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世界歷史文庫》系列的電子書(txt除外)
世界歷史文庫 - 共享資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CA%C0%BD%E7%C0%FA%CA%B7%CE%C4%BF%E2&from=index&format=
新浪的帳號就能下,實在不行注冊一個也成,下不下來跟我說一下專,幫你下。世界屬歷史文庫去年又更新了很多,有的最新的可能還沒有電子書。
Ⅱ 按時間排序的世界歷史大事
1、梭倫改革
公元前年,梭倫以其威望和功績當選為雅典城邦的「執政兼仲裁」(「首席執政官」),開始進行具有憲政意義的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運動。
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個古希臘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政治改革之一,它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梭倫改革一方面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完善了國家制度,促進了雅典社會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創立了適合民主制發展的社會管理機制,為普通公民參與國家政治活動提供了制度保證。
梭倫的價值觀以及改革中創造的有利於公民行使職權的各種制度,對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義。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礎。
2、薩拉米斯海戰
薩拉米斯海戰(希臘語:Ναυμαχία τῆς Σαλαμῖνος,波斯語:نبرد سالامیس)是希波戰爭中雙方艦隊在薩拉米斯海灣進行的一次決定性戰斗。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100個民族組成的10萬大軍、戰艦800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遠征希臘。希臘聯軍只有陸軍數萬,戰艦400艘,且被封在薩拉米斯海灣內。
希臘艦隊成兩線隊形突然發起攻擊,發揮其船小靈活、在狹窄海灣運轉自如的優勢,以接舷戰和撞擊戰反復突擊波斯艦隊。經過一天激戰,波斯艦隊遭到重創,被迫撤退。
薩拉米斯海戰奠定了雅典海上帝國的基礎,強大無比的波斯帝國卻從此走向衰落。
3、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法蘭西王國香檳伯爵提奧波德三世率領。
目的本是要通過進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來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
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北義大利城邦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十字軍按威尼斯共和國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扎拉城(現克羅埃西亞的扎達爾)。
當時,威尼斯的總督名為恩里科·丹多洛,為一名失明的人,根據史學家記載那時他已逾八十,但丹多洛精明的頭腦和統帥的能力是十字軍無法想像的,他帶著威尼斯的商船隊跟著十字軍一起前進,他向十字軍保證可以幫忙解決錢糧的問題。
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軍佔領匈牙利的扎拉,此時,一個轉機徹底改變了這次十字軍東征的命運,一位名為小阿列克修斯的東羅馬王子要求丹多洛總督幫他奪回東羅馬帝國王位。
並換取幫忙付給十字軍欠威尼斯商人的糧錢的承諾,於是,丹多洛利用這東羅馬國內的糾紛轉而進攻君士坦丁堡,最終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後對城中居民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殺三天。
大戰過後,威尼斯共和國佔去原東羅馬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
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侯國。1261年,拉丁帝國被推翻,東羅馬帝國復國。
4、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
11世紀後,隨著經濟的復甦與發展、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絕望態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而這些傾向是與天主教的主張相違背的。
