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國最通用的是什麼語言
古代最通用的其實在古代叫做吳音,也就是現在的粵語
滿意請採納
2. 中國古代人們用的什麼語言
1官話: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即官話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在漢語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2贛語: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大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在5300萬。加上外省分散贛語人群,使用贛語的人口在6000萬,約佔中國人口的5%左右。贛語通行於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東和閩西北;鄂東南和皖西南一些縣市通行的方言,其特點近似贛語,有的學者認為也可以劃入贛語。
3客家語:以廣東梅州地區的梅州話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廣東、福建、台灣、江西、廣西
、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廣西東南部為主。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雖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統,內部差別不太大。四川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浙江客家人與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萬水,彼此可以交談。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4.5%。客家方言也算龐大,世界總人口超7000萬人。
4湘語:又稱湘語或湖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較小的一種方言。湖南省有多種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由於社會、歷史、地理以及政制變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語南、北、西三面長期以來處於官話方言包圍之中,東部又受客、贛系方言的影響,以致語音系統不斷產生變化,逐漸形成了新湘語和老湘語兩種明顯有別卻又並存並用的特殊局面。使用人口估計在2500萬以上。
5吳語: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商周春秋至今有三千多年歷史變遷,底蘊深厚。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一億多。吳語是中國官方定義的中國八大方言之一,擁有國際語言代碼。從歷史、文風、語言特性分析,吳語極近中古華夏雅言,吳語的整齊八聲調是為古漢語正統嫡傳。和官話相比,現代吳語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諸多字音與古代韻書吻合。
6粵語:又稱粵語,俗稱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稱白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種方言。粵方言通行於廣東、廣西境內,以廣州話為中心。使用人口約4000萬。此外,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方言為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美洲華僑和華裔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粵方言區。
7閩語: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台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台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台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餘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佔全省人口的3/4以上。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一。
3. 中國古代的通用語言是什麼,普通話嗎
不同時期不一樣的,要是想從現代漢語去考證,不妨看看福建語,特別復雜,幾乎每個字都有很多讀音,這就是歷史上幾次由南向北大遷移帶來的當時官話造成的。
4. 中國古代語言
1、商代:據記載當時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們都已經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願。
2、隋朝: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統治之下,漢族習俗文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心想恢復漢族禮樂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復漢族文化的舉措,其中包括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
3、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准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4、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
5、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大都語音為標準的天下通語。
6、明朝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話仍然是清代官場和知識分子階層的主流官話。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以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北京官話的地位迅速抬升。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1955年,確定現代標准漢語名稱由國語改稱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寫入憲法,制定標准後於1956年2月6日由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向全國推廣。
