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地圖集113gb

中國歷史地圖集113gb

發布時間:2021-02-22 13:09:34

❶ 最早的地圖是那一幅是古巴比倫人刻在石板上的么(搗亂的TT喲!)

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繪制的地圖,這就是2000多年前繪制的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這些地圖,來自長沙著名的馬王堆漢朝古墓。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3幅西漢地圖,均為稀世之寶。它們的發現,連同漢墓中出土的其他珍寶如金縷玉衣等一樣,令全世界驚嘆不已。它們反映了中國古代發達的測量技術、繪制技術;反映出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發達的地理科學。
這3幅地圖均繪在絲帛上,沒有標寫圖名,一般簡稱為《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3幅地圖中,兩幅已基本復原,後一幅由於破損嚴重,還沒有修復。經學者研究,這些地圖被斷定為西漢初年的作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
《地形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的古地圖。從地圖的精確度看,說明當時的地圖繪制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國古地理學的重大成就。這幅地圖上包含的地理范圍,主要是當時諸侯國之一的長沙國的南部,相當於今瀟水流域、南嶺一帶的廣大區域。圖長、寬各96厘米,主區部分的比例尺根據測算,約在1/150000至1/200000間,精度相當高。全國有統一的圖例,格式統一,表明制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圖中繪有山脈、河流、居民點、道路等,將它與今天的地圖相比較,瀟水及其支流非常接近於今天繪制的地圖;各個縣城如營浦(今湖南道縣)、南平(今湖南藍山縣)、舂陵(今湖南新田縣)等的位置也基本准確。地形復雜的九嶷山和都龐嶺山脈走向、河流走向、流域地勢,都十分突出和明晰。
從全圖看,主要區域繪制精確細致,其他部分則精度下降。從主區往南到南海,是西漢諸侯南粵王的管轄區。這部分地圖比例尺變小,精度顯著下降,海岸線不準確,內容也較簡略,僅畫出河流,其他則一概略去,顯示出繪制者把繪制地圖的重點放在長沙國。
要把實際存在的山脈、河流、湖泊等地形,按照一定比例畫成地圖,這是一件相當細致復雜的工作,需要經過實地精確的測量。測量是繪制地圖的基礎。從《地形圖》看,圖上的水系繪得詳細准確,30多條河流的地理位置、流向和水系結構,大部分與現代地形圖大同小異,名稱標注也很有規律。圖中80多個城鎮分別用方框、圓圈兩類符號分級表示,並且一律在符號里注記名稱。20多條道路用虛、實兩種線劃區分,並用水平形線與陡崖符號相配合的方法來表示九嶷山脈。這種設計,歐洲大約到13世紀以後才出現,比中國晚了1400多年。
《駐軍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軍事地圖。地圖彩色帛繪,長98厘米,寬78厘米。《駐軍圖》描繪的主要區域,相當於今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瀟水流域,比例尺約為1/80000至1/100000。圖上除繪有山脈、河流、道路、居民點外,還細致地繪出了9支駐軍防區、指揮城堡等軍事情況。圖中用不同顏色區別不同的地理要素,如用黑色「山」字象形符號表示山脈;青色水流符號表示河流、湖泊;黑底套紅表示守備部隊駐地和軍事工程建築物;紅色虛線表示軍隊行動通路;紅色三角形表示城堡;黑色圓圈表示居民點等等。由於運用了色彩作為標記,使人一目瞭然。
地圖既是地理知識形象而准確的記錄,又是測量、計算和繪制等技術的綜合反映。這些地圖反映的地區,地形復雜,除進行直接測量外,還必須進行間接測量。間接測量首先需要用相似原理測出可測的距離,再用相似原理計算出實際需要測出的距離。因此,這些地圖間接地反映著當時數學的巨大成就,體現了繪制者出色的智慧。

❷ 中國歷代地圖

http://www.21class.com/2004/wenku/html/856-1.Html
http://www.21class.com/2004/wenku/html/857-1.Html
http://www.21class.com/2004/wenku/html/858-1.Html
http://club.news.sohu.com/r-maanshan-18644-0-3-0.html
http://www.pro-classic.com/ethnicgv/cmaps/cmaps-index.htm
這幾個網站上的地圖挺不錯,看看吧

❸ 明朝時的寧遠是現在遼寧什麼地方

現在的遼寧興城

❹ 兩漢的疆域有怎樣的故事

如果我們翻開《中國歷史地圖集》,將西漢的最大疆域與18世紀中葉清朝的極盛疆域相比,我們可以發現,除了西藏、內外蒙古、東北和台灣以外,漢朝的疆域與清朝的版圖不相上下,且還擁有朝鮮半島、今越南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再看得仔細一點,還可以發現,西漢有一千五百多個縣級單位,而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縣級單位是兩千餘個。在中原地區,漢縣的數量和幅員與今天已大致相同。

中國的疆域就是從漢朝疆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時,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東北和廣東大陸,西起隴山、川西高原和雲貴高原,東至於海,是歷史上空前的。但不久天下大亂,接著又是連續多年的楚漢之爭,所以到公元前202年漢朝初建時,它的版圖比秦朝縮小了不少,主要是在邊疆地區。

秦始皇在東南越人地區設立閩中郡時,保留了境內的越人君長。這些越人君長在秦末恢復自立,並起兵助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漢朝立閩越首領無諸為閩越王,在今福建境內以閩江下游為中心建立了閩越國,都東冶(今福州市)。漢惠帝三年(前192年),勾踐的後人搖被封為東海王,以東甌(今浙江溫州市)為國都,所以又被稱為東甌王。這兩個政權表面上服從漢朝,實際上並不受約束。但朝廷面臨內外敵對勢力,無暇旁顧,只能暫時容忍。吳王濞起兵時曾徵召東甌(東越)和閩越的軍隊,閩越沒有出兵。東甌雖然參與了叛亂,但在吳王濞兵敗出逃後將他殺死,表示繼續效忠於漢朝,朝廷沒有追究。

兵馬俑秦始皇征服南越後,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中原移民為基礎,設立了一些縣。陳勝起義爆發後,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市)尉任囂病重,臨終前他召來龍川縣(治今廣東龍川縣東)令、真定(今河北正定縣西南)人趙佗,命代理自己的職位,擁兵自保。任囂死後,趙佗下令封鎖與中原相通的關隘,清洗了秦朝的官員,安排自己的部屬控制了南海郡。秦亡後,趙佗出兵並吞了桂林和象郡,在公元前206年自立為南越武王。劉邦滅項羽後,繼續忙於對付異姓諸侯和匈奴的入侵,加上嶺南與漢朝並無沖突,所以直到十一年(前196年)才派陸賈出使南越,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接受了漢朝的封號,不再自稱皇帝,但依然保持著獨立地位。大約在公元前181年前後,南越滅安陽王,擴展到今越南北部和中部,直到北緯13度,今巴江一帶。

呂後執政時,有關部門要求斷絕關市,禁止向南越出口鐵器,這對南越的經濟有很大損害,引起了趙佗的強烈不滿,他認為這一定是與南越相鄰的長沙王出的主意,以便吞並南越,因而自稱南武帝,並發兵進攻長沙國,破壞了幾個縣。呂後派隆慮侯率軍隊還擊,因天氣炎熱,環境潮濕,士兵得了傳染病,連南嶺也過不了。一年多後,呂後去世,軍隊撤回。趙佗軟硬兼施,使閩越、西甌駱服從他的控制,還設立了像漢朝皇帝一樣的儀仗隊。

趙佗通過隆慮侯提出了三項要求:尋找他的親兄弟,撤退在長沙國的漢軍,調整南越與長沙國的邊界。文帝即位後立即作出反應,為趙佗在真定的祖墳設立守墓戶,逢年過節祭祀,召來他的兄弟,封官賞賜,並派陸賈第二次出使南越。在給趙佗的信中,文帝說明已經滿足了他的前兩項要求,對最後一項,即對南越與長沙國之間犬牙交錯的邊界進行調整,文帝強調這是高皇帝有意的安排,他不能擅自改變,但這並不是貪圖嶺南的經濟利益,希望他能取消帝號,雙方捐棄前嫌,恢復友好關系。趙佗向陸賈表示,接受文帝的詔書,下令取消「黃屋左纛」的儀仗。此後,南越對漢朝稱臣,但在國內依然以國君自居。

兩千多年後,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幅西漢初長沙國南部的地圖,證明當時長沙國與南越間的邊界的確是犬牙交錯,而不是按照南嶺的自然地形劃分的。這樣的劃分使漢朝在南嶺南側佔有若干突出的據點,在以後的軍事行動中發揮了特殊作用。

漢朝將東甌、閩越、南越三國稱之為「外諸侯」,以區別於異姓、同姓王這些「內諸侯」。外諸侯實際上是藩屬國,接受漢朝宗主國、皇帝的地位,向漢朝稱臣,但在國內則保持獨立。這三國在秦朝時都已建立郡縣,是秦朝的正式行政區,西漢初變為「外諸侯」,使西漢的疆域實際縮小了,不能不說是一種倒退。

自從劉邦在平城敗歸後,西漢對匈奴一直取守勢。盡管西漢實行「和親」政策,匈奴的侵擾並沒有停止,它的一些部族住地離首都長安只有700里,輕騎兵一晝夜就能到達。西北和北方的邊界都沒有能恢復到秦始皇時的位置。

