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沒有作為卻

中國歷史上沒有作為卻

發布時間:2021-02-22 09:37:40

『壹』 我想知道,中國歷史上又沒有哪個女人,家庭生活既幸福,又在政治上大有作為

獨孤皇後

她的丈夫楊堅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只娶了一個妻子的皇帝,相夫教子,她的家庭應算是幸福。但她輔佐楊堅,成就大業,且識大體,造就了隋朝短暫的興隆,
宮中稱為二聖,政治上作為絕對不小。

文獻皇後獨孤氏,名伽羅(公元543—602年),隋朝雲中(今大同)人,後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文獻皇後。
文獻皇後柔順恭孝,謙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寵愛。文帝上朝時,她與帝同輦而進,至閣乃止。候其退朝之後又一起回宮,同吃同樂同寢,相顧歡欣。平日生活儉朴,不好華麗,專喜讀書,識達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她就忠心苦勸,於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當時突厥與隋貿易,有明珠一盒,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殷壽讓她買下,她婉言謝絕地說:「如今戎狄屢次侵犯,將士征戰疲勞,不如將八百萬獎賞有功之士為佳。」此舉立刻朝野傳聞,受到百官稱贊;大都督崔長仁是文獻皇後表兄,觸犯國家王法,按律當處以斬刑,隋文帝看在皇後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後進諫說:「國家之事豈可顧私。」遂將崔長仁處死;皇後異母兄弟獨孤陀因滋酒逞兇殘害百姓,曾受過皇後指責,故而懷恨在心,常以貓鬼詛咒皇後,按律當斬。皇後雖然氣得三天沒有進食,但最後還是請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後說:「如果獨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為其說情。但如今獨孤陀是因為詛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請求赦免他。」於是陀被免死。
文獻皇後很有政治才能,每當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宮中稱為二聖。但她卻在確立隋王朝的繼承人上犯了錯誤,對廢掉忠厚的長子楊勇,改立比較善於偽裝的次子楊廣為太子負有一定責任。仁壽二年八月,文獻皇後病逝永安宮中,終年59歲,葬於太陵。

『貳』 中國歷史上是否有未被記載過的朝代

西漢時,王莽就建立了「新」王朝,後被東漢所滅。 樓蘭的遺址大概在匈奴(漢武帝時內的版圖)容南方邊境,在漢朝東北方的邊境,約在今天津、北海一帶。 另外給你一個唐初和唐末的地圖,你自己對照著去看看吧。不過地圖裡面是沒有樓蘭的,它在羅布泊一代,你對應坐標可以看看在唐代那裡已經能看不到樓蘭的影子了。我國古書記載樓蘭古國的最後存在時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 風俗習慣跟新疆的沒有太多差別,「鄯」、「善」姓人名,根據西域人以國為氏的習慣,可以斷定這些人都是樓蘭遺民 位於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西南距若羌縣城220公里,東距羅布泊西岸28公里。這座古城座落在東經89°55『22,北緯40°29『55處,現在是沙漠了,當時那裡是有非常多的小國,可以查閱京掘古城。



唐末的

『叄』 古代中國或近代的人物里有誰是心懷大志卻沒有作為的

,呵呵。這個看看那些偉大的文學家吧,在古代大多數有名的文學家都是這種情況。專彷彿官場得意與文學屬得意是兩件完全不能兼容的事情,就好像屈原遭貶後才「憂愁幽思作離騷」。只有遭遇了一段不幸的遭遇才能寫出偉大的作品。李白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杜甫想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結果呢皇帝根本不鳥他們。還有陸游,蘇軾,辛棄疾。。。都是這樣的例子。

『肆』 中國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國可以成為唯一一個沒有終斷歷史的國家

這應該歸功於秦始皇發明的一個制度。對,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據史料記載,內此容制度乃秦始皇首創,一直被沿用了兩千多年,最後被孫中山一手終結。

