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講中國歷史人物故事五年級400字
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漢中城固人。漢武帝建元三年奉命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內,夾擊容匈奴。途中被匈奴俘獲,拘禁11年後逃脫,繼續西行越蔥嶺,經大宛、康居,抵大月氏。由於大月氏無意與匈奴開戰,所以張騫居留大月氏一年後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截獲,扣留一年多釋放,與於元朔三年才回到長安。後來隨衛青擊匈奴,被封為博望侯。元狩四年,又奉命出使烏孫國。到達後,他又派副使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國。元鼎二年張騫與烏孫使者還漢。西域古國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總稱。廣義的概念是指蔥嶺以西,包括亞洲西部和歐洲東部地區;狹義是指蔥嶺以東西域各國,如大宛、康居、大月氏、烏孫國等等。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是漢人第一次到達中亞各國,打通了漢朝通往中亞的道路,史稱「鑿空」。後來將這條經由中亞直通歐洲的陸上交通,稱為「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促進漢朝和中亞各國直接聯系,雙方使者不斷來往,從此,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進入一個新時期
『貳』 中國介紹 中國的著名歷史和習俗400字
太多了。講講春節吧,記得加分。
春節習俗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 春聯集錦(20張)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叄』 中國歷史作文400字
中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從秦時的統一到漢時的昌盛,從四大發明到祖沖之的圓周率,國家腐敗無能,人民民不聊生,帝國主義列強趁機侵入我國。國家,眼看就要被瓜分,民族,眼看就要被滅亡。危難之中,由誰來拯救中華民族?又由誰來驅逐侵略者?是共產黨她率領著我們的祖輩,與敵人浴血奮戰,趕跑了侵略者和國民黨,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著,共產黨又帶領著我們的父輩,艱苦奮斗,建立了小康社會,使原本貧窮落後的中國變成了現在這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新面貌。
現在,建設中國這歷史的重任即將落在我們——新世紀的主人手中。在建設新中國,創建美好未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點什麼呢?不是那種崇洋媚外,不思進取的腐舊思想,而是那種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的優秀品質。因為只有知識才能改變過去,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想想我們的鄰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之後,負債累累,一片殘破的景象。可日本人並未因此而喪氣,大力發展教育,提倡創新精神。結果在戰後短短的幾十年裡,日本發展成了一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其變化的速度確實令人驚嘆不已。
小小的一個日本國尚且如此,有著茫茫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又會能落後呢?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唯一缺少的,便是知識和首創精神。殊不知,這兩樣東西,就是富民強國最好的武器呀!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能繼承我們先輩的傳統,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能推動祖國的大車向前賓士。
新世紀的主人將是我們,新中國的未來將有我們來建設,我們將用知識和創新,駕馭著祖國大車朝著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而前進,我們將向世界宣稱:「中國的大車,將有我們來拉!」
『肆』 關於中國的名勝古跡的作文400字
城,一個多麼耳熟的名字,這個地方雖然我沒去過,但是對那,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偉大的建築物吧!這傢伙不但是國內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而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1997年,它還被聯合國認定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修建長城,但這些長城自成體系,長短不一,被史學家稱為「諸侯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為了不受匈奴侵犯,邊建起了後來的長城。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建造,經過漢、北魏、北齊、北周等20多個諸侯和封建王朝,歷時2千多年才建成。現在它的遺跡遍布我國遼寧、吉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17個市、省、自治區,總長超過10萬余里。長城翻山越嶺,穿越沙漠草原,跨河流峽谷,所經之處地形十分復雜。由於它地勢險要,氣勢磅礴,所以現在已經成為代表中國、舉世聞名的觀光勝地。長城,東至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游覽過長城的人都知道,長城蜿蜒起伏。在沙漠地帶,長城十分地酷熱,而到有樹林的地方,就十分涼爽。長城——中國的象徵,身為一名中國人,有它,我感到驕傲。它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勞動、智慧的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伍』 中國的名勝古跡作文400字
中國的名勝古跡作文
1、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卧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於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宏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台,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彷彿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雲端.由於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宏偉的氣勢,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遊客?我又隨著人群涌了下去..............
2、說起西安,那裡的名勝古跡舉世聞名。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就是兵馬俑了。這個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西安的名勝古跡很多。首先,我們就來到了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境內,從西安市裡乘車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我們先去了秦俑博物館,那裡擺放了好多從俑坑中挖掘出的隨葬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等,還有兩輛彩繪銅車馬。這兩輛銅馬車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復雜、製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人就使用了青銅冶煉術,比國外早了2000多年。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讓我們為之自豪?接著,我們就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哇!這就是兵馬俑!好壯觀啊!」這是我進到一號坑裡的一聲贊嘆。在面積最大的一號坑裡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車馬俑。俑坑的東面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武士俑,他們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這些兵馬俑都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在二號坑裡,出土陶俑約1000多件,兵馬近500多匹。它的東邊是一個由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南邊的方陣是由駟馬戰車組成的;中部是由戰車和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北邊是戰車、鞍馬和騎兵俑組成的騎兵陣。整個二號坑就像一支整裝待發的特種部隊。三號坑位於一號、二號坑的後部,那裡僅有4馬1車和60多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門道當初是用來向俑坑內運東西的。門道對面是一個車馬房,車馬房兩側有南廂房和北廂房。三號坑就像一個指揮機關。這三個坑俑組成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朝東,背對著秦始皇陵,好似守衛秦始皇陵園的部隊。在這些兵馬俑中,每個都是千人千面,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它們的樣子與真人真馬一樣,都是以1:1樣子做的。我的心裡真是暗暗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陸』 有關於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的作文400字!