5. 中國古代通用語言是什麼語言
古漢語,古漢語發音有點接近廣東話和上海話
6. 中國各朝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從夏至清朝中後期,洛陽讀書音(洛陽雅音)一直是各朝代的官方語言。
華、夏兩部落融合後,周代時語言達到成熟階段,《詩經》是由東周人按洛陽讀書音寫成。周朝800年,周人將《周禮》及洛陽讀書音傳播到全國,洛陽讀書音成為全國的官方語言。
秦時代的標准語已無可考,但從李斯的《諫逐客書》來看,古代文言的基本語法已經成型了。這種語法體系,也成為後來「官話」的語法體系。
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准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揚雄著書《方言》,「方言」即與「通語」相對。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南京),洛陽雅音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
唐朝以洛陽讀書音為標准音。隋唐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此時中原及關中漢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融入周邊少數民族語言的元素。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仍以洛陽讀書音為標准。
元代法定蒙古語為國語(主要為蒙古族使用)),定以元大都(北平),將漢語定為域內共同語言,稱為「天下通語」,元朝漢語語音的標准仍然是唐宋以來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
明以中原雅音為正,明前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官話為基礎,南京音為國家標准漢語語音。
明朝及清朝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准語一直是南京音。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
清初名義上以滿語為國語,隨後漢語官話成為國語。由於明至清代定都北京的關系,南京官話的腔調逐漸染上以北京語音和北方話的腔調,經過時間生成了北方官話,通行范圍主要在北京及周圍地區的民間,地位較低,因此清初仍使用南京官話的聲調為標准正音。
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
民國初期,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其中,平翹、前後鼻、尖團區分、部分音調按照北京話,而部分韻母、入聲音調按照南京話,成為一個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符合普通話。後來改為以北京話為國音,並且去除了北京話里的尖團區分。
(6)中國歷史通用語言擴展閱讀
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方語言為母語,主要分布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大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區等地。
中國的官話(官方語言)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中國境內人數使用最多的官話方言是西南官話,中原官話次之。
大多數官話的特點包括:除了江淮官話有入聲外,大體上無入聲,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輕聲。中古漢語中原有的六個輔音韻尾大體上只剩下−n,−ng ,原本連接i,ü韻母的z,c,s聲母顎化成j,q,x,即尖團合流。官話未經過劇烈的聲調分化。
7. 中國古代用的是什麼語言
在古代官話的性質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
漢族的先民開始時人數很少,使用的漢語也比較單純。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居民逐漸向四周擴展,或者集體向遠方遷移,或者跟異族人發生接觸,漢語就逐漸地發生分化,產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漢語方言分布區域遼闊,使用人口在9億以上。
官話方言
通稱北方方言,即廣義的北方話,一般所謂"大北方話"。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近1000年來,中國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從唐宋白話到元曲到明清小說,都是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創作的,再加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從元代以來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臟地帶,向來官場上辦事交際,都使用北方話,因而有"官話"的名稱。實際上它是漢語各方言區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際語言,現在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通行地域 官話方言通行於長江以北各省全部漢族地區;長江下游鎮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帶;湖北省除東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區;廣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區;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少數民族區域以外的全部漢族地區。此外,在非官話方言區中。還有少數由於歷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話方言島。如海南島崖縣、儋縣的"軍話",福建南平城關的"土官話",長樂洋嶼的"京都話"等。使用人口 7億以上。
分區 官話方言內部按其語言特點一般可以分為 4個支系,即4個方言片(或稱 4個次方言):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
華北官話 即狹義的北方話,它通行於北京、天津兩市,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其中東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山東、河南的官話各有特色,近來有的語言學者認為可以另立膠遼官話和中原官話兩支。其中中原官話包括山東、河南部分地區以及長江以北的徐州、阜陽、陝西的西安、山西的運城等地區。
