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改革的矛盾與前景
蕭功秦先生在其題為《中國百年現代化的六次政治選擇--從清末改革到鄧小平新政》的著名演講中指出:不同時代的政治選擇大體上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各種內外客觀條件的壓力和制約,二是人們對於富強的各種主觀的理解,三是人們在當時可以藉助什麼樣的政治資源來形成他們的政治戰略。蕭先生強調:"人們的價值觀念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支配了他們做出的政治選擇"。
證諸史實,蕭先生的論證是有力的。價值觀念、尤其是"人們對富強的主觀理解",對歷史進程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它成為許多人在20世紀反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理由,其佐證之一就是馬克思主義本身對歷史的改造作用。但是,這種觀念決定論或者說文化決定論忽視了一點:觀念本身也非自在之物,它同樣受制於客觀反饋,同樣要由具體的歷史條件決定。
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決定了一定的思潮觀念可以占據主流,構成"人們對富強的主觀理解"。20世紀末東西冷戰的終結、蘇聯模式在制度競爭中的徹底失敗這一歷史事實,使自由主義思想成為當代主流。中國取法西方的改革開放進程也強化了自由主義在中國的主流化趨勢,按照自由主義者王思睿先生的說法:自由主義在中國已成為學界主流,在民間也占據"道義優勢",已經"征服和整合了民心"。
主流思想一旦成形,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支配人們做出的政治選擇"。正是由於以西方模式為範本的自由主義思想已成為當今中國主流,它所推崇的並不適合於中國國情的目標模式已經深入人腦、已經"征服和整合了民心",政治改革一旦啟動,必然指向西方模式,而且還可能不會服從預先設計的主觀方案或政府、民間某些人的操控,而只會遵循它本身的邏輯,加速奔向理想中的目標終點。思想基礎就像社會進程的程序軟體,政治進程只要啟動,它就會遵循思想為其早已設定好的程序。政權力量只能控制硬體,決定啟動與否,無法左右啟動後的進程走向。
今天,自由主義所推崇的憲政民主制度在發展中國家的不適應症已成為一種國際性普遍經驗。大量後發展國家的政治民主化進程不是曇花一現,就是淮橘成枳、徒有其表。但是,觀念的力量勝過了這一切,壓倒了對這些實際效應的反思。反思當然也在進行,但在新的、有挑戰性和競爭力的道路選擇形成之前,自由主義仍然會占據主流,左右人們的政治選擇。 正是在這種舊的主流方案(自由主義)不適用於中國國情、新的有競爭力方案尚未成熟的情勢下,中國的政治進程陷入了這樣的僵局:改革,社會缺少溫和、漸進的思想土壤,必然趨向激進;不改革,政治落後於社會進程越來越遠,它不但會桎梏社會其它方面的自發演進,也會不斷強化社會結構的剛性,使進一步演進的試錯空間越來越小。於是,中國遁入了被外界稱之為經改先行、政改不行的"跛足"模式之中。傾心於西方模式的"民主即行論"者總是責怪政府僵化保守,不敢啟動"實質性"政治進程。他們不知道,正是他們自己照搬自西方、不適用於中國國情的激進目標及其理論使改革難以成行。熱衷於推動政治改革的知識分子,卻無力為改革設計一條可以穩妥漸進的道路,而只能指著不切實際的目標大喊"快啟動",啟動後卻只能任由思想和社會的力量將運動加速推向極端。這樣的改革,只會致中國於動盪和災難。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由於認識到一旦政治改革啟動,局勢就將不由自己而只可能由"征服和整合了民心的"自由主義主導,所以執政者遲遲不敢啟動哪怕是較為溫和的改革。沒有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政治家,敢於啟動一場進程不受控制、結局難料、同時有很大可能要以失敗收場的改革。
中國似乎正在走上清末的老路,正在步入歷史的輪回:對激進改革的後果預期使改革寸步難行,拖延改革又使結構剛性越來越嚴重、試錯空間越來越小、延誤改革時機。破繭而出的唯一突破口,只有改造思想土壤,讓溫和漸進、適合於中國國情的理論主張占據主流,"征服和整合民心"。歷史上任何成功的改良,都是由執政者主動選擇的。當局勢迫使執政者不得不改時,改革往往已喪失成功可能。因此,只有改造民眾思想,才能改變人們(尤其是執政者)對於改革的理性預期,漸進改革才在客觀上具有可操作性、在主觀上可能被執政者所選擇。
倡導溫和、漸進的改革目標和路徑,會不會被既得利益者利用作為保守現狀的工具?著眼於避免改革極端後果的方案,會不會使改革本身喪失動力?這是急於改變現狀者擔心的問題,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改革的需要,根植於中國社會的現實進程之中。無論是內部現實問題的層出不窮,還是外部制度競爭的壓力,都使政治改革成為一種迫切需要。迫切的需要卻被強行壓抑,是因為存在另一種更迫切的需要、另一種更嚴重的隱性危機:保持基本穩定的需要,對於政治轉型過程及其極端化後果的擔憂。
因此,政治改革能不能啟動、中國社會能不能走出現實僵局和歷史輪回,就在於能否出現新的、有競爭力的溫和漸進的政治理論和主張。這種理論要在觀念和話語上戰勝自由主義,贏得民眾,成為新的思想主流,為改革犁出溫和適宜的思想土壤,為社會進程設置新的內驅程式。真正的思想創造是"從問題到主義"、而不是"從主義到問題";是從社會現實問題出發、探討有效解決方案並系統化為理論,而不是從先驗理論出發、由觀念到問題演繹出結論。
--但是,人類社會迄今的經驗事實,是否足以在中國支撐新的、立足於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溫和理論成為獲得廣泛認同的思想主流?
