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世代間隔

中國歷史世代間隔

發布時間:2021-02-21 14:07:30

⑴ 中國古代和世界歷史時間軸

一、史前時期

500萬年前~公元前5000年

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舊石器時代與血緣家族的演變、舊石器時代早期血緣家族的出現、舊石器時代中期、舊石器時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新石器時代近親結婚的禁止及對偶婚的產生。

原始農業的出現、原始畜牧業的出現、父系氏族公社金石並用時代的來臨、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產生、軍事民主制國家產生、原始社會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繪畫、原始雕刻,原始音樂。

二、古代文明

1、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亞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蘇美爾·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統一、蘇美爾的政治結構神廟、大經濟阿卡德統治、南部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謨拉比的統治、亞述帝國亞述國家的產生和演變、亞述帝國的建立、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王國滅亞述。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史詩、古代兩河流域的科技、巴比倫的天文學、巴比倫的數學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興起、腓尼基發達的經濟、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興亡、古巴勒斯坦的統一猶太教的產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階級的產生和國家的出現。

四大吠陀婆羅門教的創立、列國時代的印度十六國的建立、摩竭陀國稱霸城市的再度興起、沙門新思潮佛教的產生與釋迦牟尼。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少康中興、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成湯建商商朝的滅亡、商朝的農業生產技術、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公制禮作樂、西周的宗廟祭祀、國人暴動與宣王中興。

三星堆文化、紛亂的東周、平王東遷、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清凈無為」的道家、孔子創立儒學、《考工記》問世、波斯帝國的興衰、波斯帝國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對外政策、波斯帝國的經濟、波斯帝國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國家的產生和早期王朝時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國時期的經濟社會、古王國的經濟、古王國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時期和人民起義、埃及的再度統一、中王國時期的對外戰爭、中王國時期的農業和手工業。

中王國的滅亡、新王國的盛衰強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國的冶金業和紡織業、發達的商業和海外貿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爭霸、新王國的衰亡、後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後期埃及前期的經濟、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對埃及的統治、埃及人民反抗。

波斯的斗爭後期、埃及滅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圖騰崇拜到自然崇拜、宏偉的雕塑建築和精湛的工藝、藝術、發達的天文歷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農耕社會、努比亞文化、凱爾邁文化、迦太基文明的興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擴張,迦太基的貿易和探險。

歐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邁錫尼的墓葬、特洛伊戰爭、古希臘城邦、國家的出現、城邦的形成、斯巴達城邦、國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國家形成、梭倫改革、希臘城邦的繁榮、希波戰爭戰後、希臘的城邦經濟、奴隸制度的發展

。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希臘諸城邦的沒落、雅典的海上霸權、伯羅奔尼撒戰爭、戰後諸城邦的危機、後期希臘城邦的爭霸和衰亡、古典時期及以前的希臘文化、希臘的宗教與神話、發達的戲劇、精美的建築和雕刻、史學的繁盛,哲學的興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亞洲人的遷入、奧爾梅克文明、特奧蒂爾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2、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歐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馬其頓的興起、馬其頓王國的興盛、腓力二世統一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達的社會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朝的專制統治、托勒密王朝的衰敗、塞琉古王國的專制統治、發達的塞琉古商業。

塞琉古的手工業、塞琉古的衰亡、馬其頓時期的文化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歐幾里得與幾何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發展、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日趨成熟的雕塑藝術、伊索寓言、古羅馬的王政時代、伊特魯里亞人、羅馬的氏族制度民主軍事制度、圖里烏改革、王政時代的結束。

早期的羅馬共和國、設立平民保民官、李錫尼一塞克斯圖法平民斗爭和新貴族的產生、征服義大利、羅馬共和國早期的社會經濟、羅馬的對外擴張、第一次布匿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第三次布匿戰爭、侵略西班牙羅馬的行省、統治羅馬

。共和國的沒落、西西里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共和時代的文化、羅馬的宗教神話和祭司羅馬的建築藝術、朴實的歷史和哲學、強權獨裁時代的到來、米特里達梯戰爭、蘇拉獨裁龐培興起、前三頭同盟,愷撒獨裁後三頭同盟。

亞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統一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跡、」 西漢劉邦建西漢、漢武帝時代、漢匈和戰、司馬遷著《史記》。

孔雀帝國被佔領的時代、旃陀羅笈多創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森嚴的種姓制度、孔雀王朝後的印度、帝國時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詩《佛本生經》、孔雀帝國時代的建築藝術。

三、封建時期

公元元年~400年

歐洲(公元元年~400年)

羅馬帝國的建立、奧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維對內的政治制度、繁榮的「和平時代」、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興盛、從黃金時代到三世紀危機、隸農制的盛行、皇權的進一步加強、羅馬的「黃金時代」、羅馬城市和商業的蕭條。

混亂的政治、統治後期的羅馬帝國、戴電里先統治、君士坦丁大帝獨裁、扶持基督教、繼續衰弱的帝國經濟、帝國的分裂、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基督教的演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馬克西穆斯之亂、四大「蠻族」掌權。

帝國時代的羅馬文化、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發達的史學、帝國時代的法學、羅馬的文學、羅馬的建築和雕塑藝術

亞洲(公元元年~400年)

東漢劉秀建東漢、外戚宦官專權、班固著《漢書》、蔡倫改進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三國鼎立時期的中國、亂世梟雄——曹操、建安文學、蜀國的建立、諸葛亮治蜀、孫權建吳、西晉和東晉的建立、「五胡十六國」興起。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兩晉的書畫藝術、陶淵明與田園詩、貴霜帝國的建立、開明的迦膩色伽、統治早期的薩珊、波斯帝國薩珊波斯的興起、薩珊和羅馬的戰爭、馬資達克起義、古代朝鮮箕氏、朝鮮新羅百濟建國、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繩文式和彌生式文化,邪馬台國大和國家的興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 正在發展的美洲和非洲、瑪雅文明的興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興起、阿克蘇姆國統治,東非迦納王國的繁榮。

四、中世紀

歐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國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會制度、西歐封建關系的萌芽、日耳曼諸王國的建立、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西歐封建制的產生、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矮子丕平篡權、查理曼帝國形成、帝國的分裂、北歐海盜海盜時代的來臨、北歐海盜的擴張。

「無骨者」伊瓦爾和哈拉爾德、北歐海盜的覆滅、發達的航海造船技術、北歐的口頭文學、 9~11世紀時期的西歐、加洛林王朝時期的法國農業、羅伯特王朝與加洛林王朝的斗爭、加佩王朝的建立與王權的式微、亨利一世統治下的德國。

俗權和教權之爭、盎格魯一薩克遜人征服英格蘭、十字軍東侵、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會議、十字軍第一次東征、十字軍血洗耶路撒冷、薩拉T反擊十字軍、君士坦丁堡之災、法蘭西民族國家的形成、法國王權的加強、路易九世改革、腓力四世控制教權、巴黎市民起義。

路易十一統一法國、11—15世紀時期的英格蘭、諾曼底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憲章》的簽訂、獒國國會的出現、既特·泰勒起義、紅白玫瑰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的爆發、竟雷西戰役、二十年的和平、聖女貞德、酉年戰爭的結束。

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義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始、漢薩同盟的建立、媛尼斯和佛羅倫薩共和國、西班牙基督教王國的興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濫、黑死病的傳播路線、黑死病之後的歐洲經濟、黑死病的長期影響急劇下降的人口。

中世紀的基督教和西歐文化、羅馬教會教階制的演變、英諾森三世加強教權、異端運動的發展、大學的出現、哥特式建築的興起、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對外擴張、拜占庭帝國的瓦解、拜占庭的史學、中世紀時期的東南歐。

第一保加利亞王國的建立、尼曼亞統治塞爾維亞、阿爾帕德王朝時期的匈牙利、瓦拉幾亞時期的羅馬尼亞、中世紀時期的捷克和波蘭、捷克國家的形成、德國勢力的滲入、蒙古帝國大一統時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戰爭。

普亞斯特王朝時期的波蘭、金帳汗國統治時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輔羅斯公國、伊凡四世改革,立窩尼亞戰爭。

亞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北周立國、北朝開鑿石窟、南朝劉宋的建、立齊梁陳的更替、祖沖之求圓周率、山水詩勃興、劉勰著《文心雕龍》、隋朝一統、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創設科舉、煬帝開修大運河。

李春建趙州橋隋朝的滅亡中前期的唐朝貞觀之治玄奘西遊與鑒真東渡武周革命開元盛世造紙術西傳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唐朝的衰敗安史之亂、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黃巢大起義與唐朝滅亡、原始火葯的發明、詩歌藝術的頂峰、北宋的興衰、陳橋兵變、王安石變法、北宋和遼、西夏的關系。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宋詞的興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榮的南宋商業、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宗教大融合和禪宗盛行、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忽必烈稱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與《授時歷》、關漢卿與元曲、中前期的明朝。

