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爆發禽流感

中國歷史上爆發禽流感

發布時間:2021-02-22 18:03:25

㈠ 中國的禽流感最先發生在哪啊

研究顯示,世界上曾發生過3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均首發於中國。因此中國能否對付禽流感,於世界也有重要意義。

但迄今為止,禽流感病毒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人類仍無從知曉

自人流感病毒被發現以來,世界上曾發生過3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均首發於中國。禽H5N1和H9N2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也分別於1997年和1998年首發於香港和廣東省。因此,中國被認為人流感病毒新亞型毒株多發地,確切原因還不清楚。

2005年9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郭元吉在《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上撰文如是說。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密度大,是候鳥主要集散地。作為農業大國,中國目前飼養著130多億只家禽,水禽養殖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並且以散養、家養為主。所以,如果流感病毒大流行株起源確與禽流感病毒密切相關,它們多發於中國也順理成章。

在這種態勢下,中國能否預防和控制禽流感的進一步發展,不僅於本國,於全球也有重要意義。

病毒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市丁當鎮,是目前已知中國大陸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的起點。2004年1月27日,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最終確定發生在此的禽只死亡事件是感染了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

在事發之前,周邊國家已經相繼有此疫情的報告:韓國是2003年12月12日,越南是2004年1月5日,日本是1月11日,接著是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尼。環顧四周,中國大陸已經處在了禽流感的包圍之中。病毒僅僅數天之後,就在這個距中越邊境兩百公里的小鎮「登陸」了。

但奇怪的是,丁當鎮本是一個比較孤立的小鎮,在事發之前也並沒有人員往來於中越邊境之間。那麼病毒是從何而來的呢?

就在丁當鎮疫情被確診的當天,湖北一個林場的養雞戶和湖南省一個養鴨戶也發現了禽只死亡的現象。三天後檢驗結果公布,果然是感染了H5N1。之後是江西、安徽、雲南、廣東,再後是陝西、甘肅、浙江,甚至連新疆和西藏也未能倖免。僅僅一月內,中國16個省份相繼確診了49處疫情。

疫情來勢迅猛,西至新疆東至上海,北達吉林南到雲南,疫情在如此大的范圍內此起彼伏,且毫無規律。追查疫源的努力一直在進行,但卻總是沒有結果。

丁當鎮找到了最先感染病症的養鴨戶,接著從養鴨戶查到了種鴨場,卻發現種鴨場完好無損,並且售往它處的種鴨也無恙。

種種疑點無從解釋,焦點開始聚集在自由翱翔的飛鳥。

根據生物學家的統計,全世界共有9000多種鳥,而中國現有1200種左右,其中候鳥有540多種。這些鳥類分布廣泛,幾乎存在於中國的各個地區。而根據疫情跨度大,傳播速度快的特點,那些於春秋兩季往來於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的候鳥則成為疫情傳播的重點懷疑對象。

但並非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致病的。在禽流感病毒的15種H亞型和9種N亞型當中,只有H5和H7亞型與禽類的高致病性有關。而這兩種病毒類型恰恰是在野鳥體內分離比例最低的。

2004年4月,中科院動物學所李鋒、丁長青、雷富民等專家聯名發表了一篇野鳥與禽流感關系的論文,表示從野鳥身體當中分離出來的禽流感病毒基本上都是低致病性的,不會馬上在家禽當中傳播並引起死亡,還沒有發現野生鳥類爆發禽流感的實例,更沒有人類經過野生鳥類感染禽流感的記錄。

果真如此,那麼席捲東亞、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十多個省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到底是如何傳播的呢?

