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與日本歷史戰爭

中國與日本歷史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21 20:30:03

Ⅰ 古代中國攻打日本有那幾場戰爭

1 中日第一次戰爭(唐朝-日本)

唐朝聯合新羅繼續對不肯臣服的高句麗、百濟用兵,百濟將軍鬼室福信誓死抵抗唐軍。同時,鬼室福信為迎回以前赴日本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即王位,譴使去日本,同時向日本乞師求援,並獻上戰爭中俘虜的唐軍百餘人,日本天皇決定救援百濟,發兵數萬進攻新羅,公元663年八月二十七日,唐日交戰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新唐書》記載:唐軍與日軍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唐滅百濟,五年之後滅亡高句麗,並使新羅成為聽話的臣子,沒有吞並它。這是中日間第一次沖突,以日本失敗告終,但是這次戰爭的本質是中日兩國對朝鮮半島控制權的爭奪,雙方並無直接侵略的意圖。

2 第二次中日戰爭(元朝-日本)
至元六年七月,高麗王派金有成送還同年二月在對馬島上所捕的兩名日本人,並攜有蒙古中書省諭日本牒狀和高麗致日本國書。由於這次是中書省牒,與過去的國書體裁不同,所以朝廷決定由菅原長成草《贈蒙古國中書省牒》作答復,牒中寫道:「凡自天照皇大神耀天統,至日本今皇帝受日嗣,聖明所覃,莫不屬左廟右稷之靈。得一無二之盟,百王之鎮護孔昭,四夷之修靖無紊。故以皇土永號神國,非可以智競,非可以力爭,難以一二,乞也思量。」如果這個牒狀被送到忽必烈手中,那可以說這是日本第一次正式向中國自稱是「神國」。由於當時幕府還是認為沒有必要向蒙古回書,所以此牒被擱置。朝廷得知幕府不讓作復、拒退使者之後,就遣人到伊勢大神宮和京都附近的二十二個神社、寺廟,祈禱「異國之降伏」。對於沒有實力、又無法調兵遣將的朝廷來說,除此之外恐怕也真別無良策。後來在至元八年(1271年)和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又兩次派秘書監趙良弼出使,也均被滯留於日本太宰府,未能進入其京都。5次通使不成,忽必烈決心使用武力。

1274年,元軍第一次入侵日本即「甲戌之役」,出動32000人,先佔領對馬島再登陸日本本土。日本天皇徵集藩屬兵10萬餘人迎戰。元軍攻佔對馬、一岐兩島,在肥前松浦郡、築前博多灣(今福岡附近)登陸。但在日軍堅決抵抗下,首戰只獲小勝,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風將大部分戰船毀壞,加上已兵疲箭盡,元軍只得倉促撤回。因該年是日本龜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故這場戰役在日本史上被稱為"文永之役"。
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禮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鐮倉幕府處死。這一消息直到至元十七年(1280年)才傳到元朝。於是,忽必烈決心再次征討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軍兵分兩路遠征日本。五月,征東行省右丞忻都、洪茶丘和都元帥金方慶率蒙、漢、高麗軍4萬人組成東路軍,乘戰船900艘,仍從高麗合浦出發,在築前去駕島登陸,遇到台風,大敗而歸。元軍大部分將士背水戰死;數萬士卒被俘。戰俘們被日軍押往八角島做奴隸。此次背水大戰生還者概不足五分之一。此年為日本俊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日本史志稱這一戰役為"弘安之役"。兩次台風都幫了日本大忙,故日本人謂之「神風」。
這次戰爭是中國發動的,可以算作中日間第2次沖突,以日本獲勝而告終,捍衛了自己的民族主權和尊嚴。

Ⅱ 求中國跟日本的戰爭歷史,總共打了幾年的戰爭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的主戰場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江橋抗戰 1931年
第一次淞滬會戰 1932年
長城抗戰 1933年
熱河抗戰 1933年
綏遠抗戰 1936年
平津作戰 1937年

太原會戰:
1、南口戰役
2、平型關戰役
3、忻口戰役
4、娘子關戰役
5、太原保衛戰
1937年

淞滬會戰 1937年
江陰保衛戰(包括江陰海戰)
南京戰役 1937年
徐州會戰 1938年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蘭封會戰 1938年

