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書有哪些
1、《論語》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紀念老師,憂慮師道失傳。
並由子夏開創了章句的讀法。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於子夏。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現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由儒家學者在戰國寫成。
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為「和」。
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人的規范如「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達德」(智、仁、勇)等。
3、《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
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8],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
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
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
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在臨沂。
5、《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
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㈡ 中國經典古籍有哪些
1、《論語》:《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2、《中庸》:儒家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准,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宋代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3、《孟子》:《四書》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4、《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5、《三字經》: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㈢ 中國古代著名的史書典籍有哪些
論 語--第一部語錄體典籍
昭明文選--第一部詩文選集
玉台新詠--第一部專錄婦女題材作的詩集
徐霞客洲記--古代游記第一書
古 詩 源--唐前詩歌最佳選本
古文觀止--華夏文章第一選本
顏氏家訓--古代家訓第一書
詩 經--第一部詩歌總集
掛 枝 兒--明代民歌第一書
夾 竹 桃--明代作家創作民歌第一書
品 鑒 部
文心雕龍--古代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詩 品--現存在第一部詩歌評論專著
六一詩話--古代第一部詩話體著作
隨園詩話--清代影響最大的詩話
小 說 部
三國演義--古代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
儒林外史--古代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
水 滸 傳--古代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
京本通俗小說--現存最早的宋人話本集
西 游 記--古代神話小說第一書
晏子孫春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紅 樓 夢--古代長篇小說第一書
錦 香 亭--第一美女傳
聊齋志異--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第一書
希 夷 夢--中國第一部演述夢幻故事的長篇小說
三遂平妖傳--古代第一部長篇神怪小說
再 生 緣--古代彈詞第一書
瑤 華 傳--古代第一部以狐妖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
鏡 花 緣--古代長篇雜家小說第一書
岐 路 燈--古代第一部長篇教育小說
野叟曝言--古代第一部絕妙小說
雜 俎部
水 經 注--集魏晉南北朝地理學大成之巨著
天工開物--古代科技第一書
洛陽伽藍記--第一部詳細記載佛教寺院的文史名著
齊民要術--現存最早的農業網路全書;現存惟一一部古代家庭經濟學著作
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名著
折獄龜鑒--現存惟一一部古代決獄名著;孤本法學經典
黃帝內經--最早全面闡述中醫學的名著
金 剛 經--南禪宗主要經典;傳世最早有年代可考的印刷品
六祖壇經--祥宗南宗第一經典
山 海 經--古今語怪之祖;小說之最古者
太上感應篇--一部在舊中國影響巨大的宣示因果報應的迷信書籍
孝 經--古代第一部專言孝道的著作
帝 范--古代帝王誡子第一書
考 工 記--先秦科技第一書
永樂大典卦書集萃--古代最為深入人心的卦書總匯
筆 記 部
搜 神 記--古代志怪筆記第一書
世說新語--古代志人筆記第一書
夢溪筆談--中國科學史的坐標:筆記雜史的第一書
智 囊--第一部輯錄古人智慧言行的書籍
容齋隨筆--宋人筆記第一書
浮生六記--古代文學史上罕見的以抒情散文筆法寫作的自敘傳
笑林廣記--華廈笑話第一書
史 傳 部
史 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戰 國 策--第一部國別體史料匯編
漢 書--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國 語--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資治通鑒--現存現模和影響最大的編年體史書
左 傳--第一部記事詳細的史書
㈣ 中國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五經--《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春秋經》,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1、四書是《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一起合稱為四書,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幾百年來,「四書」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四書」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書。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首次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不過,在朱熹之前的程顥、程頤兄弟已己大力提倡這幾部書了。他們認為,《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 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編定的《四書》次序本來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後人因為《大學》、《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順序。由於朱熹注釋的《四書》既融會了前人的學說,又有他自己的獨特見解,切於世用;又由於以程顥、程頤兄弟和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後,朝廷便將他所編定注釋的《四書》審定為官書,從此盛行起來,到元代延佑年間(1314——1320)恢復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范圍限制在朱注《四書》之內,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制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里。
2、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㈤ 中國最早的古籍是
國最早的書籍是: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這些書籍都是昆侖文明消失之後首批出現的歷史記錄版.
