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外交有哪些光輝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結束了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長達110年的屈辱歷史,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紀元。新中國建立後,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外交戰略的發展演變,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這一階段,我國的外交戰略是聯蘇反美,即「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面臨新中國初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孤立封鎖,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國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爐灶」(即不承認舊中國的一切外交關系);「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即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清除干凈後再與他們建立外交關系)。據此,我國同蘇聯、匈牙利、波蘭等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印度、緬甸等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尤其是周邊的民族獨立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了打開我國外交的困境,贏得中立國家的支持,中國積極參加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國際性會議,並於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良好的中國形象。此外,在朝鮮戰場上,我國給美國以沉重的打擊,迫使其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捍衛了我國的獨立和安全。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戰略是反蘇反美,即「兩個拳頭打人」的外交戰略。由於蘇聯奉行大國沙文主義,不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國內政(例如,60年代初蘇聯就向我國提出共建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等侵犯我國主權的要求),中國為捍衛自己的神聖主權,與蘇聯的大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這一時期,美國繼續執行反華政策,在台灣公開進行戰爭挑釁,支持印度對中國的非正義戰爭,使越南戰爭逐步升級,並武裝入侵柬埔寨,引發寮國內戰,企圖惡化中國的周邊環境,威脅中國的國家獨立。中國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和反擊,發出了「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主義及其走狗」的口號。此外,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支持亞非國家民族解放運動和經濟建設,受到了亞非國家的普遍歡迎和認可。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國同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這是第一個同我國建交的西方大國。
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政策戰略是「聯美遏蘇」,即「一條線,一大片」的外交戰略。由於美蘇力量對比中出現有利於蘇聯的變化,蘇聯加快對第三世界的爭奪,發動阿富汗戰爭,並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多次挑釁,甚至引發大規模武裝沖突。而美國則不得不調整其對外政策,謀求改善中美關系以聯合遏制蘇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在此指導下,我國加強了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和合作,並與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先後建立外交關系。1971年10月,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得到恢復,這是我國外交上的一大突破。
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戰略是全面發展對外友好關系,即「全方位」外交的新戰略。此時,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戰爭與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再加上我國於80年代初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我國的外交政策有了很大的調整。主要表現為:第一、確立了戰爭與和平的新觀念。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國應高舉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旗幟,堅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邊,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第二、賦予了獨立自主原則以新的內容。那就是不同任何大國結盟或建立戰略關系,也不支持任何一方或反對另一方。對於所有國際事務,中國政府都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第三、制定了全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我國的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國的外交不受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限制。我國不斷發展和鞏固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加強同它們之間的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合作。第四、提出並貫徹「一國兩制」的新構想,成功地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問題,並為台灣問題在未來的最終解決奠定基礎。
B. 新中國外交的重大歷史事件
1、五六十年代
新中國在建國的第一年裡,就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49年10月2日,蘇聯第一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我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蘇兩國於1950年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1955年,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1954年,4月至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2、七十年代
1971年7月,尼克松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對數通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尼亞等二十三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3、改革開放後
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同年,中、俄、哈、吉、塔五國加上烏茲別克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另外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還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
(2)中國古代外交歷史階段擴展閱讀:
中國的古代外交
在古代,中國認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國的皇帝是這個文明世界的領導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以中原為世界的中心,中國視周邊地區為東夷、南蠻、西戎和北狄,認為中國以外之人為未開化之人,中國以外之地稱為「化外之地」。
中國因為其文化影響力,在其周圍一直存在著一個「中華文化圈」,其傳統范圍一般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另外,周邊國家歷代向中國朝貢,這種制度到了清朝達到最成熟的地步。
歷史上尼泊爾、朝鮮、琉球、安南(越南)、蘇祿(菲律賓)、緬甸、南掌(寮國)、暹羅(泰國)是中國皇帝冊封的八個屬國及朝貢國。朝鮮、越南(舊稱安南)、琉球國是朝貢國的典型。
中國的地理環境比較封閉,北邊是大漠,西邊是高山,東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交往。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脅。戰國期間中國就開始在北方修築長城抵禦匈奴的攻擊。
漢初對匈奴以防禦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親。漢武帝時,漢朝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並且一度將匈奴趕到漠北。
但漢武帝身故後的國庫空虛,使得漢朝政府又改為和親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經濟繁榮穩定,其間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據說漢元帝當時因驚為天人還捨不得將其嫁給匈奴單於呼韓邪。
