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有關中國城市地理的書籍
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本書是為北京大學課程《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地緣政治、區域經濟開發和文化景觀》編寫的教材。以中國區域自然條件與人類活動的互動關系為視角,闡述大地域、多民族統一國家在形成發展進程中的歷史地緣政治結構,在區域地理環境制約下,水陸交通線與城市的分布,地區開發的模式,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擾動;中國文化區域的劃分,文化擴散與融合,區域民間文化的特徵。本教材與多媒體講授相結合,按中國黃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北內陸、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淮海平原、山東丘陵、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嶺南地區、東北平原與山地、蒙古草原等大自然區的劃分來講授區域歷史地理。①講授本課程的目的是從區域的角度培養學生對祖國各地區自然環境、經濟與文化歷史地理的綜合性認識,適應學術研究和經濟文化建設人才的需要。區域性研究是進入21世紀以後,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熱點,是對以往的整體性、概括性描述之不能自圓其說的批評和補充,也是學術研究與現實社會需求相結合的"介面"。因此,我們期望這門課程和教材的內容能夠對學生觀察問題的視角有些新的啟發。
基本信息
書名
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頁數
503
作者
李孝聰
出版時間
2004-10-1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裝幀
平裝
『貳』 找一本介紹中國各城市歷史的書,人文,特產的書有嗎
1、《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是根據中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有關要求,為全面打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影響力,由國家有關部門主導,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組織實施的「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
根據中央的有關要求,《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擬於「十三五」時期開始,通過2-3個五年計劃,實現334個地級市的全覆蓋。其中,「十三五」時期擬計劃出版100個城市分卷。
2、《中國歷史人文地理》,本書系《中國人文地理叢書》之一。全書共分10章,較為系統地論述了中國歷史時期的人文地理概況。主要內容包括民族與疆域、行政區劃及其變遷、政治中心的分布與變化、人口分布與變遷、農業開發與地域特徵、工礦業分布與發展、城市與交通、商業發展與空間布局,以及歷史文化景觀形成的地理與歷史背景等。
3、《走遍中國》是一本實用的原生態自助旅行指南,書中提供了大量鮮為人知的人文、風光、地理信息,精彩的大圖附有原始的拍攝數據,讓攝影愛好者獲得更多有用的參考信息。
4、《讀城記》,易中天在2003年首次出版的城市散文集,於2018年1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新版,記錄了北京、上海、廈門、武漢、成都、廣州六座城市 的城市面貌。
5、《中華文化史》是2005年12月1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馮天瑜、何曉明。本書從地理背景、經濟土壤、社會結構等方面分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成機制,以及自遠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段內中華文化自發生到一統、多元、隆盛、內省、融合、陳暮開新、爛熟式微、蛻變新生的發展歷程。
『叄』 中國歷史地理 出現城市的條件不包括哪些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專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屬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
『肆』 歷史地理學的介紹及就業方向、優秀的大學
復旦大來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源不是歷史系)的最好,國家重點學科,按歷史學招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也有歷史地理按理學招生,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歷史地理按歷史學招生。北京大學地理學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城環的歷史地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北大歷史學一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理論上其歷史地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陝西師范大學西北環發中心(也不是歷史系)的歷史地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按歷史學招生。其他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甚至中國海洋大學也有歷史地理學。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城市與環境學院都有歷史地理,分別按歷史學和理學招生。
『伍』 中國最早出現地理是在什麼地方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專統稱。「地屬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陸』 中國歷史上都哪些地方定為首都
夏
先後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陽翟(今河南禹縣)、洛陽等地
商
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先後五次遷都。盤庚時,從山東曲阜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
周
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
東周: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
秦
建都陝西咸陽
漢
西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東漢:建都洛陽
三國(魏、蜀、吳)
