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史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碩果累累首先就是文明與世界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回葯和指南針。另外答,中國古代在數學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別是十進位值制計數法。還有中國古代在天文學方面。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赤道坐標。
② 我要做歷史手抄報是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的,請大家幫忙找一下,我開A3紙啊!!!!!!!!!!!!!!!!
給你一個中國古代機械發展史
中國是世界上機械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在機械方面有許多發明創造,在動力的利用和機械結構的設計上都有自己的特色。許多專用機械的設計和應用,如指南車、地動儀和被中香爐等,均有獨到之處。
中國古代金屬冶鑄技術發明時間較早,且技術精湛。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朴質雄渾,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纖細精巧,形成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獨特風格。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如甘肅東鄉馬家窯出土的銅刀,距今已有4800年左右的歷史。
中國在大約40~50萬年前,就已出現加工粗糙的刮削器、砍砸器和三棱形尖狀器等原始工具。4~5萬年前出現磨製技術,許多石器都已比較光滑,刃部也較鋒利,並有單刃、雙刃、凸刃、凹刃和圓刃之分。
中國在28000年前出現弓箭,這是機械方面最早的一項發明;公元前8000~前2800年期間出現了陶輪(制陶用轉台);農具大約出現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除石斧石刀外,還有石鋤、石鏟、石鐮、蚌鐮、骨鐮和骨耜。石斧和石刀上已有用硬質砂子磨削而成的孔。
夏代以前和夏代,先後出現了無輻條的輇和各種有輻條的車輪;殷商和西周時已有相當精緻的兩輪車;獨木舟和筏等水上運輸工具早就相繼出現。
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已能用石范和泥范鑄造簡陋的工具和武器。商殷時期,隨著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形成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冶鑄技術得到高度發展,青銅鑄件司母戊方鼎重達875千克,春秋時期的青銅鑄件曾侯乙尊盤已十分精細。
春秋至魏漢時期(公元前770~公元265年)是中國古代機械開始較快發展的時期。春秋時期鐵器和生鐵冶鑄技術開始出現;黑心可鍛鑄鐵、白心可鍛鑄鐵和鍛鋼的出現,加速了由銅器向鐵器時代的過渡;春秋中期以後發明了失蠟鑄造法和低熔點合金鑄焊技術;戰國時期又有了疊鑄和錨鏈鑄造等工藝;西漢中期已煉出灰口鑄鐵,並出現了壁厚3~5毫米的薄壁鑄鐵件。鑄鐵熱處理技術也有所發展。
春秋時期出現弩,控制射擊的弩機已是比較靈巧的機械裝置。到漢代,弩機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潔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漢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種規格,這些規格的形成表明機械製造標准在漢代已初步確立。弩機上留下了作工、鍛工、磨工等的名字。
戰國時期流傳的《考工記》是現存最早的手工藝專著,其中記有車輪的製造工藝。對弓的彈力、箭的射速和飛行的穩定性等都作了深入的探索。 漢代已有各類艦艇和大量的三四層艙室的樓船。有些艦船已裝備了艉舵和高效率的推進工具櫓。西漢時的被中香爐構造精巧,無論球體香爐如何滾動,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爐體都能經常保持水平狀態。
陸上交通運輸工具不斷發展。1980年出土的秦始皇陵銅車馬代表了當時鑄造技術、金屬加工和組裝工藝的水平。東漢以後出現了記里鼓車和指南車。記里鼓車有一套減速齒輪系,通過鼓鐲的音響分段報知里程。三國馬鈞所造的指南車除用齒輪傳動外,還有自動離合裝置 ,在技術上又勝記里鼓車一籌。自動離合裝置的發明,說明傳動機構齒輪系已發展到相當的程度。
東漢時已有不同形狀和用途的齒輪和齒輪系。有大量棘輪,也有人字齒輪。特別是在天文儀器方面已有比較精密的齒輪系。張衡利用漏壺的等時性製成水運渾象,以漏水為動力通過齒輪系使渾象每天等速旋轉一周。公元132年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即候風地動儀
漢代紡織技術和紡織機械也不斷發展,綾機已成為相當復雜的紡織機械。到三國時期,馬鈞將50綜(分組提放經線的綜片)50躡(踏具)和60綜60躡的綾機都改成50綜12躡和60綜12躡,提高了生產效率。馬鈞還創制了新式提水機具翻車,能連續提水,效率高又十分省力,
