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規模的封建法典為( )
法經是中國歷史來上第一部比較系源統的封建成文法典。
但它並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過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後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
②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法典是哪部
《法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成為以後歷代法內典的藍本。它的制定容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 《法經》共有六篇,即盜、賊、網(或囚)、捕、雜、具。李悝認為盜和賊是對統治的最大威脅,所以放在了最前邊。賊是指傷害人和反叛。雜是指盜、賊之外的各種犯罪行為。具類似於現代刑法中的總則部分,規定定罪量刑的原則。 漢朝建立後,在《法經》六篇的基礎上加了三篇,制定了《九章律》,作為漢朝法律的基礎。
③ 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專著是什麼書
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專著是《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國學經典著作。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該書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別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後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
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3)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系統的並為以後擴展閱讀
作為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顏之推並無赫赫之功,也未列顯官之位,卻因一部《顏氏家訓》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見其家訓的影響深遠。
被陳振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這不僅表現在該書「質而明,詳而要,平而不詭」的文章風格上,以及「兼論字畫音訓,並考正典故,品第文藝」的內容方面,而且還表現在該書「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現世精神上。
因此,歷代學者對該書推崇備至,視之為垂訓子孫以及家庭教育的典範。縱觀歷史,顏氏子孫在操守與才學方面都有驚世表現,光以唐朝而言,像註解《漢書》的顏師古。
書法為世楷模、籠罩千年的顏真卿,凜然大節震爍千古、以身殉國的顏杲卿等人,都令人對顏家有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更足證其祖所立家訓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兩朝,顏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斷,尤其令以後明清兩代的人欽羨不已。
④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是什麼名字
《法經》。
《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並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
《法經》成為以後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
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約成書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該書已失傳。據《晉書·刑法志》記載,《法經》分《盜》、《賊》、《網》、《捕》、《雜》、《具》6篇。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系統的並為以後擴展閱讀:
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匯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通過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
《法經》的編訂,是李悝在法律制度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春秋末年,晉、鄭諸國作刑鼎或刑書,以公布新的法律條文。
到戰國時,隨著歷史條件的改變,出現了更多的新的成文法典。李悝「撰次諸國法」,修訂出《法經》六篇,包括盜、賊、囚、捕、雜、具。
盜是指侵犯財產的犯罪活動,大盜則戍為守卒,重者要處死。窺宮者和拾遺者要受臏、刖之刑,表明即使僅有侵佔他人財物的動機,也仍構成犯罪行為。
賊律是對有關殺人、傷人罪的處洽條文,其中規定,殺一人者死,並籍沒其家和妻家:殺二人者,還要籍沒其母家。囚、捕兩篇是有關劾捕盜賊的律文。
雜律內容包羅尤廣,包括以下幾類:
①淫禁
禁止夫有二妻或妻有外夫。
②狡禁
有關盜竊符璽及議論國家法令的罪行。
③城禁
禁止人民越城的規定。
④嬉禁
關於賭博的禁令。
⑤徒禁
禁止人民群聚的禁令。
⑥金禁
有關官吏貪污受賄的禁令。如規定丞相受賄,其左右要伏誅,犀首以下受賄的要處死。
具律是《法經》的總則和序例。《法經》出現後,魏國一直沿用,後由商鞅帶往秦國,秦律即從《法經》脫胎而成,漢律又承襲秦律,故《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經
⑤ 中國歷史開始於什麼時候誰先記載第一部史書
有史可考的可以追溯到夏朝,但更古老的有三皇。
我國第一部史書是尚書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史記
尚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最早時它被稱為 《書》,到了漢代被叫做《尚書》,意思是「上古之書」。漢代以後,《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經》。這部書的寫作和編輯年代、作者已很難確定,但在漢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據說孔子曾經編纂過《尚書》,而不少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可靠。
《尚書》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傳說中的堯虞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歷史約1500多年。它的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軍臣談話記錄,由此可以推斷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史實,真實的 反映了 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對後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冊命。《尚書》使用的語言、詞彙比較古老,因而較難讀懂。
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今文尚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從唐代以來,人們把《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混編在一起後來經過明、清兩代的一些學者考證、辨析,確認相傳由漢代孔安國傳下來的二十五篇《古文尚書》和孔安國寫的《尚書傳》是偽造的因此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和《尚書偽孔傳》。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已成為定論。
現存二十八篇《今文尚書》傳說是秦、漢之際的博士伏生傳下來的,用當時的文字寫成,所以叫做《今文尚書》(《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寫成)。其中《虞夏書》四篇,《商書》五篇,《周書》十九篇。我們選錄的是《今文尚書》,不包括書《古文尚書》。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註疏》注釋和譯文廣泛參考了研究《尚書》的各種專著。
春秋左氏傳:
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不僅在歷史著作的撰寫方面作出了光輝的榜樣,還為散文的敘事,議論和小說、戲劇的題材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記載的內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卻不完備。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的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以前曾認為《春秋》一書孔子曾經修訂。現在則認為是魯國的史官所作,與孔子沒有關系。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很簡略,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現存版本則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為此書又寫了一些著作,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為春秋作傳者共5家:
《左氏傳》30卷
《公羊傳》11卷
《穀梁傳》11篇
《鄒氏傳》11卷
《夾氏傳》11卷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公羊傳和穀梁傳成書於西漢初年,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稱為今文。左傳有兩種,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體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
公羊傳和穀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和穀梁傳將的是所謂「微言大義」,就是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所作。),因而許多內容太過牽強附會,經不起推敲。而左傳則以史實為主,補充並糾正《春秋》中錯誤或沒有記錄的大事。而且左傳的文學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價值和影響力都大於公羊傳和穀梁傳
《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記》。該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希望你能採納!
