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傳統服飾的來歷和特色
假如,200年前沒有西方入侵……
引用以上鏈接,把中國傳統服飾的來龍去脈梳理一遍,希望有幫助。
200年前,西方入侵之前,華夏服裝一脈相承,留下了自然、簡約、流暢、一體化、以人為本、追求人的舒適感的服飾文化,留下了華夏五千年的時尚精神。
我們先來秒讀華夏五千年的服裝流行時尚。
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
文字太枯燥,上圖:
1、夏商周——衣裳之始:約5000年前,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華服裝的基本款。
2. 服飾屬於中國哪一方面的歷史變遷
服飾屬於生活方面的歷史變遷。
中國的服裝一開始就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一同誕生和發展的,中原地區是漢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東方經濟文化最古老最發達的中心。加之良好的地理環境,呈現出放射狀向四方影響和傳播。中國民族服裝的發展也正是在這種文化的發展基礎上,即與時代相符的縱向發展的道路上,走過了5000年的歷史。從上古至封建社會滅亡,中國服裝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以長袍服飾為主——高領闊袖、長衣拖地以及直線正裁法和交領等為特徵。
歷代統治階級所推行的服裝顯示著等級服冠制度,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保持和發展著。雖然隨著改朝換代以及時間的推移,中國服裝不斷地出現新式樣,而且朝代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又不是截然無連續,而是一步一步地沿續與交錯著向前發展。例如,古樸的秦漢服裝,富麗的隋唐五代服裝,高雅的宋裝,堂皇的明裝,華貴的清裝,它們雖然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但卻顯示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相互聯系,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唐代的服裝。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直到盛唐之後,其主要是漢族服裝與西北地區其他民族的橫向發展關系。在這幾百年的時間里,中國處於從一個個分裂走各統一,封建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處於上升時期。尤其當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在這一時期里大量地吸收印度和伊朗的文化,並融於中國的文化之中,這可以從壁畫、石刻、書、畫、綉、陶俑及服裝之中充分體現出來。
唐代的婦女服飾,是歷代服飾中的佼佼者,衣料質地考究,選型雍容華貴而大膽,裝扮配飾富麗堂皇而考究。其形制雖然仍是漢隋遺風的延續,但是多受北方少數民族鮮卑人的影響,同時也受到西域涌進來的文化藝術的影響。以歷史名畫「簪花仕女圖」的服飾為例,圖中婦女袒胸、露臂、披紗、斜領、大袖、長裙的著裝狀態,就是最典型的開放服式。衣外披有紫色的紗衫,衫上背紋隱約可見,內衣無袖「羅薄透凝脂」,幽柔清澈。絲綢襯裙露於衫外,拖曳在地面上,可與17世紀、18世紀歐洲宮廷長裙相媲美。這種服式從北朝以來,甚至唐代開元、天寶時期,都不曾出現過,因此風格獨特。
在橫向的交流影響中,促使一個民族的服裝發生變化以及如何變化的根本原因,取決於經濟和文化的強盛和落後。
清朝末年,中國封建社會處於即將崩潰之際,政治黑暗,經濟衰弱,思想禁錮,中國社會在走下坡路,資本主義文明正處在迅速發展的上升階段,迫切要求開辟海外市場和原料供應地。西洋商品日漸輸入中國,中國傳統的民族服裝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受歐洲現代文明的影響,中國的傳統服裝大大地簡化了,同時中國社會中上層社會開始流行穿著西洋服裝,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民國初年的女子,生活起了變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這種外來思潮的影響,紛紛走出閨房,奔向社會,投身於電影業、商業、手工藝業等。由於職業的要求,這些女性的改裝換容就成了必然之事。在民國元年,政府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禮服和常禮服。大禮服分晝禮服和晚禮服兩種,均採用黑色衣褲和領結。常禮服有西式和中式兩種,中式即長袍馬褂。女子禮服是身長齊膝、有領、對襟式,裙的前後有鏡面,兩則做襇,兩端有帶結的式樣。都市女子結婚採用披白紗,身著絲織禮服,手持白色花,舉行「文明」結婚,農家女子仍然以紅襖珠冠,乘坐花轎,保持著舊式風俗。
由於中國文化的根基之深厚,即使在外來服裝的強烈沖擊下,依然使中國服裝表現出對外族文化精華兼收並蓄的能力,中山裝和近代旗袍的出現,即證明了中國文化的深厚作用。中山裝和旗袍是東西方服裝結合的典範。在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在民族風格和時代風格等許多內容上符合20世紀的服裝趨勢,從而走向了世界。
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不僅僅是思想開放了,更注重個性化,時代概念在整體服裝上早已不再是一個虛有的名詞。從宏觀上看,中國服裝界已形成一定影響的服飾文化活動,無論上海、北京或大連,都是服裝文化搭橋,企業唱戲;或時裝表演或時裝流行趨勢發布等,以期達到交易,繁榮經濟文化的目的。而在這一時期服裝的重點發展趨勢是經典傳統回歸和對優雅華貴的追求兩極的並存和對比,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色。正規的、經典的,完美的與反常規的,不平衡的,怪誕的形成對比,也帶來了特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感受優雅、感受經典、感受自然、感受幽默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印象。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網路的普及應用,國際信息的傳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服裝市場。世界服裝的潮流越來朝著「自由」和「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這一信息很快地傳入中國。為運動服時裝化開辟了廣闊的市場。人們在休閑時更加放鬆自己,脫下嚴謹的西裝,換上休閑式合適的服裝。服裝的時尚不僅僅是青年人的追求,也影響老年人的時尚觀念。如運動帽、運動鞋、都是中老年人喜愛的服飾。
3. 中國每個朝代服飾的發展歷程
服飾簡史
簡介
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流,若從古典中尋找,總會將其歸結於三皇五帝。如戰國人所撰《呂覽》記述,黃帝時「胡曹作衣」;或說:「伯余、黃帝制衣裳。」這個時代,從考古發掘的文化遺存對照,應該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內出土的實物有紡輪、骨針、綱墜等,又出土有紡織物的殘片。我國中原甘肅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繪,已將上衣下裳相連的形制生動而又形象地描繪出來了。 周代是中國冠服制度逐漸完善的時期。這時候,有關服飾的文字記載十分多見。青銅器銘文中,有關服飾的記載和「虎冕練里」(毛公鼎)、「女裘寶殿」(周、伯蔡文簋)等。隨著等級制的產生,上下尊卑的區分,各種禮儀也應運而生。反映在服飾上,有祭禮服、朝會服、從戎服、吊喪服、婚禮服。這些服飾適應了天子與庶民,甚至被沿用於商周以來的二千年封建社會之中。 服飾有兩大功能:一是區別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處的場合。古代政府對全天下的人,都有規定的服色,從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詳細規定,因穿制服的人,多屬上層階級,是人們企羨的對象。時代不斷變遷,中國文化中不斷加入外來文化,流行服色也會反過來影響制服服色,在這兩種服色文化互相激盪的結果。古代的服裝,依穿著場合,原則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種類愈多,可以用的顏色愈多。
夏商周時期:
商周服飾
周朝的服飾: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范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商周時代的服飾: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間不全遵周制度。七國崛起,各自獨立。其中除秦國因處西陲,與其它六國有差異外,其它六國均因各諸侯的愛好和奢侈,以及當時興起的百家爭鳴之風,在服飾上也各顯風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著珠履;平原君後宮百數。衛王宮的衛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縟服長裙褒袖、方履等等。漢初服飾,與民無禁。西漢雖有天子所服第八詔令的服飾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節氣而為服色之別,如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漢代婦女的日常之服,則為上衣下裙。
