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1921到1936年歷史故事
1921年主要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936年主要的事件就是西安事變了,就是張學良扣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B. 誰知道中國近代歷史年表裡1936年到1945年都有哪些歷史事件
給樓主列個簡易年表吧,否則這篇幅忒多: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1937年秋 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希望能幫助到你!~~
C. 1881年到1936年中國發生的歷史事件
1、《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中俄伊犁條約》原稱《中俄改訂條約》,又稱《聖彼得堡條約》和《改訂陸路通商章程》。光緒七年(1881)正月二十六日,曾紀澤與俄代理外交大臣吉爾斯在彼得堡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伊犁,取消了《崇約》中割讓特克斯河流域條款。
2、洋務運動
1861年1月11日,愛新覺羅·奕欣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
1861年辛酉政變後,慈禧重用洋務派,洋務派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歷時30餘年的洋務運動破產。
3、義和團運動
1899年秋—1900年9月7日,中國發生了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4、八國聯軍侵華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5、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D. 1936年的歷史背景,都發生了那些事情
1936年1月10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源議,決定紅軍主力在陝北渡黃河,東征山西,確定東征的時間為2月中旬。重點討伐賣國賊閻錫山。
2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組織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發起東征戰役。
2月26日——二二六事件日本青年軍官發動政變,未遂。
3月7日——德軍違反凡爾賽條約進駐萊茵蘭。
5月5日——國民政府頒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
5月5日——義大利軍隊攻佔衣索比亞首都。
6月30日——中國紅二、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於甘孜會師。
7月17日——西班牙保守軍官發動暴亂,西班牙內戰爆發。
7月26日——軸心國決定干預西班牙內戰。
8月10日——中國共產黨決定放棄紅軍稱號,聯蔣抗日。
10月9日——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11月3日——美國總統選舉,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再次被選。
12月12日——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將軍和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將軍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迫使其「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E. 1900-1936中國都發生過哪些事
魯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稱「文教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小時享受著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公費至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見《吶喊》自序)。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後於1981年出版《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小說中《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較為知名。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深深地為魯迅先生憎恨舊社會,熱愛勞動人民,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偉大精神所感動。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浙江紹興人。「魯迅」是他的筆名。
你知道魯迅先生還有哪些筆名嗎?他的筆名有什麼意義?為什麼用得最多的筆名是「魯迅」?
魯迅先生一生曾用過幾十個筆名,而且每一個筆名都是有深刻含義的。1930年他用得最多的筆名是「隋洛文人」「洛文」「樂人」「洛」等。這些筆名都表示了魯迅先生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嘲諷和蔑視。這是為什麼呢?原來1930年2月,魯迅先生和當時的進步人士發起成立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國民黨反動派立即加以迫害。國民黨浙江省黨部誣蔑魯迅為「墮落文人」,並秘密發出通知要逮捕他。魯迅先生毫不屈服,繼續寫文章抨擊國民黨統治的黑暗。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投槍,刺中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要害,揭穿了他們的反動面目。為了對敵人的誣蔑針鋒相對地進行斗爭,他把「墮落文人」幾個字改寫成以上幾個筆名。由此可見魯迅先生是不怕「碰壁」的。
三十年代,為了戰斗的需要,魯迅先生經常更換筆名,如「鄧當世」「鄧江」。浙江人讀「鄧」為「遁」。「遁」是逃走的意思,這暗喻避開當時反動政府的耳目進行戰斗。魯迅先生的最後一個筆名是1936年時用的「曉角」,「曉」是指拂曉的意思,「角」是號角的意思,「曉角」表示他願作沖破黎明前黑暗的號角,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
那麼,魯迅先生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魯迅」這一筆名的呢?那是在1918年5月,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誕生了。這是魯迅先生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以日記的形式記敘了一個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狀態。通過這個「狂人」的嘴,描繪了一個恐怖的人吃人的世界,深刻地揭露了在「仁義道德」薄紗掩飾下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號召人們起來推翻吃人的舊制度,體現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狂人日記》有力地鞭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和舊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後來,魯迅先生向朋友解釋用這個名字的原因。一是由於母親姓魯,二是由於周魯是同姓之國,三是取愚魯而迅速之意。他認為,自己比較笨拙,無論做學問或者幹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較好的人。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時間內收到和別人一樣的效果。「魯迅」這個筆名不僅充分表達了魯迅先生對母親、祖國的熱愛,而且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自己時刻不忘奮力前行的嚴格要求。以後魯迅先生在《自嘲》中把自己喻為「孺子牛」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
