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殖民化推動中國歷史進程

殖民化推動中國歷史進程

發布時間:2021-02-21 21:24:46

Ⅰ 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現代化進程有無積極作用

中國的近代化——即資本主義化(准確地說是半資本主義化),是在西方殖版民主義入侵之後權,伴隨著殖民者的劍與火的歷史。探討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應該怎樣看待西方殖民主義入侵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怎樣對這一重大的問題作出歷史的說明?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啟發意義。一十九世紀上半葉是中國歷史轉折的重要時期。在此以前,西方殖民主義對東方的劫掠以

Ⅱ 殖民化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了現代化進程么

殖民化推動了現代化進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帶動了一部分技術進度殖民地回,科學及技術的長足進步答幫助人類對自然跟社會生活的控制。

2、出盡了西方民主政治在殖民地的發展,促進了殖民地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大眾參與成為現代政治的特徵。

3、人口集中趨勢成為現代社會的特點,連帶影響到政治、經濟、文化、居住生活方式等等。

4、在殖民過程中,殖民國在當地建立了學校、醫院、郵局等一系列現代化設備,同時帶去了先進的制度。也培養了很多當地現代化人才。

(2)殖民化推動中國歷史進程擴展閱讀:

殖民地的「建設性使命」,即積極意義,通常表現在以下方面: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資本、技術,進行建設,為其提供了現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礎設施,殖民地的商品經濟也得到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現了鐵路、公路、電訊、電話、醫院、學校,把原本落後的殖民地地區帶入了市場經濟領域,比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

對於殖民地歷史作用的評價,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意見。左派的和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學者通常認為,在非洲、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對於當地的文明、文化、經濟和政治只起到負面的、破壞的作用。

Ⅲ 結合近代史實評」殖民化推動中國歷史進程」這一觀點

(1)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破壞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基礎,從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造成了某些客觀條件。他們在近代中國也興辦了一些近代工業和設施,但這不不能說「殖民化推動了歷史的進程」.相反, 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和掠奪,造成了中國的貧窮落後。
(2) 殖民統治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造成了一些殖民地國家的「近代文明」,但這種「近代文明」不是他們的本意,「完全是受極卑鄙的利益所驅使」 。殖民地人民不可能享受他們「播下的新的社會因素所結的果實。」,帝國主義不可能幫助殖民地國家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
(3)近代中國的歷史是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壓迫、剝削、掠奪的歷史;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和掠奪,造成了中國的貧窮落後。據統計,外國在華資本總額的比重:1894年為80.3%,1920年為70.4%,1936年為78.4%,,近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1920年為4.6%;1936年為10.8%;1949年為17%。這個數字表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很緩慢的。
(4)歷史事實表明,帝國主義的入侵,既沒有使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也沒有使中國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不進行反帝斗爭,不改變半殖民地的地位,不改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壓迫和掠奪,要實現中國的近代化是不可能的。

Ⅳ 論:殖民化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了現代化進程

殖民化推動了現代化進程表現在:

1、帶動了一部分技術進度殖民地,科學及技術的長足回進步幫助人類對自答然跟社會生活的控制。

2、出盡了西方民主政治在殖民地的發展,促進了殖民地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大眾參與成為現代政治的特徵。

3、人口集中趨勢成為現代社會的特點,連帶影響到政治、經濟、文化、居住生活方式等等。

4、在殖民過程中,殖民國在當地建立了學校、醫院、郵局等一系列現代化設備,同時帶去了先進的制度。也培養了很多當地現代化人才。

(4)殖民化推動中國歷史進程擴展閱讀:

歐洲殖民擴張的影響,改變了近代世界的進程,原本毫無關聯的區域,在殖民擴張的影響下,逐漸連在了一起。

使得世界地區間的聯系日益密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的擴大,甚至出現了全球性的經濟關系。當然這是對整個世界來說的。

對殖民國家來說,殖民擴張使他們從殖民地獲得了大量的財富。還為西歐提供了廣泛的海外市場,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的那些商人們,獲取了高額利潤,為他們進階仕途提供了條件。

由於資本的原始積累,在英國出現了資產階級新貴族。這些貴族,依靠手中的經濟資源,逐漸控制的議會,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礎。

Ⅳ 殖民化如何推動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奇跡:經濟半殖民化的結果?