在西南地區,秦朝曾經以成都平原為基地,向西、北兩方面擴張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占據了邛(今四川滎經縣東一帶)、笮(今峨邊縣東一帶)、冉(今松潘縣一帶)、駹(今茂汶縣北一帶)等部族的地區。向南又開通了一條「五尺道」,從今天的四川宜賓延伸到雲南的曲靖,並在沿線控制了不少據點,設置了一些行政機構。但隨著秦朝的解體,設置在雲貴高原的行政機構撤退到四川盆地,西漢前期一直沒有能恢復。

經過「文景之治」,漢朝的經濟得到了恢復,積聚了大批糧食和物資,人口翻了一番。在平息吳楚七國之亂後,內部分裂割據的威脅已經消除,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外敵了。這些都為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准備了條件。

建元三年(前138年),閩越圍攻東甌,東甌向朝廷求救。武帝立即派嚴助率會稽郡(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安徽東南部)的軍隊渡海前往救援,閩越軍隊聞風解圍。武帝以東甌怕漢軍撤退後閩越會卷土重來而要求內遷為由,將大部分東甌的越人遷至江淮之間,東甌國不復存在。

建元六年,閩越王郢進攻南越邊境。當時的南越王趙胡是趙佗的孫子,他派人上書漢武帝,表示南越和閩越都是漢朝藩臣,他不敢擅自出兵對付閩越,請天子作出處理。武帝對南越的態度很贊賞,命王恢和韓安國出兵討伐閩越。漢軍還沒有到達,閩越王之弟餘善就將閩越王殺死,向朝廷報功。武帝下令罷兵,另立無諸的孫子丑為越(粵)繇王。餘善因殺了郢,在國內很有威信,就自立為王。武帝不願為這一點事再出兵,就以餘善殺郢有功為理由,立他為東越(粵)王,與繇王並存。但餘善對漢朝態度暖昧,並未真正服從。

山水畫鑒賞武帝派嚴助去南越宣布對閩越的處置結果,示意南越王入朝。趙胡派太子嬰齊隨嚴助去長安「宿衛」(藩王表示忠誠的方式,名義上派太子至首都擔任皇帝的警衛,實際是作人質),表示自己處理完國內事務後就入朝。嚴助回去後,大臣紛紛勸阻趙胡入朝,認為漢朝出兵閩越實際是向南越示威,入朝就不可能回來,必定導致亡國。於是趙胡就稱病,十餘年後去世,太子嬰齊歸國即位。嬰齊在長安與漢女結婚生子,回國後立為太子。漢朝幾次派使者勸嬰齊入朝,嬰齊怕入朝後南越會成為內諸侯,也一直稱病,只派兒子次公入宿衛。元鼎四年(前113年)嬰齊死,太子趙興即位,漢朝再次派使者到達南越,並命令衛尉路博德屯兵桂陽(今湖南郴州市),策應使者。趙興與太後商議,上書武帝,要求像內諸侯一樣,3年朝見一次,撤銷南越與漢朝間邊關。得到批准後,趙興與太後就著手籌備行裝。

南越重臣呂嘉是趙佗以來三位國王的丞相。宗族擔任官員的有七十多人,與趙氏王室普遍通婚。呂嘉在國內的威望比趙興還高,他堅決反對歸入漢朝,見國王不聽他的意見,就稱病不見漢使。太後主張殺呂嘉,但與趙興、漢使意見不一,無法採取行動。呂嘉密謀策劃反叛,但一直在等待時機。元鼎五年,韓千秋請求去南越殺呂嘉,武帝派他與南越太後之弟率2000人前往南越。得知他們入境,呂嘉就發動叛亂,殺掉了趙興、太後和派駐南越的漢使,並襲擊殺害了韓千秋一行,派兵駐守邊界。武帝下討伐令,征調越人和江淮以南十萬大軍。

當年秋,漢軍分五路進攻,伏波將軍路博德從桂陽(今湖南郴州市)順湟水(今連江、北江)而下,樓船將軍楊仆從豫章(今江西)出發,經橫浦關(今江西大余縣大庾嶺南)入南越;二位歸漢的越侯分別被任命為戈船將軍和下瀨將軍,從零陵(今廣西全州縣西南)進軍,一路沿離水(今灕江)而下,一路進入蒼梧(今潯江流域);還派人率領巴蜀士兵,南下征調夜郎(今貴州安順市一帶)軍隊,順湟柯江(今北盤江、紅水河)而下,最後會師番禺。元鼎六年冬,楊仆一路攻佔尋狹(今廣東清遠市西),突破了南越在石門(今廣州市西北)的防線,繳獲大批船隻和糧食,收編了數萬越軍。稍後,路博德的軍隊也到達,兩軍合圍,攻陷番禺城。呂嘉與他所擁立的南越王趙建德逃亡入海,被歸降漢軍的舊部俘獲。南越的蒼梧王趙光投降,桂林郡監居翁招降了甌駱地區,其他三路軍隊尚未會合,南越全境已經平定。漢朝在南越屬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個郡,其中的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都在今天越南的中、北部,珠崖和儋耳兩郡在今海南島上。

由於地方官暴政引起當地民族的對抗,漢朝在海南島的統治一直無法穩定。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並入珠崖。但當地民族的反抗依然很激烈,地方政府難以維持,因而在初元三年(前46年)又不得不撤銷珠崖郡,行政機構和人員全部內遷。雖然大陸政權在島上的行政機構長期沒有恢復,但民間的往來並沒有停止,大陸人民還不斷遷往島上,使人口逐漸增加,開發范圍日益擴大。

隨著境外林邑國的擴張,東漢疆域的南端從今越南富安省南界退至承天省南界。

東越王餘善還是反復無常,元鼎五年他上書武帝,要求率領8000士兵跟隨楊仆討伐呂嘉,但進至揭陽(今廣東揭東縣西北一帶),又以遭遇風暴為由停留,實際上暗中與南越聯絡,想左右逢源,持觀望態度。漢滅南越後,楊仆要求率部隊滅閩越,武帝考慮到長途用兵後軍隊疲勞,沒有批准。部隊從南越撤回後,武帝令諸將駐扎在豫章梅嶺(今江西廣昌縣西一帶)待命。

元鼎六年秋,餘善得知楊仆曾有請出兵的要求,漢軍又留駐邊境附近,就任命騶力等為吞漢將軍,攻入白沙(今江西波陽縣西)、武林(今余干縣北)、梅領(嶺),殺了漢朝三位校尉。餘善自稱「武帝」,不再歸屬漢朝。武帝派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今浙江餘姚市東南)出海南下,樓船將軍楊仆從武林出發,中尉王溫舒從梅嶺出發,戈船將軍和下瀨將軍二位山水風景畫越侯分別從如邪(今地不詳)和白沙出發,在元封元年(前110年)進入閩越。閩越憑借山地抵抗,陸路進攻一度不利。由漢朝派回的原越衍侯吳陽奉命勸餘善投降,餘善拒不接受。這時韓說的部隊由海路到達,吳陽發動當地居民起兵,配合漢軍。閩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合謀,殺了餘善,閩越平定。漢武帝認為閩越地區地形崎嶇,土地狹小,閩越人強悍,又曾多次反叛,下令將閩越居民全部北遷,安置在江淮之間,使閩越舊地基本成為無人區,逃避了強迫外遷的越人退居深山。直到西漢後期,遺留下來的越人逐漸出山定居,才重新在今福州設立了冶縣,在今椒江市一帶設立了回浦縣,隸屬於會稽郡(治今江蘇蘇州市)。但由於越人外遷,又沒有新的移民遷入,這一帶一直地廣人稀,東漢末年才有新縣的設置。

對西南夷地區的開拓經歷了較長的時間。所謂西南夷,是指今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甘肅南部,貴州西部,雲南和今國境外相鄰地區的各個民族。分布在今烏江、金沙江流域的有夜郎、滇、邛都等,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有比較集中的居民點,「椎結」(發髻紮成椎形)。在今瀾滄江上游一帶有巂、昆明等族,以游牧為主,人民都「編發」(頭發編結後披下)。在今大渡河流域有徒、筰都、冉駹等,有的定居,有的經常遷移。在今甘肅南部白龍江流域有氐族的白馬,岷江上游的冉駹等族。西漢初,漢朝的行政機構雖然已撤退到了四川盆地內的蜀郡和巴郡,但民間與西南夷地區的往來並沒有斷絕,巴蜀的商人還因與這些民族的貿易而致富。

建元六年(前136年),王恢在制止了閩越對南越的入侵後,派番陽(今東西波陽縣東北)令唐蒙去南越通報情況。唐蒙在南越吃到了蜀地產的枸醬,問是從哪裡運來的。當地人回答:「從西北的牂柯江,江有幾里寬,下游流過番禺城下。」唐蒙回長安後就問來自蜀地的商人,得知枸醬是蜀地的特產,有人偷運出境到夜郎,南越用錢財從夜郎購買。夜郎面臨牂柯江,那裡的江寬百步左右。唐蒙估計到武帝遲早要對南越用兵,就上書武帝:「如果從長沙、豫章進入南越,水路不通,交通困難。我聽說夜郎有十萬精兵,從那裡坐船沿群柯江而下,可以出其不意,是制服南越的一個奇招。以漢朝的強大,巴蜀的富饒,開通往夜郎的道路,設置行政機構,再容易不過了。」武帝任命唐蒙為郎中將,率1000士兵和運載糧食輜重的萬餘人,從巴郡出苻關(在今四川合江縣),到達夜郎。唐蒙向夜郎侯多同宣傳漢朝的強大,又給了他豐厚的賞賜,在當地設置了漢朝的地方政府,任命多同的兒子為令(相當內地的縣令)。夜郎周圍的小城得到了唐蒙分發的繒帛,又認為從漢朝過來道路艱險,漢朝未必真能來統治,所以都表示願意接受設置行政機構。唐蒙回來後,大約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就下令在這一帶設置犍為郡,以焚道(今四川宜賓市西南安邊場)為郡治,發動巴、蜀的士兵修一條從僰道通向牂柯江的道路。蜀人司馬相如又上書稱「西夷」的邛(今四川西昌市一帶)、筰(今四川鹽源縣一帶)也可以設置郡縣,被武帝任命為郎中將。司馬相如向當地的君長做了一番宣傳,結果漢朝在那一帶新設了十幾個縣和一個都尉,劃歸蜀郡管轄,