變異的危險

盡管在當時還沒野鳥爆發禽流感的實例,但李鋒等人還是在文章中肯定了禽流感病毒可以通過野生鳥類,特別是鴨、鵝等水禽傳染給家禽。而傳染的途徑則可能是野鴨和家鴨類的接觸,家鴨與家雞接觸,或者由於禽流感能在糞便當中存活較長時間,通過田間散步的人或狗,甚至是老鼠等其它動物接觸受污染的野鴨或野鵝的糞便,將病毒帶入農舍。這會使得低致病性病毒有可能變異為高致病性病毒。

難道真的是野鳥體內的病毒傳染給家禽,進而發生了變異造成此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

更為嚴峻的是,禽流感病毒已經不再限於家禽之間的傳播,而是出現了人類感染的現象。在越南,僅2003年12月28日至2004年2月27日之間,已經報告的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就有297例,其中確診病例22例。

也正是在此時,中國衛生部派出了一個由醫政司牽頭的醫療救治考察組趕赴河內。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徐小元教授當時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了這次救治考察。

他向記者回憶說,越南出現人被傳染的情況,而中國當時已經爆發禽流感,越南和中國為近鄰,為了防患於未然,衛生部決定先派一支專家組到越南了解情況。經過調查,專家組發現所有確診人員都是H5N1亞型流感病毒感染,並且都有與禽類的密切接觸史。盡管並沒有出現人與人之間傳染的現象,但徐小元依舊擔心病毒會發生變異,根據禽流感病毒的特點,先是在禽之間傳播,進而由禽傳播到人。病毒一旦適應了人體的環境,難免出現人與人之間感染的情況。

飛翔的「罪證」

經過不安的二月,中國大陸各地的禽流感疫情日漸平息下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病禽總數15萬只,死亡13萬只,撲殺905萬只。而更令人懊惱的是,這些病毒到底從何而來,依舊不清楚。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2005年5月4日,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鳥島管理站管理人員在巡視鳥島時突然發現一隻斑頭雁出現了異常狀況。這只斑頭雁隨後死亡。5月18日,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從死鳥體內分離出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而在這期間,青海湖附近大約有1000多隻包括鸕鶿、棕頭鷗、魚鷗、斑頭雁等候鳥死亡。

這顯然是一個驚人的消息。這不僅僅在於,在過去的研究當中,如此大面積的候鳥群爆發禽流感在世界范圍內還屬首次,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帶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候鳥有可能會在遷徙過程中將病毒散播出去,這才是人們關心的重點所在。

青海湖作為全球候鳥遷徙中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僅斑頭雁、棕頭鷗、鸕鶿的總體數量就達40餘萬只以上,地位非常突出。如果候鳥會散播禽流感病毒的情況被確證,這可能意味著危及全球的危機。

中國科學院動物學所研究員盧汰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由多個部門聯合組成的調查組已經奔赴全國各地對候鳥展開調查,包括山東、遼寧、黑龍江、雲南以及一些候鳥棲息的水域都在調查范圍之內。

候鳥們的下一站?

疑點在一點一點地向著候鳥傳播病毒的方向傾斜,在青海湖發現病死候鳥不久,蒙古、哈薩克相繼爆發疫情。8月禽流感進入俄羅斯,10月中旬又重新在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出現。就在人們擔心禽流感會威脅北京、河北等臨近省市之時,它卻在數日之後突然現身在中國中部的安徽和湖南兩省。在確定為H5N1病毒之後,新華社的消息稱,爆發在湖南湘潭縣的高致病禽流感疫情,「初步懷疑為水禽帶毒所致。」

10月正是候鳥由北向南遷徙,尋找越冬地的時節。春天禽流感由南向北發展,而到了秋天它卻正由北向南發展。而這一切正與候鳥們的遷徙路線吻合,一條清晰可辨的感染鏈條似乎就此呈現在眾人眼前

但國際鳥盟的報告卻對此保有了相當審慎的態度。證據之一在於2004年2月禽流感在亞洲爆發時,並非候鳥的遷徙時間,它們那時應該還停留在東南亞的越冬地。

感到禽流感傳播路線與候鳥遷徙路線並不完全吻合的,還有中國鳥類環志中心副研究員陸軍。他表示5月初,由東南亞和印度前往青海湖的候鳥早已遷徙完畢,如果是在出發地感染病毒,就很難潛伏如此長的時間才爆發。「病毒到底在哪一個環節感染還有待查證。」

2005年10月31日,國家林業局的官員也對外稱,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候鳥感染禽流感的報告,而國家林業局也在候鳥遷徙的主要途徑當中啟動了118個監測點,隨時防範候鳥出現異常情況。