自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中國和中亞的交流就非常頻繁,中亞的汗血馬深受漢朝皇帝青睞,同時中亞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進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國就以絲綢之路和中亞、歐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絲綢和茶葉等商品。從漢朝開始,朝鮮半島和日本就和中國有貿易往來和交流。自東漢起,印度的佛教文化開始傳播到中國,並最終在中國紮根,還經由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
C. 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
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的幾點認識
1. 封建社會對外經濟文化往來的三個時期及其特點
我國封建社會對外經濟文化往來,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秦漢時期。這一時期主要往來僅限於近鄰的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等一些國家。直到東漢晚期才和西亞、歐洲有了正式直接往來。
我國對外交往的第二時期為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最主要的是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封建經濟處於繁榮上升階段,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大大發展。這一時期的對外關系有三個特點:第一,我國已經逐步成為東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對一些近鄰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已經不僅限於一般的來往,而是作為培養人才的中心和經濟交流的中心。第二,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空間范圍大大擴大,除東亞和東南亞外,中亞、西亞、歐洲甚至非洲都已經有比較頻繁的商業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往來。第三,海運和陸運都很發達。
第一個時期是宋元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其對外關系有三個特點:第一,由於商品經濟發展,內外貿易繁榮,對外航運,尤其是海上運輸發達。宋元時,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上中國船隊最活躍。第二,宋元明清時期,出現一批富有遠航經驗的國際大游歷家。如元朝的汪大淵、明朝的鄭和等人。第三,清初以後,由於政府採取閉關政策,對外聯系基本中斷。
2. 中國古代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表現和影響。
原因:①國家強盛,經濟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②海陸交通發達、航海技術進步;③多數王朝的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
表現:①政治軍事外交往來;②經濟貿易往來;③科技文化交流。
影響: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發展。
3. 中國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四條渠道
一是貿易,包括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兩種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節、留學生等;三是通過宗教人士來實現的;四是通過戰爭。
4. 一定時期的對外政策與當時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際環境的關系
一定時期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是當時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礎,而國際環境的好壞是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條件。一般地說,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際環境良好,往往就會採取積極的外交政策,而相反,往往會採取消極的、保守性的外交政策。如中國古代史上,中國對外交往比較發達的主要是在統一的封建王朝時期。在明清以前,中國在世界史上居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周邊環境良好,因而各封建王朝都推行開放性的外交政策,對外交往繁盛;明清時期,中國開始落後於世界,並遭到外來侵略,明清逐漸採取了封閉性的外交政策,幾次實行海禁,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當今世界,雖然國家利益、地區沖突不斷,但和平發展是主要的國際形勢,各國都積極推行開放性的外交政策,以促進本國的發展。
5. 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發展的主流
在古代,中國與鄰國之間也曾發生過政治糾紛和軍事沖突,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這只是短暫的一瞬。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明朝鄭和下西洋,鄭和的船隊成為中國與亞非各國之間的友好使者,這與西歐國家以對外擴張為目的開辟新航路活動形成鮮明對照。
D. 新中國外交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0世紀50年代復初登國際舞台:重在制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1953年,中印兩國關於西藏問題進行談判,中國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該原則對當代國際關系有著重大貢獻,它適應看歷史發展潮流,反映了各國人民共同願望,被原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經歷了歷史的考驗,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1945年,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為實現朝鮮和印度支那和平做了極大努力。
1955年4月,中國參加萬隆會議,周恩來總理提出「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打破僵局,並贏得了與會各國的高度贊揚,被稱為萬隆精神。
20世紀6070年代,外交舞台的拓展。
197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尼克松訪華,《上海公報》發表,中美關系正常化。
1979年1月一日,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簽署《聯合聲明》兩國建交。
20世紀80年代以後:新時期對外關系。
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
2001年加入 世貿組織。展示了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積極姿態。
主要階段與史實應該就這些了吧~O(∩_∩)O~
E. 1.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的經濟外交都有什麼特點(是經濟外交!分四個時期。。)
1.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這一階段,我國的外交戰略是聯蘇反美,即「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面臨新中國初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孤立封鎖,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國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爐灶」(即不承認舊中國的一切外交關系);「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即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清除干凈後再與他們建立外交關系)。據此,我國同蘇聯、匈牙利、波蘭等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印度、緬甸等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尤其是周邊的民族獨立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積極參加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國際性會議,並於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周恩來提出的),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良好的中國形象。此外,還有抗美援朝。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戰略是反蘇反美,即「兩個拳頭打人」的外交戰略。由於蘇聯奉行大國沙文主義,不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國內政,中國為捍衛自己的神聖主權,與蘇聯的大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這一時期,美國繼續執行反華政策,在台灣公開進行戰爭挑釁,支持印度對中國的非正義戰爭,使越南戰爭逐步升級,並武裝入侵柬埔寨,引發寮國內戰,企圖惡化中國的周邊環境,威脅中國的國家獨立。中國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和反擊,發出了「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主義及其走狗」的口號。此外,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支持亞非國家民族解放運動和經濟建設,受到了亞非國家的普遍歡迎和認可。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國同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這是第一個同我國建交的西方大國。