漢代的農具鐵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漢武帝時趙過既已創制三腳耬,一天能播種一頃地。在這一時期,大型銅鐵鑄件和大型機械結構陸續出現。五代時鑄造的滄州鐵獅子重約40噸, 宋代木結構水運儀象台高3丈5尺,寬2丈1尺。
唐末時期機械製造已有較高水平。如西安出土的唐代銀盒,其內孔與外圓的不同心度很小,子母口配合嚴緊,刀痕細密,說明當時機械加工精度已達到新的水平。
在運輸工具方面,人力和水力並用,在技術上有進一步發展。南朝齊祖沖之所造日行百里的所謂千里船和南朝粱侯景軍中的160槳快艇,都是人力推進的快速艦艇,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車船。唐代的李皋對車船的改進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水力機械也有新的進展,唐代已有筒車,從人力提水發展為水力提水。南末末期又創造出先進的水轉大紡車,三摧、五摧(錠)手搖紡車曾是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人力紡紗機具。元代薛景石所著《梓人遺制》是木工名家總結親身經驗之作,並詳細記述了當時通行的紡織機具和車輛,以古代著名的木製機械技術專著而留世。
這一時期天文和計時儀器發展迅速。北宋蘇頌和韓公廉等製成的木構水運儀象台,能用多種形式表現天體時空的運行。它由水力驅動,其中有一套擒縱機構。水運儀象台代表了當時機械製造的高度水平,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天文鍾。元代的滾柱軸承也屬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機械裝置。
明初的造船業已有很大進展。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鄭和所乘寶船長約137米,張12帆,舵桿長11米多,是古代最大的遠洋船舶。
當時的機械製造主要仍靠手工操作。大者如千鈞錨,是靠人工先鍛成四爪,然後依次逐節鍛接。小者如制針用的冷拔鋼絲,也用手工製成。
明代已有活塞風箱。它是宋元木風扇的進一步發展,風箱靠活塞推動和空氣壓力自動啟閉活門,成為金屬冶鑄的有效的鼓風設備。
在明中葉或稍前,木帆船已能逆風行駛,並擁有全風向航行的能力。揚州立帆式風輪是將八扇縱帆等距裝置在八角形木架上,圍繞一個垂直軸旋轉,並能自動調節帆面角度。這是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木船風帆的進一步發展。長期以來,中國沿海一帶多利用它推動翻車,以提取海水曬制食鹽。
機械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學術研究。王徵於1627年編譯和出版了《遠西奇器圖說錄最》,介紹了西方機械工程的概況。來自西方的自鳴鍾表和水銃等也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流傳。
1634~1637年 ,明朝的宋應星編著和出版了《天工開物》,記錄了許多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科學創見。它反映出當時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記載了不少有關機械製造和產品性能的情況。內容涉及泥型鑄釜、失蠟法鑄造以及鑄錢等鑄造技術,還記述了千鈞錨和軟硬綉花針的製造方法、提花機和其他紡織機械以及車船等各種交通工具的性能和規格等。《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曾製造大更鍾,它依靠懸錘的重力驅動,並增添了精確的報更機構,加工精緻,富有中國民族特色。明清兩朝中國鍾表工匠創制了不少新奇的鍾表。當時的廣州、蘇州、南京、揚州等,成為有名的製造鍾表的城市。
③ 中國六個歷史階段科技圖片
你的問題太大了,世界六千年文明史,科技成就何其多,而且你要的還不能太長。
我可以回答你,但我的等級太低,不能配圖,呵呵。
我揀比較重要的說吧。
中國古代史:最高成就莫過於四大發明了,當然還有諸如張衡的地動儀渾天儀,不過影響不大;《九章算術》也很重要,作者不詳;郭守敬的《授時歷》;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沈括的《夢溪筆談》;李冰父子的都江堰等等。
中國近代史:最高成就莫過於詹天佑的京張鐵路和馮如的飛機發明了,當然還有華衡芳的譯著《決疑數學》; 李善蘭翻譯《重學》即「力學」;徐壽的譯著的《化學鑒原補編》;嚴復翻的《天演論》; 以及中國安慶軍械所研製的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輪船等等。
中國現代史:竺可楨發起成了的中國地理學會以及他出版的《中國氣候資料》等專著;華羅庚創立的「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著名數學定理;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錢塘江大橋。中國現代史太短了,又忙著內亂打倒,可講的不多。
