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服裝歷史是怎樣演變的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❷ 簡述中國民間服飾發展演變的歷史。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564.shtml
自已抄看這個鏈接吧
❸ 中國服裝面料的演變歷史
1.從「手經指掛」到踞織機。
先秦的紡織已從「手經指掛」中解放出來。(《黃帝內經》和《淮南子》記載「手經指掛」是指把一根根紗線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並把被兩根木棍綳緊的紗線綳勁,綳緊的縱向紗就成了經紗,一次橫線織入的紗就成了緯紗。當整個組成的經面被緯紗較之以後的織物也就編成善待甲骨文中的絲的形象文字,上下兩橫代表了兩根卷紗木棍,中間一橫是用來把經紗單、雙數分開來的大小木棍,即絞紗棒。周代,這個形象文字還演變成了「」就是「經」字的有 半邊,可見商周時期的織布不僅用絞紗棒分離了經紗單雙數,還採用了線棕裝置來提升經紗。織平紋織物是要有兩列線棕。紡織是通過線棕套環裝置分別把單、雙數的經沙聯系起來,把起或拉線棕,即形成織口,便於引入體紗。由於這種織機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進行製造的,故人們稱他為:「踞織機」。
原始織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密的三個方向的運動。它就是現代織布機的始祖——「踞織機」。
2.斜織機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的織機有了較大改進和發展。江蘇泗洪曹庄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圖上有斜織機的型制。《詩經:爾雅、大車》雲「小車大車杼、軸其空」朱熹《詩經傳》解釋說「杼,杼緯者也,軸邊經者也」杼即梭子,軸是主經線的軸。
這種斜織機已經有了一個機架,經面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應用杠桿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桿),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桿,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從而提高織布的速度。這種織機後人俗稱「斜織機」這樣改進以後,織工坐與機上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開口後經面上的經線張力是否均勻,經線有無斷頭。更重要的是斜織機已經採用腳踏提綜的開口裝置。能用經紗到輥和織口。卷布導軸可以綳緊經紗,使經紗張力較為均勻,有利於得道平整的豐滿的布面,職工無需用雙腳抵住軸棍,既減輕了勞動強度,斜織機的生產率比原織機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後來,織機又不斷地得到改進。宋末元初,山西萬泉(今山西萬榮)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遺制》這部著作中,給我們留下了立機子、華機子、羅機子和布卧機子等織機的具體型制,並且標明了裝配尺寸,闡明了結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從長期的織機修造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總結了各家之長,經過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這部織機製造圖文並茂的著作。他對織機中的「每一器必離析其體而縷數之」,就像今天工廠里設計機器一樣,既繪有零件圖,又有總體裝配圖,並且說明了每個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裝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說的,「分則各有其名,合則共成一器。」如羅機子是織造各種輕薄透明花羅織物的織機,在《梓人遺制》中繪製得相當清楚。羅機子身長七尺到八尺,橫槾外寬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織羅紋的絞紗機構相當奇特,由於它的形狀似「老鴉翅」而得名。在織羅的時候,老鴉翅管理絞經,作上下運動和左右移動,用絞經和地經互相絞纏,按花紋圖案,有規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經互相絞轉而形成椒眼孔的網紋。由於織布機上開口、投梭、打緯三個主要運動的進一步完善,織布的產量和質量大為提高。
紡車
要把麻、絲、毛、棉等纖維原料加工成紡織品,首先必須紡成紗線。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用「紡專」進行紡紗,所謂紡專,是由陶質或石質製作的圓塊,直徑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專盤」,中間有一個孔,可插一根桿,叫「專桿」。紡紗時,先把要紡的麻或其他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專盤,向左或向右旋轉,並不斷添加纖維,就可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到一定長度,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然後重復再紡,一直到紡專上繞滿紗為止。這種紡紗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勞動,既吃力又緩慢,拈度也不均勻,產量和質量當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紡車按結構可分為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兩種。手搖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手,操作時,需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從出土的漢代文物中來看手搖紡車早在漢代已非常普及。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最早的圖像數據是江蘇省泗洪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腳踏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腳,操作時,紡婦能夠用雙手進行紡紗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紡車自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紡紗機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區仍然把它作為主要的紡紗工具。
