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發展的不平衡狀況有哪些
第一、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農村文化建設由於受政治、經濟、地理及重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發展很不平衡。近年來,農村整治改造、村道硬化、飲水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為解決資金不足的窘境,許多農村變賣閑置會堂、校舍等集體資產,出現現有文化陣地流失。另一方面,由於集體經濟薄弱,新建文化設施投入不一,文化陣地建設難度較大。目前,我縣農村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較好的,這些村鎮一般經濟基礎好,領導較重視,交通方便,鄉鎮文化員齊全,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較好,有經費投入,能常年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大多數農民有一定文化素質,所佔比例約為30%左右;二類是一般的,雖然有專職文化員,經費投入較少,文化站沒有陣地,活動不經常,只在春節期間才搞一些文化活動,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一般,所佔比例約為40%;三類是較差的,這些村鎮經濟基礎薄弱,基層領導不重視,人口少而居住分散,農民文化程度較低,這里的文化站名存實亡,沒有經費,常年不開展活動,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較差,所佔比例約為 30%,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
第二、農村文化經費投入不足。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經濟基礎的支撐,對農村文化事業建設來說更是如此,當前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基礎薄弱,財力捉襟見肘,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有限。二是政府投入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總量偏少,嚴重製約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三是農村文化建設氛圍不濃,社會力量參與仍然缺位。不少鄉(鎮)、村領導幹部對農村文化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認為只要搞好經濟就行了,有的存在著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的現象。認為經濟建設是實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夠體現出政績,而文化建設是虛的,一時不能見效,政績一時半會難以體現出來。所以,有的口頭上強調要重視文化建設,而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部分村級幹部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認為文化建設是上面的事,是「城裡人」的事,農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飽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農村文化建設可有可無,導致部分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俱樂部常年沒有或只有很少活動經費,文化設施簡陋,無法起到宣傳教化、休閑娛樂的作用。
第三、農民文化生活內容單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農民的思想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與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比,農村文化生活發展滯後,主要表現為:(1)文化生活消費偏低。多數農戶幾乎沒有文化消費概念,年輕者認為看看電影、上上舞廳、看看錄像便是文化消費,年長者則乾脆認為花那個冤枉錢幹嘛,有那錢還不如多買點吃的。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幾近於零。(2)文化生活方式單一。多數鄉村的文化生活所擁有的僅是山歌、看戲、舞龍燈活動等,而這些活動大多與重大農事活動和逢年過節緊密結合在一起。(3)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勞作之餘,農民的消遣活動大多集中在走親訪友、串門、閑聊、看電視、聚眾喝酒,甚至賭博打牌和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等。
第四、基層文化隊伍匱乏不齊。一些鄉鎮在機構改革中忽視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鄉鎮文化幹部大多為兼職,有的常年工作不姓文,造成閑時有人問,忙時無人管的局面。由於歷史原因,有的鄉鎮文化站現今還沒有專業文化幹部,原來有的文化專業人員紛紛跳槽,在職的長期得不到培訓學習,整體素質亟待提高。鄉鎮文化幹部隊伍薄弱,大多數村級沒有文化管理員,文化工作沒有「腳」,難以站穩。隨之而來的後果是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後備力量明顯不足,文化工作質量不高,各項文化活動正常開展受到制約,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第五、「不良文化」在農村佔有一定的市場。一些鄉村神漢、巫婆、看相、算命、看風水等封建迷信活動還時有出現,農村紅白喜事中還存在大操大辦的現象,不僅浪費嚴重,也為封建迷信的滋長提供了土壤。近年來,黃、賭、毒等丑惡現象又有所抬頭,許多農民認為在茶餘飯後打打牌、搓搓麻將、輸贏幾個小錢消遣時間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特別是農閑時節,賭博現象更是比比皆是。部分村文化建設認識不足及受經費等因素的制約,先進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農村農民缺乏精神食糧,不能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加上少數農民缺乏現代文化意識,很大程度上給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滲透和腐蝕的空間。
