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21世紀中國足球歷史

21世紀中國足球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16:35:30

① 中國足球發展史

不能單純地說中國足球技術菜,也不能說中國足球爛泥扶不上牆,而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咱們來逐一說明下。

最後再說說技術上的問題,中國足球運動員的確是有些好球員,但如果跟外國一些強勁的團隊相比較,中國足球運動員在技術、意識上,與人家差太多了。人家講究的是團隊配合,而咱們國家的運動員卻很少配合,可以說他們沒有配合的意識,也可以說他們不會配合。與其說是在踢足球,都不如說他們是在配合外國足球隊演戲。我也算是老球迷了,但從2002年米盧那幾場球賽之後,我就再不關注足球了,哪怕是非常喜歡足球。但看過國足踢球的樣子,雖然我還不如他們,但真的挺失望的,身體上沒優勢可以去拼,但思想和意識上的缺陷又拿什麼去彌補?

②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發展歷史

1995年甲A聯賽———10月8日,在四川隊主場同延邊隊的比賽中,延邊隊認為主裁判「執法不公」,故意消極比賽,以0:6負於四川隊,中國足協通報批評延邊隊。

1998年甲A聯賽———「陸俊」、「萬達退出」。3月22日,在廣州松日主場和大連萬達隊的比賽後期,主裁判陸俊判罰的點球引起主隊不滿。《羊城體育》刊文稱陸俊收受巨額賄賂,從而引發陸俊等對該報的訴訟。9月27日,中國足協杯半決賽,大連萬達隊和遼寧隊比賽,萬達隊對主裁判俞元聰三個點球的判罰極度不滿,事後俞元聰遭足協內部禁賽一年,萬達也宣布退出了中國足壇。

1999年甲A聯賽———「渝沈疑案」。12月5日,在第二十六輪比賽中,瀕臨降級的沈陽海獅隊在最後時刻客場戰勝重慶隆鑫隊保級成功。中國足協第一次派出專人赴兩地調查取證,最終無果。

2001年———「甲B五鼠」、「掃黑風暴」。當中國男足即將迎來世界盃十強賽的出線之戰(阿曼隊)時,甲B五隊為了最後一個沖A的名額,在最後兩輪連續出現「不正常現象」。盡管長春笑到最後,但中國足協經過調查後做出了處罰決定,一律取消當事球隊升入甲A聯賽的資格。

隨後,浙江綠城、廣州吉利兩傢俱樂部在2001年底一怒揭黑,將中國足球的黑暗面袒露在世人面前,「掃黑風暴」最終以司法介入、抓住一名黑裁判而暫時畫上句號。

2002年甲A聯賽———「黑哨龔建平案」。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推動下,打擊中國足壇「黑哨」行動取得重大進展。4月17日,北京宣武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龔建平。2003年1月龔建平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2004年中超聯賽———「國安罷賽」、「周偉新」。10月2日,沈陽金德對北京國安,第80分鍾,周偉新判罰點球給金德,北京現代隊認為不公,拒絕比賽,這也成為中國頂級足球聯賽第一場沒有完成的比賽。

2005年中超聯賽———「遲尚斌下課」、深足「球霸」。5月17日,深圳健力寶足球俱樂部決定,解除遲尚斌球隊主教練職務。在此前後,隊內不合、「球霸」橫行等負面傳聞不斷爆出。

2009年中甲聯賽———青島海利豐「吊射門」。9月在與四川西部智谷隊的比賽中,海利豐隊在3:0領先的情況下,有多名球員多次從中場附近直接把球吊向自家球門,公然打假球。隨後,中國足協在2010年2月23日宣布,取消海利豐注冊資格,罰款20萬人民幣。

2010年———中國足協重罰涉假三俱樂。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2月23日公布了對在聯賽中有參與假球和賄賂行為的三支俱樂部的處罰決定,廣州醫葯、成都謝菲聯俱樂部受到降級處罰,而青島海利豐俱樂部則受到了被取消注冊資格的「極刑」。

③ 中國足球的發展史

中國國家足球隊
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取在亞洲地區獲得錦標,最近一次的努力是在2004年亞洲杯獲得了亞軍。他們在第一次世界盃上的亮相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但是輸掉了全部三場比賽且失九球不進球,僅因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足球隊於另一小組輸掉了全部三場比賽且失12球不進球,免於在32強包尾。中國國家隊始創於1924年,在1931年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1958年退出,並在1979年重新加入。

足球運動在中國較受歡迎,因此國家隊取得的任何成績和勝利都會被認為是國家的驕傲。大約有3千萬觀眾收看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里中國參加的比賽。收看2004年亞洲杯足球賽決賽的觀眾甚至超過了這個數字。

2005年,中國贏得了2005年東亞足球錦標賽的男子冠軍和澳門東亞運的男子足球項目金牌(東亞運動會男子足球項目非FIFA之A級賽)。

中國的球衣贊助商是adidas。

歷屆世界盃成績

1930年 — 1954年 - 未參加

1958年 - 外圍賽

1962年 — 1978年 - 未參加

1982年 — 1998年 - 外圍賽

2002年 - 決賽32強(第一圈)

2006年 - 外圍賽

歷屆亞洲杯成績

1956年 — 1972年 - 未參加

1976年 - 第三名

1980年 - 小組未出線

1984年 - 第二名

1988年 - 第四名

1992年 - 第三名

1996年 - 止步1/4決賽

2000年 - 第四名

2004年 - 第二名

歷屆教練

第1任:李鳳樓(北京) 新中國第一屆國家隊主帥

第2任:約瑟夫(匈牙利)

第3任:戴麟經(上海)

第4任:陳成達(上海)

第5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6任:方紉秋(上海)

第7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8任:張宏根(上海)

第9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10任:張宏根(上海)

第11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12任:蘇永舜(廣東)

第13任:張宏根(上海)

第14任:曾雪麟(廣東梅縣)

第15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16任:高豐文(遼寧開原)

第17任:徐根寶(上海)

第18任:施拉普納(德國)

第19任:戚務生(山東威海)

第20任:霍頓(英國)

第21任:米盧蒂諾維奇(前南斯拉夫)

第22任:阿里·哈恩(荷蘭)
第23任:朱廣滬(上海)
另外
ISL前高級官員見證中國足球發展史
劉俊生

理查德·艾佛里先生從70年代初,就與中國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支持和幫助中國加入亞足聯、國際足聯,到代表IMG和ISL與中國足協精誠合作,投資中國職業聯賽、包裝「中國之隊」,一直到推薦和聘任米盧作為中國隊主帥,他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目睹了中國足球20年的發展歷史!」在北京寓所,艾佛里先生充滿自豪地告訴記者。然而,對於個人所做的工作,他卻不願多談。在記者「三顧茅廬」之後,考慮到向中國球迷從另一個角度回顧中國足球發展的歷史,艾佛里才最終答應采訪,從而打開了塵封了20多年的珍貴記憶……

A

27年前,中國成功加入亞足聯後,周恩來總理委託當時中國駐伊朗大使正式宴請我,以表示感謝……

七十年代初,隨著中、美關系解凍和中、日建交,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條件日趨成熟。在1974年的德黑蘭亞運會前夕,中國成功地加入了亞運會聯合會(ASIANGAMESFEDERATION),也就是現在的亞洲奧委會(ASIANOLYMPICCOMMITTEE)。

然而,當中國代表團抵達德黑蘭後,問題卻出現了:由於中國還不是亞足聯的正式成員,他們無法在亞運會中參加足球項目的比賽!為了及時接納中國,亞足聯緊急召開會議。而為了防止當時的台灣當局前來攪局,伊朗方面甚至拒絕給他們的代表簽證。也就是與此同時,當時擔任本屆亞運會組委會副主任的艾佛里結識了中國代表團聯絡人何振梁先生。

「亞足聯召開會議前一天,何振梁先生急匆匆地給我打來電話,『我在酒店的大堂見到了台北的代表,這個人很可能是前來攪局的!』要知道,當時的伊朗國王和許多亞洲國家的領導人一樣,都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加入國際社會,因此,我們的態度非常明確:一定要保證大會順利進行,讓中國早日加入亞足聯!」

「第二天上午九點亞足聯召開接納中國的會議,而我也在九點在大門外恭候台灣代表。我早就想好了做法,就是:嘴上歡迎,暗中抵制。於是我一邊熱情地說些『見到您非常高興、歡迎』之類的客套話,一邊以『沒有大會頒發的安全證件不能入內』為由堅決拒絕他進入會場。」

艾佛里的拖延戰術開始奏效。無奈之下,台灣代表提出了補辦證件,這正中艾佛里的下懷。他開著汽車載著台灣代表在德黑蘭的大街上整整「兜風」了一個半小時!而在此同時,亞足聯大會已經順利結束,會議以一票多數通過接納中國為正式成員,中國足球庄嚴地進入了亞洲大家庭!

