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總體和宏觀方面而論,獲得了四個最重要的成果,或者說經歷了理論的四次提升。
一是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的科學概念。這個思想雖 早已有之,但形成明晰的科學概念,既要有實踐的積累,又要有理論的准備。至抗日戰爭前期,這兩個條件都已具備。
二是明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先是在六屆六中全會報告中,毛澤東根據抗日戰爭的新形勢,分析了中國社會的特點,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革命不是先佔城市後取鄉村,而是要走相反的道路。這就是「鄉村能夠最後戰勝城市」的道路。
三是構建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核心理論的新民主主義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無疑是中國革命的重要基礎理論。
四是創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一毛澤東思想,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飲歷史性飛躍成果之大全。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PPT擴展閱讀: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Ⅱ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我來答:
1提出:1938 毛在6屆6中全會上作題《論新階段》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版中國化」
2黨的7大 通過的黨章指權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3 11屆3中全會。鄧理論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4 13屆4中全會以後,江形成3個代表繼續推動
5 16大以來,胡 科學發展觀
核心要點有:
第一次飛躍是 毛澤東思想
第二次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大學毛概論述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重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個重大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4.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有哪些
1、第一次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
第一次結合包括新民主主回義革命(建答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三大改造」)。
第一次結合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
2、第二次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的結合。
第二次結合的理論成果包括:
①發展了的毛'澤東思想;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等等)。
3、兩次結合的時間分界線是1956年。
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是什麼
概括地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的問題,同時又使中國豐富的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並且同中國的歷史傳統、中國的優秀文化相結合,不斷賦予中國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
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從發展的角度,講地位)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講實踐指導意義)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講長遠指導意義)
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關於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關於政策和策略的理論;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關於國際戰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論。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統一戰線、軍隊和國防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外交戰略;祖國完全統一;黨的建設等理論。
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都有新的豐富和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集中起來就是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有哪幾個階段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
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PPT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這就揭示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和民族性的辨證統一性。
由此人們可以自然推導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品質所決定的。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深入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應用於中國的具體的環境,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是歷史賦予中共的重要使命。
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重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個重大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4.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Ⅷ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是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具體化。二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為馬克思理論。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優秀的中華文化之中。[1]
中文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釋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快速
導航
背景
原因
出現
科學內涵
歷史進程
重要意義
如何推進
理論發展
簡介
細心的人們注意到,在十九大報告的通篇報告中,有六處提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字眼:過去五年最大的成績歸根結底就是「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而體現在思想上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根本路徑,而科學發展觀就是這一路徑指導下的最新成果。
那麼,到底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呢?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以及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不斷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2] 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解決的問題。」
背景
第一、中國革命進程中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
第二、抗日戰爭時期統一戰線問題上的右傾思想干擾。
第三、毛澤東在全黨實際領導地位的確立。
原因
首先,這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品質所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1頁)這就揭示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和民族性的辨證統一性,由此人們可以自然推導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8頁)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旦走出書齋,落腳現實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實際問題。反過來說,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及其政治上的先鋒隊——共產黨,要想成功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把這一原理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用新的實踐、新的內容、新的語言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互為依託的,這是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力量源泉。
其次,這也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後得出的鄭重結論。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在怎樣學習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重大的基本問題上,大體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教條主義態度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當作語錄,當作《聖經》,開口閉口拿本本來。只注意他們的具體結論,而忽視引出結論的具體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許多觀點,是根據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而來的,生搬硬套把它用到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社會,一定會犯水土不服的毛病。這樣做,看起來取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經,但實際上拋棄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活的靈魂;看起來思想無比革命,實際上思維十分保守。一旦採用這種思想來指導實踐,很容易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的損失。與之相對應的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用毛澤東的話講是用馬列主義這根矢,去射中國革命實踐這個的,理論科學,目標明確,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國化以後的馬克思主義去指導中國的實踐,會做到無往而不勝。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回顧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人們都可以清楚看到,什麼時候堅持馬克思主義本國化的原則,革命和建設事業就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