第六、農村文化建設環境不夠優化。 首先政策不夠配套。文化建設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進機制。而目前文化建設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規定較少,文化事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如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政策等,政府往往對城鎮文化建設比農村文化建設更加重視,其次,農村文化建設氛圍不夠,農村文化建設氛圍不如城鎮文化建設氛圍濃厚。有的領導對農村文化工作認識不足,沒有把它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不能積極主動地去解決當前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致使有的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名存實亡。農村文化活動處於癱瘓或半癱瘓狀態,鄉鎮文化活動經費無保障。文化站財政撥款僅僅是人頭費,鄉鎮文化站沒有相應的購書、訂閱報刊、開展活動以及正常業務工作的辦公經費,農村文化活動難以展開。
❷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怎樣體現均衡與穩定的
一、政府主導投資,保障充足的經費,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前提
義務教育經費總量不足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是世界各國在義務教育普及的歷史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的兩個問題。政府在義務教育投入中佔有主導地位,並且建立規范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各國解決這兩個難題的共同做法。與我國毗鄰的日本、韓國,是二戰後經濟崛起的兩個典型,其政府非常重視教育投資,把普及義務教育經費列為投資重點。
日本義務教育占公共教育經費的比重,1949年為71.2%,1950年為72.1%,1951年為69.9%,1952年為65.9%,此後一直保持在50%以上。韓國在20世紀50年代把文教經費預算的75%投入到初等義務教育。在韓國光復後的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政府共投資536.7億韓元改建基礎教育設施,投入86.7萬韓元用於向562萬名小學生提供教科書。
由於政府在義務教育投入中始終佔有主導地位,保障了義務教育經費有穩定、充足的來源,為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美、日、德、法、英等發達國家,在普及義務教育過程中,都建立了適應本國國情的、規范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通過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各級政府對義務教育的責權劃分比須明確,使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有了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同時,轉移支付的額度建立在完整、准確的統計數據基礎上,使經費的投入更科學合理,減少了隨意性。
二、制定教育政策法規,集中體現政府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選擇
政策法規的制定集中體現了政府發展教育的政策選擇重點。日本在二戰後為了統一配置有限的教育資源和強調國家發展教育的意志,出台了《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依照這些法規,在日本,只要是一所學校,無論這所學校規模大小,在校學生數多少,學校都必須具備辦學的必備條件和設施,執行統一、規范的教學要求。1954年還頒布了《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對邊遠地區教育給予傾斜和扶持。上海市為了促進中小學標准化建設,1990年頒發了《上海市中小學建設標准》,1997年制定了《上海市建設一流基礎教育規劃》,明確提出了學校建設的「法制化與標准化」要求。
三、優化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扶持薄弱學校,是加速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措施
調整學校布局,改造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是近幾年我國各省市為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普遍採取的比較有效的做法。上海市1999年正式啟動了「上海市中小學標准化建設工程」,3年撤並520所薄弱學校,按新標准改建300多所中小學,學校設備設施和其他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學校之間差異縮小。江蘇省從2001年開始進行新的中小學布局調整,將學校布局調整與改造薄弱學校結合起來,縮小了校際之間辦學水平的差距。
四、建立教師交換、輪崗制度,是保障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策略
教師隊伍素質是決定一所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為了縮小校際之間的差距,採取教師定期交流制度是一項基本的策略。日本公立學校的教員屬於國家公務員。日本的教育法規規定,一個教師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不得超過5年。一般3至5年內,各校間進行師資輪換調整,保證了各校間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的相對均衡,特別對偏僻地區薄弱學校狀況的改善,作用更為顯著。江蘇省也採取了一些教師交流的措施,促進省內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比如建立並落實蘇南五市與蘇北五市的教育對口幫扶工作;每年從蘇南地區學校中選拔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對口支援蘇北地區農村學校,任教三年等。
五、加強教師培訓,是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選擇
加強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選擇。芬蘭基礎教育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有特色的教師培訓。為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知識水平,芬蘭各教育機構鼓勵教師開展積極的自主學習和研究,免費為他們提供在職或脫產培訓和攻讀學位。我國非常重視教師培訓。1999年至2002年開展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對1000萬名中小學教師進行輪訓。上海市探索形成「理論學習——導師指導與教育實習——專題研究」的研修一體化培訓模式,各級骨幹教師培訓率達到10.6%至45.9%,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起到了帶頭作用和輻射作用。「十五」期間,上海市將加大信息技術、外語、藝術和綜合類課程師資的培訓力度,使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雙語教學能力、中國文化底蘊和法制觀念上有明顯提高。