明朝的建立、明初設內閣、朱元璋加強吏治、鄭和下西洋、大明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晚明景象、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與後金的戰爭、明末農民起義與明朝的滅亡、明朝的科技、長篇小說的繁榮。

中世紀時的伊朗、科斯洛埃斯改革、薩珊帝國、後期的對外擴、張薩珊帝國的滅、亡薩非王朝的建立、中世紀伊朗的史學和文學、發達的建築藝術、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對外擴張、阿拉伯帝國封建制度的發展。

帝國的分裂和衰敗、大一統的蒙古帝國時期、、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伊兒汗國的衰敗、帖木兒帝國的曇花一現、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奧斯曼滅亡、拜占庭帝國、蘇里曼一世的擴張、土耳其的藝術、從笈多帝國到德里。

蘇丹時期笈多、帝國的盛衰、戒日帝國的興起、德里蘇丹時期的印度、印度教的出現、先進的數學、天文學、莫卧兒帝國早期、巴布爾創建莫卧兒帝國、阿克巴改革、西方殖民者入侵、印度錫克教的興起、繪畫和建築藝術、新羅和高麗時期的朝鮮。

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的滅亡、後期新羅的土地制度、新羅的衰亡高麗王朝的建立和擴張實行柴田科制度和公田制高麗滅亡李氏朝鮮前期封建專制集權的加強壬辰衛國戰爭中世紀時期朝鮮的文化教育、繁榮的佛教、李朝世宗創制朝鮮字母。

日本的封建化改革、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奈良時代的社會經濟、平安時代的日本武士的興起、幕府統治和日本的統一、鐮倉幕府的創建、內外貿易的發展、,日本的戰國時期及統一。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紀時期的印第安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帝國的建立、印加文化、瑪雅貿易,瑪雅人的社會結構。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時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國家的獨、立反抗十字軍的斗爭、阻止蒙古帝國西進、土耳其統治下的埃及、中世紀時期埃及的文化。

北非和東非馬格裡布的獨立、阿爾摩哈德朝的統一、東蘇丹諸國、衣索比亞王國 、「桑給帝國」時期、桑給帝國發達的對外貿易、西非和南非迦納王國的興衰、馬里王國的崛起、桑海王國的獨立、桑海王國的衰敗,大辛巴威。

五、資本主義

1300~1600年

歐洲(1300~1500年)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但丁創作《神曲》、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與《十日談》、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早期文藝復興的史學、義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全才式人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喬爾喬涅和提香。

政治思想家馬基雅維里、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西歐各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丟勒空想社會主義家、莫爾拉伯雷與《巨人傳》、文壇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發展中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哥白尼和天文學革命、科學巨人伽利略、數學的突破、物理學的重大發展、培根與哲學、宗教改革前的德國、發達的工商業、天主教會統治下的德國、處境不佳的騎士階層、城市的階層關系重重壓迫下的德國農民、德國宗教改革、馬丁一路德的早期宗教改革觀點。

「九十五條論綱」的提出、閔采爾的激進改革宣傳、萊茵騎士暴動、德國農民戰爭、路德派新教的創立、宗教改革的擴大、慈溫利改革、加爾文的宗教改革、瑞典和丹麥的宗教改革、新教的進一步傳播、天主教會的反宗教改革、阿卡德統治南部兩河流域、阿卡德城位於蘇美爾地區北部(今巴格達以南)。

(1)中國歷史世代間隔擴展閱讀

中國與世界的近代歷史:

唐朝驅逐突厥使得部份突厥人輾轉遁入西亞與東南歐一帶,他們乃是後來所稱之的土耳其人,當時這一部份地區正屬東羅馬帝國所轄,土耳其人進入此區消滅東羅馬帝國後,許多東羅馬帝國的學者西遷,因而造成歐洲史上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於十四世紀在歐洲開始。盡管一些現代學者對這一人文藝術思潮是否有益於科學仍尚存疑慮,但是這個時期的確極大地促進了阿拉伯地區與歐洲的融合。

這里最重要的成就是所謂的小帆船,這種小帆船結合了阿拉伯三角帆與歐洲方形索船的優點,成為能夠橫跨大西洋的第一種艦船。由於航海技術的發展,哥倫布於1492年橫跨大西洋,使歐亞非大陸與美洲的信息與物產聯繫到一起。明永樂三年起,鄭和七下西洋,西至今非洲索馬里一帶。

從此一些歐洲國家開始進行海上擴張及海外殖民。

哥倫布橫跨大西洋作為最著名的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外部關聯事件之一,給兩個大陸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歐洲給美洲帶來了從來未曾遇過的疾病,有一個不是很精確的數字,據說或許有超過九成的美洲土著人死於一連串毀滅性的傳染病中。此外由於歐洲所擁有的技術優勢,諸如騎兵、鋼鐵和槍炮等,這使得他們征服了阿茲特克人、印加帝國以及其它的北美文明。

歐洲人獲得的美洲地理學知識,大部份都是由歐洲大陸的大西洋沿岸國家貢獻的,例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蘭西及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第一批主要的征服者,並且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很快,更北邊一些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取代其位置,統治了大西洋。

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先是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戰爭,後是拿破崙戰爭,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的大帝國,領土遍布全球的,在其顛峰時期幾乎控制了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並因此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從美洲的土地上以及人民手中剝奪到的黃金和其它資源,皆被船運至歐洲。與此同時,大量的歐洲殖民者開始向這塊大陸移民。為了滿足新興殖民地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將非洲人做為奴隸的販賣活動開始了。

很快美洲許多地方都充滿了奴隸這一下等階層。在西非,一系列國家沿著奴隸海岸而興起。這些國家剝削離海岸線更遠的非洲內陸各處的人民,逐漸繁榮起來。

「拋錨中的聖瑪麗亞號」,於1628年由安利斯(Andries van Eertvelt)所繪,展示了哥倫布航行所用的卡瑞克帆船(carrack)的外貌。

與此同時,取代元朝而統治中國的明朝(1368年-1644年)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因滿族入侵而中斷。女真人的後金政權滿族最終消滅明朝,建立清朝。這個王朝最初是平靜和繁榮的,但後來不斷遭到歐洲國家的侵犯。

相對於其他地域的人,歐洲人在槍炮製造等軍事技術上處於優勢。就在入侵美洲後不久,歐洲人又開始入侵亞洲。十九世紀初,不列顛已經控制了南亞次大陸,埃及和馬來半島;法國控制著印度支那;荷蘭則占據了荷屬東印度群島。

英國同時還控制著一些仍屬於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地區,諸如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南非,並且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居民大量湧入這些地區。到十九世紀末期,連非洲最後一塊無主土地也被歐洲列強瓜分了。

歐洲的理性時期直接引發了科學革命,這場革命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並為工業革命打下基礎。工業革命發源於英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新式生產組織及模式如工廠、大規模生產、機械化等。新的生產模式使歐洲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勞動力生產更多的產品。

理性時期的學術思潮引發了十八世紀晚期的美國和法國革命,催生了今天所知的民主。民主的發展對世事和生活質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工業革命時期,世界經濟建立在以煤為能源的基礎上,與之相應的是新的運輸方式如鐵路及蒸汽船的出現,這使世界變得更小了。與此同時,工業污染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以數十倍於原始社會的速度增長。

⑵ 簡述中國古代的兵役制度

兵農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六韜·農器篇》)。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也是銅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所謂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給正式軍隊用,鄉下保衛團一類的兵,是不能給與的。但是,當敵人打過來時,總不能隨便拿著個農器就自衛吧?所以就有《六韜》之說,教其以某種農器,當某種兵器。

全民皆兵制
到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對抗的加劇,開始出現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時,各國用兵,最多不過數萬。至戰國時,卻阬降斬級,動以萬計。此等記載,必不能全屬子虛,新增的兵,從何處來呢?我們看《左氏》成公二年,記齊頃公鞍戰敗北逃回去的時候,「見保者曰:勉之,齊師敗矣,」可見其時正式的軍隊雖敗於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而《戰國策》載蘇秦說齊宣王之言,說「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竟不守;戰而不勝,國以危亡隨其後;」可見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調出去,充作正式軍隊了。這是戰國時兵數驟增之由。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全國皆兵的,怕莫此時若了。所以戰國後期,秦楚皆帶兵百萬,而其他五國軍隊人數也在30-50萬之間。