秦漢時期: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統治時間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於他減去禮學,對於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人類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亞當和夏娃赤身裸體地生活在伊甸園里,沒有清規戒律束縛,活得挺自在。可後來受了蛇的引誘,就吃了果子,就開始有了七情六慾,就開始有了羞恥之心,就羞愧愧地把無花果葉子連綴成衣,聊以遮羞,大約人類的始祖的衣服凝聚的是人的一種羞愧的情緒,還沒有遮風擋雨抗禦寒冷的功用,也或許伊甸園中壓根就沒有寒冷。 可大自然畢竟有嚴冬與酷暑。所以說後來大約又加入了自然的因素,人們便開始用衣服來一層層地包裹自己,並且越來越厚,越來越嚴實。內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還要加罩衫,並且是從頭到腳,頭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頭巾,而腳上穿了鞋還不算,還要套上一種叫作襪的東西。到了印度則更甚,婦女們裹了頭巾還不夠,還要在臉上蒙上一層朦朧的面紗。分析起來,這其中除去了禦寒的用途與民俗的原因外,大約還有一些道德觀念在作怪。因為答爾丟夫給我們作了一個極好的例子,桃麗娜因穿得不夠嚴實,脖子下露出了一點白的肌膚,答爾丟夫便內心慌亂,趕緊掏出手帕,吩咐桃麗娜擋擋前胸,從而維持一個正人君子的清白的眼睛。幸而答爾丟夫死的早,因為衣服發展到後來出現了比基尼,出現了超短裙,並且在料子與做工上勇敢地向「薄露透」發展下去,衣服甩掉了一些實用屬性進入審美的領域,時裝業成了熱門,而時裝模特也盡情地在舞台上一展風采,答爾丟夫先生即使陽壽不盡,見了這東西大約也要氣得吐血身亡,或者為了維護自我的「貞潔」而索性搞瞎自己的眼睛。 擁有漫長封建社會的中國也不甘於落後,雖偶有村夫野老如農夫樵夫之類或許會赤了膊,《三國演義》中就記載了一個叫許褚的人赤了膊去大戰馬超,那是基本合法的。可女子就不行,有三從四德壓著,衣著上就得密封自己。若出了嫁則更甚,動輒就要犯「七出」之條,就要吃休回娘家之苦了。可是通過衣服這渠道對女性包裝歸包裝,衛道者氣勢洶洶歸洶洶,包裝不住的倒是永恆的人性。相反,過度的包裝倒似乎可以扭曲人性。如一雙赤著的腳,不論男女,不論老少,現代人看了似乎沒有絲毫的感覺,不就是一雙腳嘛。可中國滿清之女性則要用布纏緊纏嚴,以致纏小纏殘,成三寸,穿綉鞋,藏於裙裾之中。因為層層隱蔽,所以也就神秘,因神秘也就令男子心顫而想探個究竟。慶幸的是,人畢竟是萬物之靈長,人類逐漸地解決了自身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翻過歷史沉重的策頁,衣服終於發展到了今天。 倘追溯到成衣之前,衣服原本也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卷卷的布呆頭呆腦地擠在布店的櫃台上。可經了裁縫的那雙巧手,簡單的事情就復雜化了,因為便有了阿Q的氈帽,孔乙己的長衫;也有了三仙姑綉了邊的夾衣與老楊同志二斤半重的鞋子。有了衣的不同,便也有了人的不同。因為大多數的人就演過或正演著以衣取人的鬧劇,譬如現代婚姻上的一見鍾情,雖是詩人所極力歌頌的,這卻反映了一部分人看問題只限於表面的一種淺見。衣服少、暴露,人的的思維方式就認為必淫盪,見了留長發著奇裝異服的男人就認為必是無賴。因為這未免鄙陋,不曾聽說美院里是找些最淫盪的人做人體模特。所以倒需要我們記住的話便是:「衣服就是衣服。」 至於穿衣的目的,或有避寒、遮羞、審美、標志等的爭議。其實這種爭議也大可不必,因為穿衣的目的是絕不可用唯一的功用來限定而是要因人而異的,譬如一個不名一文的乞丐穿衣是大約很難顧及到審美因素,而一個面對著如山的衣服卻嘆息沒衣可穿的貴婦人大約也不用去考慮避寒的因素吧。揮金如土的主兒多了,衣店便也投其好,把衣的價碼由一位數兩位數很快升值到四位,甚至五位。為了博得「我可比你闊多了」的面子就不惜花了重金去買,而往往穿在身上後讓人的感覺並不一定很美。人之麗質自天生出如同美的芙蓉是自清水出,衣服充其量是個點綴如紅花之與綠葉。難道說如果我們家有了萬貫就去搞一套足以顯示闊氣的金縷玉衣?豈不知顯示來顯示去卻把自己顯示到老古董的出土文物堆里去了。至於衣服的功用在於遮羞,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羞是源自於知善惡果的一種人類所共存的原始情緒,是人存羞存。然羞在何處似乎又出了些差異,被人撞見裸身的女子,馬來女人要擋肚臍,某些非洲女人要擋臀,阿拉伯女人要擋頭與發,中國女人要擋腳與腿,而埃及女人擋的是臉。如果埃及女人手頭沒有別的遮蓋物,寧可撩起裙袍裸了下體也不能讓人看到她的臉。由此而言,習慣與風俗給穿衣得體與否進行了內涵不同的定義。穿衣服不是人類恥於裸體的結果,而是穿衣服產生了這種羞恥感。 秦漢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後、皇太後之入廟服,皇後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後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綉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據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游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著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 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制較復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衛之官,皆著五色衣,以錦綺饋綉,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後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後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後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後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復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隋唐五代:
到了隋唐,雖然在最隆重的禮儀服裝仍跟上傳統,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卻有了新面貌,鬧到了後 皇帝服飾
代服色制度的另一個傳統。因此這是服飾史上的重要時代。 隋唐時,一般人是穿白色圓領的長衫,低下階層穿的是用麻、毛織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圓領或交領短衣,高腰拖地的長裙,腰上還系著兩條飄帶。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婦女還喜歡穿徂領的小袖衣、條紋褲、綉鞋等西域式的服裝,她們的頭上還戴著「冪離」、「帷帽」。隋唐的女裝,以紅、紫、黃、綠四種顏色最受歡迎。 男服服飾: 冕服:祭服,最隆典禮禮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為次於冕服的第二等禮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遠游冠服: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稱朝服。 公服:為次於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禮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時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視事時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時服之。 平巾幘服:戎裝的公服。 烏紗帽服:為天子及皇太子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服裝,以烏紗做帽。 黑介幘服:沒有公職的士人,在朝見受詔時穿著。 常服:為使用最多的一種服裝。 黃袍:天子開始常穿黃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來分別品官之職位高低的傳統。 女服服飾: 大禮服: 褘衣:最隆重的大禮服。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禮服。 常禮服: 青衣:皇後禮見皇帝時穿著的。 朱衣:皇後宴見賓客時穿著的。 鈿釵禮衣花釵禮衣:歸嫁禮服
宋: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候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 宋代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 朝服:宋代在勁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 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 女服服飾: 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元:
元代的服裝制度與遼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朝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 天子袞冕服。 皇太子袞冕服。 公服:行禮時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層主要服裝。
明:
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明代開始整體上大致恢復漢人衣冠,從唐代吸收了胡人習慣以後,發展出的漢人衣冠。 明代的男裝 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明代袞服
明代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從宋代起皇帝幾乎只穿一種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辦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復唐宋時代的常服系統。 女服服飾: 禮服: 褘衣:為皇後受刪、謁廟、朝會時穿著。 翟衣:為皇後的第二禮服。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
清:
