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地理環境影響的具體介紹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條件的綜合體。環境與發展已成為當今國際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環境地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地理學與環境科學交叉的邊緣科學,它是從人地關系的整體思路出發,研究地球各圈層的環境變化以及它們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的。本書是供研究生用的該學科的基礎理論著作,內容豐富、全面系統。全書共分十章,分別介紹了地球環境演化與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地理學的學科範疇、形成和發展;大氣環境、水環境、岩石圈表生環境、土壤和生物環境的環境變化及其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自然的和人為的地球化學異常引發的疾病的產生與防治;21世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地理學的研究方法等問題。本書主要可供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及有關高等學校環境科學、地理學、地球化學、土壤學、生態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作為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有關科研部門和高等學校的科研人員及管理幹部參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序前言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環境、環境系統和環境問題一、環境的概念和分類二、環境系統三、人地關系與環境問題第二節環境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任務及學科地位一、環境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和任務二、環境地理學的學科地位第三節環境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一、環境地理學的形成二、環境地理學的發展歷史三、我國環境地理學研究進展參考文獻第二章大氣環境第一節大氣基本性質一、大氣的組成二、大氣的能量三、大氣的水平運動第二節大氣污染化學一、大氣污染物二、烴三、光化學四、二氧化硫化學五、氣溶膠化學第三節湍流和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一、大氣湍流的基本概念二、湍流運動方程三、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第四節影響污染物在大氣中散布的其他過程一、煙氣抬升理論二、干沉積對污染物擴散的影響三、大氣污染物的降水清洗過程第五節幾種典型下墊面上的大氣擴散一、城市大氣擴散二、山區大氣擴散參考文獻第三章水環境第一節水圈與水環境一、水圈的結構二、地球水環境的基本特點第二節地球水資源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全球水循環三、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四、水資源利用第三節天然水的基本特徵一、天然水的物質組成二、天然水的理化性質三、天然水的化學分類四、影響天然水化學組成的自然環境因素第四節天然水物質組成的人為變化一、水體和水體污染二、水體污染物的來源和種類第五節水體的自凈過程——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一、水體的自凈作用二、水體自凈機制及共影響因素三、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參考文獻第四章土壤環境第一節土壤圈一、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二、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的干擾三、土壤分布第二節土壤理化性質一、土壤物理性質二、土壤化學性質第三節土壤物質循環一、影響土壤物質循環的自然因素二、土壤物質循環的人為影響三、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模式第四節人類活動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一、土地利用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二、污染物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三、工程建設對土壤環境的影響第五節土壤環境保護一、土壤自凈能力與土壤環境容量二、土壤環境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三、土壤退化與土壤環境保護參考文獻第五章生物環境第一節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形成二、生物圈的特點與范圍第二節生物與環境一、