武漢會戰:
1、萬家嶺戰役
2、小界嶺戰役
1938年

廣州戰役 1938年
南昌會戰 1939年
隨棗會戰 1939年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
桂南會戰(包括昆侖關戰役) 1939年
棗宜會戰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0年
豫南會戰 1941年
上高會戰 1941年
晉南戰役 1941年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
滇湎路戰役 1942年
浙贛戰役 1942年
鄂西會戰 1943年
滇西緬北戰役 1943年
常德會戰 1943年
豫湘桂會戰 1944年
長衡會戰 1944年
第四次長沙會戰 1944年
衡陽保衛戰 1944年
桂柳會戰 1944年
密支那戰役 1944年
強渡怒江戰役 1944年
湘粵贛戰役 1945年
豫西鄂北會戰 1945年
湘西會戰 1945年
桂柳反攻戰役 1945年
求採納!!!!

Ⅲ 日本和中國的戰爭有哪些

就我了解的有六次

第一次 唐朝時,中國和日本發生了「白江之戰」

此戰唐朝大勝,日本近1000年不敢和中國交戰

第二次 元朝忽必烈征服日本戰敗

統一全國的忽必烈並不甘心只擁有中國和歐洲的領土,為了擴張領土,消滅南宋後不久,便派人前往日本,要求其成為元朝的屬國。
日本並不同意,結果忽必烈大怒,派眾軍討伐日本。

中國軍隊先勝後敗,由南宋殘軍和元朝組成的聯軍打敗日本,結果後來由於台風而失敗。

此戰中國失敗。

第三次 明朝援朝抗日戰爭

1591年(明萬曆十九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自稱太和,為了轉移國內軍閥的矛盾,於1591年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朝鮮當時隸屬明朝屬國,在日軍侵入朝鮮後僅僅兩個月,朝鮮境內已有7處要塞失陷,僅全羅道一處保全。

朝鮮一面命令李舜臣出任全羅道節度使,一面向明朝求援。
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明神宗任命李如松為東征提督,前往朝鮮作戰。12月,明軍40000餘人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抗戰。

明軍進入朝鮮後,中朝聯軍接連收復平壤等地。

1595年(明萬曆二十三年),豐臣秀吉被迫和明朝議和。

此戰日本軍隊退出明朝東部沿海,明朝勝利。

第四次 明朝第二次援朝抗日戰爭

明、日達成議和後,豐臣秀吉被封為日本王,豐臣秀吉由於不滿明朝使節的無禮,於次年(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發動第二次侵朝戰爭。

由於李如松奉命前往遼東平定蒙古等部的叛亂,所以,明朝命令麻貴為都督,前往朝鮮反抗豐臣秀吉的第二次侵略。

戰爭從1596年一直打到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為止,共歷時兩年,以明朝的勝利告終。
戰爭中,除了日軍的死傷,我方和朝鮮也傷亡慘重,老將鄧子龍和朝鮮名將李舜臣先後犧牲,成為兩國歷史上出名的民族英雄。

第五次 清朝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清朝光緒二十一年,舊歷甲午年),日軍突然襲擊朝鮮,對中國不宣而戰,7月清朝對日本宣戰。

黃海之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有名的一戰。
1894年7月,北洋水師在完成護航任務後返航期間,一艘美軍戰艦向「致遠號」駛來,接近「致遠號」後,敵軍突然放下美國旗幟,升上日本軍旗,黃海之戰爆發。

戰中,鄧世昌、劉步蟾等人先後犧牲。

1895年3月,日軍攻打威海衛北洋水師基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此戰中國大敗。

第六次 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控制我方東三省,進行一系列的軍事挑釁演習。

1937年7月7日,日軍謊稱一官兵在演習中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被我方駐盧溝橋的部隊拒絕,日本當即炮轟盧溝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0~1941年百團大戰後,中國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1945年德國投降後,美軍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9日向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發布《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勝利。

抗日戰爭,中國傷亡極其慘重,死傷21000000餘人,抗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近百年來第一次在反抗外來侵略戰爭中取得勝利。

