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舊中國悲慘的歷史
舊中國悲慘的歷史以「南京大屠殺」事件為最。
1937年12月,在日軍進入南京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奸、輪奸事件,無論少女老婦,都難以倖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奸之後又慘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大火連天。
據不完全統計,日軍集體屠殺就高達28次,屠殺人數就有19萬多;零散屠殺的案件更是高達858案,死亡人數有15萬,所以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
新中國相對於舊中國的「新」:
1、新中國之「新」,不僅在於國號之新、山河之新,更在於打破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氣象之新,在於面對艱難困苦而百折不撓、昂揚進取的精神之新。
2、如鐵的雄關、如鐵的征程,終究會在如鐵的意志、如鐵的精神面前變成坦途。
3、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我們只是看準了方向,咬緊了牙關,抵住了眩惑,用自己的腳步走出了行者無疆。
4、放眼看去,世界上沒有哪個執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上下同欲、令行禁止,集中力量辦大事,久久為功辦實事,在困難挑戰面前一次次將「不可能」變成「一定能」。
5、70年關山飛度,70年驚鴻一瞥。70年輝煌對中國近代歷史而言是一個感嘆號,對民族復興偉業而言則是一個逗號。
②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300字以上
一百五十多年來,中國就像是一隻沒有任何反抗力的病獅,病怏怏的躺在那裡,無奈的等內待著別人來宰割。於是容兇殘的俄國人來了,掠去了數不清的土地和人口,英國和法國聯軍來了,火燒了圓明園,割走了香港;日本海軍來了,拉去了一船又一船的黃金白銀;到了後來,日本陸軍也來了,中華大地硝煙四起,不斷淪陷,從東北三省,到華北五省,到上海,到南京,到武漢。。。。。。
割地、求和、賠款。。。。。。當這些合約一個個簽訂的時候,相信中國軍人心中流出的鮮血,比普通百姓的更紅,更多。。。。。。
北洋水師,大清炮隊。。。。。。千千萬萬中國軍人的鮮血和肉體,譜寫的只是失落和屈辱。。。。。。
——————————————————————————(分割線,以下文章可以不用)
終於有一天,中國軍人可以昂首挺胸了,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為了兄弟人民的國家主權,去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
半個世紀過去了,朝鮮戰爭逐漸離我們遠去,但這場不朽的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永遠的驕傲和自豪——中國軍隊不僅有能力保衛中國的領土和主權,而且有能力去捍衛全世界的和平!
③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與新中國的輝煌
一、新中國的輝煌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2、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3、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4、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5、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6、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7、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8、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9、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
10、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11、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成功升天。
12、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13、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最好成績。
14、2010年,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的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標志著我國海底隧道自主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15、2012年8月29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與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清華大學等10餘家單位聯合研製的高速綜合檢測列車(CIT400)通過驗收,其最高試驗檢測速度達到400km/h、可在350km/h進行持續運營,總體技術指標代表世界高速檢測列車最高水平。
16、2013年神舟十號再次飛天實現對接。
17、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二、舊中國的屈辱
1、1840年-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通商口岸,喪失關稅自主權,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國家。
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共賠款1600萬兩白銀,開十處通商口岸,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在此期間,英法聯軍焚毀北京西郊圓明園。
3、1860年(咸豐十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洗劫一空,並揚言要炮轟北京城、搗毀清皇宮。
4、188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賠款白銀兩億兩,增開4處通商口岸,割讓台灣島,澎湖列島給日本,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賠償4億白銀,清政府完全變為列強工具。
6、1912年俄策劃外蒙獨立,英國製造西藏麥克馬洪線侵佔西藏土地。
7、1931年東北事變,中國失去東北三省。