築路工程非常艱巨,巴、蜀等四郡調集了大量人力物力。修了幾年,道路還沒有修通,士兵飢疲交迫,加上天氣濕熱,死亡的人很多。西南夷君長接連反抗,派兵鎮壓耗費巨大,卻沒有什麼效果。武帝感到很麻煩,派公孫弘去考察,回去後做了匯報,結論是築路工程「不便」。不久公孫弘當了御史大夫,當時漢朝正忙於築朔方城,以河套為基地進攻匈奴,公孫弘等建議西南夷工程危害大,可暫時停止,集中力量對付匈奴,得到武帝的批准。西夷的縣取消了,南夷保留了二縣和一都尉,由犍為郡自行修建縣城。

張騫出使歸國後,向武帝報告: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時曾見到有蜀地產的布和邛杖,了解它們的來源,說是來自東南的身毒國(今印度),有數千里遠,蜀地的商人到那裡去做買賣。聽說身毒國在邛以西約2000里。張騫說:大夏在漢朝西南,一向仰慕中國,就怕匈奴隔斷來往的道路。要真開通了由蜀往身毒國的道路,就又近又方便。元狩元年(前122年),漢朝恢復了對西南夷的開拓,武帝派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十餘人尋找從西南夷通向身毒的道路。滇(在今雲南滇池一帶)王留住漢使,為他們探路,但由於昆明(在今雲南大理市南一帶)阻擋,花了四年多時間也沒有結果。

南越呂嘉反叛時,武帝命馳義侯從犍為郡征發南夷的軍隊,且蘭(今貴州黃平縣西南)的君長怕自己的軍隊跟隨漢軍遠征後,被周圍的部族乘機攻擊,就發起反抗,殺了使者與犍為太守。漢朝用原來准備進攻南越的巴蜀罪人和八校尉加以鎮壓,正好南越已平定,調回的漢軍攻入且蘭,殺了數萬人,在南夷地區設置了牂柯郡(治今貴州黃平縣西南)。夜郎侯見南越被滅,請求入朝,被武帝封為夜郎王。漢軍又殺了邛君、筰侯,冉騸等十分恐懼,請求臣服並設置行政機構,於是漢朝在邛都(今四川西昌市東南)設越砉郡,在筰都(今四川漢源縣東北)設沈黎郡,冉駹(今四川茂汶縣北)設汶山郡,在白馬設武都郡(今甘肅武都縣東北)。

張騫像漢武帝派王然於將滅南越和殺南夷反抗的部族首領的情況向滇王通報,勸他入朝,但滇王自恃有數萬部眾,又有它東北的勞深、莫靡等同姓部族的支持,拒不服從。兩年以後的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調巴蜀軍隊攻滅勞深、莫靡,兵臨滇國,滇王舉國投降,請求朝廷設立行政區,於是在滇設益州郡(今雲南寧晉縣東)。考慮到滇王曾帶頭擁護朝廷,武帝賜給他「滇王之印」,仍讓他統治本部族的百姓。以後降服昆明,將其屬地並入了益州郡,漢朝的西南界擴展到今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並與今瀾滄江流域和緬甸東北部的哀牢人有了交往。

由於設置時考慮欠周,有的郡轄境有限,人口稀少,武帝末年撤銷了沈黎郡,宣帝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又撤銷了汶山郡。這兩郡的轄境大多並入了相鄰的蜀郡,疆域並沒有什麼減少,但對當地部族的統治相對放鬆了。

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接受內屬,漢朝設置了兩個縣,又從益州郡劃出六縣,合並建立了永昌郡。漢朝的疆域不僅已包括今天雲貴高原的全部,而且轄有今緬甸東部。

還是在戰國後期,燕國就統治過朝鮮半島北部的朝鮮、真番,在那裡設置了行政機構和防禦工事。秦始皇滅燕後,將燕國留下的機構劃歸遼東郡,作為在境外的附屬機構。西漢初國力有限,考慮到在朝鮮半島的機構路途遙遠,僅修復了秦朝遼東的長城,以浿水(今朝鮮清川江)為界,歸燕國管轄。燕王盧綰投降匈奴後,燕人衛滿就聚集了數千人出塞。他們渡過浿水,在秦朝防區的舊地定居,逐漸控制了朝鮮、真番和流亡在那裡的燕、齊移民,並在王險城(今朝鮮平壤南)建都。當惠帝時,遼東太守與衛滿約定,讓他當漢朝的藩屬,但不得侵犯邊境,也不得阻止朝鮮半島上其他民族與漢朝的聯系,朝廷批准了這項措施。衛滿有了漢朝的支持,控制了真番、臨屯(朝鮮半島東海岸中部),其疆域大致包括今遼寧東端、吉林西南和朝鮮半島的北部。

但朝鮮半島上還有不少其他部族,元朔元年(前128年),半島東北沿海一帶的東夷穢君南閭等歸屬漢朝,武帝在那裡設立了蒼海郡。但該地與漢朝之間並不相連,通過海路運輸耗費巨大。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後並沒有獲得實際利益,所以兩年後就撤銷了蒼海郡。

到衛滿的孫子右渠在位時,朝鮮引誘並接受了很多漢朝的逃亡人口,又從未入朝,而真番、辰國(在半島南部)請他轉達漢朝的書信也不上報。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派涉何向右渠下達詔書,右渠不肯接受。涉何覺得難以向武帝復命,在回到浿水邊時命部下刺殺了朝鮮護送他回國的裨王,回來後謊報「殺朝鮮將」。武帝心裡明白,卻沒有追究,任命他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對他十分痛恨,發兵襲擊,將他殺了。

武帝下令募集全國罪人從軍討伐朝鮮。當年秋,由樓船將軍楊仆率5萬軍隊由齊地(今山東半島)渡海,左將軍苟彘從遼東陸路進軍,右渠得知後,發兵據守險要抵抗。荀彘先派一隊遼東兵進攻,戰敗逃散。楊仆率7000齊兵先到達王險城,右渠在城上見楊仆軍隊人數少,山水畫鑒賞就出城襲擊。楊仆被擊敗,與士兵失去聯系,在山中躲藏了十幾天,才逐漸收羅游兵散勇,重新集結。苟彘進攻浿水西岸的朝鮮軍隊,也沒有獲勝。

武帝見兩路軍隊都沒有取勝,就派衛山向右渠勸降。右渠表示本來就想投降,只恐中計被殺,現在見到皇帝的使者,請求歸降。右渠派太子入朝致歉,獻馬5000匹,及向漢軍送上糧食。由一萬多持武器的士兵護送。這支部隊正在渡浿水時,使者和荀彘懷疑他們可能會搞陰謀,認為太子既已降服,就應讓隨行人員不帶武器。太子也懷疑使者和荀彘欺騙他,就不渡浿水而退回。接到衛山回來的報告,武帝氣得將他殺了。

荀彘軍終於攻破朝鮮在浿水防守的軍隊,攻至王險城下,圍住城西北,楊仆轉駐城南。由於右渠堅守,幾個月也沒有攻下。荀彘的部隊來自燕、代,又打了勝仗,作風驕悍。楊仆的士兵都是齊人,渡海時已有了損失,與右渠一仗被打得大敗,造成士兵恐慌,將領心中慚愧,所以雖然包圍著右渠,卻希望與他議和。面對荀彘的不斷攻打,朝鮮大臣與楊仆秘密協商投降事宜,聯系了幾次,尚未作出決斷。荀彘幾次與楊仆約期進攻,楊仆在等朝鮮投降,不採取行動。荀彘也秘密派人向朝鮮勸降,但朝鮮方面希望向楊仆投降而予以回絕。兩將之間矛盾很深,荀彘認為楊仆此前已犯過脫離部隊的錯誤,現在與朝鮮相處得很好,朝鮮卻不投降,懷疑楊仆有意謀反。武帝等得心焦,派前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往督戰,並授權他便宜行事。公孫遂到前線後,荀彘向他報告了自己的想法,認為朝鮮之所以不能攻下,都是由於楊仆一直不如期會師:「現在如不除掉他,就會與朝鮮一起來消滅我的軍隊。」公孫遂贊同他的分析,以使節召楊仆來左將軍荀彘營地商議軍事,等楊仆到後就將他捆綁扣押,由荀彘接管了他的軍隊。

