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大遷徙
1、永嘉之亂
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主要有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五胡入據中原後,北方中原人流亡四方,死者不可勝數;晉室南渡建國,中原人士亦隨之南移,他們帶來先進的技術及資金,又使當時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的江南地區得到充足的勞動力。
此後,江南地區冶鐵、造紙、紡織、制瓷等技術也得到進一步發展。而建康(今南京)、京口、山陰、江陵、成都、廣州成為當時繁榮的都市。
2、安史之亂
在安史之亂後,北民南遷的狀況越來越明顯,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 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
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於平衡。
3、靖康之恥
靖康之變客觀上加強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隨著金軍的兩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園被毀,廣大人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出現了歷史上又一次南遷的浪潮。靖康之變後,北方的經濟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響,加之無數難民遷至南方,必然導致經濟中心南移。
在經濟重心南移的同時,北方少數民族也不斷融入漢族的生活區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產技術互相借鑒,生活習慣和民族文化也不斷融合。
總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遷至南地不但補充了南方的勞動力,也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軍事力量,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1)中國歷史民族大遷移擴展閱讀:
永嘉以後,胡人盤據中原,他們在武力上是勝利者,但文化上卻被漢人同化。五胡的首領多傾慕中原文化,重用漢人,委以國政。如石勒用張賓,苻堅用王猛,北魏拓跋氏用崔浩、李安世,北周宇文氏用蘇綽等。
其中鮮卑建立的北魏,孝文帝更推行大規模的漢化運動,胡漢相互通婚,泯滅兩族界限。其後,胡化的漢人高歡,與漢化的胡人宇文泰更積極從事民族調和工作。
在南方,晉室定都建康(今南京)後,隨之南遷的中原大族,亦積極剿滅山越盜寇,開發江南,其中以廣州的發展最著名。自永嘉以後,南、北方皆出現民族融和,擴大中華民族的內涵;亦調和胡漢文化,漢族文化既吸納胡族文化的精粹,取長補短,下開隋唐文化。
南北文化調和:五胡入主中原前,因北方發展較早,且為全國政治、經濟重心所在,故北方文化遠高於南方,但南方自孫吳以來,人才輩出,漸進一步成一股具朝氣的新興文化。晉室南渡,中原人仕開始與南方孫吳人接觸,視華夏在江南得到發展繼續,並把中原文化帶到嶺南。
經南朝宋、齊、梁、陳四代的發展,南北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調和,從此,南方文化大幅發展,漸有凌駕北方之勢。然而,南北文化雖得到調和,但仍各自保存特質,如南人靈巧,北人剛直。
B. 人類歷史上的民族大遷移所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日耳曼民族】
395年,羅馬分為東西羅馬
5C初,日耳曼人從北歐向南遷,並居住在西羅馬邊境,日耳曼民族開始「基督化」
476年,西羅馬被日耳曼人滅亡,西歐分裂為多個日耳曼國家,主要有東哥特與西哥特
【日耳曼遷移的影響】
日耳曼民族迅速的基督教化以及封建化,其中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作為野蠻人的日耳曼統治者(查爾斯大帝)不得不屈從於教會,教會勢力開始滲入政治領域,其後國王與教皇之間的大戰也讓歐洲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還有國家混戰,造成了476年——814年的黑暗時代,。但是推翻了腐朽的西羅馬帝國,日耳曼人給西歐帶來了新鮮的血液,讓歐洲又重新煥發了活力(此觀點是陳衡哲提出)。
【斯拉夫民族】
2c--3c前後,斯拉夫人開始東遷
主要有遷往了3個地域,波德平原(西斯拉夫)巴爾干半島(南斯拉夫)伏爾加河流域(東斯拉夫)
斯拉夫人和東羅馬帝國接觸頻繁,也被基督教化
9世紀,輔基公國受羅馬皇帝的冊封
【影響】
斯拉夫人南滲,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在失去了巴爾干半島之後,東羅馬帝國僅僅剩下君士坦丁堡,同時小亞細亞方向阿拉伯人興起,拜占庭徹底的失去帝國的雄風,在拜占庭被攻破後,南斯拉夫成為了防止YSL化的橋頭堡,這對今天歐亞格局是有很大貢獻的。同時東斯拉夫完全繼承了拜占庭的藝術文化宗教各個方面的成就,對文化繼承性也是有很大貢獻的(不同於哥特人對西羅馬破壞性的掠奪)
【匈奴】
匈奴自被漢武帝打敗後,一部分南遷成為南匈奴,一部分開始西遷,西遷的匈奴是4—6世紀歐亞大陸民族遷移的原因。同樣匈奴的遷移也導致了,東胡,東夷在內的許多北方民族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北方的民族群雄崛起爭取生存空間,終於在311年爆發了「永嘉之亂」,北方民族的大規模南遷也在中國大陸上出現。
【遷移順序(中國為中心點)】
由東向西:漢(1世紀前後打敗匈奴)——匈奴(1—2世紀)——斯拉夫(2—3世紀)——日耳曼(4—5世紀)
由北向南漢(匈奴),西晉亡後建立的前趙(匈奴)、後趙(羯)、前涼(漢)、前燕(鮮卑)、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 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北涼(匈奴)、南涼(鮮卑)、南燕(鮮卑)、西涼(漢)、夏(匈奴)、北燕(漢)相續在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建立。
這就是歷史上的「蝴蝶效應」
C. 中國古代共有多少次人口大遷移