清朝是中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公元1644年,原居中國東北的滿族進入關內,佔領北京,建立了清王朝。從服飾發展的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剃發令,軍民人等限旬日盡行剃發,並俱依滿洲服飾,不許用漢制衣冠,以此作為歸順與否的標志。乾隆帝亦屬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識到,是承襲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治理論,而不必是外觀形式,方能傳國長久。乾隆朝制定詳細的冠服制度,並圖示說明,以後子孫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裡面紅。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 清朝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外褂:因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袞服:為皇帝穿著。 龍褂:為皇子所照。 補服:依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朝服:最隆重的大禮服。 吉服:清代的禮服,次於朝服是為吉服,用於吉慶典禮時穿著。 常服:清代之服裝制度,唯對常服,規定甚小。 女服服飾: 朝服:皇後的朝服則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為一整體。 吉服:由外褂與袍組成。 服飾搭配中還有眾多的技巧。
編輯本段服飾的分類
(1)按性別、年齡分類。
①年齡。有嬰兒服、兒童服、成人服,或少年服、青年服、中 年服、老年服。 ②性別。有男子服、女子服、男女通用服。
(2)按著裝方式分類。
①體形型。按照體形分別包裝的著裝類型,基本上是上下分 開的兩部分。如中國男女絕大部分的穿著型式。 ②佩戴型。把天然的或人工的裝飾品固定在身體的某一部分。 這類型多見於原始時期或現代民族的服飾形態。 ③系扎型。把繩、線、帶等材料系扎於人體的一部,特別是 系扎於腰部、頸部、腕部、腳部等。 ④掛覆型。用布類披掛於身上的形式,如披肩、斗篷、坎肩 等。 ⑤纏裹型。用長方形或半圓形的布把軀幹部纏裹起來的形式。 如印度婦女用的紗麗等。 ⑥垂曳型。上下連在一起的全身衣,長長地垂下的形式,如 婚禮服等。 ⑦貫頭型。即貫頭式、套頭式、鑽頭式。這種類型在長方形 或橢圓形的布中央挖個洞的貫頭衣,如現代人的套頭衫等。
4. 中國傳統服飾歷史文化悠久,具體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由來】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特點】交領、右衽、系帶
【作用】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漢服的五大基本特點
(1)歷史性
雖然剃發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但已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交流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於按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外貌。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三、漢服的作用:
漢服是服裝,還是漢族文化的體現
5. 中國的歷史服裝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處於現代文化歷史上一個近乎瘋狂的年代。「十億人民十億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時尚的裝束莫過於穿一身不帶領章帽徽的草綠色舊軍裝,紮上棕色武裝帶,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綠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著紅衛兵袖章,腳蹬一雙草綠色解放鞋。曾幾何時,在幾億中國人的衣櫃里,綠、藍、黑、灰等幾種顏色的衣服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當時,有西方人甚至用帶有嘲諷的口氣將穿著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國人形容為「螞蟻」。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來臨,國門打開、觀念變更,中國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著。在自我懷疑的目光中,逐漸認同穿著打扮是沒有階級性的。中國人深埋幾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服飾上得以釋放。於是在70 年代後期,出現了許多至今仍能喚起那一時代人內心渴望和熱情的字眼。
並不涼快的「的確涼」
進入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物質還比較貧乏。吃肉、吃油、吃糖要票,連吃豆製品也要票,穿衣更是按人頭供應布票。穿的顏色不外乎老三種:藍、灰、黑,擁有一套草綠色的軍裝在當時來說是很「提勁兒」的行頭。隨著物質慢慢豐富,市面上出現了一種少量的料子布——「的確涼」。「的確涼」,生活在七十年代末的人對它最熟悉不過,它是一種化纖織物,通常用來做短袖襯衫。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鮮亮效果,對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灰暗國」里的中國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巨大的視覺沖擊。在那個時代,擁有一件「的確涼」襯衫如果算不上時髦,起碼也是「洋氣」的象徵。它的流行一直延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同 「泡泡紗」等布料做成的服裝一起風靡全國。
曾做過學徒工的張大媽如是說:「那時買一節的確涼布需要5至6元錢,幾元錢對現在的人來說可能毫不在乎,可在當時卻是一個學徒工工資的三分之一,一個一級工人工資的四分之一,是半個月的伙食費,其珍貴程度不亞於現在的羊絨大衣了。」
七十年代一旦穿上了的確涼,就好像代表了一種時尚,其感覺並不涼爽,但它的優點很多:挺直不皺、不縮水、幹得快、不變形、不怕霉蛀,不用熨燙。「的確涼」最初是女性穿著,主要用來製作襯衣,以白色和藍色的單色居多。後來各種花色的「的確涼」布料不斷面市,給沉悶的生活色調帶來了更多的光彩。女性從牙縫里摳出錢來,紛紛置辦「的確涼」,使抽象而臃腫的婦女形象逐步向「女人」的本義回歸。男人們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的確涼」襯衣,把下擺扎在褲腰裡,顯示出自己的精幹與挺拔。
現已年過半百的張女士在回憶起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時,無限感慨的說:下班的年輕姑娘們穿著碎花的「的確涼」裙子,結伴站在欄桿邊旁若無人地聊天、看風景,隨意的擺弄她們的連衣裙,金色光線斜照著她們細長的腰肢,成為了貧瘠年代唯一的風景。
作為時尚主語「的確涼」,已大有一統天下的味道。人們開始排班站隊,競相爭穿摩擦就生火花的「的確涼」。談戀愛階段,男士給女朋友送條「的確涼」裙子,她們就會歡喜不已,猶如現在的女人得到珠寶首飾時的狂喜心情。女人們還常把「的確涼」衣服拿出來,在鄰居面前擺弄,顯示男人對她的關心。看來,小小一件衣服,體現的時代風化還相當復雜。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曾經風靡一時的「的確涼」逐漸退出公眾的視線,被其它更高級好看的布料和成衣製品所代替。但它卻代表了不同歷史階段人們的選擇和追求,也體現了一個時期的時代風尚,更是我們生活越變越好的歷史見證。
有領子的「假領子」
假領子其實是真領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內衣服裝,只是一件領子而已。曾做過裁縫的王師傅解釋道:「假領子又不完全只是領子,它還有前襟、後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內衣上部的少半截,穿在外衣裡面,以假亂真,露出的衣領部分完全與襯衣相同」。
改革開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質生活還比較貧困,聽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們回憶時說:當時收入少,供應緊張,購買許多東西需要票證。單說購買服裝,除了有錢,還得有布票、紡織券等等。紡織品基本上也是定量供應,不到年節,一般人是極少添置新衣服的。襯衣更是服裝中的上品,穿上它,人顯得精神體面。可是襯衣價格相對要貴,且需要布票,於是人們窮則思變,假領子應運而生,風行一時。
那年月,滿大街愛體面的人們穿著干凈整齊的襯衣,那其中就有不少缺衣短袖的假領子混雜其中,招搖過市。好在假領子穿在外衣裡面,真假難辨,誰也不會扒了你的外衣,看看裡面穿的是真襯衣還是假領子。況且假領子已經成了一種服裝時尚,穿的人多了,人們也都見慣不怪了。
俗話說:需求產生供給。在貧困經濟時代,假領子成了世上獨一無二、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替代品。買件假領子穿,不僅節省了開支,也照顧到了著裝者的體面。小小一件襯衣,竟能改良得如此完美而周到,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真是發揮到了極致。
80年代:色彩繽紛時代的來臨
在很多人看來,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人們看到大喇叭褲、蝙蝠衫、還有健美褲和連衣裙。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對外開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時尚迅速進入中國,向年輕一代傳遞著最新的潮流信息。而這樣的變化,直接體現到80年代。
80年代流行一部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反映的是紡織廠的女勞模與漂亮裙子之間的矛盾沖突,由當時的偶像級女星姜黎黎和趙靜主演,影片的創作人員在拍攝時也許沒有預料到,這部影片會成為那個年代中國人服裝革命的寫照。80年代初,封閉的大門被打開,外面的世界使中國人眼花繚亂,別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國女性開始以審視和懷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隨著對文革極左思潮清算的深入與擴大,中國人開始認同這樣一個真理:美是沒有階級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與意識形態的健康與否必然相連。銀幕上的「紅裙子」是中國女性從單一刻板的服裝樣式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點的服裝色彩和樣式的一個標志性道具,一個多樣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裝時代正式到來。