經驗世界迄今為止所提供的答案是含糊的。一方面,蘇東轉型的大幅震盪和碰碰磕磕、民主憲政在發展中國家的普遍不如人意、中國獨立於西方政治模式之外的長期發展,支持理論界進行新的道路探索和理論建構;另一方面,由於當今世界先進國家無一不在自由主義的模式規范之內,這又使得經驗無法否認自由主義的憲政民主模式是迄今為止最完滿成熟的政治形態。其它的道路選擇,只能支撐起較低的、或者說較為近期的目標。就觀念世界本身而言,觀念也具有追求終極答案的傾向性特徵,關於近期目標的理論不可能成為終極性理論,因此也不可能被普遍認同和接受,更不可能戰勝終極性理論成為主流;它最多隻能作為終極性理論的一種附庸而存在。因此,新權威主義者如蕭功秦,也不能不認同自由主義模式為長期目標,而將其權威主義主張降格為一種路徑描述。
在此,歷史凸現了理論需要與實踐需要的深刻矛盾:理論的觀念屬性要求其具有終極性,即要求建構出在對象范圍內無所不包、圓滿自洽的邏輯體系;實踐要求漸進,要求每次推進都只以階段性目標為目標。但在開放性政治進程中,真正能"征服和整合民心"、掌握群眾的只會是終極而不會是階段性目標。因此,在競爭性政治博弈中,政治改革易於被導向終極性目標,使改革告別溫和和漸進,轉向激進和極端。改革指導思想與現實需要的不相適應,可能是近代以來取法於西方的中國政治改革無一不以失敗收場的重要原因。要啟動政治改革,就必須改造思想土壤,建構新的、能夠為國民普遍認同的溫和型意識形態。困難在於,怎麼處理理論所要的終極性與實踐所必需的階段性的矛盾。
出路可能只有兩個方向:要麼將一種關於中期階段性目標的理論提升為終極性理論,完全告別西方範式,在理論上走出一條新路;要麼根據中國現實需要為憲政民主目標量身定製一種初級階段理論。不管朝向哪個方向,新理論縱然可強調對於中國的適應性,但都不可能否認另一種模式(自由主義模式)對於其它國家的適應性。兩種模式並存,制度競爭的壓力就始終存在,因此,任何挫折都可能導致自我否定。對於起點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中國來說,如果在理論和實踐上嘗試新的道路,背負的壓力將遠遠大於競爭對手。
如果將思想本身作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客觀因素之一來看待,從客觀條件考量,思想基礎溫和化的難題似乎無解,中國似乎怎麼也無法走出"要麼等死,要麼找死"的歷史怪圈。正因其難,歷史在此處才反復輪回。不甘於悲觀宿命的中國人唯有發揮主動性,以人類理性一搏歷史宿命。理性應該首先體現在集中了全社會大部分資源的執政者身上,執政者應該以國家力量介入,致力於新的、適合於中國國情的溫和意識形態的建設,同時要致力於為這種新意識形態提供事實上的說服力。理性也應該體現在擔負著民族理性傳承的知識分子身上,由於古今中外的一切經驗都表明,只有溫和的改良,才能實現成功轉型,激進必然導致動盪,中國再也經不起動盪;因此,保持溫和、漸進的理性,並將之傳導給民眾,應該成為分屬不同意識形態陣營知識分子共同的自覺擔當。最後,中國命運的改變更需要民眾的理性,任何意識形態,只有贏得群眾,才能形成物質力量,才能影響中國未來。也只有在各方面的理性配合下,才能把作為終極性理論的自由主義請下神龕,才能使從中國現實問題出發、將階段性目標作為方案核心的理論成為思想主流,中國的政治改革進程才可能在溫和、漸進的思想土壤上有序演進。
所以,中國要前進,自由主義必須讓路。
不用謝,呵呵,再給你一個網站
www.chinareform.org.cn
② 推進改革,必須堅持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統一"對嗎
完全正確。
推進改革,必須堅持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統一」。改革應尊重歷史,基於現實,著眼未來。有了這個態度,才能設計出大多數人擁護的改革方案,改革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才不會出現反復」。
③ 歷史,邏輯和未來 首版和第二版有什麼區別
邏輯:
1規律,事物的完成的序列。
2:事物流動的順序規則
3:事物傳遞信回息,並得到解釋答的過程
邏輯就是思維的規律,規則。邏輯學就是關於思維規律的學說。有邏輯和邏輯學兩個概念通用。輯與邏搭配讀輕聲。
邏輯(理則學),源自古典希臘語 (logos),最初的意思是"詞語"或"言語",(引申出意思"思維"或"推理"),1902年嚴復譯《穆勒名學》,將其意譯為"名學",音譯為"邏輯";因為該詞是由日制漢語"倫理"一詞分拆而來,所以日語還把它譯為"論理學"。 傳統上,邏輯被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來研究。自從十九世紀中期,邏輯經常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中研究。邏輯的范圍非常廣闊,從核心主題如對謬論和悖論的研究,到專門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確的推理和涉及因果關系的論證。