三墳:估計就是對權昆侖文明的昆侖金字塔的記錄.墳,古義是高地的意思.
五典:是敘述的是原始公社的簡單的生活制度.典就是道理,常理,原則的意思.
八索:有人指的就是八卦.可能沒有錯.它是易經的原型.索的意思在古代指粗繩.古人有結繩記事的習慣.昆侖字的演化到甲骨文的產生,可能就是在八索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大概就是一種卜筮之書.
九丘:有人指九洲.也有人指被滅亡的九個國家.大概就是被洪水毀滅的九個發達的石器文明.
河圖,洛書:是以上書籍之後產生的.他記錄古代的數學和圖形之類的東西.
根據昆侖文明的歷史變遷,後人得出結論.天,的存在,中國人的循環觀念.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祖先崇拜.等等.
㈥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古籍
以下書籍按不同種類分,個別會有重復!內容不全,僅供參考
二十四史:《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葯)、《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書》、《禮》、《易》、《春秋》
諸子百家:《論語》、《孟子》、《荀子》、《道德經》、《莊子》、《列子》、《墨子》、《韓非子》、《公孫龍子》、《呂氏春秋》、《黃帝陰符經》、《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
先秦:《穆天子傳》、《公羊傳》、《谷(榖)梁傳》、《左傳》、《山海經》、《楚辭》、《國語》、《戰國策》、《考工記》
醫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針灸甲乙經》、《本草綱目》、《瀕湖脈》、《奇經八脈考》、《金丹》、《仙葯》、《黃白》、《肘後救卒方》、《玉函煎方》、《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四部醫典》
天文歷法:《夏小正》、《甘石星經》、《三統歷》、《乾象歷》、《皇極歷》、 《大衍歷》、《授時歷》、《崇禎歷書》、《周髀算經》、《步天歌》、《靈台秘苑》
數學:《九章算術》、《緝古算經》、《綴術》、《割圓密率解法》、《海島算經》、《黃帝九章演算法細草》、《議古根源》、《數書九章》、《測圓海鏡》、《日用演算法》、《楊輝演算法》、《算學啟蒙》、《四元玉鑒》、《圖解》、《梅氏叢書輯要》
小說:《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鏡花緣》、《聊齋志異》、《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醒世恆言》、《警世通言》、《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儒林外史》、《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金瓶梅》、《北宋志傳》、《皇明英烈傳》、《醒世姻緣傳》、《雷峰塔傳奇》、《女仙外史》、《七俠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殘唐五代史演義》
詩詞歌賦:《詩經》、《楚辭》、《漢樂府》、《文選》、《全唐詩》、《花間集》、《全宋詞》
農學:《齊民要術》、《氾勝之書》、《四民月令》、《農書》、《農桑輯要》
地理學:《水經注》、《徐霞客游記》
字典:《爾雅》、《說文解字》、《康熙字典》
還有:《夢溪筆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菜根譚》《天工開物》《永樂大典》《四庫全書》
㈦ 中國十大經典古籍排行榜
三命通會
《三命通會》作者為明朝進士萬民英。該書在傳統命學的歷史上擁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 足本《三命通會》共十二卷清朝編修的四庫全書將其著作《三命通會》《星學大成》收錄,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4.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編年體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
5.詩經
第一部詩歌總集。
6.論語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墨家對立)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主要是記錄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7.三國志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三國志《三國志》位列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記載時間順序第四位,與《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並稱前四史。
8.說文解字
一部字典一個中華。
9.全唐詩
《全唐詩》,900卷,共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詩作四萬二千八百六三首。
10.三字經
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啟蒙讀物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敘古千字文》、《續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
㈧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古書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
諸子百家叢書:《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屍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文子纘義》、《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陰符經》、《關尹子》、《亢倉子》、《鬻子》、《公孫龍子》、《鬼穀子》、《子華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傳》、《十洲記》、《列仙傳》、《抱朴子》、《握奇經》、《尉繚子》、《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鹽鐵論》、《說苑》十、《獨斷》、《傅子》、《神異經》、《博物志》、《神仙傳》文、《六韜》、《司馬法》、《吳子》、《鄧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太玄經》、《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鑒》、《中論》、《人物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