荀彘集中兩軍猛攻朝鮮,朝鮮大臣知道守不住,紛紛出城降漢,但右渠又不願投降。元封三年夏,已經投降漢軍的尼溪相參派人殺死右渠。但王險城尚未攻克,右渠的大臣成已繼續抵抗,經右渠之子和其他降人向百姓勸告,將成已殺死,戰事才最後平息。漢朝在朝鮮設立了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轄境南至今漢江流域。

荀彘因爭功嫉妒、使用詭計等罪被殺,楊仆則因擅自行動造成損失而定下死罪,贖為庶人。對朝鮮一仗打得如此艱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兩位主將的不和是主要因素。

朝鮮半島北部的人口畢竟有限。很多地方尚未開發,還有一些地方仍由當地民族控制著,所以到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撤銷了朝鮮的臨屯和真番二郡,它們的轄境放棄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並入了樂浪郡。元鳳五年(前76年),又將玄菟郡的東部放棄,治所也從朝鮮半島上遷到了今遼寧新賓縣以西。

昭帝以後,漢朝也沒有組織向朝鮮半島和遼東以東的地區移民,所以在朝鮮半島的東海岸一帶,漢朝的行政區缺乏本民族人口的基礎。由於受到當地穢貊人和馬韓人的壓力,光武帝時放棄了樂浪郡在單單大嶺(今朝鮮北大峰山脈)以東的7個縣。原來分布在鴨綠江上游的高句麗逐漸擺脫了漢朝的統治,隨著高句麗的興起和擴張,玄菟郡的轄境也完全放棄,郡治遷到了今沈陽市西,轄有從原遼東郡轄境中劃出的數縣之地。

隨著反擊匈奴的勝利,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朝收復河套地區,設置了朔方郡(治所在今內蒙古杭錦旗北)。漢朝整修了蒙恬所築的長城的關隘,恢復了秦朝的邊境線。元狩二年(前121年),由於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合並了他的部眾一起降漢,使漢朝獲得了整個河西走廊。以後,漢朝在河西走廊陸續設置了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又在湟水流域設置了金城郡。

當西漢的疆域擴展到河西走廊時,人們就將走廊西端玉門關和陽關(均在今甘肅敦煌市西)以西稱為西域。天山山脈橫亘於西域,將它分為南北二部。高山、戈壁、沙漠又將一片片綠洲、河谷相互隔離,交通線漫長而艱險,因此形成了數十個語言不一、互不統屬的小國。這些國最大的有數十萬人口,小的才數百人。天山以南的諸國大多以城郭為中心,兼營農牧業、手工業、商業,被稱為城郭諸國。少數國處於游牧狀態,沒有城郭。天山以北的國還是以游牧為主,但也有一些城郭。

西漢初,匈奴迫使原來居住在敦煌、祁連山和河西走廊的月氏、烏孫西遷後,又征服了西域諸國,在天山以北設置了僮僕都尉。漢朝奪取了河西走廊後,雖然打通了與西域的交通,但匈奴仍控制著西域,所以漢使常受到阻攔和劫掠。元封三年(前108年),漢軍破樓蘭(今新疆羅布泊西北)、姑師(今吐魯番盆地內)。六年,漢朝又以宗室女嫁給烏孫王。太初元年(前102年)、三年,漢將李廣利兩次出征大宛。李廣利的出征並不完全必要,又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客觀上打破了匈奴對大宛的控制。此後,漢朝在輪台(今新疆輪台縣東南)、渠犁(今庫爾勒市西南一帶)駐兵屯墾,開始設置行政機構。

河西走廊但漢朝與匈奴在西域的爭奪並沒有結束,特別是天山以北各國還受到匈奴的威脅,不敢完全服從漢朝。又經過多次戰爭,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漢朝才取得決定性勝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初元元年(前48年),漢朝在車師(今新疆吐魯番市東南)設置了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防務。都護府的治所設在烏壘城(今新疆輪台縣東野雲溝附近),其轄區包括自玉門關、陽關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和帕米爾高原以內的范圍,初期有36國,以後增加到50國。西域都護府既是漢朝的軍事駐防區,也是一個特殊的行政區。一方面它與內地的正式政區不同,不設置郡、縣,依然保留原來的國,漢朝一般不幹預它們的內部事務,但掌握它們的兵力和人口等基本狀況;另一方面,都護代表朝廷掌管這些國的外交和軍事權,可以調動它們的軍隊,決定它們對外的態度,必要時還可以直接廢立它們的君主,甚至取消某一國。可見,西域都護府所轄區域同樣是漢朝疆域的一部分。

王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內地與西域交通斷絕。東漢初,一些西域國家多次尋求漢朝的保護,請求重建都護府,但光武帝限於實力,一再拒絕,各國只得降服於匈奴。永平十六年(73年),漢將竇固等率軍進攻匈奴,打通了與西域的交通線,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僅率吏士36人,但靠著漢朝在西域留下的影響和自己的勇敢智慧,成功地控制了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於闐(今和田市一帶)、疏勒(今新疆