世紀之交,我國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這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歷史性成果。但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是比較薄弱的,基礎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發展不平衡,城鄉、東西部之間的教育發展水平差距拉大,不同群體之間接受教育的機會有明顯的差距,這些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高度關注。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樹立一種新的發展觀,即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觀,並將此作為當前和今後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項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
確立和堅持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原則,是從落實基礎教育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出發的戰略決策。基礎教育是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為培養各級各類人才打基礎的,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基礎教育總體水平的提高是經濟總體水平提高和社會文明總體水平提高的基礎,是增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具有如此鮮明的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特徵的基礎教育必須均衡發展。得不到均衡發展,基礎教育的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的發揮必將會受到影響。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是實現提高基礎教育總體水平的重要途徑。
基礎教育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密切相關。堅持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原則,是基礎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本質要求,體現社會主義教育的公平與公正性原則。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滿足人民群眾接受教育首先是義務教育的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較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組成部分的教育事業,要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的需要,使每個地區的孩子,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孩子,使每個社會群體的孩子,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必須在積極發展的同時,努力促進均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宗旨,才能展示制度的優越性。因此,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也是教育工作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進入新世紀,基礎教育面臨新的挑戰,改革和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解決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就是其中艱巨的任務之一。形成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有深刻的歷史原因,要逐步消除差距,實現均衡發展,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因此,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理想,一種境界,但它決不是遠離我們實際工作的抽象理念。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正在成為我們制定教育政策要遵循的重要原則,而且逐步成為我們衡量和評價基礎教育的重要標准。堅持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對於基礎教育持續、健康發展,遏制當前不合理的教育非均衡發展的趨勢,對於維護社會的穩定,都有著現實的意義。我們必須堅持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原則不動搖。
論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摘 要 基礎教育的非均衡發展,不僅給教育本身,而且對社會都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通過政策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不僅是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
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是一個歷史范疇。隨著時代的進步,其內涵也在相應地發生著變化。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為實現義務教育目標而努力的時候,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涵義是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機會;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後,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價值取向是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進步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具體目標是為盡可能多的人提供盡可能好的基本的教育。