人口遷移在中國古代經常發生,對我國古代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下面從人口遷移的表現方式、原因和影響方面簡要分析一下中國古代人口的遷移情況。一.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幾種方式:1.由邊疆遷往中原:①五胡內遷到今天的甘肅、陝西、山西等地。②南匈奴內遷到今天的河套、陝西、山西一帶。③蒙古族、女真族等遷入黃河流域(元朝)。④這種遷移都帶自發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到黃河流域。主要原因是受漢先進文化影響加上游牧生活不穩定,但有些帶有武裝掠奪,如匈奴南下、金兵南下等。2.由內地遷往邊疆:①秦朝奪取河套地區後,大量遷移內地居民到那裡,發展生產,加強邊防;在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後,設置桂林、南海、象郡,遷民50萬與越族雜居。②唐、元遷民加強邊疆管理。③這些遷移是政府有組織的遷移。3.北方人民南遷:①三國時期,北方人民南遷到東吳。②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到江南,給江南帶來了技術和勞動力,促進了江南的開發。③五代十國時期,北方人民南遷,共同發展江南經濟。④宋、金時期,南宋人民抗金斗爭阻止了金兵南下,南方個對穩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使江南經濟趕上和超過了北方,經濟重心南移……⑤這些遷移是人民自發性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經濟中心南移,南方自然條件好等。二.我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三種情況:1.政治需要:①秦朝派蒙恬北擊匈奴 ②秦朝南征越族 ③西漢設郡縣加強對西南的管理 ④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⑤唐朝西亞人入唐定居 ⑥元朝回族的形成2.戰亂逃難:①三國時遷民吳國 ②西晉時少數民族南遷 ③五代十國時北民南遷 ④宋時北民南遷3.經濟謀生:①東漢南匈奴南遷 ②西晉時期五胡內遷 ③唐朝中原人民入契丹 ④元朝少數民族遷入中原、江南三.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原因總析1.地主階級、封建官吏的橫征暴斂和盤剝,土地的兼並,使農民紛紛破產,無以為生,只得離鄉背井,到處流亡。2.頻繁的各種戰爭,導致該地區人口的大量遷移。3.為加強邊防,歷代政府組織大規模的居民向邊境地區遷移。4.經濟重心南移,人口也相應向南流動。5.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古代黃河流域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古代黃河多次決口泛多次改道,導致該地區人口向災害較少的地區遷移。6.對罪人的流放也是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一方面。在內地犯罪被判為流放的,往往是成百上千,到邊疆後很少能回來的。四.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影響1.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傳播了先進的經濟文化,促使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北方人民大批南下,不但給南方增添了大批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與技術,在他們的影響下,南方各族逐步學會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開發與發展。2.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促進了我國古代的民族融合。特別是中原漢族遷居到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少數民族內遷到內地,使各族交錯雜居、接觸頻繁,甚至互通婚姻,相互融合,豐富了各族的經濟文化生活。我國古代往往在人口遷移形成高潮時,民族融合也形成高潮,這大大促進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與發展。3.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使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趨於合理,南方地區土地肥沃、廣闊,三國以前人口卻極為稀少,隨著人口的遷移,江南的開發,南方人口逐漸增多,我國人口的南北分布趨於平衡。總之,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不僅改變了古代人口布局,使之趨向平衡、合理,而且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平衡了經濟發展,開發建設了邊疆。
D.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人口大遷徙
有七次的人口大遷徙。
1、「永嘉喪亂」時期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故稱為「衣冠南下」。
大概就是在西晉永嘉年間,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陽,西晉政權被迫南遷至江東健康(南京),史稱東晉.這一時期,大量北方漢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異族的非人統治,紛紛南遷,形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遷徙. 使得江南與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閩南話,閩北話,客家話,甚至南通話,基本上都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形成的。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4、「金完顏亮」時期
1161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闖關東」時期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1923年-1930年間移入東北達300萬人,1937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此外,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來自河南、陝西等省的農民。