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一種手搖單錠紡車出現了,很快代替了紡專,成為紡織手工生產的重要工具。
漢代紡車,根據畫像石上所畫的形狀看,和明代《天工開物》上的紡車類似。這種紡車的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紡車上已經使用繩輪傳動,從而紡紗功效已經比紡專提高大約二十倍。證明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在工具機上使用繩輪傳動了。使用這種紡車,還可以加拈、並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弦線。此外這種紡車,除了可以紡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製成緯紗用的紆子。這是過去用紡專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搖紆。
在紡績麻、絲、棉等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和產量,我國勞動人民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和創新。從而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創造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又進一步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在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如圖2),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向黎族姐妹學習了棉紡織技術,並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禎的《農書》中,除了對手搖和腳踏紡車作了全面總結外,更介紹了另外兩種新的紡車,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大紡車,它不同於舊的紡車的特點是:紡紗的錠子更多,達到三十二枚,這樣它的生產力就顯著增加。其次,大紡車的傳動已經採用和現在的龍帶式傳動相仿的集體傳動了。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動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是需要推動了設計的發展。
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少數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就紡車來看,雲南和海南島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積累了一套棉花的紡織加工技術,既使用大竹輪的紡車,一般直徑在六十一厘米,也採用小直徑的竹輪紡車,直徑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適應棉纖維比絲麻短的紡紗需要。
現代的機器紡紗,除了最新的氣流紡外,它的機構形式還是離不開錠子和它的傳動。只是由於機械的動力大,錠子數目更多,速度更快罷了。把古代紡車和現代紡紗機相比,現代傳動錠子的滾筒就是紡車竹輪的替代,而所謂最新式的龍帶傳動,和大紡車的皮弦帶動更是同一個方式。它們的紡紗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❹ 中國服裝面料的演變歷史
1.從「手經指掛」到踞織機。
先秦的紡織已從「手經指掛」中解放出來。(《黃帝內經》和《淮南子》記載「手經指掛」是指把一根根紗線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並把被兩根木棍綳緊的紗線綳勁,綳緊的縱向紗就成了經紗,一次橫線織入的紗就成了緯紗。當整個組成的經面被緯紗較之以後的織物也就編成善待甲骨文中的絲的形象文字,上下兩橫代表了兩根卷紗木棍,中間一橫是用來把經紗單、雙數分開來的大小木棍,即絞紗棒。周代,這個形象文字還演變成了「」就是「經」字的有 半邊,可見商周時期的織布不僅用絞紗棒分離了經紗單雙數,還採用了線棕裝置來提升經紗。織平紋織物是要有兩列線棕。紡織是通過線棕套環裝置分別把單、雙數的經沙聯系起來,把起或拉線棕,即形成織口,便於引入體紗。由於這種織機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進行製造的,故人們稱他為:「踞織機」。
原始織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密的三個方向的運動。它就是現代織布機的始祖——「踞織機」。
2.斜織機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的織機有了較大改進和發展。江蘇泗洪曹庄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圖上有斜織機的型制。《詩經:爾雅、大車》雲「小車大車杼、軸其空」朱熹《詩經傳》解釋說「杼,杼緯者也,軸邊經者也」杼即梭子,軸是主經線的軸。
這種斜織機已經有了一個機架,經面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應用杠桿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桿),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桿,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從而提高織布的速度。這種織機後人俗稱「斜織機」這樣改進以後,織工坐與機上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開口後經面上的經線張力是否均勻,經線有無斷頭。更重要的是斜織機已經採用腳踏提綜的開口裝置。能用經紗到輥和織口。卷布導軸可以綳緊經紗,使經紗張力較為均勻,有利於得道平整的豐滿的布面,職工無需用雙腳抵住軸棍,既減輕了勞動強度,斜織機的生產率比原織機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後來,織機又不斷地得到改進。宋末元初,山西萬泉(今山西萬榮)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遺制》這部著作中,給我們留下了立機子、華機子、羅機子和布卧機子等織機的具體型制,並且標明了裝配尺寸,闡明了結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從長期的織機修造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總結了各家之長,經過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這部織機製造圖文並茂的著作。他對織機中的「每一器必離析其體而縷數之」,就像今天工廠里設計機器一樣,既繪有零件圖,又有總體裝配圖,並且說明了每個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裝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說的,「分則各有其名,合則共成一器。」如羅機子是織造各種輕薄透明花羅織物的織機,在《梓人遺制》中繪製得相當清楚。羅機子身長七尺到八尺,橫槾外寬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織羅紋的絞紗機構相當奇特,由於它的形狀似「老鴉翅」而得名。在織羅的時候,老鴉翅管理絞經,作上下運動和左右移動,用絞經和地經互相絞纏,按花紋圖案,有規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經互相絞轉而形成椒眼孔的網紋。由於織布機上開口、投梭、打緯三個主要運動的進一步完善,織布的產量和質量大為提高。