6. 求關於時尚的發展史
從一萬八千年前山頂洞人的骨針,到基督教文化中亞當夏娃的無花果葉,我們人類就此開始了漫長的穿衣史。事物的發展總是物極必反。經歷了幾千年的穿衣史,人類終於厭倦了繁文縟節的「穿」衣,而開始了「脫」。原來的外衣被脫卻;曾經是內衣的角色又變成了外衣,似乎像節肢動物的蛻皮一樣。
1、維多利亞時代的貴婦
人類衣服漸漸脫去的過程相當緩慢。我們不可能想像上古的吉布森少女裝(Gibsongirl)一夜之間會脫成比基尼泳裝。像維多利亞時代的貴婦在穿著極不科學的緊身胸衣和大撐裙外,還須穿九件衣服和七至八條裙,若要外出還須加一件厚重的羊毛披肩和一頂插上羽毛、花朵、絲帶及面紗的大帽子。據統計,體面的淑女至少背負10磅—30磅重的衣飾。我們不難想像,若將路易十六或伊利莎白一世那一件又一件的華貴衣袍都卸去,他們將會變得多麼羸弱和寒磣。在這一段歷史里,服裝的某些功能被誇張到畸形的境地,人們把「穿」衣的行為變得如此冗長與困難。
2、女人也是兩足動物
人類身上衣物的清減始於二十世紀。故事當然應該回到「衣多為貴」的穿衣史的終結,即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但必須強調,使人類選擇脫衣的絕不是衣著者們自身的主觀意願。有這樣一則寓言:風和太陽打賭,說誰能讓行人脫下衣服。求勝心切的風使勁鼓吹,卻未能奏效,行人反而將衣服裹得更緊了。而太陽輕輕地灑下熱浪,不一會行人就脫卻了上衣。其實,讓人類脫下衣裳的「太陽」,正是現代工業文明。人們頓悟,這么多的衣服已不適應現代氣候。現代化的機器生產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乃至衣著方式。現藏於布魯克林博物館內的一件對襟長袍,外加長斗篷,這是二十世紀初的海水浴衣,即如今的「沙灘裝」,其層次與繁瑣令人咋舌,可見上世紀初人們面對脫衣問題,遠比今天的想像要困難得多。當淑女們的曳地長裙剛離開地面,輿論界便戲謔道:「原來女人也是兩足動物。」
3、夏柰爾的減法設計
早年的網球裝是長袖衣,長裙和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位叫蘭格林的人將網球女裝的裙下擺稍稍改短,立即引起輿論界的驚呼,稱為網球場的「裸腿之戰」。最早的解脫應該歸功於一位對東方藝術狂熱的愛好者,法國時裝大師,保羅?波烈(PoulPoiret)。他在服裝的傳統與現實沖突中,率先讓女人脫去了緊身胸衣(corset),那種令女性保持43cm細腰的胸衣,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損害健康的枷鎖。穿,原本應是在人體上進行包裝,美化,但最終導致對人體的束縛。而沉重衣物褪去的歷史,則一開始就從人類自己羅織的樊籠中解放人體。波烈脫去了緊身衣,卻無法擺脫對華貴、濃艷的審美喜好。所以,當夏奈爾(Chanel)那種極具現代感的減法設計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波烈曾譏諷她的設計是「高級的窮相」。所謂「窮相」,無非是指夏奈爾的設計脫卻了鉛華,就像當時的建築設計,完全丟棄了洛可可、新藝術運動的裝飾,剩下的就是「功能」。
4、T恤來了
20世紀20年代建築界掀起了「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在服裝界亦表現得頗為徹底,具體而言,脫去所有浮華。事情好像倒了個兒,原來穿上的,如今脫下;原來長的,現在剪短。服裝造型愈來愈簡潔,裙子下擺離地愈來愈遠。到二十世紀50年代,伊夫?聖洛朗的名為「梯形」的成名之作,紅遍巴黎。這是一款極為簡潔的梯形裙,可愛的圓領,兩只大口袋;沒有蕾絲,沒有絲帶,簡潔得近乎「貧寒」,但這正是一發而不可收的潮流。其實,要論解脫得徹底,當數T恤衫。近年來時裝界時興「內衣外穿」,而T恤恰是開此風氣之先河。這種緊身的針織圓領衫,據說原系法國軍服的內衣;又說美國馬里蘭安納波利斯碼頭工人所穿,被美國青年當作便裝穿著。特別是好萊塢影星馬龍?白蘭度在《慾望號街車》的T恤形象,令T恤風靡全球。如今針織T恤比比皆是,成為內衣外穿最普遍的形式。
5、剪刀裁出迷你裙
二十世紀60年代無疑是服裝減負史上重要的時期。一位來自威爾士的英國女子,瑪麗?奎恩特(M?Quant),她一剪刀裁出的迷你裙,開創服裝史上最短小的裙子。這種玉腿畢露的「迷你」風迅速迷倒了全世界。一方面是現代人越穿越少的態勢;另方面,一位法國學者佛魯吉爾(J?C?Flugel)提出了更為驚人的預見,他預言:人類終將拋棄衣服這個拐杖,回到裸體。顯然目前尚難證明其預言的科學性,但在60年代一片反叛的喧囂聲中,確有一批先驅者脫光了衣服,實踐了裸體。這就是當時沸沸揚揚的「裸體文化」、「天體運動」。顯然,他們「脫「得太徹底。許多到過天體營的人都表示:裸體的人類身體比穿衣還無趣。
迷你裙趣味檔案
歷史上第一個將迷你裙推上全球流行最前線的,是設計師MaryQuant,那是1965年,也被稱為Mini之年!
六十年代末期,迷你裙方興未艾之際,倫敦有許多餐廳不接待穿褲裝的女士,這引發人們玩起了一種顛覆成規的游戲:女孩們故意中規中矩地在迷你裙下穿上長褲,外罩長大衣,來到餐廳用餐。當門口的接待員攔住她們並為難地解釋餐廳的規定時,這些大膽狂放的女子便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脫下長褲,交給一旁早已滿臉通紅的衣帽間人員,然後昂首闊步地邁入大廳,完全不理會旁人的議論與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片。
6、爆炸比基尼
精簡衣物的歷史中最具沖擊力的應該是比基尼泳裝的誕生。1946年6月30日,美國在被其託管的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名為比基尼的珊瑚島上空,引爆了和平時期的第一顆原子彈,比基尼從此震驚、聞名世界,並成為英語「聳人聽聞」、「驚天動地」、「轟動效應」等詞彙的同義詞。在比基尼島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第18天,法國的一位名叫路易斯?瑞爾德的泳裝設計師,於1946年7月18日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塊布和四條帶子組成的泳裝,這種世界上遮掩身體面積最小的泳衣,形式簡便、小巧玲瓏,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團可裝入一隻火柴盒中。這種泳裝面世令世界震驚的程度不亞於那一顆原子彈爆炸。別出心裁的瑞爾德不失時機地利用比基尼島爆炸原子彈的影響,果斷命名這種兩片三點式泳衣為「比基尼」。在這種泳裝出現之始,地中海沿岸國家視其為瘟疫;義大利明令禁止;西班牙海岸警衛隊驅逐穿比基尼泳裝者;甚至美國也曾為比基尼抓過人。
7、內衣外穿潮流
二十世紀80年代,一批前衛的時裝設計師決定混淆內外衣的界定,這就是「內衣外穿「的潮流。這是一個大膽、蠱惑的年代。美國著名歌手麥當娜在其巡迴演唱的舞台裝完全以內衣表現,該片在1991年戛納影展時,麥當娜穿著純白絲胸罩與束褲出席,著實是對以往傳統服裝觀的徹底反叛與藐視。
8、淡極始知花更艷
這樣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當巴黎、米蘭或紐約的時裝大師再一次剪短上衣的下擺,使女士露出了肚臍時,輿論不再驚訝。同樣,當T型台上的模特穿著透露的時裝時,彷彿人類的衣服又被脫去半層皮,再次顯示了人們對衣服的眷戀與困惑。倒是一位來自德國漢堡的姑娘,以其品牌JILSANDER,旗幟鮮明地樹起90年代的簡約主義。這種風格為紛繁的世紀之末抹上了極淡極雅的一筆。回首百年,我們不難看出:從穿到脫,這不只是簡單的衣著行為的逆行,而是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
比基尼女人的態度
BBright歡樂的,閃亮的
IInternational國際化的,世界性的
Kknowing知性的,智慧的
IInternational國際化的,世界性的
NNature自然的,本性的
IInternational國際化的,世界性的
這里,比基尼只是比基尼女人的態度:B-I-K-I-N-I。
7. 中國服飾文化的歷程,過程
西風東漸與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變化為個案研究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其社會生活方式也出現了西俗化的傾向。探析近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變化,可以深入了解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俗化現象及其規律.
社會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西俗化;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開始被納入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之中。由於中西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學東漸局面。在這一過程當中,「隨著條約口岸的開放」,西方人的社會生活方式作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漸次傳入中國,國人開始接受這些「新的生活方式』)並由此在中國形成了「西俗東漸」的現象,晚清時期的城市華人社會生活方式開始了西俗化。
當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並不完全等同於先進。但是它作為在近代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畢竟在實質和內涵上比在農業社會文明和封建專制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生活方式要先進許多,因為「西方近現代民俗作為現代化的伴生物,比之中國傳統習俗更能適應現代社會」)。雖然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挫折和阻礙,但是,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方式還是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西化的過程。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個民族或國家社會生活方式最為直接的窗口。而中國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歷程也是首先從這里開始的。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服飾被認為是禮制大防,它的變化常常與更改正朔聯系在一起,足見其重要性。
在最初,中國人認為短衣窄袖的「夷服太覺不類」。但是,曾經崇尚寬袍大袖的國人很快就認識到西式服裝簡潔、靈活、方便的特點.