❺ 藍勇的研究領域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歷史時期中國西部資源東調及其影響研究》
2、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長江三峽地區歷史地圖再現研究》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2000年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歷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對西部環境的影響:途徑、方式和力度》子課題《西南部分》
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
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峽歷史地理綜合研究》
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中國內河公慈善救生研究》
8、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中華大典·地學典·自然地理典》
9、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清史·生態環境志》(西南及長江中下游部分)
1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長江三峽經濟開發研究》
1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湖廣填四川與清初四川社會》
12、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高師歷史教學中加強人地關系思維的理論與實踐》
13、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八五」規劃項目《巴蜀文化與地理環境》
14、重慶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重慶移民歷史與安置經驗總結》
15、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長江三峽歷史地圖集》
16、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歷史文獻中的重慶》
17、重慶市重點文科基地項目《長江三峽歷史地圖集》(夔巫圖組)
18、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巴蜀文化通史·交通文化卷》
19、重慶市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重慶歷史地圖集》
20、湖北省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三峽通史·歷史地理卷》 1、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旅遊規劃
2、貴州修文桃園河風景區規劃
3、重慶萬盛黑山谷風景區文化創意
4、重慶鼎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古川菜創意
5、重慶石柱楓香坪鄉村旅遊風景區文化創意
6、重慶武隆印象公司川江號子文化創意
7、重慶北碚鄉村嘉年華景區文化創意
8、重慶市規劃局:重慶三國文化研究
9、重慶市規劃局:重慶文化分區研究
10、重慶市開縣秦巴古道研究 1、《中國歷史地理學》(獨立,面向21世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中國歷史地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獨立),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西南歷史文化地理》(獨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5、《長江三峽歷史地理》(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6、《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獨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
7、《古代交通生態研究與實地考察》(獨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南方絲綢之路》(獨立),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年。
9、《三峽經濟開發的歷史反思》(獨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
10、《中國三峽文化》(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西南交通貿易與開發》(合作),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
12、《巴渝歷史沿革》(合作),重慶出版社,2003年。
13、《千古三峽》(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長江文明》(獨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唐僖宗》(獨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二十世紀唐研究》(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7、《絲綢之路大辭典》(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中國都城辭典》(參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三峽古鎮》(叢書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0、《詩城奉節》(叢書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1、《近2000年來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22、《西三角歷史發展溯源》(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23、《重慶古舊地圖研究》(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
24、《近兩千年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研究》(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 1、《明清時期皇木采辦研究》,《歷史研究》1994,6。
2、《長江正源探索歷史是非的考辨》,《歷史研究》2005,1。
3、《清代滇銅京運路線考釋》,《歷史研究》2006,3。
4,《對中國環境史研究的四點認識》,《歷史研究》2010,1。
5、《乾隆「金沙江全圖」考》,《歷史研究》2010,3。
6、《隋唐開邊縣治考辨》,《中國史研究》1985,4。
7、《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移民與經濟開發》,《中國史研究》1993,2。
8、《清代西南移民會館名實與職能研究》,《中國史研究》1996,4。
9、《有關先秦氣候的研究方向》,《中國史研究》2009,2。
10、《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繪的歷史軌跡和理論思考》,《史學史研究》2013,2
11、《宋「蜀川勝概圖」考》,《文物》1999,4。
12、《三峽最早的航道圖――峽江圖考》,《文獻》1995,1。
13、《中國飲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環境成因》,《地理研究》2001,2。
14、《近500年來長江上游亞熱帶山地中低山植被演替》,《地理研究》2010,7。
15、《現代歷史地理學給予歷史學的新啟示》,《史學理論研究》1995,1。
16、《近代三峽航道圖的編纂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5。
17、《中國古代辛辣用料的嬗變、流布與農業社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1。
18、《南方陸上絲綢之路轉輸貿易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4。
19、《清代長江上游救生紅船制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4。
20、《清代長江上游救生紅船續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3。
21、《清代長江救生紅船救生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2,3。
22、《西南政區教化名稱分布變遷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4,4。
23、《明茶馬貿易〈四川省四路關驛圖〉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2。
24、《明清皇木采辦遺跡考》,《中國歷史文物》2005,4。
25、《歷史時期西南荔枝分布的歷史考證》,《中國農史》1988,3。
26、《乾嘉墾殖對四川農業生態及社會影響初探》,《中國農史》1993,1。
27、《歷史時期三峽森林資源的分布變遷》,《中國農史》1993,4。
28、《歷史時期三峽地區農副業開發研究》,《中國農史》1995,3。
29、《明清時期三峽地區農業墾殖與農田水利研究》,《中國農史》1996,2。
30、《明清美洲農作物引進對亞熱帶山地結構性貧困形成的影響》,《中國農史》2001,1。
31、《湖廣填四川」社會經濟與生態效應的地名學研究》(合作),《中國農史》2007,4。
32、《從天地生角度看中華文明的東移南遷》,《學術研究》1995,5。
33、《中國區域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學術研究》2002、1 。
34、《刀耕火種重評》,《學術研究》2000、1 。
35、《中國經濟開發的歷史進程與可持續發展的反思》,《學術研究》2005,7。
36、《中國古代美女的地域認同文化研究》,《學術研究》2008,1。
37、《清代長江救生紅船的公益性與官辦體系的衰敗》,《學術研究》2013,2。
38、《中國地域方位嬗變與東亞大陸天地生背景》,《江漢論壇》2013,10
39、《南水北調與北人南遷的歷史地理背景》,《天府新論》2007,5。
40、《歷史時期中國野生犀象分布再探索》,《歷史地理》12輯。
41、《歷史時期三峽森林植被分布的演變研究》,《歷史地理》16輯。
42、《從歷史技術與環境互動的角度解剖中國西部》,《歷史地理》17輯 。
43、《連續地理部面的新切入點探索》,《歷史地理》18輯。
44、《唐宋川滇滇緬通道上的貿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1。
45、《歷史時期長江上游航道萎縮及對策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3。
46、《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1。
47、《中國西南歷史氣候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2。
48、《唐宋西南城鎮分布的地理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4。
49、《清初四川虎患與環境復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3。
50、《對古代交通里程運用要審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1。
51、《歷史時期中國楠木分布的地理特徵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4。
52、《清代四川土著與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
53、《明清時期西南城鎮分布的地理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1。
54、《四川居民個性特徵的歷史演變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3。
55、《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1,3。
56、《西部開發史的理論與現實思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2,3。
57、《中國歷史氣候與社會》(譯稿,合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2。
58、《近代日本對長江上游踏察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3。
59、《燃料換代歷史與森林分布變遷》(合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1
60、《採用物侯學研究歷史氣候方向問題的討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2。
61、《朦朧的理性探索》,《光明日報》1993,5,18。
62、《三峽經濟開發的歷史教訓》,《光明日報》1994,2,21。
63、《西南古代交通文化》,《光明日報》1994,10,3。
64、《小議地方史學觀》,《光明日報》1996,2,6。
65、《在繼續的基礎上創新》,《光明日報》1997,1,21。
66、《歷史上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報》 1998,9,25。
67、《歷史上長江上游的森林砍伐與保護的歷史思考》,《光明日報》 1999,7,30。
68、《西部開發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光明日報》2000,2,4。
69、《長江三峽人地關系的歷史思考》,《光明日報》2003,2,18。
70、《從移民史角度看三峽移民》,《光明日報》2001,10,16 。
71、《歷史上中國西部資源東調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光明日報》2005,11,29。
72、《三百年來中國南方冰雪災害及其影響》,《光明日報》2008年,3,23
73、《中國歷史地理研究透露出的現實關懷》,《光明日報》,2012,1,5。
74、《中國歷史景觀地理研究回顧與前瞻》(合作),《光明日報》2013,2,20。
75、《對「四川荔枝種植史」和「宜賓茶葉栽培史」二文的商榷》,《農業考古》1986,1。
76、《中國古代棧道類型與分布》,《自然科學史研究》1992,1。
77、《中國古代索橋形制及分布》,《中國科技史料》1994,1。
78、《嚴如翌的經世文獻的價值》,《清史研究》1996,3。
79、《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品評》,《唐研究》第二輯。
80、《近2000年長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移與氣溫波動》,《第四紀研究》1998,1。
81、《從歷史地理角度看三峽特別行政區的建立》,《中國方域》2002,1。
82、《清代三峽移民與經濟開發》,《史學月刊》1992,5。
83、《三峽得名和演變》,《史學月刊》1994,3。
84、《楊貴妃食荔產地考》,《史學月刊》1988,1。
85、《區域歷史研究應有新理念和現實懷》,《史學月刊》2003,6。
86、《明代貢象考》,《安徽史學》1997,2。
87、《若干誤區的誤區》,《安徽史學》2000,1。
88、《川滇古道沿革初考》,《西南師院學院學報》1984,4。
89、《四川荔枝種植分布的歷史考證》,《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85,4。
90、《歷代西南人才分布的地域演變》,《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1,2。
91、《魏晉南北朝隋唐佛教傳播與西南絲路》,《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2,2。
92、《近10年來西南歷史地理研究綜述》,《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3,4。
93、《古代西南各民族交通科技與文化》,《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4年增刊。
94、《雲貴地區漢族移民的時間和地理特徵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6,5。
95、《新時期利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中國歷史的思考與展望》,《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7,4。
96、《20世紀運用人地關系思維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論與實踐述評》,《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5。
97、《西部開發史的反思與「西南」、「西北的戰略選擇》,《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0,4 。
98、《山川早水〈巴蜀〉與近代四川風情》,《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5。
99、《巴蜀休閑好賭風考》,《西南大學學報》,2008年,1。
100、《巴蜀朝天地名變遷考》,《重慶社會科學》,2010,7。
101、《從歷史地理角度看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西南史地》第1輯,巴蜀書社,2009年。
102、《明代貴州綏陽南宮木廠考》,《西南史地》第1輯,巴蜀書社,2009年。
103、《滇代滇銅京運對沿途的影響研究》,《清華大學學報》2006,4。
104、《中國西南地區傳統建築的歷史人文特徵》,《時代建築》2006,4。
105、《近代日本教習對四川文化教育的影響》(合作),《中華文化論壇》2004,2。
106、《巴蜀歷史文化二則》,《中華文化論壇》2013,4。
107、《近年來西南絲綢之路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4,8。
108、《論歷史學的求真與致用的關系》,《古代交通生態研究與實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9、《歷史時期西南鹽業開發與環境變遷》,《史念海先生八十壽辰學術文集》,陝西師大出版社,1996年。
110、《古代重慶城市地圖與重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研究》,《2000年國際歷史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1。
112、《人地時空學――歷史地理學發展的方向》,《浙江大學國際歷史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113、《唐代長江上游的三大地域空間》,《盛唐地域結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114、《21世紀的史學新方向――關懷現實》,《21世紀中國歷史學展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115、《多重因素下的明清西南地區產業結構和環境變化》,《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8年。
116、《蜀身毒道路線考證》,《南方絲綢之路研究論文集》,巴蜀書社,2008年。
117、《從地理環境、生產力、生產關系看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倒置與回歸》,《荊楚歷史地理與長江中游開發》,2009年。
118、《曬經石的歷史考察與南絲綢之路》,《中國人文田野》第1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119、《一張安寧河照片的歷史自然地理信息》,《中國人文田野》第1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120、《尋覓皇采辦之路》,《中國人文田野》第2輯,巴蜀書社,2008年。
121、《四川漢源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記》,《中國人文田野》第4輯,巴蜀書社,2011年。
122、《清代滇銅京運運道考察記》,《中國人文田野》第5輯,巴蜀書社,2012年。
123、《廣元朝天關城門老照片判讀》,《中國人文田野》第5輯,巴蜀書社,2012年。
124、《漢源曬經石與南方絲綢之路》,《三星堆研究》第3輯,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5、《歷史教學中人地關系思維的理論與實踐》,《歷史教學》 2001,6。
126、《怎樣學習中國歷史地理》,《歷史教學》2003,3。
127、《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盡全空和人地互動》,《歷史教學問題》2005,4。
128、《川滇古道上的石門關》,《歷史知識》1994,6。
129、《高師歷史教學中加強人地關系思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高等師范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叢書》第七卷《歷史學分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0、《歷史教學應加強生態意識》,《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3,4。
131、《歷史上的水電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3,10。
132、《川滇、川黔古今交通路線擇向研究》,《公路交通編史研究》1985,6。
133、《貢荔古道》,《公路交通編史研究》1986,4。
134、《成渝間交通發展概述》,《公路交通編史研究》1990,2。
135、《「雲南站赤」商榷》,《公路交通編史研究通訊》1985,6。
136、《對「歷史上的小巴簡道」一文的商榷》,《陝西公路交通編史通訊》1985,6。
137、《萬勝入滇之界首何在?》,《重慶師范學院學報》1985,2。
138、《三峽歷史地理考證三則》,《重慶師范學院學報》1996,1。
139、《隋唐石門道之石門辨誤》,《重慶史學》1985,2
140、《重慶古史二題》,《重慶史學》1990,1。
141、《李永和藍朝鼎起義川南戰事補正》,《重慶史學》1991,2。
142、《四川地方史的可貴探索》,《重慶史學》1992,2。
143、《雲南荔枝種植分布的歷史考證》,《史志文摘》1985創刊號
144、《神州何處妃子笑》,《文匯報》1986,8,12。
145、《歷史上的陰平道與陰平邪道》,《文博》1994,2。
146、《四川古代棧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88,1。
147、《米倉道的踏察與考證》,《四川文物》1989,2。
148、《關於「漢白帝城位置探討」有關問題的補充》,《四川文物》1996,3。
149、《四川屏山神木山祠考》,《四川文物》2001,11。
150、《四川漢源縣水井溝皇木采辦遺址考》,《四川文物》2011年,6
151、《重慶荔枝考》,《四川果權科技》1988,1。
152、《中國棧道》,《網路知識》1990,2。
153、《從地名看四川地區歷史時期的芭蕉生產》,《地名知識》1990,2。
154、《唐宋四川館驛考》,《成都大學學報》1990,4。
155、《元代四川站赤匯考》、《成都大學學報》1991,4。
156、《南方絲綢之路靈關、石門關考辨》,《成都大學學報》1992,3。
157、《南方絲綢之咱路線的再探索》,《成都大學學報》1994,3。
158、《「老四川」區域的文化特徵及形成原因》,《成都大學學報》1999,2。
159、《中國西南2000年來五種亞熱帶經濟作物分布變遷及影響》,《自然資源》1991,2。
160、《歷史上中國西南華南虎分布變遷》,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版)1991,2。
161、《歷史時期三峽移民與經濟開發》,《經濟地理》1992,4。
162、《野生印度犀在西南的滅絕》,《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版)1992,2。
163、《南方絲綢之路絲綢貿易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學報》1993,4。
164、《現代歷史地理學對中國經濟建設的作用》,《科學··社會·經濟》1992,3。
165、《從歷史地理學角度看現在三峽經濟開發》,《科學··社會·經濟》1994,2。
166、《明清西南絲綢之路國際貿易》,《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2。
167、《清初四川虎患》,《文史雜志》1993,2。
168、《巴蛇食象新考》,《文史雜志》1993,6。
169、《「全蜀藝文志」的作者考》,《文史雜志》1996,5。
170、《古代西南的溜索》,《貴州文史叢刊》1994,6。
171、《三峽開縣秦巴古道研究》(合作),《三峽大學學報》2013,4。
172、《歷史時期重慶政區地名得名淵源初探》(合作),《三峽大學學報》2013,3。
173、《歷史時期三峽地區山地地質災害規律及其特點》(合作),《三峽大學學報》,2012,3。
174、《三峽地區教育歷史與現狀的思考》(合作),《三峽學刊》1995,4。
175、《三峽移民與川西南開發的新思路》(合作),《長江論壇》1997,3。
176、《漢中石門應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文史知識》1997,3。
177、《一部富有時代特色的區域通史》,《探索》2003,2。
178、《清代巴縣檔案中的皇木扎筏轉運個案》,《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北京大學出版社,
180、《環境驅動與中國早期文化空間演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1,18。
181、《巴文化在今社會中的烙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8,2。
182、《重慶佛圖關名實及地理定位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中的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
183、《貴州威寧石門坎田野調查反映的環境變遷》,《明清以來雲貴高原的環境與社會》,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184、Three scroll maps of the jinshajiang and the qing state copper transport system ,Nanny kim ,Mining monies,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societies, 2013-08。
185、《中國古代圖像史料運用的實踐與理論建構》,《人文雜志》,2014,7,15。
186、《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思考》,《光明日報》,2014,9,24。
187、《成化<重慶郡志>和萬曆<重慶府志>考》,《中國地方誌》,2010,2,20。 (1)雜文
1、《口舌田野》,《三峽論壇》,2012,6。
2、《田野隨筆》(1),《三峽論壇》2013,1。
3、《田野隨筆》(2),《三峽論壇》2013,2。
4、《奇幻地理的山水人文》,《國家人文地理》,2008,4。
5、《生活在辣椒時代》,《中國國家地理》2005,1。
6、《重慶火鍋——天下第一鍋》,《中國國家地理》2014,2。
7、《巴與蜀——四川盆地托出的「雙子星」》,《中國國家地理》2014,2。
8、《中國辛辣文化與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9、《首先是要適宜生存》,《南方周末》2000,10,19。
10、《三分天下四川人:成都人、重慶人、老四川人》,《重慶晚報》,2001,8,26。
11、《盆地意識與暮氣傳統:比較四川、重慶人與雲南、貴州人》,《重慶晚報》2001,9,30。
12、《看古今巴蜀人體質容顏如何變化》,《重慶晚報》,2001,11,25。
13、《移民:文化傳播的酵母》,《北京日報》2003,4,14。
14、《歷史與現實——三峽經濟開發與重慶發展戰略》,《西南工商報》,1997,4,1。
15、《諸葛東渡金沙江以後》,《四川日報》,1987,6,22。
16、《重慶直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西南工商報》,1997,6,19。
17、《億萬斯年,滄桑巨變》,《中國三峽》,2008,1。
(2)雜論
1、《陳可之:畫家筆下的三峽世界》,《中國三峽》,2008,12。
2、《中國學術評價體系與系統三題》,《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5,1。
3、《維護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的沉思》,《學術界》,2000,3。
4、《拍案驚奇——一個文抄公的抄書理論》,《社會科學報》,2002年12,5。
(3)序跋
1、《麻城孝感鄉——巴蜀荊楚共同的心靈家園》,凌禮潮《明清移民與社會變遷》,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雲貴高原的土地利用與生態變遷序》,楊偉兵《雲貴高原的土地利用與生態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歷史重構序》,嚴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歷史重構》,巴蜀書社,2009年。
4、《西南史地發刊詞》,《西南史地〉第1輯,巴蜀書社,2009年。
5、《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中國人文田野發刊詞》,《中國人文田野》,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6、《麗江歷代碑刻輯錄與研究序》,楊林軍《麗江歷代碑刻錄與研究》,雲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7、《於微深處的寶藏——活在重慶的寶貝序》,阿蠻、黃家驄《活在重慶的寶貝》,重慶出版社,2011年。
8、《清代廣西生態變遷研究序》,鄭維寬《清代廣西生態變遷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9、《三江文化年鑒》序,劉基燦《三江文化年鑒》,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漢水流域及蜀道歷史地理研究》序,馬強《漢水流域及蜀道歷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巴蜀舊影》序,山川早水《巴蜀》中譯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中國歷史地理文獻導讀序》,楊光華、馬強《中國歷史地理文獻導讀》,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❻ 求中國歷史地圖集【軟體】(懸賞一百分!)

