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業的歷史啊
中國古代商業產生於先秦時期,初步發展於秦漢時期,到了隋唐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商業興起於先秦時期
中國人很早就學會經商,商朝人善於經商。周武王滅商後,商朝遺民為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作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為「商人」,稱他們的職業為「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商朝人使用的貨幣是貝類,有海貝、骨貝、石貝、玉貝和銅貝。銅貝的出現,說明商代已經有了金屬鑄造的貨幣。到了西周,商業成了不可缺少的社會經濟部門。當時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業由國家壟斷。在商業交換中,主要的貨幣仍然是貝,但銅也被用作交換手段。銅本身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同時也擔負著貨幣的職能,後來就發展為鑄造銅幣。春秋戰國時期,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大商人。春秋時期著名大商人有鄭國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貢和范蠡;戰國時期著名商人有魏國的白圭、呂不韋。戰國時期各國鑄造流通的銅幣種類增多,形狀各異,有的模仿農具,有的模仿各種工具,也有的模仿貝的形狀。貨幣的數量大,種類多,反映了商業較過去發達。商品交換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
秦漢時期商業初步發展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改變戰國時期貨幣種類繁多,度(長短)量(容積)衡(輕重)不一的現狀,決定統一貨幣,把原來秦國流通的圓形方孔錢作為全國流通的標准貨幣,這就是通稱的「秦半兩」。他還統一度量衡,修建馳道,這些措施都有利於商業的發展和國家的統一。特別是統一貨幣對後世影響深遠。以後各封建王朝大都掌握鑄幣權,錢的形制也保持著類似「秦半兩」的圓形方孔模式。兩漢時期,伴隨著統一局面的形成、鞏固和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兩漢政府實行「開關梁,弛山澤之禁」的政策,商業出現了初步的發展。當時的都城長安和洛陽,以及邯鄲、會稽、宛(南陽)、成都等大城市都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中心。每個城市都設有專供貿易的「市」,長安城東、西有市,後來發展為九個市,當時官府對城市的商業活動採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市區與住宅區嚴格分開,周邊有圍牆。市內設有出售商品的店鋪、官府設有專職官員市令或市長進行管理,按時開市、閉市,閉市後不許再有經營活動。市內的物價也由官員統一管理。
與以往不同的是,兩漢又開通了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中外貿易也逐漸發展起來。張騫通西域之後,陸上絲綢之路開通,路線是從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或陽關、再經過今天的新疆進入中亞和西亞。漢武帝之後,還開辟了與南海諸國及印度半島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線,從事經常性的貿易往來,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兩條絲綢之路的開通,有利於中外貿易的發展。
隋唐時期商業
隋唐時期商業發達的城市,除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外,東南沿海的越州、洪州也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唐代長安城有坊、市;市有兩個,東市和西市。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東市和西市各占兩坊之地,各有220行。東市肆邸千餘,貨物山積,商賈雲集。唐朝政府允許外商在境內自由貿易,胡商遍布各大都會。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風」、「胡俗」流行。長安城的人口不下百萬,這樣龐大的人口對商品的需求,造成長安城商繁榮。農村集市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水陸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斷增多,有些還發展成重要的市鎮。
隋唐時期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唐朝前期陸上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出現商旅不絕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亂後,對外商業交通的重點,由西北陸路轉移到東南海道。越州是東南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是外國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
兩宋時期商業繁榮
就是建立在從唐代後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時間基礎上的。兩宋時期的商業繁榮是全方位的,不僅商品的種類繁多,而且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都很繁華。商業的繁榮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元代實現了國家的空前統一,促進了商業的繼續繁榮。(1)兩宋時期商業繁榮原因