中國最早接受西式服裝的當屬廣東沿海地區和開放口岸的一些買辦和經常同洋人有生意往來的商人,他們最早模仿洋人們的穿著打扮。
一直到19世紀90年代以前,還只是少數獵奇者和洋務買辦們穿著西式服裝,這些人還被大眾視為叛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時,隨著西方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和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國認同程度的日益加深,國內剪辮易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有人力主改穿西服,提出:「視西人之遍身結束,舉止生硬者,反覺文明。」【在戊戌變法中倡導「與歐美同俗』,的康有為也主張改穿西服,並把西服附會成中國古代的服制:「夫西服未文,然衣制嚴肅,領袖潔白,衣長後社,乃孔子三統之一;大冠似箕,為漢世士夫之遺,革窟為楚靈王之制,短衣為齊桓之服。)資產階級革命派更是把改穿西服視為「可振工藝,可善外交,可以強兵,可以強種』, 的靈丹妙葯。這雖然體現了「全盤西化的盲目J陛」,卻也說明了當時人們對西式服裝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可。20世紀初年,西式服裝開始廣為流
行,不僅一些大城市中的學生制服日漸洋化,就連一些窮鄉僻壤也不能免俗。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廣西梧州中學的學生就被允許「披洋衣揖孔孟」。
在近代,女式服裝的西化比男式更早。在鴉片戰爭前後,江南各省就流行「夷船』,舶來的女性衣飾,主要以花邊絲縷之類為主,俗稱為「鬼子欄桿」,女子服飾的西化也由此開始。1859年,剛到香港的英國人吟-411就「看到很多中國姑娘的天足上穿著歐式鞋,頭上包著鮮艷的曼徹斯特式的頭巾,作手帕形,對角折疊,在頗下打了一個結子,兩角整整齊齊的向兩邊伸出』。所以他驚奇地認為她們的「歐化癖是頗引人注目的』,」勸。更有史料說:「海上女界喜效夷裝,衣必袒胸露臂,褲必長不及膝,襪必長統,履必高底,其形式介於華夷之間。在染歐化之滬人視之固覺時髦,然使驟入守舊派目中,其不詫為妖孽也希。n[$]( P248)這些追趕新潮的女士主要以妓女為主,她們敢於標新立異的勇氣使她們成了領導近代中國女性時裝潮流的先行者。到了19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開始流行顯示人體美的女性時裝,北京也有青年女學生「赤胸露臂,短袖青衣,雲鬢高垂,皮鞋聳底」[9 ]( P30)。而且,當時不僅民間如此,甚至就連壁壘森嚴的皇宮也有女性穿西式服裝。據記載,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駐法國公使裕庚卸任回國時,與西式裝束的夫人和兩個女兒到頤和園接受慈禧太後的召見,他的兩個女兒更成為了慈禧的御前女官,凡遇外事活動,她們總是身著洋服,隨侍在慈禧左右。可見,當時的人們對西式服裝的接受力已經大為提高,以至於就連頑固派慈禧也能夠接受。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作為外套的西服開始日漸在城市居民之間流行,而且洋式襯衫、絨衣、針織衫、西褲、紗襪、膠鞋、皮鞋等也被國人日漸接受,人們服飾的西化程度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8. 中國唐朝至今服裝的發展史
隋唐服飾鑒賞
引言:
隋在公元581年滅了北國,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公元589年滅陳後,統一了中國同南北朝一樣,統一使得南北的服飾進一步融合,時間不長,隋被唐所代替,唐從此統治了中國近三百年,衣冠服飾制度,經過了長期的承襲、演變、又加上唐代強盛的國力和廣泛的交流,因而顯示出上承歷代服飾,下啟後世服飾的重要特點,在服飾風格上顯示出華麗、清新、博人。
⑴男子服飾
這個時期的男子服飾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隋至初唐,第二階段為中、晚唐時期。各個階段,按照等級制度的差別。裝飾內容,一般色質料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天子、皇子及群臣的官定服飾,又固著裝環境與場合的不同,分為祭、朝服,公服與常服,笄、絳紗單衣,向紗中衣,向裙襦(或衫),革帶金鉤、曲領方心,絳紗蔽藤白襪,烏皮屐。劍、雙佩、雙緩、 貢囊等,各人按官職的大小再各有減少。在唐代李賢墓的壁畫中,就可以看到一些朝服的形制。
而公服又叫從省服。是一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在塑望謁見時的服飾。具體的形制是:冠、 、笄、絳紗單衣等。唐使君集像中頭戴進德冠、手執笏板,腰間佩有 貢囊、即用的公服。
常服,古代叫宴服,即生活常服。唐初沿襲隋制,天子用黃袍及衫。後來就固天子用赤黃袍為衫。就禁止其他臣民用赤黃袍了。亦規定親王等到三品以上穿大科綾羅紫色袍衫。五品以上穿米色小科綾羅袍;六品以上穿黃絲布交棱雙。
在服色上,唐初沿襲隋制。天子穿黃色袍衫,隋文帝上朝時用赤黃色交綾袍,唐高祖李淵則穿赤黃色的袍一戴黃巾作為常服。自這開始,隋唐就禁止其他臣民穿赤黃色的衣服了。三品以上為紫色袍衫、五品用青色六品用黃色,七品用綠色,九品用青色。
上述服色,雖其中各有變化,但大致以紫、緋、綠、青四色來確定品的尊卑。
隋唐時袍衫等服飾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出許多新的式樣來。與前面各朝不太一樣的式樣:圓領,在衽、窄袖、領袖下擺處設有緣邊。此外,這時期有特色的袍衫還有 色袍、 衫、缺胯袍等。
斕袍、 斕衫,就是在袍衫上加斕袖、 漂、作為士熱人的土服,是一種衣裙連屬的袍衫形式,與深衣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深衣是右衽,斜交領,大袖,並且在頸子,袖子、衣服下擺處都有邊,突出了是下擺處有很寬的橫斕裝飾。
缺 袍,缺胯衫所謂的「缺胯」就是在袍和衫的腋下,即我們今天稱為「擺縫」的地方開放,這樣較便於人行動,也正由於它的這些特點,被作為人士平民或奴役等勞動者的服飾之一,又因為這種式樣便於行軍騎射,又成為戒服之一。
黃袍,是赤黃色,繹色的紋綾裁製的袍。式樣為右衽、大袖、領子、袖子、褪長至膝下或到腳,這是隋唐時皇帝,皇太子特定的服裝。也從這時開始。
銘袍,即「迴文銘袍」是用金錢,銀以迴文為紋樣綉在袍子上,銘袍的式樣是右衽、圓領、大袖、前有鳥獸花紋,背後有銘文。
穿用胡服,遠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一了漢到北朝,胡服已成為朝服。常服了,隋唐時,已忘記了它是胡服了。
隋唐的胡服實際上包括西域和少數民族飾和印度,等國外服飾,它具有衣長到膝部、頭戴毛氈或皮帽,腳上穿靴子,領式為圓領,翻折領。
這種胡服在唐帶士俑、唐三彩人物和唐代李賢的壁畫中都可以找到。穿胡服的人,有的是奔走在「絲綢之路」上的特使。有的是溝通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使者,還有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隋唐時,將長袖減短而形成了一種合領,對襟、無袖或短袖的長衣叫半臂、它長到膝部、胸前系帶子,穿在袍衫外面,是春秋季節的服飾。半臂與背子同屬一類,知識各時期的稱呼不同,不分男女。
隋唐時期的男子的服飾中,還有襖裙、褲褶、弁服等。一般文人雅士或紳士老者,仍以大袖寬身的單衣,長裙為最常穿用的服。
婦女服飾