兩個CD啊兄弟,我發個下載地址給你吧

1.15 GB (1,242,673,373 位元組)

❼ 葛劍雄教授的著作目錄

1 古都與移民 葛劍雄 中國古都研究(第九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1991-09-01 中國會議 96 分享
分享到

2 從非洲看歷史文化 葛劍雄 孔目湖講壇錄 2006-06-01 中國會議 3 分享
分享到

3 共同迎接長江文明的第三次崛起 葛劍雄; 杜非 長江流域經濟文化初探 1997-12-01 中國會議 22 分享
分享到

4 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 葛劍雄; 華林甫 歷史研究 2002-06-15 期刊 47 2430 分享
分享到

5 從歷史地理看徽商的興衰 葛劍雄 安徽史學 2004-10-15 期刊 34 1057 分享
分享到

6 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基礎和前景 葛劍雄 東南學術 2002-08-25 期刊 18 797 分享
分享到

7 遵守學術規范推進學術對話——關於「學術對話與學術規范」的筆談 楊奎松; 謝維揚; 趙世瑜; 蔡; 葛劍雄; 馬戎; 李伯重; 李強; 蘇力; 羅志田; 張樂天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7-10 期刊 13 1641 分享
分享到

8 移民與中國城市發展 葛劍雄 城市規劃學刊 2007-11-15 期刊 6 706 分享
分享到

9 學術腐敗、學術失范與學風不正:探究與思考 葛劍雄 民主與科學 2010-04-15 期刊 6 488 分享
分享到

10 20世紀中國移民史的階段性特徵 葛劍雄; 安介生 探索與爭鳴 2010-02-15 期刊 5 508 分享
分享到

11 論學術研究規范與創新 葛劍雄 中國高等教育 2004-10-03 期刊 12 486 分享
分享到

12 改革開放與中國人觀念的現代化 葛劍雄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15 期刊 5 273 分享
分享到

13 從歷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葛劍雄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05-04-30 期刊 8 438 分享
分享到

14 家譜:作為歷史文獻的價值和局限 葛劍雄 歷史教學問題 1997-12-15 期刊 18 530 分享
分享到

15 從歷史地理看長時段環境變遷 葛劍雄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9-05 期刊 3 788 分享
分享到

16 全面正確地認識地理環境對歷史和文化的影響 葛劍雄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06-29 期刊 14 577 分享
分享到

17 移民與文化傳播——以紹興為例 葛劍雄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10-07-28 期刊 3 264 分享
分享到

18 是學術創新,還是低水平的資料編纂?——評楊子慧主編《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 葛劍雄; 曹樹基 歷史研究 1998-02-15 期刊 7 542 分享
分享到

19 十一世紀初的天書封禪運動 葛劍雄 讀書 1995-11-10 期刊 13 247 分享
分享到

20 水文化與河流文明 葛劍雄 中國三峽建設 2008-06-15 期刊 3 255 分享
分享到

21 水文化與河流文明 葛劍雄 社會科學戰線 2008-01-01 期刊 4 543 分享
分享到

22 我看王莽 葛劍雄 讀書 1997-10-10 期刊 6 490 分享
分享到

23 葛劍雄:從環境變遷看人與自然的關系 葛劍雄 中國三峽 2009-08-15 期刊 2 323 分享
分享到

24 近10年來歷史地理研究的新進展 陳橋驛; 鄒逸麟; 張修桂; 葛劍雄 地理學報 1994-12-30 期刊 6 640 分享
分享到

25 中國歷代人口數量的衍變及增減的原因 葛劍雄 黨的文獻 2008-03-15 期刊 5 518 分享
分享到

26 對中國人口史若干規律的新認識 葛劍雄 學術月刊 2002-04-20 期刊 3 552 分享
分享到

27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一麻城孝感鄉 葛劍雄 尋根 1997-02-25 期刊 11 342 分享
分享到

