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國防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取得了輝煌成就。這些成就表現在6個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建設不斷加強。我軍與西方國家軍隊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有黨的領導、有思想政治工作這個特有優勢。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光榮傳統,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地位,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確保我軍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始終保持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是現代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大幅躍升。我們十分注重適應形勢的發展,依據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現代化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近幾年,針對戰爭形態的演變,軍委明確提出,要把軍事斗爭准備的基點進一步轉到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上來,實現了軍事戰略指導的與時俱進。我軍遵循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要求,大力提高核心軍事能力,有力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三是體制編制不斷調整優化。新中國成立之初,我軍總員額550萬,後來最多時達600多萬。經過多次調整改革,我軍朝著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不斷邁出新的步伐。目前,我軍總員額230萬,軍兵種部隊比例趨於合理,部隊編成結構得到優化。
四是武器裝備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新中國成立之初,我軍陸軍裝備大多是從敵人手中繳獲的「 雜牌」,海、空軍裝備數量很少,性能也很落後。現在,我們在天上有軍事衛星、先進戰機,地面有新型主戰坦克、各種火炮、導彈,海上有先進艦艇、潛艇,可以說西方發達國家擁有的各類裝備,我軍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裝備的性能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既體現了我軍現代化水平,也反映了國家科技實力的巨大變化。
五是軍事外交成果豐碩,較好地服務了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服務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六是國防動員建設全面推進,國防動員能力顯著增強,國防動員體系在平時服務、急時應急中發揮了特殊的優勢和作用
⑵ 通過學習中國國防,你從中國國防歷史中受到哪些啟示
國防歷史啟示來:⑴經自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2)政治昌平是國防鞏固的根本。(3)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4)科技進步,對國防強大的重要保證。
現行的國防領導體制:(1)中共中央的國防領導職權。(2)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國防職權。(3)國家主席在國防方面的職權。(5)國務院在國防方面的職權。(6)中央軍事委員會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武裝力量體制:(1)中國人民解放軍。(2)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3)民兵
國防動員體制: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國防動員建設」的要求。國防動員體制是國防動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種組織制度,是國家關於國防動員的組織系統、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和相互關系的規范。國防動員體制的功能狀態,對於增強國家的國防動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⑶ 從中國國防的興衰史談談怎樣加強現代國防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 ,自古以來,有國就有防。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 保證。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可靠的國防,就無法抵禦外來的侵略和顛覆,就會在政治上、經濟 上受制於人。
胡錦濤同志指出: 「建立鞏固的國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維 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關注國防、建設 國防、保衛國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國防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 20 世紀,我國古代社會就過渡到奴隸制社會, 建立了國家。從此,作為抵禦外來入侵和討伐他國的工具——國防便產生了。
中國國防先後 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等不同歷史發展階段。
我國古代為提高國防能力提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以民為體」 「居 安思危」的國防指導思想, 「富國民強」
「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 「愛國教戰」 「崇尚武 德」的國防教育思想, 「不戰而勝」 「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遵循這些思想,我國取得
了無數次對外戰爭的勝利,曾出現過「中國既按,四夷自服」的鼎盛時期。 經過「康乾盛世」之後,清王朝政治日趨腐敗,國防日益虛弱,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會。我國近代的國防是孱弱、衰敗和屈辱的。
中華民國成立後, 並沒有改變中國人任人宰割的歷史。 帝國主義扶植各派軍閥為自己的 代理人,加緊對中國的掠奪;各派軍閥爭權奪利,混戰不已,中國依然是有邊不固,有海無 防,人民有家難安。 歷史告誡我們,兵者,國之大事,政治修明,國富兵強,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從而結束了 100 多年來中華民族任人宰 割、有國無防的歷史。建國 60 多年來,國防與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軍隊的 武器裝備得到了更新換代,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保障國家現代 化建設,促進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現代國防是對傳統國防的繼承和發展, 是一種全新的國防觀念和國防實踐活動。 現代國 防已不再是單純的武力較量,而成為在綜合國力的基礎上,以軍事手段配合政治、經濟、科 技、外交等手段進行的總體較量。一個國家只有經濟不斷強大、科技不斷發展、國防實力不 斷增強、國防安全意識不斷鞏固,以及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才能真正實現長治久安。現代 國防是綜合國力的體現,現代國防力量是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綜合國防力。中國有句古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隨著國防內涵的擴展,全面增強防衛能力必然涉及各個領域和各 條戰線,因而與整個社會構成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對外關系方面一貫奉行「和平共處」五