永遠的周總理
——紀念周總理卓越的外交才華
周恩來,周總理,真正的中國人,永遠的總理!!!
周總理嫻熟的外交藝術受到中外外交家的高度贊揚,他在世人面前樹立起新中國的外交形象。
他在國際事務中,參與制定並親自執行了重大的外交決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體的方針和政策,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了黨的革命外交路線。1954年,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使會議通過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1961年,出席蘇共二十二大,對赫魯曉夫集團分裂國際共產主
義運動的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
而在日內瓦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激戰。周恩來通過台前幕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不但打擊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囂張氣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被稱為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著一批更年輕的紅色外交家。
在那次萬隆會議中,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同其他國家代表團緊密合作,共同努力,為萬隆會議的成功召開做出了卓越貢獻。會議期間,周總理以決策人、指揮家和實踐家三位一體的身份,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他那種非凡的智慧和才華,豁達的外交風度和高超的外交藝術,使新中國的外交大放異彩,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推崇和普遍贊譽。
而他在萬隆會議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思想在實踐中充滿生機與活力,他在處理人際間、民族間、國家間的關系時無不顯示出一種量大容人的氣度,能夠在共同的基礎上允許各種風格、各種個性、各種思想意識的存在。就像在那次田中角榮訪華的宴會上,周恩來讓樂隊演奏了一首田中家鄉的民謠,田中感動得幾乎流下眼淚。這些例子數不勝數,都無疑體現了周恩來外交藝術,它使周恩來在外賓面前有一種特殊的魁力,這種魅力除了與他的才華和經驗相關之外,也是和他的善於求同存異的寬廣胸懷分不開的。
周總理在國際舞台上,以他那端莊的風采和瀟灑的舉止,從容鎮定的形態,善於協調的藝術,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總理用自己的言行征服了世界,人們從他那裡得出結論:解決國際問題不能沒有中國和周恩來。
『柒』 關於中國歷史的作文400百字左右
中國的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璀璨的銀河,卻一次次被像秦始皇這樣的暴君所抹殺。中國是一部永遠也說不完也道不盡的寶庫。
作為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也正因為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只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麼評論。孔子和毛澤東,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們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像。他們一個用溫文爾雅的情感力量,一個用躬身親為的實幹家的力量。改變了中國。所以,我喜歡《論語》,喜歡」仁「因為這個道理,不是辯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中國的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彩虹,任憑風雨的吹打也絕不回頭。中國是一個有這深度思想的國家。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正因為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更加美滿。《弟子規》中深度思想怎能不讓我們回味?一系列清朗順口的語句,是我們深深的愛上了這本書。他教會我們做人,教會我們對待知識的態度。在《弟子規》中我不得不佩服中國,不得不佩服中國文學。中國國學博大精深,以致於我們不能了解它的全部,中國國學四通八達,讓中外友人一起來領悟這做人的真諦。中國國學永遠是一部書寫不完的畫卷!