西北官話 通行於山西、陝西、甘肅等省以及青海、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官話。山西及其毗鄰陝北部分地區、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保留古入聲字,自成入聲調,不同於一般西北官話,也不同於華北官話,近來有學者認為可根據"有入聲"這一特點另立"晉語",從官話方言中獨立出來。與此同時,有學者提出西北官話作為官話方言的一支,范圍宜縮小到只包括甘肅蘭州、寧夏銀川等地的方言,改稱"蘭銀官話"。
西南官話 通行於湖北省大部分地區(東南部、東部除外)、雲南、貴州、四川三省漢族地區以及湖南、廣西兩省北緣地帶。西南官話地域遼闊,但內部比較一致。
江淮官話 俗稱下江官話,通行於安徽省長江兩岸地區,江蘇省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徐州一帶除外),長江南岸鎮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區,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帶。江淮官話是官話方言中內部分歧較大、語言現象較為復雜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帶方言,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歷來不少語言學家認為可以從官話方言中分出,獨立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主要語言特徵
語音方面 ①塞音和塞擦音聲母大都有清聲送氣與清聲不送氣之分,而沒有清聲與濁聲的對立,反映出清聲母多而濁聲母少的特點。古全濁聲母字在現代官話方言各支系中幾乎都念為清聲母字,很少例外。一般古全濁平聲念送氣清聲母,古全濁仄聲念不送氣清聲母。
②韻母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輔音韻尾比較少。
③聲調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調類的數目比較少。除江淮官話、華北官話中河南黃河以北地區、西北官話中山西南端、陝西的陝北及內蒙古西部部分地區有入聲調外,其餘各地官話大都沒有入聲調。整個官話方言區的聲調以4~5個為最多,尤以4個聲調最普遍,少於4個或多於 5個的都比較少。古四聲中,平、上、去三聲在各地官話中的分化、發展情況大體相似,即:古平聲清聲母字各官話大都念為陰平,如包、周、基、夫、甘、尊、當、江、光等;古平聲濁聲母字各地官話大都念為陽平,如爬、徒、鋤、奇、條、林、沉、群、同、紅等;古上聲清聲母和次濁聲母字各地官話大都念為上聲,如補、早、膽、粉、黨、井、榜、選、暖、染、老等;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和古去聲字,各地官話多念去聲,如古上聲全濁聲母字部、父、道、憤、盪和古去聲字過、怕、步、帶、共、耀等。古入聲字在官話方言中的念法比較復雜,除江淮官話及西北官話中山西、陝西部分地區、華北官話中黃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區保留入聲自成調類外,其餘入聲調消失的各地官話,古入聲字的歸屬各不相同。大致說來,華北官話跟北京話一樣,入聲消失後入聲調的字分派平、上、去各聲,即所謂"入派三聲":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歸去聲,清聲母入聲字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各調中去;少數地方(如濟南、大連)與北京略有不同:古入聲清聲母字或全歸 陰平(如濟南),或全歸上聲(如大連)。西北官話沒有入聲的地方古入聲調字的分派有兩種情況:或是古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其餘歸陰平,如西安;或是古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其餘歸去聲,如蘭州。西南官話古入聲字的分派最為劃一:只要是古入聲字,不論聲母是什麼,一律念陽平調,幾乎沒有例外。
詞彙方面 官話方言的詞彙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詞彙大同小異。官話方言中通行范圍比較廣的語詞,大都已進入共同語,作為基本詞彙,沒能為共同語吸收的官話方言詞,大都只流行於某一個官話方言片或方言小片,南北各地官話在詞彙上的差異,比官話和其他各大方言之間的差異小。但官話方言通行范圍如此遼闊,有的地方也有與眾不同的方言詞語。例如北京土話"二乎"意為"猶疑","咋呼"意為"囂張","沖道"意為"敢做敢說";天津話"廣"意為"打","老公"意為"烏鴉","罷了"意為"了不起";西安話"瞎了"意為"浪費"、"糟踏";山東聊城話"毀"意為"打";河南洛陽話"連連兒"意為"趕快"。新鄉話用"亂"表示"住",用"紅"表示"賣力氣";成都、昆明等地"聊天"說成"擺龍門陣",武漢、重慶等地"倒霉"說成"背時","可憐"說成"造孽";……如此等等,都各具一格。"太陽"一詞在官話方言區有各種不同的稱呼:北京、保定稱"老爺兒"(北京也稱"太陽"),沈陽、西安稱"日頭",太原、呼和浩特稱"陽婆",合肥稱"熱頭",成都、武漢、昆明稱"太陽";光是河北一省,對"太陽"的稱呼就有"老爺兒、爺爺兒、爺爺、日頭、日頭爺、日頭影兒、陽婆兒、陽婆、前天爺、佛爺兒"等等,可見詞彙上的分歧,即使是在官話方言內部,仍然不容忽視。官話方言的詞彙跟其他方言比較,還顯示出以下一些特色:
①雙音節詞特別占優勢。雙音節詞在漢語中是整個詞彙里佔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在官話方言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許多在官話方言中加"子"而成為雙音節詞的,在其他方言中往往是沒有"子"的單音節詞,如"稻子"在南方方言或叫"稻"(吳方言、閩方言),或叫"禾"(客家方言、湘方言、贛方言、粵方言);"穀子"在南方方言或叫"谷"(吳、湘、贛、客家、粵等方言),或收"栗"(閩方言);"相片"一詞官話方言區各地大都叫"相片"或"相片兒",而南方各方言,除客、贛方言仍用雙音節"相片"外,吳方言、粵方言、閩方言都是單音節詞,或叫"照"(吳方言蘇州話),或叫"相"(粵方言、閩方言)。
②古代語詞保留得比較少。盡管每個漢語方言都繼承了不少古代漢語的語詞,但是相對而言,官話方言區各地方言保留古語詞的現象比較少。例如"眼睛"一詞,官話方言區各地大都說"眼睛",而閩方言至今仍叫"目",粵方言仍叫"眼",保留了古代漢語對這一人體器官的名稱;又如"站立"一詞,除官話方言區及湘方言外,吳方言叫"立",閩、粵、客家、贛等方言叫"企",都沿用了古代漢語的說法;此外,還有一批極常見的生活用詞,南方各方言保留了古代的說法,而官話方言則採用了跟現代漢語普通話一致的說法。如"看"是官話方言普遍通用的;而粵方言、閩方言(部分地區)卻用古代的語詞"睇"。