項原則,公開向世界承諾,永遠不稱霸,不做超級大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
脅,不對無核國家和地區使用核武器,不侵略別國。在戰略上採取防禦姿態。我國國防建設
的宗旨是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保衛國家的安全與發展。
在國防力量的運用上,堅
持自衛立場,實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國防政策,以及防禦性的軍 事戰略, 決定了其國防是防禦型國防, 與奉行霸權主義、
強權政治國家的國防有著本質區別。 國防法規是調整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領域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我國國防法
規體系中包括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它是根據《憲法》而制定的一部綜合性的
調整和規范我國國防與武裝力量建設的基本部門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它主要
規定了我國的兵役制度,公民的兵役義務和權利,兵員的平時徵集和戰時動員,預備役人員
的軍事訓練,高等院校和高級中學學生的軍事訓練,違反兵役法的懲處等;
3、《中華人民共 和國國防教育法》
,它在一國國防法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國防法體系中的基本法和部門 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等構成。 伴隨著人民共和國發展壯大的腳步, 我國國防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逐步建 立起了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國防建設。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鑄造了一支現代化人民軍隊,
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防動員體制,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維護了 國家統一和安全,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它崛起的過程中,危機、沖突和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國防與國家
是緊密聯系的。國防建設必須貫徹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明確我國自衛型的國防性質,明確 我國維護和平反對霸權的堅定立場。
國防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因為國防建設需要 強大的經濟後盾,而現代國防又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國防還必須努力實現現代化,堅持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不至於受制於人。另外,還要實行軍民結合,全民自衛,加強後備 力量的建設,並加強國防教育,為進行國防建設和開展國防斗爭作好充分准備。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⑷ 中國歷史上的軍隊制度是怎樣演變的
中國古代軍事制度古稱「軍制」、「兵制」。它隨著國家、軍隊的產生而產生,並與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制度相適應,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從夏朝到清朝道光年間,中國軍制經歷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兩大發展階段,它隨著政治制度的變化,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發展演變。
主要內容包括:軍事體制、編制、管理教育、訓練、軍事職官、兵役動員、軍隊調發與戰時指揮、糧餉兵器與馬政保障等各項制度。其基本作用在於保障軍事建設,以便有效地准備和實施戰爭,確保統治權的穩固與發展。
此外,邊境少數民族軍制和農民起義軍軍制也獨具特色。少數民族通常實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進入內地漢族區後即開始向漢族中央封建軍制過渡。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太平天國革命,農民起義軍軍制體現著農民階級內部新型的階級關系和「均貧富」、「等貴賤」的思想。
⑸ 簡述我國國防動員體制和武裝力量的形成和發展
1994年1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是在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下,主管全國國防動員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貫徹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組織實施國家國防動員工作;協調國防動員工作中經濟與軍事、軍隊與政府、人力與物力之間的關系,以增強國防實力,提高平戰轉換能力。
主要職責是:
1、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國防動員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指示。
2、組織擬訂國防動員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措施。
3、組織編制國防動員規劃、計劃。
4、檢查監督國防動員法規的實施和國防動員計劃的執行。
5、協調軍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重大國防動員工作。
6、組織領導全國的人民武裝動員、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交通戰備工作。
7、行使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賦予的其他職權。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成員單位有:軍隊四總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
⑹ 古代介紹國防重要性的事件
1、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我國古代為提高國防能力提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一是「以民為體」,「居安思危」的國防指導思想;二是「富國強兵」,「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三是「愛國教戰」,