徵兵制
即徵招義務兵。徵兵制在中國古代廣泛存在,幾乎各朝都有,比較明顯的三代、春秋、戰國、秦、漢、三國。
西周建立後,正式組織了六軍和八師(筆者以前在軍盟發表守相關文章),但六軍和八師是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的半常備軍,而且六軍基本由關中的周人,八師基本由被周遷到洛陽附近的殷人組成,還帶有落後兵的痕跡。早在西周,諸侯就擁有了一旅(500人)到三軍(37500人)的武裝,到了春秋又有擴大,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跡慢慢消退。
到了戰國,戰爭規模擴大,達到雙方十幾萬到幾十萬人參戰,戰爭時間延長,次數頻繁且間隔短,加上從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逐漸完成,原來基本不能作為兵源的奴隸成為農民,成為了兵源,所以大規模的徵兵制形成,如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長平,為了取得這一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秦王親自趕到河內郡,征發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線。秦建立以後,秦始皇又征發大量的人力守長城、征河套、嶺南等地,過重的兵役是秦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一時期的徵兵在簋大程度上還帶有臨時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還沒有建立。
到了漢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義務兵役制度,但復原制度還不健全,所以有了漢樂府中所說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現象。三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徵兵的數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黃巾百萬,擇其精壯三十萬號為青州兵」,吳國還迫使山越出山為兵,見於史書的就有十幾萬。
三國以後的各個朝代有的實行軍戶制,有的實行募兵,但徵兵制一直存在,特別是在發生大規模戰爭時,為滿足戰爭需要,朝廷都為大量徵兵,如隋煬帝為征高麗「在山東增置軍府,掃地為兵」;杜甫詩中寫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說明唐政府為平安史之亂,連老人和十四五歲的少年都不放過。

軍戶制
所謂軍戶制,就是把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而民戶則只納租調,不用服兵役。中國歷史上採用這一制度的大體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從西晉時的羌人起義開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並先後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權,這些政權實行漢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對漢人說,「北人為汝客,得汝一斛粟,為汝擊賊」,對本族人說「漢人為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為了防治漢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漢人為兵,而世代為兵的北方民族逐漸成為軍戶,當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漢人為軍戶的。在南朝,從北府兵開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為兵的情況。這種情況的進一步發展便形成了軍戶制。
軍戶在多數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納租稅,有的朝工還分給軍戶土地,而他們所要負擔的就是兵役。木蘭詩中的「昨日見軍貼,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說明其家很可能是軍戶。軍戶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朝中前期的強盛,與較好地執行了府兵制(也就是筆者說的軍戶制)不無關系。
軍戶的來源很多,有本身為軍被指為軍戶的,有因戰爭被俘或被掠為軍戶的,有因犯罪被沒入軍戶的。在各朝稱謂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設折沖府、鷹揚府等,唐設六衛,又分左右,各設大將軍,為十二位大將軍。在明為衛所,全國衛所成百上千,衛所有軍田,軍隊自給自足。抗倭名將戚繼光家就是世襲登州衛都指揮僉事。
軍戶制主要缺點有兩個,一是容易廢弛,國家一旦長年沒有戰事,軍戶就會因為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久之就會變得老弱而不能戰,有的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後期,由於府兵制的破壞,唐政府為可戰之兵,只能聽認藩鎮割據。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後衛所兵不能戰,不得不大量募兵,參加東南沿海抗倭的部隊就包括廣西狼兵、湖北鄉兵以及煙兵、漕兵等雇來的募兵,有名的「戚家軍」也是募兵。
另一缺點,從北朝開始,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抬頭,而南朝宋、齊、梁、陳都由軍事政變建立,唐高祖李淵祖父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參加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狀況到唐代,終於演變為以「安史之亂」為起點的延續到北宋的藩鎮割據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國的空前分裂,世襲府兵養出了一批難治的驕兵悍將。

團結兵制
在武後時期,地方上出現了團結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實行,後又擴展到關內道,其大意是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免其征賦,平常要練習弓矢。到代宗時更明確地規定,春夏歸農,秋冬集合,並由官府發給兵器、資糧。團結兵是地方兵,主要負責地方治安等事務。

民兵制
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實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連帶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副。家有兩丁的,以其一為保丁。其初日輪若幹人儆盜。後乃教以武藝,籍為民兵。

募兵制
募兵制也就是雇擁兵役制度,我國歷史上實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使兵無常將,將無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發生災荒的地方,把災民募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負擔,而且應募的多是潑皮無賴,沒有組織紀律性,而災民為兵又老弱無戰鬥力,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北宋對外戰爭負多勝少了。到了南宋,情況更壞,軍隊座食而不能戰還侵擾百姓,軍官吃空額當本錢做生意,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武備最廢弛的時期了。
元朝的情況又有不同,元朝的軍隊主力是蒙古、色目軍,主要任務就是鎮壓漢人、南人,他們長期駐扎繁華大城市,政府靠殘酷剝削人民給他們以優厚待遇,結果幾十年下來,造成了貴族軍官沒見過作戰,歷載他們「以飛杯為飛炮,肉陣為軍陣,頌歌為凱歌」,當紅巾軍起義時,六千名體形高大的阿速軍(由西北民族阿速人組成)全合漢軍進攻劉富通領導的農民軍,結果還沒有開戰,蒙古指揮官看到義軍人數眾多,就高喊「阿撲,阿撲」(快跑,快跑)逃走了。
清代的情況比較特別,滿洲八旗,是世代為兵,國家按人頭給月例,象是軍戶制。但從康熙開始,旗營不再由旗主掌握,而是兵部調配,旗人也不是個個為兵,只是挑選其中一部分作為常備軍,平進訓練而不生產,所以筆者認為也應歸入募兵,而且到了清中期以後,旗兵戰鬥力下降,作戰主要靠漢軍綠營,那就完全是募兵了。到了晚清,綠營也廢弛不能戰了,為鎮壓太平軍,曾國藩首創了湘軍,以營官自招為基礎,全營自服從營官,全軍只服從曾國藩,開了中國近代軍閥的先河,由此而形成的募兵沿襲到了後來李鴻章的淮軍、各系北洋軍以至國民黨軍隊,都是僱傭關系,紅軍在成立之初的三灣改編中,為了體現與舊軍隊的區別,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廢除僱傭關系。

衛所制
明代的衛所制和元朝的軍戶制大體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襲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為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為一百十二人。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征,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征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為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為本,而加以補充的。五軍都督府,多用明初勛臣的子孫,也是模仿元朝軍官世襲之制。

八旗綠營制

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綠營為主。清朝駐防的旗兵,和漢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漢兵,謂之綠旗,亦稱綠營。清代中葉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為主,內亂以綠營為主的。八旗兵在關外時,戰斗之力頗強,但是入關後腐敗亦頗速。三藩之亂時,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國之後,清軍主力以湘軍、淮軍為主。
縱觀中國古代兵制,徵兵、軍戶、募兵相繼出現,又互相滲雜,總的說來,徵兵制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不能滿足封建國家的需要;軍戶制,因為兵農合一,不用政府出錢養兵而受推崇較多,但他容易廢弛破壞的毛病無法根除;北、南宋的募兵則最為失敗,因為花了錢又養不出能戰之兵,清朝的募兵制相對成功一些,清代普通百姓幾乎沒有兵役負擔,生產得到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募兵制的頑症吃空餉則一直從清延續到新中國成立。

其他
此外,邊境少數民族軍制和農民起義軍軍制也獨具特色。少數民族通常實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進入內地漢族區後即開始向漢族中央封建軍制過渡。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太平天國革命,農民起義軍軍制體現著農民階級內部新型的階級關系和「均貧富」、「等貴賤」的思想。

⑶ 中國古代天文分什麼.歷法分什麼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已經對天文現象進行觀察,經過世代連續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天文學知識,並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且具有獨特風格的天文學體系。中國古代天文學在許多領域曾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學史和中華民族文化史上,都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是歷法,換一句話說,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核心。中國古代歷法不單純是關於歷日制度的安排,它還包括對太陽、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運動及位置的計算;恆星位置的測算;每日午中日影長度和晝夜時間長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預報等等廣泛的課題。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古代歷法的編算相當於近現代編算天文年歷的工作。為此,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展開了一系列的觀測與研究活動:譬如對歷法諸課題的共同起算點——歷元的選定,對一個又一個天文學概念的闡述,對種種天文常數的測算、各種天文數表的編制,對具體推算方法、天體測量方法和數學方法的抉擇和改進等等。這些就構成了中國古代歷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當然,中國古代天文學還包涵更廣泛的內容,如中國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儀器的設計與製造,關於宇宙理論的探討,以及對一系列天象特別是奇異天象的長期系統的觀測與記錄等,它們與歷法一起,組成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十分豐富多彩的體系。

中國古代天文學體系經歷了發生、發展、完善、沒落,最終融入近現代天文學的漫長演變過程。下面我們擬分六個階段(即如下六節)簡要地加以介紹。

西周以前的天文學知識

這是一個天文學知識開始萌芽和初步積累的漫長歷史時期。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從對星辰出沒、日月運動的觀測中,人們逐漸形成了與這些需要密切相關的年、月、日等時間長度的概念,進而產生了初始的歷法系統。由於占卜活動的需要,人們對天象變化、尤其是異常天象的出現,極為關注,這也刺激了人們對天象觀測的重視,並由此逐漸形成了天象記錄的傳統。這些都給後世的發展以深刻的影響。

一、觀象授時時期

我們的祖先,生息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人們在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日月星辰的升落隱現,自然界寒來暑往,獵物的出沒和植物的榮謝等自然現象,對於人類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有意識地觀察和認識這些自然現象,以期順乎自然,求得自身的發展,便成為先民們感興趣的問題之一,從中也就逐漸萌發出天文學知識的嫩芽。