⑥ 《古代神話故事》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什麼
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
⑦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法經》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比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國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下令求賢,商鞅攜帶李悝《法經》入秦,主持秦國變法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確立了新的封建制,改「法」為「律」,以《法經》為藍本制定秦律,商鞅變法是一次深刻的變革,在深度和廣度上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為成功的一次社會改革,使秦國成為國力強盛,制度先進的大國,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封建制度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子產,春秋末期政治家,法家學派的先驅。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任鄭國執政,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將法律條文鑄在刑鼎上,公布與眾,史稱鑄刑書。使鄭國在向封建制轉型的道路先邁了一步,這是中國法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中國奴隸製法律形式的結束,拉開了封建成文法的誕生的序幕,為歷代封建王朝的成文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鄧析,春秋末期政治家,法家學派的先驅,曾任鄭國大夫,鄧析的「竹刑」:即子產鑄刑書之後,鄭國大夫鄧析於公元前502年自行修訂的鄭國的法律,書於竹簡之上,稱為「竹刑」。晉杜預於《左傳》注中說:鄧析「欲改鄭所鑄刑舊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於竹簡,故稱竹刑」。 鄧析的「竹刑」最初屬於私人著作,但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後來鄧析因為政治紛爭,被執政者殺害,但由於他私收門徒、傳授法律,他的「竹刑」仍在鄭國流傳,並為執政者所接受,進而成為官方的法律。他第一個提出反對禮治的思想,重視法律,主張「事斷於法」,為法家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魏相李悝為保障變法的順利進行「撰次諸國法」即考查各國成為法,吸收各國立法經驗,制定出魏國的基本法《法經》。《法經》原文早已經失傳,在篇目結構上,《法經》共有6篇:-為《盜法》,二為《賊法》,三為《囚法》或者《網法》,四為《捕法》,五為《雜法》,六為《具法》。李悝認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所以將《盜法》和《賊法》列在法典之首。《法經》規定了各種主要罪名,刑罰及相關的法律適用原則,涉及的內容已比較廣泛,其基本特點在於維護封建專制政權,保護地主的私有財產和奴隸制殘余,並且貫徹了法家「輕罪重刑」的思想。
⑧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是什麼
《法經》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比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國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下令求賢,商鞅攜帶李悝《法經》入秦,主持秦國變法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確立了新的封建制,改「法」為「律」,以《法經》為藍本制定秦律,商鞅變法是一次深刻的變革,在深度和廣度上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為成功的一次社會改革,使秦國成為國力強盛,制度先進的大國,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封建制度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子產,春秋末期政治家,法家學派的先驅。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任鄭國執政,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將法律條文鑄在刑鼎上,公布與眾,史稱鑄刑書。使鄭國在向封建制轉型的道路先邁了一步,這是中國法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中國奴隸製法律形式的結束,拉開了封建成文法的誕生的序幕,為歷代封建王朝的成文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鄧析,春秋末期政治家,法家學派的先驅,曾任鄭國大夫,鄧析的「竹刑」:即子產鑄刑書之後,鄭國大夫鄧析於公元前502年自行修訂的鄭國的法律,書於竹簡之上,稱為「竹刑」。晉杜預於《左傳》注中說:鄧析「欲改鄭所鑄刑舊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於竹簡,故稱竹刑」。
鄧析的「竹刑」最初屬於私人著作,但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後來鄧析因為政治紛爭,被執政者殺害,但由於他私收門徒、傳授法律,他的「竹刑」仍在鄭國流傳,並為執政者所接受,進而成為官方的法律。他第一個提出反對禮治的思想,重視法律,主張「事斷於法」,為法家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魏相李悝為保障變法的順利進行「撰次諸國法」即考查各國成為法,吸收各國立法經驗,制定出魏國的基本法《法經》。《法經》原文早已經失傳,在篇目結構上,《法經》共有6篇:-為《盜法》,二為《賊法》,三為《囚法》或者《網法》,四為《捕法》,五為《雜法》,六為《具法》。李悝認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所以將《盜法》和《賊法》列在法典之首。《法經》規定了各種主要罪名,刑罰及相關的法律適用原則,涉及的內容已比較廣泛,其基本特點在於維護封建專制政權,保護地主的私有財產和奴隸制殘余,並且貫徹了法家「輕罪重刑」的思想。
⑨ 中國歷史上的 第一部 史書 是哪部
《尚書》來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自文集,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考證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尚書》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系統的並為以後擴展閱讀:
早期的史書都是以編年史的形式存在,晉朝太康年間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也是編年體。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紀》,開創了編年體的斷代史。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編年體的優點是方便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還避免敘事重復,《資治通鑒》的成功開創了撰寫編年史的高潮。陳寅恪曾說:「中國史學莫盛於宋。」。
編年體盛行起來,從而產生了綱目體與紀事本末體,梁啟超以為:「蓋紀傳體以人為主,編年體以年為主,而紀事本末體以事為主。夫欲求史跡之原因結果以為鑒往知來之用,非以事為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