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手抄報 圖片
應該是
B. 手抄報以中國歷史、文化、物產、風景為內容的主題,4個字!
幅員遼闊
C. 中國歷史朝代年代尺(手抄報)
穿越古代——趣談中國王朝之最 (2011-07-02 11:34:58)中國的王朝,比起歐洲的世家王朝,少了一種家族凝聚精神,不過更多了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
一、政局
持續最久的王朝:周朝。
政局最混亂的王朝:東周的春秋戰國(還是周朝!)
政局最穩定的王朝:(從沒出現過諸王叛亂,武將自立,藩鎮割據,宦官亂政,外戚干預)北宋。
——這是中國大王朝中絕無僅有的!
政治最清明的王朝:(允許各種聲音在朝堂上暢所欲言而無生命危險,當然這是相對的,貪官也不
能多)北宋。——還是北宋!
政治最清明的一代:唐朝貞觀年間。——這是被公認的。
外戚最嚴重的王朝:漢朝,不分東西。西有王家,東有梁家。
宦官最嚴重的王朝:唐朝後期,就連皇帝的生死廢立,都把握在他們手中。明朝中後期排名第二。
諸王叛亂最嚴重的王朝:西晉,八王之亂。
武將自立最嚴重的王朝:東晉接南四朝。王敦桓溫桓玄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哪個不是?
藩鎮割據最嚴重的王朝:唐朝中後期。
政局綜合第一的王朝:宋朝。暫時無第二。
二、文治
思想最百家爭鳴的時期:東周戰國時期
文化最昌盛的王朝:唐朝
文化最黑暗的王朝:清朝,文字獄盛行,小說都是流行諷刺社會的。
文化最清明的王朝:北宋
文化最倒退的王朝:蒙元
文人待遇最好的王朝:宋朝
科技最繁榮的王朝:北宋
文治綜合第一的王朝:宋朝。第二,唐朝。
三、武功
戰鬥力最強的王朝軍隊:蒙元初期/秦
騎兵最強的王朝:蒙元。第二,西漢武帝時期
步兵最強的王朝:秦朝。第二,唐朝初期。
海軍最強的王朝:明朝永樂年間。
軍隊實力在當時世界上有絕對優勢的王朝:蒙元
天才將領最雲集的時代:隋唐之交。第二:戰國末期。第三:三國時期。
武人待遇最好的王朝:漢朝
武功綜合第一的王朝:蒙元。第二:唐朝。
P.S: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募兵制的王朝。
四、經濟
國家最富裕的一代:唐朝開元年間——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峰
最富裕的王朝:(估測GDP,以及普通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國家稅收等)宋朝。第二,明朝。
商品經濟最繁榮的王朝:明朝中後期
最奢侈的王朝:晉朝,不分東西。西晉上流社會鬥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而東晉的代表為腐朽
的士大夫生活,紙醉金迷的六朝秦淮夢。
貿易逆差,國庫最空虛的朝代:清朝後期
普通人民生活最黑暗的王朝:蒙元
經濟綜合第一的王朝:宋朝。第二:明朝。
P.S:宋朝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實行「抑商」政策的王朝。五、外交
被世界各國最仰慕的王朝:唐朝
中國外交最成功的一代:唐朝「天可汗」時代
對外政策最強硬的時代:漢朝——雖然有和親,但那是暫時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對外政策最軟弱的時代:清朝後期。這個就不提了。
外交綜合第一的王朝:唐朝。第二,漢朝。
綜上所述,完美的王朝,其實一個也沒有。唐朝綜合國力的確是第一,但是,您生活在唐朝,並不
見得會很幸福。除非您生活在貞觀年間或者開元年間。武則天時期的告密,天寶末年後持續八年的
安史之亂,隨後還有各種藩鎮接連而起作亂。朝廷皇帝換得如走馬觀花。您會很幸福嗎?