Ⅳ 中國與日本歷史上發生過得所有大大小小的戰爭戰役的詳細介紹


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江口之戰。 659年,百濟聯合高句麗進攻新 羅,新羅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蘇定方率軍13萬征百濟,新羅以5萬精兵接應,唐、新羅聯軍 迅速擊潰了百濟,俘虜了百濟國王義慈。義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殘部,企圖復國,於660年向 日本求助,並要求放回作為人質的豐璋王子,日本當在位的齊明女皇答應福信的請求,送回 豐璋王子,並於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親自指揮與唐、新羅聯軍的戰斗,卻因勞累過度而病 故,出征計劃擱淺。

662年,日本組織大量戰備物資援助百濟,5月,援百濟將軍阿曇比邏夫率170艘船師抵達 百濟。663年8月,日本又派盧原君率援軍萬余,渡海趕赴白江口。這時日本在百濟的總兵力 為三萬兩千多人。同時,唐、新羅聯軍決定進攻百濟豐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將劉仁願、 劉仁師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進擊,由唐將劉仁軌、杜爽、百濟降將扶餘隆等率水軍,從熊 津江前往錦江下游的白江口,與陸軍配合,夾擊周留城。

13日,豐璋王為迎接日本援軍,率水軍候於白江口,17日時唐、新羅的水軍和日本船師 同時抵達,兩軍交戰。當時日本戰船有400餘艘,唐、新羅聯軍只有170艘,兵力也處在劣勢 ,在三回合較量中,雙方未取得決定性戰果,到18日,兩軍第四次合戰,由於日、百濟方高 估了已方優勢,輕視唐、新羅聯軍的實力,盲目拼殺,結果大敗,400餘艘戰船被焚,兵卒大 多溺死,殘軍投降,百濟國滅亡。

白江口海戰勝利後,唐朝繼續對高句麗用兵,因此未能懲罰倭國與百濟聯合與唐朝發生 戰爭的行為,唐朝始終與當時的倭國保持聯系,但密切程度已經低於聖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 這段期間與中國隋唐兩朝的關系。而日本方面由於始終擔心唐朝對日用兵,同樣未能主動發 起更大規模的與唐朝密切聯系,而這一切,由於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後完全改變。日本在白江 口海戰敗於中國之後,更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遣唐使 ,中日兩國歷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啟,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單獨結束派遣遣唐使,才結束了這一中日歷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時期。


13世紀中期,蒙古帝國南取大理,東降高麗,征宋計劃也將完成。放眼整個東方,唯日本隔海獨立於帝國版圖之外。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 ,蒙古人即將出兵,當時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堅決拒絕這一要求,並壓制 了其他人的妥協態度,下令西國的守護和地頭准備防禦。忽必烈聞此訊後,抑制不住五次遣 使、五次被拒絕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准備軍隊、船隻、糧餉, 向日本發起戰爭攻勢。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魯輕 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為此高麗人、漢 人被迫造船、運糧餉,充當士兵,他們深受其害。但忽必烈執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 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驚四境而歸」。其實元朝軍隊僅僅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一些戰果。以後則屢戰屢敗。

盡管日本人的武器無法與蒙古人的長距離武器相匹敵,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戰場考 驗的蒙古軍隊領袖那樣有經驗,但他們擅長於面對面的搏鬥,而戰斗過程中突然降臨的暴風 雨使蒙古軍隊和船艦在退往曠海中時損害慘重,他們不得不無功撤退。蒙古人第一次東征日 本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興起後的戰爭史中極其罕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 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 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他一方面招募軍隊、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貢,否則元軍將至。北條時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 要求,並積極策劃遠征高麗。忽必烈別無選擇,他於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 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十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 高麗、漢軍四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九千艘,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六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 1500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 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 ,進抵築前志賀島登陸。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 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志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 激烈戰斗。」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 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 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兩個月之後,既8月15~16日,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日 本海岸,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 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 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 帆走高麗」。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而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於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人為 他出征日本建造船隻、高麗人為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忽必烈終於在 公元1286年屈服於客觀力量短缺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至此,元朝與日本的軍事關 系以元朝的失敗而結束。