紡車
要把麻、絲、毛、棉等纖維原料加工成紡織品,首先必須紡成紗線。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用「紡專」進行紡紗,所謂紡專,是由陶質或石質製作的圓塊,直徑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專盤」,中間有一個孔,可插一根桿,叫「專桿」。紡紗時,先把要紡的麻或其他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專盤,向左或向右旋轉,並不斷添加纖維,就可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到一定長度,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然後重復再紡,一直到紡專上繞滿紗為止。這種紡紗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勞動,既吃力又緩慢,拈度也不均勻,產量和質量當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紡車按結構可分為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兩種。手搖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手,操作時,需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從出土的漢代文物中來看手搖紡車早在漢代已非常普及。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最早的圖像數據是江蘇省泗洪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腳踏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腳,操作時,紡婦能夠用雙手進行紡紗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紡車自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紡紗機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區仍然把它作為主要的紡紗工具。
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一種手搖單錠紡車出現了,很快代替了紡專,成為紡織手工生產的重要工具。
漢代紡車,根據畫像石上所畫的形狀看,和明代《天工開物》上的紡車類似。這種紡車的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紡車上已經使用繩輪傳動,從而紡紗功效已經比紡專提高大約二十倍。證明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在工具機上使用繩輪傳動了。使用這種紡車,還可以加拈、並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弦線。此外這種紡車,除了可以紡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製成緯紗用的紆子。這是過去用紡專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搖紆。
在紡績麻、絲、棉等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和產量,我國勞動人民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和創新。從而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創造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又進一步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在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如圖2),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向黎族姐妹學習了棉紡織技術,並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禎的《農書》中,除了對手搖和腳踏紡車作了全面總結外,更介紹了另外兩種新的紡車,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大紡車,它不同於舊的紡車的特點是:紡紗的錠子更多,達到三十二枚,這樣它的生產力就顯著增加。其次,大紡車的傳動已經採用和現在的龍帶式傳動相仿的集體傳動了。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動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是需要推動了設計的發展。
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少數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就紡車來看,雲南和海南島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積累了一套棉花的紡織加工技術,既使用大竹輪的紡車,一般直徑在六十一厘米,也採用小直徑的竹輪紡車,直徑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適應棉纖維比絲麻短的紡紗需要。
現代的機器紡紗,除了最新的氣流紡外,它的機構形式還是離不開錠子和它的傳動。只是由於機械的動力大,錠子數目更多,速度更快罷了。把古代紡車和現代紡紗機相比,現代傳動錠子的滾筒就是紡車竹輪的替代,而所謂最新式的龍帶傳動,和大紡車的皮弦帶動更是同一個方式。它們的紡紗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摘自(紡織網) 從麻到棉紗是老百姓 貴族從棉到絲綢
❺ 針織衫的歷史!詳細的!