7、「東南沿海下南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侵入東南亞後,為掠奪東南亞資源,招收中國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並販賣中國勞工,致使東南亞人口激增。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歷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4)中國歷史民族大遷移擴展閱讀:
對於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來說,遷徙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為了更好地生存。而從大的歷史社會背景來看,人口大遷徙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一是為戰亂、天災所迫;二是因為政治原因及人口膨脹的壓力,政府有組織的移民;三是由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逐。
E. 中國歷史上四次人口大遷移
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年),秦人移民巴蜀,楚人開發西南,燕國開拓遼河流域,都曾作過一定數量的移民。
1、秦漢(公元前221--220)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匈奴常來侵犯,每值匈奴戰敗,常把他們的俘虜移居內地。西晉(公元281—318年)時,匈奴、鮮卑以及氏、羌等族人民移居內地更多。在此時期大量胡人南下,在華北地區曾先後建立了許多小國,大量漢族居民從黃河流域遷移到了長江以南。當時政府更把北方原有州郡地方政府遷到南方,稱為僑置州郡。例如有所謂南徐州、南袞州、南豫州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最大的人口遷移。
2、在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60年),北方有契丹族南進;隨後又有女真族的金人南下。在南宋時期(公元1133—1279年),華北各地由金人統治,南宋政府遷到臨安(今杭州)。這樣就有大量女真族人遷人黃河流域,原住黃河流域的漢人又一次大批被迫移居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最大的人口遷移。
由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政府(公元1279—1368年)統治了全中國,蒙族人民大量移入內地。
3、1659年滿洲人建立清朝統治中國。滿族居民大部進入內地,編為八旗,他們生活在廣大漢人之中,逐漸採用漢語;同時滿、漢之間也互相通婚。清代末期,滿人絕大部分留在內地生活。另一方面,東北的滿洲地方早期原禁止漢人前去,但因內地人口眾多,而且水旱災害也常發生,黃河下游山東、河北、河南各省人民開始私下到東北移墾,以後由於俄、日帝國主義妄圖霸佔滿洲,清政府也獎勵漢人前往,用以充實邊疆。
4、清代末年(公元1911年),東北三省人口又增至2,900萬。在短短的一百餘年中,東北總人口從不到100萬增加到2,900萬,增長近30倍。這雖然僅是國內地區性的人口遷移,但就其人數之多,增長之快,也可算是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F.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遷移是什麼
今天就與大家一起簡單回顧中國歷史上的六次人口大遷移,看看當年我們的家族祖先的遷徙軌跡。
第一次:西晉「永嘉之亂」時期
抗戰期間,僅在滇緬公路服務的華僑就多達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犧牲在那裡。
中國歷史上這六次大規模人口遷移,對促進民族融合、調整人口分布、發展文化交流、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對姓氏源流、譜志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也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G.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人口大遷移
歷史上我國的人口遷移
1.「永嘉喪亂」時期
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4.「金完顏亮」時期
1161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闖關東」時期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1923年-1930年間移入東北達300萬人,1937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此外,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來自河南、陝西等省的農民。
7.「東南沿海下南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侵入東南亞後,為掠奪東南亞資源,招收中國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並販賣中國勞工,致使東南亞人口激增。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歷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H. 古代民族大遷徙實在什麽時期
(一)華夏—漢民族的形成與先秦時期的民族融合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據傳說和考古發掘,炎黃時代至堯、舜、禹時期,黃河中游的炎、黃兩大部落,不斷地碰撞融合,結成聯盟向東推進,戰勝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團,建立起號令黃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聯盟,並擊敗江漢流域的苗蠻集團,成為可追溯的中國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們說,黃河中下游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華夏族肇興的腹地.