28 移民與中華民族的形成 葛劍雄; 曹樹基 歷史教學問題 2000-06-15 期刊 5 493 分享
分享到

29 亂世的兩難選擇 葛劍雄 讀書 1995-02-10 期刊 7 329 分享
分享到

30 研究中國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葛劍雄 浙江社會科學 1997-07-15 期刊 5 379 分享
分享到

31 世界走向中國:從漢學到中國學——2004·上海「世界中國學論壇」發言選登 王榮華; 湯一介; 蕭兵; 季塔連科; 杜維明; 葉舒憲; 葛劍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賡武; 樂黛雲; 俞宣孟; 莫漢蒂; 芮哲非; 李希雅; 韋立德; 黃育馥; 熊月之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05 期刊 1 885 分享
分享到

32 對明代人口總數的新估計 葛劍雄; 曹樹基 中國史研究 1995-02-20 期刊 26 65 分享
分享到

33 唐代以前我國疆域的演變——中國疆域變遷問題初探(上) 葛劍雄 秘書工作 2008-03-10 期刊 2 548 分享
分享到

34 論中國的大古都的等級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陽能否列為「七大古都」 葛劍雄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5-03-30 期刊 7 236 分享
分享到

35 宋代人口新證 葛劍雄 歷史研究 1993-12-15 期刊 8 189 分享
分享到

36 海內外著名學者論古詩文素養 葉嘉瑩; 金庸; 余秋雨; 陳平原; 趙鑫珊; 葛劍雄; 楊振寧; 蔡志忠 山東教育 2000-01-15 期刊 8 489 分享
分享到

37 黃河:河流倫理與人類文明的延續 葛劍雄 中國三峽 2009-06-15 期刊 1 227 分享
分享到

38 上海世博蘇州論壇聚焦 「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 單霽翔; 童明康; 弗朗切斯科·班德林; 穆尼爾·布希納基; 阮儀三; 保羅·安德勒; 傑弗里·馬基瓦; 約翰·霍金斯; 葛劍雄; 布賴恩·史密斯; 漢斯·道維勒; 理查德·漢森博士; 羅伯托·格蘭迪; 渡邊淳一 中國名城 2010-07-05 期刊 266 分享
分享到

39 創建世界一流應該有明確的目標——為什麼要研製「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 葛劍雄; 周筱贇 東南學術 2002-08-25 期刊 5 252 分享
分享到

40 學人評說學界弊病(專家訪談) 章開沅; 馮培恩; 黃天驥; 葛劍雄; 楊東平; 郭芙秀; 陳川 同舟共進 2006-05-01 期刊 3 251 分享
分享到

41 中國家譜的總匯 家譜研究的津梁——《中國家譜總目》評介 葛劍雄 安徽史學 2010-01-15 期刊 2 211 分享
分享到

42 上海石庫門建築群保護與更新的現實和建議 萬勇; 葛劍雄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7-25 期刊 158 分享
分享到

43 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以事實為依據 葛劍雄 探索與爭鳴 2004-03-20 期刊 5 378 分享
分享到

44 中國的地域文化 葛劍雄 貴州文史叢刊 2012-05-15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45 中國古代為什麼有重視歷史的傳統 葛劍雄 探索與爭鳴 2008-09-15 期刊 3 185 分享
分享到

46 「古為今用」:歷史研究還是歷史應用 周筱贇; 葛劍雄 學術界 2004-06-28 期刊 2 238 分享
分享到

47 蓋世英雄還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遷都和漢化 葛劍雄 讀書 1996-05-10 期刊 4 281 分享
分享到

48 江西瓦屑壩──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二 曹樹基; 葛劍雄 尋根 1997-04-25 期刊 8 373 分享
分享到

49 論秦漢統一的地理基礎─—兼評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 葛劍雄 中國史研究 1994-05-20 期刊 14 73 分享
分享到

50 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 葛劍雄 讀書 1994-07-10 期刊 5 196
51 唐代以後我國疆域的沿革與啟示——中國疆域變遷問題初探(下) 葛劍雄 秘書工作 2008-04-10 期刊 549 分享
分享到

52 消除學術腐敗和不良學風的外部條件 葛劍雄 社會科學論壇 2002-01-10 期刊 8 138 分享
分享到

53 上海與長三角的歷史淵源 葛劍雄 中國改革 2004-05-01 期刊 4 205 分享
分享到

54 我看東西方文化 葛劍雄 天津社會科學 1997-12-10 期刊 4 259 分享
分享到

55 調節人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改善西部自然環境的關鍵 葛劍雄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2-06-10 期刊 3 258 分享
分享到

56 宋朝為什麼沒有內亂 葛劍雄 領導文萃 2009-09-23 期刊 277 分享
分享到

57 從汶川地震看人與自然 葛劍雄 江海縱橫 2010-11-20 期刊 268 分享
分享到

58 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繼承傳統面向世界——葛劍雄教授訪談 葛劍雄; 謝寶耿 學術月刊 2002-04-20 期刊 1 323 分享
分享到

59 地圖上的中國與歷史上的中國疆域——讀《中國歷史地圖集·前言》、《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感言 葛劍雄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9-01 期刊 78 分享
分享到

60 大學的行政級別,目前能取消嗎? 葛劍雄; 熊丙奇 領導文萃 2010-01-23 期刊 1 145 分享
分享到

61 河流倫理與人類文明的延續 葛劍雄 中國三峽建設 2005-06-25 期刊 1 273 分享
分享到

62 江陵焚書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葛劍雄 讀書 1995-06-10 期刊 4 165 分享
分享到

63 《孔子學堂》第二講 儒家思想與中國疆域的形成(下) 葛劍雄; 孫永娟 文史知識 2008-12-01 期刊 1 121 分享
分享到

64 人要不要精神生活 葛劍雄 復旦教育論壇 2005-05-20 期刊 2 214 分享
分享到

65 貨殖何罪? 葛劍雄 讀書 1996-09-10 期刊 3 204 分享
分享到

66 劍氣襲人 雄踞輿地——訪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教授 葛劍雄 江漢論壇 2012-06-15 期刊 60 分享
分享到

67 洪洞大槐樹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六 安介生; 葛劍雄 尋根 1997-12-25 期刊 3 385 分享
分享到

68 世界上不止有中文——《英使馬戛爾尼來聘案》與《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之對勘 葛劍雄 讀書 1994-11-10 期刊 3 250 分享
分享到

69 福建早期移民史實辨正 葛劍雄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05-25 期刊 3 214 分享
分享到

70 永恆的矛盾:追求和現實之間──讀《後漢書·黨錮列傳》 葛劍雄 探索與爭鳴 1995-10-20 期刊 3 235 分享
分享到

71 宋朝為什麼沒有內亂 葛劍雄 中國企業家 2008-03-20 期刊 1 307 分享
分享到

72 玄武門之變真相推測 領導文萃 2002-10-15 期刊 433 分享
分享到

73 科舉考試與人才 葛劍雄 人才管理 1994-06-05 期刊 4 293 分享
分享到

74 上海在近代中國的地位 葛劍雄 圖書館雜志 2011-08-15 期刊 82 分享
分享到

75 尊重歷史 立足現實 葛劍雄 江漢論壇 2006-01-15 期刊 1 194 分享
分享到

76 清明節傳統的變與不變 葛劍雄 探索與爭鳴 2008-04-15 期刊 1 279 分享
分享到

77 《孔子學堂》第二講 儒家思想與中國疆域的形成(上) 葛劍雄; 孫永娟 文史知識 2008-10-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78 從環境變遷看人與自然的關系 葛劍雄 上海教育 2008-02-01 期刊 531 分享
分享到

79 城·市·城市——從中國的城市體制看舊城破壞 葛劍雄 中國圖書評論 2011-07-10 期刊 1 59 分享
分享到

80 移民文化促進上海快速發展 葛劍雄 上海采風 2007-08-15 期刊 2 186 分享
分享到

81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三──蘇北的蘇州移民 葛劍雄 尋根 1997-06-25 期刊 4 306 分享
分享到

82 「長樂老」馮道 葛劍雄 領導文萃 2008-10-15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83 明初全國戶口總數並非「丁」數——與王其榘先生商榷 葛劍雄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0-12-31 期刊 3 144 分享
分享到

84 城市文脈能延續嗎 葛劍雄 同舟共進 2010-02-01 期刊 2 102 分享
分享到

85 時間和空間之間的求索 葛劍雄 開放時代 1999-10-30 期刊 2 166 分享
分享到

86 中國文化史上的浩劫:江陵焚書 葛劍雄 書摘 2008-01-01 期刊 1 149 分享
分享到

87 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新進展 譚其驤; 葛劍雄 地理學報 1990-05-01 期刊 1 511 分享
分享到

88 葛劍雄:城市文脈能延續嗎? 葛劍雄 中國三峽 2010-04-15 期刊 83 分享
分享到

89 擺正心態,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 葛劍雄 探索與爭鳴 2010-08-15 期刊 126 分享
分享到