而正在湖北、湖南等地進行實地監測的中國鳥類環志中心主任楚國忠也用一句話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切都正常。」

他表示,目前中國對候鳥的研究還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連各種鳥類的遷徙路線都還沒有建立完整的資料,因此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任何有關病毒傳播途徑的結論都還為時過早。

㈡ 中國禽流感哪一年

2008年。

結合禽流感病毒的特點和現有研究發現,目前認為,攜帶病毒的禽類是人感專染禽流感的主要傳染源。屬減少和控制禽類,尤其是家禽間的禽流感病毒的傳播尤為重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動傳統家禽養殖和流通向現代生產方式轉型升級。

從散養方式向集中規模化養殖、宰殺處理和科學運輸的轉變,提高家禽和家畜的養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從而減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機會。同時,要持續開展健康教育,倡導和培養個人呼吸道衛生和預防習慣,做到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合理加工烹飪食物等。需特別加強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和衛生防護。

同時,要做好動物和人的流感的監測。及時發現動物感染或發病疫情,以及環境中病毒循環的狀態,盡早的採取動物免疫、撲殺、休市等消滅傳染源、阻斷病毒禽間傳播的措施。早發現、早診斷禽流感病人,及時、有效、合理地實施病例隔離和診治。做好疾病的流行病調查和病毒學監測,不斷增進對禽流感的科學認識,及時發現聚集性病例和病毒變異,進而採取相應的干預和應對措施。

中國歷史上嚴重和重要的病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爆發過的有雲南鼠疫、香港鼠疫和東北鼠疫。鼠疫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於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

一、雲南鼠疫

1855年中國雲南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廣東爆發,並傳至香港,耶爾森在世界上首次分離出鼠疫桿菌。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1898年,爆發於印度孟買的大鼠疫,使上千萬印度人喪生。

在中國和印度便導致約1200萬人死亡。此次全球大流行一直持續至1959年,當全球死亡人數少於250人方才正式結束。

(3)中國歷史上爆發禽流感擴展閱讀

鼠疫的傳播和預防

一、傳染源

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二、傳播途徑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三、易感人群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㈣ 中國上一次禽流感是哪一年

禽流感基本上每年都有,中國上一次爆發是2004年。2004年初禽流感席捲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

㈤ 禽流感有哪些歷史記錄

先分清一個概念:禽流感和人禽流感,二者都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病專毒是正黏病毒屬科甲型病毒屬,又分好多型。不同在於,前者通常指禽間的流感病毒感染,而人感染後,則稱為「人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在禽類多見,還可以感染豬、馬及海洋動物。
以往因檢測條件、認識水平等的限制,並沒有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不代表一定沒有。1997年發現香港H5N1病毒感染到人,並引起發病,基本上是從那時才認識到。所以只要查一些近期的資料就可以。比如傳染病學或流行病病學的書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國是法定傳染病,有關情況可以查閱各年的《中國衛生統計年鑒》,衛生部的網站上有。《疾病監測》雜志上應該也有。
國外的情況完全不了解。可能一些專業期刊上會有。

㈥ 有沒有人知道歷史上禽流感爆發的詳細數據從哪裡找

先分清一個概念:禽流感和人禽流感,二者都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病版毒是權正黏病毒科甲型病毒屬,又分好多型。不同在於,前者通常指禽間的流感病毒感染,而人感染後,則稱為「人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在禽類多見,還可以感染豬、馬及海洋動物。
以往因檢測條件、認識水平等的限制,並沒有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不代表一定沒有。1997年發現香港H5N1病毒感染到人,並引起發病,基本上是從那時才認識到。所以只要查一些近期的資料就可以。比如傳染病學或流行病病學的書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國是法定傳染病,有關情況可以查閱各年的《中國衛生統計年鑒》,衛生部的網站上有。《疾病監測》雜志上應該也有。
國外的情況完全不了解。可能一些專業期刊上會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人類歷史上爆發過哪些烈性傳染病