兩宋商業空前繁榮。首先,北宋建立以後,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的局面,社會經濟得以正常發展,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政府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從唐代後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逐漸被打破,到宋代,店鋪已可隨處開設,買賣時間也一改日中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經營。第三,宋代市場上雖然仍然使用金屬貨幣,但在北宋時,四川益州富商開始發行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後來,官府在益州設立交子務,印製和發行交子。南宋時,紙幣使用的地區廣、發行量也大大增加。紙幣的發行使用便利了商業活動的進行,促進了商業的繁榮。第四,兩宋時水陸交通便利,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暢通,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2)兩宋商業繁榮表現
兩宋時期商業繁榮首先表現為城市商業的繁榮。繁榮的大都會首推北宋的都城開封和南宋的都城紹興。開封自五代開始日益繁華興盛,到北宋時已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超過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商業也空前繁榮。城內既有繁華的商業街區,又有專業交易場所。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形象地反映了開封城內商業的繁華景象。南宋定都臨安,全盛時期臨安的人口也達百萬,取代開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城內店鋪林立,貿易興隆,早市、夜市晝夜相連,酒樓、茶館、瓦子等錯落有致。商品種類增多,各種類型的集市出現。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轉向市場,成為重要的商品。如蘇湖地區農民剩餘的糧食,南方篾匠所做的竹木器都變成了商品。北宋時商品種類增多,商家注重商品的包裝,還注意為自己的商品作廣告。南宋時流行的諺語「蘇湖熟,天下足」說明蘇湖地區農民剩餘糧食成為重要的商品。城市中還出現了定期和不定期、專業性和節令性的各種不同類型的集市。商稅收入,越來越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
兩宋時期,邊境貿易繁榮。北宋與遼、西夏對峙,南宋與金對峙。兩宋在與遼、西夏、金相鄰的邊境地區設榷場,進行雙邊貿易,互通有無,獲利甚豐。
兩宋時期,海外貿易發達。宋代海上絲綢之路暢通無阻,政府還特別重視海外貿易。這樣,海外貿易發達起來。北宋時,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至非洲,有幾十個國家與中國進行貿易。南宋時,海外貿易更加發展,外貿稅收成為國庫財富重要來源之一。
元代商業繼續繁榮
元代實現了國家的空前統一,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重新疏浚了大運河,疏浚後的大運河從杭州直達大都;開辟了海運,海運從長江口的劉家港出發,經黃海、渤海抵達直沽(天津);元政府還在各地遍設驛站,橫跨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也重新繁榮起來,這些都促使元代商業繼續繁榮。
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華的國際商業大都會。從東歐、中亞,從非洲海岸,從日本、朝鮮,從南洋各地,都有商隊來到大都。城內各種集市三十多處,居民不下十萬戶。國內外各種商品川流不息地匯聚於此。「百物輸入之眾,有如百川之不息。」據說每天僅運入城中的絲即達到千車。紹興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貿易之巨,無人能言其數」。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經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國旅行家譽之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司,嚴密控制對外貿易。
明清徽商與晉商
明清時期,小農經濟與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農產品商品化得到了發展;城鎮經濟空前地繁榮和發展,許多大城市和農村市場都很繁華。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匯集了四面八方的特產。在全國各地,涌現出許多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1)徽商
徽商即徽州的商人。徽州有經商傳統,徽州人很團結,注重互相幫助,並且還崇尚節儉。經過幾百年的經營,徽商積累起驚人的財富。徽商幾乎「無貨不居」,經營范圍很廣,但「首魚鹽」,對食鹽的經營尤為重視。徽商的興起就是從經營食鹽開始的。明代食鹽的生產由官府壟斷。為了解決邊疆守軍糧餉不足的問題,明政府允許商人將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點交納,然後給予他們販賣食鹽的權利。徽州距邊防地點遙遠,徽商起初在鹽業的經營中不佔優勢。但到明中期以後,明政府將納糧改為納銀,徽商紛紛投資鹽業而暴富。徽商經營鹽業積累起商業資本之後,又擴大經營范圍,經營茶葉、木材、糧食等行業,活動范圍遍及全國各地,民間俗諺有「無徽不成鎮」的說法。在海外諸國也留下他們的足跡,有「遍地徽商」之說。徽商憑借雄厚的商業資本,經營大宗商品交易和長途販運;並且插手生產領域,支配某些手工業者的生產活動;還經營典當等金融行業,獲取高額利潤。徽商從明初至清末興盛了數百年,出現了擁有資產百萬乃至千萬以上的大富商。
(2)晉商