90 譚其驤與《中國歷史地圖集》 葛劍雄 中國測繪 2004-07-30 期刊 280 分享
分享到

91 尊重科學還是迎合需要 葛劍雄 江漢論壇 2005-01-25 期刊 1 204 分享
分享到

92 悠悠長水——譚其驤傳(選載之一)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03-01 期刊 1 201 分享
分享到

93 歷史學是什麼? 葛劍雄 科學中國人 2004-05-30 期刊 1 331 分享
分享到

94 人文社科創新必須立足本土面向國際 葛劍雄 中國高等教育 2006-06-03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95 漢魏故事:禪讓的真相 葛劍雄 書屋 1995-04-15 期刊 1 230 分享
分享到

96 姓氏分布與社會動盪 葛劍雄 網路知識 2008-06-15 期刊 177 分享
分享到

97 南唐後主之功 葛劍雄 領導文萃 2008-09-01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98 歷史學家「煮酒論漢武」 黃朴民; 楊生民; 葛劍雄; 王子今; 倪樂雄 學習月刊 2005-04-25 期刊 1 249 分享
分享到

99 三峽移民: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 葛劍雄 科學中國人 2002-09-15 期刊 3 162 分享
分享到

100 消除學術腐敗和不良學風的外部條件 葛劍雄 學術界 2002-02-28 期刊 2 120 分享
分享到
101 教育問題之我見 葛劍雄 開放時代 2001-01-23 期刊 1 170 分享
分享到

102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五——山東棗林庄 曹樹基; 葛劍雄 尋根 1997-10-25 期刊 2 358 分享
分享到

103 千古釣魚城 葛劍雄 文史知識 2002-01-13 期刊 205 分享
分享到

104 談常州歷史文化 葛劍雄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 2009-06-15 期刊 1 116 分享
分享到

105 同是盛世亡國君:李煜與錢俶 葛劍雄 領導文萃 2000-06-15 期刊 1 147 分享
分享到

106 悠悠長水——譚其驤傳(選載之五)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7-03-01 期刊 1 154 分享
分享到

107 成吉思汗影響著今天的世界嗎?——談《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葛劍雄 鄂爾多斯文化 2006-06-30 期刊 288 分享
分享到

108 我對學術批評的態度——答《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編委會 葛劍雄 學術界 2000-06-05 期刊 1 129 分享
分享到

109 天涯何處羅馬城 葛劍雄 讀書 1994-02-10 期刊 2 124 分享
分享到

110 高山反應與漢藏交往 葛劍雄 華夏地理 2007-02-01 期刊 134 分享
分享到

111 乾隆「肅貪」 葛劍雄 領導文萃 2011-07-08 期刊 49 分享
分享到

112 懲處學術腐敗 加強學風建設 葛劍雄 教育與職業 2010-05-01 期刊 1 173 分享
分享到

113 中國人的「國民性」及觀念的現代化 葛劍雄 鄉音 2011-01-10 期刊 80 分享
分享到

114 城市的守舊與更新 葛劍雄 杭州(我們) 2010-10-18 期刊 1 73 分享
分享到

115 人生,因讀書而精彩——在上海電機學院博學講壇上的報告 葛劍雄 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 2008-06-15 期刊 123 分享
分享到

116 上海人與蘇浙淵源 葛劍雄 今日浙江 2004-03-25 期刊 2 146 分享
分享到

117 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劍雄 世紀 2012-01-10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118 到底什麼是「中國」? 葛劍雄 全國新書目 2010-05-01 期刊 84 分享
分享到

119 從服裝開始的改革 葛劍雄 讀書 1999-06-10 期刊 184 分享
分享到

120 天塹何曾限南北 葛劍雄 讀書 1995-08-10 期刊 2 131 分享
分享到

121 人口與中國疆域的變遷 葛劍雄 晚霞 2010-11-20 期刊 76 分享
分享到

122 國寶如何回家 葛劍雄 時事報告 2003-10-08 期刊 2 65 分享
分享到

123 記憶中的筱蘇(史念海)先生 葛劍雄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12-10-10 期刊 45 分享
分享到

124 「國家級」公祭黃帝質疑 葛劍雄 南風窗 2003-08-08 期刊 3 105 分享
分享到

125 建設先進文化與新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 葛劍雄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02-08-30 期刊 165 分享
分享到

126 悠悠長水——譚其驤傳(連載之二)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06-01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127 重讀《明史·海端傳》 葛劍雄 領導文萃 1997-12-15 期刊 1 157 分享
分享到

128 盤庚為什麼遷都於殷? 葛劍雄 中華遺產 2007-07-01 期刊 196 分享
分享到

129 西部的歷史與未來 葛劍雄 同舟共進 2011-01-01 期刊 95 分享
分享到

130 南雄珠璣巷──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四 葛劍雄 尋根 1997-08-25 期刊 1 363 分享
分享到

131 追尋遠去的先人 葛劍雄; 劉炎迅; 楊正蓮 中國新聞周刊 2011-01-31 期刊 29 分享
分享到

132 學術規范與歷史研究──葛劍雄先生訪談錄 葛劍雄; 庄輝明 歷史教學問題 1999-02-15 期刊 199 分享
分享到

133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 葛劍雄 上海教育科研 2011-01-15 期刊 89 分享
分享到

134 真正的學者 葛劍雄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5-08-30 期刊 234 分享
分享到

135 學風不正的背後 葛劍雄 中國改革 2002-01-13 期刊 5 71 分享
分享到

136 談常州歷史文化 葛劍雄 江蘇地方誌 2009-06-10 期刊 121 分享
分享到

137 憶舊還是難 葛劍雄 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 2007-04-10 期刊 96 分享
分享到

138 美好的城市公共生活:夢想與現實 葛劍雄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5-07-15 期刊 152 分享
分享到

139 譚其驤日記選(之一)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03-01 期刊 170 分享
分享到

140 譚其驤日記選之三——(1966年5月6日至1968年6月27日)(續)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09-01 期刊 143 分享
分享到

141 悠悠長水——譚其驤傳(選載之三)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09-01 期刊 166 分享
分享到

142 從《長水集續編》看譚其驤先生晚年的傑出貢獻——紀念譚其驤先生85周年誕辰 葛劍雄 學術月刊 1996-03-15 期刊 187 分享
分享到

143 質疑「全球變暖人為說」 葛劍雄 今日國土 2009-04-25 期刊 230 分享
分享到

144 同樣的災難,不同的結果 葛劍雄 中國報道 2008-03-01 期刊 93 分享
分享到

145 誰來設計普通民居 葛劍雄 美術觀察 2005-11-10 期刊 1 86 分享
分享到

146 官與吏:誰統,誰治 葛劍雄 領導文萃 2000-02-15 期刊 161 分享
分享到

147 譚其驤日記選之二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06-01 期刊 153 分享
分享到

148 悠悠長水——譚其驤傳(連載之四)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12-01 期刊 154 分享
分享到

149 譚其驤日記選之四——(1969年1月3日至1969年10月9日)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6-12-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150 譚其驤日記選之五(1969年10月11日至1970年12月31日) 葛劍雄 史學理論研究 1997-03-01 期刊 142 分享

❽ 為什麼西方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和國內出版的差別很大

歷史地圖抄是根據各國的史襲料加上文物考據等來繪制的,所以歷史國界就和各國的史料記載有很大關系。在古代,沒有衛星和精確的測量工具,國界線都是靠人「走出來」的,邊走邊記,再繪製成圖。而由於地理知識的匱乏,各國都自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其他國家只是世界的一個「邊陲小鎮」(韓國古代地圖中,國土面積比中國還大!而且中國被擠到老遠了,朝鮮半島快成朝鮮大陸了)。所以都自覺不自覺的把自己畫得很大而把鄰國畫得很小或者很偏。所以各國對地圖的畫法當然不同。
但要說現在出版社還這樣的話,我覺得主要是兩個原因吧:
1各國家出版社沒有協調好,畢竟是古代的地圖,和現代國界沒太大關系,沒必要太仔細。
2各國對歷史的認同不一至,即別國對古代中國國界的不承認(也沒辦法,要較真的話只有找古代君王,呵呵,不可能吧)。而史料永遠只是「自家的傳記」,對別國沒有說服力。

❾ 求淝水大戰前後東晉前秦對峙地圖

如果不急的話上電驢下本書,一點多G。
《中國歷史地圖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 譚騏驤主編

❿ 火燒赤壁究竟在什麼地方

赤壁之戰的古戰場,位於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於赤壁磯頭臨江懸岩,南距市區38公里。赤壁之戰背景: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

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乾柴草。接近對岸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余船,引軍退走。

(10)中國歷史地圖集113gb擴展閱讀

三國赤壁古戰場,位於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長江之濱的南岸,北依武漢,南臨岳陽,是赤壁之戰的發生地,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遺址。

公元208年,曹操率80萬大軍揮師南下,企圖剿滅孫劉,一統天下。可由於曹軍多是北方人,而船在行駛過程中的搖擺,會使士兵感到頭暈惡心,不利於作戰。此時有人獻計,不如把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這樣鐵索連舟,如履平地,船的穩定程度必然也會大增。

此時諸葛亮發揮了一下特長,仰望天空說,黃蓋將軍出發時必然要刮東南風。到時讓黃將軍火攻即可,曹操的木船都連在一起,到時東南風這么一刮,大火必會頃刻間遍布曹軍戰船。最後的結局自然可想而知了,水性不行,船又起火,士兵亂作一團,曹操卻不戰而敗。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地圖集113gb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