黑死病 14世紀,鼠疫大流行,當時被稱為「黑死病」,流行於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中國也有流行。在歐洲,黑死病猖獗了3個世紀,奪去了2500萬餘人的生命。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很多,以至勞動力食缺。整個村莊被廢棄,農田荒鞠,糧食生產下降。緊隨著黑死病而來的便是歐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飢荒。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7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5000多萬。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鳥類。實際上是禽流感的變異。和黑死病類似,流感期間,交通、飯店、零售、旅遊和娛樂業不景氣,醫院和健康服務成了最大的贏家。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瘋牛病 主發國在英國。據估計死亡人數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迄今為止死於此疫的人數為69人。波及至法國、愛爾蘭、加拿大、丹麥、葡萄牙、瑞士、阿曼、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和塞普勒斯等。據美國有線新聞網估計,瘋牛病事件將給美國造成了至少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口蹄疫 2001年,英國暴發口蹄疫,集中宰殺、焚燒了近700萬頭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許多農民損失慘重。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及一些歐洲國家等;東南亞各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等皆屬」口蹄疫疫區」。口蹄疫使英國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由原先預測的2.3%降至2%,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70億英鎊。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受到重創。據報道,與2000年同期相比,僅英國鄉村地區的旅遊收入就減少了75%。 SARS 2003年,我國內地24個省區市先後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個縣和市(區)。截止8月16日10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2003年旅遊收入減少約1200億元,影響全年GDP少增長1.1個百分點。餐飲業零售額減少約315億元,影響GDP少增長0.3個百分點。對其它消費品的整體影響較小,在200億元左右,影響GDP少增長0.2個百分點。外貿凈出口比2002年減少約70億美元。 禽流感 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2004年初禽流感席捲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過1.5億只禽類被撲殺,6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范圍波及至農業、旅遊業等行業。世行預言禽流感將造成全球經濟損失達8千億美元。 什麼是禽流感? 豬流感 主發於墨西哥,確認及疑似豬流感死亡人數升至152人;全國疑似病例高達4000餘人。美國確診病例上升至50人,此外還波及至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義大利等19個國家。世界銀行預測全球將會因此損失3萬億美元,經濟復甦會遭受重大影響。豬流感極有可能存在兩種方式傳播,即豬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進一步傳播。