據司馬遷《史記》所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為了一改上三代也就是夏商周時期政體上的弊端,所以才創立了這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它包含兩個部分: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前者是針對相權與皇權而言的,後者則主要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總之,秦始皇首創的這一制度,將皇權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同時,也大大削弱了地方勢力。再加上他在文化、交通、經濟等方面的一些配套措施,如統一度量衡、修建馳道等,使得中國九州被牢牢凝固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雖然屢次被外族侵犯,但卻始終沒有抹掉中華之烙印。

『伍』 中國歷史上的哪三個人根本不存在,但是很多人都信以為真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留下的名人名事自然不少。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也有地痞流氓和三教九流的故事,他們在歷史中都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濃墨重彩的一筆。不過我們熟知的名人,有些在歷史中並不存在,只是故事中虛構的人物,但由於不斷的流傳,我們將他們當成真的了。

下面這3個人物在歷史中並不存在。


最後是陳真。

陳真是一個熒幕上常出現的英雄人物,如電影《精武門》、《陳真》、《精武英雄》等,都是講述陳真故事的熱門影視劇。

陳真是一個民族英雄,也是清代武學大家霍元甲的弟子。霍元甲是一個中國人很喜歡的武學大家,他武功很高,曾在擂台上擊敗過俄國大力士、日本武士和英國大力士,捍衛了民族尊嚴。

但霍元甲卻被日本人以下毒的卑劣手段殺害了,這讓中國人憤恨不已,但當時我們太弱,奈何不了日本人,也不能為霍元甲報仇。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塑造了陳真這個人物。陳真是霍元甲的弟子,武功很高,在霍元甲被殺後,他不忘師傅之仇,一直找機會要替霍元甲報仇,最終他找到機會並殺了日本人,但陳真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陸』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人一生默默無聞卻留下膾炙人口的詩作

古詩,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開拓人類的精神世界。我國也誕生了非常多的名揚千里的詩人,例如:李白、白居易、杜甫等,一生成就非凡。但是也有很多詩人,一生默默無聞,但是卻給後世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潘大臨這兩位詩人。

三、默默耕耘

古詩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的瑰寶。在耳熟能詳的古詩詞中,我們大多隻能記住千古名句,卻不知道作者的一生。

『柒』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一直考試卻無功的人

[編輯本段]人名
孫山,吳人,善滑稽。
[編輯本段]名落孫山
以「解名盡處是孫山」一聯,後來成為「名落孫山」之成語。
【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一個叫孫山的人,但是你的兒子的名字卻還在孫山的後頭呢!
孫山是宋朝時候的人。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於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同鄉的一個兒子一起去投考舉人。放榜的時候,只見孫山的名字列在榜上的最後面,而同鄉的兒子沒考上。當孫山回到家裡,同鄉便去問他兒子考得怎麼樣。孫山不忍心直截了當的回答,就隨口溜出了這兩句名詩。
【孫山我是最後一名,你兒子的名字還在我後頭呢!】
同鄉聽了一下,神色黯然的離去。
[編輯本段]引申義
從此以後,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其他的考試,因為沒有被錄取,以致榜上無名的這種情形,叫做【名落孫山】。
例如有個人去考大學,因為成績很差,沒被錄取;或者有的人參加職業考試,因為不能達到錄取標准,而不被錄取;甚至在挑選球員的時候,沒入選,這些種種的情形,都可以用【名落孫山】來形容。 【名落孫山】是失敗的一種代號。
所以,作為一個上進的人,必須要努力學習,認真工作,才能夠避免名落孫山的遺憾。
[編輯本段]典故的出處
「名落孫山」這個成語源自宋代范公偁《過庭錄》一書中所記載的一則逸聞:「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編輯本段]孫山到底是第幾名
我國科舉制度始於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終於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前後約一千三百餘年。
按照宋代的科舉制度,讀書人要想考取功名首先得參加解試(明清時期改稱「鄉試」),解試合格者稱為「得解舉人」,只有解試合格者才會被解送至京師參加由尚書省主持的「省試」(明清時期改稱「會試」)。
宋朝的解試,參加的人應該很難說清楚,這方面的疑問看來要具體的歷史學家來解釋和說明了,而如今我們惟一能說的,就是孫山是解試的最後一名!