在我國古代,邏輯學又被稱為理學、理則學、名學、刑名之學等。
④ 中國的新聞改革之路如何走歷史邏輯是什麼與西方新聞傳播史有何關聯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
當今中國自上而下對於改革是有共識的,那就是各行各業必須改革,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革,中國的新聞媒體行業概莫能外。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以市場經濟為背景,我國新聞媒體經過「撥亂反正」、「市場化」、「集團化」、「官辦分離」、「制播分離」等一系列改革逐漸成熟壯大。我國媒體早已經培養了強烈的市場意識,在市場經濟規律面前可以游刃有餘。經過十幾年的集團化發展,我國新聞媒體也積攢了不小的實力,許多有實力的媒體希望能夠新時期的市場經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然而,中國政府一直強調新聞媒體的意識形態屬性,一直將新聞媒體視為權力運作的工具和社會管理的手段,對新聞事業的管理與新聞媒體的市場發展之間存在矛盾,這種矛盾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成熟表現地越發明顯,新聞媒介體制改革稱為新聞從業者期盼已久的政治議程。那麼在新時期,我國新聞媒介體制改革路在何方?將採取什麼樣的路徑?
1、首先要有改革意識。最高領導人重點強調要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有外媒分析指出,最高領導人提出媒體改革將為媒體人帶來危機感,強化他們的改革意識;官方已經在探討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扶持,為媒體人進行媒體融合創造條件。
2、立法保障,建立健全的新聞法律法規,在這個法治國家是改革必不可少的武器
3、以人為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我看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 抓。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兒。
我國網民有近六億人,手機網民有四億六千多萬人,其中微博用戶達到三億多人。很多人 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從網上獲取。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
4、借鑒西方經驗,先行試點,成功之後再推廣
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什麼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
治國理政思想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邏輯,既保持實踐的延續,又有新實踐的開創。回在實踐的延續上,習首答先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每一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在科學總結分析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實踐的偉大成就與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來的,是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新的實踐需要的滿足。這些實踐上的延續使得三年來習治國理政新實踐在續寫中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⑥ 中國改革開放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論文
過去雖然貧困,生活艱苦,可是養幾個孩子還是很輕松。現在生活富裕,雞的屁股世界第二。養兩個孩子竟然很多人都養不起。未來這樣改下去,後果鬼知道!
