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朝有哪幾次諸侯會盟
春秋時代諸侯會盟是維護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在《左傳》中記載的大小會盟二百多次.
春秋四大會盟
1,葵丘會盟
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豐子帶為太子。
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諸侯要拜見太子為借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太子鄭在首止和諸侯見了面,一起住了幾個月。周惠王覺得太子鄭不聽使喚,但又無力和齊桓公抗爭,就偷偷派人去勸告鄭國不要參加結盟。鄭國聽了周王的話,離開了首止,剩下的七個諸侯共同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後來,齊國又去攻打鄭國,鄭國也參加了盟約。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周襄王對齊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給他送了祭肉、珍貴的弓箭和車子。齊桓公利用這個機會,於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民權境內)會合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史書記載說,春秋五霸,以齊桓公最盛;齊桓公九合諸侯,以葵丘之會最盛。在葵丘之會上,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其主要內容是,不準把水禍引向別國;不準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不準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這些內容,有些是各國在經濟上互相協作的要求,有的是維護宗法統治秩序的需要。條約規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通過葵丘的盛會,齊桓公終於達到了聯合諸侯,稱霸中原的目的。
孔子評價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統一天下,老百姓到現在還受到他們的恩賜啊!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撥散頭發,衣襟開向左邊,變成蠻族統治下的人民了。」桓管幾十年的活動,順應了當時王室衰微,大國崛起的形勢,採取了一系列符合當時形勢的對內對外政策,對齊國的社會發展,對捍衛中原先進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後民族的破壞,建立了一定的功績。
2,踐土會盟
城濮之戰後,晉軍在楚軍營地住了三天,吃繳獲的軍糧,到四月八日才班 師回國。四月二十九日,晉軍到達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 座行官。
在城濮之戰前的三個月,鄭文公曾到楚國去把鄭國軍隊交給 楚國指揮,現在鄭文公因為楚軍打了敗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 九去向晉國求和。晉國的欒枝去鄭國與鄭文公議盟。五月十一日, 晉文公和鄭文公在衡雍訂立了盟約。五月十二日,晉文公把楚國 的俘虜獻給周襄王,有四馬披甲的兵車一百輛,步兵一千人。鄭 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禮儀式,用從前周平王接待晉文侯的禮節來 接待晉文公。五月十四日,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晉文公,並勸晉文 公進酒。周襄王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內史叔興父用策書任命晉文 公為諸侯首領,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和整套服飾儀仗,一輛大戎 車和整套服飾儀仗,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 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黑黍米釀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並 說:「周王對叔父說:『恭敬地服從周王的命令,安撫四方諸侯,監 督懲治壞人。』」晉文公辭讓了三次,才接受了王命,說:「重耳再 拜叩首,接受並發揚周天子偉大、光明、美善的命令。」晉文公接 受策書遲出,前後三次朝見了周襄王。
3,黃池會盟
公元前482年,魯國國主魯哀公,晉國國主晉定公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南)約會夫差,舉行會盟大典。夫差異常興奮,因為魯國與晉國都是老牌的諸侯國,在諸侯國中頗有影響,如今對方邀請自己會盟,對於吳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
於是調集全國可用之精兵,甲胄鮮明的朝黃池浩浩盪盪的出發去了。
勾踐得知消息後,秘密在吳越邊境集結了三萬精兵,准備乘吳軍精銳盡出,姑蘇只剩老弱殘兵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進吳國國都。
黃池。
夫差與魯哀公、晉定公,並排站在封禪台上,檢閱三軍,吳軍精銳盡出,聲勢壯大,夫差所到之處,三軍將士必齊聲鼓噪。魯、晉二公深畏服之。夫差志得意滿。
又與二公圍獵,頗多斬獲。
二公贊曰:」真上馬可治軍,下馬可治國之君也。「
夫差聽到他一生中對於自己最高的評價,頓時有飛升的感覺一般,騰雲駕霧。
兩個月後,夫差帥大軍回到吳國,直到離都成姑蘇只有十幾里的地方都不見有人出來迎候。夫差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原本是打算讓部隊休整一下的他,卻讓大軍急速前進,以急行軍的方式向都成前進。
姑蘇城一片寂靜,城頭亦不見有巡邏的兵士.