③外來借詞比較少。和南方諸方言比較,官話方言中外來的借詞比較少。南方閩、粵等地向來為出海門戶,與外國接觸多,方言中較易借入外語語詞,如閩方言中借入不少印度尼西亞 -馬來語詞,粵方言中借入不少英語語詞。有時候同一個事物,官話方言與南方各方言卻採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顯示出"舶來"詞與"土產"詞的差別。例如"水泥"一詞,粵方言區有人叫"士敏土",吳方言叫"水門汀",都是英語cement的譯音;閩方言叫"番家灰"、"紅毛灰"之類,也顯示出外來的色彩,而官話方言大多數和共同語一樣用"水泥"(部分地方叫"洋灰")則是地道的漢語語詞。又如照相用的"膠卷",官話方言各地都叫"膠卷",而粵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卻都採用英語film的譯音詞"菲林"。
④語氣詞比較少,用法比較概括。和南方各方言比較,官話方言的語氣詞比較少,用法更加概括,分工不那麼細。例如常見的語氣詞"呢、嗎、啊"之類,官話方言跟共同語是一致的,而南方吳、粵等方言的語氣詞則豐富得多。
8. 中國古代官方語言是什麼
古代標准漢語1911年以前
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
可推斷夏商周的語言差不多。例如《尚書·湯誓》里有「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以及《孟子》所記《夏諺》和《逸周書》所記《夏箴》,這些謠諺都的押韻系統類似。古華夏人的語言是夏言。
在春秋時期,漢語標准語稱雅言,《論語》有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孔子游歷各國,傳道授業所用的正是這種語言,而非家鄉的方言。最古的漢語詞書《爾雅》,是解釋雅言以逼近正音。「雅,合乎規范的。」「雅言,古代指通行的標准語。」[1]雅言來自夏言。《孔子詩論》中有「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中有「大雅」作「大夏」。
據漢代揚雄著《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所載當時的漢語標准語稱為「通言」。《論衡》中有記載小學的第一步是認字,要教標准音,不能教土話。
在東晉時代,漢族正統朝廷及南遷漢民帶來中原洛陽雅言,又稱「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語言稱為「吳音」,又稱「庶音」[2]。此後中原雅言和吳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時學者顧野王著《玉篇》整理京師金陵雅音,即為中原洛陽雅音南下後與南京吳語的結合體[3]。
隋時期的《切韻》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代表南北朝至隋時期的標准音,但並不是都城長安音,而是洛下和金陵所傳讀書音的音韻綱領。經《唐韻》、《廣韻》、《集韻》等等一脈相承的增補,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
唐時期的《唐韻》推崇洛陽正音。例如李涪曾說「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洛陽「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
宋時期的《廣韻》是陳彭年等人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正音非都城開封音,陸游《老學庵筆記》有「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
《中原音韻》元代周德清編著,有「欲正語言,必宗中原之音。」,「上自縉紳講論治道,及國語翻譯、國學教授言語,下至訟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但在《中原音韻》收了更多元代口語音,《中原音韻》對於當時以及以後的北曲創作起過很好的指導作用。
《洪武正韻》明初樂韶鳳、宋濂等11人編著,「一以中原雅音為定」。
北京官話是滿清以來以北京音為代表的北方話。滿清政府規定「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得送試」。
現代標准漢語1949年以前
現代標准漢語書面語是指典範的現代白話文。
1909年(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這是漢語標准語歷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將官話定名為「國語」的提議者、資政院議員。江謙再次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用合聲字拼合國語,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1911年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自清末以來的國語制定運動,主要確定了標准語音的制定和國音符號(第一式)。在標准語音的制定方面,以北方官話(京音)為基礎。
中華民國建立後,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3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一會,用每省一票的多數票方法審定了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6500多個漢字的國音,決議融合各地方言製作出標准國音,即老國音。它的特點是:聲母和韻母95%左右與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會議還通過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組織了國語研究會。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會,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國音字典》。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從該年起公立小學「國文科」一律改為「國語科」,教學白話文、「國音」和「注音字母」。
由於《國音字典》語音標准與北京語音標准產生的矛盾,1920年爆發了京國之爭。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張士一於1920年發表《國語統一問題》,認為注音字母連同國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不承認「國音」,主張以北京音為國音標准,響應者眾。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和江蘇全省師范附屬小學聯合會相繼做出了定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決議,並開始在學校推廣。
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大會決定兼采二者,使用標准國音中的京音聲系,是為「國音京調」。
