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及其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基本思路。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實際確立了「以農村為中心」的觀念,並且把小塊紅色政權的發展同全國政權的取得聯系起來,初步形成了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切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理論。更為重要的是,1930年5月,他撰寫了著名的《反對本本主義》這篇文章,深刻闡明了堅持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的重要性。在這篇文章中,毛澤東強調無產階級的事業在本質上是國際性的,需要學習別國的經驗,但是,這種學習並不是要求人們去照抄書本上的某個結論,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其結果不是機會主義就是盲動主義。這些論述,已經包括了後來中國共產黨稱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確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這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特點

毛澤東思想在形成和發展中,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主要是:

(1)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2)毛澤東思想是在同錯誤思潮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的。

(3)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Ⅵ 中國近現代歷史演變的經驗教訓

經驗:1農民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必須依靠農民才能取得中國 勝利。但是農民階級具有局限性,比如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就都失敗了,這說明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到中國 取得勝利。
2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也不能領到中國 的勝利,近三十年的洋務運動雖然加速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地主階級洋務派只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而不變革落後的封建制度,在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而資產階級由於受本國封建勢力,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自然經濟的抵制,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戊戌變法和辛亥 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說明資產階級也也不可能領到中國 去得勝利。
3中國 黨有著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認識到不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中國 就不能去得勝利。

教訓: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單只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技術不改變中國封建制度不能夠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在維新運動中,維新派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和少數帝黨官僚,沒有發動廣大群總。改革過程急躁,甚至對列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維新派無法戰勝一慈禧為首的強大的封建頑固勢力。
3在國民大 中,面對 發動的反 政變, 企圖以退讓拉住汪精衛,放棄了對 的領導權,結果汪精衛發動了7.15反 政變。 從此認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 的領導權,必須堅持武裝斗爭。自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 統治的第一槍,中國 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開始。
4秋收起義後, 領導 進攻長沙受挫,率部到達井岡山,開辟了一條從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中國 黨人打破了對蘇聯經驗的迷信。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分析中國國情。中國農村廣大,有著眾多可以依靠的農民,而敵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敵人力量強大。此後,中國的 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而長征則使中國 轉危為安,中國 黨從實際出發,結束了左傾思想在 的統治。
5中國 要去得勝利,必須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Ⅶ 論中國近現代歷史衍變的經驗和教訓 1500字左右

像這種幫你做作業的你不扔出五百分沒人幫你答!

Ⅷ 中國近代史綱要總結出哪些深刻的歷史教訓

中國近現代史是中國歷史中最跌宕起伏的一段,我們中國人民最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內 「落後就容要挨打。」
在對中國近代史的學習過程中,使我深刻地明白了一個國家若沒有強大的國力是不可能立足於世界的。知史可以明得失,歷史雖然已是過去,但歷史的精神和寶貴的經驗教訓是我們必須深刻理解並銘記於心的

Ⅸ 中國近代史有哪些深刻的歷史教訓

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單只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技術不改變中國封建制度不能夠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在維新運動中,維新派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和少數帝黨官僚,沒有發動廣大群總。改革過程急躁,甚至對列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維新派無法戰勝一慈禧為首的強大的封建頑固勢力。
3在國民大革命中,面對蔣介石發動的反革命政變,陳獨秀企圖以退讓拉住汪精衛,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結果汪精衛發動了7.15反革命政變。共黨從此認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堅持武裝斗爭。自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開始。
4秋收起義後,毛澤東領導部隊進攻長沙受挫,率部到達井岡山,開辟了一條從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中國共產黨人打破了對蘇聯經驗的迷信。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分析中國國情。中國農村廣大,有著眾多可以依靠的農民,而敵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敵人力量強大。此後,中國的革命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而長征則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從實際出發,結束了左傾思想在中央的統治。
5中國革命要去得勝利,必須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歷史演變的經驗教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