回到漢朝,那就迴文景之治時期,或者是光武中興時期。大家都想回到武帝時期?那您完蛋了。准
備連綿不斷的勞役吧。除非您天生是將才,那又另當別論。不過現代人回到古代,又有幾個體育相
對於當時軍隊能合格的?即使合格了,說不定又是李廣二世——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因為您肯定
沒有外戚這層鐵關系。
還是回到宋朝最好。宋朝政治最開明,太祖一句話:不殺讀書人。讀書人待遇非常高。現代人多少
讀過點書吧。宋朝的科技是最繁榮的。您回到古代,多少也有點「奇淫技巧」吧。混口飯吃不難。
即使您什麼也不會,也餓不死。因為宋朝的人均生活水平是最高的。當然前提是您不能投胎到前線
宋遼,宋夏,宋金,宋蒙交戰的地段。那時,您即使有心殺賊,並且能力超凡,往好的方面想,最
大不過範文正公一般。往壞的方面想,嘿嘿,死後再給您追封岳武穆王吧!
經典推薦:回到北宋仁宗、神宗。
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中國學者余秋雨也說「我最嚮往
的朝代就是宋朝。」
回到明朝呢?其實回到明朝也不錯。不過千萬不能去明朝後期。最晚最晚不能比正德遲。因為後面
幾個主子,嘉靖,萬曆都不是好伺候的主。 隆慶帝倒是好伺候,什麼都不管,但手下徐階、高拱、
張居正哪個不是人精,跟他們斗估計怎麼死都不知道。跟著他們也未必是好事,想想高拱怎麼對待
許階,張居正又是怎麼對待高拱,張居正死後又是怎麼身敗名裂的,讓人不寒而慄。天啟帝就不用
說了,當皇帝真是浪費一個工程師,就像宋徽宗一樣。天啟朝的黨爭嚴重,絕對是明朝各個時期最
激烈的。東林黨,閹黨,齊黨楚黨等在廟堂上爭的昏天黑地。站錯位置政治前途就完了。薊遼總督
熊廷弼最終落了個傳首九邊的下場,就是黨爭的犧牲品。帝師孫承宗督遼有方,最終還是在黨爭中
失勢,辭官回家,直到後來天聰汗兵指中原,高陽城下一曲悲歌奏響,孫家老少數十人寧死不屈,
以身殉國。 崇禎皇帝多疑,好殺人。袁崇煥的下場大家都知道,還有更多的大學士,尚書,閣臣皆
死在崇禎手裡。
回到明朝(後期除外)為什麼好呢?因為明朝開始接觸西方先進觀念,並且不像該死的清朝那樣禁
止。現代人即使滿口西方先進觀念,回到明朝,有學識的人也不會拿您做瘋子看。回到其他朝代估
計就會被判做「妖孽」了!明朝海軍不錯,適合有理想有抱負開展「大航海時代」的現代年輕人。經典推薦:回到明朝永樂、正德。
回到春秋戰國??這個變數太大了,不好說。看您投靠的主子是誰吧。說不定您今天睡覺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床,就換了一個國家。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換主子勤快點好了,那時候對叛徒的懲
罰還不算太高。千萬別學屈原那麼死心眼。不然您在現實跳黃河算了,免得還要跑回古代千里迢迢
跳汨羅江。另外,嘴巴要好,學學張儀蘇秦李斯。體力也要好,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逃命第一。
最好像咱少龍哥一樣,特種部隊出身。
經典推薦:拜師鬼穀子(這傢伙幾乎什麼都教),出山後去投奔秦國吧。
回到三國?!!!您是看小說看多了還是玩游戲玩瘋了?如果您的統帥武力智力政治魅力其中的一
項沒有90+,那您還是甭回去了。什麼,您非回去不可?老兄,這可不是游戲啊!即使您武力90以上
,說不定剛上場就被咱的關二爺稀里糊塗砍掉了腦袋。什麼,您智力出眾?那可是三國時期,用不
著什麼高等數學ABC元素周期表,那時候的智力講究的是謀略。您先在現代把您的上司忽悠過關了再
說。政治?除非您是歷史專業的。不然普通人去純粹是瞎攪和。魅力,額,得了吧,您一個來歷不
明的三無人員,誰敢跟您啊。那時候流行的是士族大家出身,(別人問您貴姓,最好答劉),而非
平民揭竿而起。除非你想去黃巾軍入伙。當然,如果您是絕色美女,魅力還是少不了的。不過您真
的很自信,能美過貂禪,降一個檔次,比起大喬小喬甄妃又如何?