魏:建都洛陽
蜀:建都成都
吳:建都南京
晉
西晉:建都洛陽
東晉:建都南京
南北朝
南朝(宋、齊、梁、陳):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
北朝:北魏 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東魏 遷都鄴(今河北臨漳)
西魏 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北齊 定都鄴(今河北臨漳)
北周 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隋朝
建都大興(今陝西西安)
唐朝
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宋朝
北宋 建都開封
南宋 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遼 建都皇都(今遼寧巴林)
金 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
西遼 建都虎思斡耳朵(今新疆伊犁)
西夏 建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
元朝
定都大都(今北京)
明朝
建都南京,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
清朝
定都北京
中華民國
建都南京,抗戰期間重慶為陪都,1949年後潰據台灣省台北市,成為地方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定都北京
註:歷史上的五代十國、十六國等地方政權未列入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不同的城市都曾經成為過中國的首都。其中西安建都時間最久,長達900多年。
古都並稱演變
四大古都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
七大古都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
八大古都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東南西北中國京都
首都在中國又稱為京城、京都、京畿、京師等。中國重要王朝的的京都在民間被按照方位順序進行分類。
* 東京(今開封,歷史上又稱「汴梁」,「汴州」)、東都(洛陽,古又稱「洛邑」)
* 南京(今南京,歷史上又稱「金陵」、「江寧」)
* 西京(今西安,歷史上又稱為「長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區的古都咸陽)
* 北京(今北京,歷史上稱為「燕京」、「北平」)
近代以來,少數民族政權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內同漢民族政權一樣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東西南北中國首都並不具有歷史學意義,而是一種民間的變稱。
各大古都
由於中原地區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鄭州和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八大古都中,有四個位於今河南。
在八大中國古都中,西安(周、秦、漢、唐)、洛陽(夏、商、周、漢)、南京(明、中華民國)、北京(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宋)、安陽(早期三皇五帝時代、商)五大古都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
而定都北京的金國、定都南京的東晉、定都杭州的南宋等等朝代,都是中國處於分裂時期的政權。
北京(明清)
西安(漢唐)
南京(南朝各代, 那時叫建康或金陵)
杭州(南宋)
洛陽(北朝各代)
沈陽(後金, 清朝入關前)
廣州(南粵王)
成都(蜀, 後蜀)
大理(在理國)
蘭州(西夏)
『柒』 如何評價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
一、發展特點
解放前,在我國地理學研究中,城市地理學屬空白。解放後,我國地理學工作者學習蘇聯,把地理學劃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少數經濟地理學工作者把城市作為經濟活動的中心,對城市進行了少量的研究。由於農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農業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性和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因此,地理學,包括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重點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當時城市地理學是地理學中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
1976年以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城市規劃工作受到重視和普遍開展,帶來了城市地理研究工作的迅速發展,80年代達歷史以來最旺盛的發展時期,大量論著出版。1994年,中國地理學會設立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70年代末以來,我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表現出如下特點:
1.研究領域日益拓寬,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斷更新
80年代,中國城市地理學主要進行宏觀及中觀研究,如國家和區域城市化和城市系統的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宏觀和中觀研究不斷深化,微觀研究開始增多,如對城市內部交通、環境、用地、就業、空間結構的研究。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地理研究已由靜態描述走向過程分析和動態機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數學方法逐步被運用於城市地理研究,不斷引進新技術和新手段,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注重研究課題的實踐意義和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我國城市地理研究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關鍵在於與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由於經濟地理學科的性質與城市規劃學科十分接近,另一方面,也由於規劃領導部門認識到,地理工作者參加編制城市規劃工作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廣大城市地理工作者紛紛參加規劃實踐,他們所編制的規劃方案,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查通過,成為法律性文件,並以此指導城市建設。可以說,我國的城市地理研究人員既是學者,又是實際工作者,他們既能為決策提供依據,又直接參與決策。此外,有不少地理學者參加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與規劃師、建築師共同開展城市規劃的學術活動。這一切為開展我國城市地理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城市地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交叉滲透愈益明顯