晉商即山西商人。他們是和徽商齊名的明清時期中國又一大商幫。他們興起和發展的經過與徽商如出一轍。晉商的興起也是經營鹽業。晉商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邊防之便,為官府運送軍糧,獲取販鹽權利,經營鹽業致富,成為富有大鹽商。他們積累起巨額商業資本之後,逐漸擴大經營范圍,販賣絲綢、鐵器、茶葉、棉花、木材等。到清代乾隆年間,晉商開始興辦金融機構票號,經營存款、放貸、匯兌,也可以為官府代理錢糧。經過長期的經營和積累,晉商的財力不斷壯大,到清代時,資產達百十萬者不可勝數,晉商首富亢氏的資產多達數千萬兩。晉商的活動范圍極為廣泛,許多人甚至走出國門,到日本、東南亞、俄羅斯等地去做生意。
Ⅱ 洋貨市場的市場歷史
洋貨市場坐落在天來津市源濱海新區杭州道街道撫順道,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京津及周邊的遊人。濱海新區是天
津開放的前沿,是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所在地,天津港又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從而形成濱海新區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的局面,為洋貨市場的形成、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支持和貨物保證。
自80年代末期至今,洋貨市場從最初的7000平方米擴贈到現在50000平方米,經營品種大到進口摩托車、家用電器、電子琴、照相器材、音響設備,小到服裝、鞋帽、手錶、打火機等30大類上千種商品的自由交易,市場貿易自由度高,購貨方式靈活多樣,貨品價位低廉又不乏「珍、奇、特」,因此洋貨市場成了覆蓋「三北」、輻射全國的北方最大洋貨集散地,成為天津的「沙頭角」,充分體現「洋貨、洋味、洋品牌」的特色。
Ⅲ 中國近代史上人們所說的南洋是指現在的什麼地方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當今東盟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而廣義的南洋還包含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
南洋是明清民時期稱呼東南亞較深區域(不包括越南北部等)及其水向型附近區域:
一、是南亞的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印度海岸,而阿拉伯海西岸屬西洋了。
二、是印尼東方的澳洲北部即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
三、是菲律賓群島以東的帛琉群島等西太平洋群島。
東南亞與中國山水相連,自古以來便是東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早在秦漢時期,即有海商進入東南亞的記載。唐宋時期,中國海商遍布東南亞沿海地區,人口往來頻繁。15世紀初,爪哇、蘇門答臘等地出現華人聚居區。
明中後期,政府多次發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於海外貿易的興盛,前往東南亞的人口依然有增無減。然而,真正形成規模並影響至今的移民活動,則是近代以來稱為「下南洋」的移民潮。
(3)中國商貨在南洋市場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人走出國門的移民潮,長路漫漫,充滿了血淚辛酸。
首先是「違法」。移居海外在很長時期內是不允許的,在朝廷看來,遷居海外無異於「棄絕王化」,不僅禁止,而且對回國者嚴加制裁。直到晚清,清政府才意識到海外華僑的經濟實力與商埠的重要性,於光緒三年(1877)任命當地華僑領袖胡璇澤為新加坡首任領事。1893年,清政府才正式解除「華僑海禁」。
其次是旅途艱險。早期移民偷渡出洋,整日擔心官軍稽查與海盜行劫,海上風信難測,帆船時時有傾覆之險。近代出洋華工則幾乎與奴隸無異,飽受「豬仔頭」與「豬仔館」的虐待,華工被封禁在船艙內,條件惡劣,死亡率極高,販運華工的船隻被稱為「移動地獄」。
再就是落地後的艱難。落地移民一是要克服難以適應自然環境的問題,一是受到當地各種勢力的多重壓力。
殖民者急需華人參與開發,但又對華人迅速擴張的經濟實力充滿擔憂,因而有意抑制華人權益,迫害、屠殺華人的事件多有發生,尤以印尼多次屠殺華人的事件最為慘烈。殖民勢力消退後,情況有所改善,但一旦政局動盪,華人往往成為發泄不滿的對象。
大量華人移居東南亞,不僅緩解了中國國內的人口壓力,也極大地推動了東南亞各國經濟的開發與發展。可以說,東南亞的近現代歷史是土著族群與華人共同書寫的。
目前,華人作為東南亞各國本地族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得到所在國的認可與認同,但歷史與現實糾葛的陰影並未消失殆盡,華人問題的徹底解決仍需時日,這就需要華人社會自身的努力,同時,中國實力之強弱也與華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Ⅳ 中國歷史上與國外通商的發展過程,它對中國當今的市場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西漢時,由於開通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中外貿易逐漸發展。唐專朝時,廣州成為重要外貿屬港口,政府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兩宋時,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至非洲的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海外稅收甚至成為南宋國庫中重要財源。元朝時,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從明清起,中國開始閉關鎖國和海禁,中國對外貿易逐漸萎縮,只有廣州十三行統一對外貿易,出口商品僅占商品總量3%左右。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捲入資本主義市場,資本主義國家也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啟示自己寫吧