回到元朝?My God!除非您是蒙古同胞,去增加民族自豪感。別的民族就免了吧。四等地位,您算
啥呀。連個人的名字命名權都沒有。連後來的BOSS朱元璋,都只能叫朱八八,老子叫朱五四。您回
到元朝估計也就「二百五」了。當然,還是有特例的。特例就是,混入當時的黑社會+恐怖組織:明
教。吃喝不愁,到處撒野,然後再拐一個嬌嫩欲滴的蒙古小郡主MM做老婆,嘿嘿,那多花差花差。
。。。您的屠龍夢還沒醒吧!那俺不打擾您了。
回到清朝?額,如果您是美女,那也行吧。學小燕子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但是畢竟美女是少
數。咱要為大家想想。首先來分析下這個目前電視劇中最熱門的朝代。
清朝的所謂的「康乾盛世」的稅收,和普通人民生活平均水平,還沒有大家眼中的明朝末年最黑暗
的時期「天啟」年間高。中國真正的「盛世」,其實只有唯一的一個:「開元盛世」。許多人崇拜
清朝前期武功強盛,那麼中俄雅克薩之戰,這場表面上中國勝了的戰爭的實質是什麼?清朝的文字
獄,世間罕有!您如果是個學生,回到清朝包準寫不了幾個字就玩完了。更何況揚州十日,嘉定三
屠,留發不留頭!這就是清朝?至於吃人的旗人圈地運動,把漢人又當成什麼了?當成狗!清朝對
外賠款倒是很牛B。宋朝對遼金的歲貢只佔當時朝廷收入的九牛一毛。但清朝,敢這么說么?不要被
如今的清宮戲的歌舞昇平的表象所迷惑住了。什麼康熙微服私訪,您把人家堂堂一國之主當福爾摩
斯啊!雍正的確很勤政,但是中國最勤政最辛苦最簡朴的皇帝是誰?是明朝的崇禎帝!他只是生不
逢時罷了。至少人家死得很壯烈,不像雍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至於乾隆下江南,和正德下
江南,其實沒什麼本質區別。正德有個劉瑾大太監,乾隆有個和紳大貪官,哥倆好,先親近親近。
回到清朝,最好還是回到康熙吧。畢竟論個人的修養,康熙在中國歷代帝王中還是極其罕有的。不
過前提是:您也許比小寶更無賴,但是您有他那麼好的運氣么?
經典推薦中國所有的有志之士,熱血男兒,超級憤青,同時回到清朝末年,咱一起力攬狂瀾!——
對了,先得把老佛爺處理了。不然也只能做下一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去留肝膽兩昆侖!」
D. 關於中國歷史手抄報怎樣辦的一系列問題
初一的歷史書抄上好像只有一課是講三襲國的吧,【三國鼎立】你要做的是不是僅僅是這一課的手抄報啊?題目:三國鼎立之三家爭霸板塊分為:①黃巾之亂②官渡之戰③赤壁之戰④夷陵之戰⑤三國期的政治文化經濟板塊基本概括了所有的三國的內容,你可以另外畫個表格,標出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等,關於你說的關羽畫像,我想老師沒必要讓你們畫吧,網上有很多,自己查查吧
E. 關於中國歷史的手抄報
有點難啊
F. 歷史手抄報內容
一、課程標准
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廢行省、設三司;廢丞相,權分六部。
2、識記清初政治制度的變化;軍機處的設置。
3、了解明朝內閣制度形成的經過極其發展。
4、理解內閣制與宰相制的區別。
5、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內閣、軍機處,並結合具體歷史背景和歷史階段特徵加以分析、評價,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
6、從多角度分析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強化和完備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趨勢極其對當時社會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的有關資料,逐步掌握閱讀歷史資料的方法。
2、通過比較內閣制與宰相制的區別,掌握比較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本課,認識到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既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阻礙中國社會的進步。
2、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是造成中國近代落後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發學生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材分析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該制度經過秦漢、隋唐、宋元等階段的不斷發展,至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明代罷中書省、廢丞相,內閣制為中央輔政機構;清代以內閣及軍機處為中央輔政機構,協助皇帝處理軍政要務。明清兩代,以六部為中央政務部門,分理國政,直屬皇帝。皇權兼並了相權,使皇權發展到頂端,也使中國在政治上大大落後於同時代的西方國家。
重點: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難點:內閣制與宰相制的區別;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
四、教學方式
1、依據課程標准,依託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增、取、舍和整和。
2、對教材比較明晰敘述內容,可以略講,以學生閱讀為主。
3、培養學生研習和運用歷史材料。材料包括老師根據主題的需要增加的史實資料和時事資料,還包括各種圖片資料。期望學生在研習歷史材料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到歷史材料是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並懂得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材料。
4、與交流中不斷錘煉歷史思維。比如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是巨大的,你能用史實作出客觀的評價嗎?」等等。
五、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導入]
課件顯示:(利用問題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1、中國歷史上延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為什麼到明朝時被廢除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 明朝廢除宰相之後,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無輔臣?」為此他採取了什麼措施?後來形成了什麼制度?