世紀轉換之際,我國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之所以成為人們關注的課題,根本原因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沿著非均衡發展格局演進,並產生了相當多的問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國家為了均衡地發展基礎教育,採取了若乾重大措施。1995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這部法律規定,國家根據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扶持邊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①法律醞釀過程中和頒布之後,中央政府啟動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面向中國內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窮地區提供幫助,發展這些地區的教育事業,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期望減緩教育的差異。在整個90年代,政府「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影響涉及全國22個省份和自治區,義務教育扶貧資金的總計投入約為人民幣100億元,興建了56921所學校。②就中國本來並不發達的經濟狀況而言,上述追求均衡地發展教育事業的努力應該說是顯著的和令人鼓舞的。然而,現實告訴人們,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慣性依然強大,問題依然突出。因此,人們怎樣看待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或非均衡發展,以及如何消解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便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形態
我國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呈現多種形態。
第一,教育資源配置呈現非均衡形態。例如,1999年,按全國平均計算,普通高中生均經費是2695.90元,城市初中和農村初中生均經費分別是1101.84元和861.64元,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生均經費分別是625.36元和519.56元。③這種差異說明,受教育者由於接受不同階段的基礎教育,因而實際上享有著不同數額的教育資源。
第二,教育資源分配差異呈現擴大趨勢。在1994年至1999年期間,全國普通高中生均經費增長1162.17元,增幅75.77%;城鎮初中生均經費增長353.21元,增幅47.17%;農村初中生均經費增長246.16元,增幅39.99%;城鎮小學生均經費增長236.87元,增幅60.97%;農村小學生均經費增長189.96,增幅57.63%。③這些數據表明,基礎教育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教育階段生均教育經費增長差異擴大。如果考慮到不同地區原有的差距,那麼達一問題將會更為嚴重。
第三,教育資源分配呈現校際差異。其突出表現是重點學校與非重點學校享有不同的教育資源。這一現象已經受到廣泛的批評,因而,這里不再贅述。
二、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的負面效應
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滋生了極為明顯的消極後果,這些消極後果對我國社會公平和社會進步均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第一,非均衡發展導致不同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產生差異。上個世紀80年代後,我國實行基礎教育分級管理體制。一些邊遠落後區域由於自身經濟相對落後,因而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和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這種狀況直接導致基礎教育的非均衡區域發展和不同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異。統計表明,在全國6歲以上人口中,落後地區大專和高中教育程度者所佔比例明顯低於發達地區,而初中、小學教育程度者和文盲所佔比例明顯高於發達地區。④
第二,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導致社會中的一些群體面臨不利的教育處境。基礎教育的非均衡發展不僅表現於不同地區,同時還表現於同一區域和同一教育階段的不同學校之間,並形成重點中學和一般中學的分別。前者受到政府的重點支持,享有較高的聲望,具有較高的教育質量,而後者無論是在教育質量和辦學聲譽上,還是在辦學設施和經費數額方面,均無法與重點中學相比。重點學校與一般學校的差別一方面引發了普通的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的擇校浪潮,另一方面,使一些出身於無力通過金錢、權力和社會關系擇校的家庭的受教育者面臨相當不利的處境,形成了階層教育差異。這種差異是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最為深刻的負面影響。一項調查告訴人們,在我國大學本科院校中,出身於不同職業家庭的學生分布明顯地不平衡。例如,農民和工人在從業人口中所佔比例達到69%以上,而他們的子女在大學本科高等學校學生中的比例只有29.4%。相形之下,國家黨政機關幹部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在從業人口中所佔比例只有2.02%,但是,他們的子女在本科高等學校學生總數中的比例卻高達15%。⑤這一現象說明,基礎教育的非均衡發展實際上成為階層教育差異的重要原因。換言之,家庭職業地位較低的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總體上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無法享有真正平等的教育機會,並因而走向了不同的社會職業階層。
第三,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助長了性別教育差異。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對性別教育差異發生作用的機制是:其一,在重點學校與一般學校的格局下,受到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一些沒有能力為子女擇校的家庭更多地讓女性兒童接受一般學校的教育,而由於重點學校的教育質量無可爭辯地高於一般學校,因而,更多的女性兒童實際上面臨不利的教育境遇,並在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後放棄接受教育。這種情形在廣大農村地區是人們公認的事實。其二,由於女性兒童在教育中面臨不利的處境,因而,她們在進一步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實際上持續性地處於不利境地,在整體上無法與男性受教育者競爭。因此,基礎教育的非均衡發展導致處境不利的人群面臨日益不利的境遇。在本質上,這是一種擴大差異的教育發展趨勢。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在小學和幼兒園階段,男女學生比例差距並不太大,但是,進入普通高等學校後,女生比例明顯低於男生。男生占高等學校學生總數的61.69%,女生占高等學校學生總數的38.31%,兩者相差23.38個百分點。