『捌』 中國歷史上的有哪些遺憾

感謝大家於百忙之中,還來看小編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編都在辛勤勞作,只為等您到來!小編會一如既往的給大家分享各類穿衣搭配,觀看辛苦了,謝謝,祝您閱讀愉快,天天有個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歡小編的動動你發財的小手關注小編吧

我心中的中國五大遺憾。第一,秦始皇傳位沒有傳給扶蘇,說真的如果傳給扶蘇秦朝最差也不會二世而忘,至少根據歷史記載扶蘇這個人的性格和發展思維是會安撫人心,對百姓的生活改善有較大改變!秦朝真是可惜了.

第二,宋朝這個朝代並不想你我想想的那樣積弱,尤其在軍事上,而且在經濟上更強!可惜整個中國社會上層和思想上沒有形成資本主義,雖然有些萌芽可惜了,尤其程朱理學毀了一切資本主義思想。要不然中國咱領先世界幾百年??

第三,大明朝無論歷史多麼糟糕,他也出現了最大的機會資本主義更大的萌芽可惜可惜上帝給的機會總是抓不住,這還算,我們的上層建築已經出現了內閣,可是我們的政治制度還是在儒家的思想控制下沒有像西方一樣走向君主立憲制制!這個我想比資本主義萌芽更可惜,但是思想上的專制終究限制了人的發展??第四,清朝康熙帝那麼喜歡科學,可是你這人也是只是自己喜歡,怎麼不把他推廣開來,讓全國人都喜歡,至少應該在讓層統治階級形成這樣的愛好以及延續啊,而且可惡的民族狹隘和統治思想使本來的華夏名族兼容並包的傳統變成閉關鎖國,這一次我們又錯過了近代化??錯過了世界強國??錯過??

第五,近代辛亥革命勉強說勝利了,袁世凱這個傻子非要稱帝,他那腐敗的思想真是害人害國啊,本來近代一戰咱錯過了,二戰咱也是有苦自己往肚裡咽啊咱們地球人要想真正的發展必須去宇宙中,必須飛出地球成為宇宙種族,在這個條件下咱們必須把地球變為星球統一為一個聯邦政府,而這個願望在原子彈沒有研發出來是最有希望的,然而無論你工業能力多牛逼,綜合國力多強,在近代,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啊,國力還有人口,德國如果加上一個中國,最後再決戰建立聯邦,地球就成為真正的星球,人類的希望才真正的到來??

1、公子扶蘇沒有當上皇帝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嚴刑峻法,兵役徭役更是繁重。秦始皇死之前,雖然國家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但是由於秦朝的法律實在嚇人,隨意很多人還是不願意造反。而秦二世的荒淫無道,直接點燃了秦始皇留下的火葯桶。公子扶蘇,是秦朝諸多皇子中最有政治遠見的人物,曾經多刺直言勸諫,然後便被派去監督蒙恬的軍隊,一起修築長城。按照秦始皇的性格,不聽話的基本上都死了,而公子扶蘇沒有被賜死,還派去抵禦匈奴,修築長城,建功立業了,死後還要把皇位傳給他。

當時蒙氏兄弟個個都是武功卓絕的牛逼任務,派扶蘇去蒙恬,或許正是為了讓扶蘇結交蒙氏家族,為後來登基做准備。

如果,公子扶蘇沒有死,順利的當上了秦朝皇帝,或許就沒有後世的漢唐了。

2、項羽和呂布沒出生在同一個年代

項羽,秦漢末年武力值最霸道的人物。一個人出場,就能鎮得住千軍萬馬的魔神。項羽,不讀書,不看報,不習兵法,就是有一股子蠻力,可以力能扛鼎。傳言中,項羽雙手過頭頂,右手抓住左右向上提,就能把自己提起來,完全的違背物理學原理。後世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呂布,三國時期武力值逆天的人。被後世稱之為武聖的關雲長,單打獨斗,在呂布面前也很難走過10個回合。畢竟關羽是以仁義著稱於世。當年三英戰呂布,三個當時一流的好手,更有溫酒斬華雄的關羽,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張飛,還是和呂布戰的不相上下。後世評價「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這兩個人沒有生活在一起時期,真實一大憾事。