中國當代史(你忘了吧):那就多了,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的創立;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兩彈的成功爆炸;東方紅衛星的上天;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秦山核電站的自主建造;陳景潤的證明歌赫巴德猜想(沒證完,不過已經很了不起了);接下來的飛天探月應該就不用說了。
世界史我不想回答了,你這問題太要真正的回答(即使是簡介),估計也要兩三千字才能搞定。
④ 中國科技畫報的介紹
《科技來中國》(原名《中國科技畫報自》)創刊於1996年,2004年5月28日進行了全新改版,組建了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編輯委員會(附編委會成員簡介)改版後的雜志將面向國內科技界專業人士、科學家、知識界高層讀者,集科技新聞、科學技術、科技言論、科技人物、科技新品於一體,它將「以科學精神剖析社會焦點、解讀重大新聞,以科技知識普及社會、矯正常識,以最新資訊打破專業樊籬、激發思想、擴大視野、引領生活時尚」為辦刊宗旨,它將成為科技界專業人士的公共刊物、科學家的社會論壇。
⑤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一 天文學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名著簡介
具有輝煌成就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孕育了豐富的天文典籍,古代天文學家以他們飽蘸知識的筆墨寫下了許多著名的篇章,給我們留下了十分珍貴的天文學遺產。
歷法著作
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包括年、月、日、時、節氣的安排,還包括日、月、行星運動,交食,晷影,漏刻,恆星出沒,天空分區,等等。因此,中國古代歷法有現今天文年歷的性質。
現在保留下來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夏小正》相傳是夏代(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十六世紀)的歷書。其中記載有人們由觀察天象和物候決定農時季節的知識。它原是《大戴禮記》中的一篇,後來單獨成冊流傳。據考證,正文只有四百多字。就天文知識來說,它按十二個月的順序記述了每月的星象,如早晨和黃昏出現在南方的星星,北斗柄的指向,銀河在天空的位置,太陽到了恆星間什麼地方等。此外還有每月的氣象、物候以及應該做的農事和政治活動。例如:「正月,啟蟄,……鞠則見,初昏參中,斗柄懸在下,……」這里「鞠」和「參」都是星名,「斗柄」就是北斗七星組成勺子形的把子。這部書是否夏代的歷書,學術界還沒有定論,但它至遲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已經成書,而且根據書中反映的天象等情況,說明確有更早時代的資料。
自漢代(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後220年)起,就有完整系統的歷法著作留傳到現在,包括在各歷史朝代中頒行過的和沒有頒行過的歷法共約一百種,絕大部分收集在《二十四史》的《律歷志》中,這是研究中國歷法的資料寶庫。現擇要略作介紹。
《三統歷》,西漢劉歆(?-23)作,一般認為是根據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鄧平、落下閎等人創作的《太初歷》稍加修改而成。這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歷法,後世歷法的基本內容這時大體都已具備。《三統歷》共有七節:統母,紀母,五步,統術,紀術,歲術,世經。統母和統術講日月運動的基本常數和推算方法,包括回歸年、朔望月長度、一年的月數、交食周期、計算朔日和節氣的方法等;紀母、紀術和五步講行星的基本常數和推算方法,包括五大行星的會合周期、運行動態、出沒規律、預告行星位置等;歲術講星歲紀年的推算方法;世經講考古年代學。《三統歷》還明確規定,以無中氣的月份置閏,並選取一個「上元」作為歷法的起算點。《三統歷》的這些內容,對後代歷法影響極大,有的沿用至今。清代學者錢大昕(1728—1804)、李銳(1773—1817)、董佑誠(1791—1823)等人都曾對《三統歷》做過詳細研究,日本、法國學者還把它譯成日文和西方文字。
《乾象歷》,漢獻帝建安十一乍(公元206年)劉洪(約135—210)作。它對月亮運動的研究有了新進展,首次提出月亮近地點的移動(過周分),從而算出近點月長度,並在一近點月里逐日編出月離表,又首次提出黃白交角是六度(兼數),首次提出交食計算中推算食限的方法,這些都對後代歷法影響很大。
《皇極歷》,隋文帝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劉焯(544—610)作,未頒行。《皇極歷》考慮太陽和月亮視運動不均勻來計算日月合朔的3 時刻,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①。為了求得任意時刻的定朔改正值,又創立了任意間隔二次差內插法的公式。這在中國天文學史和數學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後代歷法計算日月五星運動使用的內插法多繼承《皇極歷》的方法並繼續發展。
