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有姓張的皇帝嗎
歷史上有姓張的皇帝嗎?
我們張姓皇帝一共36位,還有分別是常山王張耳歷內3代,東漢末張步齊王,容張舉皇帝,張純彌天安定王,太平道首領 張角 號大賢良師,張梁、張寶則自稱大醫.割據汗中的張魯號師君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政教合一 的政權,十六國時期前涼張氏歷9帝,同時張琚,張育分別稱王,還有幾個,高昌國建初帝張孟明,西汗金山國皇帝張承奉,南朝劉宋農民領袖張鳳,五代時農民領袖張遇賢,北宋時農民領袖張余、張海,宋金之際大楚帝 張邦昌 ,大漢帝張鯨張致2代,大周帝 張士誠 ,大西皇帝 張獻忠 ,割據粵閩的張璉皇帝。 十六國有前涼張駿, 北宋末有大楚 張邦昌 , 元末有大周 張士誠 , 明末有大西 張獻忠
但是,眾所周知,張姓在中國是大姓,也是很常見的姓。2015年,中國姓氏排前五的分別是:李、王、張、劉、陳,為什麼姓張的人那麼多,在中華五千多年歷史中,當上皇帝的,張姓卻特別少?而且即使勉強當上,也都下場凄慘,不是短命被殺,就是做的傀儡皇帝。
Ⅱ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姓張的皇帝
全國性政權沒有,只有些地方割據政權,建議你去維基網路找中國歷史上所有地方政權的君主和中國君主列表查找,定有收獲。
東漢年間
齊
張步 27年-29年
河首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曼成 神上 184年
張舉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舉 187年-189年
東晉時期
蜀
稱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蜀王 張育 黑龍 374年
秦
稱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秦王 張琚 建昌 352年
南烏桓王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超 398年-399年
十六國時期
前涼
武王 張軌 301年—314年
昭王 張寔 314年—320年
成王 張茂 320年—324年
文王(忠成公) 張駿 324年—346年
桓王(敬烈公) 張重華 346年—353年
哀公 張耀靈 353年—354年
威王 張祚 354年—355年
沖王 張玄靚 355年—363年
悼公 張天錫 363年—376年
張大豫 鳳凰 386年二月—十一月
隋朝時期
張金稱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金稱 611年-616年
張遷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遷 616年
張青特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青特 616年
張善安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善安 617年
唐朝時期
趙
稱號 姓名 在位時間
鎮州割據 張文禮 921年
鎮州割據 張處瑾 921年-922年
五代十國時期
中天大國(中天八國)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遇賢 永樂 942年7月-943年10月
宋朝時期
蜀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余 994年-995年
楚(偽楚)
稱號 姓名 在位時間
楚道順帝 張邦昌 1127年
瀛
稱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遼西王 張鯨 大漢 1214年-1215年
漢興皇帝 張致 興龍 1215年-1216年
元朝時期
周(東吳)
謚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誠王/吳王
(自稱 平傳皇帝) 張士誠 天佑 1353年-1367年
明朝時期
張璉國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璉 造歷、龍飛 1559年-1562年
張惟元國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惟元 永興 1628年
張普徽國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普徽 天運 1637年
大西 (西)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世時間 年號 在位時間
西太祖
(殘部追謚)高皇帝 張獻忠1606年-1647年 義武、大順 1643年-1646年
清朝時期
明
稱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義王 張華山 隆武 1647年
東明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近堂 天正 1648年
張丙國
張念一國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張念一 天德 1708年