這一天是1974年9月14日。

「這是我的『中國緣』的最初起點。令我異常驚喜的是,中國成功加入亞足聯後,周恩來總理特意委託當時的中國駐伊朗大使正式宴請我,以表示感謝。」

B

1979年,一個「神秘」的電話使我有幸見到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親身感受了「體育外交」的巨大魅力……

受到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接見是艾佛里最難忘的回憶之一。

鄧小平同志一生喜愛足球,而寓外交於體育之中,更是中國領導人的聰明之舉。中、美建交的「乒乓外交」就是中國體育外交的光輝典範。在1974年,鄧小平同志曾在北京分別接見塞拉內昂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足球代表隊。

1979年,在香港創辦了IMG亞洲分部的艾佛里迎接美國拳王默罕穆德·阿里來到香港,並准備陪同阿里前往北京訪問。

「你知道,當時香港到北京之間還沒有直通航線,我們必須經由廣州前往北京。」艾佛里先生興致勃勃地回憶說,當時由於正是冬天,剛下過了大雪,因此我們的航班被取消了。這樣,眼看著北京之行就要泡湯了。

「我們只好在住了下來。」時隔22年,艾佛里先生仍能清晰地記憶起他們當時下榻的是「東風賓館」。「第二天,我突然接到了中國體委一位老朋友的『神秘』電話:『理查德,我們誠懇地建議你們能夠來北京,有一位重要人物想見你們』」。

一直到會見之前,艾佛里才知道那位「重要人物」就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

「當時,我還不理解鄧小平先生接見我們的真正寓意。我記得他談笑風生,談吐輕松而且詼諧,氣氛非常愉快。」艾佛里感慨地表示,「事後多年,我才明白了中國領導人的高明用意:原來鄧小平先生是通過拳王阿里向美國政府傳達一個重要信息:中國希望同美國建立良好關系,中、美關系對整個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與鄧小平同志的合影,也從此成為了艾佛里最珍貴的紀念。

C

在1976年蒙特利爾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我發表了措辭尖銳的講話:「不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加入國際足壇,那不是很荒謬嗎?」

「加入亞足聯,是中國重返國際足壇的第一步。為什麼叫重返呢?」艾佛里先生接著回顧起了中國足球的整個歷程。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早在1931年就加入了國際足聯,1952年國際足聯繼續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會員。但到了1954年,當時的國際足聯公然違背章程,接受所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為會員。為了表示嚴正抗議,中國中華體育總會在1958年宣布退出國際足聯。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期間,國際足聯舉行代表大會,這是我們向國際足聯表明支持中國恢復席位的有利時機。」艾佛里先生回憶說,當時,他代表亞足聯和伊朗足協,發表了措辭極為尖銳的講話。

「為什麼我還可以代表亞足聯講話呢?因為我是英國人嘛,英語當然講得流利啦!」艾佛里先生笑著回憶。由於此時他已經有了「中國情結」,他在講話中的語氣、用詞也就格外立場鮮明。

「我當時大聲疾呼:即使僅從發展足球的角度看,中國台北和中國也不具有可比性。台灣只是一個小島,足球一點也不普及,而中國有8億人口,足球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艾佛里的講話對在不少對中國缺乏認識的國家代表中引起了反響。當時的國際足聯首腦阿維蘭熱明確表示:支持中國重返國際足聯!

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期間,國際足聯在布宜諾斯艾麗斯舉行大會,亞足聯再次提出了要求接納中國為國際足聯成員的動議。由於中國的支持者與日俱增,國際足聯最終通過決議:根據一國一個協會的原則,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最有資格代表中國,並授權執委會貫徹執行這一決議。1979年10月13日,國際足聯執委會通過決議,重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協會為會員,要求台灣的足球協會改名為「中國台北足球協會」,並不得使用前「中華民國」的任何標志。這一決議於1980年7月7日國際足聯四十二屆代表大會上得到批准。中國足球從此躋身世界足壇,開始了沖擊世界盃的漫漫征程!

D

許放先生英語表達能力驚人,在有關IMG贊助中國職業聯賽的談判中,他總是對我說,「理查德,我們又碰到了一個棘手問題(KNOTTYPROBLEM)」……

作為IMG亞洲部的創始人,艾佛里先生的「中國情結」使他從一開始就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廣袤、生機無限的土地。從197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他的無數次中國之行也使他深刻體會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成就。

「足球職業化是世界潮流,中國足協的領導人明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做法在當時是有超前性的。」在有關中國足球聯賽的商業贊助談判中,艾佛里和中國足協當時的領導人王俊生、許放、張吉龍打了無數次交道。

「應當說,中國足協的領導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的工作是非常有效的。沒有他們的大力合作,就不會有我們的商業贊助,也就沒有了後來蓬勃發展的職業聯賽。」

艾佛里對當時的中國足協副主席許放印象極深,「許放先生談判能力高超,英語流利,而且他懂得很多英國人都不一定掌握的巧妙用語。例如,當我們談判陷入僵局時,他就對我說,『理查德,我們又碰到了一個棘手問題(KNOTTYPROBLEM),讓我們來想辦法解決它吧!」

IMG的鼎力合作,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了中國的職業足球聯賽順利進行。1999年,艾佛里先生又轉而加入了ISL,親自參與了「中國之隊」的包裝贊助。同年,他又代表ISL與中國足協合作,完成了一件有可能是當年最重要的工作:成功地為中國隊引進了世界名帥米盧。

E

米盧拿著國際足聯雜志,興奮地到處「吹噓」:「看!我上了國際足聯雜志!」

「20多年前,中國能否重回國際足聯還是一個爭論;可是現在,無論亞足聯和國際足聯的領導人都多次訪問中國,無數國外球員和教練來中國發展,更令人激動的是中國獲得了2008舉辦奧運會的資格!」提到中國足球的進步,艾佛里興奮不已。

「你還記得你為國際足聯雜志(FIFAMAGAZINE)寫的那篇關於中國隊的稿子嗎?」艾佛里問我。

「記得,怎麼了?」

「博拉看到雜志上有關自己的文章和照片後,興奮地到處『吹噓』,我上了國際足聯雜志!」

「哈哈,那我明天要給米盧打個電話,告訴他我就是那篇文章的作者,讓他請我的飯!」

艾佛里接著又嚴肅地表示,「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國際社會對中國足球的關注與日俱增。」

F

中國隊成功出線後,米盧告訴困惑不解的老友艾佛里,「知道為什麼中國隊在兩個月中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嗎……」

艾佛里時刻關注著中國國家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上的表現。而對於他的老友米盧,他也和中國的球迷一樣充滿了迷惑。在10月7日中國隊提前兩輪出線的當晚,他專門打電話給米盧追問,「博拉,你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中國隊有戲了?要知道,在僅僅兩個月前,在5月20日,廣州的球迷還在中國對柬埔寨的比賽結束後高呼『米盧下課』?」