魯迅之相貌:這張臉有點不買賬,有點無所謂,有點酷,有點慈悲。看上去一臉的清苦,剛直,坦然。骨子裡卻透著風流與俏皮,他拍照基本不做什麼表情,就那麼對著鏡頭,意思是說:「怎麼樣,我就這樣!」他長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國,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魯迅先生的模樣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學,配他的脾氣,配他的命運,配他的地位。
F. 求1936到1937年中國中大歷史事件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G. 1921年到1936年中共重大歷史事件
中共在1921-----1936年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
1935年 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H. 1936年的大事記
1月2日——平津學生組成南下抗日宣傳團。
1月20日——英皇喬治五世逝世,愛德華八世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1月23日——中國中央紅軍陝甘支隊與陝北紅軍組成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開始東征。
1月28日——東北抗日聯軍成立,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任三路軍總司令。 2月——毛澤東填詞《沁園春·雪》。
2月6日——冬季奧運會在德國加米施-帕騰基興開幕。
2月17日——紅軍組成的中國抗日先鋒軍發表《東征宣言》。
2月26日——二二六事件日本青年軍官發動政變,未遂。 3月1日,憲兵學校建校
3月7日——德軍違反凡爾賽條約進駐萊茵蘭。
3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山西西部召開會議。 5月5日——國民政府頒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
5月5日——義大利軍隊攻佔衣索比亞首都。
5月28日——艾倫·圖靈發表《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提出圖靈機模型。
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成立。 6月1日,抗日軍政大學前身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保安縣建立。
6月3日——埃德加·斯諾以《每日先驅報》特派記者的身份來到陝北。
6月19日——希臘、土耳其、蘇聯(今屬俄羅斯和哈薩克的部分)、中國、日本部分地區出現日全食,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和周邊一些地區出現日偏食。建成不久的紫金山天文台由高魯組織觀測,由於中國境內日全食出現在東北地區,當時已被日本扶植的偽滿州國佔領,最終輾轉約3個星期,張鈺哲、李珩前往蘇聯伯力,余青松率隊前往日本北海道枝幸村(今枝幸町)完成觀測。
6月30日——中國紅二、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於甘孜會師。
6月30日——小說《亂世佳人》發表。 7月2日——紅二、紅四方面軍開始北上。
7月17日——西班牙保守軍官發動暴亂,西班牙內戰爆發。
7月26日——軸心國決定干預西班牙內戰。 8月1日-8月16日——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
8月10日——中國共產黨決定放棄紅軍稱號,聯蔣抗日。
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致國民黨書,再次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組成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 10月9日——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 11月3日——美國總統選舉,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再次被選。
11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進行根本改造,使共青團變為廣大青年群眾的組織,並大批吸收共青團員加入中國共產黨。
11月23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朴、王造時、沙千里、史良等7人,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非法逮捕入獄。即「七君子事件」。
11月25日——日德兩國在柏林簽署日德防共協定。 12月5日——蘇聯頒布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確立。
12月7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後,統一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組成,委員23人,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張國燾任副主席。
12月12日——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將軍和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將軍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迫使其「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I. 1912年至1936年中國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
1、洪憲帝制
1915年春,袁世凱在英、日帝國主義支持下,積極准備改行帝制。8月由總統府美國顧問出面發表文章宣稱共和憲政不符合中國國情,鼓吹君主制。
之後由袁世凱的黨羽作請願團要求改變國體,10月組成袁記國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國體。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五年(1916)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2、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3、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北伐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政權。
4、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5、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近代史
J. 1920~1936都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1920 8月,中國共產黨第一來個早期組織在上源海成立
1921 7,23日 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 7月二大召開,指出黨的最高綱領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1923 6.12 中共三大確立國共合作方針
1924 1月 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5月著名的黃埔軍校成立
1926 北伐 打擊了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逃到了東北
1924-1927是國民大革命時期
1927 蔣介石汪精衛發動政變,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後有南昌起義 八七會議 秋收起義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7-1937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土地革命時期】
1931 九一八事變 國第一步有聲片《歌女紅牡丹》拍攝完成
1934 左傾錯誤 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進行長征
1935 遵義會議召開
1936 長征結束 張學良 楊虎城發動西安政變
中國的這段時間大概就這些事情了 ,打字打的很幸苦,不求獎賞了。只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