4徐州會盟
琅琊作為繼會稽(今紹興)之後越國的國都,是在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的時候。當時,越國趁吳王率軍攻打晉國之機,出兵截斷了吳國的後路,從而滅掉了吳國,疆域北擴到了琅琊地區。為了進一步稱霸中原,越王便在徐州與諸侯會盟,與秦、晉、齊、楚諸國共同尊輔周室,被周元王封為「越伯」。兩年後的一個冬天,越王勾踐卧病不起,死於琅琊。琅琊作為越國國都,一共延續了二百多年,最後被楚國吞並。
B. 歷史上的「唐蕃會盟」有幾次分別發生在哪一年主角為誰
公元743年,唐蕃會盟,立碑於「赤嶺」(今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建立了「茶馬互市」
767年(唐大歷二年)四月版,唐蕃再度和盟於長安興唐寺。
783年(唐建中四年),唐朝和吐蕃在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西北)會盟,重新劃定雙方邊界。
787年(貞元三年)五月十五日,唐蕃會盟於平涼。
821年(唐長慶元年權、吐蕃彝泰七年)十月,唐蕃會盟於長安西郊。吐蕃會盟專使為禮部尚書論訥羅。唐朝派丞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17人與盟。
C. 戰國時期六國會盟在哪商討什麼事情
會盟地:安陽市西北不遠處的洹河南岸的柴庫村一帶,是戰國時期六國的洹上會盟之地。
1、春秋時期,大國爭霸,經過長期兼並戰爭,到戰國時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爭雄的局面,史稱「戰國七雄」。其中,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迅速強大起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成為七國中最強盛的國家。從秦孝公開始,秦國歷代君王憑著雄厚的實力,不斷出兵進攻近鄰魏國和韓國,奪取了不少地方。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看到秦國強大,害怕被吞並,就協商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所謂的「合縱」。「合縱」的策劃者和組織者是蘇秦。蘇秦是戰國時期洛陽人,出身農家,心懷大志,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與張儀是戰國時期齊名的縱橫家。蘇秦第一次游說諸侯國失敗,回到家中遭到妻子、嫂子等人的恥笑,於是他發奮讀書,「頭懸梁,錐刺骨」,就是蘇秦刻苦讀書給後世留下的佳話。在掌握大量知識又深刻研究天下大勢後,蘇秦再次游說東部六國。
2、公元前334 年,蘇秦以自己的「合縱」之策,說服了趙、燕、韓、魏、齊、楚六國,六國會盟於洹河之南,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洹上之盟」。
3、「洹上之盟」的地點,就在今安陽市區西北不遠處洹河之南的柴庫村一帶。
4、商討之事:六國在此結盟立約,不論秦國進攻六國中的任何一國,其他五國都要對被攻擊國全力支援,或直接出兵助戰,或從後面切斷敵人糧道,或從側面進行狙擊。六國中有一國不按盟約來做,其他五國就聯合起來共同討伐它。
D. 歷史上的」唐蕃會盟「有幾次分別發生在哪一年,主角是誰
公元743年,唐蕃會盟,立碑於「赤嶺」(今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建立了「茶馬互市」專
767年(唐大歷二屬年)四月,唐蕃再度和盟於長安興唐寺。
783年(唐建中四年),唐朝和吐蕃在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西北)會盟,重新劃定雙方邊界。
787年(貞元三年)五月十五日,唐蕃會盟於平涼。
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十月,唐蕃會盟於長安西郊。吐蕃會盟專使為禮部尚書論訥羅。唐朝派丞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17人與盟。
E. 歷史上龐涓替魏王召開過六國會盟要分秦嗎
沒有這事,那會兒秦國較弱入不了其他國家法眼,電視劇是劇情需要,凸顯秦國的艱難困苦的狀況。
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是根據孫皓暉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目前已播出四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以及《大秦帝國之天下》。
《大秦帝國》系列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以及最後走向滅亡的過程。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
作品注重尊重史實,只進行了適度的藝術加工,其中還融合了不少最新考古史料。
為了盡可能還原歷史真相,劇組力邀數位歷史學家擔任歷史顧問,仔細考證劇中的人物、器物、歷史事件,向觀眾展現秦始皇能統一中國的原因,那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偏蠻小國由幾代秦國人奮發圖強,歷經磨難才實現大國夢。