太陽對人們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陽的出入作為作息時間的客觀依據。太陽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現的規律,必定給先民們以極深的感受,於是以太陽出入為周期的「日」,應是他們最早認識到的時間單位。

自然,月亮的圓缺變化,是又一明顯的和意義重大的天象。說它意義重大,是因為月亮的亮光對於人們夜間活動的安排是關鍵的要素。經過長期的觀測和計數,人們逐漸發現月亮圓缺的周期約為30日,這便進而導致一個較長的時間單位「月」的產生。

對於更長一些的時間單位「年」的認識,要較「日」、「月」困難得多,但這是對於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意義更為重大的一種周期,因為寒暑、雨旱,以及漁獵、採集乃至農業生產活動無一不與它有關。所以,人們對它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由物候——草木枯榮、動物遷徙、出入等的觀察入手,大約是探索一年長度的最早方法,隨後才是對某些星象的觀測。後者所得結果要較前者來得准確。

據傳說,在顓頊帝時代,已設立「火正」(1)專司對大火星(心宿二,天蠍座α星)進行觀測,以黃昏時分大火星正好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時,作為一年的開始,亦即這一年春天的來臨。由此不難推得一年的長度。這是我國古代觀象授時的早期形態。據研究,這大約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據《尚書·堯典》記載,在傳說中的堯帝時,「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其具體的觀測方法與結果是:「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觀測鳥、火、虛、昴四顆恆星在黃昏時正處於南中天的日子,來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為劃分一年四季的標准。據推算,這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時的實際天象。

由上述記載,我們還可以推知,當時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現,否則人們就無從確定某星辰南中天的問題。這時的圭表還僅用於釐定方位,尚未用於測定日影的長度。觀測星辰南中天來確定季節,可以減少地平線上的折射和光滲等的影響,其精度自然要比觀測星辰出沒來得高。此外,從「日中」和「宵中」(指晝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別指白晝最長和最短的日子)等說法,可知其時已應用了某種測量時間的器具(這一點由下述《夏小正》的有關記載亦可證)。這些都說明,此時已進入觀象授時相當發達的時代。其標志是:所觀測的恆星已由一顆增加到多顆,由觀測恆星東升改為南中天,並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堯典》還記述了這時人們已經採用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初始歷法。這里以一年為366日,當是人們對恆星周年運動周期的測算得到的結果。由於一年的長度與月的長度不存在整數倍的關系,該初始歷法已採用了置閏月的方法予以調整,這顯然是一種陰陽歷,是我國古代長期使用的陰陽歷的最早記載。

在《夏小正》一書中,則載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氣象和農事等內容,它集物候歷、觀象授時法和初始歷法於一身,相傳它是夏代行用的歷日制度。就觀象授時法而言,它是以觀測黃昏時分若干恆星(鞠、參、昴、南門、大火、織女、銀河等)的見、伏或南中天的時日,以及北鬥鬥柄的指向,作為一年中某一個月份起始的標準的。有人認為,《夏小正》乃是一種分一年為10個月,每月36日,另有5至6日為過年日的初始歷法。(2)據《夏小正》記載,正月「初昏斗柄懸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懸在上」,其間的五個月為半年;五月「時有養日」,十月「時有養夜」亦以五個月為半年。也有人認為,《夏小正》還是分一年為十二個月的太陽歷。由此看來,《夏小正》乃是一種不考慮月相變化的純陽歷的見解,這是可信的。

《尚書·堯典》和《夏小正》的記載,都反映了觀象授時法的重要成果,同時又反映了夏代出現的兩種不同系統的歷法(陰陽歷和陽歷)的雛形。它們是由觀象授時向有一定規范的初始歷法過渡的兩種不同形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商周歷法

由甲骨文的有關卜辭,我們可以知道商代行用的歷法乃是陰陽歷。

首先,年有平年、閏年之分,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閏月置於年終,稱十三月,是為年終置閏法。這時的歲首已基本固定,季節和月名有了基本固定的關系。但在甲骨卜辭中還偶有十四月甚至十五月的記載,這說明這時人們還不能較好地把握年月之間的長度關系,對於閏月設置的多少,還沒有一定之規,多半是由經常性的觀測來決定,當發現季節與月分名相悖時,便加進一個閏月加以調節,帶有較大的隨意性。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西周。

在甲骨文中有「至日」、「南日」或「日南」的記載,它們指的都是冬至日(春秋時期人們還稱冬至為「日南至」)。其中有一塊卜辭說:「壬午卜,扶,奏丘,日南,雨?」(壬午這一天,貞人扶占卜,舉行奏丘的祭儀,迎接太陽南至,會下雨嗎?)在《周禮·春官·大司樂》中則有這樣的記載:「冬至日,於地上之圜丘奏之」,以迎祭天神。二者說的是同一祭祀活動,可證「日南」即為「冬至」(3)。這說明殷商時期已使用圭表觀測日影長度的變化,並由之確定冬至日,已知冬至日,一回歸年長度的數值便不難算得。

其次,殷商歷法是以新月為一月的開始,月有大月和小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起初僅以大、小月相間安排歷日,這表明人們以為一朔望月長度等於29.5日。後來,更有連大月的出現,即在若干個大、小月相間的月份後,安排兩個連續的大月,這證明人們已經知道,一朔望月的長度應略大於29.5日,這是對朔望月長度測算的一次重大進步,雖然此時對連大月的安置尚無一定的規則。

再次,殷商時期已明確使用干支紀日法,建立起了逐日無間斷的日期記錄的系列,從而提供了較准確地探求月、年等更長的時間單位的重要基礎,同時也為歷史年代學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干支紀日法順序循環,幾乎沒有中斷地連續使用到今天,成為世界上最長的紀日方法。

再其次,商代已將一天分為若干不同的時段,甲骨文中可見的時段專名有:明(旦)、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昏(暮)等,這是一種把白晝均分為六個時段的方法。有人認為,把一天分為百刻的制度,亦自此始。(4)

這些便是商代歷法對於年、月、日、時刻安排的大體情況,西周歷法與之大同小異。在金文中,亦有不少十三月的記載,並以「胐」(新月)為一月的開始,均為明證。但《詩·小雅·十月之交》有:「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的記載,據研究,這當指公元前735年11月30日發生的一次食分很大的日偏食,(5)這是我國典籍中關於朔日的最早記述。由此看來,大約在西周後期已有以朔代替胐為月首的嘗試。由於朔並無具體的天象與之對應,它必須在測知比較准確的朔望月長度後,以推算的方法求得,所以朔的概念的建立和應用,乃是歷法史上的一大進步。

此外,金文中經常出現初吉、既生霸、既望和既死霸四種名稱,對此,古今眾說紛紜。一為定點月相說,認為它們分別代表每月特定的某一天或某二、三天,近二千年來人們多宗此說。一為四分月相說,認為西周時是將一個月均分為四份,每份約為七天,初吉等依次為各份的專有名稱,此說起於近代王國維,一度廣為史學界接受。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後,新說又起,現在有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初吉系指初干吉日,即每月上旬的吉日;既生霸和既死霸分別指每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既望則指滿月或其後的一、二天。(6)這些解釋孰是孰非有待進一步論證。

三、對天象的觀測與記錄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注意對天象特別是奇異天象的觀測。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有關天象的真切記錄,這些記錄往往是與預卜人事凶吉等占卜活動聯系在一起的,它們涉及日月食、日珥、新星等異常天象。

「貞,日有食」;「癸酉貞日夕又食,唯若。癸酉貞日夕又食,匪若」等,這是關於日食的記錄。「六日□午夕,月有食」;「庚申,月有食」;「旬壬申夕,月有食」等,這是關於月食的記錄。它們都是發生在公元前十三世紀以前的交食現象的記述。

「乙卯允明,三舀食日,大星」,這是指在一次日全食時,人們不但看到了明亮的星星,還看到了在黑暗的太陽邊緣上有三條火焰升騰而起,當是關於日珥現象的記錄。

「辛未有新星」;「七日己巳夕,□有新大星並火」。這是關於新星的記錄。

此外,有人認為在甲骨文中還有太陽黑子、彗星等的記事,這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證認。

總之,甲骨文中已經有相當豐富的天象記錄,說明我國古代重視天象的觀測與記錄的傳統,至遲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形成,這對後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歷法體系的奠基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時生產力得到很大的發展,促使包括科學技術在內的古代文化得到長足的進步。就天文歷法而言,前進的步伐亦明晰可見,這主要表現在對天文現象的觀測與描述由定性向定量的轉變,陰陽歷的定型,和關於宇宙的理論的涌現等等,這些都為我國古代特有的天文歷法體系奠定了基礎。隨著周室衰微和諸侯蜂起,打破了由周王朝少數天文學家壟斷天文歷法的局面。各諸侯國由於發展農業生產以及政治上的需要,都極其重視天文歷法的研究,這給流散四方的疇人子弟以施展才能的良好機會。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天文學家,「魯有梓慎(活動於公元前550年前後),晉有卜偃(活動於公元前650年前後),鄭有裨灶(活動於公元前500年左右),宋有子韋(活動於公元前480年左右),齊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夫(亦名石申,後四人皆活動於公元前四世紀),皆掌著天文,各論圖驗」。(7)他們或者前後相繼,或者同時並立,在天文歷法界內形成了各樹一幟、百家爭鳴的局面,更促進了天文歷法的發展。