Ⅳ 概述古代中國商業在各歷史階段發展的主要表現
①原始末期:出現偶爾以物易物行為,產生原始商業
②商 朝:職業商人和最早貨幣產生(「商人」一詞由來)
③周 朝: 商業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④春秋戰國:a.私商逐漸取代官商成為商人主體,出現許多大商人;
b.各國紛紛鑄造貨幣,黃金、白銀也開始用為貨幣;
c.商業繁榮,形成了許多著名都會。
⑤秦 朝:統一貨幣、度量衡,修馳道,促進了商業發展
⑥西 漢:a. 「開關梁,弛山澤之禁」使富商大賈周流天下
b.由於開通陸海絲綢之路,中外貿易逐漸發展
c.長安、洛陽等許多大城市發展成著名的商業中心,出現了專供貿易的「市」,官府有專職官員管理。
⑦魏晉南北朝:a.社會動盪,商業發展受一定影響。貨幣作用減小,以物易物成為主要交換手段
b.北方發展時起時伏
c.南方有小幅發展,有關商稅成為東晉南朝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⑧隋唐:
發展原因:政治統一、農業手工業發展、大運河開通、開明政策
發展表現: a. 長安、洛陽、揚州等成為聞名中外的商業大都會;定點-市坊分隔;定時-市白天定時開放;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來往頻繁b.農村集市有了進一步發展,有些發展成市鎮c.廣州成為重要外貿港口,唐政府設市舶使專管外貿。d.出現了「櫃坊」(銀行雛形)、「飛錢」(類似匯票)
⑨宋 元:宋:a. 北宋出現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 b. 打破日中為市限制,夜市興盛c. 打破市坊界限,店鋪隨處可設d. 品種速增,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投放市場,城市中出現不同類型的集市e. 商稅越來越成為政府重要財源f. 重視邊境貿易(榷場)和海外貿易。
元:a. 漕運、海運發達,遍設驛站b. 大都是政治、文化、商業大都會;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泉州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
⑩明 清:a. 城鎮經濟空前繁榮,貨幣經濟佔主要地位b. 廣泛使用貴金屬白銀,便利商品貿易和商業資本集聚c. 涌現出許多區域性的商人群體(商幫),如徽商、晉商
Ⅵ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發展歷史
簡照南,1870年生,廣東南海人,17歲時隨叔父簡銘石去香港經商,後在日本神戶自設東盛泰商號。簡玉階是簡照南的弟弟,比哥哥小5歲,1893年隨兄去日本學習經商,經過幾年艱苦創業,事業有所發展。
20世紀初,面對洋貨對中國市場的沖擊,簡氏兄弟萌發了「實業救國」的思想。
1905年兄弟二人籌集資金,在友人的幫助下,於香港創辦了廣東南洋煙草公司,但3年後即虧本歇業。在困難面前,兄弟二人並沒有退縮。在簡銘石的全力支持下,公司在拍賣整理後,於1909年改名為廣東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繼續營業。兄弟二人分任總、副經理。改組後的南洋煙草公司,簡家居絕大多數股份,其中簡照南、簡玉階兄弟佔47%,另一兄弟簡孔昭佔47%。 辛亥革命後,華僑愛國心大受鼓舞,國貨暢銷。兄弟二人抓住時機,致力於推廣中國貨,新產品暢銷華南及南洋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公司業務得到迅速發展。1916年在上海設立分廠,每年盈利均高達百萬元。1918年改上海廠為總廠,香港廠為分廠,工人萬余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顧順章也曾在本公司做過鉗工。
1919年8月,為對付英美煙草公司的壓迫,簡氏兄弟登報招股,將公司再次擴大改組,於上海、香港兩地共設5廠,同時開辦錫紙廠,並在煙葉產地設收購處、焙葉場。簡照南任公司總經理,簡氏家庭仍占股份的60%以上。在隨後的幾年裡,公司年年盈利。 1923年兄病逝後,簡玉階繼任總經理。1925年公司再度擴大,在浦東、漢口設新分廠。從1927年開始,由於中外卷煙業競爭加劇,民族資本得不到保護,再加上內部管理不善,家族矛盾凸顯,公司連年虧損。到抗戰前,企業已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
1937年宋子文集團借機控制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並取得公司半數股權。簡玉階任董事和設計委員,實 際處於閑職地位。之後的12年,公司一直為官僚集團把持和控制。
抗日戰爭時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在上海的總廠被日軍炮火所毀,公司的業務中心也就轉移到香港和重慶,漢口的分廠也遷往重慶。 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對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上海廠、重慶廠、漢口廠、廣州廠相繼實行了軍事監管,沒收官僚資本,成立了臨時管理委員會,1951年2月召開了第一次董建聯席會議,通過公私合營協議,企業改名為公私合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玉階先生出任副董事長,簡照南之子簡日林被聘任為總經理。到1957年,公司盈利增長了十倍以上。上海、漢口、廣州、重慶四廠先後改為獨立核算單位,全部納入國家計劃。
1960年,「南洋」董事會決定,委託中國銀行駐港總稽核室代管其香港廠。與此同時,「南洋」設在各地的煙廠和辦事處都分別劃歸當地政府管理。至此,「南洋」設在上海的總公司變成空殼公司,其留下的香港廠一脈則繼續發展。196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在北京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扶持振興老牌民族企業「南洋」的發展,並責成國家有關部門在優質煙葉的供應上給予鼎力支持。