電話那邊,他的那位老朋友狡黠地笑了,「態度決定一切!」艾佛里又聽到了米盧的這句名言。

為了找到答案,艾佛里在10月13日飛往沈陽,親自觀看中國隊迎戰卡達的比賽。在那裡,他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看台上人山人海、吶喊聲彷彿海嘯一般響徹天空。艾佛里告訴記者,作為來自「現代足球鼻祖」英國的球迷,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壯觀和聲勢浩大的場面。「中國球迷的熱情深深感染了我,並使我對中國足球市場更加充滿了信心!」

艾佛里在比賽前後看望了老友米盧和中國國家隊,國家隊上下表現出的和諧、團結的熱烈氣氛讓他感動。「要知道,對於一個像足球這樣的集體項目來說,這種團結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隊能在長達44年沖擊失敗後,能在世界盃預選賽上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同時,艾佛里對於老友米盧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我當然希望博拉能繼續率領中國隊參加世界盃決賽,創造新的奇跡,給中國球迷帶來新的驚喜。」

在ISL今年宣布破產後,艾佛里先生加入了美銘-中體公司,並成為了該公司的副總裁。他目前的想法仍然是繼續贊助和包裝「中國之隊」,為中國的足球發展做出努力

④ 中國足球隊的歷史知道嗎

1、 1951年11月,在天津舉行了解放後首屆全國足球比賽。
2、 1953年2月,在上海舉行第二屆全國足球比賽。
3、 1955年,中國足球協會成立。
4、 1956年開始舉行全國甲、乙級足球聯賽,並實現了等級運動員和裁判員制度。
5、 1959年的第一屆全運會上,足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6、 1959年,我國家隊戰勝了匈牙利奧林匹克隊。
7、 1959年,建國十周年在北京舉行的「中、蘇、匈三國足球對抗賽」上,我國家隊
獲得亞軍。
8、 1960年「中、朝、越、蒙四國足球對抗賽」中,中國足球隊奪得冠軍。
9、 1966年,中國足球隊獲得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足球比賽的亞軍。
10、1976年,中國足球隊獲第六屆亞洲杯季軍。
11、1978年,中國足球隊獲第八屆亞運會足球比賽第三名。
12、1979年,國際足聯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的合法地位。
13、1984年,第八屆亞洲杯上,中國足球隊獲得亞軍,這是建國以來中國足球隊參加
亞洲重大的國際比賽的最好成績。
14、1987年,中國足球隊獲得二十四屆奧運會小組出線權,雖然在決賽階段未獲得小
組出線權,但終究實現了沖出亞洲的宏願。
15、1992年,中國足球隊獲得第十屆亞洲杯第三名。
16、1994年,中國足球隊獲得第十一屆亞運會銀牌。
17、1994年3月8日,中國第一個俱樂部大連萬達俱樂部掛牌成立。該年獲得冠軍。

女足

1、1982年,在北京舉行首屆全國女子足球邀請賽。
2、1983年,在廣州舉行了首次國際女足邀請賽。
3、1986年,中國女子足球隊獲得第六屆亞洲女足錦標賽冠軍。
4、1989年,中國女子足球隊在第七屆亞洲女足錦標賽上奪魁。
5、1990年,中國女子足球隊獲得第11屆亞洲會女足冠軍。
6、1991年,在廣州舉行的首屆女足錦標賽上,中國女子足球隊獲第五名,
中國隊的孫慶梅獲"世界足球小姐"的稱號。
7、1996年、中國女足姑娘們的個人技術、整體配合都是其他隊望塵莫及的,最終取得銀牌。 8、1999年、中國女足獲得在美國舉行的第三屆女足錦標賽亞軍,孫雯獲得金靴獎。

足球起源
足球的最早起源在中國,唐朝的時候,就盛行一種"蹴鞠"運動,這個"鞠"就是現代足球的"胚胎"。

中國唯一一次進入世界盃
第十七屆世界盃足球賽(官方名稱: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 Japan™)決賽周於2002年5月31日至6月31日在韓國和日本舉行。
中國國家隊在主教練博拉•米盧蒂諾維奇的帶領下,歷史上首次闖入世界盃決賽階段,舉國歡騰。除了中國外,另外有31支國家參加了本屆世界盃。
32強最終排名
名次 國家 賽 勝 平 負 進 失 凈勝 積分
31 中國 3 0 0 3 0 9 -9 0
32 沙特 3 0 0 3 0 12 -12 0
這是中國唯一一次進入世界盃

⑤ 關於中國足球的發展發展歷史

中國國家足球隊

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取在亞洲地區獲得錦標,最近一次的努力是在2004年亞洲杯獲得了亞軍。他們在第一次世界盃上的亮相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但是輸掉了全部三場比賽且失九球不進球,僅因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足球隊於另一小組輸掉了全部三場比賽且失12球不進球,免於在32強包尾。中國國家隊始創於1924年,在1931年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1958年退出,並在1979年重新加入。

足球運動在中國較受歡迎,因此國家隊取得的任何成績和勝利都會被認為是國家的驕傲。大約有3千萬觀眾收看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里中國參加的比賽。收看2004年亞洲杯足球賽決賽的觀眾甚至超過了這個數字。

2005年,中國贏得了2005年東亞足球錦標賽的男子冠軍和澳門東亞運的男子足球項目金牌(東亞運動會男子足球項目非FIFA之A級賽)。

中國的球衣贊助商是adidas。

歷屆世界盃成績

1930年—1954年-未參加

1958年-外圍賽

1962年—1978年-未參加

1982年—1998年-外圍賽

2002年-決賽32強(第一圈)

2006年-外圍賽

歷屆亞洲杯成績

1956年—1972年-未參加

1976年-第三名

1980年-小組未出線

1984年-第二名

1988年-第四名

1992年-第三名

1996年-止步1/4決賽

2000年-第四名

2004年-第二名

歷屆教練

第1任:李鳳樓(北京)新中國第一屆國家隊主帥

第2任:約瑟夫(匈牙利)

第3任:戴麟經(上海)

第4任:陳成達(上海)

第5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6任:方紉秋(上海)

第7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8任:張宏根(上海)

第9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10任:張宏根(上海)

第11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12任:蘇永舜(廣東)

第13任:張宏根(上海)

第14任:曾雪麟(廣東梅縣)

第15任:年維泗(河北扶寧)

第16任:高豐文(遼寧開原)

第17任:徐根寶(上海)

第18任:施拉普納(德國)

第19任:戚務生(山東威海)

第20任:霍頓(英國)

第21任:米盧蒂諾維奇(前南斯拉夫)

第22任:阿里·哈恩(荷蘭)

第23任:朱廣滬(上海)

另外

ISL前高級官員見證中國足球發展史

劉俊生

理查德·艾佛里先生從70年代初,就與中國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支持和幫助中國加入亞足聯、國際足聯,到代表IMG和ISL與中國足協精誠合作,投資中國職業聯賽、包裝「中國之隊」,一直到推薦和聘任米盧作為中國隊主帥,他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目睹了中國足球20年的發展歷史!」在北京寓所,艾佛里先生充滿自豪地告訴記者。然而,對於個人所做的工作,他卻不願多談。在記者「三顧茅廬」之後,考慮到向中國球迷從另一個角度回顧中國足球發展的歷史,艾佛里才最終答應采訪,從而打開了塵封了20多年的珍貴記憶……

A

27年前,中國成功加入亞足聯後,周恩來總理委託當時中國駐伊朗大使正式宴請我,以表示感謝……

七十年代初,隨著中、美關系解凍和中、日建交,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條件日趨成熟。在1974年的德黑蘭亞運會前夕,中國成功地加入了亞運會聯合會(ASIANGAMESFEDERATION),也就是現在的亞洲奧委會(ASIANOLYMPICCOMMITTEE)。