「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等。遵循這些思想,使我國取得了無數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使中華民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使國防出現過「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鼎盛時期。
2、古代的兵制建設
所謂兵制,就是軍事制度,現在一般稱為軍制。它包括武裝力量體制、軍事領導體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在武裝力量體制上,我國古代一般區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秦朝以前,武裝力量比較單一,
在軍事力量構成上,實行兵民合一的民軍制,平時生產勞動,戰時集合成軍,以臨時徵集的方式組成軍隊。秦朝以後,隨著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經濟生產的發展,各朝代根據國家的狀況和國防的需要,
以及駐防地區和任務,將軍隊區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並對軍隊的組織編制、屯田戍邊、兵役軍賦、軍隊調撥、軍需補給、驛站通道、武器的製造和配發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通過法律形式頒布執行,如唐代的《衛禁律》、《軍防令》等。
3、古代的國防工程建設
我國古代為抵禦外敵的侵犯,鞏固邊海防,修築了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的國防工程。如城池、長城、京杭運河以及海防要塞等。
城池是我國古代國防建設中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工程。城池建築始於商代,之後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益完善,一直延續到近代。由此,城池的攻守作戰成為我國古代戰爭中主要的樣式之一。
4、洋務運動。
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5、北洋水師的成立。
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鑒》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義大利、美國)。
6、黃海海戰。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駐旅順口外錨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雙方在旅順港外都制定了相應的水雷封鎖戰術,雙方有多艘戰艦觸雷沉沒。
4月18日俄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沉沒,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遇難,從此俄軍喪失了爭取黃海制海權的自信心。
⑺ 中國國防發展的歷程
一、解放初期的凱歌行進期
新中國國防建設的第一個時期,是1949年到1964年的凱歌行進期。如果說國家經濟建設在1958年就結束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而陷入了誤區,國防建設的指導在50年代末還難得地保持了相對比較清醒的認識,直至1964年以前還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前進。
二、在曲折和動亂中艱難發展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免不了經歷曲折,國防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60年代中期起,中國國內出現了持續的政治動亂,我國的國防事業發展同樣出現了一個「馬鞍型」。
三、在改革開放中迎來大發展
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通過天安門國慶閱兵的窗口也向國內外充分顯示出來。如1984年國慶35周年的閱兵中亮相的裝備大都已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一代以上。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的天安門閱兵時,亮相的新型坦克、裝甲車和各類導彈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已大幅縮小。
拓展資料: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現代國防又叫社會國防、大國防、全民國防,包括武裝建設、國防體制、軍事科技和工業、國防工程、軍事交通通信、人力動員、國防教育、國防法規諸多方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
從最高元首到每個公民,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識形態都與之密切相關。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
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和平時期國防的作用是威懾,要求不戰而勝;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⑻ 新中國國防建設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新中國國防建設共經歷個四階段。
1、第一階段:
從1949年底到1953年,國家處在外御帝國主義侵略,內治戰爭創傷和恢復經濟時期。
2、第二階段:
從1953年底到1965年,國防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的重要時期。
3、第三階段:
從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10年。
1966年,發射了中程地對地導彈。1967年爆炸了氫彈。經過十年建設,初步形成了科研、生產、試驗的後方基地,改變了建國初期國防科技工業大多集中在沿海和邊疆地區的布局。
4、第四階段: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提出了" 和平與發展" 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觀點,從而確定了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國防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
(8)新中國國防動員體制的歷史演變擴展閱讀:
國防建設的含義
國防建設,是國家為保衛自己的安全,遏制和抵禦外來侵略而採取的軍事、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一整套措施的總稱。國防建設的目標,取決於國家的目標, 它依賴於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
其基本內容包括:國防領導體制 和軍隊指揮體制的確立;國防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使用和管理;國防教育的實施;國防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國防工程設施;
常備軍戰鬥力和戰備水平的提高;國家動員體制的建立和健全;國防立法以及國防理論的研究等。提高常備軍實戰水平和增強國家威懾能力,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任務 。