基礎教育的非均衡發展體制中沒有包容對女生更為有利的目標和取向,是產生負面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實踐中,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還有著其他負面表現。其一,由於上述問題的存在,我國政府在「義務教育扶貧工程」中的努力成效受到抑制。其突出的事實是,非均衡發展實際上潛在地包容了整體向優傾斜的價值取向。質量、層次較高的學校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往往能享有更多的資源,就讀於其中的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質量、層次較低學校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地區的學校獲得的資源相應地較少,就讀於這樣的學校的學生所能享有的資源和教育質量明顯是次等的。這種向優傾斜政策直接淡化了社會的公正。其二,基礎教育的非均衡發展還鑄成學校等級意識和學生等級意識,並將這樣的意識發散至整個社會。在競爭重點學校的壓力下,相當多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競爭之下,學校和教師被迫將注意力投放於有望進入高質量學校的學生身上,而忽視學業成績一般和較差學生的需要。部分學業成績一般的學生不僅沒有愉快地接受教育的體驗,有時還會遭受歧視,甚至中途輟學。與這樣的意識和實踐相應,社會關注更多的是重點學校,人們嚮往的是發達地區,而接受一般學校教育的學生或生活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地區的人們,往往在社會上受到低層次評價。
三、實行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的設想
在實踐中,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忽略了地區、民族、階層、性別和平等等多元價值。我們認為,我國現階段的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政策應該逐步淡出,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均衡地發展基礎教育。
第一,貫徹教育平等原則。這一原則包括入學機會平等和資源分配平等。在入學機會上,不僅要保證每一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能有學校入讀,而且還應切實地進一步消解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之間的差異。為此,應在基礎教育階段實行無差別的個人入學機會平等原則和學校之間教育資源分配的平等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的教育平等精神。法律規定的平等教育機會不僅是指人生教育起點入學機會的平等,更應該包容人生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平等和所享有的教育質量平等。保證基礎教育階段中的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平等和教育質量平等,其實是保障受教育者教育過程平等和教育成功概率平等的基本條件。缺乏這樣的條件,就沒有教育機會的真正平等,其他一切平等設想和措施也都會落空。這種情況顯然不能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平等精神。因此,消解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之間的差異,以及貫徹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入學機會平等原則和學校之間教育資源分配平等原則,是真正克服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基本途徑。
第二,貫徹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則。這一原則是美國學者萊伊·道格拉斯(Rae,Douglas)提出的處理平等問題的最為重要的原則。在萊伊看來,人們可以從多種角度理解平等。其一,區分平等對象。從這一角度來看,平等的對象包括簡單的無差別個人平等、組內平等和組際平等。個人平等是指每個具體的個人無差別地享有平等的機會。組內平等是指將不同組別,追求每組內部成員的平等,而忽略組與組之間的平等。組標平等是指將平等對象分為不同的組別,追求組際平等,而忽略組內平等。男女平等的主張便是這樣的平等。因為無論是何種女性主義,其間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追求男女之間的平等,而沒有顧及女性內部的平等。其二,明確資源平等類型。在這里,平等的內涵包括邊際平等和整體平等。前者是指將可以平等化的資源平等地分配於平等的對象,而不考慮每一對象原有的基礎和這種基礎所造成的分配結果的不平等。後者是指當可供平等化的資源少於平等化的要求資源時,不平等地分配可以平等化的資源,以求縮小或擴大分配結果上的差異。其三,闡明平等原則。多種平等取向加以組合,可以獲得多種平等選擇。因此,平等引起的爭論實際上與人們在不同選擇意義上討論平等有一定的關系。面對多種選擇,萊伊提出了選擇平等的原則,包括平等考慮、差別對待和利益最大化原則。平等考慮原則是指人人皆應獲得平等的待遇;差別對待原則的內涵是指,如果人們存在差別,應該對之實行差別對待,而差別對待的前提是平等考慮」,即在平等的基礎上和觀念上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對象;利益最大化原則是處理平等考慮和差別對待的准則,達一準則要求平等或差別待遇切合平等化對象,符合平等化對象的利益。
萊伊的思想給人們的啟發是,就我國現實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整體的發展水平而言,實行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任重道遠。在現階段,我們能夠做的是吸取萊伊的思想,設計適合我國國情的基礎教育發展政策。這樣的政策應該包含:其一,在教育資源方面實踐整體平等原則。促使教育資源傾斜流向條件較差的學校、村鎮學校、落後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縮小同一層次、類型學校之間的差異和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盡量淡化受教育者由於進入不同學校或處於不同地區而形成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其二,在價值取向上選擇利益最大化原則。無論為受教育者提供何種教育機會,採用什麼原則分配教育資源,都應該平等對待、差別對待和最大化原則並重,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應該最大化地促進受教育者的利益。利益最大化原則應該是逐步緩解教育差異,邁向均衡地發展基礎教育的可行的和現實的思路。