8、在1937年開始的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華戰爭中,2100餘萬人被打死打傷,1000餘萬人被殘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後的6個星期內,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就殺害了30萬人。
(3)舊中國的血歷史擴展閱讀:
《辛丑條約》簽訂的歷史背景
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華侵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聯合進兵中國。
1900年6月,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佔領北京。侵略軍在華屠殺人民,掠奪財物,踐踏中國主權。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鴻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軍增至10萬分別入侵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並進兵山西。沙俄還單獨出兵17萬分六路入侵中國東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④ 舊中國的歷史
台灣光復指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使台灣重回中國領土。「光復」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1]的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後,於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北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的對日本的受降典禮。翌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以為紀念。「台灣光復」自此就被各界大量運用。其詞亦有另一說法,表示是緣由自1947年8月由台灣仕紳籌組的台灣光復致敬團。
中日甲午戰爭後,本來為中國領土的台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進入日治時期。
二次大戰期間,在1943年開羅會議中,同盟國同意戰後台灣歸還中華民國。1944年4月在重慶的中華民國政府,委由中央設計局設立「台灣調查委員會」,並任命陳儀為主任委員。該調查委員會對當時日治下台灣的經濟、政治、民生、軍事等各方面作出頗為詳細的調查。
戰後,設於重慶的國府對於如何接管台灣有兩派意見,一派建議完全與進駐其他「淪陷區」相同,設立「台灣省」。另一派則主張在台設立擁有軍警等特別公權力的「特別行政區」。當時的中國領導者蔣介石先生採納陳儀《台灣接管計劃綱要》中的意見,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負責接收台灣,全部公署行政人員初定為2000名。但最後接管計劃中的規劃並未完全實施,長官公署制度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而為人詬病,甚至被稱為「新總督府」。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二戰結束。同年8月29日日蔣介石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並於9月1日於重慶宣布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與「台灣警備總部」。同時命陳儀兼任「台灣警備司令」
經過准備後,10月5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進指揮所於台北成立,接收人員分別在10月5日-10月24日分別由上海或重慶飛抵台灣。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於上午十點於台北公會堂舉行。降方為日本國所屬台灣總督府,而陳儀則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同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於原台北市役所(即現在行政院院址)。
主要參加人員有
陳儀、葛敬恩、柯遠芬、黃朝琴、游彌堅、宋斐如、李萬居(國民政府代表)
林獻堂、陳炘、林茂生(台灣代表)
安藤利吉、諫山春樹(日本代表)
10月15日,中國軍隊在台灣基隆登陸,台灣民眾傳誦著杜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詩句,唱著「台灣今日慶昇平,仰首清天白日清,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哈哈!到處歡迎,哈哈!到處歡迎,六百萬民同快樂,壺醬簞食表歡迎。」的歌曲(陳保宗詞,周慶淵曲),熱烈歡迎中國軍隊進入台灣。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阮美姝回憶父親阮朝日當時興奮的情景:「我父親八月十五日竟然用跳回來,人還沒進門就聽到他的聲音,大聲說我們回歸祖國了,我們要做中國人了,不再做日本人!」
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在敘述二次大戰後歷史時,仍大量使用台灣「光復」一詞。但在民間人士由於各自因素,不認為台灣當時是被「光復」,而使用「二戰結束」或「終戰」等詞。因此,台灣光復一詞除了官方現在已鮮少被使用。
一般認為,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重新擁有台灣的主權,這也是中華民國官方的立場。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人士則認為:《開羅宣言》雖然表達了同盟國支持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立場,但僅是新聞公報而不是正式條約。二次大戰日本是向同盟國投降,而不是僅向中國投降。由受降典禮上掛有中、美、英、蘇四國國旗及元首肖像可得知,國民政府只是代表同盟國暫時軍事接管台灣。但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來不及正式簽訂領土轉移的條約,因此「台灣地位未定論」認定中華民國並未重新收回台灣主權,因此不能稱為光復。
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之後,貪污事件頻傳,米、鹽、糖等民生物資上漲十倍以上,通貨膨脹嚴重,民眾參政權利和日治時期相比仍未改善,後來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部分人士對這些不當統治行為反感,雖然不一定反對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主權,但對帶有勝利意味的「光復」一詞不以為然。
台灣在二次大戰期間是日本領土,因此屬於軸心國陣營,部分人士認為「光復」一詞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未能反映台灣的特殊歷史背景。
⑤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 急啊!!