通過演繹撥開歷史迷霧,以電視劇的表現方式讓更多的觀眾重新認識這段歷史。
(5)中國歷史上有幾次會盟擴展閱讀:
公元前362年,秦和魏在少梁大戰,秦獻王中箭而死,贏渠梁倉促即位。此時,秦國已近十數年一直處於秦獻王的帶領下東征西戰,國力已經衰退,秦都城櫟陽一片蕭條,王公貴族出門都是步行,連一個象樣的四輪馬車都沒有,可想老白姓的生計更加艱難。
國府庫中可用金已只剩下五千,整個秦國的軍事實力僅有五萬精銳騎兵,其他步兵都是參差不齊,戰車已全是舊的壞的。
當時的秦國處於風雨飄搖中,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前來攻擊,都有可能置秦國於死地。
在此情況下,魏國上將軍龐涓向魏王獻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那就是聯合燕、韓、趙、齊、楚五國共結聯盟,推舉魏王為盟主,一起分秦。
這個計劃對魏王來說,真可是百利而無一害,既滅了秦國,得到秦國的土地,在其他幾個國家中又當了老大,是既有了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在魏王的支持下,龐涓開始策劃六國會盟,在緊張的籌劃中,六國於逢澤會盟。正如龐涓謀劃的,其他五國共推魏王為盟主,同意六國謀秦計劃。
各國一番唇槍舌戰,各國均得到了秦國滅亡後理想中的土地,這算是達成了共識。此後只要共同努力,一起攻打秦國,秦國滅亡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那麼會盟中瓜分的秦國土地就是囊中之物。
F. 春秋時期,秦趙最著名的一次會盟是( )之會。
澠池之會。
公元前抄279年,秦昭襄王襲為集中力量攻打楚國,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作為交換,使秦王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G. 歷史上的「唐蕃會盟」有幾次分別發生在哪一年主角為誰
唐蕃會來盟
發生時間: 公元787年
所屬年代源: 唐代
發生地點: 平涼
事件介紹
自八世紀中葉起,吐蕃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日趨激烈。在各種矛盾的沖擊下,吐蕃王朝由極盛轉向衰落。
處於衰落之中的吐蕃王朝,為了鞏固王室的統治,急欲與唐朝建立新的友好關系。八二一年,贊普赤熱巴巾接連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此時也處於"瘡瘦未復,人皆憚戰"的境況,對吐蕃的請盟極表同意。唐穆宗命宰相等17名重要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派劉元鼎等人到吐蕃尋盟,與吐蕃僧相缽闡布和大相尚綺心兒等人結盟於邏些(即拉薩)東郊。這次會盟發生在唐長慶元年和二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決心今後「社稷如一」,永遠和好,互相援助,充分表達了藏漢兩族人民要求友好相處的共同願望。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長慶會盟之後,藏漢兩族團結友好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H. 歷史上的「唐蕃會盟」有幾次
公元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朝和吐蕃雙方派使節,先在唐京師長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邏些(拉薩)重盟,史稱「唐蕃會盟」。——常識歷史篇。
I. 列舉中國古代史上幾次著名會盟。
澠池之盟,齊魯。春秋
唐蕃會盟,唐,土蕃
葵丘會盟,齊與諸侯
塗山之會 禹王與諸侯
隆興和議 宋金1164年
J. 中國古代有幾次大規模的會展
是說抄會戰吧?
1。牧野之戰(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2。長平之戰(以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奠定秦統一基礎著稱),
3。孫臏圍魏救趙(以巧妙運用戰略戰術著稱,為後世軍事戰略典範)
4。巨鹿之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滅秦之決定戰役),
5。垓下之戰(結束4年楚漢戰爭,奠定漢400年江山,)
6。衛青,霍去病第三次北擊匈奴的戰役(結束匈奴自戰國以來對中原近400年的邊境侵擾歷史,匈奴西遷又對歐洲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7。綠林與王莽新王朝的昆陽之戰(以少勝多,推翻新朝),
8。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局面),
9。淝水之戰(以少勝多,奠定南北朝對峙局面)
10。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中國古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