㈧ 歷史上流感暴發流行時患者的死亡原因

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屬,包括甲、乙、丙三型,甲型抗原變異性最強,感染人類和其他動物,引起中、重度疾病,侵襲所有年齡組人群,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變異性較弱,僅感染人類,一般引起輕微的疾病,主要侵襲兒童,可引起局部爆發。丙型抗原性比較穩定,僅引起嬰幼兒感染和成人散發病例。
流感的特點是經常性的,不可預測的局部流行和罕見的全球大流行。在某些年份中流感的局部流行是由於抗原漂移導致不斷有新的流感病毒株產生,同時部分人群缺少或根本無防護措施而造成的。1889年以來已出現幾次由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變異導致的世界性大流行。
1.1889~1891年大流行 1889年5月從俄國發現,當年10月傳到西歐,1年內席捲全球,某些城市記載發病率40%~50%。大多數地區流行呈3個波,第1波死亡率最低,第3波死亡率最高,死亡者大多數為老年人。據血清學追溯認為,甲3型是當時大流行的最可能的病原體。
2.1918~1920年大流行 此次流行的首發於1918年1月美國東部,1918年4月在法國軍隊中流行,以後迅速蔓延,波及全球。此次大流行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的死亡總數估計約2000萬人。關於這次大流行的病原,據血清學溯源,認為是由豬型Hsw1N1(H1N1)流感病毒引起。
3.1957~1958年大流行 1957年2月首發於我國貴州西部,2月中旬在貴陽分離出病毒為H2N2(稱為甲2型),3月傳播到全國,4月在香港流行,以後經東南亞和日本傳播到全世界。H2N2型病毒出現後,H1N1型病毒即在人群中消失。
4.1968~1969年大流行 1968年7月我國廣東和香港地區新亞型流感流行,新分離病毒抗原為H3N2(稱為甲3型)。傳播路線與H2N2型相似,1969~1970年波及全球,低於H2N2型。H3N2病毒出現後,H2N2病毒在人群中消失。
5.1976年美國發生豬型流感小爆發 1976年1月在美國一兵營中有流感爆發,分離毒株中,6株屬於甲3型,但有5株與豬型病毒Hsw1N1(H1N1)非常相似,實際上該兵營發生了一次甲3型和豬型的混合流行。豬型流感病例均較甲3型為輕。
6.1977年新甲1型(H1N1)的出現和流行 1977年5月在我國丹東、鞍山和天津的流感流行中,分離到新甲1型,1977年7月以後從北向南擴散,隨後遍及全國,但未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行主要發生在8~20歲青少年中,隱性和輕型感染較多。新甲1型出現後,甲3型並未消失,出現甲1和甲3在人群中並存的局面。
流感流行伴隨著死亡率的增加。增加的死亡率不僅僅由流感和肺炎引起,也與流感引起的心肺疾病和其他慢性病惡化有關。
在美國1972-1995年的流感流行研究中,23年中有19年發生流感流行並造成超額死亡。在11次不同的流感流行中,估計每次都有2萬例與流感有關的死亡,其中6次超過4萬例。在這11次流行中,約90%以上的死亡是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幼兒以及有潛在疾病的任何年齡的人群比健康的少年兒童和青年人因患流感而導致並發症、住院和死亡的危險性要高。如0-4歲年齡組的住院率,健康兒童為100/10萬,而潛在疾病的兒童高達500/10萬。
有調查結果表明,法國1989年由於流感而消耗的衛生服務費約為19億法郎,而潛在的經濟損失更高達143億法郎;美國每年由於流感而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0-30億美元,而潛在的經濟損失更高達100-150億美元。我國香港地區近期爆發的禽流感,據估計損失也高達8000萬港幣。我國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地區,20世紀發生的4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中有3次起源於我國,近年來新發現的流感病毒株也大多源自中國。從1953-1976年,我國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盡管目前還缺乏詳細的流行病學資料,但可以肯定,我國每年因流行性感冒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也是十分驚人的。
日本在控制流感發病過程中曾採用給學齡兒童免疫接種的方法。從1962年至1987年,日本為大部分學齡兒童接種了流感疫苗,使原來過高的死亡率由最初是美國的3~4倍降到與美國相同的水平。該免疫措施使日本每年有37000~49000人免於死亡,即每接種420名兒童就可以使1位老年人免於死亡。在美國,整個90年代流感疫苗的使用量呈穩定增長趨勢,1997年達到每1000人中有281人使用流感疫苗的水平。同年,西歐29個國家都對流感疫苗接種作出了基於年齡的建議使用方法。老年人接種率:法國70%、比利時45%~50%、義大利36%、美國65.5%。其中許多國家通過國家財政或社會健康保險提供流感疫苗接種所需的費用,為某些建議使用疫苗的人群進行免費接種。當然,在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還是自費支付流感疫苗所需的費用。不同國家疫苗使用水平與人均健康花費無關。疫苗使用水平反映了人們對流感的重視程度,也反映了疫苗接種的有效性。而且,預防接種是花費-收益比最好的預防措施。調查統計,美國每年因流感的直接醫療花費為46億美元,通過疫苗接種每人每年平均直接節約117美元;對於公司,投入接種疫苗1美元就可為公司節省2.58美元。阿根廷因接種計劃的實施,使每個接種兒童節約10.04美元。

㈨ 世界上第一個爆發禽流感的地區是哪

1878年,義大利發生雞群大量死亡,當時被稱為雞瘟。到1955年,科學家證內實其致病病毒為容A型流感病毒,這種疾病因而被更名為禽流感。隨後,這種疾病在其他歐洲國家、南美及東南亞、美國和蘇聯也有局部發生,現在幾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起,禽流感在歐亞大陸的爆發日趨頻繁。
1997年5月,中國香港地區的一個養雞場出現了這一區域首例禽流感病例。經專家認定,導致香港特區家禽大規模死亡的罪魁禍首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然而,這種歷來只威脅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現了新的變異,並能夠傳染給哺乳動物甚至是人類。1997年8月,一名3歲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這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A/H5N1的個案。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共有18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進一步向人類傳播,香港特區政府宰殺了130萬只家雞。這是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禽流感爆發。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爆發禽流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