1965年6月,「南洋」完成由香港的鵝頸橋舊廠遷往九龍新蒲崗六合街6號的遷址工作。搬入新廠區後,「南洋」添置和更新了設備。自此,「南洋」的業務發展也開始進入正常軌道,其本港銷售逐年增加,出口市場也穩步擴大。 1980年,「南洋」在產權關繫上正式歸屬上海市政府。1981年,上海市政府在香港注冊設立了全資窗口公司「上海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南洋」即成為「上實」旗下的成員企業。
從「上實」接掌「南洋」起,「南洋」走上堅持突出主業、不斷拓展海外市場的發展新路,並逐步實現生產與管理的現代化。
在新的發展階段,「南洋」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厚愛。歷屆市政府領導人勉勵公司再接再厲,不斷創新,把民族企業的好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1996年,「南洋」經過重組,其資產進入「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上實控股」)。是年5月30日,「上實控股」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此舉標志著「南洋」躍上生產經營與資產經營相結合的發展新台階。
1997年香港回歸後,就在亞洲金融危機最險惡的時刻,「南洋」在上海實業集團及「上實控股」的全力支持下,不僅不「內撤」,反而更加堅定紮根香江和支持香港經濟繁榮穩定的決心,並當即投下8.8億港元的巨資對廠房進行搬遷擴建,使生產設備和管理系統全面更新升級,大大提升了「南洋」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及市場競爭能力。
如今,「南洋」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核心技術、生產與管理全面現代化的企業集團,並且在海內外贏得了廣泛而持久的品牌信譽。
Ⅶ 誰知道南洋華人現狀和歷史
1、歷史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不過,中國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
2、幾次大規模遷徙:
——西漢末年,一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
——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支那;
——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
——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
——明末清初,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余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餘人、戰船50餘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今泰國 ),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
3、原因
—— 一般來說,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系,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
——中國人下南洋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據1935年中國太平洋學會對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調查顯示,因「經濟壓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個時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也有在家鄉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正處於加速開發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國王 )二世執政時期,就頒布過一個特別通告:給移民足夠的免費土地種植,政府提供臨時住屋安置移民;免費供給大米和食鹽一年;提供交通運輸工具,建立警察局保護華人安全,華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撈越等。這樣的政策對於中國國內流離失所、喪失土地的無業流民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
——從文化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固守一畝三分田,願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要做一個離家的遊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
4、現狀
如今,中國人的腳步已經遍及全世界。而海外華人中最大的一個群體,就是東南亞華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就是幾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荊斬棘的開拓者的後代。據不完全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總數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大量的華人湧入東南亞後,對當地的生產、生活以及經濟建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許多華人在僑居國從事商業活動,負責管理海外貿易,收購當地土特產,銷售該國貨物,從而形成一個溝通中國與海外貿易的商業網路。這些人也多為當地政府所倚重,暹羅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沒有華僑,宮廷什麼買賣也做不成」。另一方面,還有相當一部分華人從事手工業,烤麵包師、裁縫、鞋匠、金匠、銀匠、雕刻師、鎖匠、畫家、泥水匠、織工,幾乎無所不包。從事農業、園藝和漁業的華僑人數也很多,他們同樣在當地社會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東南亞經濟發展過程中,工礦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印尼加里曼丹,華人是當地金礦的唯一經營者。礦工人數最多時曾超過9萬,每年生產的金礦砂一般都在百萬盎司(1盎司等於 28.35克)以上。19世紀以前,馬來西亞的錫礦也幾乎全部是由華僑開發。現在當地許多被稱作「錫湖」的大型錫礦區,都是華僑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正是由於華僑的辛勤開采,馬來西亞的錫產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占據世界錫總產量的一大半。