《大衍歷》,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僧一行(683—727)作,後經張說(667—730)和陳玄景整理成文,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頒行,使用到天寶十年(公元751年)。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傳入日本,在日本使用近百年。《大衍歷》結構嚴謹,條理分明,共有歷術七篇,講具體計算方法。另有歷議十二篇(其中略例三篇),講歷法的理論問題,是一行為《大衍歷》寫的論文,通稱《大衍歷議》。《大衍歷》的制定是從製造儀器開始的,經過實際觀測確定基本天文數據,這是科學的方法。經過《大衍歷》的制定,對太陽月亮運動不均勻現象有了正確全面的了解。通過實際觀測,破除了一千年來流傳的「寸差千里」的謬說。在計算方法上,《大衍歷》創不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的公式,比起《皇極歷》來又是一個進步。
《授時歷》,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1231—1316)作,次年頒行。明代《大統歷》繼續用它的方法,前後共使用三百六十多年,是古歷法中行用最久的,也是在天文數據、計算方法各方面發展到高峰的一種歷法。中國古典系統的歷法到此為止,以後就有西方天文知識傳入並影響到歷法的編算。現存《元史·歷志》里的《授時歷經》上下篇是郭守敬在王恂(1225—1281)初稿基礎上重新編定的。當時《授時歷》雖已頒行,但各種數據用表、推步演算法沒有定稿。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王恂不幸去世,由郭守敬一人主持完成。他「比類編次,整齊分秒,裁為二卷」。《授時歷》共有七部分,內容相似於《大衍歷》;但採用等間距三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五星位置,又用弧矢割圓術和類似球面三角的方法根據太陽黃經求它的赤經赤緯,這兩種方法在天文學史和數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有許多中外學者在對《授時歷》進行研究。
《崇禎歷書》,明末徐光啟(1562—1633)主編,李天經(1579—1659)續成,從崇禎二年到七年(公元1629年到1634年)前後共用五年時間完成。它從多方面引進了歐洲古典天文學知識,內容包括天文學基本理論,三角學,幾何學,天文儀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運動、交食,全天星圖,中西單位換算等,共四十六種,一百三十七卷,採用第谷(1546—1601)的太陽系結構系統,計算方法中翻譯了哥白尼(1473—1543)《天體運行論》中的許多章節,還有開普勒(1571—1630)《論火星的運動》一書中的材料,歷法計算中不用中國傳統的代數學方法而改成幾何學方法,這是中國天文學史和歷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中國古代天文學體系開始向近代天文學轉變。
明末未能根據《崇禎歷書》來編算民用歷書,清代開始使用根據《崇禎歷書》編算的歷書——《時憲歷》,直到清末。在《四庫全書》中有一百卷本的《西洋新法算書》是傳教士湯若望(1591—1666)根據《崇禎歷書》刪改而成的。
天文星占著作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過程中,星占術曾超過它獨有的作用。正是因為星占術的需要,古代許多星占家大量觀測記錄天空現象,編寫星象著作,其中包括許多天文知識。所以中國古代不少天文著作都同星占術結合在一起。
《石氏星經》是現在見到的最早的一本天文星占著作,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魏國石申所著。書的原名叫《天文》,內容涉及太陽、月亮、行星、交食、恆星、古代天文名詞、宇宙概念等多方面,尤其是恆星部分價值更高。①
《五星占》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一份帛書,專講五大行星運動和一些天文知識,共有九部分,八千字。書大約寫於漢文帝前元年間(公元前179年到公元前164年),書中對五大行星運動有詳細的描述,成為後代歷法中「步五星」工作的先驅。書中對金星、土星的會合周期定得比較准確,對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漢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七十年間木、土、金三星的動態有逐年的記載,這是研究古代行星問題的一份重要資料,受到了中外學者的廣泛注意。
漢代還有兩本重要的天文著作應該提到,這就是《天官書》和《周髀算經》。《天官書》是《史記》中的一篇,公元前一世紀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著,可算是當時有關天文知識的總結。尤其是恆星部分記錄了當時所認識到的全天恆星,共九十多組名稱,五百多顆星,是關於全天恆星的最早一篇完整文獻。後來許多恆星的命名都受它影響。《天官書》內容除恆星外,還有行星、分野、日月占候、奇異天象、雲氣、歲星紀年、天象記錄和占驗等,是研究秦漢天文學乃至先秦天文學的一篇權威性文獻。《史記·天官書》開創了後代史書中撰寫天文志的傳統。《二十四史》中有十幾篇天文志,為研究中國天文學史提供了系統全面的資料。其中李淳風(602—670)所撰《晉書·天文志》,內容豐富全面,已被翻譯成英文,在巴黎出版。