然而,當中國代表團抵達德黑蘭後,問題卻出現了:由於中國還不是亞足聯的正式成員,他們無法在亞運會中參加足球項目的比賽!為了及時接納中國,亞足聯緊急召開會議。而為了防止當時的台灣當局前來攪局,伊朗方面甚至拒絕給他們的代表簽證。也就是與此同時,當時擔任本屆亞運會組委會副主任的艾佛里結識了中國代表團聯絡人何振梁先生。

「亞足聯召開會議前一天,何振梁先生急匆匆地給我打來電話,『我在酒店的大堂見到了台北的代表,這個人很可能是前來攪局的!』要知道,當時的伊朗國王和許多亞洲國家的領導人一樣,都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加入國際社會,因此,我們的態度非常明確:一定要保證大會順利進行,讓中國早日加入亞足聯!」

「第二天上午九點亞足聯召開接納中國的會議,而我也在九點在大門外恭候台灣代表。我早就想好了做法,就是:嘴上歡迎,暗中抵制。於是我一邊熱情地說些『見到您非常高興、歡迎』之類的客套話,一邊以『沒有大會頒發的安全證件不能入內』為由堅決拒絕他進入會場。」

艾佛里的拖延戰術開始奏效。無奈之下,台灣代表提出了補辦證件,這正中艾佛里的下懷。他開著汽車載著台灣代表在德黑蘭的大街上整整「兜風」了一個半小時!而在此同時,亞足聯大會已經順利結束,會議以一票多數通過接納中國為正式成員,中國足球庄嚴地進入了亞洲大家庭!

這一天是1974年9月14日。

「這是我的『中國緣』的最初起點。令我異常驚喜的是,中國成功加入亞足聯後,周恩來總理特意委託當時的中國駐伊朗大使正式宴請我,以表示感謝。」

B

1979年,一個「神秘」的電話使我有幸見到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親身感受了「體育外交」的巨大魅力……

受到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接見是艾佛里最難忘的回憶之一。

鄧小平同志一生喜愛足球,而寓外交於體育之中,更是中國領導人的聰明之舉。中、美建交的「乒乓外交」就是中國體育外交的光輝典範。在1974年,鄧小平同志曾在北京分別接見塞拉內昂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足球代表隊。

1979年,在香港創辦了IMG亞洲分部的艾佛里迎接美國拳王默罕穆德·阿里來到香港,並准備陪同阿里前往北京訪問。

「你知道,當時香港到北京之間還沒有直通航線,我們必須經由廣州前往北京。」艾佛里先生興致勃勃地回憶說,當時由於正是冬天,剛下過了大雪,因此我們的航班被取消了。這樣,眼看著北京之行就要泡湯了。

「我們只好在住了下來。」時隔22年,艾佛里先生仍能清晰地記憶起他們當時下榻的是「東風賓館」。「第二天,我突然接到了中國體委一位老朋友的『神秘』電話:『理查德,我們誠懇地建議你們能夠來北京,有一位重要人物想見你們』」。

一直到會見之前,艾佛里才知道那位「重要人物」就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

「當時,我還不理解鄧小平先生接見我們的真正寓意。我記得他談笑風生,談吐輕松而且詼諧,氣氛非常愉快。」艾佛里感慨地表示,「事後多年,我才明白了中國領導人的高明用意:原來鄧小平先生是通過拳王阿里向美國政府傳達一個重要信息:中國希望同美國建立良好關系,中、美關系對整個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與鄧小平同志的合影,也從此成為了艾佛里最珍貴的紀念。

C

在1976年蒙特利爾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我發表了措辭尖銳的講話:「不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加入國際足壇,那不是很荒謬嗎?」

「加入亞足聯,是中國重返國際足壇的第一步。為什麼叫重返呢?」艾佛里先生接著回顧起了中國足球的整個歷程。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早在1931年就加入了國際足聯,1952年國際足聯繼續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會員。但到了1954年,當時的國際足聯公然違背章程,接受所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為會員。為了表示嚴正抗議,中國中華體育總會在1958年宣布退出國際足聯。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期間,國際足聯舉行代表大會,這是我們向國際足聯表明支持中國恢復席位的有利時機。」艾佛里先生回憶說,當時,他代表亞足聯和伊朗足協,發表了措辭極為尖銳的講話。

「為什麼我還可以代表亞足聯講話呢?因為我是英國人嘛,英語當然講得流利啦!」艾佛里先生笑著回憶。由於此時他已經有了「中國情結」,他在講話中的語氣、用詞也就格外立場鮮明。

「我當時大聲疾呼:即使僅從發展足球的角度看,中國台北和中國也不具有可比性。台灣只是一個小島,足球一點也不普及,而中國有8億人口,足球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艾佛里的講話對在不少對中國缺乏認識的國家代表中引起了反響。當時的國際足聯首腦阿維蘭熱明確表示:支持中國重返國際足聯!

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期間,國際足聯在布宜諾斯艾麗斯舉行大會,亞足聯再次提出了要求接納中國為國際足聯成員的動議。由於中國的支持者與日俱增,國際足聯最終通過決議:根據一國一個協會的原則,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最有資格代表中國,並授權執委會貫徹執行這一決議。1979年10月13日,國際足聯執委會通過決議,重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協會為會員,要求台灣的足球協會改名為「中國台北足球協會」,並不得使用前「中華民國」的任何標志。這一決議於1980年7月7日國際足聯四十二屆代表大會上得到批准。中國足球從此躋身世界足壇,開始了沖擊世界盃的漫漫征程!

D

許放先生英語表達能力驚人,在有關IMG贊助中國職業聯賽的談判中,他總是對我說,「理查德,我們又碰到了一個棘手問題(KNOTTYPROBLEM)」……

作為IMG亞洲部的創始人,艾佛里先生的「中國情結」使他從一開始就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廣袤、生機無限的土地。從197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他的無數次中國之行也使他深刻體會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成就。

「足球職業化是世界潮流,中國足協的領導人明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做法在當時是有超前性的。」在有關中國足球聯賽的商業贊助談判中,艾佛里和中國足協當時的領導人王俊生、許放、張吉龍打了無數次交道。

「應當說,中國足協的領導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的工作是非常有效的。沒有他們的大力合作,就不會有我們的商業贊助,也就沒有了後來蓬勃發展的職業聯賽。」

艾佛里對當時的中國足協副主席許放印象極深,「許放先生談判能力高超,英語流利,而且他懂得很多英國人都不一定掌握的巧妙用語。例如,當我們談判陷入僵局時,他就對我說,『理查德,我們又碰到了一個棘手問題(KNOTTYPROBLEM),讓我們來想辦法解決它吧!」

IMG的鼎力合作,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了中國的職業足球聯賽順利進行。1999年,艾佛里先生又轉而加入了ISL,親自參與了「中國之隊」的包裝贊助。同年,他又代表ISL與中國足協合作,完成了一件有可能是當年最重要的工作:成功地為中國隊引進了世界名帥米盧。

E

米盧拿著國際足聯雜志,興奮地到處「吹噓」:「看!我上了國際足聯雜志!」

「20多年前,中國能否重回國際足聯還是一個爭論;可是現在,無論亞足聯和國際足聯的領導人都多次訪問中國,無數國外球員和教練來中國發展,更令人激動的是中國獲得了2008舉辦奧運會的資格!」提到中國足球的進步,艾佛里興奮不已。

「你還記得你為國際足聯雜志(FIFAMAGAZINE)寫的那篇關於中國隊的稿子嗎?」艾佛里問我。

「記得,怎麼了?」

「博拉看到雜志上有關自己的文章和照片後,興奮地到處『吹噓』,我上了國際足聯雜志!」

「哈哈,那我明天要給米盧打個電話,告訴他我就是那篇文章的作者,讓他請我的飯!」

艾佛里接著又嚴肅地表示,「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國際社會對中國足球的關注與日俱增。」