在日本的對外擴張歷程中,為日本的大陸野心定下所有的基調,以至於影響了日本以後 的歷史,直至今天仍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實質上是日本歷史上最富有侵略野心的人物 ,莫過於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1536~1598年),原在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時代勢力強大的封建領 主)部下為將,因屢建戰功,漸受重用,1573年被擢升為大名。初名木下藤吉郎,1558年改姓 羽柴氏,1582年織田信長被家臣襲擊,被逼自殺身亡,豐臣秀吉代之而起。1586年擁立「後 陽成天皇」,自己測冠以「豐臣」。1585年任關白(相當於「御前第一大臣」),1586年任太 政大臣(相當於「太攝政」王),1590年完成日本統一。1591年將職位讓給其養子豐臣秀次, 自稱「太閣」(相當於「國老」),改而專事「海事征討」謀略及計劃實施。

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戰國時代大名紛爭的日本後,自感實力強大,迫不及待地發動對 中國的戰爭。早在戰國紛爭階段,他奉命征伐時,就說過「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 志」,1585年時說:「如今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鄰國在握,財富充裕,已無他求。 唯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後世。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將讓日本於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 中華,決意渡海」。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版圖」。

1590年他致信朝鮮國王,要求借道進攻中國,遭拒絕後,他於1591年把關白職位讓給養 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在松浦郡建造名護屋城,作為作戰大本營。1592年4月,傾舉國之兵,出兵20萬入侵朝鮮,豐臣秀吉宣稱官次戰爭不是對朝鮮而是對明朝,朝鮮只是路過,這從5月18日發布的遷都北京准備令里也有體現,該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國和日本的官職,對朝鮮未做安排。豐臣秀吉認為兩年內就可以遷都北京,自己將定居寧波,然後主持對印度的征服。

出兵朝鮮後,豐臣秀吉坐鎮名護屋為統帥,宇喜多秀家擔任前線總指揮,黑田長政、小 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進擊,並迅速攻佔朝鮮京城和大片國土,但由於其海戰能力弱, 被朝鮮將領李舜臣通過兩次海戰,殲滅了日軍精銳部隊,致使日本陸軍的北進受到牽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軍李如松部近5萬人與朝鮮軍隊配合,在強大的火炮和騎兵優勢下,通過平壤戰役、碧蹄館大戰、漢城圍困戰等三次戰役,大敗日軍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宇喜多秀家等軍團。相繼收復失地,日軍退縮,豐臣秀吉提出議和,第一次戰爭暫告結束。

由於豐臣秀吉無法滿足於當時明朝中國在華夷體系內預留給日本的地位,此後兩年多的明和談最終失敗。1597年1月,日軍再次進攻,黑田長政在稷山被明朝軍隊擊敗,海軍也被 李舜臣在鳴梁海面重創,明朝援軍繼續入朝,進擊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部隊。1598年8月18日 豐臣秀吉憂郁而死,日本撤軍,到12月全部撤出朝鮮,第二次侵朝徹底失敗。另一位日本封 建領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豐臣秀吉的勢力,建立統一的日本戶幕府。 豐臣秀吉是日本近代擴張的始作俑者,他是明確了已經經朝鮮而中國的大陸擴張模式的 第一人。豐臣秀吉時代完全失敗的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擴張,在300多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又卷土重來。而這以後的戰爭, 就是中日歷史上的第四次百年戰爭了。

「甲午中日戰爭」是國人永遠的一塊傷疤,清政府最為自豪的現代化軍隊—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億萬國人的強國夢破碎了。

二戰,就不說了!!!