一、引言

自1978年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20多年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速為9%,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長水平的1倍多,發達國家平均增長水平的2倍多。2004年,中國GDP達到1.65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9.5%,2005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經濟增長率為9.9%,略快於2004年的9.5%,而2006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根據估算,仍舊高達9%以上。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所取得的經濟成就,為世界所矚目,也是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少有的一個經濟體所能取得的高增長速度,於是不少專家學者紛紛稱之為「中國經濟奇跡」。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績,但是仔細分析其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其中蘊涵的幾個巨大的缺陷。

其一、「中國經濟奇跡」並沒有產生什麼本土化的世界一流企業,也極其缺少本國的世界級名牌。
在2006年11月份召開的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溫總理為中國教育界老是冒不出大師人才而焦慮。溫總理是這樣說的:「去年看望錢學森時,他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我理解,錢老說的傑出人才,絕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師級人才。學生在增多,學校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如何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是的,建國50多年來,改革開發20多年來,我國實在是舉不出幾個取得世界級成就的學術大師。其實不僅是在學術界缺少世界級的學術大師,在經濟領域,中國又何嘗不是同樣缺少世界級的名牌啊?
汽車,我們炫耀的是大奔、寶馬,它們是中國的公司嗎?衣服、運動鞋我們驕傲的是阿迪達斯、耐特,它們是美國公司的產品;佔領中國手機市場大部分份額的依舊是外國的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品牌;最受我國消費者青睞的列印機是外國公司的愛普生、惠普等產品--------關於外國的世界級名牌,我們可以舉出一大串,可是要是某個人要我們舉出幾個中國企業生產的,在世界上響當當的產品時,可能大部分人會無言以對,搜盡腦汁,恐怕也舉不出幾個象樣的世界級名牌

其二、「中國經濟奇跡」主要是依靠外資企業,而不是內資企業取得的。2005年,外資企業的出口商品總量佔了全國出口總額的60%,2005年度「中國外貿200強」排行榜顯示,在2005年中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達148家,外資企業數量佔了七成多,進口榜單中,外資企業達130家,外資企業數量佔了六成半。
中國經濟對於外資的依賴症狀越來越明顯,美國華裔經濟學黃教授在研究中得出結論:中國的外資對有效率的內資的比例在0.29和0.58之間。這樣一個比例十分接近於目前世界公認的外資依賴國,如新加坡、荷蘭和愛爾蘭等。不過,其中區別在於,這些國家都是小國,容易形成外資依賴,而對於中國如此龐大的經濟體,比例達到這樣的高度,卻是非常反常的。即便是在經濟更為自由化、更為開放的許多國家,如美,英,德等國,內外資比例也遠低於中國。一般來講,大的國家相對獨立,較少依賴外資。比如在1990年代,美國FDI/內資的百分比只是6.2%,雖然流向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絕對數額比中國大。加拿大是8.3%;巴西是5%。中國的FDI/內資的比例超出東亞經濟的好幾倍。1990年代,韓國的這個比例是1.1%;台灣省是2.8%。而且中國的對外貿易依賴度也達到驚人的高度。2004年中國的外貿/GDP的比例高達0.70.作為比較,美國在90年代的外貿額相當於其國民生產總值的0.20.日本的比例是0.25.雖然美國和日本是全方位開放的經濟,它們對外貿的依存的程度遠遠小於中國。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發現在輝煌的「中國經濟奇跡」的背後隱藏著很大的陰影,它在本土化內資企業方面做的極差,將近30年的快速發展的結果,卻是中國根本就缺少世界一流的著名企業,也缺少知名的世界級名牌,反而是外資所佔國民產出比例越來越高,經濟發展越來越嚴重依賴外資外貿。所有這些現象使得「中國經濟奇跡」與經濟史上經典的經濟增長案例,如美,德,日等國曾經的經濟大發展有著極大的不同,它們的經濟成就不僅主要是依靠本國內資企業的發展取得的,而且也相應誕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世界一流大企業和世界名牌,如美國的福特汽車,德國的西門子電器,日本的豐田汽車等。可是在所謂「中國經濟奇跡」中,我們卻很難找到這方面的明顯痕跡,對於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這些極其反常的經濟現象,不竟讓人對所謂的「中國經濟奇跡」心生疑慮。