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義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當時義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一方面極度厭惡天主教的神權地位及其虛偽的禁慾主義。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天主教文化,於是他們藉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
因此,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而並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5、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關於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法國,普遍將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
1794年7月27日,法國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梭倫改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薩拉米斯海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藝復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大革命
、
Ⅲ 想了解歐洲史需要讀什麼書
歐洲通史是很多非專業歷史人要看的書。不過數目大內容龐雜數,讀完了你得到什麼了,要我說,歐洲史對於想對歐洲史有些深入了解的人來說,算是雞肋。要說哪本書就很好,就讀它了,沒有。關於歷史出版出來的書都還算不錯,即使真有一本公推不錯的書,你也不能只讀這一本,因為沒有一本書是全面的。你若真要詳細的,建議你分著看。歐洲史,不讀根源,也就是古希臘與古羅馬史,就等於歐洲史少讀了一半,現在很多歐美文學仍然在引用希臘羅馬的文化典故。甩也甩不掉。現在的希臘史書很多,我在幾個學校的圖書館就看見很多本,每本對照著看,會有互相的補充,你想要看一本得到全部細節,不可能的。書也不會瞎寫,你看著出版社還可以就可以拿來看。多看多對比。另外,你讀的時候,如果仍對希臘的淵源感興趣,讀一下」希臘城邦制度「,顧准寫的。沒寫完,人死了。很薄,但是價值很大的一本書。寫了希臘的淵源。讀完希臘羅馬史,就進入野蠻人入侵時代了。說的絕情一點羅馬是因為北歐野蠻人的入侵才覆滅的。這段歷史在羅馬史中肯定有詳細的記載。一些歐洲史也會記述,拿來互補著讀。沒過多久基督教就風行歐洲大陸了,從此開始一直到中世紀結束,可以讀一讀中世紀史。大量的書,我最喜歡這段,你記住,凡是寫」這段歷史是黑暗的年代「的書,都可以讀,但是讀來也沒什麼意思。這個時代其實是在黑暗中孕育希望的時代。期間發生了數不勝數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滋養了很多的歐美文化,文學影視不一而足。馬丁路德金一出現,宗教改革就開始了。什麼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後來的機械革命。什麼拿破崙,路易十三,等等等等偉大人物陸續登場,好戲連連上演。這個你就讀義大利史,法國史,德國史。這幾個國家的歷史會從此時到這將會去一些,更好的補充與鞏固中世紀史,這段銜接在整個歐洲史中極其重要。法國德國(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的發展可以很好地展現歐洲的發展歷程。當然,同時拿本線條比較粗的歐洲史來做大綱導讀。建議你讀一讀央視出的一套書,就叫世界歷史,一套幾本配彩圖的書,是先出了視頻在電視上播放後出的書。一搜就能找到。很好。讀完那幾本,就開始一戰了,一戰史,二戰史讀下來,就基本完成了歐洲史。另外,英國史,單獨看吧,不礙事,英國地理特殊,單著看沒問題。怎麼說呢,沒有大陸史有意思,可以說很沒意思。英國從諾曼登陸事件開始發跡吧。也看看吧,畢竟英國對世界歷史有很大貢獻。附加讀幾本,中東的歷史,也就是阿拉伯史,不多,從公元500來年才正式開始,讀到中世紀結束差不多那麼幾百年,在宗教力量的影響下阿拉伯人把歐洲的歷史深刻影響了。斯拉夫歷史,就是俄國那塊,算是東歐吧,也是700多年開始的吧,被東正教影響。附加而已。
Ⅳ 東方劍橋世界歷史文庫這套書一共多少部,多少本
好像有58本,而且每一部都非常好看
Ⅳ 世界歷史文庫 系列的電子書
去電來子圖書館源
列如
http://wenjin.nlc.gov.cn/zjtj/zjtj/ 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Ⅵ 寫各個國家歷史的系列書籍
去買」世界歷史文庫「這一系列書籍.主要選收國別史、地區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國別史為主體,適當輔以地區史。現在已經出了80多個國家了,每本書的價格會在40元到60元之間
Ⅶ 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歐洲歷史入門讀物
歐洲歷史入門讀物其實也有很多種,我當時在大學的時候就是通過歐洲歷史簡史這回本書難了解歐洲歷史的,答這本書通俗易懂,並且在許多章節都配有圖片,很容易的讓我們理解歷史上的各種事件和人物,所以我認為你想了解歐洲歷史的話,就應該讀這本書。
Ⅷ 今人該怎樣研讀世界史
■「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歷時5年,煌煌76種90冊之巨的宏大的漢譯世界史出版工程日前竣工。這套由商務印書館、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以及東方出版中心聯合推出的《世界歷史文庫》,一經問世即引起史學界的關注。