.中東是針織衫的發源地。公元4世紀,大盆的針織襪在埃及的墳墓被發現。現在一般版認為針織衫權是由阿拉伯國家通過貿易路線,途經西班牙傳到歐洲其他國家的。中世紀,針織品在歐洲大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法國和義大利的針織品最為發達。這些早期的針織品是以手工編織為主,其工具非常簡單,有細棍、骨頭針、木製品等。成品如襪子,手套等。最早的針織原形應該是蘇格蘭漁夫衫,它穿著舒適,款式簡單一直沿用至今。大約在13世紀,義大利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編織針法體系,在關洲大陸開始有歐洲移民的時候,這些工藝又被帶到美洲。
❻ 簡述一下中國的服飾發展歷史。
一、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二、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准,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六、明代:
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八、民國時期:
(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九、現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6)針織衫的歷史演變中國擴展閱讀:
關於介紹中國服飾歷史的書籍:《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裝發展簡史》等。
《中國服飾簡史》內容:「文化簡史」系列叢書共10本,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部類入手,歷時性地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累,從而為當代人的生活文化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服裝發展簡史》:共分十一章,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服飾藝術的發展及演變,其中包括各朝代歷史思想簡介、服裝形制、穿著方式、首飾佩飾等,並附有230幅插圖,使廣大讀者在參讀過程中,能夠掌握中國歷代服裝發展的脈絡,並希冀透過這面歷史的鏡子,深刻感受到中國「衣冠王國」之美名。
❼ 中國歷史服飾的演變
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可謂是:種類繁多,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各展風采;源遠流長,連續不斷;隨時升華,大放光芒。只要認真細致地觀察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就不難發現,這種民族性、豐富性、多樣性、實用性、區域性特點的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是與自然生態和諧的象徵,又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
第一,歷史發展的產物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類社會歷經數千年,發展到今天,物質的豐富,社會的進步,為人類在物質和精神生活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各種人群的衣著裝飾,也是由低到高,由遮體保暖到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逐步發展變化著的。這種發展變化,從長過程來講是逐步的、漸進的,既有其相對的穩定期,也有其突變期。無論是穩定期還是突變期,都與[社會形態的演變和朝代的更替以及政治變革有直接的聯系。雖說這種「演變」、「更替」、和「變革」有其統一性,但縱觀中國歷史,由於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統一中也有不統一,因此造成多樣性的發展格局。各個民族的先民們遵循本民族的發展脈絡而傳承,在服裝服飾上,有的民族在質和形上都與其他民族無區別,但細品確也有某些相異之處。這就是民族服裝服飾民族性的真實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一定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服裝服飾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只有這樣才能把「穿在身上的民族歷史」解釋清楚,通過服裝服飾了解這個民族的歷史變遷和發展。
第二,獨特文化的結晶
中國民族服裝服飾不僅是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而且是民族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這種文化不僅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主要標志之一,同時,更主要的是這個民族繁衍、生息發展的根本支撐,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不難想像,沒有文化的民族是不能獨立於民族之林的,更談不上生存和發展,不管這部分人群是多是少,在歷史進程中只能是自行分化解體,各奔東西,融和到其他民族之中。獨具特質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內在氣質、精神動力,必然會通過各種形式反映在民族的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頑強地表現其民族特性,以區別民族之間的差異性。民族服裝服飾就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形象展示。這種賦予文化內涵的服裝服飾,展現了民族的鮮活個性,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它不僅有實用性的特點,方便著裝,便於勞作,而且更有觀賞性的特點,節日盛裝,美化生活,有的還具有收藏性的特點,如婚嫁禮服等等。一些服裝服飾價值連城,成為服飾之寶。這些服裝服飾,大都由勞動人民自己動手,從紡線到織布,到刺綉到成衣。而且這種手工製作技藝大都是祖傳的,不帶有任何偽造、模仿的痕跡。有的民族的服裝服飾已形成系列,多款式、多層次、多體型,適合多種類型的人穿戴。這是他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摸索出來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總結。一圖一案,一花一葉,都是精心設計、精心打造出來的。而且在民族特質文化的背景下,每一件又有其不同尋常的藝術特點,堪稱獨具風格的藝術珍品。