Ⅳ 歷史上,中國與日本的戰役有哪些﹖

中日第一戰:唐日血戰白村江;中日第二戰:忽必烈飲恨日本海;中日第三戰:明朝抗日援朝戰爭;中日第四戰:甲午戰爭;中日第五戰:抗日戰爭。

Ⅵ 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爆發的戰爭的詳細過程

唐朝白江口戰役——海戰——唐朝以少勝多,出動170艘戰船,擊毀百濟,日本聯軍戰船450艘左右。
唐朝海軍以樓船為主,開始採用了新大規模使用的技術——車船技術!據記載,最早的車船技術出於祖沖之的千里船,所謂的車船技術即指輪船,只是,早期的輪船使用的是人力,所以唐朝海軍當中的架船人員要遠遠多餘軍隊!車船到了宋朝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宋朝楊幺起義時,楊幺出動了二十四輪大船(二十四對輪驅動)而宋軍則出動了三十二輪大船!——長120米!
唐朝海軍以投石機,床弩,強弩,弓箭,拍桿,構成多層次的火力覆蓋!投石機以飛輪炮為主——一次性連續發射多發炮彈,用轉輪盤轉動投石機,通過指揮手測量目標,指揮投石!
床弩是絞力拉動弩弦,箭頭不是兩棱的,而是三棱和四棱的——箭頭厚重,穿透力和爆發力更大
強弩,准確度和射程要更強,而殺傷力要大很多!
弓箭,准確度雖然不如強弩,但是,射速要快很多!
拍桿,一種通過杠桿原理驅動的機械,一旦靠近敵船即驅動機械,通過巨桿上的巨石可以敲碎敵船!比如隋朝楊素平定越南叛亂時,出動四艘樓船,這四艘樓船僅僅拍下拍桿就徹底擊碎了十幾艘戰艦!一般來說,一艘巨型樓船隻會配備六具拍桿!
戰術上,唐朝會根據水文情況制定戰略(每一個將領都有戰略部,叫做幕府,也有專門的參謀,叫做參將)依據天氣變化制定戰術!比如白江口戰役,唐朝占據入海口和上游,致使日軍的進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唐朝也有很多很小的船,他們一般配備在樓船上,戰時一需要即便放下,這些小船很小,但是船速很快!防禦完全!唐軍會有一些類似於特種部隊的概念的選拔士兵載在這些船上,通過射箭,遞進敵船突襲,在敵船邊上下水鑿船(這是一種和先進但是在中國流傳了很久的戰法!最早記載出現於春秋時期的越國!當時越國就有許多這樣的部隊,搞定點襲擊,為此,當時各國的戰艦底部全部固定著長毛刀刃!以及配備一些針對「特種部隊」的戰士!)有時,特種部隊還會搞狼群襲擊!甚至登船搶船!
元朝——大敗!——天氣實在是太差!這個就不多說了!
明朝

Ⅶ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有過哪幾次戰爭

中日戰爭
第一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894年~1895年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937年~1945年
二戰期間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抗日戰爭。
詳情請登錄:
http://ke..com/view/32125.htm

Ⅷ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共發生了多少次戰爭

如果承認元朝是中國的話,那麼就是五次。一、唐朝的朝鮮半島對日殲滅戰二、元朝的兩征日本失敗三、明朝的抗日援朝四、清朝的甲午戰爭五、民國的抗日戰爭。

Ⅸ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共發生了多少次戰爭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是三次 1)這場戰爭對於當時東亞局勢有著深遠影響。明朝由於國力大耗,短期內無力進剿後金力量,只能坐視努爾哈赤政權日益強大,最後對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脅。朝鮮慘遭連年兵禍,遭受重大損失,國勢一蹶不振。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也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實力大衰,在後來的關原之戰中不敵德川家康,最終為其所滅,日本從此進入德川幕府時代。但值得注意的是,豐臣秀吉的大陸征服計劃失敗後,日本國內不少思想家及統治者都不斷鼓吹其計劃,宣揚其思想,致使日本對外擴張思想在此後300多年間延綿不絕且日益猖獗,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對近代中國危害甚大的「大陸政策」。中國經過八年全面抗戰,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終於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起戰勝日本,打退了日本對大陸的進 攻。 (2)a甲午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破產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3.甲午戰敗,促使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d.加午戰敗,使清政府的「大國形象」掃地。e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對於遠東政治格局: 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損害了俄、德、法在華的侵略權益,特別是俄國在遠東的利益。三國干涉還遼,日本雖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日本並不甘心。19世紀末八國聯軍侵華,俄國實際上控制了中國東北,日俄在遠東的矛盾激化,1904年終於在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日俄戰爭。 (3)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使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第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人民通過抗日戰爭的實踐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這就是:堅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勇於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侵略者的民族自強信念;開拓創新、善於在危難中開辟發展新道路的民族創造精神。 第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勢力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樹立了一個以弱勝強的範例。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Ⅹ 中日歷史上歷次戰爭