F

中國隊成功出線後,米盧告訴困惑不解的老友艾佛里,「知道為什麼中國隊在兩個月中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嗎……」

艾佛里時刻關注著中國國家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上的表現。而對於他的老友米盧,他也和中國的球迷一樣充滿了迷惑。在10月7日中國隊提前兩輪出線的當晚,他專門打電話給米盧追問,「博拉,你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中國隊有戲了?要知道,在僅僅兩個月前,在5月20日,廣州的球迷還在中國對柬埔寨的比賽結束後高呼『米盧下課』?」

電話那邊,他的那位老朋友狡黠地笑了,「態度決定一切!」艾佛里又聽到了米盧的這句名言。

為了找到答案,艾佛里在10月13日飛往沈陽,親自觀看中國隊迎戰卡達的比賽。在那裡,他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看台上人山人海、吶喊聲彷彿海嘯一般響徹天空。艾佛里告訴記者,作為來自「現代足球鼻祖」英國的球迷,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壯觀和聲勢浩大的場面。「中國球迷的熱情深深感染了我,並使我對中國足球市場更加充滿了信心!」

艾佛里在比賽前後看望了老友米盧和中國國家隊,國家隊上下表現出的和諧、團結的熱烈氣氛讓他感動。「要知道,對於一個像足球這樣的集體項目來說,這種團結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隊能在長達44年沖擊失敗後,能在世界盃預選賽上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同時,艾佛里對於老友米盧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我當然希望博拉能繼續率領中國隊參加世界盃決賽,創造新的奇跡,給中國球迷帶來新的驚喜。」

在ISL今年宣布破產後,艾佛里先生加入了美銘-中體公司,並成為了該公司的副總裁。他目前的想法仍然是繼續贊助和包裝「中國之隊」,為中國的足球發展做出努力

⑥ 中國足球的歷史

(一)追根溯原:真正的足球鼻祖

現代足球的鼻祖是英格蘭,但是足球的故鄉卻是在咱們中國。眾所周知,我國很早以前就有用腳踢球的活動了,只是那時侯不叫踢足球,而叫「蹴鞠」或「塌鞠」,踢法當然也就和現代足球不同了。

蹴鞠這項活動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最早的說法見《戰國策.齊策》:臨富甚福而實...塌鞠(中間略去文字若干)。到了漢代,由於社會經濟的繁榮,蹴鞠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幾乎是萬人空巷。而且蹴鞠成了宮廷的主要體育活動。高祖劉邦的老爸初入皇宮時,曾因沒有球踢而一直悶悶不樂。後來邦哥特意為他老爸建造了「新豐宮」(估計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官方的足球場),於是太上皇就可以和家鄉的人一起蹴鞠取樂也,真他媽的幸福!這樣的環境,造就了漢武帝、漢成帝這樣的帝王球星,另外,蹴鞠還成了軍隊訓練的內容之一。

唐代是蹴鞠的鼎盛時期。比起漢代,此時的蹴鞠又有了新的發明創造。首先是「充氣球」的出現,再次是球門的發明。其時的球門分為兩種,一是球場內設置兩個球門,兩端個一個,A打B的門,B打A的門,運動量大,競技性比較強,類似現代足球;另一種是在球場的中央設置球門,AB雙方共享,球門高,進口小,估計只有拔絲疼那樣的才會進得去。另外,還有不同球門的踢法,種類很多,有一人自踢,兩人對踢,還有多人花樣踢法。當時,唐代的MM們玩的一般都是非對抗性的蹴鞠,她們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女足球員了。

到了宋代,兩個球門的踢法已經不見了,主要流行一個球門或是不用球門。這種方式運動量不大,然,技術性和娛樂性都增強了。踢法是:先由A隊球頭踢球過門(門高估計三丈高、一尺寬),B隊球員得球後,傳給自己的球頭,由球頭射門,把球踢過門去為勝。

到了明清,連一個球門的蹴鞠也不見了,只剩下不用球門的玩法。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由於民族風俗的關系,十分喜歡在冰上蹴鞠(最早的冰球運動)。玩時分為兩隊,每隊數十人,球擲起後,兩隊爭踢,以球在自己本方隊員的腳下傳遞為樂。這個有點像我們玩球時的倒腳,只是我們是幾個人傳遞,中間一人搶,通常都是累他個半死方罷休。

行文至此,有一點已非常明確:足球真正的鼻祖是中國!

(二)二十世紀:光榮與屈辱並存

在現代足球歷史上,二十世紀里,中國隊給人的感覺是屈辱的一個世紀,諸多的事實也表明,確實如此!

但是,中國也曾輝煌過,世紀之初,現代足球由歐洲傳入中國。「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傳的一句話。在舊中國,一位體壇人物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發凡。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亞洲球王」稱號。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士齊名,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其時,中國足球在亞洲逐漸發展強大,和李惠堂一起,涌現出了第一批開天闢地式的先驅,第一次出現代表國家外戰的正規球隊。這是一種標志,中國足球開始起步,足球在中國成為規范化的競賽。在1915年到1934年,中國獲得了遠東運動會的九連冠,並於1936年,1948年兩次入圍奧運會。這時,中國足球在亞洲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隨後的時間內,由於政治等原因,整個世界足壇都出現了一段真空,中國足球也不例外。但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步伐卻沒有停止過。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家隊曾集體去匈牙利留學,並與1958年回國,可惜沖擊1958年世界盃決賽圈失敗,打擊不小。或許這應該算作中國足球在整個20世紀的第一大事,它背後的深遠意義,絕不僅僅是第一次整支國家隊出國留學,第一次出現外籍國家隊主帥這么簡單。最重要的,是它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現代足球的骨幹,李鳳樓、陳成達、年維泗這批人,日後不但成為國家隊主力,更長時期地佔據中國足球的統治地位,他們自身的素質,能力,魄力在此後幾十年裡直接影響著中國足球的發展,主宰著中國足球的命運。而他們言傳身教出的後代,無論是在當球員,當教練還是主管領導工作方面都深深帶有前輩的烙印,因此,這批人成為近代中國足球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們今天所提及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足球之根源。然而,這批自我定位接近歐洲二流水平的球員所組成的國家隊,第一次沖擊世界盃入場券,即敗在印尼隊腳下,似乎是個不祥的信號,預示著此後中國足球一系列的失敗。

其後的時間內,是漫長的十年「文革動亂」,在一個「政治第一」的年代,足球無疑被禁止了。改革開放之後,蘇永舜率領中國隊沖擊1982世界盃決賽圈失敗。這是中國足球長期封閉,重返國際足聯後首次沖擊世界盃出線權,實質上它是中國足球現代史的開端。它是中國足球與外界第一次全方位的碰撞與較量,使中國人第一意識到現代足球的殘酷,初步接觸到以主客場為代表的國際足壇的通行賽制。整個過程經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傳遍整個中國,為中國培養出第一批看九寸黑白電視,讀八分錢一份足球報的球迷群體,中國足球史上第一次出現一球牽動億萬心的熱潮,球星的概念開始形成,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至今依然是中國足球幾代人奮斗目標。此後,足球確立了中國第一運動的地位。從技術角度來看,由於對紐西蘭隊的失敗,導致中國足球開始向重硬朗,重力量,拼速度身高體能的模式轉化,直至今日。

1985年5月19日,由於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中主場敗給了香港,失去出線權,在場球迷情緒激昂,氣憤難平,無處發泄,進而演變成打砸搶的街頭爆亂。從此,中國足球不再孤立地被當作體育運動,而更多地從文化角度,被當作中國社會的一個窗口。國家隊主教練曾雪麟引咎辭職,不僅僅因為比賽的失敗,更被當成安撫民族主義情緒,穩定社會的替罪羊。這意味著中國足球被賦予了沉重的社會使命,在這種背景下,保守風氣逐漸彌漫了整個中國足壇。中國隊在亞洲從極盛轉向衰落,技戰術風格從主動進攻演變為防守反擊,逐漸向二流水平滑落。