一、天文觀測的定量化與系統化

1.二十八宿系統的形成和距度的測定

二十八宿是沿天球黃、赤道帶,將其臨近天區劃分成28個區域的恆星區劃系統,其名稱依次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璧,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1978年,湖北隨縣發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有一隻漆箱蓋,上面繪有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稱,這是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二十八宿恆星系統的完整記載。究其實,二十八宿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形成的年代還要早些,當不遲於春秋時期。據研究,約於公元前六世紀,人們已經對二十八宿各標準星之間的赤道度距(稱二十八宿距度)進行過測量,(8)其數值留存在唐代的《開元占經》一書中。二十八宿系統的建立,為日、月、五星以及若干天象發生位置的確定,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和定量化的背景依據,是為這一時期天文觀測定量化和系統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2.恆星區劃命名的系統化與《石氏星經》

將天上的恆星按一定的方法進行區劃和命名的工作,在戰國時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其中尤以石申和甘德的工作最為顯著,他們對恆星的區劃都自成系統。據《開元占經》記載,包括二十八宿在內,屬於石申區劃的星官有120個,計星815顆,屬於甘德區劃的星官有146個,計星687顆。他們的工作為我國古代傳統星官的區劃和命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石申還定出了120個星官的標準星具體坐標值,這樣各星官的位置和該星官中非標準星的位置都相對准確地規定了。此中,最主要的是對121個標準星(北斗星座選取2個標準星)具體坐標值的測定,它們構成了一個完全數量化的成熟的星表,這就是著名的《石氏星經》。這一成果亦載於《開元占經》之中。對這121顆恆星坐標值的研究表明,許多恆星的坐標值確與石申所處時代的理論值相吻合,但另有一些卻與東漢前期的理論值相一致,這說明《石氏星經》並不全是石申當年的測量結果,而是石申創始的天文學派在數百年間長期觀測的總匯。即便如此,《石氏星經》亦不愧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石申也無愧為恆星坐標測量工作的先驅。

3.五星觀測的數量化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五大行星運動的觀測與研究有了重要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對五星運動周期的測量。人們已經把行星的恆星周期(行星運行一周天所需的時間)和會合周期(行星兩次晨見東方的時間間隔)區別開來。石申和甘德都指出木星的恆星周期為12年(應為11.86年),其實,這一認識的產生當不遲於春秋時期。石申還指出火星的恆星周期為1.9年(應為1.88年)。而甘德又測得木、金、水三星的會合期分別為400日(應為398.9日),587.25日(應為583.9日)和136日(應為115.9日)。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星占》中,也載有木、土和金三星的會合周期,依次為395.44日、377日(應為378.1日)和584.8日,此當為戰國末年的觀測結果,與甘德當年所測的精度互有短長。

二是對五星動態的定量描述。石申和甘德已發現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現象,他們都曾形象地用「巳」字形來描述其運行的視軌跡。在《五星占》中則更具體地對木、土、金三星在一個會合周期內的動態作了定量描述,如把金星的動態分為:晨出東方—順行—伏—夕出西方—順行—伏—晨出東方六大階段,每個階段則定出所經時日與每日運行的速度,其中對兩次順行還定出二或三個不同的速率。這就是後世得到進一步發展的行星動態表的雛形。行星會合周期的測定和動態表的編制,已使得對行星位置的預報成為可能。

二十八宿距度的測定、《石氏星經》的出現,以及初始的行星動態度的編制等等,都證明春秋戰國時期業已有相應的測量儀器的出現,有些研究者稱之為「先秦渾儀」。(9)雖然我們還說不清這種渾儀的具體結構,但它應是漢代以後日益完備的渾儀的直接祖先,則是勿庸置疑的。

4.二十四節氣的完備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的一大創造。它曾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發展過程,起初大約僅有二至(冬至、夏至)和二分(春分、秋分),一直到戰國時期才逐漸形成完備的二十四節氣系統:由冬至起算,每經一年的1/24日交一個節氣,其名稱分別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此中奇數統稱為中氣,偶數統稱作節氣。二十四節氣分別標志著太陽在一周年運動中的24個大體固定的位置,是對太陽周年運動位置的一種特殊的描述形式,它們又能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長短等變化的規律。所以,它們不但具有重要的天文意義,而且對於農業生產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二十四節氣自戰國時期得以完備之後,一直成為我國傳統歷法的重要內容之一,至今在廣大農村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5.天象觀測與記錄的多樣化和系統化

自春秋始,對於異常天象的觀測與記錄,呈現多樣化的明顯趨向,如彗星、流星雨、隕石等的明確記錄均首見於此時。《春秋》庄公七年(前687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這是世界上關於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記載。僖公十六年(前644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這是最早的隕星記事;文公十四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些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等等。

此外,對若干天象記錄的系統化又是一大特徵。如《春秋》一書中,就有37次日食記錄,據考證,其中31次記錄是准確可靠的,(10)說明這時人們對日食觀測的重視並已使之制度化了。又如,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繪有形態各異的29幅彗星圖象,並賦予各不相同的名稱,這顯然是對大量彗星觀測作系統的收集與歸納的結果。其中彗尾的形態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直或屈,彗尾的條數或多或少,彗頭畫成圓圈或圓點,有的圓圈中又畫有一個圓圈或圓點,表明人們已經注意到彗頭的結構層次,這些都說明戰國時期人們對彗星觀測已經達到了比較精細的程度。

二、古四分歷法

東漢時期的四分歷,故通稱古四分歷。該歷的朔望月長度可由回歸年長度和閏周推得:十九年七閏,即十九年有19×12+7=235個朔望月,有19×

取得如此明確的回歸年和朔望月的長度值,在調整兩者之間的關系時,也未曾尋得如此規整的閏周,於是在歷日的安排中,往往出現多閏或失閏的現象。所以,古四分歷的出現,標志著陰陽歷完成了從不穩定的、帶有某種隨意性的形態向明確的、規整的形態的過渡。

在歐洲,古代希臘人默冬在公元前432年所發現的閏周,羅馬人於公元前43年採用的儒略歷所取的回歸年長度,分別與古四分歷相同,所以,古四分歷的這三個基本數據在當時世界上是居於領先的地位的。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分別使用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歷法,合稱古六歷。其實,它們都是四分歷,即都採用上述三個基本天文數據,只是所規定的歷法起算年份(歷元)、每年開始的月份(歲首)和每日起始的時刻有所不同而已,歷元不同是由於各家觀測年代的先後與觀測精度的差異造成的,而後二者則純屬人為的不同規定。

到戰國時期,古四分歷的內容日趨豐富。如它們都以為冬至時太陽位於牽牛初度,這說明對於太陽所處恆星間位置的推算,已是這時歷法的重要內容之一,那麼二十八宿的測定結果亦已引入歷法中,也當無疑問。此外,二十四節氣以及五星位置的推算也已是歷法的組成部分。

⑷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對歷史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1972年,竺可楨寫了一篇論文《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聯系挪威冰川學家畫出的一萬年雪線圖和丹麥學者對格陵蘭島冰芯研究得出的1700年以來格陵蘭島氣溫圖,根據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物候資料,指出中國五千年歷史氣候可以分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這篇論文影響很大,後來中國的歷史學者研究中國歷史氣候多受這篇論文啟發。2004年12月《科學通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氣候變化與中國的戰爭、社會動亂和朝代變遷》的文章,文章中引述國外科學家根據樹木年輪、湖泊鑽孔、冰芯、珊瑚和歷史文獻得出的近1150年北半球氣溫變動曲線,將公元850-1911年劃分成16個氣候期,8個寒冷期和8個溫暖期,聯系中國戰爭記錄,得出寒冷期戰爭頻率較高的結論。從公元850年起,8個冷期有7個導致朝代的建立和滅亡以及國家大動亂。古代社會經濟依賴農業和畜牧業,氣候變化也會引起農產品產量的變化,進而影響王朝稅收和人口。如果聯系馬爾薩斯循環規律,除了人口增長外,氣候變冷也會加劇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造成飢荒、戰亂。