第三,與自然生態和諧的象徵
中國民族服裝服飾有極強的區域性特點。這是因為中國的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呈現「大分散、小聚居」之勢。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自然生態環境差異性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分居各地的民族為適應所處自然環境,謀求自身發展,創造了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服裝服飾。沿江河湖海而居,同是與水為鄰,也有其不同的特點,大海的怒濤與水鄉的恬靜、下海捕魚與內河下網完全是不同的境界,因此其服裝服飾也是不一樣的;同是住在深山之中,有的在山中密林深處,有的在山腳平壩之地,也是有區別的;同是以牧業為主,但東北、華北草場與西北草場和高原上的草場也是不盡相同的;平原的民族由於氣候條件的不同,穿戴也很不一樣。盡管如此,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體現了「天人合一」,即與自然生態條件相適應的特點。在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過程中,把本民族的特質文化內涵注入其中,各民族逐步形成了與自然環境和諧的一道道靚麗的服裝服飾風景線。
第四,生產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
生產生活方式是基礎。一個民族特質文化的孕育和發展,都源於當時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文化的外延與物化,也是與當時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分不開的。因此,服裝服飾的發展變化是與生產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說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
不可否認,生產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財富的增加,會不斷發展變化,民族服裝服飾也會隨之發展變化,這是被歷史所證明了的。今天的民族服裝服飾就是由昨天的發展變化而來的,無非是先民們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剔除了不適應時代要求的東西,以求更適應現實,更具有實用性。
中國民族服裝服飾發展到今天。仍然不會停止,它勢必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而進一步發展變化。當然,萬變不離其宗,這種快速的發展變化,更能體現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
[編輯本段]世界各國民族服裝
世界各國的民族服裝品種繁多,如蘇聯的民族服裝就有幾千種式樣。各民族的服裝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阿富汗的披掩全身的斗篷式女裝查連(chadri),菲律賓的由紗雅裙(saya)和班諾蘿上衣 (panuelo)組成的女套裝他儂(terno),日本的和服,印度的女裝紗麗,印度尼西亞男女皆穿的圍裹裙莎蘢(sarong),蘇格蘭的男式褶裙凱爾特,夏威夷的直統型連衣裙姆姆(muumuu),印第安民族的披風式外衣龐裘等。
漢族的服裝
從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幾千年時間里,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 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回族的服裝
圓頂白帽,用白布縫制而成。帽口比帽頂略大,邊緣淺,以能戴到上耳根部為宜。一般為里、面雙層,有的在帽頂添上阿文。威寧回族中圓頂白帽,是男子服飾的標志。阿訇和阿文學生常戴,節日時則絕大部分人都戴。蓋頭和鳩尾式包頭,是威寧回族婦女穿戴中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殊標志。蓋頭以青色、白色或淺綠色布料做成三角形狀頭巾。節日期間,部分婦女戴之。鳩尾式包頭,以青色綠帕或青布包成,發不外露,中間形狀似鳩尾,為回族婦女常扮頭飾,稻田壩一帶中老年婦女中尤為流行。
威寧北部、西南部的回族服飾,與雲南昭通、魯甸接壤,男性多包白帕而不露頭頂,或戴白帽而不折邊。阿詭的白帽頂綉阿文,上裝多為短便衣,少數穿長衫,褲腳7-9寸寬。姑娘喜戴耳墜,通常一隻墜一個銀鈴,少數一隻墜配兩個銀鈴,以輕便、秀氣為宜。不包包頭,戴綉花勒子或頂紅、綠色方巾,頭發多系獨辮。上身穿著大襟短服,腰系綉花圍腰,講顏色,求鮮艷。腳履精製綉花鞋,手戴銀鐲頭,銀戒指。婚後包鳩尾式包頭,發不外露,衣服稍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色彩由鮮變素。老年婦女,頭上多包白包頭,鳩尾包頭外勒白頭巾。
西南部與會澤、宣威為毗鄰的鄉村,青壯年男子大多頭包青、藍、白布,成大套頭。身穿緊身短對襟衣,袖口細而短,幾件疊加而穿。衣扣多用膠線或布條結成,又有用古銅毫銀毫錢幣焊作紐扣者,成對成排。有的上衣,外套褂褂。褂褂用青藍布裁前,白線縫制,下沿八個衣袋相連,黑白相間,色澤分明,異常醒目。褲子為大褲腳,褲口最寬者須用解放前八幅小布縫成,腰部折成皺褶。已婚男子腰系白布挑花腰帶,帶頭有須,下拖至膝頭,行走時隨風飄動。已婚男子的腰帶,體現著女方手工針線的好孬,是評價女方的依據之一。男子多履挑花的布耳草鞋。部分青年喜用青絲帕或白布包於頭上,黑、白交叉均勻,有稜角,俗稱「喜鵲花包頭」,雙耳佩戴銀耳墜。婚後多挽髻,套髻罩,上別銀插簪,有的頭上再系一串小銀鈴,行走時,鈴聲叮當,清脆悅耳。上穿大襟短衣,常用天藍色布料,系花圍腰。下裝依上裝而配,一般以衣褲不同色彩為宜。腳穿大花鞋,多為大紅大綠的滿幫花,有的鞋頭上綴一朵紅纓。