中國的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絢麗的願景。飽受尖刀的折磨也不屈服。中國是一個飽受艱難的國家。
『捌』 關於歷史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中國古代,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如:大禹治水、諸葛亮七擒孟獲、曹植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有趣,而且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我知道,同學們肯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歷史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今天就來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役。它講述了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聯手,利用諸葛亮的高超計謀,通過黃蓋詐降、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營,最後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我們在嘆服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時,也應該知道,諸葛亮其實是個博學多才的人物,正因為他的博覽群書,才讓他成為了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想有諸葛亮那樣的聰明才智,一定要抓緊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在關鍵的時刻,你們才會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因為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的故事,所以它也被拍成了電影《赤壁》。電影中決戰的場面非常壯觀,曹軍戰船連成一片,一船起火,另一船也跟著燒起來,火借風力,越燒燒猛,整個敵營火光沖天。曹操的士兵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可是,這時哪有路可逃啊?結果,很多曹軍都掉到水裡淹死了。此刻孫劉聯軍沖上去,和曹軍打成一片,刀光劍影,相當精彩!看著這壯觀的場面,讓人有種置身於戰場之上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們,聽了我剛才的介紹,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最喜歡赤壁這個故事了吧?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其中精彩而又經典的故事,不只是赤壁之戰這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讀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很多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我也期待著有機會與同學們共同交流
『玖』 中國近代史400字
聯繫到中國近代史,大陸學者一般認為,英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是一個起點,此後,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強權先後參與或者發動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在列強的武力壓迫之下「門戶開放」,主權淪喪,外國人在中國自由出入,可以任便在中國經商、辦廠、辦學和傳教,路礦利權嚴重外溢,中國的內河和領海失去屏障,從北京到秦皇島的出海口等十二處地方由外國駐兵,大片土地被割讓,十多個城市設有外國的租界,還有旅大、威海、膠州灣、香港新界、廣州灣以及澳門等外國的租借地,全國幾乎都被外國劃分為勢力范圍。如此主權國家,其何以堪?有識之士,能無撫膺!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憂國憂民者常常為此發出呼籲。三元里抗英、廣州反入城斗爭、太平天國的反對外國侵略、各地綿延不斷的反洋教以至北方爆發著名的義和團愛國運動、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由抗議巴黎和會處理山東問題不公引發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上海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以及大革命時期響徹全國的「打倒列強」的呼聲,在在說明反帝斗爭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盧溝橋事變發生、日本全面侵華以後,國民政府主持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也贏得了全國各政黨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群眾的支持。譴責帝國主義侵華,正面評價中國人民、政府的反帝斗爭,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研究這個課題,很可能是兩岸學者較少有原則分歧的地方。
帝國主義侵華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關於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之間中國學界曾爆發熱烈的爭鳴。經過思想理論界的反復討論,學界相當多人士贊成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共中央於1929年2月在自己的一份文件中採納了這個概念。三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毛澤東在分析中國國情時,就是依據這個概念來立論。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體認,是確立中國革命的任務、革命的對象、革命的前途的基本出發點。對這一點,台灣的學者指斥其非,是不遺餘力的。本文限於篇幅,不可能展開討論。僅指出,採納這個概念,對認識近代中國歷史是至為重要的。我們往往強調近代中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就是以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這個認識為依據的。
如果說對帝國主義侵華這一史實兩岸學者尚無大的原則分歧,那麼,對於近代中國的反帝,可能認識就不盡一致了。僅舉一例。張玉法教授在一篇書評中說;「不可否認的,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非常嚴重。到八國聯軍之後始趨緩和,緩和的原因,一般的解釋歸於門戶開放政策,該書則歸於義和團的阻赫。義和團式的排外,實是無可鼓勵的。」八國聯軍之役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否緩和了,尚待討論。此處僅就義和團立言。1900年彌漫於華北、京津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彼岸學人往往因襲舊時學人的看法,指義和團為「拳匪」,為籠統排外,輕易加以否定。義和團起自鄉間,本是農民自發組織的一種比較散漫的組織形態,因外國勢力深入窮鄉僻壤,更因民教糾紛,衙府庇護教民,損及農民利益,於是揭竿而起,號稱「扶清滅洋」,後得官府支持,進入京津。他們以血肉之軀,敢於面對八國聯軍的武裝剿滅,雖然失敗是難以避免的,但他們身上所體現的中華民族反抗外敵侵略的民族精神是值得稱頌的。他們的「排外」,是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的初級形態,其缺點當然是明顯的,但他們在帝國主義面前發揮了中國人民的民氣,使得八國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也不能不慨嘆歐洲人無此腦力和物力統治中國,「瓜分中國實為下策」。義和團失敗以後,國內多有罵義和團為「團匪」、「拳匪」者,但有識之士已經看出了義和團的功績。1901年在日本橫濱出版的中國留學生刊物《開智錄》發表文章,稱頌「義和團此舉,實為中國民氣之代表」。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演說「三民主義」,也稱頌義和團:「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此血戰之後,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
『拾』 關於祖國屈辱的歷史和祖國輝煌的今天一篇400字以上滴
1841年,英國強佔香港島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帝為此下了幾十道諭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沒有能力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
北京政府時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問題。但終因英國的頑拒和當時軍閥混戰、政局不穩和缺乏實力作外交的後盾而嚴重受挫。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的奮斗目標,其中將取消列強在華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從來沒有向英國正式提出過歸還九龍租借地。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本來有兩次機會收回香港和九龍租借地。可是,蔣介石政府執行錯誤政策,又兩次坐失收復良機。
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和港人治港方針的成功實踐。收復香港的百餘年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落後必挨打、弱國無外交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夙願。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從1841年英國武力侵佔香港島開始至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一個半世紀,中國經歷了晚清時期、民國(包括北京政府和國民政府)時期和新中國時期。無論是清政府還是民國時期的北京政府和國民政府,都曾為收復香港進行過努力。但是,所有這些努力都失敗了。歷史表明,只有新中國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夙願。在香港回歸已在眼前的今天,全面地回顧一下百餘年來我國收復香港的艱苦歷程,將有助於真正理解香港回歸祖國的深刻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