第三,矯正平等和補償平等原則。這是美國學者柯爾曼(Coleman, james)提出的消解教育差異的原則。矯正平等的內容是採取經濟措施補償那些能力優秀但沒有優越背景的人;補償平等的核心問題是對那些生來基因不良,或者處於惡劣環境中的人進行補償。⑥柯爾曼開拓出新的探討教育平等的思路,對人們認識和評價教育平等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事實上,我國政府已經循著以上途徑作出努力。其突出標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專門規定,扶持和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和落後地區發展教育事業。政府特別設立專門的扶持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基金,促進這些地區的教育發展。提出這些法律規定的前提正是確認矯正平等和補償平等的設想,並據此促進不同區域之間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和整個社會中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此外,基礎教育階段各級學校的助學金制度也在試圖縮小教育差異。這一制度嘗試減輕一些出身於低職業階層家庭的受教育者的經濟負擔,幫助他們面對不利的境況。不過,所有前述法律規定和相應的制度安排應該更為廣泛地貫徹於整個基礎教育領域,不僅使來自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較低職業階層的受教育者和女生優先獲得教育機會與資源,而且還要克服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產生的各種教育問題,使這些法律規定和制度安排能發揮出更為突出的重要作用。
❸ 舉例簡述中國古代文學文體發展的不平衡現象
一方面,各抄種文學體裁的形成和成熟的時代不同,詩歌和散文詩最早形成的兩種問題,商周之時便有,到了魏晉南北朝才有了初具規模的小說,而到宋金兩代才形成了戲曲文學,各種體裁形成的時間相差數百年甚至一兩千年;
另一方面,各種文體從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過程的長短也有所不同,如小說從遠古神話到唐傳奇,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但賦從楚辭發展到最初的騷體賦再到成熟的散體大賦,過程就斷了許多。
(3)中國歷史平衡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各時期的主要文學樣式:
(1)上古時期:神話傳說;
(2)先秦時期:散文(歷史散文、諸子散文);
(3)兩漢時期:辭賦樂府民歌歷史散文;
(4)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等;
(5)唐代時期:詩;
(6)宋代時期:詞;
(7)元代時期:曲;
(8)明清時期:小說。
❹ 中國社會發展不平衡的表現
1.貧困群體巨大。
(1)農村貧困人口。截至2004年,中國有2610萬農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4977萬農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他們處於絕對貧困線與相對貧困線水平。同時,失地農民已達幾千萬人。
(2)進入城市的農民工。農民工是中國傳統戶籍制度下的一種特殊身份標識,其農村戶口阻礙著其真正融入城鎮社會和工業勞動者群體,並被面向擁有城鎮居民的相關制度(主要包括社會保障制度等)所排斥,而且因缺乏相應的保障更易遭遇各種意外風險以及陷入生活困境等。
(3)城市中以下崗失業者為主體的貧困階層。隨著中國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大批城鎮職工因企業的關、停、並轉而失業、下崗,城鎮的貧困發生率有了較大的上升據統計,全國城鎮貧困人口估計約有三千萬人,貧困面為8%左右。
(4)殘疾人群體。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口,其中1700萬處於絕對貧困中,1200萬是農村絕對貧困人口。
2.失業問題比較嚴重。
「十一五」期間,我國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1300多萬人。2300多萬人需要就業安置。加上每年需要安置一大批退伍軍人、幾百萬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近幾年登記失業率一直接近5%,實際失業率可能更高一些。我國現在還有1.5億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隨著城市化加快,失地農民的增多,意味著1億多農村勞動力還需要轉移。2003年大學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為70%,專科生僅為40%。
3.社會貧富差距過大。
一是以基尼系數已經超過國際公認的承受線。2004年為0.458。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0%;最富裕的20%人口與最貧困的20%人口之比為10.7。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城鄉居民收入之比擴大到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民基本上不享受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而城鎮居民享受了各種福利和補貼,如加上社會保障中的福利和補貼,實際上的城鄉收入差距在6倍上下。
三是地區間差距擴大。最高的省與最低的省差距超過3倍。
四是行業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2004年同期則達到4.25倍。
五是不同經濟性質的單位職工收入差距越來越大。2001年發展到1.77∶1。
六是城鎮內部各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的擴大速度明顯加快。收入最高的10%家庭財產總額占城鎮居民全部財產的比重將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財產總額占城鎮居民全部財產的比重僅會維持在1%上下,80%中等收入的家庭僅佔有財產總額的一半。
市場經濟肯定要有差別並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廣大群眾對憑自己的誠實勞動和依法經營而富裕並沒有意見,主要對以下幾個問題關註:一是詬病那些通過旁門左道而暴富者;二是一些暴富者為富不仁、富不思進,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感不強;三是一些輕松暴富的群體富不思源,把自己的成功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和稟賦,缺乏對社會的感恩心理。四是現在的一些貧富差距是由機會不均等、起點不公平、體制不合理造成的,一些壟斷行業和「油水」部門的畸形高收入。
4.有的地方工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和保護。
勞動者的工資偏低,且常常被隨意地剋扣和拖欠。目前中國9400萬進城務工農民,被拖欠工資竟高達1000億元。 勞動時間延長。勞動條件惡劣,職業安全保障不足。勞保福利欠缺。勞動合同制度亟待完善。工人的合法權利乃至人身權利受到侵害。
❺ 中國歷史有什麼特點
中國古代文明歷史的特點如下:
1、政治上:從分封制、宗法制逐漸發展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一方面,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加強;另一方面,官僚體制逐漸代替了貴族體制,專制皇權逐漸形成,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礎。