3、宋朝沒有統一全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商業經濟發展迅速,出現了一大批文治武功都很牛逼的人物,宋朝子太宗皇帝之後,就沒有幾個安心治理國家的皇帝,不是喜歡女人,就是喜歡寫字畫畫,還有喜歡踢球的....反正就是沒有喜歡治理國家的。就這樣的大BOSS,宋朝還存在了319年。唐朝那麼牛逼的國家,才存在了289年。如果,宋朝同意了全國,憑借當時中高速發展的商業經濟,資本主義萌芽會不會蓬勃發展起來,或許中國才是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中國。

4、元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

元朝存在了98年的時間。元朝中央直接管理的地區,東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貝加爾湖,元史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總共面積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而如果加上和元朝用宗親關系的四大汗國,元朝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力的范圍是,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如此廣袤的帝國,僅僅持續了98年,如果元朝能夠和周朝一樣,延續國運800多年。從元朝建立1271年建立,國運延續800年,是2071年,我去,我們現在是大元子民,世界上最大國家的公民了。這樣的反應,腦補一下。

5、中山先生早逝

中山先生是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的同志,但是壓迫在中國身上的三座大山還沒有被掀翻。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後,中山先生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這一政策還沒有被完全貫徹下去,中山先生就離世。如果當時中山先生不早離世,多活30年。國共雙方的第一個合作也不會如此快的結束,在民族國家為難時期,雙方的合作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力量。

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秦始皇對其給予厚望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輝煌、破落、成功、失敗,還給我們帶來了千載的遺憾。比如:秦始皇不是期望江山永傳萬世,卻偏偏二世而亡;不是幻想長生不老,結果卻換得四十九年的壽命;焚書坑儒,防備讀書人造反,可鐵打的大秦帝國竟毀於閹人趙高之手??因此,歷史最大的魅力,可能就在於它是按照命運寫好的劇本而進行的,哪怕結局很荒謬。

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只能扼腕痛惜,不可選擇,更無法改變!那麼,歷史上讓我們追思的遺憾主要有哪些呢?

一、焚書坑儒與先秦文化的失落

秦朝初年,戰國時期剛結束,百家仍然在爭鳴中,思想領域內極度混亂,而一個國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統一,最主要的條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而思想混亂是形成共同價值觀的大敵。因此,秦始皇決定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

經歷這一場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浩劫後,中國到底損失多少歷史記載、文化典籍和宮廷記事等無法估量的歷史寶藏,至今也沒有人能夠統計得出來。要不是孔聖人家中的影壁里藏著《尚書》,「五經四書」恐怕就要少一經了。這不能不算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文化浩劫帶來的千古遺憾。

二、禹鑄九鼎的失傳

《資治通鑒外紀》說「禹復為九州,收天下美銅,鑄為九鼎,以象九州」。自夏禹鑄九鼎,作為傳國之寶,這九鼎就成為權利和國家的根基和象徵。

夏亡,成湯把九鼎移至商邑,又為殷鎮國重器。殷亡,九鼎為周所得,周武王又遷至洛邑。陳於西周鎬京。周公制禮作樂,創列鼎制度,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是也。鼎於是成為權利的象徵。「問鼎」成為爭奪天下權利的表現。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秦掠取九鼎時,傳說九鼎突遇風浪沉沒於泗水,秦始皇曾派人多次打撈,始終沒能得手。記載著中華民族統一歷史的九鼎,就此失去了下落。

三、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失落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隨著秦昭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寶玉的故事流傳開來,和氏璧的身價扶搖直上。最終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傳國玉璽,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准。

傳國玉璽在中國歷史上,斷斷續續流傳了很長的時間,直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當時石敬塘引契丹軍攻至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璽就此失蹤,再也不見了蹤影。

四、「靖康之恥」損失的文化瑰寶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毀在宋徽宗手裡,這是歷史的定論。宋徽宗有才,能寫會畫,還獨創了「瘦金體」的書法,是少有的才子皇帝。然而,宋徽宗理政昏庸,喜歡聽奉承話,生活奢侈,身邊沒有忠臣,國家大事猶如一團亂麻。後人說,宋徽宗「創造了一種書體,失掉了一個江山」。