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二、生物群落的結構與演替三、生物的環境制約第三節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組成二、生態系統的結構三、生態系統的功能四、生態系統的類型第四節生態平衡一、生態平衡的含義二、生態平衡失調的因素三、維持生態平衡的途徑第五節環境污染的生態效應一、污染物對群落結構與功能的影響二、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三、水體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四、土壤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第六節生物監測一、環境質量的生物評價與監測二、監測生物及指標的選擇三、生物監測的基本方法第七節環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術與生態工程修復一、環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術二、生態工程修復參考文獻第六章岩石圈及其表生環境第一節岩石圈及其組成一、岩石類型及其化學組成二、表生帶後生過程的特點第二節風化殼及元素表生遷移一、風化殼的地帶性特徵二、表生帶元素遷移與富集三、影響表生帶元素遷移的因素第三節人類活動對表生帶的影響一、人類活動——表生環境變化的強大地球化學營力二、人類活動影響的主要領域三、人類活動影響的途徑和規模第四節礦產資源開發對表生環境的影響一、采礦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二、采礦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三、采礦對水環境的影響四、采礦對生物群落的影響五、采礦對景觀美學的影響參考文獻第七章地理環境與人體健康第一節人與環境的關系一、人體中的元素二、地理環境與健康三、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第二節原生環境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一、環境異常二、地方性疾病的地理流行特點三、自然疫源性疾病四、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第三節人類地球化學活動的健康效應一、環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二、物理污染的健康影響三、化學污染的健康危害四、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影響第四節地理環境的改造與優化一、生態風險評價二、人類生存環境的優化參考文獻第八章全球環境問題第一節世界環境問題回顧一、發達國家環境質量趨向改善二、發展中國家環境質量繼續惡化三、我國環境保護的成就及存在問題第二節21世紀的主要環境問題一、全球氣候變暖二、臭氧層耗損三、酸雨四、生物多樣性減少五、森林生態功能降低六、淡水資源危機七、耕地資源的損失和破壞第三節環境地理學在全球環境問題研究中的作用一、全球環境問題研究的特點二、環境地理學研究的作用參考文獻第九章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一、可持續發展的由來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三、申國可持續發展及實施對策第二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一、資源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三節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與管理一、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模式系統二、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三、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管理參考文獻第十章環境地理學研究方法第一節地理環境野外調查與觀測一、地形圖與遙感資料的應用二、環境背景野外調查三、地理環境攝影與素描第二節環境監測一、環境監測的特點與原則二、環境要素野外監測第三節監測的質量保證和分析方法一、監測的質量保證二、環境分析方法第四節環境信息數據處理與計算機模擬一、環境信息數據類型二、環境信息數據的簡縮、轉換及標准化三、環境信息計算機模擬第五節環境地理制圖一、環境地理圖的編制與表示方法二、環境地理背景圖三、環境地理現狀與質量評價圖四、環境地理規劃圖第六節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一、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內涵與特點二、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三、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參考文獻
❷ 2、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
據統計,全球土壤退化面積達1965萬km2。迄今為止,世界土壤風蝕面積內已達陸地面積的容34%,水蝕面積已達31%,每年約有600億噸肥沃的表土被沖刷流入海洋。據報道,現在全世界每年損失耕地708萬公頃。僅中國31個特大城市從1986—1996年間城區規模就擴大1700平方公里。