1988年的奧運會和1990年的世界盃,中國隊插肩而過,因為了兩個「黑色三分鍾」。進入現代足球的中國隊,抓住東西亞分治,不必硬碰主要對手韓國隊的歷史機遇,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沖出了亞洲。但中國足球卻未能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從而使自身有質的飛躍,因此進軍奧運並未帶來太多的影響。反倒是次年的世界盃預選賽所帶來的沖擊與反響要強烈得多,中國隊兩次在領先的有利形勢下,兩次在終場前三分鍾內連失兩球,痛失沖出去的歷史良機。盡管又一次失敗,但這種極度戲劇性的結果,使足球在中國社會受關注的程度又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中國79年開始改革,開始對外開放,但足球上與「洋教頭」的「再一次親密接觸」卻一直等到了90年代。1992年,謀求開拓發展的中國隊將施拉普納請來了,但是沖擊1994年世界盃決賽圈又再次的失敗了。施拉普納成為第一任來華執教的國家隊主帥,他在中國不到兩年的短短時期,是中國足球由專業化向職業化過渡的分水嶺。雖然施拉普納率隊打出亞洲杯季軍的成績,也給中國隊帶來足球發達地區的部份理念,但限於他自身的水平與中國的實際國情,導致中國隊失敗的必然結果。施拉普納之後引發了繼續引進洋教練還是仍由中國人出任國家隊主帥的爭論,隨著中國足球與國際的接軌,這種爭議已不復存在。

職業化聯賽之前的格局是遼寧的一統天下,作為中國足球第一大省,遼寧建立了1984年到1993年十連冠軍王朝。實際上,東北足球早在50年代已居中國前列,但直至80年代初,以李應發為代表的遼寧隊,才逐漸確立了遼寧足球在中國無可撼動的霸主定位。他們以每年奪一冠的方式,建立起十連冠王朝,其中包括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全運會,全國甲級聯賽,足協杯冠軍稱號,和迄今為止中國球隊唯一所獲的洲際冠軍亞俱杯。甚至在今天,職業聯賽七年五奪冠的大連隊,仍然帶有當初的影子。遼寧足球成為中國足球最大的組成部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國足球的輝煌與失落。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全面啟動,這意味著中國足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職業化本意是通過建立競爭機制,從而使球員完成「要我練」到「我要練」的良性轉變。結果這一無心插柳之舉使足球成為一項巨大的產業。但職業聯賽又衍生出的一系列新問題,如假球黑哨,球員素質不升反降等等,隨著投入的增加愈演愈烈,到了不可收拾,甚至使中國足球改革不下去的程度。與此同時中國球員外戰中一系列拙劣的表現,終於使中國足球自我定位在亞洲二流上。

1997年的戚務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沖擊世界盃力不從,所以慘敗大連金洲,國人繼續失望。本土教練的水平使得中國隊不得不再次寄望於外教,霍頓來了。這位曾經中國國家隊和國奧隊的主教練,花了中國足球兩年時間和若干萬美金的「英國紳士」終究沒有經得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考驗。他的「平行站位」、「長傳沖吊」理念沒有拯救得了中國隊。我們的打法沒有變數和套路,結果只能那樣。可惜一代那麼有潛力的隊員和同他們的前輩一樣被寫入了失敗者的史冊。但是,和施拉普納一起,他們的足球思想卻大大的影響了中國足球。因此,中國足球堅定不移的走起了外教之路。

也許,我們忽略了中國女足的誕生、發展和壯大,雖然從女足已經由1982年發展至今,但是女子足球在中國並不普及,仍然處在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體制和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專業體育時代,第一代女足球員仍然活躍在賽場上。只有在96奧運會,99世界盃上中國女足兩度沖擊冠軍未果,屈居亞軍之後,全國才掀起一定的女足熱。

現在,再一一看來,整個二十的歷史里,中國足球給人更多的感覺是屈辱。並且在1986年至今,中國足球還衍生了一個名詞「恐韓症」。這是中國媒體的獨特發明,嚴格地說就是指中國隊在韓國隊屢戰屢敗,從而在心理上未戰先怯,場面上不堪一擊,進而從單純的技不如人轉變為人不如人。具體指的是世界盃預選賽,奧運會預選賽,亞洲杯,亞運會四大亞洲正式大賽上中國隊對韓國20多年無一勝績,特別是90年代以後,雙方差距拉大,中國隊連續三屆奧運預選賽上被韓國隊直接淘汰,從而使韓國隊成為中國隊的一面鏡子。雖然擊敗過中國隊的亞洲隊很多,但韓國始終是一位特殊對手。沒有哪一支外國隊,在與中國隊交手時比賽會被賦予如此特殊的意義,受到中國球迷與媒體的如此關注。

(三)二○○一:中國隊進軍日韓

一個寒冷的季節里,神奇教練「米盧」的來了,也許從這一天開始,中國足球的歷史就開始改變了。2000年的亞洲杯,我們看到了面貌一新的中國隊,流暢的配合和寫在臉上的自信使我們激動了好一陣子。之後,雖然經歷了「四國邀請賽」的懷疑,但米盧還是利用他游刃有餘的指揮,將中國隊送到了日韓。他在帶來先進足球理論的同時,還用他的方式告訴了我們:足球應該快樂著!

⑦ 中國足球歷史有多久

中國足球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距今約2000多年。
中國古代足球
足球運動,最早的起源在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蹴鞠」或名「塌鞠」。最早的說法見《戰國策·齊策》:「臨富甚福而實...塌鞠」。到了漢代,由於社會經濟的繁榮,蹴鞠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幾乎是萬人空巷。而且蹴鞠成了宮廷的主要體育活動。漢高帝劉邦的父親初入皇宮時,曾因沒有球踢而一直悶悶不樂。後來劉邦特意為劉太公建造了「新豐宮」,於是太上皇就可以和家鄉的人一起蹴鞠取樂。這樣的環境,也造就了漢武帝、漢成帝這樣的「帝王球星」。另外,蹴鞠還成了軍隊訓練的內容之一。
唐代是蹴鞠的鼎盛時期。比起漢代,此時的蹴鞠又有了新的發明創造。首先是「充氣球」的出現,再次是球門的發明。其時的球門分為兩種,一是球場內設置兩個球門,兩端個一個,A打B的門,B打A的門,運動量大,競技性比較強,類似現代足球;另一種是在球場的中央設置球門,AB雙方共享,球門高,進口小,估計只有拔絲疼那樣的才會進得去。另外,還有不同球門的踢法,種類很多,有一人自踢,兩人對踢,還有多人花樣踢法。當時,唐代的MM們玩的一般都是非對抗性的蹴鞠,她們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女足球員了。
到了宋代,兩個球門的踢法已經不見了,主要流行一個球門或是不用球門。這種方式運動量不大,然而技術性和娛樂性都增強了。踢法是:先由A隊球頭踢球過門(門高估計三丈高、一尺寬),B隊球員得球後,傳給自己的球頭,由球頭射門,把球踢過門去為勝。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由於民族風俗的關系,十分喜歡在冰上蹴鞠(最早的冰球運動)。玩時分為兩隊,每隊數十人,球擲起後,兩隊爭踢,以球在自己本方隊員的腳下傳遞為樂。這個有點像我們玩球時的倒腳,只是我們是幾個人傳遞,中間一人搶,通常都是「累個半死」方罷休。