國防建設指的是為國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國防能力而進行的各方面的建設。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的建設,是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發展國防力量的措施和行為,是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 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武裝力量建設;戰場建設,人力物力的多種動員准備;邊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設,戰略物資的儲備,國防工業建設和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對人民群眾和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發展國防體育事業,建立,健全國防法規體系;
軍事理論研究,發展軍事科學,制定並完善符合實際的戰略戰術原則;後備力量的建設,以及與國防相關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電、能源、水利、造林、氣象、衛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設。重點是武裝力量建設。
⑼ 簡述中國國防的演變,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論文
服了~~~~~~~~~~~~~~~
摘要]從文獻計量角度研究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可將其分成三個階段,即1985年之前的學科草創、1986年到20世紀末的學科建設、21世紀以來的學科轉型。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演進與國際戰略態勢的演變、與我國國家發展戰略變化、與國防戰略和軍事戰略發展、與國家實力增強,以及與經濟學術進步息息相關,戰爭形態的發展也推動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進步。從整體上看,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呈階段性、動態性和不均衡性,滯後於主流經濟學發展。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改革開放後的國防經濟學發展表現出跳躍性、平穩性和連續性的特徵,未來則有與主流經濟學相融合的趨勢。
[關鍵詞]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演變特徵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952(2010)01—0080—08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經濟學取得了長足進步,有大量經驗教訓,對此加以總結研究,無疑可以洞觀長期以來在國際戰略形勢變化與國力對比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國防經濟學圍繞國家利益指導下的軍事戰略變化,研究軍費投入、軍工生產和管理、軍事人力資源、戰爭沖突以及裁軍等國防經濟問題的思想變化過程。而對於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研究,根本的任務是全面回顧國防經濟學演進過程,在全面搜集、整理、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按照當代國防經濟學學科體系,分階段、分專題整理出不同線索,如不同階段的軍費研究、軍工經濟研究等,確立學術發展本身的基本事實,揭示其發展脈絡,並在有限范圍內進行簡單評價,評價標准將採用還原歷史、解釋歷史的方法,這種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在經濟史學領域的具體體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科學的方***,揭示出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歷史科學。本文將在回顧新中國國防經濟學基本發展脈絡的基礎上,剖析學科發展的各種影響因素和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基本特徵,並為學科建設提供豐富材料,為國防戰略決策提供學術依據。
一、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發展脈絡
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正在成為當代經濟學領域一門兼具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學科。從整理文獻中發現,我國國防經濟學的研究伴隨著新中國成立就開始了,經過前17年觀念形成與視野開拓、「***」十年戰備動員研究,真正系統的學科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此後經過20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建立起一個包括國防經濟學基礎理論和多門內容充實、現實性強的分支學科在內的、比較完善的、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經濟理論體系。從國防經濟學演進歷程看,似可分為三個時期,即1985年以前的學科草創、1986年到20世紀末的學科建設以及21世紀以來的學科轉型時期。
(一)1985年以前的學科草創
這一時期可分為1949~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5年三個階段。
1.1949~1966年的國防經濟學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國防經濟學在戰爭經濟研究基礎上,針對新現實,運用新手段,全面研究新中國國防建設問題。在此階段,國防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國外國防經濟發展的經驗,從文獻聚集度看,主要是研究美國國防經濟政策與問題的深刻影響,大量文獻被翻譯引進,學界針對美國國防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問題、軍費變化、軍工經濟以及軍事采辦和軍火貿易問題、軍事人力經濟學與裁軍問題等,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美國依靠軍事實力,通過不斷增加軍費撥款,廣泛建立軍事同盟和軍事基地,其目的是獨霸世界,主要思想支撐就是「實力論」。該階段國防經濟學盡管並無國防經濟學科正式建立,但無論是研究方法、對象和內容以及力圖解決的基本問題,已經與當代經濟學范圍出入甚小。
2.1966~1976年的國防經濟學研究
這一階段理論研究由於「***」的爆發而趨於停滯,國防經濟研究主題主要集中在戰備經濟領域。通過整理文獻發現,十年中研究論題基本上針對蘇聯的戰爭威脅,圍繞「深挖洞、廣積糧」式戰備動員和「勞武結合」式軍備建設展開。在「***」後期,國防現代化建設提出了重視國防科學技術、減少軍隊員額、提高軍隊戰鬥力的要求,故對此問題的論述較多。但是該階段很少有產生長期影響的學術成果。主要論(譯)著散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和其他地方報刊,如社論、特約評論員文章、新華社的通訊和綜述文稿等,黨的文獻也佔一定分量,這些資料都代表了當時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聲音,受到高度重視,也反映了當時國防戰備經濟學術思想的演變。該階段蘇聯海權的崛起初步受到關注;台灣學界對於中***事思想及海權的研究有所進展,代表性論著如:《國家建設論文集》(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楊珍《海權論文集》(台北國防研究院1968年)、魏汝霖、劉仲平《中***事思想史》(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年)、包遵彭《清季海軍教育史》(台北國防研究院1969年)等。