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一詞常被用以區別中原地區的民族與其周邊的民族(即蠻夷戎狄),然而,華夏族實際上也並非全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雛形之後,就像滔滔東注的長江,涵化萬水,匯合百川,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民族集團.大體在周代,在這個族體中,既有涵蓋了共同尊奉黃帝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華人」,又有華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當時,中原地區「華夷」逐漸走向一體,內遷異族已被華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齊、魯吞並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統一諸蠻,邊疆地區民族融合、兼並的速度也在加快.而華夏諸侯經過激烈的兼並、分化、吸收、統一,到戰國時期只剩下齊、燕、韓、趙、魏等幾個大國和在它們夾縫中的幾個小國了.即使是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秦、楚已同被稱為「諸夏」或「中國」,與周邊各族出現了進一步融合的趨勢.地區性的局部統一,為華夏一統奠定了基礎,也為以華夏族為核心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舞台.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並、擴張,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自東漢末年,由於政治的日益腐敗,統一的多民族大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歷三國和西晉的短暫統一,又出現了東晉十六國並立和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在這政權分裂、戰亂頻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國社會處於一個巨大動盪的旋渦之中.與此同時,由於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雜居,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其前身華夏族有著密切聯系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建立過政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與漢族融合.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在北方,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這些民族政權,一般不管哪個民族居統治地位,大都與漢族世族階級相聯合;同時,在政權的組合上又往往採取多種形式的聯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紛紛建立政權,一個最為直接的後果是:在中原地區形成了胡漢雜居的局面,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些民族在與漢族的長期雜居相處與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漸漸地,他們與漢族在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縮小,與漢族逐漸融為一體.如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乘,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到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合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當然,在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須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權後,為了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他順應民族融合的發展趨勢,模仿漢政權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實行了三長制、均田制,改胡姓為漢姓,改胡服為漢服,提倡胡漢聯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遷都洛陽,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這大大加速了胡漢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漢以來,就有不少華夏或漢族大批進入蠻族區、西南夷及嶺南地區.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為了逃避戰亂和苛重的稅役,或遷往河西隴右,或隨晉室南遷而偏居江左,甚至在傳統的蠻、俚、僚、爨等族聚居區,也能看到他們的蹤跡.與此同時,豫州蠻、荊、雍州蠻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調內地,成為南朝的編戶齊民.通過這種雙向的、對流式的遷徙雜居,以及不間斷的武力征伐、聯姻結盟和左郡左縣的設置等多種渠道,南方地區漢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漢化現象也日漸普遍.
(三)遼宋夏金元時期自五代十國以後,歷史又進入一個大分裂、大混亂之後的大統一的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權統治區域內進行,亦即主要在邊疆進行.二是在北宋——遼——西夏、南宋——金——西夏對峙、紛爭、沖突與逐步走向統一的過程中,由於民族大遷徙而再次改變民族分別格局,從而促進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為元的空前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宋的北部,遼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進了這一地區的民族融合.
建立遼的契丹源於鮮卑.它是在東滅渤海,頻繁征伐回鶻、新羅、吐蕃、黨項、室韋、沙陀、烏古等民族和不斷向南擴張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向南發展,遼治下的漢人日益增多,在與中原的沖突和交融之中,縮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了以漢文化為核心又帶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遼文化.
西夏為黨項族所建,而黨項族又是以黨項羌為主體,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區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發展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西夏建國後,勢力迅速擴大,相繼與北宋、遼、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時轄今寧夏、陝北、甘肅西部和內蒙古的一部分,為我國西北部的開發、統一與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源於黑水靺鞨,崛起於東北的女真,滅遼亡宋建立了金.金滅遼,承繼了遼文化,直接與漢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過程中,金把大批俘獲的漢人遷往東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遷出故地,散居契丹、漢人地區.這種民族間的遷徙、雜處,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統治下的青藏高原諸部族,大理國統治下的烏蠻、白蠻等民族,南僚蠻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彼此間的融合以及與宋的交融.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沖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其結果不僅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融於漢族,還有不少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I. 中國歷史上下哪個方向民族遷徙是很常見的
國歷史上下【由北向南】民族遷徙是很常見的
中國歷史上五次大規模民族遷徙
第一次在兩晉時期,大批中原人舉族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晉永嘉年間,因為五胡亂華,中原被北方游牧民族侵擾割據,為避難,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漢人紛紛渡過黃河南遷,當時被稱為「流人」。其中有一部分經過安徽渡長江到達江西北部。
第二次遷徙開始於唐代,大批北方漢民為躲避安史之亂,遷往相對安寧的江西福建廣東地區,成為第一批客家先民;另外,因為黃巢之亂,使江西北部的居民再遷往江西西部、福建西部及南部和廣東東部及北部。
第三次在兩宋時期,北方民族入侵,一批批漢民再次遷往江西福建廣東地區,與當地畲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逐漸交融,最終形成客家民系;南宋末年是客家民系南遷到廣東的關鍵時期。隨著蒙古軍的南進,江西福建客家先民隨敗退的宋王室進入廣東東部、北部。
第四次是明末清初,江西南部由於滿族統治者的蹂躪以及瘟疫發生,人口銳減,加上福建西部和廣東東部人口膨脹,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移,一部分客家人又回遷江西南部。另有一部分遷往廣東福建客家人由於湖廣填四川的政策遷徙到四川。
第五次在近代,不少客家人從廣東東部和福建西部一帶遷往沿海,大量客家人移民至南洋、台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