中日歷史上歷次戰爭:
公元663年白村江口海戰

日本自古以來就與朝鮮半島有著不解之緣。在記錄日本遠古先民歷史的神話當中,以八千矛神為代表的許多神靈都是從新羅(今韓國慶尚道)渡海來到日本的。現實中,朝鮮半島夾在中國大陸和日本列島中間,為大陸文明傳播到日本起到一個中轉站的作用。再者,日本與朝鮮半島僅僅隔了一個對馬海峽而已,來往較之直接渡海往中國也便利了許多。因此朝鮮半島在日本的國家戰略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公元4世紀中葉,日本借半島三國內戰之機,開始把勢力伸展到半島南部,建立起殖民地「任那」,並設置「日本府」進行管轄,三國之一的百濟成為日本的朝貢國。4世紀末,隨著國土的統一,國力的增強,日本加緊了侵韓的步伐。但是新興於北方的高句麗由於受到中國北方政權的打壓,只得開始把擴張的矛頭南移,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與日本成為競爭對手,並屢次發生戰爭。日本戰敗,勢力基本被趕過對馬海峽。與半島諸國關系的惡化,使日本失去了從中國輸入物品以及先進技術文化的渠道,只得冒險開辟了一條跨越東海,直達中國南方的新航路,與作為「中華正統」的南朝政權取得了聯系,同時日本大和朝廷也想藉助中國的政治權威來加強在半島的勢力,前後13次向東晉、宋、梁朝貢。這一時代就是日本史上有名的「五王時代」。

中國於隋唐時期重新實現了大一統。中國政局的變動也深刻影響了東亞格局。統一後的中國開始把東北的高句麗視作心腹大患,隋朝曾經三次征伐。取而代之的唐王朝繼承了這一政策,並進一步插手到半島事務當中來。中國與日本的關系因此惡化,雙方各自支持新羅和百濟,使得半島內戰迅速升級為東亞區域的「國際戰爭」。

公元655年,百濟與高句麗各自從西、北兩個方向攻打新羅。新羅求援,唐朝在5年後派出大軍救援,並一舉滅亡了百濟,俘獲了乙慈王。百濟殘余勢力先後兩次向日本求救。日本親征的齊明女皇於661年7月死於九州的大本營,救援一事暫時擱淺。待到663年五六月間,百濟君臣內訌,唐軍乘機聯合新羅再次進攻百濟,兵圍都城,水師則封鎖了白村江口,嚴陣以待。8月27日,與來援的日軍在白村江口發生遭遇戰,中日之間首次直接軍事對抗戰打響了。

戰爭以中國完勝、日本慘敗告終。日本勢力迅速收縮回了國內,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軍事報復,轉而加強沿海防務。這次海戰促使日本當局清醒地認識到中日兩國之間的巨大差異,以及唐王朝在東亞樹立其霸主地位趨勢的不可逆轉性,並順乎時勢地修正了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朝廷繼續派遣「遣唐使」,加強改善兩國的關系,其執政的重點也轉向內政。在未來的百年時間內,日本創造出堪與盛唐文明程度相當的「平安文明」,並建立起穩定繁榮的國家。東亞地區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格局大抵就這樣確立下來。

1592~1598年中日朝鮮戰爭

16世紀無論對於中國還是日本都是其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分水嶺。早熟的中國文明到了這個時候雖然還能維持相當規模的國力,卻已經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此時的日本,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近世」。長達百年的戰國時代是對其國內政治力量的一次大洗牌,新興的戰國大名取代了腐朽的守護大名,成為強有力的新力量。日本由此實現了數百年未見的統一局面,並且首次把北海道納入版圖,盡管統一局面還不是那麼穩固。但就是在這種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日本的統一者──豐臣秀吉悍然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並且還將戰刀指向中國。

與舊的守護大名不同,戰國大名往往比較重視商業,這很類似於歐洲的重商主義。事實上,豐臣秀吉的身後就有京畿商人的經濟支持,他們依靠雄厚的財力為豐臣家的統一戰爭提供軍費。反過來,豐臣秀吉也給予這些商人特權,並且處處維護。所以這場戰爭多少帶有早期原始積累的殖民戰爭性質。