《周髀算經》,成書於西漢後期公元前一世紀,作者不可考,是《算經十書》中的一部,名曰算書,實際上主要是一部天文學著作。書有上下兩卷,重點講述當時的一種宇宙結構學說——蓋天說,詳細闡述蓋天說計算天地結構、太陽視軌道大小、周天里數、北極璇璣的方法,還有圓形蓋天式星圖的製作等等,是有關蓋天說的一本系統詳盡的典籍。
《步天歌》是一本以詩歌形式介紹全天恆星名稱、數目、位置的天文學著作,相傳是唐代王希明撰,丹元子是他的號,所以有時也稱《丹元子步天歌》①。詩文七字一句,有韻,把全天恆星按三垣二十八宿的分區法編在詩句中,讀著詩句就好像漫步在點點繁星之間。「句中有圖,言下見象」,便於辨認和記憶全天恆星,是古人學習天文學的必讀書。在宋代重修的《靈台秘苑》一書中又把步天歌配上星圖,星空景象更加清晰明了。
《靈台秘苑》原是北周庾季才撰,據《隋書·經籍志》載,共有一百二十卷,現在見到的只有二十卷,北宋王安禮等人重修。書中有三百四十五顆恆星的赤道坐標值,是我國現存第二份星表,它的觀測年代是北宋仁宗皇佑年間(公元1049年到1053年),這對研究宋代的恆星觀測很有幫助。
《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卷,唐代瞿曇悉達撰,成書於唐玄宗開元六年到十四年(公元718年到726年),所以又稱《大唐開元占經》。唐以後失傳,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安徽歙縣人程明善在古佛像腹中偶然發現,始得再次流傳至今。它是一本唐以前天文星占著作大全,把當時能見到的古代七十多種天文星占書按內容分別摘錄編撰,內容涉及天文星象、氣候、奇異現象等各方面。天文方面有名詞解釋,宇宙理論,日月行星運動,二十八宿距度,甘德、石申、巫咸三家對全天恆星名稱、星數、位置的描述和占驗,包括有石氏的恆星星表。此外還有當時使用的《麟德歷》、作者翻譯的印度《九執歷》和其他十六種古代著名歷法的基本數據。這一著作為我們提供了唐代以前天文學史的重要資料。由於《開元占經》的輯錄,許多古代失傳了的天文星占著作的內容得以保存下來,就憑這一點,《開元占經》也是一本極有價值的書。
唐代另一本天文星占著作《乙巳占》是李淳風所著,也摘編了許多現已失傳的古代星占著作的片斷,包括天文、氣象、星占,內容也很廣泛。明代還有一本《觀象玩占》,作者不可考,也是天文星占書中一本有價值的著作。
天文星占著作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夾雜在中間,作為糟粕固然應當揚棄,但透過大量的天文現象和奇異天象的記載,使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上許多有價值的天文事件,如新星超新星的爆發,彗星的出現和分裂,流星雨的變遷,變星的光變,日食景象,黑子日珥日冕在歷史年代中的變化,行星運動,地月系的變遷等,這對現代天文學的理論研究有很大的價值。在《二十四史》天文志和其他天文星占書中保留了大量古代天象記錄,為現代天文學研究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古代信息,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非常珍視它,由於這些古代資料的現代利用而形成了一門新的天文學分支——歷史天文學。這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現在特別受到全世界科學界重視的原因之一。
⑥ 關於中國古代的科技 手抄報題目 快!!!!!!!!!!!!!!!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開物》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收錄了農業、手工業、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葯、紡織、染色、制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更是有詳細的記述。
體例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1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的書名取自《易·系辭》中「天工人其代之」及「開物成務」,作者說是「蓋人巧造成異物也」(《五金》卷)。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咸》(制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鍛》、《播石》(煤石燒制)、《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曲櫱》(酒麴)和《珠玉》共18卷。包括當時許多,工藝部門世代相傳的各種技術,並附有大量插圖,註明工藝關鍵,具體描述生產中各種實際數據(如重量准確到錢,長度准確到寸)。 《天工開物》全書詳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既有大量確切的數據,又繪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圖。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又細分做十八卷。