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開封),上自徽、欽二帝,下至三千多後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國,北宋就此滅亡。宋宮中所有的書籍、印板、渾天儀、古器、各州府地圖,全部被金人席捲一空。

金軍除了索取金銀絹帛之外,又搶去皇帝儀仗、天下州府圖以及各種珍寶玩物。據說,宋徽宗當時聽到金銀財寶等被擄掠的消息毫不在乎,等聽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書、藏畫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

五、華佗醫書的焚毀

華佗行醫在東漢末年,是中國最早能實施外科手術的醫生。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單是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事跡,就被寫入了正史、改編為各種戲劇,廣為流傳在民間。

華佗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討取火來把書燒掉了。中國醫學就此損失了很多東西。

一,秦皇漢武的豐功偉績自不必提,但這種統治術給文化留下了一個死穴,愚民政策。所有的思想文化都為政權服務,中華文明少了多種可能性,反觀英國偏僻鄉村的檔案可以記錄數百年之久,如此文化催生民主和資本主義不稀奇。

二,隨文唐宗宋祖在西方陷入黑暗中世紀時再次一統這是功績,但是文官制度到宋代中期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和創造力。范仲淹王安石等改革家認識到時代的趨勢卻不能利用這種趨勢改變內部腐化的國家。最終不免被蒙古亡國亡天下。

三,洪武復國,永樂開海這是豐功偉績,但是海陸版圖的擴張並不能使多數人受益,於是出海行動停止,中華文明陷入封閉,這種封閉在清初達到頂點並堅持二百年。這讓中國喪失了與西方一起進步的寶貴機會。鴉片戰爭的落後挨打難以避免。

四,康雍乾在開疆拓土上功不可沒,但這種廉價的自尊心讓嘉道咸同光宣不屑學習西方,及時一次一次挨揍也不願意,這六人哪怕學一半的明治天皇都能讓中國的黑暗百年多一點光明。

五,國共兩黨有短暫的失敗和失誤沒有遺憾。原因很簡單,克服了上述幾個遺憾而已,開啟民智,推進民主,追求多種可能性,小步快走去創新,凝聚內部力量擴大對外開放。

很抱歉沒有說夠五個遺憾,所謂遺憾只是豐功偉績旁邊的小小注腳,或許五百年後能發現當代的遺憾,我希望沒有。中華民族萬歲。

一,絲綢之路在唐朝丟失。唐朝不救波斯,或者無法救波斯,是一個戰略失誤。波斯薩珊王朝被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覆滅,隨之而來的是大唐西進的步伐被打斷,絲綢之路不復存在,中西方貿易被阿拉伯帝國(和之後的奧斯曼土耳其)壟斷,中國和歐洲都失去了在絲綢之路上的利潤。

二,關中本位的消失。我們可以看下當代中國地圖。陝西這個位置,明顯的中國中心位置。關中平原位置得天獨厚,西有絲綢之路,東有華北平原,南有巴蜀天府之國。北有河套良馬產地。華北平原、四川盆地都可以大面積發展農業。河套地區產良馬,會避免宋朝那樣的過度依賴步兵而無騎兵的窘境。而絲綢之路的存在,可以讓中國始終是個商業強國。而北宋本是有強大的機會的,未能強大,也在於趙匡胤遷都長安的失敗。

三,下西洋僅限鄭和。這裡面有幾個原因。1,文官集團要打壓宦官集團。2,鄭和下西洋主要為政治服務,貿易形式僅存朝貢貿易,而非自由通商。3,奧斯曼土耳其的存在,壟斷了中西方貿易,鄭和到不了北大西洋,則無法和歐洲貿易。

四,小冰河時期出現在了大一統王朝的末期。也就是明朝末期。1,大一統王朝的末期往往剝削加重,農民困苦。2,分裂的中國軍事能力往往更強,大一統王朝缺乏競爭力,政治經濟腐化,競爭力不足。3,小冰河時期,對分裂的歐洲起了積極的刺激性作用,推進了大航海時代。而小冰河時期讓中國陷入困境,無法以國力對抗外擾的同時再解決內患。