城市地理學就是要從各個層面研究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及其性質、規律和功能方面的發展模式,建立合理的空間布局的實體,實現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目標。而城市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又包括了內部結構的合理化、經濟活動的高效化、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和城市生態環境的優質化。然而,要深入開展這些研究,城市地理學的自身准備是不足的,於是開始與地理學其它分支學科和相鄰學科交叉。這種交叉是在多層次上進行的,包括對理論體系、方法論和結論的引用、移植和交叉。通過學科的交叉滲透,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4.從事城市地理研究的隊伍日益擴大,主要研究機構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風格
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中期,城市地理學研究主要限於一些綜合性大學及地理研究所,並開設了城市地理學課程,舉辦城市規劃培訓班。80年代中期以來,全國主要師范院校的地理系也紛紛開設了城市地理學課程,並參加所在地區的城市規劃和研究工作,城市地理學在大學地理系的課程設置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從事城市地理研究的工作者不斷增多,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呈現方興未艾的態勢。
在此發展過程中,全國較早從事城市地理學研究的機構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風格。如北京大學主要進行中國城鄉劃分標准、城市發展規模、城市化與經濟發展內在聯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南京大學主要側重城市化研究,近年來多進行區域城市化和海港城市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則把研究重點放在中國最大城市上海,致力於上海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研究。中山大學主要進行全國城市化、城市系統和珠江三角洲區域城市系統的實證和理論研究。近年來又把研究重點放在穗港澳城市帶形成機制和中國大都市走向國際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側重於工業城市和京津唐區域城市系統的研究。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主要進行城市群體,尤其是閩三角區域城市系統的研究和長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還有其它大學或研究機構也進行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正是由於這些單位和同行的不懈努力和改革開放的氣候,中國城市地理學才得以在短短十多年裡獲得長足發展。
二、主要研究領域
1.城市化研究
8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我國城市化研究的高潮期。而80年代末期以來側重於回顧與總結。
眾所周知,自1949年以來,中國的宏觀政策發生過多次變化,受其影響,城市化進程出現波動,並表現出與西方國家顯著不同的特徵和動力機制。因此對城市化進程、特徵和動力的研究十分活躍,特別是有關動力機制的探討,為深入探索我國城市化發展規律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然而,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發展水平、人口分布差異都很大,城市地理學者利用人口、土地、產值等指標,廣泛開展了城市化地域差異的研究。
80年代初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心的農村改革,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剩餘勞動力轉移頗受學術界關注。前期較集中研究轉移途徑和鄉村城市化類型,後期則轉為對轉移效果的分析、評述及新發展。
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戶籍制度的放鬆,人口遷移和流動量增加,城市地理學界與人口地理學界一起,廣泛開展了人口遷移的研究,側重於人口遷移特點、原因及其變化的研究,包括遷移量、遷移方向、遷移類型、遷移構成、遷移原因等方面。鑒於城市中暫時性人口的迅速增加,又對暫時性人口的現狀、特徵、結構、類型、成因、對策、發展趨勢等作了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調查研究。
2.城市發展方針的研究
長期以來中國採取「控制大城市規模,發展小城鎮」的方針,1980年明確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方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效益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目標,控制大城市規模的政策受到了沖擊,一場關於中國城市發展方針(也可以說是中國城市化道路問題)的辯論在學術界開展起來。在討論中,觀點分歧較大,分別有小城市重點論,大城市重點論和中等城市重點論。也有人認為中國的城市發展方針不應該是「規模政策」。同時,還從不同層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鎮的功能結構、戰略地位、小城鎮分類、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發展與政策等。並對中國大城市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研究,對中國大城市發展規律、內在機制進行探討。還總結了建國以來城市規模的投資效益和經驗教訓,開展了城市合理規模的研究。
3.城市體系研究
中國城市地理學界有關城市體系的研究可以明顯地分為兩個階段:①80年代末期以前,著重傳統的研究領域,包括等級規模結構、職能結構、空間結構和發展趨勢等;②80年代末以來,則側重城市體系更深一層的研究,即城市群體研究,包括城市群體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分布特點、形式、動態過程和空間結構特徵等。無論哪一階段,理論研究,同時結合區域規劃、國土規劃的研究都十分活躍。