❸ 土壤退化的研究方向
土壤退化是一個非常綜合和復雜的、具有時間上的動態性和空間上的各異性以及高度非線性特徵的過程。土壤退化科學涉及很多研究領域,不僅涉及到土壤學、農學、生態學及環境科學,而且也與社會科學和經濟學及相關方針政策密切相關。然而,迄今為止,國內外的大多數研究工作偏重於對特定區域或特定土壤類型的某些土壤性狀在空間上的變化或退化的評價,而很少涉及不同退化類型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而且,在土壤退化評價方法論及評價指標體系定量化、動態化、綜合性和實用性以及尺度轉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多處於探索階段。
中國土壤退化研究雖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有特色的進展,但整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為此,作者認為,今後中國土壤退化的研究工作應從更廣和更深的層次上系統綜合地開展土壤退化的綜合評價與主要退化類型農業生態系統的重建和恢復研究,並逐步向土地退化或環境退化方向拓展。具體來說,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工作:⑴土壤與土地退化指標評價體系研究。主要包括用於評價不同土壤及土地退化類型的單項和綜合評價指標、分級標准、閾值和彈性,定量化的和綜合的評價方法與評價模型等;
⑵土壤退化的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主要包括建立土壤退化監測研究網路,對重點區域和國家在不同尺度水平上的土壤及土地退化的類型、范圍及退化程度進行監測和評價,並進行分類區劃,為退化土地整治提供依據;
⑶土壤與土地退化過程、機理及影響因素研究。重點研究幾種主要退化形式(如土壤侵蝕、土壤肥力衰減、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及土壤鹽漬化等)的發生條件、過程、影響因子(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經濟的)及其相互作用機理;
⑷土壤與土地退化動態監測與動態資料庫及其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主要包括土壤退化監測網點或基準點(Benchmarksites)的選建、3S(GIS、GPS、RS)技術和信息網路及尺度轉換等現代技術和手段的應用與發展、土壤退化屬性資料庫和GIS圖件及其動態更新、土壤退化趨向的模擬預測與預警等方面的工作;
⑸土壤退化與全球變化關系研究。主要包括土壤退化與水體富營養化、地下水污染、溫室氣體釋放等;
⑹退化土壤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研究。主要包括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及專家系統等技術,研究和開發適用於不同土壤退化類型區的、以持續農業為目標的土壤和環境綜合整治決策支持系統與優化模式,主要退化生態系統類型土壤質量恢復重建的關鍵技術及其集成運用的試驗示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為土壤退化防治提供決策咨詢和示範樣板;
⑺加強土壤退化對生產力的影響及其經濟分析研究,協助政府制定有利於持續土地利用,防治土壤退化的政策。
❹ 土壤退化的中國研究
中國土壤學研究工作在過去幾十年主要集中在土壤發生、分類和制圖(特別是土壤資源清查);土壤基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特別是土壤肥力性狀);土壤資源開發利用與改良(特別是土壤培肥,鹽漬土和紅壤的改良等)等方面。這些工作雖然在廣義上與土壤退化科學密切相關,但直接以土壤退化為主題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最近10多年,其中又以熱帶亞熱帶土壤退化研究工作較為系統和深入,並在80年代參與了熱帶亞熱帶土壤退化圖的編制,完成了海南島1∶100萬SOTER圖的編制工作。90年代以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結合承擔國家「八五」科技攻關專題「南方紅壤退化機制及防治措施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東部紅壤地區土壤退化的時空變化、機理及調控對策的研究」任務,將宏觀調研與田間定位動態觀測和實驗室模擬試驗相結合,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高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將自然與社會經濟因素相結合,將時間演變與空間分布研究相結合,將退化機理與調控對策研究相結合,對南方紅壤丘陵區土壤退化的基本過程、作用機理及調控對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①初步定義了土壤退化的概念,闡明了紅壤退化的基本過程、機制、特點。②在土壤侵蝕方面,利用遙感資料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編制了東部紅壤區1∶400萬90年代土壤侵蝕圖與疊加類型圖及典型地區70、80、90年代疊加土壤侵蝕圖,並在土壤侵蝕圖、土地利用圖、土壤母質圖等基礎上,編制了1∶400萬土壤侵蝕退化分區概圖;對南方主要類型土壤可蝕性K值進行了田間測定,並利用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和校正的Wischmeier方程,計算中國南方主要類型土壤可蝕性K,編制了相關圖件。