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質的不同?
3、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意味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對此應怎樣理解?
4、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讓學生站在比較高的角度明白明清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其政治制度給中國的歷史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
[講授新課]
思考:明清兩朝為什麼都要空前加強君主專制制度?
背景:中國封建社會開始步入晚期,統治階級更加腐朽,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目的:為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一、明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請一位同學來歸納一下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採取了哪些措施?
明朝的措施
在地方,明太祖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布政司、都指揮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軍政、監察,隸屬中央部門。
在中央,明太祖廢中書省、丞相制(借丞相胡惟庸擅權),權分六部。
(出示材料:)
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
——明太祖《皇明祖訓首章》
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訓•序》
請思考:你認為應怎樣評價明太祖的這種規定?說明你的理由。
(同時請同學聯系P17「歷史縱橫」)
講解:這里講的正是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宰相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內部可發揮雙重作用:既可以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決策機要;也可能因權力過重而威脅君權,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當時朱元璋的丞相胡惟庸即為後者,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朱元璋要廢除中書省和丞相,這實際上是集中央權力於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實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終於被廢除了,專制皇權發展到了高峰。
我們已經說了丞相有輔佐皇帝、參與決策、分掌行政的積極作用,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其用意在於一勞永逸地解決君相矛盾。但廢相之後,其積極作用也自然消失。這會造成什麼後果?
所有的國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個人來處理,而且這些都是軍國大事,不可以有任何一點疏忽的。我們課文就說到,明太祖他在八天之內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處理國事400多件。他沒有那麼多精力處理這么多國家大事。於是,他就設置了殿閣大學士作為他的侍從顧問內閣制的創立。
(打出表格)
明朝內閣的設立及演變:
時期 名稱 職權 特點
明太祖時期 設立殿閣大學士 僅備皇帝顧問兼協理章奏 品秩較低,不參與決策
明成祖時期 設立內閣 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 地位逐漸上升,有專門的衙署和屬官
明宣宗以後 可以「票擬」對奏疏的處理意見 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首輔權壓群臣,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了。
(通過學思之窗和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使學生更好理解內閣制)
P18【學思之窗】
有的學者以張居正為例,認為明朝的內閣首輔是宰相。你認為這種看法對嗎?
同時給出一段史料:
(明朝)國家並未正式與閣臣以大權,閣臣之弄權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權臣」,非「大臣」。故雖如張居正之循名責實,起衰振弊,為明代有數能臣,而不能逃眾議。 ——錢穆《國史大綱》
思考:宰相制與內閣制有何區別?
(由以前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鞏固。錢穆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在《國史大綱》中的一段話,「國家並未正式與閣臣以大權,閣臣之弄權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就告訴我們: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本身並無決策權。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象發生,但其權力並不來自於制度及其職位,而來自於最高統治者的個人支持與信任。他們一旦失寵,其地位便會一落千丈。因此,盡管有人認為明代的首輔即變相重設的宰相,但其權力與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語,更談不上制約皇權。可見,內閣制不同於宰相制,內閣制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根本不可能真正制約皇權。)
雖然明朝加強了君主專制,但最後還是不可避免的被農民起義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那清朝是以哪個民族為主體而建立的呢?清朝是以滿洲貴族為主體而建立起來的,它也沿襲了君主專制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基礎上更是達到了頂峰。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清朝君主專制是如何一步步達到頂峰的?
