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去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能談談感想嗎
幾乎什麼都有(歷史的 ) 特大 不怎麼方便 可以 那要看你的個人興趣了
2. 我長大了想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工作,得具備什麼條件
不知道你現在長大了沒有,但是看到了就回答一下。
目前第一檔案館是參公事業單位,一般可以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進去,要求是檔案文史相關專業。個別崗位可以是別的專業。
3. 想進第一歷史檔案館查詢資料,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入內
第一歷史檔案館復是對外開制放的,進去需要單位的介紹信和個人身份證原件。
從故宮的西華門進入,注意西華門在南長街上,只有公交5路車和觀光車,你可以坐地鐵到天安門西下車,上來走路過去,大約900米到西華門的門衛處介紹信給他看,填寫個訪問單就行了。
從西華門進去左轉,有路牌,會看到很多兵哥哥,正常往裡走會看到「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牌子,進去,門口處填寫單子後,順路標右轉到利用處就是了,要卡存包。
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你找找招生簡章、職位表什麼的看看有備注么,真不行就打電話咨詢。
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報考非得參與國考嗎
是的,鄙人的一個同學就是先參加國考之後面試通過的
6. 有大神嗎。知道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待遇怎麼樣么我是外地的如果考上能買得起房嗎
樓上的,別逗了,一史館歸國家檔案局管,檔案局又隸屬中辦,所以一史館實際的人事組織關系在中辦屬於中機關。能買得起,有中直機關經濟適用房,不過要排隊。
7. 進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檔的條件及手續和相關證件
身份證就可以了
8.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待遇如何參加國考好進嗎
您好,公務員的待遇都還是比較好的。
公務員的待遇,將基本工資確定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部分,適當拉開不同職務的工資差距;強化工資級別與待遇掛鉤;在清理整頓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自行建立的津貼、補貼的基礎上,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實行分類管理的工資制度,以適應公務員分類管理的需要;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
根據《公務員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這一規定奠定了公務員工資制度的基本框架,為今後改革和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
第一次改革。1956年6月16日,國務院通過了《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將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分為30級。同時為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異,全國被分為11個工資區,第11類區工作人員工資比第1類區同級別人員工資高出30%。然而由於當時主流觀念對於物質報酬持否定態度,此後的工資管理並沒有完全按照上述「決定」進行,原定於1957年的工資升級也沒有如期舉行。
第二次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公布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這項被稱為「結構工資制」的改革調整了1956年工資制度中不區分具體項目的做法,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四部分組成。
第三次改革。1993年的《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新工資制度要防止高定級別、高套職務工資等不良現象。與此同時,不再劃分工資區,而是引入了地區津貼。地區津貼包括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地區附加津貼。前者主要體現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等差異;後者用於補償機關工作人員在不同地區生活成本,地方政府可根據自有財力發放此類津貼。
第四次改革。2006年6月14日,《國務院關於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出台。文件在「改革的原則」部分強調,要有效調控地區工資差距,逐步將地區工資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次改革除了要求完善津補貼發放制度外,也對基本工資結構做了調整: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不再保留,級別工資權重有所加大。
第五次改革。根據2013年2月國務院轉發的《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工作任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公務員薪酬體系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重點是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有兩個主要任務:一是規范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制度;二是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的薪酬制度。新一輪公務員薪酬改革將延續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導向,更加註重公平正義,而且注重從制度設計上來找出路。
按照國家規定,在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的基礎上,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完善崗位津貼制度。我省規范津貼補貼實施方案另行下發。省直機關按國家規定將部分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具體辦法在省直機關規范津貼補貼方案中明確。
(一)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
地區附加津貼主要反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消費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在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的基礎上,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的方案國家將另行制定,適當時候出台。
(二)完善崗位津貼制度
在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崗位津貼制度。國家對崗位津貼實行統一管理。在清理現有各項崗位津貼的基礎上,對崗位津貼進行規范,具體方案另行制定。在國家統一規范辦法下發前,應嚴格按照規定的項目、標准和實施范圍執行。
調整基本工資標准
根據國家統一規定和部署,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
實行年終一次性獎金
對年度考核為稱職(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在考核結果確定後兌現,獎金標准為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不稱職(不合格)的人員,不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
國考的話,做好公務員備考練習,還是有機會的。
祝您成功!
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里都有啥
放的是明清時期的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專門保存明清兩代中央國家機關檔案及皇室檔案的國家級檔案館,收藏有明清兩代中央機關和少數地方機關檔案。
檔案館保管的明清歷史檔案共74個全宗,約1000餘萬件(冊),其中明代檔案3000多件,其餘絕大多數為清代檔案。
館藏檔案中,漢文檔案約佔80%,滿文檔案約佔20%,蒙文檔案5萬多件(冊),還有少量其他民族文字的檔案以及英、法、德、俄、日等外國文字的檔案。
(9)國考上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具體分類:
1、詔書
詔書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書。清代凡國家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和隆重慶典,都要用詔書宣告全國。
2、誥命
誥命又稱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凡文武官員 的遷改職秩、追贈大臣、貶乏有罪、封贈其祖父妻室,都用誥命。
3、敕書
敕,即敕命、敕諭。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僚的文書。明清時期,敕的用途更為廣泛,規格形式也更為完備。 清代的敕書分為敕命和敕諭兩種。敕命用於敕封外藩、覃恩封贈六品以下官員及世爵有襲次者。
4、題本
題本是明、清時期臣工向皇帝報告政務的主要文書之一。明初,臣民言事,只用奏本。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規定:諸司有急切機務,不得面陳者,許具題本投進。
從此日漸形成官員上奏,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的格局。清因明制:凡京內外各衙門,一應公事俱用題本。 明、清兩代題本規制基本相同。
5、奏本
奏本是明、清時期臣工向皇帝上奏的文書之一。明初定製,臣民具疏上於朝廷者為奏本。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改革後,題、奏並行,官員公事用題,私事用 奏。清因明制,然僅限於官員使用。
7、奏摺
奏摺是清代專有的一種文書。從字面上講,即是折疊而進的臣子向皇帝報告事件的文書。 奏摺的使用,始於康熙中期,最初僅限於皇帝指定的少數親信官員。
雍正皇帝即位後,進一步擴大了使用奏摺的范圍。除了康熙時期有奏事權的地方的將軍、督撫、提督和中央的大學士、尚書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員,亦允許上奏摺。
8、表箋
表、箋是王公百官,文武大臣及朝貢各國向皇帝、皇後祝賀時的專用文書。 每當國家有大慶典,群臣獻文為賀,則用賀表,文為駢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
1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在那裡
在北京故來宮博物院西華源門內北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專門保管、整理編目、編輯研究、查閱利用、修復復制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館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北側,總建築面積1.76餘萬平方米,館藏1000餘萬件明清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明、清兩代中央和部分地方機關檔案共74個全宗,1000餘萬件,其中除明代檔案3000餘件外,主要是清代檔案,包括1607年至1911年以及溥儀退位後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時期形成的檔案。絕大部分為漢文紙質檔案,也有滿、蒙古、藏文檔案和清代早期形成的少量滿文木牌、滿文老檔等。這些檔案絕大部分已經過不同程度的整理編目,能夠提供查閱利用。館內設整理編目部、保管利用部、編研部、滿文部、技術部、《歷史檔案》雜志社和辦公室等機構。全國明清檔案目錄中心也設在該館。該館所存檔案基本已對外開放利用,供國內外各單位和個人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