五,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中國處於帝王獨裁體制階段。如果明朝文官集團專政的弊端是失去了對外擴張精神,那清朝帝王獨裁則一旦遭遇昏庸帝王,則只能屈於平庸。只有鴉片戰爭打痛打醒中國,才開始接受外國先進技術。而明末文官專政的時候已經在吸收外國技術了。鴉片戰爭之後再吸收,已經錯過了工業革命的最好時機。帝王獨裁的後果,引發了中國的百年屈辱。

從疆域的角度看,由於距離會急劇增加中央集權制國家的成本,漢唐的疆域都已經達到了當時技術條件的極限,唯一的例外就是朝鮮。楊玄感的叛亂導致楊廣在高麗功敗垂成,之後的連鎖反應導致隋帝國崩潰,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遺憾的事件。

明朝

封閉僵化的海疆政策導致中國錯過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最有可能的轉機出現在嘉靖年間,如果胡宗憲能夠招安汪直,利用他在海商集團中的影響力在海外港口建立幾個殖民地,並給朝廷帶來正向現金流,則有可能推動

明朝

增加對遠洋貿易的支持,進而把整個東南亞劃入中國的勢力范圍。南明本來擁有完整的行政結構,但崇禎卻沒有留下一個有絕對權威的繼任者,導致龐大的帝國迅速地坍塌。甲午戰爭打破了清朝向近代化發展的進程,並背上了沉重的戰爭賠款,養肥了身旁虎視眈眈的鄰居。反思戰爭進程,陷於黨爭的清朝漸次失去了取勝、保住朝鮮、保住本土、把日本拖入持久戰的各個機會,終於在馬關簽了城下之盟。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九一八了,恐怕連日本人也不能相信,具有優勢的東北軍會留下大量軍火不戰而退。當時的奉系是實力最強的軍閥武裝,又是本土作戰,日本人不從國內增兵很難完全佔領東三省。可是張將軍卻就這么跑了,居然還有人編個評書叫做《千古忠臣張學良》,真讓人無語。

大部分答案都是圍繞政治決策,但我以為這些都是戰術問題,並非大局。從更高的層次看,中國是個很成功的文明,但不是最成功的,其根本原因不取決於各個歷史時期的偶然事件,而是中國古代未能有機會發展出真正意義的哲學和數學,對比歐洲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中國古代文化最繁榮的戰國時所謂百家,離哲學尚遠,之後獨尊儒術就更沒有機會了,儒家「學有所止」的實用主義精神對短期非常有益,但對長期發展是致命的約束。縱觀歐洲文明的歷程,古希臘的哲學和數學是其根本之根本,即使經歷了長達千年的中世紀倒退,仍然如同一線不滅的火苗,在文藝復興時代再次照亮。哲學產生邏輯,邏輯產生數學和科學方法論,兩者產生物理,物理產生技術工程學,之後工業革命,信息革命?都成為必然發生的結果。而這個源頭是絕對必要條件,種子是泰勒斯,亞里士多德等希臘先賢種下的,到牛頓出版「原理」一書時已經奠定了歐洲文明的碾壓式的絕對優勢地位。可以說時至今日,歐洲文明已經滲透甚至主導了幾乎所有其它文明,你我每個人的思想血液中都有濃重的古希臘基因。如果站在一個中國人的角度,我最遺憾的是哲學數學科學都未能生於中國,當然如果超脫一點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都是「混血」,思想層面的,文明層面的。

中國歷史總體上還是很連續的,在唐宋以前,雖說興衰更替,但還不足以構成遺憾,要說遺憾我個人認為從唐末開始

1宋朝輕武國策趙匡胤也算是靠軍隊起家,把南方割據的小國滅了大部分,本來可以建立一個耕戰國家。但趙匡胤總結了唐無力控制藩鎮滅亡的原因,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軍官的政策,這和秦漢唐軍功爵制和「無戰不封侯」的想法截然相反,獎勵軍功起碼是對國民血性的培養,而限制軍官則是奠定了兩宋的外交政策1 元滅南宋(和上條同屬一件事,因果關系)蒙古帝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機遇,當時的中國分裂成三個國家,阿拉伯帝國也處於衰弱期,如果是一個相對完整且具有尚武精神的中國,這也不過是一次邊民入侵事件。因為輕視軍事,導致宋朝沒有統一全國的能力,進而無法抵抗外敵。元滅宋對於民族文化和尊嚴的摧殘最為嚴重,宋朝大臣可與皇帝當庭爭辯,百姓可以控訴官員,比現在還民主。到了元朝直接成了四等人,階級意識加強對於一個社會而言絕對不利於長期穩定(我個人認為現在的階級意識強多是元明清時期沉澱的結果)