二、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角色扮演,由教師當一回皇太極,向學生介紹當政時的一些情況。我(皇太極)主要是仿照明朝的制度,設立了內閣,但是內閣主要負責奏章票擬,沒有什麼實權。在當時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每當召開會議時,我就會召集八旗旗主一起來商討軍國大事,但是,在這個會議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個旗主決定的,我一個人做不了主。這樣,我覺得我的皇權還是受到了限制,雖然我是皇帝,可我還是要聽從議政王大臣會議所做的決定。接下去由學生扮演康熙、雍正皇帝,向同學們介紹當政時期的一些情況。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歸納。)
努爾哈赤令八旗旗主共治國事。
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軍國大事;設內閣、六部負責奏章票擬。
康熙帝設南書房,選翰林院學士入值,參與機務,起草諭旨。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約。
雍正帝設軍機處,選親信滿漢官員任軍機大臣,商議軍國大事、跪受筆錄傳諭旨。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名存實亡(後被撤銷),內閣也名存實亡,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簡介軍機處(利用插圖及P19資料)
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擔心機密泄露為由,於是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三年後更名軍機處,軍機處的最大特點可歸結為簡、速、密三字。簡就是機構人員十分簡單,不像內閣人員龐雜。軍機處全部辦事人員至多不過三四十人。速就是辦事效率高。軍機處一切由大臣、章京辦理,皇帝有旨得隨時承辦,而且必須當日事當日畢。又有「廷寄」制度,由軍機處交兵部直接發出,採取日行三百里的「馬上飛遞」,或註明行四、五、六百里,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加快了辦事速度。最後就是密,軍機處地處內廷,外界干擾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見軍機大臣時,連太監都不得在側。最重要的是,在軍機處中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的作用只是上傳下達。軍政大權完全集中於皇帝手中,於是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極致。
為什麼軍機處的設立,君主專制就達到了頂峰呢?
講解: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在秦朝的時候是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來主持國家的最高政務的。漢朝,皇帝是任用身邊的侍從,秘書等工作人員形成了「中朝」的決策機構,來抗衡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的「外朝」。隋唐時期由三省長官還有同中書門下平章等多人來執行宰相職務,這樣相權就分散在許多人手中。到了明朝,廢宰相,設內閣。但是內閣大臣的權利大小完全取決於皇帝對他們的信任與支持。那麼到了清朝,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們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獨裁的工具,軍機大臣對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從。他們的作用只是上傳下達,皇帝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權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麼事情都由皇帝說了算。那麼,通過與前朝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皇權是一步一步的加強,到了清朝,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
分析: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給中國社會造成了什麼影響?
同時打出材料:
「中國的專制主義……用自己的鎖鏈武裝了自己,而變得更為凶暴。因此,中國是一個專制的國家。他的原則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沒有這么遼闊,政府的專制的精神也許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況卻正好相反。」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引導:與中國封建的社會形態相對,當時的西方發生了什麼大事啊?出現了一種什麼樣的進步思想啊?而中國當時的情況怎樣呢?)
總結:當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時,西方世界已經在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的基礎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從而從政治上步入近代社會,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辟了道路。而中國高度集權的君主制度,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中國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後於西方,君主專制制度實在是罪魁禍首之一。
[本課小結]
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演變作個小結。
在夏商周時期,實行的是以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相結合的政治制度。到了秦朝,正式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在兩漢時期是得到了鞏固,隋唐時期得到了完善,北宋不斷的加強,到元朝得到了發展,明清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在這發展過程中,首先是在不斷地改革中央的行政機構,特別是削弱宰相的權利,加強皇帝對中央的控制;其次是不斷地改革地方的行政機構,加強中央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嚴密管轄。
那麼我們說這種制度是與當時社會的小農經濟相適應的,它對當時社會也起過一些積極的作用。表現在政治上,這種制度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從秦朝到清朝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里,我國各民族之間在不斷的交流、融合,版圖也在不斷的擴大,而專制主義也在不斷的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的。在經濟上,這種制度創造了一種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它能有效的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設,如秦朝修築的靈渠,隋朝的京杭大運河,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當時都是要由國家統一組織才能完成的。除了這些之外,在這種高度集權的制度之下,行政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高的。這種制度對於糾正前朝的弊端,提高地方辦事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從封建王朝的更迭來看,一個新建立起來的統治者往往會吸取前朝的弊端,勵精圖治,因而在新王朝的前期往往會出現盛世的局面,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就是說這種制度還是與統治者個人的素質、能力都有很大關系的。如果在暴君或者昏君的統治之下,這種制度就會隨之腐朽化。