隋唐時期婦女的服飾顯示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這也與當時的審美觀有關,當時以體態豐腴為美,小女子喜歡穿男裝。
這一時期皇後,皇太子妃以其他顯貴命女子的服飾也很繁雜且等級嚴格。比如皇後的服飾中有: 跬衣、鞠衣、鈿衩、 衣;皇太子妃的服飾有:翟衣、鞠衣、鈿衩, 衣三種。但首飾的數量少於皇後的服飾;其他命婦的禮服更較上兩種簡單。
當時婦女的一般服飾也很豐富。
隋至唐初的女子服裝,大多是上穿窄袖,衫襦。下穿長裙,腰系卡帶,肩披長巾,腳穿高頭鞋碌。窄袖長到手腕。上衣短少僅僅到腰部,在唐朝的壁畫中,唐代婦女穿的就是窄袖衫襦。身長披帛。長裙。這種上衣極短而下裙拖長的服飾、更能顯示出比例上的節奏感而表現出體態美,可見唐代婦女的綽綽風姿。
唐代時還流行一種袒胸大袖衫襦。是貴族婦女在庭院散步、菜花、促蝶、戲犬時常穿的服裝式樣是:袒露胸部上部,大袖,對襟衫,長裙,肩披批帛,飾有織文和綉文,裙腰高至乳部以上,以大帶系結,大膽地誇張了女子的腿部又好箱是現在朝鮮婦女所穿的群,上短下長。面料一般是紗羅織品。所謂的『綺羅纖線見肌膚』,又是唐代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即僅以輕紗蔽體,這種裝束體現了唐代文化開放的特點。宋代婦女也穿紗,羅衫襦,但從穿著的方式,面料透明的程度上都無法以唐代比,隋唐時期女子的裙,腰高至 部,半擔化,露 部裙長可拖地,並且造型瘦俏。從隋唐壁畫中可以看到隋唐女子穿衫,長裙亭亭玉立和秀美形象。裙的色彩從緋、紫、黃、青等為最流行。當是唐弦宗的楊貴妃最愛穿一種黃裙,這種裙子用陰金香草染成,色澤如花,特別鮮艷,不怕日曬,而且可以發出芬芳的清香。這種黃裙逐漸在宮繽妃、仁官之家的太子家中流行,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折腰多舞陰金裙」。就說明了這一點。
除這之外還有一種由兩種式兩種以上色彩的裙料互相拼接縫制而成的一種長裙,又叫間裙著種裙子在魏晉時已開始流行,隋唐時,不分貴賤尊卑,婦女都和愛穿中唐以後漸漸少見。
隋唐時,婦女喜歡穿胡服,而且愛穿男子的服飾,這時的胡服特點是:領、袖和下擺處有錦邊裝飾,應邊忖襟,折領式圓領窄袖,頭戴高頂氈帽,系束帶且帶上有多種飾物,下穿帶堅系的小口褲,腳穿尖失的綉花鞋式半呦軟貨。胡服革帶上的掃飾物在三國就傳入中原了,到了唐代已成為了武員必佣之物,佩掛的飾物有算袋刀子,礪石、契芯真、
火石袋等七種俗稱「 」,開元以後,朝遷改制一般官吏都不在佩掛了,可在民間卻更流行了,只是後來有去了原來的七事,只有窄皮條代替掛在腰上。
女穿男子的服飾可以從唐永秦公主墓的壁畫上找到。
另外,中晚唐是,還有一 種四 服裝流行在宮廷和上層貴婦之中,著種服飾為頭戴綴滿珠寶裝飾和 和桃形金冠,身穿折領窄袖上袍,袖口與領邊都有綉金的金飾,腳穿軟線貨。
隋唐時,女子和男子都穿「背子」款式是對襟式,也有少數是「套衫」式的/領口寬大,顯袒沖狀,短袖式者沒有袖子,由於背子穿著比較方便,所以宮中的宮女多喜歡穿用,而且定為當時的禮服。平常女子也多穿背子的,但在服飾面料、裝飾和做工才大為遜色,領字袖口和下擺處只有深色的厚質面料作款史與,服色一般用白色。
當時另一種沒有袖子的服飾是「和尚」與 相似,比 要上。穿在衣衫的外面,在唐佣中常能見到這種裝束。而還有一種穿在衣服的外面的服飾叫「縵衫」,它的形制特別短小,一般是舞樂女子穿的,據說舞女剛露面時,多穿著縵衫,等眺到一半時,舞女們就都脫去縵衫露出裡面穿的有綉文的美麗的衣裙來,令賓客們眼前煥然一新。
總體看來,隋唐的婦女的服飾可以說是花樣繁多,五光十色,具有艷麗、華美、自由、蕭灑的藝術風格。通過這些服飾把隋唐美人秀美豐滿的風姿顯露得淋漓盡致。背子、半臂、背子、輛襠
背子、半臂、背心、輛襠這四種服飾,很相似,後都四男女都穿的。其中被子在宋代的變化較多,所以將上述服飾單獨來介紹一下。
背子又叫褙子,子。雖然這種款式在宋代男女都穿,但在其使用形式和時間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穿著也不盡相同。
以男女穿的背子來說,是對襟,在兩腋及肩後都垂有帶子,因為是對襟,所以需要用帶子系束,並飾在胸前。交領或盤領式的背子,多與盤領式的公服配套使用,這是背子使用於難子方面的形式及其作用。
從史料上著。男子穿的背子還不能作為正式服飾來穿,雖然宋代的皇帝也有穿這種背子的,但也只是在非禮儀場合穿用的。士大夫們平時雖然也有隻穿背子見客人的,但必須戴帽子,並把下兩腋根垂帶系在胸前作為禮節。
宋代女子穿的背子,是在以前的半臂和單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婦女背子必須是腋下有開衩的才叫背子,否則可能是長襦,因為背子長到膝部。腋下開衩也很長,約在腋下十一、十三厘米處一直卡到底邊。領式有斜領、直領、盤領、袖子比衫的短,比半臂長。胸前有帛帶打成結作為禮節,也有把兩腋下的雙垂帶橫著系的,後來去掉了設的雙帶。由於時間的演變,穿著者的不同或長或窄,以及面料也色彩等的差別也是很嚴格的,貴族婦女的背子衣或是僅次於大袖禮服的帶禮服。比較正式的場合穿正式禮服,梳髻,一般的場合則穿背子和裙。如皇後回娘家時穿背子,皇後在節慶日時第三杯酒後可以換上團冠、背子,說明背子作為常服使用。一般未婚女子和妾女們也把背子作常服。其它如說媒時也可穿用。所以女子也男子的背子的作用是有不同之處的。難子只作便服,女子卻能作次等禮服或常服。
半臂本來是武士們穿的,因為它便於行動。除了武士之外,宋代在家裡等不正式的場合也穿半臂的領有團領、交領、襟式有直襟、交襟,而袖子可以減去。婦女也有穿半臂的,這種半臂都是罩在外面的。半臂的袖子加長就成為了背子,如果減去袖子,就類似背心了。被子可以穿在裡面,如薴布背心。
輛襠有軍上穿的輛襠甲,也有一般人穿的輛襠杉。輛襠一般穿在外面,外性也背心相似,但比背心要短,因而這二者既相似,又有不同。
宋、元、明、清時期的服裝
(1)宋代男子服裝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飾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襖、襇衫、直掇、道衣(袍)、鶴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圍等。
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宋代的袍長到腳,有單和夾,本來有棉絮的稱袍,又叫長襦,後有錢人用錦做袍,叫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種材料粗且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宋代承襲其制,但在式樣和名稱上都略有差異,宋代缺胯衫叫「四袱衫」缺胯袍叫「」四袱袍。式樣不同的宋代是圓領,右衽,且有大袖廣身和窄袖緊身兩種。
短褐,是粗布或麻布做成的粗糙的衣服。因為它身狹窄,袖子小,所以叫筒袖襦。褐衣,不象短褐那樣又短又窄,一般指不屬於綾羅錦一類的衣料,也有用麻或毛織成的,一般是文人隱土好穿的,也是道家用的衣服之一。
衫在宋代品種、衣式很多,如有涼衫,紫衫,白衫襇衫、毛衫、葛衫等。涼衫披在外面,因為是淺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到了後來及作為弔慰凶喪時的服裝,其它場合不穿,紫衫本來是戒裝,因為是紫色的,所以紫衫,前後開衩以便於騎馬,且窄短,毛衫和葛衫是用羊毛或葛麻織成的衫,襇衫,衫下加一條橫襇,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近子官服形制,所以官員也有很多人穿的;還有一種叫帽衫,是因頭戴烏紗帽,身穿黑色羅制圓領衫而得名。