析比較「中英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兩課,我們可以看出,第二次鴉片戰爭實質上是中英鴉片戰爭的繼續,同是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和掠奪中華民族罪行史的一部分。
兩起戰爭皆因鴉片而起,都以清政府喪權辱國為結局。它們不是孤立的,是有著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這兩課時,採用縱橫比較的方法,則能使學生對兩起歷史事件、現象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理解和認識。它有利於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觀察、理解、分析和評價歷史以及識辨大是大非的能力。這也是根據學生怎樣學來設計自己怎樣教的重要原則 。
首先,這兩次鴉片戰爭,有相似之處,可把它們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兩次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所謂的西方文明國家的侵略擴張。第一次,是英國迫切需要對外奪取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從而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國,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並使之合法化。所謂戰爭的導火線,僅是發動戰爭的借口。基於此,可廓清這一特定歷史現象所反映的本質問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借口,是中國的禁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借口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試想,當時如果沒有禁煙運動 ,沒有兩起事件的發生,它們就會偃旗息鼓嗎?否。它們依然會尋找另外的借口發動戰爭。因為它們早已選中中國作為其侵略對象,蓄謀已久,戰爭遲早要爆發。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在教學中啟發學生透過歷史的表面現象,認清侵略者的本質和狡詐手段,區別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展進程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鑒別事物的能力,這是歷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之一。
在這兩次反侵略戰爭中,我們試比較一下清政府、愛國官兵和中國人民各持什麼態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和人民大眾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內:道光帝驚恐萬分,派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琦善妥協,奕山投降,牛鑒臨陣脫逃,後來簽訂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浦條約》。愛國官兵和廣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關天培、葛雲飛、陳化成等英勇犧牲。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不作認真的戰爭准備,完全寄希望於俄美兩國「調停」。當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後,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最終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與此相對照的是,南海、番禺兩縣幾萬人民成立團練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開炮打擊入侵者,大沽人民冒著槍林彈雨,給戰士送餅送面。
⑥ 舊中國是個什麼樣子
舊中國的工業雖然從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侵略開始,經過了100多年畸形發展,但規模非常之小、產量非常之低。
舊中國雖然有史以來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農業大國,但是生產關系、生產方式十分落後,生產效率十分低下。一直到建國前,封建生產關系占據主導地位。
舊中國社會的生活方式與千百年前沒有多少不同。農村中絕大多數人家是用「黑油燈」甚至火把照明,一般的中小地主也要穿粗布、也要吃些粗糧。
舊中國雖然是號稱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但是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極為落後。總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
由於三座大山的壓迫,由於教育與科學的落後,整個舊中國的文化是被殖民文化、封建文化、官僚資本主義文化統治著。
(6)舊中國的血歷史擴展閱讀:
由於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的落後,醫療衛生事業也極為落後。千百年來,各種瘟疫瘋狂肆虐流行,整個社會沒有任何有效的系統控制機構、規劃、措施,勞動人民沒有任何醫療保健條件。
像結核病、血吸蟲病、瘧疾、天花、鼠疫、霍亂、黑熱病、克山病、傷寒等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地方病根本無法控制,任其瘋狂屠戮戧害廣大人民。因此,中國人民被殖民者羞辱地稱為「東亞病夫」。再加上自然災害和戰亂連年不斷,營養不良,人們特別是勞動人民生命保障能力極為低下。
「弱國無外交」。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倍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在國際上沒有任何地位。
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同胞們,倍受欺凌,嘗盡辛酸。一百多年裡,一次又一次的列強侵略,連篇累牘的的或明或暗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協定,記錄了舊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羞辱史。
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血淚斑斑的歷史,至今才剛剛掀過去62年。它銘記在還活著的老一輩的記憶中,它鐫鑄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祖國大陸地區。
曾經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國家落後到了盡頭!民族禍患到了盡頭!人民苦難到了盡頭!四萬萬人民在水深火熱的黑暗泥潭中,煎熬著,掙扎著。這就是舊中國的真實寫照。
⑦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它是英國第一次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的結果。
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為保護鴉片貿易,依仗其船堅炮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裡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於南京江面上的英國「汗華麗」戰艦上簽署了和約。南京當時稱江寧,該條約又被稱為《江寧條約》,今稱為《南京條約》。
1856年,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1858年5月,俄國逼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同年6月,又逼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天津條約》。 1860年(咸豐十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洗劫一空,並揚言要炮轟北京城、搗毀清皇宮。11月8日,咸豐帝下諭准許奕?簽字。14日,奕?被迫與伊格那季耶夫簽訂《中俄北京條約》。
1853年在上海的一場小刀會起義令英國人取得了控制中國海關的絕佳機會;第一次鴉片戰爭後14年,英法為擴大在華權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持續4年的戰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約。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
1876年因馬嘉理案簽訂《煙台條約》。1883年,法國為侵略越南而挑起戰爭。在這場被稱為中法戰爭的戰爭中,清軍於馬尾海戰大敗後在陸地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此時清政府卻主張趁勝求和。1885年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
1894年,日本發動了日本稱為日清戰爭的甲午中日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朽,戰爭迅速失敗。1895年李鴻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
「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迅速在中國北方興起,列強以保護僑民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奧八國聯合起來,組成聯軍進入中國,同時俄國更乘機佔領中國東北。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北。 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軍隊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全面對華戰爭。從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夜10時,日軍在距北平(今北京)十餘公里的盧溝橋(西方稱作馬可波羅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日軍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邊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槍開炮。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還擊。
南京大屠殺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日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滬會戰結束。12月1日,日本參謀本部正式下達佔領南京的命令。日軍軍官稱:「糧草不足就現地解決,彈葯不足就打白刃戰。」日本軍人變成了到處偷襲搶奪穀物、家畜來充飢的匪徒。在西進途中,日軍搶劫、殺害平民、強暴婦女的暴行已經開始。12月4日,日軍逼近南京外圍。8日,日軍佔領南京外圍陣地,已從北、東、南三麵包圍南京,10日,日軍發動全線進攻,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抗戰勝利後,指揮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鬆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谷壽夫被引渡給中國政府處死。
勿忘歷史!牢記屈辱!抵禦外強唯一出路是富民強國!