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薴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制鹽、製糖工藝。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采和燒制,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下卷記述金屬礦物的開采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 我國古代物理知識大部分分散體現在各種技術過程的書籍中,《天工開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車、水灘、風車)、船舵、灌鋼、泥型鑄釜、失蠟鑄造、排除煤礦瓦斯方法、鹽井中的吸鹵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許多力學、熱學等物理知識。此外,在《論氣》中,宋應星深刻闡述了發聲原因及波,他還指出太陽也在不斷變化,「以今日之日為昨日之日,刻舟求劍之義」(《談天》)。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如在「五金」卷中,宋應星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地論述鋅和銅鋅合金(黃銅)的科學家。他明確指出,鋅是一種新金屬,並且首次記載了它的冶煉方法。這是我國古代金屬冶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大規模煉鋅的國家。宋應星記載的用金屬鋅代替鋅化合物(爐甘石)煉制黃銅的方法,是人類歷史上用銅和鋅兩種金屬直接熔融而得黃銅的最早記錄。 特別是,宋應星注意從一般現象中發現本質,在自然科學理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學方面,他在《天工開物》中記錄了農民培育水稻、大麥新品種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氣候、栽培方法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又注意到不同品種蠶蛾雜交引起變異的情況,說明通過人為的努力,可以改變動植物的品種特性,得出了「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的科學見解,把我國古代科學家關於生態變異的認識推進了一步,為人工培育新品種提出了理論根據。 在物理學方面,新發現的佚著《論氣·氣聲》篇是論述聲學的傑出篇章。宋應星通過對各種音響的具體分析,研究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規律,並提出了聲是氣波的概念。 宋應星刊印《天工開物》後,還曾任福建汀州府推官(1638)、亳州知府(1643)。 1644年明亡,他掛冠回鄉隱居。由於他的反清思想,《四庫全書》沒有收入他的《天工開物》,但卻在日本、歐洲廣泛傳播,被譯為日、法、英、德、意、俄文,三百多年來國內外也發行16版次(1637~1977),其中關於制墨、制銅、養蠶、用竹造紙、冶鋅、農藝加工等等方法,都對西方產生了影響,代表了中國明代的技術水平
上篇: 乃粒:關於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 乃服:衣服原料的來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穀物的加工過程 作咸:介紹鹽的生產方法 甘嗜:種植甘蔗及製糖、養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磚、瓦、陶瓷的製作 冶鑄:金屬物件的鑄造 舟車:船舶、車輛的結構、製作和用途 錘鍛:用錘鍛方法製作鐵器和銅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屬礦的生產技術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殺青:造紙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屬的開采和冶煉 佳兵:兵器的製造方法 丹青:墨和顏料的製作 麹櫱: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寶玉石的來源
作品評價:《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技著作,其特點是圖文並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工藝技術的成就。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 如:此書在世界上第一次記載煉鋅方法;「物種發展變異理論」比德國卡弗·沃爾弗的「種源說」早一百多年;「動物雜交培育良種」比法國比爾慈比斯雅的理論早兩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學變化的質量守恆規律等,也都比當時國外的科學先進許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種性隨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農業史上的重大突破。 觀當世之一二便知此書乃絕世天成.