襦襖都是平民日常穿的服飾,這兩者的差別並不很大,後來就「通稱了。直掇、道衣、鶴氅都是宋代文人日常披在外面的比較寬大的服飾,直掇是長衣而衣背上的中縫一直通到下面,故此得名,也有叫直身的,也有一些僧人穿直掇,道衣是道家的法服,不是專指道土穿的服飾,一般的文人都可以穿,它的式樣是斜領交裙,四周用黑布做緣邊,用茶褐色做成袍子的式樣,所以又叫道袍,穿道服時,有時用絲絛系住腰。鶴氅本是用鶴羽等鳥的羽毛捻成絨織的貴重裘衣,在晉和南朝的時候就有了。式樣是穿袖、大身,後來把這種寬大的衣著叫鶴氅。這三種服飾比較粗似,但直掇和道衣是斜領交裙,而鶴氅則是直領下垂至地的一種形式。
宋代有一種叫貉袖的衣服,這種衣服的特點是便於騎馬,袖在肘間而長短與到腰間,是一種比較短小緊身的服式。
蓑衣是一種雨具、是用草編成的,唐代張志和《漁歌子》中就有「青笞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句子,可見唐時已有蓑衣。
腹圍與前而說的袍(抱)肚不一樣,是一種圍腰間的服飾附件。宋代人喜歡用鵝黃色的腹圍,稱這叫「腰上黃」。
宋代婦女服裝
宋代婦女服飾比較復雜。這也是從古至今服裝發展的共性。當時許多服飾別出心裁,花樣百出,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後來政府不得不下令規定:婦女的服色都服從丈夫的服色,平常人家的婦女不準穿綾縑織的五色花衣。但當時人也沒怎麼遵守這個規定,時裝興盛的風氣有增無減。當時還有偏好「奇服異裝」到了採用外國服式的,後來皇帝詔令凡有穿契丹族衣服的人,都定為殺頭之罪,可是當時時裝的盛況空前。
宋代貴婦的便裝卻時興瘦,細、長,與以前各個時期不太相同,衣著的配色也打破了唐代以紅紫、綠、青為主的慣例,多採用各種間色粉紫、黑紫、蔥白、銀灰、沉香色等。色調淡雅、文靜,合理地運用了比較高級的中性灰色調,衣飾花紋也由比較規則的唐代圖案改成了寫生的折枝在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自然。
一般平民女子,尤其是勞動婦女或婢僕等,仍然穿窄袖衫襦。只是比晚唐、五代時的更瘦更長,顏色以白色為主,其它也有淺絳、淺青等。裙褲也比較瘦短,顏色以青、白色為最普遍。
總的看來,宋代婦女的裝束,除了北宋時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闊的裙褲外,窄、瘦、長、奇是這一時期婦女服裝的主要特徵。
衫是一種最普通的衣式,宋代婦女的衫多半用刺綉為裝飾。大多是圓領、交領、直領、對襟,腰身清秀苗條,下擺多,有較長的開氣,衣料一般是用羅、紗、綾、縑等輕軟的料子。
襦與襖是相似的衣式,襦的造型短小,一般到腰部,對襟,側縫下擺處開氣,袖端細長,衣身也比較窄。襦有單襦,復襦,單襦與衫相近,復襦與襖相近。通常貴族婦女的服色以紫紅、黃色為主,用綉羅並加上刺綉。平常的婦女多以青、白、褐色為多,上了年紀的婦女也喜歡穿紫紅色的襦。
而襖大多是有里子或夾襯棉緊的一種冬衣,對襟,側縫下擺開氣,又叫「旋襖」,可以代替袍。宋代對袍的穿用是有限制的,除命婦可以穿外,其餘大多數的民間女子是不準穿的。後規定命婦的袍色,三品以上是紫色,綉著仙鶴和芝草,三品以下律用黃色,並不綉花樣。至於襖的服色,除了白色規定作為「凶服」外,其餘的沒有什麼限制,可以隨各人的喜好來選擇。
窄袖衣是宋代女子中普遍流行的一種便服。式樣是對襟、交領、窄袖、衣長至膝。特點是非常瘦窄,甚至貼身。由於這種服裝式樣新穎又省料,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不但貴族女子喜歡穿,一般的女子也仿效。這也表明,宋代人注意經濟實用,除了頭髻外,穿衣盡量節約衣料,這樣既便於行動,又誇張了女性的曲線美。
同時還流行著一種翻領款式取長至膝的窄袖衣。製作時在領襟上加兩條窄窄的綉邊裝飾。翻領一般是三角形的,有時還要戴帔帛,腰裡系綬,雙雙做成各種連環結。
宋末又流行窄袖裹貼住身體,前後兩側縫的地方開衩,衣衩處有許多衣扣作為裝飾,叫做「密四門」,人稱妖服,是古代的奇裝異服之一。
北宋時,婦女喜歡在裙子前面開衩,這樣便於騎馬,有錢人家的女子也愛在家裡穿。這種習俗甚至到了元代(主要是在宮廷中)還仍然保留著。
宋代婦女的褲一般都是不露在外面的,外面系數著裙子,裙子大多把褲子都掩在裙內。不過也有單穿褲子不在外面穿裙子的,不過這是低等婦女的裝束。宋代的褲上有綉花,而且還保持著無襠的褲。
當時婦女的貼身內衣有抹胸和裹肚。二者形狀差不多隻是抹胸短小而裹肚較長。抹胸有時
還可以穿在外面。宋代婦女等同男子一樣在腰間圍一個腰圍,即「腰上黃」也有腰上系青花布中的。
(3)元代男子服飾
元人以白、藍、赫色最為流行。蒙古人喜歡尚白色,以白為潔;蒙古人崇拜天,所以也尚
青色。
質到服是蒙古族的衣冠之一,漢話譯為「一色衣」,與周代的深衣近似。衣袖較緊、窄,
而且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有無數褶襇,造型像現在的百褶裙,在裳腰部加橫襇,領式多是右衽交領,方領、盤領。下身是小口褲,腳穿絡縫靴,腰間開始時用氈毳革作裝飾,後來用擰絲金線或用紅紫帛捻成線,橫纏在腰上,這樣騎在馬上,束緊腰圍就出了體型的輪廓。衣飾的紋樣有:日、月、龍、鳳等紋。質以服用青、紅色綿做的較多,在衣的肩背間綴以大誅作為裝飾。
元代一般男子有穿宋代圓領領袍和宋代的交領袍,頭戴宋式中,貧苦的勞動人民則是短衣,披蓑衣,窄裙或赤足裹腿,腰系大帶,衣式多為右衽、交領,插簪或戴斗笠。
元代男子的服飾繁多,名且各不相同,且有南北方的區別,如還有深衣,襖子,褡護,羅
衫,貂皮裘,汗衫、錦衫,披襖,團襖,氈衫,油衣,出袖,軍撤……不可盡數,由於距離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所以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圖像和出土文物來了解它們的大致情形。
(4)元代婦女服飾
元代婦女服飾也包括蒙古婦女和當族婦女的服飾。漢族婦女仍保持宋代的服制,上衣有比
較瘦俏的背子,衫襦,雲肩等,下穿多褶裙,頭上一般梳頂心簪。後來受蒙古族婦女服飾的影響,穿一種黑褐色粗布或絹做的左衽、窄袖、腰束大帶的長袍的人漸漸多起來。另外,這一時期在婦女中還流行各種單,夾棉的對襟衣和半袖襖,這是與唐宋時期的服飾不相同的,而蒙古族婦女的服飾就帶有她們本民族的特點了。蒙古族婦女以袍為禮服。蒙古婦女穿的袍式寬大而長,右襖交領。袖子大但在袖口處較窄,相當於現在的蝙蝠衫的形式。
(5)明代男子服裝
明代一些男子服飾主要在罩甲、電 等。
罩甲是明代內官、都 史、軍人、巡撫、待郎和一般男子都穿的一種背心
式外套。一般在春秋季節穿在其它衣服的外面,短袖,便於行動。罩甲上有紋樣刺綉,有的下擺處,還有絲惠來裝飾。
申 ,源於元代的質孫服,也與深衣制相似,但深衣的下裳是正反十二幅而沒有折襇,明
代內臣穿的軍 有長而窄袖子,下擺開氣,盤領或方領,上衣有橫襇,下裳旁側有馬甲褶,即現在的百褶。當時穿軍 的人除了內臣外,還有一些外臣和士大夫等,這是一種輕捷而便於行動的服飾。
當時還有一些服飾如衫、襖、裙子等都和襲唐朝宋的服制,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6)明代婦女服飾
明代的女裝已與前代不同,但在明初還能看到舍人和元代的影響。左衽、窄袖長袍仍可見
到。一般女子時興窄袖的衫襦、背子、長裙等。明代婦女的裙式變化比較多,是一種流行的服飾。明代貴族婦女的服色規定用真紅,鴉青和黃色,而一般女子只能用紫綠,桃紅和淺色。
背子是明代貴族婦女的禮服之一,又稱「披風」,與前代的背子、背心相似。一般在秋冬
季節穿,一般婦女也把背子做為禮物穿,式樣是大袖寬身。樂妓能穿黑色的背子。
比甲本來是元代的服式,但在北方尤其受婦女們喜歡,作為日常的服裝,領式對襟,盤領
或交領,無袖或短袖,長至臂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自從元代有了紐扣之後,比甲上也有用紐扣的,這樣穿起來更方便、快捷、系結嚴緊,是服飾的新變化。比甲一般穿在大袖衫,襖子之外,下面穿裙,所以比甲與衫、襖、裙的色彩搭配能顯出層次感來。到了清代,除了在家裡的老婦人怕冷穿棉比甲外,比甲一般都不穿了。