1924年至1926年,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修訂了老國音,將漢字讀音改為以北京的普通讀法為標准,即新國音。
1928年國民政府改為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並出版《國音常用字匯》,為確立國語的標准提供了範本。1932年之後的國語廣播,都採取了以《國音常用字匯》為標準的形式,各地的國語標准一致化。1949年以後的國語系統、普通話系統、華語系統,均源於這個時期的國語系統。
現代標准漢語1949年以後
1949年之後,台灣和大陸的漢語標准(分別為國語系統和普通話系統)沿不同的軌跡發展。此外,在東南亞等華人地區,有源於國語系統的華語系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了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1955年10月相繼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決定將規范的現代漢語定名為「普通話」,並確定了普通話的定義和標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說:「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范,確定標准。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1955年後採用「普通話」一詞取代「國語」。
1955年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通過了普通話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語標准語。「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是指北京的語音系統,即北京話的聲、韻、調系統,並不意味著北京話就是普通話的標准發音,事實上,兩者有著相當的差異。「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是指方言分區意義上的「北方」,包括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和江淮地區等,由於北方話使用區的人口占漢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而內部雖然有著「次方言」的存在,但是各地詞彙系統的差異相對較小,適合作為普通話詞彙的基礎。「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是因為「白話」與人們日常交流的口語基本一致,但是語法的規范程度更高,這樣若以書面的形式存在,更有利於人們學習和掌握。
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了「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82年11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寫入了「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的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並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中華民國於1945年至戒嚴結束,一直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國音作為國語標准。之後的語音,常帶有閩南方言口音,而出現所謂的台灣國語。
在東南亞華人社區里,華語指漢語的官話,而不指東南亞華人最常見的母語(幾種漢語南方方言)。東南亞華語的標准語大致繼承了老派國語-普通話的體系,但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發音、詞彙甚至語法往往帶受母語方言和非漢語(主要是英語)的影響,與國語、普通話有一定的差別。
9. 古代的通用語言是普通話嗎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通用語。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口語形式,我們國家地域遼闊、人口多,
自古以來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給交際帶來不便,產生隔閡,為了克服方言給交際帶來的隔閡,就要有溝通各種方言的共同語存在。
漢語自古以來有方言同時也有共同語。根據歷史記載,春秋時候孔夫子時代管共同語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現在的地理方位說就是山東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來自當時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學生都講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講課的時候怎麼能夠讓來自各地的學生都聽得明白呢?因為當時有共同語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講學的時候用雅言,這樣交際沒有什麼障礙。
根據歷史記載,在漢代,共同語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管共同語叫做通語。各地講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過進行交際,這是古代的情況。明清時期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明清時期仍舊有方言存在,有
方言就要有共同語。明清時期管共同語叫官話。
官話在明清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了19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特別受到日本的影響。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大力推廣日本語的共同語,日本人把日本語的民族共同語叫做國語。國語這個詞本來是中國古代一本書的名字,日本人把國語當做民族共同語的名稱。19世紀末受日本語文生活的影響,國語這個名詞也從日本傳到中國,明清時期我們的共同語叫官話,清末從東瀛日本傳過來一個詞「國語」。
19世紀末中國的文化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國語這個名詞得到傳播。
辛亥革命之後,為了發展中國的經濟、文化,有些語言改革家提出我們學習日本,在我們國家也要推廣國語。國語這個詞在民國時期得到當時政府的承認,成為民族共同語的一個正式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