Ⅵ 中國殖民化過程

1840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古老的、落後的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面前戰敗了,1842年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定關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大門,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在抵抗失敗後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和英法俄又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外國侵略勢力伸向中國內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94年中國又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賠款達到兩億兩白銀,帝國主義強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然而帝國主義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進一步控制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又共同反動了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本息超過10億兩白銀,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盡管有一些民族敗類,但是清政府和廣大愛國官兵也進行了一些英勇的戰斗,涌現出像林則徐、鄧廷楨、裕謙、海齡、關天培、陳化成等大批愛國將領;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兩次大規模農民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以沉重打擊。第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運動,在打擊中國封建統治的同時,還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承擔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國殖民化的企圖。 第二次是義和團運動:在中外矛盾加劇的19世紀末,終於引爆了中國人民的義和團運動,他們打擊的對象是外國勢力,到1900年發展到頂點,成千上萬的義和團團眾以血肉之軀和八國聯軍進行了英勇搏鬥,盡管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剿殺下失敗了,但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英勇斗爭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華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維護國家主權,1919年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先進的中國人初步認識到西方的現代化,以林則徐、魏源等人以經世務實的態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承認落後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尋求強國御辱之道,產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在歷經浩劫後,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鎮壓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一批務實且有政治經驗的權力重臣,開始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在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前提下,倡導富國強兵運動,創辦軍事、民用工業,籌劃海軍,設立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洋務運動在中央以弈欣為首,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督撫為首,盡管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但是洋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加劇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在洋務運動中,還出現了馮桂芬、鄭觀應、王韜等早期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知識分子,為以後的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創造了一些條件。甲午戰爭失敗後中華民族出現了嚴重的民族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維新派通過辦報刊、建學會、和頑固派論戰,傳播了維新思想,領導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人民的覺醒,盡管不足百日,以失敗告終,但在中國人民救國圖強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後期,洪仁玕提出了《資政新篇》,最早在中國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 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在中國走資產階級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經過一系列的武裝起義和革命斗爭,終於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使中國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1919年中華民族又爆發了愛國的五四運動,以後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煥然一新,中國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確方向,終於在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領土、主權完整,並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歷史已經證明也永遠昭示,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勇於探索和進取的人民,中國必將在21世紀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Ⅶ 殖民統治也推動了當地近代化的發展,對不對

不對
(1)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破壞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基礎,從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造成了某些客觀條件。他們在近代中國也興辦了一些近代工業和設施,但這不不能說「殖民化推動了歷史的進程」.相反, 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和掠奪,造成了中國的貧窮落後。
(2) 殖民統治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造成了一些殖民地國家的「近代文明」,但這種「近代文明」不是他們的本意,「完全是受極卑鄙的利益所驅使」 。殖民地人民不可能享受他們「播下的新的社會因素所結的果實。」,帝國主義不可能幫助殖民地國家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
(3)近代中國的歷史是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壓迫、剝削、掠奪的歷史;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和掠奪,造成了中國的貧窮落後。據統計,外國在華資本總額的比重:1894年為80.3%,1920年為70.4%,1936年為78.4%,,近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1920年為4.6%;1936年為10.8%;1949年為17%。這個數字表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很緩慢的。
(4)歷史事實表明,帝國主義的入侵,既沒有使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也沒有使中國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不進行反帝斗爭,不改變半殖民地的地位,不改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壓迫和掠奪,要實現中國的近代化是不可能的。

Ⅷ 如何理解殖民化推動世界現代化的進程

總體來說殖民化是加快了世界體系的建立。有兩個大的原因。
第一,專世界體系由於屬殖民化,西方列強建立和落後國家某種不平等的關系,即為殖民關系。殖民國掠奪了被殖民國大量的資源、財富、勞動力。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自覺的建立一種通商關系和貿易關系,比如ABC三個國家,AB兩國是發達國家,是殖民國,而C是被A殖民的國家。A從c國掠奪了財富,再轉賣給B國,就建立一種多國貿易模式。正式在這種貿易模式下,世界體系得以建立,各個國家的聯系更加緊密了。而世界體系的建立是世界現代化的必需條件。
第二,在殖民過程中,殖民國在當地建立了學校、醫院、郵局等一系列現代化設備,同時帶去了先進的制度。也培養了很多當地現代化人才。香港就是很好的範例。其實台灣也算,所以為什麼台灣現在很親日本,許多老一輩甚至懷念日本統治。

Ⅸ 為什麼說太平天國運動打斷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為什麼說太平天國運動推動了洋務運動的產生

太平天國運動從根源來說還是農民運動、其根源還是反清政府而不是反封建、而當時中國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而歷史當時主流是資產階級社會、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當時沒有起促進作用而還是建立封建王朝、
另一方面天平天國運動中洪秀全等人吸收了西方的先進文化用於中國的農民運動、並且運用了資產階級大機器生產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其運動的軍師洪仁玕 起草了《資政新篇》,在裡面提出了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構想。 所以和為促進近代化發展、