「下南洋」的中國人,就這樣成了當地經濟開發的主力軍。他們的勤奮與努力,改變了所在國經濟落後的狀況。就連英國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也承認,馬來半島的繁榮昌盛,「皆華僑所造成」。「馬來諸邦之維持,專賴錫礦之稅入……錫礦之工作者,首推華僑。彼等努力之結果,世界用錫之半額,皆由半島供給。彼等之才能與勞力,造就今日之馬來半島。」「馬來政府及其人民,對於如此勤奮耐勞守法之華僑之謝意,非言語所可表達。」
華人在改變所在國的經濟狀況的同時,很多人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東南亞華人,先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豪、千萬富豪。
與此同時,東南亞華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是華裔,泰國前總理他信是華人。在泰國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員也是華裔。在馬來西亞,華人從政並取得成功,也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Ⅷ 大批中國人到達南洋,是在什麼時期 歷史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來末年,源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系,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因此這種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
大規模遷徙:
1.西漢末年,一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
4.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
5.明末清初,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余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餘人、戰船50餘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今泰國 ),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
6、清末民國時期。
Ⅸ 南洋商報的發展歷史
1923年9月6日創刊於新加坡。天後,英殖民地政府以「涉及黨派政治」為理由,下令停刊。翌年2月1日獲准重新出版。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南洋商報停刊3年7個月;1945年9月8日復刊。
1948年5月,《南洋商報叢書》面世,開中國大陸以外華文報出叢書的先河。至1963年9月,共出版150多種叢書。
1950年10月16日出版《南方晚報》,1963年6月1日改稱《南洋晚報》,同年12月25日停刊。
1958年7月23日成立南洋報業控股有限公司。
1969年為適應政治情況的改變,分別出版馬來西亞版和新加坡版的南洋商報。
1972年10月15日,首開先河採用簡體字。
1975年馬新南洋商報正式分家,改組後的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經由馬來西亞公民所控制,而成為本地化的報章。
1979年6月30日,《南洋商報》編排方式大改革,將傳統華文報的直排改為橫排,與中國的報業形式相似體。
1983年3月16日,新加坡《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合並成為《聯合早報》和《聯合晚報》,新加坡中文報業從此成為一言堂。
1989年4月17日上市,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掛牌的華文報。
1993年1月,南洋報社收購中國報和生活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有6份報刊。《南洋商報》稱讀者人數1百50萬人,占馬來西亞華文報刊讀者總人數的60%,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出版集團。
1996年11月,《南洋商報》進入互聯網領域,在網路上開辦網站。
1997年10月4日推出新網址,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網上提供現時新聞(Real Time News)的報紙。
2000年6月,成立南洋線上有限公司。
2001年5月28日, 華仁(HUAREN)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華仁控股,從豐隆集團手中收購南洋報業控股,獻議以72.35%股權收購南洋商報,交易成交價為現金2億3千12萬4千961零吉,或每股5.50零吉。華仁成功控制馬來西亞兩大中文報――《南洋商報》、中國報,標志著在馬來西亞原本相對獨立的中文報章, 開始被執政政黨介入。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另兩大報的擁有人更從華仁控股手中購得部分股權,之後的高層調動更顯示星洲報業集團開始干預南洋、中國兩報的業務,馬來西亞四大家中文報從此被單一商業集團壟斷。