稱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開國大元帥 張丙 天運 1832年
大漢國(捻軍)
稱號 封號 姓名 在位時間
永王、明命王、命明王、盟主 沃王、成天義 張樂行(張洛行) 1855年8月-1857年
赭土嘎共和國
姓名 在位時間
張白馬 19世紀末—20世紀初
Ⅲ 歷史上有張姓的皇帝嗎
有10個張姓的帝王 前涼8帝 皇帝在位時間簡介 1 張軌(公元?~314年) 公元301~314年為期十四年 西晉初年張軌曾是朝中的五品官。因為在討論經義、損益政事方面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受到中書監張華的器重,歷任太子舍人、散騎常侍、征西軍司等職。待到發生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原民不聊生,國家無寧日,張軌就想家鄉,據有河西之地,以保境安民。於是他上書朝廷,請求出任涼州刺史。朝廷大臣知他有御邊鎮遠的才幹,就在漢永寧元年(公元301年)任命他為涼州刺史、護羌校尉。張軌走馬上任後,鎮壓了當地的鮮卑族人民起義,又降服了刺殺秦州刺史的東羌校尉韓雅,並出兵勤征,遣使奉獻。朝廷見他忠誠,就下詔給他:「自隴西以西,征伐斷割悉以相委。」後來他又挫敗了涼州大族張鎮、張越兄弟欲取而代之的圖謀,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張軌採取積極措施,興辦學校,培養和搜羅人才,發展生產,鑄造貨幣,鼓勵工商。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威著西州,化行河右」,使涼州成為西晉末年中國北方的一塊樂土,於是飽受戰禍的中原士庶紛紛「避難而來,日月相繼」。張軌逝世後,他的子孫繼續據有涼州,前後凡十世,共七十六年。他們雖然向司馬氏稱臣,接受了東晉朝廷的封號,但不使用東晉通行的年號,自行任用官吏,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權,歷史上稱「前涼」,被列入「十六國」之一。 2 高祖明王張 實(公元271~320年) 公元314~320年為期七年,終年五十歲 公元301年西晉任張軌為涼州刺史,保據一方,公元314年病逝後,其子張實繼之,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張氏以姑臧為中心世守涼州。 3 太宗成王張 茂(公元277~324年) 公元320~324年為期五年,終年四十八歲 公元320年6月張實被部下殺害,實子駿年幼,茂襲平西將軍行都督涼州諸軍事,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 4 世祖文王張 駿(公元307~346年) 公元324~346年為期二十三年,終年四十歲 張茂攝位,立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無子,張駿立,於公元345年稱假涼王。 5 世祖桓皇帝張重華(公元328~354年) 公元346~354年為期八年,終年二十七歲 張駿二子, 以世子即位。 6 威王張 祚(公元?~355年) 公元354~355年為期兩年,終年歲數待考 張軌之庶長子,張重華之兄,張重華死,其幼子靈曜嗣立,張祚以其年幼,廢之為寧涼侯,自立為大將軍、涼州牧、涼公,兩年後為其臣下張玄靚所殺 7 沖王張玄靚(公元350~363年) 公元355~363年為期九年,終年十四歲 張駿少子,張重華之弟,公元363年殺張玄靚,自立為涼州牧,號西平公。 8 末王張玄錫(生卒年待考) 公元363~376年為期十四年,終年歲數待考 張駿末子,張重華之弟,公元363年與兄張玄靚合殺張玄靚,自立為涼州牧,號西平公,公元376年奉涼州獻降於前秦,前涼國滅亡。 大周國1帝 皇帝在位時間簡介 1 張士誠(公元1321~1367年) 公元1354~1357年、1363~1367年合計為期八年,終年四十六歲 小名九四,泰州白駒場人(今江蘇大豐白駒)。著名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誠王、吳王,大周國建立者,張士誠出身鹽販,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與其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及好友李伯升等率鹽丁起兵反元,攻佔了江蘇的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公元1354年)農歷1月在高郵自稱誠王,建國號大周,改元天。高郵曾一度被元朝大軍包圍,當他危困之時,卻因元軍主帥丞相脫脫臨陣遭元廷貶斥,元軍自亂,他便乘勢出擊,大獲全勝,聲譽隆隆
Ⅳ 張姓作為中國第一大姓,為何歷史上沒出現過姓張的皇帝
俗話說:張王李趙,張姓作為中國第一大姓,但是歷史上卻沒有出現姓張的皇帝,這就有點奇怪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
回首中國封建社會時期中的歷代王朝,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稱王的姓氏有趙姓、劉姓、朱姓等等,甚至連佔比較小的愛新覺羅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可張姓,這一佔中國百分之七人口的大姓,卻從未出過一位皇帝。