2朱元璋治國(復國有功,治國有過)歷史粉里明粉最多,我冒著得罪明粉的危險寫了這一條,洪武大帝復國確實振奮人心,但是可能是出身原因,導致朱元璋治國缺少理性,比如刑法過於嚴苛,權力過於集中。前者無可厚非,後者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問題,對於朱元璋朱棣來說倒是可以更好的運用權力,可是眾所周知明朝奇葩皇帝多,導致國家機器運轉不暢,建文帝倒是稍微扭轉了一下這個問題,可因為削藩被叔叔削了。朱元璋亂改政體給後世造成了不少麻煩,清軍能入關也是利用了明朝的政治漏洞吧

3錯過大航海時代這個最遺憾,中國最早開始大航海時代,規模也是最大的,結束也是最早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時局勢不需要大航海。而歐洲因為奧斯曼的壓力被迫航海。在未全球化的時候探索世界的意義是難以想像的。可惜明朝在土木堡事變後一直窮於應對北方的敵人,根本抽不出太多的財力用於航海

4清軍入關+韃子治國上條最遺憾,這條排第二。滿清可以說撿了歷史上最大的便宜,先是崇禎因農民起義自殺,後來邊關將領投降,加上南明抵抗軍內訌不斷,滿清竟然統一了中國。前期大屠殺(我必須配個圖),康熙算是有才能的,知道緩和民族矛盾,這才讓漢人消停了不少。但是滿清的統治極大的破壞了漢族的文化根基。先秦到唐宋,漢人活的像紳士,前人的禮儀都能很好的傳承下去。元清之後,漢人活的像螻蟻,只要能吃飽,誰都是順民。漢族失去了絕大多數文化傳統,包括衣冠在內

元朝踐踏了漢人的自信與尊嚴,所以朱元璋復國才讓人如此振奮,所以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自豪感最強的時期。然後這種廉恥又被滿清碾碎了,清朝時期是我國在世界上最沒有尊嚴的時期(尤其對漢族而言),關於這個朝代的爭議比元朝還大,清朝的存在可以說既讓人憤恨卻又無可奈何

5蔣介石分不清主次首先國軍有救國之功,無可非議的事情。但是蔣介石作為領袖太不合格了。1931年丟了東北,1932年兩次抗戰,再到1937年日軍發起第二次侵華之前有四五年時間給蔣去備戰。我敢說四年認真備戰,再加上本身就在學德國,最次首都南京不能守不住吧。斯大林讓日本戰俘去西伯利亞勞動,看不順眼就殺。美軍到日本也是啪啪啪。蔣介石倒好,優待日本戰俘,被太祖奪了江山就是活該。感覺現在日本人跟中國調皮,不敢跟毛子浪,也有這方面原因。我對國軍充滿敬佩,但對蔣介石則是深深的鄙夷,他似乎不清楚什麼時候該干什麼,就是他最大的問題

總之,傻子才感嘆回不到的過去,聰明人應該把握當下,以前的遺憾只能通過當代人的努力才能彌補了。怪任何古人都是無濟於事的

『玖』 中國歷史上有天賦但因沒有理想而碌碌無為的事例

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文
金溪縣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紙、墨、筆、硯等),(有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很詫異,從鄰家借來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的意思是贍養父母、與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傳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這件事)感到奇怪,漸漸地,(同縣的人)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父親,(有的人)花錢請方仲永作詩。他的父親以此認為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也已經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了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他寫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回答說:「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遠勝於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常人,是因為他受到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普通人,現在那些天生就不聰明,本來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與中國歷史上沒有作為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