氣候變化模型非常復雜,在大的時間尺度上,影響氣候的因素非常之多。目前科學家已經提出的影響因素就有:地球軌道的變化(米蘭科維奇循環)、大氣層成分組成(二氧化碳、氧氣、甲烷濃度)、板塊運動(海洋、陸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太陽的活動周期(黑子周期)、地月相互作用、隕石撞擊、大火山噴發。地球在億年時間尺度上的氣候變化,有人認為還與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有關。關於氣候變化對人類歷史影響的研究,歐美科學家研究的比較多,比如歐美科學家通過研究『溫鹽環流』,提出了北大西洋1600年氣候周期。很多關於中國的歷史氣候研究也是國外科學家先研究出來,國內學者引進。

下面將中國歷史時期分10個階段,說說氣候變遷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影響,上面論文中說到的會簡略些。最後有張秦漢以來中國氣候變化圖,是中科院地理所《地球科學進展》月刊所載,注釋和原圖鏈接附後。

1、大約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發生了一次全新世氣候變冷事件,古氣候學稱之為『4.2千年事件』。此次變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續了整個公元前22世紀,導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埃及『古王國時期』的終結,陷入百餘年的動盪和飢餓。在中國導致山東地區龍山文化南移,龍山文化原地被較為粗糙的岳石文化取代。

『4.2千年事件』結束之後,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引發了黃河中下游的大洪水。根據目前考古資料,二里頭文化一期最早開始年代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這個時間差不多是傳說中的夏朝開始成型的時候,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這次變暖後大洪水引發的對人力物力的組織管理。同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055年,古埃及也重新開始統一。

2、大約公元前1600年夏商換代,同時期古埃及底比斯王朝從前1650年到1555年也面臨亞洲移民政權希克索斯王朝的威脅。《竹書紀年》記載,在約公元前1618年夏商更迭之時出現「黃色的青蛙、昏暗的調養、三個太陽、七月結霜和五穀凋零」的現象。根據現代考古和「風暴石碑」的記載,埃及也發生了地震、蛙災、瘟疫、冰雹、有毒氣體、蝗蟲、河流枯竭等災難。《國語·周語》載:「伊洛竭而夏亡。」說明這個時期中國也發生了河流枯竭的事。有歷史學家把這些事和同時期希臘發生的『米諾斯火山爆發事件』聯系在一起。據地質學家測定,米諾斯火山(又叫錫拉火山或聖托里尼火山)爆發事件大約發生在前1628-1645年間,這次火山爆發是有人類歷史1萬年來最大的火山爆發。大火山爆發影響了氣候,導致了「火山冬天」,氣溫降低,作物減產死亡,引發飢荒、動亂。

夏商時期雖然換代時期發生了一些氣候異常,但是整個夏商時期,氣候其實是非常溫暖的,已經有諸多文字記錄和考古發現證明了這個判斷。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亞熱帶動物的骨骼。在河南安陽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亞熱帶和熱帶的動物骨骼。河南的古稱「豫州」,「豫」字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志。[1]半坡遺址(距今6800-5300)和殷墟遺址(距今3400-3055)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很長的,在此不得不解釋下『4.2千年事件』。按照冰期理論,『4.2千年事件』是全新世(距今11700年至今)間冰期的一個冰段,只是前22世紀氣候有一個變冷和回升的過程。類似事件還有『5.9千年事件』和『8.2千年事件』。

3、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紂,公元前1044年周朝建立。西周初年,氣候還處在溫暖期。《詩經》中作於西周初年的詩多次出現「兕觥」這種用犀牛角做的飲酒容器,《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也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還有犀、象這種熱帶動物。

大約從周昭王和穆王時期開始,氣候開始變冷。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漢水有兩次結冰,分別發生在公元前903和前897年,《竹書紀年》又提到結冰之後就發生了大旱。[2]

這次寒冷期持續了大約1-2個世紀,可能長時間的寒冷影響了經濟,削弱了周室,周孝王後動亂不斷,前841年周厲王時發生「國人暴動」,前810年前後短暫宣王中興,前771年周幽王時犬戎陷鎬京。

4、公元前770年,春秋時代開始後,氣候又進入溫暖期。這次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大約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個世紀。這次溫暖期是中國上古的輝煌時代,春秋爭霸、戰國七雄、先秦諸子、秦王掃六合、楚漢之爭、秦皇漢武,這個時期中國歷史璀璨絢麗,無數風流人物登上歷史舞台,留下傳世的文字、不朽的功業、動人的傳說。這個時代可以看做是我們民族的少年時代,意氣風發、力爭上游。這個時期華夏走出混沌,出現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秦朝,也在漢代形成了漢民族國家的觀念。

5、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個長達600年的寒冷期,這個寒冷期大約開始於公元初年,終結於隋朝初期。這個寒冷期包括三國、魏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大亂世。

王莽執政和兩漢迭代時期處於溫暖期向寒冷期過渡的較寒冷期(前30年-30年),值得一提的是,東漢處在這個大寒冷期的一個較溫暖期,這個溫暖期大約是公元30-180年。180年以後氣候開始變冷,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拉開了大亂世的序幕。200年官渡之戰,208年赤壁之戰,220年三國開端。

勒內·格魯塞所著《草原帝國》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在亞洲的歷史進程中,存在過兩種支配力,一種是亞洲外緣的古定居文明(中國、印度、伊朗)的支配力,它以同化的方式一點一點地、不顧一切地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蠻夷之地」,從長遠的觀點看,同化的作用比武力更強大。第二種支配力是從這個大陸的心臟波濤般洶涌而來的、游牧民的猛烈的力量,這種力量的產生是因為他們處於飢餓之中,還因為貪食的狼總要以某些方式,隨時搞到較好的、人們豢養的家畜』。

歐亞大陸的心臟指的是西伯利亞森林南緣的歐亞草原帶,這個草原帶上的游牧民族因飢餓而南下的時候,往往會改變定居文明的歷史進程。游牧民族飢餓的原因是氣候來到了一個寒冷期,原來適宜的溫度帶南移。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是公元四世紀歐洲開始的蠻族入侵,同時代中國發生五胡亂華。在歐洲,蠻族入侵引發的民族大遷徙大約於7世紀初停止,在中國,匈奴、鮮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歷史舞台,左右了中國三百年的歷史進程,直到公元590年隋統一中國。歐洲和亞洲歷史的這種同步,單一原因的解釋是比較乏力的,但是氣候因素是個關鍵。東亞和歐洲的氣候變冷並不同步,不過趨勢是相同的,歐洲有一定滯後性。[3]

大約在4世紀初,中國氣候來到了一個極寒期,這時西晉統一中國不久。游牧民族的內遷從東漢氣候變冷後就開始了,只是釀成永嘉之亂(311年)恰巧在這個西晉極寒期。在歐洲,公元350年,匈人突然出現在東歐草原滅掉阿蘭國,此後一個世紀匈人在歐洲達到極盛,公元453年匈人首領阿提拉驟逝,匈人隨之分崩離析,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中國氣候在公元500年左右又變得極其寒冷,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洛陽,但並無證據表明北魏遷都與這次氣候變冷有關。

六世紀末的氣候變暖,伴隨著華夏的重新統一。這次統一,氣候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氣候變暖使北方的人口、經濟相比南方更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隋的統一方式和秦國的統一有些相似,同樣是先取得了蜀地,經過四五十年統一中國,甚至兩次統一戰爭都用了十年左右。『前277年,秦國置蜀郡,前230年,秦滅韓,開始攻滅六國,前221年,秦滅齊,統一中國;554年,西魏取得梁州、益州,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西魏取得梁州、益州是在540年以後氣候開始變暖的時期,這種兩次相似的統一方式值得玩味。三國歸隋的這次統一背後值得注意的東西還很多,比如北魏對基層的重組、關中本位政策。尤其是隋唐統一時期,關隴地區重要性的提升和維持,可能和隋唐溫暖期關隴地區的氣候有很大關系。

6、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個大溫暖期,這個溫暖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
隋唐時期八水繞長安,柑橘在長安可以結果。這個中古時代溫暖期持續了約500年,比上古時代800年的溫暖期短,但同樣是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期。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頂峰,這個時代的文化璀璨奪目,這個時代英雄輩出。和上個溫暖期一樣,朝廷都經略西域,長安洛陽都很繁華,政制都有創新、文化都很繁榮。

這個大溫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個較寒冷期。這個一百年的較寒冷期發生了唐末民變、唐亡、五代戰亂。859年浙江裘甫起義,868年龐勛起義,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881年黃巢入長安,884年黃巢兵敗自刎,唐末民變歷時25年。907年唐朝亡,五代十國小亂世開端,979年北宋滅北漢,統一中國。公元966-1109年又是一個較溫暖期,是為北宋(960-1127)年間。

7、公元1050年至1200年是一個寒冷期。
北宋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太湖全部結冰。公元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凍死。這個期間值得注意的是,金滅遼、宋發生在氣候驟寒的一個時期(1110-1152年)[4]。在公元1050-1100年,埃及、墨西哥、英國、巴勒斯坦、法國在半個世紀先後發生了大飢荒。

8、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個溫暖期。1209年開始,蒙古各部統一後開始對外擴張。1234年蒙古聯宋滅金,1227年蒙古滅西夏,1278年,元滅南宋。1368年明滅元。從1127年靖康之變到1368年明滅元,中國北方被游牧民族統治了兩百餘年,比永嘉之亂後的大亂世稍微短一點。