⑦ 如何用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相統一來看待新中國65年發展歷史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65年的輝煌成就證明,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不僅可以奪取革命的勝利,也可以取得建設和改革的勝利。在積極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過程中,我們黨錘煉了頑強奮斗意志,掌握了高超領導藝術,積累了豐富執政經驗。65年來,在決定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緊要關頭,正是黨的領導,保證了我國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推進;面對前進過程中的各種艱難險阻,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拚搏,使國家建設不斷走向新的輝煌。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核心力量,是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
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制度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在實踐中的重大創新,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的重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是一個有活力、能發展、促公正、抗風險又團結和諧的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我們之所以能夠在65年的發展歷程中戰勝各種困難、風險和挑戰,不斷創造新的輝煌,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探索、形成並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始終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夯實社會主義發展的物質基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有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社會生產落後的狀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解決其他社會矛盾創造有利條件。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正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實現了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躍升,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讓人民群眾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當前,我國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名還比較靠後,經濟發展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解決好發展中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
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破除了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當前,我國已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發展轉型的任務十分艱巨。只有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才能推動經濟社會駛入轉型發展的健康軌道,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動力。
⑧ 近代中國從改革到革命的歷史發展邏輯
近代中國從改革到來革命的歷史發展自邏輯!
邏輯本身就是一種相互關系,近代中國從改革到革命的歷史發展邏輯,就是說的近代改革與革命的發展關系,近代的改革可以說從太平天國起,
太平天國打響了第一槍,接著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相繼發起,幾著相繼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直至辛亥革命,清政府徹底滅亡,革命趨於成功!!!
⑨ 我國歷次行政改革的邏輯及未來的改革去向
這是一篇論文,名字叫做《我國行政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或許對你有幫助專
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25089594
摘 要:人類行政活屬動與社會發展之間有著明顯的互動關系。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既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人類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通過對我國歷次行政改革的系統回顧,比較了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的行政改革,試圖理清中國行政改革的內在邏輯,並結合中國當前改革實踐和西方行政改革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提出了中國行政改革的未來發展的三個趨向,即權力配置上的分散化、組織形態上的靈活化、行政理念上的顧客導向趨勢。 (共6頁)
⑩ 改革的邏輯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改革從何而來,往何處去?未來中國如何前行?中國的改革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的歷程,為什麼講起改革來還是頗為沉重?為什麼我們這個體制,改起來那麼難?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專家學者、大眾輿論,眾說紛紜。
從改革史上標志性的莫干山會議開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參與中國改革的每一步。本書中,他從現實世界出發,用扎實的經濟學功底和風趣、直白的文字,將中國改革的理念、方法和歷程進行嚴密而邏輯清晰的梳理。
全書從「鄧小平做對了什麼」到「中國還需要做對什麼」,從「如何防止改革變成半拉子工程」,到「怎麼避免糟糕的政策組合」,系統地從產權改革、土地改革、貨幣改革等各個方面,深入解讀中國經濟改革的來龍去脈和關鍵問題,對未來提出了自己的獨特看法,讓讀者更加了解中國改革的邏輯,是一部執政者和大眾都亟需閱讀的改革如何推行的務實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經濟研究院教授,曾獲孫冶方經濟學獎、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2011年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公共經濟學家等榮譽。[1]
圖書目錄
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中國做對了什麼?
改革30年感言
鄧小平做對了什麼?
過去十年是改革開放收獲的十年
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
上下互動的改革
第二部分 重新界定產權之路
重新界定產權之路
一部未完成的產權改革史
公司理論與中國改革
農民、市場與制度創新
第三部分 土地制度改革
中國農村改革
農民收入是一連串事件
農地產權與征地制度
城市化、土地制度與宏觀調控
試辦「土地交易所」的構想
變革土地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
成都試驗的新進展[2]
第四部分 貨幣制度重於政策
貨幣、制度成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貨幣深化」與改革的風風雨雨
貨幣無僥幸
銀根與「土根」的糾結
政府主導投資的經濟性質
貨幣制度重於貨幣政策
第五部分 改革驅動的經濟增長
遠近高低各不同
用三個變數看經濟
成本急升的挑戰
制度費用是大事
競爭後發優勢
向內轉型的困難
經濟增長與企業成長
應對更激烈的全球競爭
三種私人資本和中國經濟
科斯定理和國資轉讓
中國公立機構改革的經驗
第六部分 中國還要做對什麼?
改革是對未來最重要的投資
民貧國衰、民富國強
體制政策要靠前
防止改革變成半拉子工程
避免糟糕的政策組合
以規則的確定應對結果的不確定
「中國製造」的轉型前景
從全球大勢看中國經濟
通而不平的「兩個海平面」
中國還需要做對什麼?
接著石頭過河
跋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