3.1976~1985年國防經濟學的發展,促進了國防經濟學科的建立和一批國防經濟研究機構的涌現1975年,***提出了「軍隊要整頓」的思想。進入新時期後,確立了以現代化為中心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總目標。圍繞著這些重要思想,學界更加註重國防建設中的科技與經濟問題研究。該階段發生的幾場現代化局部戰爭直接推動了國防現代化學術研究。瞄準戰爭准備的需要,認真研究現代局部戰爭的主要經濟和技術特徵,提出應對措施的應用性研究,成為該階段的一個亮點。
此階段,國防經濟研究方法仍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根本基礎,但是在思想解放運動的帶動下,一些運用現代觀點和方法,如「系統論」等三論的學術成果已經嶄露頭角,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觀點,較大程度上推動了當代國防經濟學創新;同時學科的成立為各種研究機構科學運用學術資源、展開現代戰爭中亟待解決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平台,並促使下一階段國防經濟學繁榮時期的到來。
(二)1986年到20世紀末的學科建設
該時期國防經濟正式列入學科目錄,成為應用經濟學的有機組成,學術研究空前繁榮,錢學森、宦鄉等貢獻很大。先後涌現了一批專家學者,一批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始通過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和招收研究生進行國防經濟學研究,一批專業性期刊開始出版,大批學術專著涌現,學術年會也逐漸成為學術交流、學科建設的常規活動。該時期的學術研究是繼20世紀80年代前後幾場現代局部戰爭、高技術戰爭深入發展、新軍事革命思想提出後,在國防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基礎上全方位推進的,在軍事戰略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國防經濟資源的配置、軍品屬性等理論方面,以及在軍費理論、軍工經濟與軍品采辦和軍品貿易理論與實踐、海權論、國防動員理論、軍事人力經濟學問題等方面有很多論著。該階段,國防經濟學研究手段出現較大差異,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本手段的理論型國防經濟學和以數量方法為基礎、重視實證研究的當代國防經濟學都有所發展,而且兩種理論體系進行了多方面學科對話,對於研究方法、對象和內容以及學術體系的諸多建設問題提出了種種方案。這一時期又可分成1986~1993年的穩步發展期和1993年到20世紀末的學術活躍期兩個階段,其標志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之前的國防經濟學在方法、對象和內容諸方面,沿襲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框架,其後隨著當代經濟學方法的引進,出現了向當代國防經濟學發展的趨勢。
(三)21世紀以來國防經濟學轉型
嚴格意義上的國防經濟學轉型,發生在1985年學科建設正式開始後,只是其被明確提出是在21世紀之初。學界一般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框架的國防經濟理論,為我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國防經濟建設的現實問題越來越多,要求運用數量分析等工具進行研究直接推動著當代國防經濟學發展,在研究方法上需要運用較為規范的研究假設、模型構建、科學計算、實證驗證等研究程序,並推廣到一般,即從以往既重視歸納式研究又重視演繹式研究向重視演繹研究模式轉變。而在研究對象選擇上,當代國防經濟學更加重視基礎理論研究,提出了學科新體系,如研究軍費及其效率等資源配置問題等。在研究內容上,更加重視建設現代國防經濟學科體系,把威懾、規避戰爭以及戰爭的爆發與終止,戰略影響、軍備競賽和軍備控制等內容列為主要研究內容,這樣,曾經普遍採用的軍品生產一消費的研究範式,開始向研究戰略、戰爭、軍費、軍品和軍人等問題的範式轉變。在此過程中,一批中青年國防經濟學家群體正在崛起,如姜魯鳴、羅敏、武希志、陳炳福、郝萬祿等。當然,國防經濟學科的轉型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可能還要經歷相當長時間。
二、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演變的因素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經濟學的發展演變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在發展的階段性上,包括研究方法選擇、對象和基本內容等方面,研究範式(即研究國防經濟學的一種科學習慣和學術傳統)變化是主要線索。由於國防經濟學科的應用性質,學科發展與國防經濟現實密切相關,包括國際戰略態勢變化、本國國防戰略演變、軍費經濟發展、軍工經濟改革等,都對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產生深刻影響,是決定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演變的主要因素。
新中國成立以後,維護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擺在國人面前的重大任務,同時醫治戰爭創傷,建設家園,也成為全民族的主要任務。1949~1966年的17年,中國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較為***,軍費投入保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步增加,也初步建立了與國防戰略要求相適應、與國力基本相適應的國防工業體系。積極防禦戰略有效抵禦了外敵戰爭威脅和入侵,取得了國防建設勝利。這個階段由於中美互為現實中的敵人和戰略敵人,學界把美國戰略的變化、軍費增長、軍事經濟相關問題以及斷續發生的所謂「裁軍」和軍事人力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等方法深入研究。從20世紀60年代起,由於中蘇關系交惡,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並威脅進行核戰爭,我國不得不暫時放緩經濟建設速度,積極備戰,在「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戰略指導下,採取「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把較多經濟資源放在國防建設方面,同時著眼「勞武結合」,建立國防後備力量,進行反侵略戰爭准備,但在經歷「***」中的經濟停頓後,國防建設處於捉襟見肘的局面,使國家面臨嚴重的外敵威脅。在此階段,學界重點轉向蘇聯的戰爭准備和海洋擴張問題,海權論進入研究視野;而研究方法幾無變化,研究內容較為狹窄,其中對於戰略對手的研究較多。隨著改革開放和冷戰後期中蘇關系的緩和,裁軍和軍轉民成為世界潮流,國防資源如何用於民用、國防資源的經濟效益成為學界焦點,不少學者紛紛探索經濟上的國防問題,直接推動了國防經濟學科的誕生。