新中國成立後的足球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家隊曾集體去匈牙利留學,並與1958年回國,可惜沖擊1958年世界盃決賽圈失敗,打擊不小。或許這應該算作中國足球在整個20世紀的第一大事,它背後的深遠意義,絕不僅僅是第一次整支國家隊出國留學,第一次出現外籍國家隊主帥這么簡單。最重要的,是它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現代足球的骨幹,李鳳樓、陳成達、年維泗這批人,日後不但成為國家隊主力,更長時期地佔據中國足球的統治地位,他們自身的素質,能力,魄力在此後幾十年裡直接影響著中國足球的發展,主宰著中國足球的命運。而他們言傳身教出的後代,無論是在當球員,當教練還是主管領導工作方面都深深帶有前輩的烙印,因此,這批人成為近代中國足球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是當代所提及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足球之根源。
其後的時間內,是十年「文革動亂」,在一個「政治第一」的年代,足球被禁止了。改革開放之後,蘇永舜率領中國隊沖擊1982世界盃決賽圈失敗。這是中國足球長期封閉,重返國際足聯後首次沖擊世界盃出線權,實質上它是中國足球現代史的開端。它是中國足球與外界第一次全方位的碰撞與較量,使中國人第一意識到現代足球的殘酷,初步接觸到以主客場為代表的國際足壇的通行賽制。整個過程經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傳遍整個中國,為中國培養出第一批看九寸黑白電視,讀八分錢一份足球報的球迷群體,中國足球史上第一次出現一球牽動億萬心的熱潮,球星的概念開始形成,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至今依然是中國足球幾代人奮斗目標。此後,足球確立了中國第一運動的地位。
1985年5月19日,由於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中主場敗給了香港,失去出線權,在場球迷情緒激昂,氣憤難平,無處發泄,進而演變成打砸搶的街頭暴亂。從此,中國足球不再孤立地被當作體育運動,而更多地從文化角度,被當作中國社會的一個窗口。國家隊主教練曾雪麟引咎辭職,不僅僅因為比賽的失敗,更被當成安撫民族主義情緒,穩定社會的替罪羊。這意味著中國足球被賦予了沉重的社會使命,在這種背景下,保守風氣逐漸彌漫了整個中國足壇。中國隊在亞洲從極盛轉向衰落,技戰術風格從主動進攻演變為防守反擊,逐漸向二流水平滑落。
1988年的奧運會和1990年的世界盃,中國隊擦肩而過,因為了兩個「黑色三分鍾」。進入現代足球的中國隊,抓住東西亞分治,不必硬碰主要對手韓國隊的歷史機遇,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沖出了亞洲。但中國足球卻未能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從而使自身有質的飛躍,因此進軍奧運並未帶來太多的影響。反倒是次年的世界盃預選賽所帶來的沖擊與反響要強烈得多,中國隊兩次在領先的有利形勢下,兩次在終場前三分鍾內連失兩球,痛失沖出去的歷史良機。盡管又一次失敗,但這種極度戲劇性的結果,使足球在中國社會受關注的程度又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1979年開始改革,開始對外開放,但足球上與「洋教頭」的「再一次親密接觸」卻一直等到了90年代。1992年,謀求開拓發展的中國隊將請來了施拉普納,但是沖擊1994年世界盃決賽圈又再次的失敗了。施拉普納成為第一任來華執教的國家隊主帥,他在中國不到兩年的短短時期,是中國足球由專業化向職業化過渡的分水嶺。雖然施拉普納率隊打出亞洲杯季軍的成績,也給中國隊帶來足球發達地區的部份理念,但限於他自身的水平與中國的實際國情,導致中國隊失敗的必然結果。施拉普納之後引發了繼續引進洋教練還是仍由中國人出任國家隊主帥的爭論,隨著中國足球與國際的接軌,這種爭議已不復存在。
職業化聯賽之前的格局是遼寧的一統天下,作為中國足球第一大省,遼寧建立了1984年到1993年十連冠軍王朝。實際上,東北足球早在50年代已居中國前列,但直至二十世紀80年代初,以李應發為代表的遼寧隊,才逐漸確立了遼寧足球在中國無可撼動的霸主定位。他們以每年奪一冠的方式,建立起十連冠王朝,其中包括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全運會,全國甲級聯賽,足協杯冠軍稱號,和迄今為止中國球隊唯一所獲的洲際冠軍亞俱杯。甚至在今天,職業聯賽七年五奪冠的大連隊,仍然帶有當初的影子。遼寧足球成為中國足球最大的組成部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國足球的輝煌與失落。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全面啟動,這意味著中國足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職業化本意是通過建立競爭機制,從而使球員完成「要我練」到「我要練」的良性轉變。結果這一無心插柳之舉使足球成為一項巨大的產業。但職業聯賽又衍生出的一系列新問題,如假球黑哨,球員素質不升反降等等,隨著投入的增加愈演愈烈,到了不可收拾,甚至使中國足球改革不下去的程度。與此同時中國球員外戰中一系列拙劣的表現,終於使中國足球自我定位在亞洲二流上。
1997年的戚務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沖擊世界盃力不從,所以慘敗大連金洲,國人繼續失望。本土教練的水平使得中國隊不得不再次寄望於外教,霍頓來了。這位曾經中國國家隊和國奧隊的主教練,花了中國足球兩年時間和若干萬美金的「英國紳士」終究沒有經得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考驗。他的「平行站位」、「長傳沖吊」理念沒有拯救得了中國隊。我們的打法沒有變數和套路,結果只能那樣。可惜一代那麼有潛力的隊員和同他們的前輩一樣被寫入了失敗者的史冊。但是,和施拉普納一起,他們的足球思想卻大大的影響了中國足球。因此,中國足球堅定不移的走起了外教之路。
除了傳統的男子足球,中國也努力發展女子足球。中國女足於1982年建立,但是長期以來女子足球在中國並不普及,仍然處在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體制和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專業體育時代,第一代女足球員仍然活躍在賽場上。只有在1996奧運會,1999世界盃上中國女足兩度沖擊冠軍未果,屈居亞軍之後,全國才掀起一定的女足熱。

現代足球進入中國
二十世紀之初,現代足球由歐洲傳入中國。「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傳的一句話。在舊中國,一位體壇人物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非凡。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亞洲球王」稱號。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士齊名,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其時,中國足球在亞洲逐漸發展強大,和李惠堂一起,涌現出了第一批開天闢地式的先驅,第一次出現代表國家外戰的正規球隊。這是一種標志,中國足球開始起步,足球在中國成為規范化的競賽。在1915年到1934年,中國獲得了遠東運動會的九連冠,並於1936年,1948年兩次入圍奧運會。這時,中國足球在亞洲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隨後的時間內,由於政治等原因,整個世界足壇都出現了一段真空,中國足球也不例外。

⑧ 足球的發展歷史

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協在倫敦成立,制定了第一個足球規則,宣告了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最早的足球比賽陣形是英國人創造的「九鋒一衛」式,即九個前鋒,一個後衛,再加一名守門員。後來又產生了「七鋒三衛」式陣式,使攻守力量達到相對平衡。1870年蘇格蘭創造了「六鋒四衛」式陣形。接著,英國人又創造了「1+2+3+5」的「塔形」陣形。這一陣形對當時世界足球運動的發展影響很大,因為它體現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

為了適應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1904年5月21日,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國在巴黎發起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總部設在瑞士蘇黎世)。1925年,國際足聯發布了新的「越位」規則,加重了防守任務,攻防矛盾又趨尖銳。據此,英國人契甫曼於1930年創造了「WM」式陣形,使攻防人數的分布達到均衡狀態。這一陣形在40年代前後盛行於全世界。

50年代以來,世界足球運動經歷了三次革命性的變革。1953年,匈牙利人突破了「WM」式的傳統打法,創造了「三三四」陣形,有力推動了當時的世界足球運動。1958年,巴西人在技術、技巧上有了新的發展,創造了攻守趨於平衡的「四二四」的陣形,並奪得6、7、9屆世界盃賽冠軍。此後,又出現了「四三三」式陣形及其變體,由於這種陣式攻守平衡,戰術靈活多變,體現了技術、戰術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趨勢,因而被譽為足球運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足球比賽陣形的演變,反映了攻防矛盾斗爭的發展,從而反映了足球運動的發展。