9、1350年至1900年是一個寒冷期,廣義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
根據竺可楨的劃分,這次小冰期裡面比較溫暖的時期有公元1550-1600年和公元1770-1830年,比較寒冷的時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其中有一個最寒冷時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間漢水五次結冰,太湖與淮河四次結冰,洞庭湖三次結冰,鄱陽湖於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結了冰。據說當時京杭大運河一年的封冰期長達109天。

長時間的寒冷會影響農耕社會的經濟,導致稅收減少,進而削弱王朝的權力。1350年前後氣候變冷後就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1351-1367),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1352年朱元璋參加紅巾軍,1368年明軍陷大都。1627年陝西澄城飢民暴動,明末民變開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這17年處於1620-1720的較寒冷期。明亡和小冰期導致的飢荒有關,但飢荒肯定不是單一因素。公元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國、愛爾蘭、芬蘭、波蘭、愛沙尼亞先後發生大飢荒,有些地區飢荒還不止發生了一次。

光緒三年(1877年),山西、陝西等地發生飢荒,死亡人數達1300萬人,有人分析這是因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在明清小冰期,馬爾薩斯循環規律被學者們提到的次數非常多。

10、1900年至今是一個溫暖期,生產率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讓氣候不再是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因素。即便是現在的溫暖期,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還是東部和南部,也沒有恢復隋唐時的情況,用單一的氣候因素來解釋好像是比較乏力的。應該是因為地理大發現後,全球各地經濟聯系變得緊密,海洋變得重要了,加上氣候變冷的因素,導致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東移、南移。也因為一些人為的生態破壞,比如明代修長城和近代的工業發展等,北方的地理環境難以恢復到隋唐時的溫暖潮濕、水多林密。

⑸ 中國古代史關於唐朝兵制的問題

1、不是。第一句這樣也是因為,唐沿襲了南北朝(西魏)以來的府兵制。府兵制是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唐之前得兵制除了府兵制之外還有很多其本上每個時期的兵制是不同的。例如,在西周、春秋以前,兵農合一制。到了戰國時期,全民皆兵制(因為戰爭需要)。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徵兵制。
2、不是。正如上面所說,每個許多時期的兵制都不易樣,所以,不都是均田制。
3、北魏孝文帝於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頒布均田制並開始執行。
4、井田制:目的是鞏固奴隸制統治,性質是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
均田制: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制度。西晉末年,中國北方在長期戰亂之後,戶口遷徙,土地荒蕪,國家賦稅收入受到嚴重影響。為保證國家賦稅來源,北魏孝文帝(於公元485年)頒布的制度。均田制的實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權和佔有權,使農民擺脫豪強大族的控製成為國家編戶齊民,保證了國家的賦稅收人。唐中葉以後,人口增加,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均田制實行的基礎——土地國有被破壞。
兩者的社會性質是不同的。一個是奴隸社會,一個是封建社會。
希望能幫到你。

⑹ 中國古代建築主要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經過遠古時代,夏,商,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 , 清,,,,

⑺ 我國古代實行過的兵役制度主要有哪五種

中國古代兵制,指的是中國古代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兵農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徵兵制、軍戶制、團結兵制、民兵制、募兵制、衛所制、八旗綠營制等等。
兵農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六韜·農器篇》)。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也是銅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所謂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給正式軍隊用,鄉下保衛團一類的兵,是不能給與的。但是,當敵人打過來時,總不能隨便拿著個農器就自衛吧?所以就有《六韜》之說,教其以某種農器,當某種兵器。

全民皆兵制
到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對抗的加劇,開始出現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時,各國用兵,最多不過數萬。至戰國時,卻阬降斬級,動以萬計。此等記載,必不能全屬子虛,新增的兵,從何處來呢?我們看《左氏》成公二年,記齊頃公鞍戰敗北逃回去的時候,「見保者曰:勉之,齊師敗矣,」可見其時正式的軍隊雖敗於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而《戰國策》載蘇秦說齊宣王之言,說「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竟不守;戰而不勝,國以危亡隨其後;」可見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調出去,充作正式軍隊了。這是戰國時兵數驟增之由。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全國皆兵的,怕莫此時若了。所以戰國後期,秦楚皆帶兵百萬,而其他五國軍隊人數也在30-50萬之間。

徵兵制
即徵招義務兵。徵兵制在中國古代廣泛存在,幾乎各朝都有,比較明顯的三代、春秋、戰國、秦、漢、三國。
西周建立後,正式組織了六軍和八師(筆者以前在軍盟發表守相關文章),但六軍和八師是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的半常備軍,而且六軍基本由關中的周人,八師基本由被周遷到洛陽附近的殷人組成,還帶有部落兵的痕跡。早在西周,諸侯就擁有了一旅(500人)到三軍(37500人)的武裝,到了春秋又有擴大,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跡慢慢消退。
到了戰國,戰爭規模擴大,達到雙方十幾萬到幾十萬人參戰,戰爭時間延長,次數頻繁且間隔短,加上從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逐漸完成,原來基本不能作為兵源的奴隸成為農民,成為了兵源,所以大規模的徵兵制形成,如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長平,為了取得這一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秦王親自趕到河內郡,征發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線。秦建立以後,秦始皇又征發大量的人力守長城、征河套、嶺南等地,過重的兵役是秦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一時期的徵兵在很大程度上還帶有臨時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還沒有建立。
到了漢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義務兵役制度,但復員制度還不健全,所以有了漢樂府中所說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現象。三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徵兵的數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黃巾百萬,擇其精壯三十萬號為青州兵」,吳國還迫使山越出山為兵,見於史書的就有十幾萬。
三國以後的各個朝代有的實行軍戶制,有的實行募兵,但徵兵制一直存在,特別是在發生大規模戰爭時,為滿足戰爭需要,朝廷都為大量徵兵,如隋煬帝為征高麗「在山東增置軍府,掃地為兵」;杜甫詩中寫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說明唐政府為平安史之亂,連老人和十四五歲的少年都不放過。

軍戶制
所謂軍戶制,就是把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而民戶則只納租調,不用服兵役。中國歷史上採用這一制度的大體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從西晉時的羌人起義開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並先後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權,這些政權實行漢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對漢人說,「北人為汝客,得汝一斛粟,為汝擊賊」,對本族人說「漢人為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為了防治漢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漢人為兵,而世代為兵的北方民族逐漸成為軍戶,當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漢人為軍戶的。在南朝,從北府兵開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為兵的情況。這種情況的進一步發展便形成了軍戶制。
軍戶在多數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納租稅,有的朝工還分給軍戶土地,而他們所要負擔的就是兵役。木蘭詩中的「昨日見軍貼,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說明其家很可能是軍戶。軍戶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朝中前期的強盛,與較好地執行了府兵制(也就是筆者說的軍戶制)不無關系。
軍戶的來源很多,有本身為軍被指為軍戶的,有因戰爭被俘或被掠為軍戶的,有因犯罪被沒入軍戶的。在各朝稱謂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設折沖府、鷹揚府等,唐設六衛,又分左右,各設大將軍,為十二位大將軍。在明為衛所,全國衛所成百上千,衛所有軍田,軍隊自給自足。抗倭名將戚繼光家就是世襲登州衛都指揮僉事。
軍戶制主要缺點有兩個,一是容易廢弛,國家一旦長年沒有戰事,軍戶就會因為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久之就會變得老弱而不能戰,有的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後期,由於府兵制的破壞,唐政府為可戰之兵,只能聽認藩鎮割據。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後衛所兵不能戰,不得不大量募兵,參加東南沿海抗倭的部隊就包括廣西狼兵、湖北鄉兵以及煙兵、漕兵等雇來的募兵,有名的「戚家軍」也是募兵。
另一缺點,從北朝開始,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抬頭,而南朝宋、齊、梁、陳都由軍事政變建立,唐高祖李淵祖父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參加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狀況到唐代,終於演變為以「安史之亂」為起點的延續到北宋的藩鎮割據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國的空前分裂,世襲府兵養出了一批難治的驕兵悍將。

團結兵制
在武後時期,地方上出現了團結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實行,後又擴展到關內道,其大意是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免其征賦,平常要練習弓矢。到代宗時更明確地規定,春夏歸農,秋冬集合,並由官府發給兵器、資糧。團結兵是地方兵,主要負責地方治安等事務。

民兵制
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實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連帶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副。家有兩丁的,以其一為保丁。其初日輪若幹人儆盜。後乃教以武藝,籍為民兵。