有一種觀點認為,當代國防經濟學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國防經濟學說史研究認為,國防經濟學誕生於20世紀初。從學科主體來看,西方國防經濟學是從研究經濟中的戰爭問題開始的。當然,蘇聯國防經濟學走的是不同道路,軍品、戰略中的經濟問題是其著眼點,間或也有國防經濟效益問題的論述,但是蘇聯國防經濟學更加強調國家在配置國防資源方面的主要責任和義務。從各個時期學界對美國和蘇聯國防經濟理論的翻譯和研究來看,都對我國國防經濟學產生了深刻影響,90年代之前,主要是蘇聯國防經濟理論影響學界,表現在從方法到對象、內容等方面。在此之後,我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因為蘇聯解體,學術焦點又開始投向西方,西方經濟理論引進中國越來越多,運用當代經濟學範式的國防經濟論文也日漸增多。除了學術著作翻譯和對國外文獻的研究產生的影響,冷戰後中外軍轉***際論壇,以及西方院校和我國國內相關院校舉辦的學術交流,都推動著國防經濟學科的國際化進程,而且諸如裁軍問題研究亦為聯合國所關注。
冷戰結束後,各國國防戰略大幅度調整,軍事和國防資源大規模向民用轉移。美國提出了***即經濟安全的論斷,並把國防資源投向保障美國霸權地位和維護其全球經濟利益方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把主要軍事和國防資源的多餘部分加以銷毀,實施軍轉民戰略;我國早於美蘇兩國國防戰略的轉變,在1975年***提出軍隊要整頓、1985年決定裁軍100萬後,軍費大幅度減少,實施國防工業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並在1992年做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決策,國防資源的配置手段開始由計劃向市場配置轉變。這些新的變化都對國防經濟學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學界就國防建設的目標問題、軍費的規模、結構與效率問題、軍品的性質問題、軍工企業的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問題等進行深入研究並給予回答。此階段,國防科工委資助完成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民品發展戰略》、《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高技術產業》等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了《中***轉民與地方經濟發展》專題研究。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學會、聯合國合作進行了《軍轉民宏觀有效機制和地區發展》、《建立軍轉***際交流與培訓中心》等研究。
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國內外幾場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對於我國國防建設指導思想,進而對於國防經濟學的研究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戰爭的起因,顯而易見是經濟因素,經濟因素又是國防經濟學演變的主因,為了說明這些戰爭的經濟原因及其內部的聯系,學界開始運用投入產出模型、新古典增長模型等加以研究,這可視為我國國防經濟學轉型的起步;還應注意的是,由於冷戰結束和各國國防戰略的轉型,現代化局部戰爭一時成為戰爭的主要特徵,以往備受冷落的戰爭經濟動員、國民經濟動員問題,重新受到重視並有所發展,國外相關著作開始介紹到國內,研究和平時期的戰爭准備問題、平戰轉換的臨界求值、高技術戰爭條件下的軍費籌集,乃至後來對非戰爭經濟動員問題的關注,直接推動了國民經濟動員學科的建立與發展。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後,一批國防經濟學機構相繼成立,成為新時期以來國防經濟學進步的核心動力。首先是武漢軍事經濟學院建立了全軍軍事經濟研究中心等軍事經濟學術機構,出版了期刊《軍事經濟學院學報》和《軍事經濟研究》,招收培養國防經濟學本科和研究生,繼有國防大學成立國防經濟研究中心,出版期刊《中國國防經濟》,並在2004年出版年刊,承擔大量高層研究課題和學科建設任務,同時地方多所大學相繼建立國防經濟研究中心等相應學術機構,學術空前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研究方法的創新。實際上,國防經濟學方法離不開經濟學方法的創新,這一點我國與西方不同,因為西方國防經濟學研究更多由一般經濟學家運用經濟學方法加以研究,而我國國防經濟研究最早卻是從軍隊院校開始的,往往是研究軍事和國防問題時,需要解決一些經濟問題。從學術發展歷程看,國防經濟學方法往往滯後於主流經濟學,如較早發表的有關經濟數量方法的文章是在1964年,直到1987年前後被重新提到,當年第9期《經濟研究》發表了一組「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問題討論」的文章,此後數量方法和數理模型才被國防經濟學研究所普遍採用。從國際學術界的情況看,「在國防經濟學對現代經濟學的諸多貢獻中,對現代經濟學基本方法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博弈論領域;而對現代經濟學基本方法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沖突理論的提出」,在我國,國防經濟學對於經濟學的貢獻可能主要在於擴大了經濟學的應用范圍,在方法上更多是把經濟學原理推廣應用到國防經濟研究領域。
1993年以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對於國防經濟學的演進推動力巨大。無論是從一般經濟學刊物,還是國防經濟學專業期刊,或者是有關研究課題,所探討的國防經濟問題范圍更寬、深度更深,表現出了與經濟學理論同步發展的前沿性,其重要表現之一是許多以往無法度量的問題,開始用計量方法加以研究,並取得可喜成果,如軍費預算的PPBS制度研究、軍事經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問題、軍費分配結構的定量分析模型優化問題等,研究以上問題需要大量數據和經濟學模型,這些任務只有受過當代經濟學教育的學者才能高質量完成,隨著越來越多具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研究者開展國防經濟學研究,直接推動了國防經濟學發展。例如,《中國國防經濟》年刊歷年所發表的專業文章中,基本上都是運用經濟學模型的論文,即使是國防經濟史學文章,也採用了規范的研究範式,在研究方法、對象和內容上表現出與以往的些許不同。政策研究也取得很大進步,本時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了《毛澤東屯墾思想及其對邊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現實意義》、《中國國防經濟運行與管理》、《高技術戰爭經濟論》等課題研究。
總之,近60年來,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演進與國際戰略態勢的演變、與我國國家發展戰略變化、與國防戰略和軍事戰略發展、與國家實力增強,以及與經濟學術進步息息相關,戰爭形態的發展也推動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進步。以上發展往往立刻反映在新中國國防經濟學中,顯示了國防經濟學與時俱進的特色,也反映了新中國國防經濟理論工作者積極投身國防經濟學,並把理論研究與國防建設現實緊密結合的扎實學風。新中國國防經濟學對於國防經濟理論與實踐的貢獻是巨大的。
三、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主要特徵
應當承認,歷史的機緣使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發展較為曲折,但改革開放後學術成就斐然。
(一)新中國國防經濟學整體上看,表現為階段性、動態性和發展的不均衡性,並且較為滯後於主流經濟學相關學科