此外,秀吉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藉助戰爭削弱各諸侯,以此來強化豐臣家的統治,畢竟,戰時成長起來的大批富於戰斗經驗,且冷酷嗜血的武士一旦進入和平年代就會成為浪人,必然會轉化為社會潛在的消極破壞力量,所以乾脆把這個火葯桶扔到海外來得更保險。對此,各路諸侯可謂心知肚明。尤其是關東地方大名,如德川家康,伊達政宗等人更是想方設法避免被派往前線充當炮灰。

早在戰爭爆發以前,豐臣秀吉就曾經向朝鮮提出「借道入明」,這種伎倆自然被看穿並遭到拒絕。其實秀吉也明白此路不通,只是想以此製造一個借口而已。

1592年(中國萬曆二十年,日本文祿元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4月12日,侵朝日軍橫渡對馬海峽,於翌日清晨登陸釜山,揭開了戰爭序幕。此役日本共出動陸軍15.8萬人,海軍4萬,精銳盡出,勢在必得。朝鮮由於承平日久,武備鬆懈,且長年耽於黨爭,所以軟弱腐朽,根本無力抵抗強悍的日軍。僅僅兩個月,朝鮮「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甚至於兩個王子臨海君和順和君也淪為日軍的俘虜。宣祖北逃義州,並求救於明廷。但是,朝鮮在海上卻給予日軍重大打擊,5~7月間,朝鮮海軍在其民族英雄李舜臣的指揮下節節勝利,並奪取了制海權,盡管這並不能挽回敗勢。

朝鮮的頻頻求救,終於引起了明朝的關注,決策者們認識到「關白之圖朝鮮,其意實在中國」。7月,明朝派了小股部隊入朝救援,卻遭敗績於平壤。這次失利促使明朝派出更大規模的軍隊,並配備了先進的火葯武器。明軍入朝使得戰局急轉直下,日軍速戰速決的打算落空。經過平壤戰役等數場惡戰,到了1593年5 月,日軍基本退回到釜山防禦圈,但仍舊占據全羅、慶尚兩道,雙方開始和談,文祿之役結束。

然而,和談只不過是豐臣秀吉的緩兵之計。利用爭取來的時間,日本養精蓄銳,重整軍備,尤其是加強了海軍建設。之後,又故意向明朝提出了極其苛刻的條件,從而造成和談的破裂。1597年,戰爭再次爆發,是為「慶長之役」。由於日本成功地使用了反間計,使得李舜臣被革職,在此期間,日本海軍大舉進攻,幾乎使朝鮮海軍全軍覆沒,從而解除了海上的威脅。日本陸軍隨後在7月開始了地面戰場上的總攻。與第一次戰爭不同,日軍士氣低落,戰斗意志明顯減弱,所以沒有取得大的戰果,基本上被中朝聯軍遏制在半島南部。戰局的不利迫使朝鮮重新起用李舜臣,朝鮮海軍立刻得以重建,並且越打越強,最終再次奪回了制海權。中朝聯軍開始了戰略反攻,反攻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損失重大,然而日軍局部的戰術勝利並不能挽救其戰略上的失敗,退出半島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正當日軍苦苦支撐,惶惶度日之時,戰爭魁首豐臣秀吉病逝,主持大局的攝政會對前線官兵封鎖消息,並以秀吉名義命令撤兵。至此,為時7年,耗資巨大,損失慘重的中日朝鮮戰爭以日本失敗而告終。

但是,從某種意義而言,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朝鮮作為唯一的戰場,蒙受了毀滅性災難──損失了2/3的耕地和5/6的人口,尤其是流失了許多工匠與技術人員,這些人為日本所用,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朝鮮是戰爭最大的輸家;中國原本因為張居正改革出現了難得一見的起色,但是積攢起來的這點家底很快在戰爭中消耗殆盡,誘發了新的財政危機,並加劇了國內矛盾,最終斷送了政治命運。至於日本,與數百年後的美國人一樣,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對手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無論是財力物力還是人力,損失都很慘重,豐臣政權也因為戰敗而迅速垮台。不過,德川家後來居上,卻實現了一個和平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社會,對於日本民族而言,也可算是因禍得福。戰爭最大的贏家,在筆者看來,恐怕倒是從未參戰的建州女真──戰爭削弱了中國和朝鮮,客觀上為它贏得了生存空間與時間──就在這段時間內,努爾哈赤吞並了許多部落,進一步擴大實力,為日後的統一女真以及反明戰爭積累了資本。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