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政策戰略是「聯美遏蘇」,即「一條線,一大片」的外交戰略。由於美蘇力量對比中出現有利於蘇聯的變化,蘇聯加快對第三世界的爭奪,發動阿富汗戰爭,並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多次挑釁,甚至引發大規模武裝沖突。而美國則不得不調整其對外政策,謀求改善中美關系以聯合遏制蘇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在此指導下,我國加強了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和合作,並與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先後建立外交關系。1971年10月,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得到恢復,這是我國外交上的一大突破。
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戰略是全面發展對外友好關系,即「全方位」外交的新戰略。此時,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戰爭與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再加上我國於80年代初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我國的外交政策有了很大的調整。主要表現為:第一、確立了戰爭與和平的新觀念。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國應高舉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旗幟,堅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邊,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第二、賦予了獨立自主原則以新的內容。那就是不同任何大國結盟或建立戰略關系,也不支持任何一方或反對另一方。對於所有國際事務,中國政府都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第三、制定了全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我國的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國的外交不受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限制。我國不斷發展和鞏固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加強同它們之間的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合作。第四、提出並貫徹「一國兩制」的新構想,成功地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問題,並為台灣問題在未來的最終解決奠定基礎。
2.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多所帶來的錢也就多。中國現在的經濟是啞鈴型的,大部分消費人群都是中等水平,諸如十一這一類的的假期,中國大部分人的首選是風景美價格廉的鄰國,這就等於是在送給他們一筆財富。但是,一個國家為了保障自己的國民最重要的還是軍隊,美國這樣的一個軍事大國,自然成為他們首選的保護傘,況且美國正有重返亞太的野心呢。
F. 請分別列舉三個階段中出現的中國外交上的重大歷史事件
參加日內瓦會議,參加萬隆會議,中美建交
G. 1949年後的中國外交發展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政府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多邊外交能力,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一、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實踐:1、建國的第一年,與蘇聯、東歐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作用:為恢復 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1)195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2)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影響: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
3、1954年4——7月,參加日內瓦會議(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打開新中國外交新局面發揮積極了作用。
4、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印度尼西亞)。影響: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首腦會議。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
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間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二、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實踐:1、中美關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恩來總理會談。(2)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意義:中美兩國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3、與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4、1971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影響: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
背景:國際形勢的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
實踐:1、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簽署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烏茲別克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影響: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3、2001年,中國成功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海APEC會議)會議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通過了《上海共識》。影響: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4、2001年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這個組織的決定。影響:中國終於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性貿易組織的成員。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影響: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H. 新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外交特點
新中國外交史
1.建國以前的外交政策:
(1)七屆二中全會:首次提出革命勝利後的外交政策(同時注意首次提出工業化)
(2)《共同綱領》:擁護世界和平與合作,反對侵略和戰爭(首次以憲法形式提出)
2.建國初期的外交:
(1)國際關系的特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對抗;美國對華「三政策」
(2)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針、原則)
另起爐灶」(不承認國民政府舊的屈辱外交關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先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再考慮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一邊倒」(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團結世界各國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53年提出,標志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
(3)外交成就:
建國第一年與17個國家建交(第一個國家是蘇聯)
參加日內瓦會議(1954,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的國際會議)
參加亞非會議(1955,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加)
3.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
(1)外交環境的惡化:中美繼續敵對;中蘇關系惡化
(2)外交政策:「一大片」(發展與亞非拉國家的友好關系)
4.70年代中國外交的重大發展:
(1)中國加入聯合國:1971年加入,並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因國際地位提高)
(2)中美關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