2、經濟上:農耕經濟是中國古代經濟的典型特點。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以家庭為能為的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成為中國國古代經濟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礎上,手工業、商業在先秦、秦漢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3、文化上:在學術領域,經歷了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的演變,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基礎。
4、文學上:《詩經》和楚辭分別成為我國古代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5、科學上:形成了東方特色的實用科學。
民國時期的中國歷史:
民國時期,中國社會始終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中國社會這種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沉淪」與「進步」共生的發展態勢。
1911年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君主專制王朝,但並沒有結束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民國成立後的38年中,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在「半殖民地」的泥潭裡越陷越深。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入侵後,中國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國史,實在是一部中國社會的沉淪史。
然而,帝國主義的侵略並沒有能完全阻止中國社會向現代轉型的步伐。在與帝國主義抗爭的過程中,中國開始走向世界。封閉型的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被打破,中國被迫開始了痛苦的現代化歷程。在中國逐漸融合於世界的過程中,封建的自然經濟開始瓦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了。
民國成立後的38年,中國資本主義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封建勢力遭到嚴重的沖擊,中國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資本主義性社會。一部民國史又實在是一部封建勢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資本主義的成長史。
一方面由於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中國社會在一步步沉淪;另一方面,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是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奮力抗爭,中國社會在一步步轉向現代,「沉淪」與「進步」共生,是民國時期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一大特徵。
❻ 我國歷史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方言也不一致,但兩千多年以來,文字卻始終是統一的,這是為什麼
第一是因為我們在秦朝時就大一統了,不光是國土的統一,也是文字文化的一種統一。當回時的統一文字是小答篆。
第二我們的的文字和西方不同,西方是採用拼音拼寫方式,而我們的文字是以象形等為基礎。就算是方言各有差異,寫法都是統一的。漢字表音能力不強,但表意能力是很好的。試想如果用拼音文字,那麼各地就會根據本地的讀音來拼文字。但我們漢字主要是表意象形的,不會用方言區拼字。
❼ 中國歷史階段如何劃分
1、古代:170萬年前-1840年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
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2、近代:1840年-1949年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3、現代:1949至今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7)中國歷史平衡擴展閱讀
中國各歷史階段的劃分依據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主,包括政治制度,文化水平,以及某個重大歷史事件為輔。1840年鴉片戰爭結束了我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制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遭受列強的侵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族獨立和解放,是劃分近代和現代的依據。
❽ 中國古代平衡光明與黑暗的神叫什麼
燭陰又名燭龍,睜眼是白晝,閉上眼就是天黑[其瞑乃晦,其視乃明]
吹一口氣就是冬季,呼一口氣就是夏季
,燭龍不吃不喝也沒有氣息
,身形似蛇,身長千里,面孔似人,周身紅色
❾ 中國歷史一共有幾次統一
1.秦:統一六國。 2.漢:結束秦末的混亂局面。 3.曹孟德在東漢末年將北方統一。 4.晉:統一魏、蜀專漢、吳三屬國。 5.隋:統一南北朝中的南朝。 6.唐:大一統,也是西藏第一次與中原統一。 7.元:元帝國的擴張最北到北冰洋,南到東南亞,東有庫頁島,西至今日的巴格達,這960萬平方千米的地更不用說了。 8.明:推翻元朝,本土仍是統一狀態,但失去了大部分成吉思汗擴張得來的地,不過也夠大,向北也能延伸到北冰洋。 9.清:本土統一,但版圖進一步縮小,失去明朝擁有的今日的俄羅斯東部。為我們現在的版圖奠定雛形,盛世時期比現在版圖略大,超過1000萬平方千米,衰世時期主要丟掉東北、西北、西南約2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外蒙古獨立後剩餘的領土大約是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P.S.宋朝從來未統一中國,只統一了南方,當時宋+遼+金+西夏才是統一的版圖。因為它在唐的統一後又不是大一統,故不算統一。我上面說的曹孟德、晉和隋,雖沒有全部統一,但相對於東漢末年、三國和南北朝統一了很多,故算統一。
❿ 中國歷史
1840 鴉片戰抄爭
1856 二次鴉片戰爭
1874 日本侵略台灣
1883 中法戰爭
1894 甲午戰爭
1900 八國聯軍侵華
1904 日俄戰爭(雖是日俄兩國,但是是在我國領土打的)
1914 日本侵略山東
1928 日本製造濟南慘案
1931 日本發動九一八
1932 日本擁戴溥儀成立偽滿
1937 日本借口發動七七事變
1938 日本佔領武漢、廣州,抗戰進入了相持階段
1940 日本扶持建立汪偽政權
1945 8 14 日本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