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綱要

世界歷史綱要

發布時間:2021-02-04 09:16:02

A. 西方列強對中國有何影響,近代歷史綱要

認識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就是認識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這是認識中國近代一切社會問題和革命問題的最基本的依據。
近代中國社會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就是近代中國的最基本的國情。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歷史過程,這一過程歷時60餘年,其中有幾個關鍵點:
1840年鴉片戰爭和其後的《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成為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點。
1856年開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和隨後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加快了中國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進的歷史進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隨後的《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次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控制中國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形成。
(2)在這一屈辱的歷史過程之中,西方列強通過一系列野蠻的武力侵略和戰爭威脅,強迫中國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兩方面的變化:
一方面,隨著外國列強侵略的一步步加深,中國由一個本來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封建國家,變成一個形式上獨立、實際上受帝國主義列強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
另一方面,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對中國原有的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經濟結構起了重大的解體作用,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有了初步發展,中國由一個完全的封建社會變為有一定程度資本主義成分的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以來中國在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及其與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相結合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種從屬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它既不同與鴉片戰爭前的封建社會,也有別於一般的資本主義社會。
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門戶,把中國捲入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之中。但西方列強並不願意中國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們利用獲取的政治、經濟特權,在中國傾銷商品,經營輕工業和重工業,對中國的民族工業進行直接的經濟壓迫。在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中,外國資本及依附於它的官僚資本居於主導地位。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有了某些發展,但是它一刻也沒有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們在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中艱難地生存和發展著。軟弱性、妥協性和革命性並存。許多貨幣持有者在經營工商業獲利沒有保障的前提下,都熱衷於兼並土地,很少有投資工業的興趣。資本家中有不少人將利潤轉化成土地,農民土地問題成為中國社會特別嚴重且無法根本解決的問題。近代中國總體來說仍然是一個經濟極其落後的農業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廣大農村生產關系的基礎。地主階級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就生活中占據顯著的優勢。這樣,中國的經濟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經濟,也不是完全的資本主義經濟,而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了。
這種以封建剝削關系為主的經濟基礎,只能形成封建勢力占支配地位的上層建築。這種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結合,是中國經濟近代化、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3)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個特殊的社會形態。它的主要社會特點是:
第一,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是被破壞了;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然的優勢。
第二,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頗大的作用;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軟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對於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的。
第三,皇帝和貴族的專制政權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接著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聯盟的專政。在淪陷區,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治。
第四,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的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的力量。在淪陷區,則一切被日本帝國主義所獨占。
第五,由於中國是在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和半統治之下,由於中國實際上處於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又由於中國的土地廣大,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

B. 《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是誰的著作

是孔多塞一生最重要、也是最後一部著作。這部書鮮明地反映了啟蒙時回代的歷史觀,在書中答他努力想闡明歷史發展規律、階段和動力都是什麼。本書作者是西方歷史哲學中歷史進步觀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聲望和思想貢獻主要在於他這部匆促草就的《史表》。本書被後世公認為代表著啟蒙運動理論和思想的一個高峰。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18世紀法國最後的一位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是啟蒙運動最接傑出的代表之一,曾有法國大革命的「擎炬人」之稱。作者早年以數學研究而享盛名,1769年入法國科學院,1783年入法蘭西學院,1785年負責法國科學院的工作;他和啟蒙運動的領袖人物達朗貝爾、伏爾泰、杜爾哥等人友善,並參與了《網路全書》的活動。他親身經歷並參加了大革命。由於他與吉倫特黨有聯系並參與了制定1793年的吉倫特憲法草案,所以被羅伯斯庇爾政府以反叛罪宣判死刑。他在短期逃匿之後,與1794年春被捕入獄,隨即死在獄中。本書就是作者在逃亡期間寫成的。

C. 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的內容簡介

第一步是從自在環境抄的束縛之下解襲放出來,第二步是從歷史的束縛之下解放出來。進步的要義就在於掃除歷史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這些障礙來自兩個方面:既來自在上者的專制主義和等級制度,也來自在下者的愚昧和偏見;但是這兩者都可以、並且應該由政治的和知識的革命而被掃除。歷史也就是一幕理性力量的自我發展的表現。人類必須服從自然律;但人類集體長期努力的結果,也反過來可以約束和利用自然力,而這仍然可以視為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人之解放於自然界的束縛,這本身也是自然的。同樣,人類自由的增長,其本身也是自然律的一部分。這樣,18世紀啟蒙運動的歷史觀,——即進步取決於人類理性的發展,並且人們因此有理由對未來寄予無窮的信心和希望,——就在他的《史表》中得到了鮮明的反映。

D. 中外歷史綱要

一、中國歷史綱要

1、早期中華文明

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徵。

2、春秋戰國的政治、社會及思想變動

通過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變動和經濟發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學說,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

3、秦漢大一統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通過秦朝的統一業績和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通過了解秦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秦朝崩潰和兩漢衰亡的原因。

4、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展

通過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隋唐時期封建通過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新、民族交融、區域開發和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

5、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並立與元朝的統一

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6、明清時期中國版圖的奠定與社會變動

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統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知道南海諸島、台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版圖一部分,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了解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重要變化;通過認識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世界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

7、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8、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9、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10、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1、人民解放戰爭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向社會主義過渡

13、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4、改革開放新時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二、世界史綱要

1、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2、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3、全球聯系的建立

4、西方人文主義的發展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5、改變世界面貌的工業革命

6、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7、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8、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 的演變

9、冷戰與20世紀下半期世界的新變化

10、當代世界的發展特點和主要趨勢

E. 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的介紹

《史表》一書鮮明地的映了啟蒙時代的歷史觀,在書中他努力想闡明歷史發展規律、階段和動力都是什麼。《史表》一書的主旨就在於表明,歷史乃是人類理性不斷解放的過程。

F. 歷史綱要古代中國輝煌燦爛,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民族與國家,為什麼沒有大肆向外

因為中國統治者實施了閉關鎖國政策。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綱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