⑧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 南京大屠殺!!!!!!!!!
1、屈辱史來
近百年來,中國就像是源一隻沒有任何反抗力的病獅,病怏怏的躺在那裡,等待著別人來宰割。於是俄國人來了,掠去了數不清的土地和人口,英法聯軍來了,火燒了圓明園;日本海軍來了,拉去了一船又一船的黃金白銀;到後來,日本陸軍也來了,東三省,華北,上海,南京,武漢。。。。。。
割地求和賠款。。。。。。當這些合約一個個簽訂的時候,相信中國軍人心中流出的鮮血,比普通百姓的更紅,更多。。。。。。
北洋水師,大清炮隊。。。。。。千千萬萬中國軍人的鮮血和肉體,譜寫的只是失落和屈辱。。。。。。
2、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四十多天的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超過30萬。
⑨ 以前的舊中國的資料
舊中國應該是指1912年至1949年這一段時間,從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到毛澤東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新中國的這一段時間。
舊中國的政治形勢:
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和世界上其他各民族大致一樣,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後,在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開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推翻了腐敗的清王朝,但並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依然處在這三座大山極為反動、腐朽、殘酷、落後的統治之下。
舊中國的人民生活:
讓我們看一看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的描寫罷:「列強之帝國主義如怒潮驟至,武力的掠奪與經濟的壓迫,使中國喪失獨立,陷於半殖民地之地位……」「自辛亥革命以後,以迄於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國內軍閥暴戾恣睢,自為刀俎,而以人民為魚肉,一切政治上民權主義之建設,皆無可言……」"所謂民國政府,已為軍閥所控制,軍閥即利用之,結歡於列強,以求自固。而列強亦即利用之,資以借款,充其軍費,使中國內亂糾紛不已,以攫取利權,各占勢力范圍……」「吾國人政治上生命為之剝奪,即經濟上之生命亦為之剝奪無余矣……」「中產階級頻經激變,尤為困苦;小企業家漸趨破產,小手工業家漸致失業,淪為游氓,流為兵匪;農民無力以營本業,以其土地廉價售人,生活日益昂,租稅日益重。如是慘狀,觸目皆是,猶得不謂已瀕絕境乎?……」
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奮鬥了一生的孫中山先生,抱著事業未竟的遺憾於1925年撒手西歸。兩年後的1927年,蔣介石即背叛了革命,由此激起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人民的反抗,開始了十年內戰。接著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和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舊中國,始終處於腥風血雨、內憂外患、戰亂頻仍、支離破碎、天災人禍、生靈塗炭、水深火熱之中。
舊中國的工業:
舊中國的工業雖然從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侵略開始,經過了100多年畸形發展,但規模非常之小、產量非常之低。以國民經濟經過恢復發展已經達到並超過建國前最高產量的1952年的人均量作為比較,不僅在所有品種全部低於美國同期的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於 2000多倍,而且大多數主要品種的產量(如鋼材、水泥、發電量、石油、布、食糖等)也低於印度同期很多。但就在如此之低的工業生產量中,外國資本還佔到約70%,國內資本僅占約30%。而在國內資本中,官僚資本又占統治地位,以1946年為例,佔到80%。
舊中國不僅工業規模產量小得可憐,結構還很畸形。生產資料產值很低(約佔30%以下),生活消費資料產值較高(約佔70%以上)。工業技術水平十分低下,多半從事一些修理和裝配。工業布局極不合理,極少一點工業幾乎全部集中在沿海幾個大一點的城市。如1936年,關內工業產值的94%是由上海、青島、廣州、北平、南京、無錫六個城市提供的。廣大內地幾乎沒有近代工業,中等以下城市的所謂工業基本上是一些布坊、染坊、酒坊以及鐵匠鋪一類的手工業。90%的縣城沒有電力供應,火車、輪船、汽車等現代運輸工具要在沿海、沿江或大中城市才能見到,縣城以下的地方交通運輸連膠皮輪的車輛都很罕見,一般都是些幾乎千百年來一直使用的木輪的有的還帶個鐵箍的牛馬車、人力車,而最窮的地方和人家連這樣的車子也沒有,就是肩扛人挑。
舊中國的農業:
舊中國雖然有史以來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農業大國,但是生產關系、生產方式十分落後,生產效率十分低下。一直到建國前,封建生產關系占據主導地位。大約占農戶總數4%的地主佔有全國耕地面積的50%,占農戶總數70%的貧雇農僅佔15%。生產方式是傳統的個體手工勞動, 幾乎沒有任何機械化作業,更沒有電力,沒有農葯,沒有化肥,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極低,停留在歷史上沿襲下來的靠天吃飯的狀態。農業產量很低,如1949年全國糧食總產2162億斤,平均畝產只有142斤,棉花22斤。全國9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還不能自給。
舊中國社會的生活方式:
舊中國社會的生活方式與千百年前沒有多少不同。農村中絕大多數人家是用「黑油燈」甚至火把照明,一般的中小地主也要穿粗布、也要吃些粗糧、難得常吃細米、白飯、魚肉,象肥皂、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是奢侈品,都要進口,是一般的百姓用不起的。經濟情況好一些的地主才能住上磚瓦房。廣大貧雇農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很多人是上無片瓦、下無立足之地,常年吃糠吃菜,飢寒交迫,在死亡線上掙扎。農民不僅要承受地主、富農沉重的剝削壓迫,還要受捲入國際市場後已侵入中國的帝國主義的剝削壓迫,還要承受國民黨反動派的抓兵抓丁、苛捐雜稅。舊中國的萬般苦難,尤以農村為甚。
舊中國的教育事業:
舊中國雖然是號稱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但是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極為落後。總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在農村中,數百上千人的村莊有個小學畢業的,就算個"秀才」了。建國前夕,全國僅有普通高校205所,在校生僅有117000人。舊中國36年中(1912-1947)僅畢業大學生約21萬人,每年平均約5800人。因此,舊中國科學技術極其落後,幾乎沒有象樣的科學研究機構。很多有志於科學事業的知識分子也就只好到海外飄零。
舊中國的人民思想:
由於三座大山的壓迫,由於教育與科學的落後,整個舊中國的文化是被殖民文化、封建文化、官僚資本主義文化統治著,人們的思想普遍受到這些反動腐朽文化的奴役和愚昧,先進的、革命的思想文化受到極端殘酷的封閉、禁錮、鎮壓,人們的思想普遍受到麻痹和毒害,普遍信神、信鬼、信命運。「三從四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錢能買鬼推磨」、等等,是人們普遍接受的信條。魯迅把這種舊中國的反動文化統治比喻為「吃人」。
舊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
由於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的落後,醫療衛生事業也極為落後。千百年來,各種瘟疫瘋狂肆虐流行,整個社會沒有任何有效的系統控制機構、規劃、措施,勞動人民沒有任何醫療保健條件,像結核病、血吸蟲病、瘧疾、天花、鼠疫、霍亂、黑熱病、克山病、傷寒等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地方病根本無法控制,任其瘋狂屠戮戧害廣大人民。因此,中國人民被殖民者羞辱的稱為「東亞病夫」。再加上自然災害和戰亂連年不斷,營養不良,人們特別是勞動人民生命保障能力極為低下,建國前的1949年,全國人均壽命只有35歲,低於美國的68.6歲和印度的41歲。在整個舊中國,哪兒的農村沒有「亂葬崗」?哪兒的城市和礦山沒有「萬人坑」?
舊中國的對外交往:
「弱國無外交」。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倍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在國際上沒有任何地位。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同胞們,倍受欺凌,嘗盡辛酸。一百多年裡,一次又一次的列強侵略,連篇累牘的的或明或暗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協定,記錄了舊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羞辱史。
不容忘卻的歷史:
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血淚斑斑的歷史,至今才剛剛掀過去五十七年。它銘記在還活著的老一輩的記憶中,它鐫鑄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刻印在卷帙浩繁的文字遺存之中。僅僅就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我們的祖國,曾經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國家落後到了盡頭!民族禍患到了盡頭!人民苦難到了盡頭!四萬萬人民在水深火熱的黑暗泥潭中,煎熬著,掙扎著。這就是舊中國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