城市地理學者一般採用數學方法來分析中國城市規模分布類型及演變,建立全國城市體系、分省區城市等級規模分布模型;結合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和人口、工業、交通等影響因素來研究城市體系的地域空間結構;對城市基本職能進行劃分,並根據經濟發展的地域結構特徵,探討城市職能地域組合類型;從分析區域城市化程度、工業、交通布局、區域內部與區域之間的空間聯系,以及城市體系的歷史演變和現狀特徵等方面著手,探討區域城市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影響因素、發展前景,編制市域、縣域城鎮體系規劃。
80年代末期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採取了不平衡發展戰略,區域差異迅速擴大,沿海經濟高速增長導致城市數目增多,城市規模擴大。在一些地區出現了城市密集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學工作者開展了城市群體研究,包括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階段、類型、特徵、發展模式和趨勢,以及城市群體的實例研究。
4.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
在中國,有關城市形態和內部空間結構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介紹國外理論的水平上,而對中國這方面的研究幾乎是空白。近幾年來才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有關中國城市形態研究,是從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等角度對中國城市形態發展演變作動力學機制的探討。有關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主要集中在內部功能分區和各功能區的相互關系方面。
改革開放帶來了第三產業尤其是商業的大發展,促使城市地理學開展對城市市場空間的研究,但側重城市內部商業網點結構分析。這些研究均是採用數學方法,對商業中心的規模、結構和等級體系進行分析,並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善商業企業區位布局的意見,或建立城市商業中心系統發展的動態模式,及其與該系統發展規劃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事務活動愈益活躍,城市中心商業區(CBD)的特徵日漸鮮明,因而逐漸開展了對CBD的研究,包括CBD的歷史演變、現狀特徵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等。同時,城市地理學者還與規劃師一起,參與了舊城改造的基礎分析工作,探討舊城存在的問題和形成原因,提出舊城改造、舊城更新的構想和對策。
我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研究剛剛起步,僅有少數學者介紹過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進展和實例分析,並用數學方法研究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要集中在識別影響社會空間結構的因素、社會區形成的機制,以及社會空間的類型方面。另外,對城市感應空間的研究也剛剛起步,主要運用西方的有關理論和方法對我國個別城市進行實證研究,分析意象空間的類型和影響意象空間的因素等。
『捌』 古代的金陵、直沽、臨安、汴梁是現在的哪些城市
古代的金陵、直沽、臨安、汴梁現在的城市分別為:南京、天津、杭州、開封。
1、金陵,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後,范蠡在今南京中華門外的長干里築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
2、直沽,金、元時稱潞(今北運河)、衛(今南運河)二河會合處為直沽。在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汊口一帶,為天津聚落最早興起之地。元延祐三年(1316年)置海津鎮,明永樂二年(1404年)築天津城,為南北漕運和海運的咽喉。
元時由於直沽聚落的發展,專稱舊三汊口一帶為小直沽,稱其東南海口附近一帶(今天津市東南海河北岸)為大直沽。
3、臨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升為帥府。
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9個縣。當時人口已達20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臨安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滅亡,前後共計一百三十八年。
4、汴梁,汴梁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對於開封的稱呼。 元朝初,沿襲金朝稱呼,仍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為汴梁路,為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治。「汴梁」始而得名。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建北京於汴梁。洪武二年(1369年),罷北京,復稱開封府,為河南布政司治。領州四、縣三十。
(8)中國城市歷史地理擴展閱讀:
一幅《清明上河圖》,東京繁花似錦,令人心神馳往。黃河兩岸的繁華市井,優美風光盡收眼底,這就是夢華之城東京開封。回到一千年前,華夏的土地上甚至是世界范圍內,要說最大的城市,東京汴梁當仁不讓,被稱為「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
一、東京汴梁人口
先看看同時期世界各重要城市的人口,君士坦丁堡當時是拜占庭帝國的城市中心,作為扼守歐亞大陸的重要港口,當時人口總數是20萬。吳哥當時是高棉帝國的首都,是東南亞的中心城市,有20萬人口。
世界公認的當時全球知識的中心,知識的創造地巴格達,人口13萬。日本當時經濟文化中心京都,人口18萬。汴梁當時登記在冊的男丁就有45萬人,推算出有120萬-150人生活在繁華的東京汴梁。
二、東京汴梁面積
歷朝歷代都城選址地方不同,城市大小也不一樣。比如漢朝長安城,據《中國城市歷史地理》研究記載,其周長25.7千米、面積約36平方千米;唐朝洛陽45平方千米,明朝南京43平方千米。
一千年前的宋朝,北宋東京汴梁由外城、里城、宮城三層構成。外城是在後周都城外城的基礎之上擴展建築,由原來的周長48里233步展至50里165步。根據考古初測驗證,外城大概是一個菱形,東牆、西牆7.6千米,南牆、北牆7千米,面積約50平方千米。
『玖』 《中國城市歷史地理》txt全集下載
中國城市歷史地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拾』 中國歷史地理試析中國古代城市在形制和布局上有什麼表象和特點
中國古代城池大體呈現長方形,且南北長,東西窄。例如漢洛陽,唐長安,宋東京。也有東西長,南北窄的,如明代北京城(內城),清代襄陽城。還有以當地河流湖泊走勢而建的,如明代南京城,南宋臨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