戰爭的失敗,使得孤立的日本重新把自己封閉起來,以中國為主導的東亞格局得以保全。

19世紀,隨著西方殖民勢力歷史性地進入東方,原本內向封閉但是穩定的東亞文明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固有的「中華朝貢體系」開始一步步地走向瓦解。其中,日本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1868年,日本就單方面把中國的附屬琉球納入其內政軌道,1871年又借口「牡丹社事件」開始染指台灣,並徹底佔領了琉球,改稱「沖繩」。中國失去了第一個屬國,但這只是開始。接著是越南和中亞,到最後只剩下朝鮮。

早在1873年,日本國內就曾經風行過所謂的「征韓論」,其產生原因有二:1、當時明治政府的維新遇到舊士族的反抗,出於安定內部的目的,必須將國內矛盾外移;2、俄羅斯勢力南下,企圖染指朝鮮,英國對琉球興趣不小,這樣一來,日本周邊地區不穩。出於先發制人的考慮,日本感覺很有必要趕在俄羅斯之前佔領朝鮮。盡管以西鄉隆盛為首的征韓派在斗爭中失敗,但他們的主張卻仍為掌權的內治派所接受。1875年,日本導演了「雲揚號事件」,並於次年逼迫朝鮮政府簽訂了《江華條約》。至此,日本的一隻腳再次踏進半島,開始挑戰中國在朝的宗主地位。分別發生在1882年、1884年的壬午兵變和甲申政變就是該矛盾的產物,兩次事變中國都保持並鞏固了在朝鮮的優勢地位,但是1885年簽訂的《中日天津條約》卻默許了日本在半島地位的合法性,不能不說是一大失策。但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足夠實力來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因此,日本加快了建設海軍的步伐。明治天皇為此帶頭在宮廷展開節食運動,以節省開支購買歐洲先進戰艦。正是由於舉國一致的努力,日本海軍在硬體上基本趕上了中國。

1893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很快就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大半個朝鮮。朝鮮向中國清廷乞援,然而根據《天津條約》,中國出兵,日本同樣可以出兵。日本方面先是進行外交詐騙,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出兵,接著就背信棄義,悍然出兵朝鮮,造成了既成事實。吃了啞巴虧的中國開始與日本交涉撤兵事宜,但是由於李鴻章的盲目求和心態以及朝廷內部分歧使得中國在此問題上應對乏力,處處被動,日本仍舊不斷增兵。覺察到日本「侵奪之謀」的李鴻章一味地試圖依靠外交上的折沖尊俎來保全和局,卻不做充分的軍事准備。當時中國海關的英籍總稅務司赫德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是根本沒有什麼正義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別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撿便宜也可以算作正義。正義完全在中國方面。我不信單靠正義可以成事,正像我相信單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飯那樣,我們必須要有第二隻筷子──實力。但是,中國人卻以為自己有充分的正義,並且希望能夠以它來制服日本的鐵拳,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中國的盲目妥協並沒有換來和平,戰爭依舊爆發了。

日本首先在海上發難,通過黃海海戰把北洋海軍趕回旅順軍港。李鴻章出於保存實力的考慮,使得北洋海軍直到覆滅也沒有再駛出軍港一步,把制海權輕易地讓給了日本。在海軍的保護下,日本陸軍大舉進攻,從朝鮮一直打過鴨綠江,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的遼東半島。隨著威海衛的陷落以及遼東戰役的失利,局面完全被日本掌控,戰爭進入尾聲,而清政府也開始了乞降活動。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以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於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國失去了最後一個屬國朝鮮。此外,割地賠款,開放內陸通商口岸,使得半殖民化程度和民族苦難進一步加深。至此,歷經千年之久的中華朝貢體系徹底崩潰,日本開始逐漸取代中國來扮演東亞國際格局的主角。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與日本歷史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