(3)中日關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兩國關系正常化
(4)毛澤東劃分「三個世界」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
5.新時期的外交政策
(1)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
(2)不結盟政策(是獨立自主原則的具體表現)
(3)重視和第三世界發展關系
(4)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5)堅持長期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
I. 我國外交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是在什麼時候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J. 求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史~~~~~
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的幾個問題
一、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三個時期
在古代,我國同世界各國的交往是逐漸發展的。
先是從周圍的鄰國開始,如朝鮮、日本、東南亞,以後逐漸擴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後到歐洲、東非和北非。
我國封建社會對外經濟文化往來,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秦漢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往來僅限於近鄰的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等一些國家。直到東漢晚期才和西亞、歐洲有了正式直接往來。由張騫開通的「絲綢之路」,是這一時期我國外交關系最光輝的表現,教材里對此有重點敘述。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時,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到達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況行至波斯灣而還。到166年,大秦國王安敦派使者正式來中國,這是中國和歐洲正式交往的開始。上述情況在教材里都有介紹。
我國對外交往的第二個時期為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封建經濟處於繁榮上升階段,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大大發展。這一時期的對外關系有三個特點:第一,我國已經逐步形成為東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對一些近鄰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已經不僅限於一般的來往,而是作為培養人才的中心和經濟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時期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空間范圍大大擴大,除東亞和東南亞外,中亞、西亞、歐洲甚至非洲都已經有比較頻繁的商業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往來。最顯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節的商人
1
大量來中國。唐朝時還有一批留居中國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時期海運和陸運都很發達。
我國對外交往的第三個時期是宋元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這一時期的對外關系也有三個特點:第一,由於自北宋開始,封建社會中商品經濟發展,內外貿易繁榮,對外航運也突飛猛進,尤其是海上運輸,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時代,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上中國船隊是最活躍的船隊。第二,宋元明時期,我國在對外經濟文化方面出現了一批富有遠航經驗的國際大游歷家。他們包括元朝的汪大淵、明朝的鄭和等人。同時從阿拉伯、波斯和歐洲來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現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時來華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等等。當然,汪大淵和伊本白圖泰在教材上沒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後,由於封建統治階段採取閉關政策,這些聯系便逐漸中斷了。
二、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四條渠道
在古代歷史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主要是通過四條渠道進行的:
第一條渠道是貿易,這又包括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兩種形式。著名的絲綢之路以民間貿易為主。第二條渠道是官方派遣使節、留學生等。第三條渠道是通過佛教徒和傳教士來實現的。第四條渠道是戰爭,戰爭在客觀上也曾為中外交流創造了條件。當然,第四條渠道不是我們所提倡的。
在古代,中國與鄰國之間也曾經發生過政治糾紛和軍事沖突。例如,我國古代曾與日本發生過幾次戰爭。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
2
唐軍與新羅軍隊聯合打敗支援百濟的日本軍隊。元世祖曾兩次派軍隊進攻日本,但遭到了失敗。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後被戚繼光、俞大猷等率軍擊敗。明神宗時,中國派軍隊支援朝鮮共同打敗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等等。在歷史上,相鄰國家之間絕對沒有出現爭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見到的歷史現象,這也是我們面對的實際情況。但應該認識到,各國統治階級挑起的戰爭,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只是短暫的一瞬,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則是國際關系中的主流。
三、古代中國和外國間的影響是互相的。
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創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經濟和文化。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來影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對外界發生影響。
中國古代在整個奴隸社會以及封建社會的形成和上升時期,經濟文化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中國的四大發明對全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藝術對亞洲各國,尤其是對朝鮮、日本等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值得我們引以為自豪。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世界各國對中國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中國種植的玉米、馬鈴薯、西紅柿、煙葉、向日葵,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來的。另外,像中國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受印度影響的痕跡非常明顯,著名的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說,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國人民共同學習、互相促進中不斷演化、完善的。
3
四、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啟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越是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對外交流就越頻繁,而頻繁的對外交流,也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達,這給我們以啟示:凡是善於向外國學習,同時又富於創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經濟和文化的飛速發展。
古代日本通過向中國學習,促進了日本的進步是一個十分鮮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參照了中國唐朝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結合本國國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在醫學上,日本也吸收中國中醫學的醫療技術,逐漸發展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漢方醫學」。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國漢字的簡化筆畫或是漢字的偏旁、冠蓋作為音符,創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這種善於學習又富於創新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這個事例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一個國寶如果落後,只要虛心地有選擇地向他人的長處學習,不斷地改革和創新,就能夠迅速地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