到封建社會晚期,消極的一面則占據主導的地位。此時君主專制的高度強化,已極大地妨礙著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鞏固練習]
1.明代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C]
A.要清除權臣 B.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C.徹底解決皇權與相權的沖突 D.改革中樞權力體系
2.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的標志是[C]
A.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 B.內閣的設立
C.軍機處的設立 D.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設立
3.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的機構是:[A]
A.布政司 B.行省 C.按察司 D.都指揮司
4.康熙帝強化皇權的主要措施:[A]
A.設南書房 B.設議政王大臣會議 C.設內閣 D.設立軍機處
5、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晚期消極因素逐漸增大,主要在於它:[D]
A.皇權專制具有個人獨斷性和隨意性,難免決策失誤
B.大小官吏唯上是從,助長了官場的因循守舊之風
C.官僚機構的膨脹導致官僚主義和貪污腐化之風的盛行
D.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6、內閣制正式確立是在:[B]
A.明太祖時 B.明成祖時 C.明宣宗時 D.明神宗時
7、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B]
A.封建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適應 D.階級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
8、明太祖和宋太祖的中央集權措施最相似之處在於[B]
A.廢除丞相 B.改變、分散地方機構和權力
C.廢除原全國行政區劃 D.文化專制
9.閱讀下列材料
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乾後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於內閣而於軍機處,蓋隱然執政之府也。
——《清史稿 軍機大臣年表序》
請回答
材料中所說的「軍國大計,罔不總攬」,指的是哪一機構?其設立的實質是什麼?試說明原因。
軍機處;實質: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中國封建專制皇權發展到最高峰。
原因:軍機處設立後,逐漸取代了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職權,但軍機大臣受皇帝召見,只能跪奏筆錄,完全扣命於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
10.明朝既然廢除了丞相,為什麼又設立內閣?明中期以後,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它是否危及到皇權?為什麼?
明朝初年廢除丞相是吸取元朝專權、內亂頻繁的教訓。後又設殿閣大學士,是由於政務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親自裁決;而且殿閣大學士品秩較低,僅備顧問兼協理奏章,並不參與決策。明中期後,內閣的權力雖然越來越大,可以幫助皇帝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但他的批復是否算數,還得取決於皇帝的硃批。所以,內閣的設立並未危及皇權。
[本課測評]
1.明太祖為什麼要廢除丞相,設置內閣?
(答案提示:宰相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明太祖為鞏固統治。借胡惟庸案廢除丞相制度。為減輕皇帝沉重政務負擔設立內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2.為什麼說清朝軍機處的設置,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答案提示:康熙年間中樞機構為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對皇帝的集權具有一定的牽製作用。雍正帝另設軍機處,軍機大臣跪受筆錄,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學習延伸]
撰寫小論文,談談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論文內容:中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君主專制的強化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與同期世界政治制度發展的潮流對比。
附學習網站:
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www.pep.com.cn
中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ch.gov.cn
中青網史海泛舟:http://www.cycnet.com/history
中學歷史教學資源網:http://www.hs8z.net
七、教學反思
1、高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特別是古代史知識還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在教學前需要以某種方式來補充或擴充與教材有關的歷史知識。
2、由於各班授課學生素質不一,效果也大不相同。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課堂成敗的關鍵,沒有學生參與的課堂是低效率的課堂。
3、教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但是我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還不夠,因此,因材施教還並未落到實處。
4、由於平時只顧歷史興趣的培養,所以對歷史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和探索方面還顯得不太夠。
5、對新課標的實施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有時感覺又有點無從下手,因此,肯請同行多指導。
G. 中國歷史故事手抄報(看清楚要求)
,看看這個中國歷史的故事行不:
《草船借箭》
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中國正處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其中魏國占據北方 ,蜀國占據西南方,吳國占據南方。有一次,魏國派出大軍,從水路攻打地處長江邊上的吳國。不多久,魏軍就 進發到離吳國不遠的地方,在水邊紮下營地,伺機攻打。