③在肥力退化機理方面,建立了南方紅壤區土壤肥力資料庫,初步提出了肥力退化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土壤肥力退化評價的嘗試,並繪制了紅壤退化評價有關圖件;將養分平衡與土壤養分退化研究相結合總結了中國南方農田養分平衡10年變化規律及其與土壤肥力退化的關系,認為土壤侵蝕、酸化養分淋失等造成的養分赤字循環及養分的不平衡是土壤養分退化的根本原因;應用遙感手段及歷史資料,編制了0~20cm及0~100cm土層的土壤有機碳密度圖,探討了紅壤有機碳庫的消長與轉化及腐殖質組成性質的變化規律;提出了磷素固定是紅壤磷素退化的主要原因,磷素有效性衰減的實質是磷素的雙核化和向固相的擴散,解決了紅壤磷素退化的實質問題。④在土壤酸化方面,研究了紅壤的酸化特點,根據土壤的酸緩沖性能,建立了土壤酸敏感性分級標准,進行了紅壤酸敏感性分級和分區,首次繪制了有關地區土壤酸敏感性分區概圖;採用MAGIC模型,並進行校正對中國紅壤酸化進行預測,揭示紅壤酸度的時空變化規律;並在作物耐鋁快速評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⑤在土壤污染方面,利用多參數對重金屬的土壤污染進行了綜合評估,建立了綜合污染指數(CPI)值的計算方法,對不同地區的污染狀況進行了評估,繪制了重金屬污染概圖;應用農葯在土壤中的吸附系數(Kd)和半衰期(t1/2)及基質遷移模式,闡明了土壤農葯污染的機理;在重金屬污染對土壤肥力的影響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重金屬污染可降低土壤對鉀的保持能力,促進鉀的淋失;而對氮和磷而言,主要是降低與其催化降解和循環相關的酶的活性。
⑥紅壤退化防治方面,提出了區域治理調控對策,「頂林—腰果—谷農—塘魚」等立體種養模式等,並對一些開發模式進行示範和評價。
然而,中國幅員遼闊,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復雜多樣,地區間差異明顯。各類型區在農業和農村發展過程中均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各種資源環境退化問題,有些問題是全區共存的,有些則是特定類型區所特有的。過去的工作僅集中於江南紅壤丘陵區,而對其它地區觸及較少。而且,在研究工作中,也往往偏重於單項指標及單個過程的研究。土壤退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基本處於空白,對退化過程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夠。同時,在合理選擇鹼性物質改良劑種類、提高經濟效益以及長期施用改良劑對土壤物理、化學,特別是生物學性質的影響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對耐酸(鋁)作物品種的選擇研究也亟待加強。此外,對其它土壤退化問題,如集約化農業和鄉鎮企業及礦產開發引起的土壤及水體污染、土壤生物多樣性衰減等問題,尚未開展系統研究。
❺ 誰給我講下甘肅文化和歷史以及它的們變遷
甘肅在古代那是相當牛逼的一個地方.華夏文明的真正發源地之一.唐代以前歷史名人比比皆是.更是對華夏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最早人文始祖伏羲甘肅天水人.女媧天水秦安人.大地灣遺址.軒轅黃帝甘肅天水清水縣人.周先祖.最早也在甘肅慶陽實現農耕文明.秦國.秦文化發源地甘肅隴南禮縣.飛將軍李廣.天下第一李姓李淵甘肅隴西郡.比比皆是.但是到了糖以後甘肅就落魄了.幾乎都後來現在沒怎麼出過人才.也許跟甘肅人口落末有關.唐代引進大量的外來民族.如最早的波斯.阿拉伯人陸續在此移居.後來形成大量的民族.生根發芽.迫使跟當時中原土著爭奪生存空間.至始很多土著往南遷移.大量當地人口凋零.給外來民族騰出更多空間.此余後的兩千年甘肅幾乎沒出什麼能人的原因.後來又因阿拉伯後裔繁衍速度之快.甘肅幾乎處於少數名字同化的邊緣.到了宋元明清時期.甘肅的土著人口大量的凋零.形成了現在一種局勢.這也是後來在外省人眼裡甘肅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的感覺.其實甘肅就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尤其是甘肅東南地區.但是因為外來民族的入侵早就退出了歷史的舞台.華夏文明就是不斷的搬遷史中發展的.漢人一心求和避讓的性格.個人打掃門前雪.的狀態下.繁衍生息.華夏 除了秦朝以外很少有大量擴張的局勢.其他朝代幾乎都是死守狀態
❻ 土壤退化的研究進展