新中國國防經濟學階段性特徵與我國的政治、經濟周期是吻合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與國際戰略形勢變化息息相關,尤其與主要國家的軍事戰略變化高度關聯,這是不同於其他經濟學科的地方,但是60年學術經驗表明,國際因素對國防經濟學的影響顯然服從於國內政治經濟狀況,因而本土特徵是國防經濟學的主要因素。但是,從不同時期國防經濟學研究對象、內容看,學術研究往往立足國內現實,對於國際戰略態勢變化對本國的影響做出合理推斷與解釋,以服務於國內的政治經濟要求和本***事戰略要求。而從國防經濟學發展的動態性上看,國家的大事件或者國內形勢的變化,往往對理論研究造成現實需求,圍繞重大事件的研究在特定時期較多,一旦大事件影響式微或者出現新因素,學術對象就會出現根本轉向,這種狀況對於學術正常發展和學術積累造成負面影響。再從發展的不均衡性上看,表現為理論研究與對策研究的比例不均衡,對策研究過多,基礎理論研究往往受到忽視,不斷出現學術斷層,如對於「增殖型國防」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學科建設初期就已開始,但是直到2005年前後還有學術爭論,這說明那場爭論所涉及的基本問題當時並未解決。不均衡性還表現為軍隊院校和地方院校學科發展的不均衡,從國外的學術經驗看,國防經濟學更多的研究者是學術機構中的經濟學家,但是在我國,國防經濟學的重鎮在軍隊,盡管進入新世紀後地方院校學科建設發展很快,但是學術梯隊的形成、學術領域的科學拓展,其投入與產出周期都會較長。如果從國防經濟學科本身發展的滯後性上看,主要表現在研究範式、或者研究方法上的落後,這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即國防經濟學本身在國際范圍內出現得較晚,我國國防經濟學研究與主流經濟學的分離,以及研究範式處於轉型之中,舊範式的影響仍舊很大,新範式並沒有獲得共識。
(二)改革開放後國防經濟學發展表現出跳躍性、平穩性和連續性特徵
所謂改革開放後國防經濟學的跳躍性發展,主要表現在學科建設上,更多院校投入力量建設國防經濟學科,更多教材翻譯引進和編纂出版,更高培養層次不斷出現。而學術發展的平穩性和連續性,則來自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經濟政策的連貫性和國際戰略態勢發展越來越有利於我國的和平進步等有利因素,對於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都追求***與效率的大前提下,學術的發展與分化,觀念的不斷進步、視野的不斷開闊,學科領域的不斷拓展和融合,都帶來了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飛速進步。
(三)新中國國防經濟學表現出與主流經濟學相融合的趨勢
直到21世紀初,我國國防經濟學的基本範式仍然是政治經濟學的,所謂範式轉型問題剛剛提出。無論是國防經濟學的研究隊伍來自經濟學界,或者來自國防理論界,或者來自歷史學領域以及其他領域,其研究對象大抵脫離不了國防問題和經濟(史)問題,所存在的差別無非視角或者工具運用,但是研究對象的本質是一致的,並不因表述不一致出現相反的結論,不同視界下的結論只有相互補充意義,所以,不同學科在一種學術語言下交流,障礙會越來越少,而這正是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的趨勢,它表現在眾多成果中,所謂學術轉型或者範式轉型就是這個道理,也是指與主流經濟學的融合,並形成普遍接受的範式。
綜上所述,新中國國防經濟學60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為國防經濟理論發展、為國防建設提供政策建議做出了重大貢獻。新中國國防經濟學發展受到國際戰略態勢變化、國家發展戰略和國防與軍事發展戰略、社會整體進步和學術進步的影響,與主流經濟學理論的發展相一致,新中國國防經濟學表現出了較強的階段性特徵,新世紀的國防經濟轉型及其與主流經濟學的不斷融合,將為國防經濟學發展提供更大空間。
這樣~~~行不?
⑽ 新中國的體育發展史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體育運動才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而得以迅速發展和廣泛普及。黨和政府重視體育工作,把增強人民的體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作為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首要任務。1949年,新中國剛剛誕生,就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1952年成立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此後,各級體委機構也建立起來。教育部門、共青團、工會和部隊都成立了體育機構,到80年代,還成立了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
中國傷殘人體育協會、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中國龍舟協會、中國輪滑協會、中國釣魚協會、中國信鴿協會。中國武術協會,並恢復和新建了火車頭、前衛、銀鷹、煤礦、林業、石油、農民、水利、電力和建築工程公司等15個全國性行業體育協會,從組織上加強對各行各業體育工作的領導。近幾年來,由於體育運動的廣泛普及和世界體育環境的發展,中國也興起了體育熱潮,各種群眾性體育組織層出不窮,最近,北京又成立了奧星促進會。
1949年,中國人民-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列入了"提倡國民體育"的內容,從法律的高度指出了體育工作的重要性。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了"關於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同年11月,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公布推行第一套廣播體操,廣播體操簡單易行,是適合於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活動,四十多年來,廣播體操不斷改進和發展,更加科學和通用,已公布-廣播體操七套。對於少年和兒童的日常體育訓練,國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視,截止到1985年為止,少年兒童廣播體操已公布十套,國家體委還編制過紡織工人操、煤礦工人操、鋼鐵工人操等,在全國推行,有些國家和地區還根據不同工種的特點編制出多種生產操,根據不同的病情編出保健操。尤其是為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健康,還編制出眼睛保健操。
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國家體委黨組《關於加強人民體育運動工作的報告》,批錄中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狀況,增強人民體質,是黨的一項重要-任務"。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關於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活動的通知》,通知"正式規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時間中抽出十分鍾做工間操"並"提倡早操和球類等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這一年,還公布了"准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在全國施行,這一制度在六十年代改稱青少年體育鍛煉標准,三十多年來,已有二億多人達到各級標准,促進了廣大群眾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為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奠定了基礎,創造了環境。
