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近代展開救國的歷史背景

中國近代展開救國的歷史背景

發布時間:2021-02-22 00:12:09

㈠ 中國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進入近代史的

你抄好!

1840年以前,中襲國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制國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經濟上:以小農經濟、和手工業為主體,資本主義得不到較好的發展。

但由於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逐漸落後於世界的潮流。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O(∩_∩)O謝謝~~~·

------------來自知道團隊《八千里路雲和月》;團隊貼吧《史志不渝》吧。很高興為您答疑解難!

㈡ 如何評價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歷史背景

近代化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是由封建社會轉型到現代化社會的過渡階段,中國近代化的最重要標志是清代的洋務運動的開始,到甲午海戰、辛亥革命之後,民族資本主義倡導實業救國,到國民黨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最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結束。
世界背景:西方各國在文藝復興之後,農業手工業取得了長期的發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隨著蒸汽機的出現,西方開始了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對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西方各國逐漸國富民強。
而清政府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和所受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意欲圖強,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富強國家,平定內亂,抵抗帝國主義的入侵,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大力興辦民族工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洋務運動最終因為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不學習西方先進的民主制度而走向了失敗。
辛亥革命後,隨著實業救國的浪潮,民族資本主義站上了歷史的舞台,西方先進的民主制度在中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中國近代化的進程邁進了一大步
後期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近代化進程遭受重大阻礙,艱難的曲折前進,隨著抗戰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近代化進程完全被阻斷

㈢ 中國近代人民探索救國救民的歷程

洋務運動(器械上學習西方)
維新變法(制度上學習西方)
資產階級革命、中華民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制度)
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反三座大山壓迫,學習西方社會主義制度)

請採納

㈣ 中國近代報刊產生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世界報業開始向商業報刊階段邁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突飛猛進地發展。隨著全球擴張行為,西方殖民者不僅攜帶本國報紙進入殖民國家,還在所到之處創辦具有宗主國色彩的報紙。

鴉片戰爭前期,中國處於睡獅狀態,停而不前,中國的古代報紙在清前中期已到達頂峰,但卻沒有直接演進為近代報紙。隨著西方腳步的一步步邁近,在中國掀起殖民擴張的熱潮,隨即外人在華辦報開始出現並延續。

外國人創辦的近代報紙最先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報紙和最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近代報紙,都是外國人首先辦起來的。19世紀,外國人在中國一共出版了一百多種中外文報刊,占當時中國報刊總數的一半以上。

外國人創辦的第一份中文報紙,是1815年8月5日在馬六甲創刊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創辦人是英國倫敦佈道會傳教士馬禮遜(1782~1834)和米憐(1785~1822),月出一冊,一些外國人相繼在中國辦報。

1827年創辦了《廣州紀錄報》,1833年創辦了《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前者是中國境內的第一份英文報紙,後者是中國境內的第一份中文報紙,均在廣州出版。其主編人德國傳教士郭士立(1803~1851)、美國傳教士裨治文(1801~1861)等,都是當時著名的「中國通」。

(4)中國近代展開救國的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中國早在唐朝就開始有報紙,當時稱為「進奏院狀報」、「報狀」、「邸報」或「雜報」,是一種由官府發行的公報。北宋起,民間開始有報紙,稱為「小報」或「新聞」,但受到當時官府的查禁。

明朝中葉以後,北京、南京等地獲准成立民辦報房,選錄內閣發布的官文報,印刷成冊,公開出版,稱為「京報」。

這些報紙除照錄上諭、奏摺、皇帝起居及官吏任免獎懲消息外,沒有自己采寫的新聞,沒有評論、廣告及其他副刊文字,不同於近代的報刊。中國近代形式的報刊誕生於鴉片戰爭前夕。到1911年止,共出版約五百種報刊,出版地點遍及全國各地。

㈤ 列舉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國救民的歷史事件並簡述其經過

近代中國歷史上,有這幾項救國救民的運動,那就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㈥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歷史背景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各階層掀起的自救運動為什麼會失

因為都無法脫離本階層的限制,不能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而考慮,缺乏科學理論指導

㈦ 民國初年"實業救國"思潮產生的背景和理由

中國近代史上主張以興辦實業拯救中國的社會政治思想。產生於洋務運動時期,盛行於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前後,代表人物有張謇、張東蓀等。
在洋務運動時期,鄭觀應興辦實業,提倡「商戰」,他認為發展商業能夠富國,富國就能禦侮,從而達到救國的目的。張之洞雖然主張「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但認為發展實業可以強國強民。他積極地創辦鐵廠、兵工廠,並籌辦鐵路。中日甲午戰爭後,民族資本家和愛國人士紛紛設廠救國。張謇創辦有紗廠、麵粉廠等多種企業,興辦學校,企圖實現以實業所得來資助教育,用教育來改進實業,憑實業發展而救國的目標。他認為,實業和教育是國家「富強之大本」。辛亥革命時期,報刊競相宣傳「實業救國」,並提出國家振興實業「要道」5條:改良各種行政機關、調整和統一度量貨幣、疏通貨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歸實業界、制定特別保護獎勵法規;提出要擴大出口貿易、實行關稅保護政策等具體辦法,從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實業救國」論。在五四運動前後,「實業救國」論盛行不衰。民族資本家大力提倡國貨,抵制外國的經濟掠奪,維護民族利益。他們的共同口號是:「振興實業,挽回權利。」哲學家張東蓀也曾鼓吹「實業救國」。他認為,中國既然有貧乏病,那麼開發實業就成為唯一的要求;在開發實業的要求下,資本主義、機器生產與日俱增,形成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要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要增強國力,要增強國力就必須開發實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在中國都是行不通的。近代實業家張謇等人和張東蓀提倡「實業救國」的動機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實業界和開明人士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自強救國的進步要求。他們興辦實業,對發展社會生產力有一定作用,但是這種主張沒有抓住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後者則是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反對中國實行革命與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一種托辭。

㈧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背景

中國的現代化歷程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其核心是工業化,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必經階段。
~~~~~~~~~~~~~~~~~~~~~~~~~~~~~~~~~~~~~~~~~~~~~~~~~~~~~~~~~
廣義的現代化主要是指工業革命以來現代生產力導致社會生產方式的大變革,引起世界經濟加速發展和社會適應性的大趨勢;具體來說,這是以現代化工業、科學和技術革命為動力,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的大轉變,使工業文明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並引起社會組織和社會行為深刻變化的過程。
(一)中國近代化的歷史背景
1.中國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過程中進行的,它開展的具體背景如下:①人口過剩與自然資源的相對短缺。②亡國滅種的民族生存危機: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手段對中國近代化進程起到社會動員作用。③政治衰敗,國家四分五裂的亂世局面。④封建傳統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2.中國近代化面臨著兩大任務和出路:①任務:反抗外國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富強,兩者要同時並舉,1949年前以爭取民族獨立為主,1949年後以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富強為主。②出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只有將反帝、反封建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取得近代化的成功。
3.推動中國近代化的主要動力群體:地主官僚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
(二)中國近代化的主要領域及內容
①經濟領域:發展資本主義,在生產力上由手工生產向機器生產過渡,在生產關繫上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②政治領域:主要是實現政治民主化,由封建專制到民主政治;③思想領域:傳播西學,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④軍事領域:創辦近代的軍隊和軍事工業;⑤外交領域:由傳統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轉變。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展開救國的歷史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