自1971年FAO提出土壤退化問題並出版「土壤退化」專著以來,土壤退化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第一次與土地退化有關的全球性會議——聯合國土地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會議於1977在肯亞內羅畢召開。聯合國環境署(UNEP)又分別於1990年和1992年資助了Oldeman等開展全球土壤退化評價(GLASOD)、編制全球土壤退化圖和乾旱土地的土地退化(即荒漠化)評估的項目計劃。1993年FAO等又召開國際土壤退化會議,決定開展熱帶亞熱帶地區國家級土壤退化和SOTER(土壤和地體數字化資料庫)試點研究。在1994年墨西哥第15屆國際土壤學大會上,土壤退化,尤其是熱帶亞熱帶的土壤退化問題倍受與會者的重視,不少科學家指出,今後20年熱帶亞熱帶將有1/3耕地淪為荒地,117個國家糧食將大幅度減產,呼籲加強土壤退化及土地退化恢復重建研究,並在土壤退化的概念、退化動態資料庫、退化指標及評價模型與地理信息系統、退化的遙感與定位動態監測和模擬建模及預測、土壤復退性能研究、退化系統恢復重建的專家決策系統等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國際水土保持學會也於1997在加拿大多倫多組織召開了以流域為基礎的生態系統管理的全球挑戰國際研討會,從生態系統、流域的角度探討土壤侵蝕等土壤退化等問題。而且,國際土壤聯合會於1996年和1999年分別在土耳其和泰國舉行了直接以土地退化為主題的第一屆和第二屆國際土地退化會議,並在第一屆會議上決定成立了土壤退化研究工作組專門研究土壤退化,在第二屆會議上則對土壤退化問題更為重視,並有學者倡議將土壤退化研究提高到退化科學的高度來認識,並決定於2001年在巴西召開第三屆國際土壤退化會議。同時,在亞洲,由UNDP和FAO支持的「亞洲濕潤熱帶土壤保持網(ASOCON)」和「亞洲問題土壤網」也在亞太土地退化評估與控制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總的說來,國際上土壤退化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①從土壤退化的內在動因和外部影響因子(包括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綜合角度,研究土壤退化的評價指標及分級標准與評價方法體系;
②從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過程及其相互作用入手,研究土壤退化的過程與本質及機理;
③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結合定位動態監測,研究各類土壤退化的演變過程及發展趨向和速率,並對其進行模擬和預測;
④側重人類活動(特別是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經營管理措施)對土壤退化和土壤質量影響的研究,並將土壤退化的理論研究與退化土壤的治理和開發相結合,進行土地更新技術和土壤生態功能保護的試驗示範和推廣;
⑤注重傳統技術(野外調查、田間試驗、盆栽試驗、實驗室分析測試、定位觀測試驗等)與高新技術(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地面定位系統、模擬模擬、專家系統等)的結合;
⑥從社會經濟學角度研究土壤退化對土壤質量及其生產力的影響。
❼ 中國環境問題主要特點
中國環境問題主要特點是工業污染,汽車尾氣排放
❽ 中國古代歷史上哪些太後是被皇帝殺的
唐高宗的王皇後 和武則天爭寵被殺
原因是說她殺了高宗和武則天的小女兒
但是歷史說是武則天親手殺死嫁禍給她得
❾ 土壤退化的防治辦法
盡管土壤是可再生利用的自然資源,並且具有自我恢復或修復污染的能力,但過度利用或遭受污染,不僅恢復和治理的難度非常大,而且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因此,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防治必須以防為主,治為輔,綜合治理。防治土壤退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科學施肥與灌溉、合理耕作栽培,尤其是推廣應用糧草輪作、水旱輪作、保護性耕作,重點在防治土壤水蝕和土壤風蝕。①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流失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所以必須綜合治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提高全民意識;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恢復植被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中國目前推廣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有效地阻止了局部地區的水土流失,並使當地農民脫貧至富。具體說來,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兩種。生物措施包括植樹造林、種草護坡、覆蓋地表、等高種植、免耕、少耕、間作套種等耕作技術,其目的都在於減少雨滴對地面的直接打擊,提高地表的滲水能力,從而減少地表徑流量,避免土壤侵蝕。
修築梯田是最常用而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規模不一的層層攔洪壩也起到攔洪蓄水,存留肥沃表土的目的。二者應該有機結合起來,工程措施是基礎,但只有通過生物措施才能永久地治理水土流失。
②土壤沙漠化的防治:防治土壤沙漠化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宜林的種樹,宜草的放牧,宜耕的種植作物。充分利用降雨,推廣抗旱保墒和節水灌溉技術。建立防護林帶(網),降低風速,改善小氣候。中國建設多年的三北防護林在阻止土壤沙漠化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和個人應該繼續努力,持之以恆,阻止和延緩土壤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