世界問題也是中國問題
據介紹,與國內其他的同類歷史書相比,《世界歷史文庫》的特點在於不僅收入了廣受注目的國別史、全球史、當地史,更注重拓展和創新,引領對歷史新角度空白點的挖掘,既涵蓋了比較新穎比較熱門的地理史、海洋史,又補足了在國內屬於稀缺品種的若干國別史。
在研討會上,來自史學界的與會學者表示:在全球化時代,關注世界各國各地區文明發展的源流、現實和未來,不僅僅是新世紀人文學科的一個重點課題,也是許多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強烈興趣之所在。
甚至,關注別國熱點,不亞於關注自身狀況,也已經成為心態開放、視野開闊的許許多多當代中國人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
如今,中國國力逐漸增強,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問題既是世界問題,世界問題也是中國問題,認識、研究、解決中國的問題,也應該從世界的視野來觀察,了解世界歷史的必要性越發顯著。同時,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
國別史在今天過時了嗎
然而,今人又該怎樣研究世界史?如何看待國別史?學者們的視角則各有不同。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副研究員黃艷紅認為,從研究者的角度來說,歷史的認知跟現實的關系非常密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術,沒有一勞永逸的歷史雛形。他舉例分析說,比如說「太平洋史」,這類著作是有一點超越我們過去傳統國家議事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引起一種新的歷史思維,即不要老是以國別史為主。
那麼,做國別史的研究在今天是否有些過時了呢?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高毅指出,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像國別的歷史,用單獨民族國家的眼光研究歷史的做法,幾乎是越來越不合時宜。而國際史,則是跨國家、跨文化地研究歷史,因為不管是哪個國家,都要有廣闊的視野和全球的眼光。
高毅說,我們研究世界的歷史,外國的歷史,要有一個大的格局,要把中國納入進來,做比較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國別史這樣一種研究乃至它的出版、介紹是越來越不合時宜了。但他同時亦表示,盡管如此,國別史的東西,對當下的中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因為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學術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好的國別史著作的引進、翻譯、介紹還是必要的,對學術發展有它的意義。
新的眼光與經典的生命力
由於世界史、國別史基本上都是以譯著出版,那麼翻譯誰的版本、什麼版本就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
北京大學著名歷史學家錢乘旦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家出版公司,做了兒童世界史讀本,圖文並茂,很漂亮。但是,用了3個篇幅講第二次世界大戰,卻沒有蘇德戰場。「這是什麼意思?現在有些西方歷史學家,是有意識地在抹煞蘇聯紅軍在二戰當中的作用,這是一個傾向,很多剛出現的歷史書,好像完全沒有蘇聯。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我不認為最新出來的書就一定是最好的書」。
錢乘旦表示,其實最新出版的書實不見得比以前寫得好。有一些經典性的著作,它已經被格式化,大家都認為是好的,這才是真好。「剛剛拿出來的東西,也可能會提出一些這樣的觀點、那樣的觀點,你覺得似乎是很新鮮,讓大家覺得以前沒有讀過這樣的東西,現在提出來了;但我覺得它不見得比經典的東西有生命力」。
說到國別史該翻譯誰的版本的話題,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於沛看來,特別是亞非拉美的國家歷史,大部分是美國的成果、西方的作品。怎麼能夠選擇出那些盡最大可能反映接近其國家歷史的發展的版本,這樣的過程確實很艱苦。
錢乘旦則認為,現在關於世界的歷史,在相當的程度上是被(英文)化的。如果翻譯的作品全部是西方人,特別是英美作者的著作,通過他們去認識世界這會不會有問題?
「打個比方,比如說俄羅斯人,他為了了解中國的歷史,要翻譯一本中國史,他找什麼書,他找美國人寫的中國史翻譯過去更好,還是翻譯一部中國歷史學家寫的中國史更好呢?我認為對俄羅斯人而言,更加能夠讓他們明白中國歷史的,一定是中國的歷史學者寫的中國史。」錢乘旦如是說。
Ⅸ 關於奧地利歷史、巴伐利亞帝國的書籍有哪些
世界歷史文庫:奧地利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ia]世界歷史文化叢書:德國通史
德國史:1918-2008(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