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大家都認為諸葛亮是在說大話,但是諸葛亮卻寫下了軍令狀,如果到時完不成任務,就會被斬首。諸葛亮接受任務後,並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么多箭,用 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准備二十隻小船,每隻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並插滿草,諸葛亮並一再要求魯肅為他的計謀保密。魯肅為諸葛亮准備好船和其它必需的東西,可是並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可是第一天並不見到他有什麼動靜,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沒有見到,大家都為諸葛亮捏一把汗, 如果到時候沒有完成任務,諸葛亮就沒命了。 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悄悄地把魯肅請到一隻小船中,魯肅問:「你請我來干什麼?」諸葛亮說:「請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魯肅大惑不解地問:「到哪裡去取?」諸葛亮笑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於是諸葛亮命令二十隻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裡,大霧漫天,水上的霧氣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霧越大,諸葛亮越是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 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魯肅嚇壞了,對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十條小船, 三百餘士兵,萬一魏兵打來,我們必死無疑了」。諸葛亮卻笑著說:「我敢肯定 魏兵不會在大霧中出兵的,我們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說魏軍營中,聽到擂鼓吶喊聲,主帥曹操連忙召集大將商議對策。最後決定,因為長江上濃霧重重,不知道敵人的具體情況,所以派水軍弓箭手亂箭射擊,以防敵軍登陸。於是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這時候,諸葛亮命令船隊掉轉身,把沒有受箭的一側面向魏軍,很快上面也扎滿了箭。 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隊迅速返回,這時大霧也漸漸 開始散去,等魏軍弄清楚發生的事情時,懊悔極了。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 諸葛亮的智慧了。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裡弄來了十萬支箭。
H. 關於北京歷史的手抄報!排版!
北京城歷史悠久,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輝煌。
舊時期時代(70萬年前—1萬年前)
回到50萬至70萬年前的北京。這時的北京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在北京西南郊的山洞裡生活著北京猿人,他們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類之一。有了火,文明就開始了。
新石器時代(1萬年前—4000年前)
很顯然,北京猿人勤勞和好學精神是值得後人們學習的,他們從山中洞穴來到廣闊平原。伐木蓋房,抵禦野獸,建立家庭。並學會了製作簡單的工具和飾品:男人們製作出石磨盤、石磨棒,甚至能燒制出精美的陶器,少女們則把精美的貝殼串起來,做成項鏈。
制陶技術是人類進入農業社會的標志之一,北京猿人學會了放牧和種植莊稼。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好景不長,炎黃時期,在北京附近的阪泉,炎帝和黃帝策劃了三場戰爭,並將戰爭擴大到黃河、江漢地區。從此,中國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民族,「炎黃子孫」誕生。
同時,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北京地區,出現了一些地方小國,其中薊和燕最為有名。薊國的名稱據說和一種名叫薊的草本植物有關。燕國的名稱據說來源於氏族部落時期對燕子的崇拜。
西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和東周時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大約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打敗商王紂建立周朝後大封諸候。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周武王封功臣於燕和薊。這一年被認為是北京建城的開始。
北京建城後長期是燕的都邑,在戰國還是「七雄之一」。
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
2200多年前的秦朝統一了中國後,取消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漢朝承秦制,變化不多。這時北京是個聞名的大城。
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不斷向四面八方擴展。大約在1700年前北京有了第一座佛寺,即潭柘寺。今天的潭柘寺林木參天,廟宇錯落,是一大瀏覽勝地。其中的兩棵被稱為「帝王樹」的古銀杏最為有名。
韓晉南北朝時期(220—589年)
1700年前的晉代,中國出現了300年的戰亂和分裂。東晉政權在南方,北方則是匈奴、鮮卑、羯、氐等少數民族的天下。此時北京成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政治中心。
隋代(581—618年)和唐代(618—907年)
隋朝統一中國後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運河的北部終點就是北京,此時北京被稱為涿郡,擁有13萬人口。
公元645年,唐太宗集大軍於北京,自水陸兩路攻打遼東高麗。卻久攻不下,後被迫退回北京。回到北京城,唐太宗為追念陣亡凍死的士兵,下令修建了憫忠寺(既是如今座落在宣武門外的法源寺)。
此時的北京被稱作幽州,不僅是軍事重鎮,也是貿易中心。
宋、遼金時期(960—1234年)
唐朝以後,政治陷入混亂,北方少數民族日益壯大。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立了遼朝,北京作為陪都城被稱為南京,城址在今天的白雲觀一帶。
公元1153年(金),東北少數民族首鄰海陵王定都北京,名為金中都。
如今的牛街禮拜寺和盧溝橋都是這個時代遺留下來的。
元代(1271—1368年)
公元1215年(元),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統領下攻佔北京。他的繼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在北京建元大都,北京第一次成為統一國家的首都。
明代(1368—1644年)
公元1399年,北平的燕王朱棣舉兵南進,奪取了建文帝朱允的帝位。朱棣認為北平乃「龍興之地」,可北控大漠,南扼中原,於是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
朱棣在元朝皇城基礎上改建擴建。如今北京的絕大多數古典建築,都是明代的遺物。
清代(1644—1911年)
滿族人進北京後,大興土木修建園林。
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燒毀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園-圓明園。並將東交民巷改名「使館街」。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站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首都定為北京。
從此,這座歷經3000年坎坷的不朽城市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全新時期