長襖、長裙是一種便服。長襖的式樣是盤領、交領或對襟,領子上用金屬扣子系緊,窄袖,
領袖和下擺都有緣邊,與明代前的襖不同的是,一般長到膝下,所以叫「長襖」;服色多用紫色、綠色;衣料一般羅、緞,襖上的花紋與大袖衫相似,一般都是刺綉。
明代由於婦女盛行裹足,又追求「行不露足」,所以貴族婦女都穿長裙來掩飾金蓮小腳,
裙上綉著纏折枝花紋,或在裙幅下邊一、二寸的位置,綉上花邊,作為壓腳,最初裙幅用六幅,也是遵循的古儀禮,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變成了八幅,腰間的細褶也很多,走起路來好象粼粼的水汶一樣。
明代婦女還有一種內衣,叫「腰子」。是圍在婦女胸前,露出肩臂和乳胸上部的一種衣服,
它與肚兜不同,是用寬幅的紗綾,橫纏在胸前有的還有紐扣,加刺綉。
(7)清代男子服飾
清代男子一般日常的服飾在馬褂,領衣、馬甲、褲、套、褲等。
馬褂,是清代特有的一種較為流行的衣式。清初本是兵士穿的,因為穿這種衣服活動方便,
行走快捷,所以又叫「勝褂」;後又因它常穿在長袍的外面,所以叫「補褂」。馬褂的結構多是圓領,對襟、大襟、琵琶襟(缺襟)、人字褂;有長袖、短袖,大袖,窄袖的,都是平袖口。馬褂在嘉慶年間往往用如意鑲衣緣作為裝飾,後來漸漸普遍了起來。
領衣,梧州人稱為「牛舌頭」。因為它的外型象牛的舌頭,它從力頸下胸前一直重垂到腰
間,並且夾在腰帶里,呈白色,而且綉著花紋,這種服飾使肩部誇張地突出而腰部則顯得窄,從而體現出寬肩細腰的健美的體型。
馬甲,又叫「坎肩」,牛臂,背心。這是人們在春秋冬季罩在衫外的一種無袖上衣。不論
男女老少,尊卑貴賤都喜歡穿馬甲。這種服飾從魏晉時期的袖襠變成馬甲,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各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清代的馬甲是以襟的各種方式和扣襟的裝飾及花紋的組織為個性,吸收了北方騎射民族服飾上的裝飾風格,比如多紐扣的多紐馬甲,即巴圖魯坎肩。
清代男子服裝,由於受滿族和北方騎射民族的影響,早已沒有穿裙裳的習慣了,而一般的
袍、褂和褲為主要服裝套式。清代男子的褲式是高腰,合襠,褲腿肥闊。後來也有在褲腳上鑲罩緞子邊的。北方男子,很多在褲腳處用扁而闊的帶子扎住褲口,這樣既保暖,行動又方便。
套褲,是北方男子在冬、春、秋季穿的一種服式。兩條褲腿不連在一起,穿的時候套在里
面褲子的外面,露出臂部及上腿的後部,有點像現在的雨褲,褲腳上部較窄。
除了上面說的之外,江蘇農民在水稻田裡勞動時穿一種極短的「牛頭褲」,形狀像牛頭,
便於在泥里、水田裡勞動,與漢代的「犢鼻褲」比較相似。
(8)清代婦女的服飾
清代婦女服飾中最為顯著的是紐扣的作用。紐扣原來主要在禮服上使用,清代紐扣成為各
種衣服上不可缺少的衣飾。紐扣最初只裝飾在領子上,使自古以來的交領,盤領、直領等領一改而成了高領。原來脖子總露在外面,有了紐扣就可以不露了。
清代漢族婦女一般穿窄袖襖、衫、坎肩、裙、褲等。
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後來也成為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清代滿人穿的旗袍與後來稱為旗袍的服裝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後來的旗袍是在滿人這種長袍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旗袍,最初極為寬大,腰身為筒式,後來漸漸變小。圓領、右衽、高領或低領,清末時高領能高達二寸半左右。旗袍有單、夾、棉、皮之分,都按季節的變化來區分。袍色一般淺淡居多。滿族婦女穿旗袍時,大多喜歡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坎肩。
清代的漢族婦女服飾大多沿襲明代;一般是上著襖、衫、下著裙,後來不穿裙,改穿褲。
襖衫多是圓領,右衽,大襟,對襟,琵琶襟,大袖,且錦綉鑲邊。襖的質料多用棉、緞、衫多用紗、羅、綢等,也有舍織蠟染的花布。顏色以天青、湖藍、粉、白、紅等為多。冬天也用貂、狐之類的皮毛的。鑲邊也是極為復雜、精美、當時有「十八鑲」的說法。
一般好的裙,式樣較多。如蘇州婦女的「白褶裙」,整幅裙多達上百個裙前面有類似蔽膝,
左右打褶的「馬面裙」,又叫「月華裙」,因為裙的每個褶中,五色俱全,好似皎潔的月亮暈耀光華而得名;又有「彈墨裙」,是用墨彈在裙口子上,雅素而別具風格,象一幅水墨畫,渲染出千姿百態的變化;此外還有「鳳尾裙」、「魚鱗百褶裙」,「洋印裙」、「金泥簇蝶裙」、「綉鳳凰裙」、「滿花裙」、「一塊玉裙」、「鬼子欄桿裙」、「飾件鑲滾裙」、「叮鐺裙」等等,這些裙各具特色,又僅突出了婦女修長的身段,又顯示了華麗而豐富的裝飾美。
清代未成年女子都穿褲。褲式為高腰、合襠、褲長至腳,造型不象男子的褲那麼肥闊。穿的時候用一條長帶系腰,餘下的部分作為裝飾。女子的褲比男子的色彩鮮艷,花紋豐富,可以按自己的喜歡選用。另外女子的褲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褲腳上飾有各種鑲邊。光緒時,褲口要做好幾層鑲邊,第一道最寬,二、三道就窄了。到了宣統的時候。褲管又要細窄,鑲邊也比以前減少了。
中國服裝的發展歷程反映了政治、經濟文化的進化。得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遼闊無邊。通過服裝,我們可以了解古代中國,古代先賢聖哲創作的文明成果從中得以體現。越是熟悉,我們越慚悔。我們立志向先哲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與進步作出突出貢獻,以慰先祖之靈!
很長自己慢慢看吧
9. 簡述一下中國的服飾發展歷史。
一、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二、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准,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六、明代:
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八、民國時期:
(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九、現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9)中國時尚的歷史擴展閱讀:
關於介紹中國服飾歷史的書籍:《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裝發展簡史》等。
《中國服飾簡史》內容:「文化簡史」系列叢書共10本,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部類入手,歷時性地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累,從而為當代人的生活文化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服裝發展簡史》:共分十一章,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服飾藝術的發展及演變,其中包括各朝代歷史思想簡介、服裝形制、穿著方式、首飾佩飾等,並附有230幅插圖,使廣大讀者在參讀過程中,能夠掌握中國歷代服裝發展的脈絡,並希冀透過這面歷史的鏡子,深刻感受到中國「衣冠王國」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