思想是近代化的開始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矛頭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擊了清王朝,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哀嘆:「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創,一旦掃地盪盡」。這正是思想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資政新篇》是近代中國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其核心是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中國進行「革故鼎新」的改革,在政治上,要把中國建立成一個帶有法制與民主色彩的國家,在經濟上,要通過建立、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以求富強,在外交上,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張萬國通商;楊秀清在致英使盧恩·包伯的信中堅決抵制鴉片的輸入,對不平等條約不予理睬。後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所提的方案,盡管有更深入的見解,更詳細的計劃,但是,都遠不如它的規模宏偉。特別重要的是,它是建築在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基礎之上提出來的,而資產階級改良派是在維持這個土地制度反對農民革命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有階級本質的差異。資政新篇是資生階級革命派出現以前,最富有革命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綱領,是當時最有積極意義的社會改革方案,它在中國近代經濟思想的發展進程中,將以第一個主張全面發展資本主義的綱領而記入史冊。資政新篇建議學習西方的「制」和「技」,實在就是「民主與科學」。科學部分,洪秀全是全部採納並要實行的。但民主部分,卻有問題。洪秀全在金田起義前與馮雲山制定體現農民民主的軍師負責制,主為國家元首,臨朝不理政,國家政務由軍師負責。但洪秀全深受皇權主義的影響,他在天京事變殺了楊秀清後,要「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把軍師權位攬歸己手,破壞了軍師負責制。洪秀全之所以敢於破壞軍師負責制,就因為太平天國不曾有也不懂得要制定一個憲法。資政新篇提出的「綱常倫紀,教養大典」的立國根本法,就是憲法。資政新篇提出的收集「民心公議」、監督省級官吏、成立某些地方自治機構等等,這就近於議會制度。太平天國的軍師負責制,加上制定憲法,設立議會制度,在政體上就與資產階級國家的君主立憲制具有相同的作用。

二、遲滯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更是近代化的歷史。「屈辱」是中國註定要為近代化付出的必要代價;「探索」則是探求贏得民族獨立的道路,而實現近代化則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從這個角度觀察研究太平天國,就會發現它明顯遲滯了中國近代化的歷史進程。

太平天國打斷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首先,從國際國內的形勢看,到19世紀50-6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以大機器生產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正物化成越來越多的商品,而商品在流動中實現剩餘價值的特性,推動著資產階級政府積極向外殖民擴張。發展資本主義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未人流的中國註定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未成斧質,便只能作砧板。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使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封建社會內不可能結果,資本主義積累不可能進行下去,它必然是要中斷的,一經農民起義的掃盪,萌芽就象是長在牛糞上的嫩芽一樣,隨著垃圾被清除掉。這種萌芽不會使中國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其根源在於東方社會的封閉性。「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東方社會的這種封閉、保守和落後狀態的打破,要靠西方商品經濟的人侵」(陳海燕:《東方社會發展道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其次,近代化問題首先要解決生產力的發展問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習慣性「流產」,使先進生產力不可能靠黃土地自身孵化。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西方殖民者首先通過強暴的手段打開中國大門,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強植中國。它的發生發展,使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可見,半殖民地化伴隨著喪權辱國、腥風血雨,是歷史的沉淪;而半封建化則是形式上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佔主導,實際上社會已經逐步近代化,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諸因素不斷壯大,是歷史的進步。只有甲午戰爭以後,外國的人侵才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的障礙。中國近代化要解決的問題才是民族獨立。再次,太平天國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沿海地區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農民、手工業者不斷破產,淪為勞動力。外國資本在通商口岸投資建廠,正與中國的勞動力結合,新的生產力代表——無產階級正在母腹中躁動這個歷史關頭。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被打斷了,勞動者沒有成為工廠的工人力變成了洪秀全拿槍的戰士;中國的一統江山被雙雄並峙的格局取代,全國統一的市場被分割,可以啟動近代化的「官僚資本」在炮火中灰飛煙滅。同時內亂給了外國侵略者更大的可乘之機,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痛失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加劇了社會的沉淪,十幾年戰爭和王朝的腐朽,使中國丟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時機。而同一時期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由封建國家變成近代化國家。只需30年左右,中國便成為其奴役對象。

閱讀全文

與殖民化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