2006年10月6日,擁有83年歷史的《南洋商報》宣布改版,以新面貌面對讀者和市場。改版後的《南洋商報》以電腦字取代原本由著名書法家,南洋大學秘書長潘受書寫的報頭。許多《南洋商報》老讀者無可奈何接受了這場改變,但是,新的報頭也抹除了人們的歷史記憶。2006年10月17日,星洲媒體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買下南洋報業20.02股權,直接或間接控制44.76股權,崛起成為南洋報業最大股東。事後遭到部分人反對,認為馬來西亞華文報業遭到張曉卿壟斷(旗下大馬報業包括《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與《中國報》)。
《東方日報》東主啟德行集團董事長劉瑞源在11月6日向張曉卿獻意收購南洋報業股權,並承諾將把有關的股權分割給華社。這項新聞卻得到《南洋商報》高層職員不斷的炮轟。《南洋商報》副總編輯何財福在「互動部落格」質疑劉瑞源的收購誠意、《南洋商報》助理新聞編輯鄧麗華今日也在「互動部落格」指責劉瑞源獻購南洋是一場荒謬、沒有誠意的鬧劇,並且懷疑有關獻購目的是為了「帶入個人仇恨、摧毀南洋」。
Ⅹ 批發市場的發展史
以服裝為例:
根據中國服裝批發市場在流通業中的發展特點將中國服裝批發市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上世紀80-90年代中葉,萌芽期。
這一階段,商品短缺,流通渠道單一,消費者購買服裝基本上是到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購買,還有一些攤檔式的小商品市場及農貿市場。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量逐漸增加,於是需要出現可進行大批量交易的服裝市場。這時,服裝批發市場開始萌芽,並呈現地攤式服裝批發市場的初級形態。此時,人們只求價格便宜,還沒有意識到所謂的消費理念、市場策略、經營模式。當時的服裝批發市場初級形態正好迎合了絕大多數人的根本要求,可以說,這一階段,服裝批發市場如雨後春筍般席捲大半個中國,小商品批發、服裝服飾批發之風盛行於世,但是尚未形成規模性的批發商圈。
第二階段,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升級期。
這一階段,商品種類開始豐富,服裝批發市場開始第一階段的升級,並發揮主導性作用。表現為由路邊的攤檔式轉為進入大棚經營,將服裝小個體經營集中起來,由政府統一規劃引導。也就是說,全國的批發市場主要是政府部門(工商、物資、地方政府等)作為投資主體。在沿海地區(例如深圳),則開始出現個體投資商成為興建批發市場的新投資主體。
消費者對商品品質、成色的要求更為嚴格,這也促成了物美價廉的時代的到來。
到90年代,開始漸趨規模化,出現了以廣州白馬、東莞虎門富民、武漢漢正街、沈陽五愛、江蘇常熟招商城等為代表的服裝批發市場,他們在中國的服裝業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四通八達的龐大網路覆蓋能力拉動了服裝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國內很多大服裝批發市場正在走下坡路。
以此同時,部分代理商開始進入批發市場。
第三階段,邁入21世紀,蛻變期。
這一階段,商品多樣化,並強調個性化,商品生命周期縮短。
隨著品牌意識的覺醒,一些走批發路線的服裝批發市場為尋求長遠發展,都在努力淡出批發市場,以圖實現由批發向品牌經營轉型,但轉型之路總是充滿了艱辛和痛苦。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轉型就意味著要對原有渠道進行調整。調整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引導原有批發客戶、經銷商轉變觀念和經營方式來做品牌。另外一種就是撤換願有客戶,重新組建渠道。無論是何種方式,總有太多的歷史問題需要解決,要收回鋪出去的貨款,要規范價格體系,要回收一些積壓在經銷商手中的過時產品,要承擔違反合約的責任等等。
同時,部分批發市場開始升級改造,建築檔次越來越高,內容、功能、服務完善、豐富。個性化消費的萌芽也導致批發市場產品生命周期更短,產品開發與更新能力要求更高,體現出顯著的大眾時尚文化。以廣州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城為代表。
另外,文化經營在這一階段興起。眾多服裝市場開始根據自身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眾多因素,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脈動之源。文化底蘊的興起,為國內批發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推動了整個業態鏈的更大發展,成了服裝批發市場的一把利刃。現代市場的競爭是綜合的、立體的,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服裝產業,需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對產業的發展制定一套科學的策略規劃,需要根據市場變化趨勢,根據各區域產業集群的資源優勢,根據各企業的各品牌的物質資本和經營策略,設計制定一個科學的發展節奏和發展目標。與此同時,文化底蘊還帶動了存在於市場中的商戶們品牌化經營的發展。這些都讓服裝批發市場真正意義上擺脫了低級銷售模式的形態。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客觀環境中,將國際流行的時尚文化融合到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中,締造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商業文化,這才能使國內的服裝批發市場這個特殊的產業結構鏈,得到更大、更遠的發展空間。
良好的文化氛圍,能夠使服裝批發市場走向正規化、完善化、集約化、成熟化,更使這種業態走上良性發展分軌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