1955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提出"在全國人民中,首先在廠礦、學校、部隊和機關青年中,廣泛地開展體育運動,以增強人民體質"。1959年,周恩來總理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體育工作中,應貫徹執行普及和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運動,逐步提高我國的體育水平"。1960年,黨中央在《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體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極拳及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由於黨和政府對體育工作的一貫重視,倡導,鼓勵,群眾體育運動更加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並從中國地廣人多,各地情況不同的實際出發,在實踐中總結出業余、自願、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的原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出現了新的-、經濟形勢,體育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取得了更大的進步。1979年,國家體委提出:"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廣泛開展群眾體育工作,重點抓好學校體育,積極開展工農體育活動,大力加強少年兒童的業余訓練"。十幾年來,群眾體育和業余訓練得到加強,體育傳統項目發展到二萬多項,參加訓練的學生200多萬人,工農體育也蓬勃開展,社會辦體育的熱潮正在興起,既有國家辦,又有各部門、各行業和集體個人辦,社會團體、集體和個人資助體育,修場地,建學校,搞競賽的情況都有。海外華人和港澳同胞也投資運動支持國內體育事業的發展。現在,從城市到鄉村,男女老幼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傷殘人也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活動內容既有近代體育,又有民族傳統體育、家庭體育、體育旅遊,醫療體育等新生事物,群眾體育的路子越走越寬,體育運動的質量不斷提高。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充分肯定了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此時35年來體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也指出體育事業的發展規模、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求全黨全社會都要重視加強體育工作,進一步發展全民族的體育運動,逐步摸索出一條中國式的體育發展道路,創造體育工作的新局面。
近幾年來,黨和政府更加認識到體育發展的重要性,在人才培養和財力支持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國家體委多次召開體育工作會議,研討中國體育現狀、發展方向,主張廣泛開展同世界各國運動員的技術交流。
黨和國家的重視,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使中國體育運動技術水平愈來愈高,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正逐步擠身於世界體育強國之林。
近代體育項目從十五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在城市和學校里逐步開展起來,隨之競賽活動也日益興起。本世紀初,一些城市開始舉辦運動會,國際體育競賽也有所開展。在舊中國,國內規模較大的競賽活動,有1910年至1948年間先後舉辦的七屆全國運動會。有影響的地區性運動會有1913年至1934年先後舉行的十八屆華北運動會,和1923年至1936年舉行的共六屆華中運動會。此外,參加的國際性體育比賽主要有1913年至1934年舉行的總共十屆遠東運動會。1932年至1948年先後共參加了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但由於運動技術落後,運動成績長期處於低水平。根據1936年至1948年的統計,田徑項目總共只打破過八項全國紀錄,絕大多數項目的全國紀錄只相當於新中國二、-運動員的水平,同西方體育強國相比其差距顯而易見,在國際性比賽中也僅在遠東運動會上取得過一些名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泛開展各項體育運動,其中包括29個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現在已經成立了50多個單項運動協會,為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創造了各種條件。早在1954年,舊中國的游泳紀錄就已全部被刷新,絕大部分田徑項目的紀錄也被刷新。從1959年舉行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以來,到1993年已舉辦七屆全運會。截止目前,在歷屆全運會上,我國運動員30多次打破田徑、游泳、射擊、舉重、射箭、跳傘、航空模型等項目的世界紀錄,打破全國紀錄達兩千多次。此外,近幾年來,還創辦了全國城市運動會、全國農民運動會、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也於1991年在南寧舉行。
中國的國際體育交往也日益頻繁,早在1989年,中國就已加入74個國際體育組織和38個亞洲體育組織,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八千多次體育交往,共達十多萬人次。其中參加的綜合性運動會除奧運會以外,還有1963年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有48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新興力量運動會。在這屆運動會上,充分顯示了中國的實力,共獲66枚金牌,56枚銀牌,46枚銅牌,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都列在首位,並有13人17次打破162項全國紀錄,兩人2次打破兩次世界紀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1974年起參加了5屆亞洲地區運動會(在此以前,台灣省運動員參加過4屆),首次參加第7屆亞運會總分列第三位,第8屆名列第二,第9屆名列第一,第10屆獲得金牌總數第一。並承辦第11屆亞運會,於1990年在首都北京舉行,獲得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均為第一,取得了重大成就,實現了沖出亞洲的宏願。
除了舉辦亞運會外,1993年5月,中國在上海舉辦了首屆東亞地區的運動會。這屆運動會無論從比賽組織情況,還是從比賽情況都獲得了巨大成功,顯示了中國舉辦大型運動會的雄厚基礎,中國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共獲102枚金牌,以極大優勢取得第一名。
為實現在本世紀末把中國建設成體育強國的目標,中國正採取各種措施加速體育事業的發展。現建成培養體育專門人才的體育學院已有10餘所,已畢業學生達10萬多人,體育科研機構30多所,建成培養後備力量的少年兒童業余體校和體育中學達幾千所,設50多個運動項目,在校學生達三十萬人,40多年來建設體育場館50多萬個,出版各類體育圖書2700多種,建立了全國競賽制度,舉辦全國運動會和全國青少年運動會、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全國職工體育運動會和全軍運動會、全國城市運動會和全國農民運動會。每年舉行全國單項競賽200多次,各級體委競賽活動頻繁,以1985年為例,舉辦綜合性和單項運動會共達11萬次,參加運動員有2300萬人次,基層競賽更是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