滿族服裝
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可謂是:種類繁多,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各展風采;源遠流長,連續不斷;隨時升華,大放光芒。只要認真細致地觀察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就不難發現,這種文化、我覺得滿族服飾比較有傳統特色。
滿族服飾主要分四部分:
帽飾:滿族女人無帽,男人有帽,分禮帽、便帽、風帽、氈帽、坤秋帽(女子冬季禦寒);
服飾:主要有四種形式:旗袍(即長袍)、馬褂、坎肩、套褲。旗袍不分季節,男女均可以穿。馬褂則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時穿著。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褲是無褲腰的棉褲筒,以兩條背帶固定,多為老年婦女冷天的穿著。滿族人穿長褲與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須扎系的腿帶,以便出行。
鞋飾:男人的鞋為布底納綁,鞋臉鑲嵌雙皮條。冬天穿豬皮或牛皮靴,年邁老人多數穿高腰氈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寬、鞋臉尖端突出上翅、兩側綠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樁鞋。具體有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頭鞋、尖頭鞋;
佩飾:滿族人佩帶的飾品分骨飾、石飾、珠飾、金銀飾等。選戴哪一種首飾要根據地位身份,一般說首飾的好壞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貧富。
滿族的傳統服飾是旗袍與馬褂
旗袍,滿語稱"衣介".分為單,夾,皮,棉四種.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別.它是滿族男人喜著的服飾,也叫大衫,長袍.滿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樣式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原為滿族騎射時穿用的圓領(無領後習慣加一假領),大襟,窄袖,四面開禊,左衽,帶扣絆,束帶,適於騎馬射獵.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綉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紋綉在袖裏,"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袍,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袍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袍的樣式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擺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現在穿旗袍的已不限於滿族婦女了,它已成為各民族婦女普遍喜愛的服裝之一.
藏族的服裝
藏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等地。其服飾基本結構為肥腰、長袖、大襟長袍。穿用這種結構肥大的服裝夜間和衣而眠可以當被。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於起居、旅行,白天氣溫上升更可脫出一個臂膀,方便散熱,調節體溫。久而久之,脫一袖的裝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格,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藏族服飾的這種基本特徵大約遠在戰國以前就已形成,至今仍保留了濃厚的高原民族特點。
男女皆愛飾物
各地藏族男女特別講究飾物,飾品的質地較多,有銀、金、珍珠、瑪瑙、玉、松石、絲、翡翠、珊瑚、琥珀等。運用廣泛,有頭飾、發飾、鬢飾、耳環、項鏈、胸飾、腰飾、戒指等。造型美觀,多為自然形狀。婦女都喜歡戴珊瑚、瑪瑙、項鏈和銀質佛盒;男子普遍佩戴各種腰刀、火鐮等飾物、也有戴耳環、戒指和手鐲的。
配色大膽精巧
藏族服飾的另一特點還突出地表現在色彩的依次遞增和構圖上。牧區皮袍的花邊,常用藍、綠、紫、青、黃、米等豎立色塊,依次組成五彩色帶。女皮袍的肩部、下擺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寬的黑、紅、綠、紫色條紋依次排列。她們常用十字紋樣的花領袍和靴上作裝飾,給人以「慈善」、「愛撫」、「與人為善」的聯想。她們大膽地運用紅與綠、白與黑、赤與藍、黃與紫等對比色,並且巧妙運用復色、金銀線取得明坑邙又和諧的藝術效果,配色十分大膽、精巧。
=====================================================
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男子的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褲,多用白、藍布包頭,適於勞動,也方便歡樂時翩翩起舞,尤其是在傳統的象腳鼓舞中,與剛健的舞姿相襯托,顯得格外瀟灑、豪放。
少數民族婦女的穿著飾物則絢麗多彩,展示出青春的活力和健美。她們上身穿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腰身細小,下擺寬大。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花紋。喜留長發挽髻,斜插梳、簪、鮮花,或扎花包巾,並側重戴耳環、系銀腰帶等飾品。全身服裝服飾色調諧和,輕盈合身,把她們襯托得更國婀娜多姿。當她們隨著象腳鼓的鼓點歡快舞蹈之時,彷彿一隻只美麗的孔雀,極為優美嫻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