目前,國際上規模較大的足球比賽有兩種:一種是由國際足球聯合會舉辦,每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即世界盃賽)。這是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世界性足球比賽。另一種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足球賽。為了培養後備力量,國際足聯還從1977年起,舉辦兩年一屆的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從1981年起,舉辦世界少年足球錦標賽。為推動足球運動的開展,各大洲足球聯合會也舉辦了多種類型的國際性比賽。

國際足聯成立以來,成員已發展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際奧委會最大的單項組織之一。我國於1934年加入國際足聯。解放後,國際足聯承認我國足球協會為其成員。1958年,由於國際足聯也承認所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為其會員,我國足協宣布退出。1979年10月,國際足聯決定恢復我國足協的合法權利,確認我國足協是中國的唯一代表。

現在,足球運動已經成為億萬人民喜愛的「世界第一運動」。足球運動水平的高低,不僅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體育運動水平,而且是一個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標志之一。

⑨ 中國的足球歷史

起源發展
古代蹴鞠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而現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國,是來源於12世紀前後他們和丹麥發生了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後英國人看到地上有丹麥士兵的人頭,由於英國對丹麥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頭。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所謂的《劍橋規則》,即是在19世紀早期的英國倫敦,牛津和劍橋之間進行比賽時制定的一些規則。當時每隊有11個人進行比賽。因為當時在學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個學生和一位教師,因此他們就每方11人進行宿舍與宿舍之間的比賽,現在的11人足球比賽就是從那時開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協會在英倫召開了現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比賽歸程草擬出來,但有些條文卻離今天的規則相距甚遠。比如當時有這樣一條:當球從球門柱之間進入或在上面的空間越過,不論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擊、運進去的,都算贏一球。那時球員的位置與陣形也不同於今天:每隊一名守門員、一名後衛、一名前衛和八名前鋒。制定規則不久,陣形有所改變:一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三名前衛和五名前鋒。所以上場比賽的隊員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前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漢代蹴鞠】
漢唐兩代是中國古代足球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發展成直接對抗的競賽。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內填毛發改為由人用嘴吹氣,同時用兩個球門代替「鞠室」。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發展了雙球門及單球門的競賽,還有稱作齊雲社或圓社的球會組織出現,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氣,發展到用氣筒打氣,愈來愈接近現代足球。 漢代蹴鞠是訓練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體制。如專門設置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 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2004年初,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蹴鞠」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早足球活動。《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現山東臨淄)流行蹴鞠活動,後者則記載,蹴鞠是當時訓練士兵、考察兵將體格的方式(「蹹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世界最早的足球入選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宋前蹴鞠簡況】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游說齊宣王時形容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漢代的《西京雜記》、《鹽鐵論》、《蹴鞠新書》、《劉向別錄》中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蹴鞠之習依舊流行未衰。唐代時,蹴鞠仍是一項很普遍的運動,杜甫有詩曰:「十年瞰鞠將雛遠,萬里鞦韆風俗同」。但是,卻有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氣的球:《宋朝事實類苑》中載:「顏師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雲:『鞠以皮為之,實以毛,蹴蹋而戲也。』顏謂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堅《初學記》:「今蹴鞠曰戲毬。古用毛纖結之,今用皮,以胞為里噓氣閉而蹴之。」 (2)設立了球門:《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豈非時鞠之變歟?」 (3)踢法多樣:雙球門踢法:唐人仲無顏《氣球賦》中有記載。單球門踢法:從《蹴鞠圖譜》中可窺一斑。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個人單獨踢,稱為打鞠;二人對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稱為場戶,如三人場戶、四人場戶。
【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
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於意為項處看病,叫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然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史上第一份首發名單】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足球的歷史】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改革,推行「胡服騎射」,趙國人學會了騎馬射箭。趙王經常帶著其親信騎著馬出城閑逛,好不威風。一日,來到一樹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數只,國王金口一開,「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驚嚇之中,野兔橫沖直竄,從馬群的平縫中紛紛逃去,一無所獲,眾人搖頭嘆著。一謀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獻計「大王,這種圍堵很有趣,我們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宮門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趙王大加贊賞「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於是,足球運動便在中國誕生了。但當時還屬於騎在馬上運動,稱之為「蹴鞠」。
到了漢代,有了專供比賽的足球場,稱之為「鞠城」,鞠城為長方形,兩端各有6個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對稱,場地四周有圍牆。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有了很大發展,而且足球運動開始對外出口,首先登陸的地方的英國。
蹴鞠本是作為一項完整的產品對外出口,便由於當時交通不發達,交通工具十分落後,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蹴鞠在到達英國時,馬匹已經累死,只剩下一個球了。但就是這樣一個球,英國仍視之為珍寶,只限為王室的專有活動,禁止民間享受這種娛樂活動。
11世紀,丹麥人入侵英格蘭。一天,英格蘭人在挖戰場時,偶然挖出了幾個丹麥人的頭骨。想起丹麥人入侵的罪惡,這些英格蘭人極為憤怒,他們抬腳狠狠的沖著骷髏頭踢去,解憤之餘,又頗覺有踢足球的樂趣。於是,挖戰場的英格蘭人越來越多的參加了這個踢「球」的行列,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這種愛國行為打動了英國國王,為了獎勵人民,英國國王下令王室足球對民間開放。很快,足球運動在民間傳播開來,成為流行的體育娛樂活動。
12世紀初,英國開始有了足球賽。比賽是娛樂活動,一年兩次,一般在兩個城市之間舉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拋,比賽就算開始。雙方就會一捆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將球踢進對方的鬧市區,哪一方就算勝利。如果球中途竄入居民屋裡,運動員也就一窩蜂的沖進去亂打亂踢,常常把屋裡的東西砸得稀巴爛,房主只好自嘆倒霉。路上行人碰到球滾來,就會遭受一場飛來的橫禍。因此在當時,球賽一來,人們就得躲避災難,關門閉戶,一直到球賽結束,才恢復正常。這樣的球賽遭到市民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規定足球比賽要在空地上進行,進入鬧市區者重罰,於是就出現了專門的足球場。 1863年10月26日,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格蘭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規則,現代足球運動正式確立。
中國古代把腳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蹴鞠游戲。西漢時修建有「鞠城」,專供競賽之用。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出現了用灌氣的球代替了過去用毛發之物填充的球,稱為「氣毯」,並用球門代替了鞠室。而在西方,公元10世紀以後,法國、義大利、英國等一些國家有了足球游戲。到15世紀末有了「足球」之稱,後逐漸發展成現代的足球運動。1863年10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國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足球規則,人們稱這一天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這次制定的足球規則共14條,它是現今足球規則的基礎。從1900年的第2屆奧運會開始,足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足球錦標賽(又稱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取消了對職業運動員的限制。從此,現代足球運動日益發展。
在中世紀的英國,足球以成為許多年輕人所熱衷的一項活動。 他們在狹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經常將皮球踢到街邊人家的窗子 上。於是英國國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從12世紀到16世紀, 英國國王先後四次發布過「足球禁令」。不過,由於足球運動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35年,在英國謝菲爾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 1863年,在英國又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從此,有組織的、在一定規則約束下的足球運動開始從英國傳遍歐洲,傳遍世界。在19世紀末,足球運動在西歐國家已相當普及。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就將足球列為比賽項目之一,結果丹麥隊以9:0 戰勝希臘隊,成為奧運會足球比賽的第一個冠軍。
1904年,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個國家的足球協會在法國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並推選法國人蓋蘭為第一任國際足聯2010南非世界盃主席。

閱讀全文

與21世紀中國足球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