募兵制
募兵制也就是雇擁兵役制度,我國歷史上實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使兵無常將,將無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發生災荒的地方,把災民募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負擔,而且應募的多是潑皮無賴,沒有組織紀律性,而災民為兵又老弱無戰鬥力,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北宋對外戰爭負多勝少了。到了南宋,情況更壞,軍隊座食而不能戰還侵擾百姓,軍官吃空額當本錢做生意,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武備最廢弛的時期了。
元朝的情況又有不同,元朝的軍隊主力是蒙古、色目軍,主要任務就是鎮壓漢人、南人,他們長期駐扎繁華大城市,政府靠殘酷剝削人民給他們以優厚待遇,結果幾十年下來,造成了貴族軍官沒見過作戰,歷載他們「以飛杯為飛炮,肉陣為軍陣,頌歌為凱歌」,當紅巾軍起義時,六千名體形高大的阿速軍(由西北民族阿速人組成)全合漢軍進攻劉富通領導的農民軍,結果還沒有開戰,蒙古指揮官看到義軍人數眾多,就高喊「阿撲,阿撲」(快跑,快跑)逃走了。
清代的情況比較特別,滿洲八旗,是世代為兵,國家按人頭給月例,象是軍戶制。但從康熙開始,旗營不再由旗主掌握,而是兵部調配,旗人也不是個個為兵,只是挑選其中一部分作為常備軍,平進訓練而不生產,所以筆者認為也應歸入募兵,而且到了清中期以後,旗兵戰鬥力下降,作戰主要靠漢軍綠營,那就完全是募兵了。到了晚清,綠營也廢弛不能戰了,為鎮壓太平軍,曾國藩首創了湘軍,以營官自招為基礎,全營自服從營官,全軍只服從曾國藩,開了中國近代軍閥的先河,由此而形成的募兵沿襲到了後來李鴻章的淮軍、各系北洋軍以至國民黨軍隊,都是僱傭關系,紅軍在成立之初的三灣改編中,為了體現與舊軍隊的區別,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廢除僱傭關系。

衛所制
明代的衛所制和元朝的軍戶制大體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襲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為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為一百十二人。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征,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征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為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為本,而加以補充的。五軍都督府,多用明初勛臣的子孫,也是模仿元朝軍官世襲之制。

八旗綠營制

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綠營為主。清朝駐防的旗兵,和漢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漢兵,謂之綠旗,亦稱綠營。清代中葉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為主,內亂以綠營為主的。八旗兵在關外時,戰斗之力頗強,但是入關後腐敗亦頗速。三藩之亂時,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國之後,清軍主力以湘軍、淮軍為主。
縱觀中國古代兵制,徵兵、軍戶、募兵相繼出現,又互相滲雜,總的說來,徵兵制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不能滿足封建國家的需要;軍戶制,因為兵農合一,不用政府出錢養兵而受推崇較多,但他容易廢弛破壞的毛病無法根除;北、南宋的募兵則最為失敗,因為花了錢又養不出能戰之兵,清朝的募兵制相對成功一些,清代普通百姓幾乎沒有兵役負擔,生產得到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募兵制的頑症吃空餉則一直從清延續到新中國成立。

其他
此外,邊境少數民族軍制和農民起義軍軍制也獨具特色。少數民族通常實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進入內地漢族區後即開始向漢族中央封建軍制過渡。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太平天國革命,農民起義軍軍制體現著農民階級內部新型的階級關系和「均貧富」、「等貴賤」的思想。

⑻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工匠是誰

毫無疑問對於建築業來說,魯班是影響最大的。
魯班,姬姓,公輸氏,回名般。又稱答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山東省曲阜市)。「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魯班,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以上由魯班聯盟為你解答,魯班聯盟最專業的工匠資源整合平台,找工匠就上魯班聯盟。

⑼ 中國古代建築主要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在世界建築體系中 ,中國古代建築是源遠流長的獨立發展的體系。該體系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風格優雅,結構靈巧。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7個時期。直至20世紀,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布局原則,而且傳播、影響到其他國家。 特點 從構造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歸納為7項:①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②保持構架制原則。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使建築物上部荷載經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牆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③創造斗?結構形式。用縱橫相疊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疊而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本是立柱和橫梁間的過渡構件,還逐漸發展成為上下層柱網之間或柱網與屋頂梁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④實行單體建築標准化。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築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築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3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築的階基,承托著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製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緻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著青灰瓦或琉璃瓦。單體建築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也採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築,則可以採取扇形、字形、套環形等平面。屋頂有廡殿頂、歇山頂、卷棚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形式,每種形式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進而又可組合成更多的形式。⑤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其原則是內向含蓄,多層次,力求均衡對稱。除特定的建築物如城樓、鍾鼓樓等外,單體建築很少露出全部輪廓。每一個建築組群少則有一個庭院,多則有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合多樣,層次豐富,彌補了單體建築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組合形式均根據中軸線發展。唯有園林的平面布局,採用自由變化的原則。⑥靈活安排空間布局。室內間隔採用?扇、門、罩、屏等便於安裝、拆卸的活動構築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一體,又為建築創造小自然環境准備條件,可栽培樹木花卉,可疊山辟池,可搭涼棚花架,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空間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⑦運用色彩裝飾手段。木結構建築的樑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築油飾、彩畫。常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築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是實用兼裝飾的傑作。北魏以後出現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建築燦爛多彩、晶瑩輝煌。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築學理論。建築學作為一個學科出現是近代的事情。指導建築發展的是抽象的哲學理論、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和具體的政治制度。②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是指導建築創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學、風水堪輿之說作為補充。③充滿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處世態度。具體表現為不求建築物長久存在,而以滿足現實的功能需求為出發點。建築形式的標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種結構類型的建築物可以適應多種使用功能的需求。④標准化的建築個體要通過建築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建築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築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⑤以象徵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在園林中表現意境,在宗教建築中表現世界觀,在宮殿建築中表現政治制度。一些裝飾構件與小品,甚至單體建築,都成為一種包含了固定意義的象徵符號。 類型 中國古代建築按功能分為以下7個大類:①居住建築。是人類最早創造的建築,主要有穴居和干欄兩種形式。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如甘肅秦安縣大地灣中的建築均為半地穴式,即從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豎穴,平面作圓形、橢圓形或方形,面積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來,原始社會的穴居,正逐步朝著宮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宮室式住宅的代表類型是合院。陝西岐山縣鳳雛村早周建築遺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區中軸線東西兩側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這里。干欄式建築的最早遺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距今約7000~5300年前。樓面離地約和人等高,其下圈養牲畜,樓面上周圍有欄桿,圍著平台和房屋。現存干欄建築比古代大為減小,集中分布在雲南、海南的少數民族地區。②城市公共建築。主要包括城牆、城樓與城門,還有鍾樓和鼓樓。城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材料以夯土為主。三國至南北朝出現在夯土城外包砌磚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磚石包砌。城門是重點防禦部位。門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達80米。唐代邊城中出現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創建箭樓,北京內城正陽門城樓及箭樓、城東南角樓是明代優秀作品。鍾、鼓樓是古代城市中專司報時的公共建築。宋代有專建高樓安置鍾、鼓的記載。明代在北京城中軸線北端建鼓樓和鍾樓,其下部是磚砌的墩台,上為木構或磚石的層樓。③宮殿建築。宮殿專指帝王舉行儀式、辦理政務與居住之所。宮殿建築集中當時國內的財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宮殿遺址,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村,它建於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宮是中國宮殿建築最後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為矩形,東西寬753米,南北深961米,牆開四門,建門樓,四隅建角樓。它將各種建築藝術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調動一切建築語言來表達主題思想,取得了難以超越的成就。④禮制與祠祀建築。人們舉行祭祀、紀念活動的建築,凡是由「禮制」要求產生、並被納入官方祀典的,稱為禮制建築;凡是民間的、主要以人為祭祀對象的,稱為祠祀建築。禮制和祠祀建築大略分為4類: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壇、廟;從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廟、祠;舉辦行禮樂、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儀式的明堂、辟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為人民所紀念的名人專廟、專祠。北京天壇是古代壇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遺存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⑤陵墓建築。是專供安葬並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築。由地下和地上兩大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遺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專供生人舉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說,漢代以後,帝王墓葬稱陵,臣庶稱墓。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個規劃完整、氣魄宏大的陵墓群。⑥佛教建築。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進行佛事佛學活動並居住的處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類型。中國民間建佛寺,始自東漢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並建。佛塔按結構材料可分為石塔、磚塔、木塔、鐵塔、陶塔等,按結構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開鑿的佛寺,淵源於印度,約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布到中國,其形制大致有塔廟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類。中國石窟的重要遺存,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⑦園林和園林建築。中國傳統園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形體環境,其構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築。它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反映著傳統哲學、美學、文學、繪畫、建築、園藝等多門類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成就。按隸屬關系,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和風景名勝四大類。其中現存最著代表性的園林有蘇州網師園、拙政園、留園,揚州個園,無錫寄暢園,北京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中國傳統建築的功能類型,除上述7類外,還有軍事建築、商業建築,以及橋梁等公共交通設施,坊表等建築小品。其中長城經歷了2000餘年歷史 ,延袤萬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建於7世紀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單拱石橋,比西方出現同類結構要早700年左右。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卓越成就。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世代間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