I. 北京歷史博物館。手抄報資料
北京自然博物館來[1]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源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 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她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本館曾先後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組委會命名為「科學與和平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J. 中國歷史手抄報內容資料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漢朝皇帝的排列順序(不包括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於漢高祖劉邦,終於孺子嬰,共12帝。
①漢高祖劉邦,字季,號沛公,謚號高皇帝,廟號高祖。沛郡豐邑中陽里(現屬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氏。生於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達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時年三十一歲,為泗水亭長。公元前二○九年壬辰歲九月,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的起義,後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餘,第一個攻進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並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後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於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 項羽突圍不果,自殺於烏江邊.劉邦消滅了項羽後,統一了中國。公元前二○六年乙未歲稱帝於洛陽,建立漢王朝,自此中華帝國在地理上再次統一,為以後的強大建立了基礎. 後遷都於長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於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歲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東,稱長陵。妣呂雉,卒於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歲,葬於長安咸陽縣東陵。
② 漢惠帝劉盈,謚號孝惠帝,生於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歲,年僅十七歲時登基,在位七年,卒於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歲,壽二十四歲。惠帝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安陵。
③ 漢文帝劉恆,謚號孝文帝,廟號太宗。生於公元前二〇二年,漢高祖劉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呂後死,周勃等殺少帝呂產,迎恆公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歲登基。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並減輕刑罰;勵行節約,興修水利,加速農業生產,加強中央集權;駐軍北方,增強邊境防禦。漢朝由此趨向安定繁榮。在位二十三年,卒於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霸陵。
④ 漢景帝劉啟,謚號孝景帝。生於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歲登基。繼續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社會經濟繁榮,國內殷富,府庫充實;同時實行「削藩」,任周亞夫平「吳楚七國之亂」,集權中央,削弱諸侯王之力量;國泰民安,世稱文帝與景帝統治時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於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陽陵,坐東向西。
⑤ 漢武帝劉徹,謚號孝武帝。生於公元前一五六年,卒於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年立為太子,公元前一四○年辛丑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於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歲,葬於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茂陵。
⑥ 漢昭帝劉弗陵,謚號孝昭帝。生於公元前九四年,卒於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歲,八歲時登基,武帝劉徹之少子,無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滿十八歲開始親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三十一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平陵。
⑦ 漢宣帝劉詢,謚號孝宣帝。生於公元前九○年,卒於公元前四九年,漢武帝劉徹之曾孫。太子劉據因發動奪宮事敗,三子同時遇害,劉詢為祖母史家收養,居於民間。公元前七三年戊申歲,霍光等將其從民間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歲。
⑻ 漢元帝劉奭,謚號孝元皇帝,廟號高宗。生於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歲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於匈奴呼韓單於。卒於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渭陵。
⑼ 漢成帝劉驁,謚號孝成帝,廟號同宗。生於公元前五一年,卒於公元前七年,公元前三二年己丑歲登基,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五歲。葬於延陵。
⑽ 漢哀帝劉欣,謚號孝哀帝,生於公元前二六年,卒於公元前一年,漢元帝劉奭之庶孫,父為劉康,成帝養子。公元前二二年,劉康去世,年僅三歲的劉欣嗣立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歲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夷陵。
⑾ 漢平帝劉衎,,謚號孝平皇帝,是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興之子。生於公元前九年,卒於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歲,九歲時登基,後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歲,葬於陝西省西安咸陽縣,稱康陵。
⑿ 更始帝劉玄,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二五年,漢景帝劉啟之後裔,長沙王發之五世孫,公元二三年癸未歲二月登基。劉秀稱帝後,廢為淮陽王,後被赤眉軍勒死,在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