王李趙在百家姓中從古至今占據著重大比例,在整部二十四史中,當過皇帝的姓氏「李、趙」是大有人在,唯獨張、王二姓比較少。王姓吧,至少還有西漢末年的一個新朝開拓者王莽,哪怕是篡位吧至少還算有一位皇帝人選。唯獨張姓,自古以來人才濟濟,什麼張良、張飛、張九齡、張之洞等各類名人都有,只有皇帝之位空缺。
據說上古時期天上並沒有任何統治者,缺乏井然的秩序,太白金星便來到民間尋找管理天庭的合適人選。太白金星得知民間的張有仁管理村寨十分得當、受人敬重,於是便讓張有仁上天管理天上的事務。
既然天上的皇帝已是張氏,人們為了觸犯天神的權威,自是不會再讓張姓做人間的皇帝。僅有一個例外,歷史上有位傀儡皇帝,先不說在位時沒有絲毫的實權,這位張姓傀儡皇帝在位不過半月便被廢位。
根據史料記載,黃帝青陽氏的第五子,名揮,製作了弓長,在黃帝與蚩尤一戰中幫助黃帝打敗了蚩尤,立下了不小的功勞。黃帝為了贊譽其發明與戰績,特賜張姓為他的姓氏。這位張揮便是張氏一族的祖先。
人們對於張氏一族從未出過皇帝,主要是認為,天上的玉皇大帝也是張姓。因此人間若再出一位張姓的皇帝便不太妥當。畢竟總不好這天上地下的主人都是同一族吧。
Ⅳ 中國古代有沒有姓張的皇帝]
東漢末張來步齊王,張舉皇自帝,張純彌天安定王,太平道首領張角號大賢良師.割據汗中的張魯號師君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十六國時期前涼張氏歷9帝,同時張琚,張育分別稱王,還有幾個,高昌國建初帝張孟明,西汗金山國皇帝張承奉,南朝劉宋農民領袖張鳳,北宋時農民領袖張余、張海,宋金之際大楚帝張邦昌,大漢帝張鯨張致2代,大周帝張士誠,大西皇帝張獻忠,割據粵閩的張璉皇帝。
Ⅵ 中國歷史上就只有一位張姓的皇帝,這位皇帝究竟是誰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張姓的君王,他就是張邦昌。是偽楚政權君王,他在位時間僅僅33天,是史上最憋屈的君王。
後來雖然張邦昌百般不願意,但是金人根本就不徵求他的意見,強行讓他成為了君王,並且封國號為楚,歷史上稱之為“偽楚”。別人成為君王都是求之不得的,只有張邦昌是不得已而為之,在成為君王以後,他不敢坐在龍椅上,更不敢自稱自己為寡人,甚至在臣子們向他行禮,高呼陛下的時候,他也不敢應允,一再的強調自己並不是君王,是被迫的。
Ⅶ 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張姓皇帝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對張氏這一姓氏的起源有個大致的了解。
根據史料記載,黃帝青陽氏的第五子,名揮,製作了弓長,在黃帝與蚩尤一戰中幫助黃帝打敗了蚩尤,立下了不小的功勞。黃帝為了贊譽其發明與戰績,特賜張姓為他的姓氏。這位張揮便是張氏一族的祖先。
人們對於張氏一族從未出過皇帝,主要是認為,天上的玉皇大帝也是張姓。因此人間若再出一位張姓的皇帝便不太妥當。畢竟總不好這天上地下的主人都是同一族吧。
如此看來,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但在如今這個信仰科學、反對迷信的時代,人們並不相信有所謂天庭、天神的存在,至少這是在科學上從未得到任何證明的未知。因此,張氏沒有皇帝命是因為天帝也姓張的說法,在如今是難以被人接受的。
Ⅷ 歷史上有姓張的皇帝嗎
河西張氏
十六國之一。漢族張寔所建。都姑臧。盛時疆域有今甘肅、新疆及內蒙古、青海各一部分。歷八主,共六十年。
參考資料:網路-春秋十六國
Ⅸ 歷史上姓張的皇帝有哪些
嚴格說來,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涼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張氏王朝。
前涼又稱前涼帝國,是東晉十六國之一,都城姑臧,傳十世,75年。公元301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又在313年受封西平郡公、涼州牧,課農桑、立學校,多所建樹。又鑄五銖錢,全境通行,前涼是對南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的政治、軍事、宗教、建築、藝術產生深遠影響的北方大國。
西晉在內亂中崩潰時張氏仍據守涼州,表面向東晉和前趙稱臣實際已成為割據政權,史稱前涼。公元324年,漢趙封張茂為涼王。公元345年,張駿稱涼王。公元349年,張重華稱涼王。公元353年,張祚即位稱涼公,次年復稱涼王,並給前任諸王追加謚號。公元359年,張玄靚去王號。
(9)中國歷史上有無張姓皇帝擴展閱讀:
前涼時期的教育主要以「文治興邦」和「教化齊俗」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與初期的政治密切結合,培養了大批人才,使河西地區一步步走向安定,河西文化也繁榮起來。所以在北魏攻破北涼後,「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萬戶於平城」,這群人中,如索敞、劉昞、陰興等人,北魏主「皆禮而用之」,並且北魏朝野中還盛贊「涼州雖地處戎域,然自張代以來,號有華風。」
民生教育問題解決了,再加上慎刑息兵的政策,前涼成為十六國當中君主最多,持續時間最久的朝代(前涼歷九主,75年)。正如史家們評說的那樣,張軌及其子孫們在河西「內撫遺黎,外攘逋寇,世既綿遠,國亦完富」,為保寧河西,發展河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