⑦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成就史實
可以這么說世界文明的基礎就是中國古代的科技文明,主要有四大發明:火葯,印刷,指南針,紙。但是為什麼現代文明卻沒有誕生於中國,知道現在這還是個謎題。所以李約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之謎。
⑧ 以講述中國故事為主題 製作能體現中國古代輝煌歷史如科技 文化 對外交往 制度創新 民族繁榮的手抄報怎麼
如果以故來事為主的話自
科技:張衡地動儀的故事、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的故事
文化:孫子兵法傳遍海內外,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王守仁創心學的故事
對外交往:鄭和下西洋、唐代玄奘和尚西行。
制度創新:科舉制
民族繁榮:文成公主和親故事
⑨ 歷史科技發展 歷史手抄報的資料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淵源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曾經在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古代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學、醫葯學以及建築、紡織、陶瓷、造船、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傑出成就曾經在世界居於領先地位,舉世聞名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四大發明更是促進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
天文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據文獻記載,遠在四千多年前,堯帝時就設有司天官。隨著社會的進步,古代天文學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天象觀測方面,公元前十六世紀中國就有天象的文字記載,他們相繼留下的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日月五星的記事以及各種星圖、星表,內容豐富,年代連續,其中許多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在天文學理論和天文儀器方面,他們創造了象渾天說這樣頗有見識的宇宙觀,發明了渾儀、簡儀等光照後世的測天儀器;在歷法方面,早在公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紀,中國就已經有了原始歷法,經過不斷改革完善沿襲至今,它既照顧了朔望月,又考慮了回歸年,是別具一格的陰陽合歷。
中國古代的天象紀事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先民們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周期變化有密切的聯系,於是開始了對日、月等天象的觀察。此後,中國人長期不斷地辛勤致力於天象的觀察和記錄,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留下了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等的各種記錄。這些天象紀事不僅內容詳實,年代延續,其中許多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至今對於現代天文學的研究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日出黃有黑氣——黑子的記錄
黑子是太陽表面的氣體漩渦,由於其溫度比太陽其它部分的溫度低,所以光芒也較之其它處幽暗一些,從地球上看彷彿是太陽表面出現了黑色的斑點或斑塊,所以又稱日斑。
關於太陽黑子,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觀測記錄。大約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日中有踆烏」的記述。現今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記事,是載於《漢書·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現的太陽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一記錄將黑子出現的時間與位置都敘述得詳細清楚。歐洲關於太陽黑子紀事的最早時間是公元807年8月,當時還被誤認為是水星凌日的現象,直到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660年發明天文望遠鏡後,才確認黑子是確實存在的。而在此之前,我國歷史上已有關於黑子的101次記錄,這些記錄不但有時間,還有形狀、大小、位置以及變化情況等等。難怪美國天文學家海爾會贊嘆道:「中國古代觀測天象,如此精勤,實屬驚人。他們觀測日斑,比西方早約2000年,歷史上記載不絕,並且都很正確可信。」
⑩ 初一歷史 老師讓做手抄報 以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為內容 、、哪位大神提供點資料挖、、、急!!!!
可以以下列順序來寫:
商周青銅鑄造術、戰國的都江堰、漢代造紙術、唐代火葯、宋代印刷術等等。明清時期很少了,可以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