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在歷史上與哪些國家發生過戰爭
美國曾經與這些國家發生戰爭:
英國,法國,西班牙,古巴,中國,日本,德國,朝鮮,越南,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墨西哥,巴拿馬,格林納,賴比瑞亞,索馬里,海地,蘇丹,波黑,南聯盟(現在已經沒了)。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列明 9,372,610 km²,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北美原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等國開始向這里移民,英國則後來居上。1773年,英國已建立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獨立戰爭結束後的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以迅速崛起。19世紀初,美國開始對外擴張,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霸權」超級大國。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創新等實力領銜全球。
在四萬多年前,印第安人的祖先經由北美洲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當哥倫布到達他認為的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約有3000萬。而居住在今天美國、加拿大地區的印第安人約有150萬人;這些土著人種的構成,無論從遺傳、語言、社會等方面來看,都有很大的差異;據估計,15世紀時在格蘭德河以北至少存在著400種互不關聯、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態,有著多種多樣的人體類型和語系。大約10000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即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獨立戰爭。美國對英國,美國勝利。
鴉片戰爭。美國(八國聯軍中一員)對中國,美國勝利。
美西戰爭。美國對西班牙,美國勝利。
美墨戰爭。美國對墨西哥,美國勝利。
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沒直接參戰,但支持英國和法國。
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對日本、德國、義大利,美國勝利。
朝鮮戰爭。美國對朝鮮、中國(蘇聯支持),美國從38線將要進犯到鴨綠江邊,被中國從鴨綠江趕回38線以南,雙方簽定停戰協定。
越南戰爭。美國對越南,中國、蘇聯支持北越,北越打垮南越和美軍,美軍撤離越南。
1983年,美國為維護其在加勒比地區的霸權地位,對格瑞那達發動武裝入侵。,遭到各國人民的譴責。
1989年,趁著夜色對巴拿馬實施代號為「正義事業」行動的突然襲擊,沒有遭到巴拿馬有效的抵抗向美軍投降。
1990年,美國以賴比瑞亞內戰威脅到本國僑民的安全為借口,美海軍陸戰隊從海上和空中侵入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並開始實施撤僑行動。
1991年,海灣戰爭。美國按計劃分三個階段同時開始,齊頭推進,逐一達到既定目標。最後伊拉克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條件和願意履行聯合國安理會歷次通過的有關各項決議。
1992年,武力干涉索馬里。美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打著「人道主義援助」的旗號,參加在索馬里的援助行動,最終,美軍完成了在索馬里的軍事部署。
1994年,大兵入侵太子港。海地發生軍事政變,為逃亡總統阿里斯蒂德回國復職做准備。在美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海地軍政府與美國達成了一項協議。
1998年,打擊蘇丹和阿富汗。美國為了報復恐怖分子對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的炸彈襲擊,用「戰斧」巡航導彈同時襲擊蘇丹和阿富汗境內的目標引起世界關注。
1994年,「戰斧「導彈掄向波黑。為削弱波黑塞族的軍事實力,迫使其接受美國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以保衛薩拉熱窩等聯合國「安全區」為由,美國海空軍出動大批飛機對波黑塞族軍事目標及部分民用設施進行猛烈轟炸。塞族最後被迫接受了北約提出的停止轟炸的條件。
1999年,悍然空襲南聯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為了謀求歐亞大陸,特別是巴爾乾地區的戰略控制權,悍然對主權國家南聯盟發動代號為「聯盟力量」的大規模戰略空襲。美國在戰爭中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包括國際上禁用的集束炸彈、貧鈾彈和石墨炸彈等。
2001年,反恐首選阿富汗。 「9·11」事件是美國有史以來遭到最大規模、損失最為慘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迅速把矛頭對准中亞的阿富汗,發起了代號為「持久自由」的軍事打擊行動。通過軍事打擊行動,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基本上摧毀了「基地」組織在阿富汗的網路。
2003年,美國因疑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發動的全面戰爭。戰爭結果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絞死薩達姆等一批伊拉克領導人,而最後美國尚未發現傳說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⑵ 歷史 美國戰爭史
1、美國獨來立戰爭:美利源堅民族趕走了英法殖民者
2、美國南北戰爭(內戰):北方資產階級打敗了南方奴隸主
3、19世紀中葉侵略日本,後來日本出現倒幕運動並逐漸強大,打跑了美國殖民者
4、19世紀末20世紀初跟隨英國侵略中國等國家
5、一戰時,作為協約國之一參戰
6、二戰時,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國家之一參戰,對付德意日法西斯國家
7、二戰後,進行了中國稱為抗美援朝的戰爭
8、二戰後,侵略國越南,後來被胡志明領導的人民軍趕跑
9、二戰後,與日本、韓國、台灣結為盟友
10二戰後的冷戰時期,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軍備比賽,冷戰
11再後來,美國成為世界警察,打著民主、人權等的借口,去干涉別國內政,目的是攫取其國家利益,例如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等,這些國家都是很多資源的。
⑶ 歷史中國有沒有打得過美國么。戰爭
美國建國不過兩百多年,中國歷史五千多年,中國的一個歷史朝代都比美國建國歷史要長。
在晚清之前,美國不是中國對手,因為那時候美國還補存在呢
⑷ 從古至今中國與美國發生的歷史大事
中美關系是中國外交史中筆墨最多最濃重的內容。敵對、沖突、矛盾、緩和、發展……所有形容外交關系的詞語都在這里被一一體現。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八國聯軍兩千多人,開始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爭。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辛丑條約》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美國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並得到了蘇聯的認可,隨後朝鮮半島也分裂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3年7月27日停戰.
1971年,中美雙方通過「乒乓外交」,以「小球」帶動「大球」,拉開了兩國建交的序幕。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1978年,中美發表建交公報,決定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中美開始實質意義上的雙邊關系。
1986年11月,美國太平洋艦隊訪問中國青島,中美雙邊關系由政治、經濟領域向軍事領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戰略對話在北京舉行,雙邊關系向戰略高度發展。
2009年美國信任總統奧巴馬上任不久,新任國務卿希拉里訪問中國,以密切同中國的聯系。此舉本外界普遍認為是中美關系新發展階段到來的前奏。
⑸ 中國和美國建交時的歷史背景
1.中國國際地位上升。
2.美蘇爭霸,美國處於守勢,需要拉攏中國,牽制蘇聯。
3.中蘇關系不好。
4.美國深陷越南戰爭。
⑹ 美國戰爭史上是不是只敗給過中國
也不能這么講 由於美國遠離歐亞大陸 別人很難打到他的家門口 所以 200多年以來美國本土只有兩場戰爭 就是從英國人手裡獨立的戰爭 和南北內戰 所以直到二戰前夕 美國近一百年來 都基本是在逃避戰爭 偏安於西半球 大力在發展經濟 甚至日本越來越囂張 威脅著海外美國人 美國民眾也不希望發動戰爭 珍珠港事件才把美國拖入了戰爭 珍珠港事件之前 美國的軍隊數量很少 不過20多萬 同時期的德國有300多萬軍隊 以前只是發了些軍火財 以後美國開始了瘋狂的擴軍 美國從經濟世界第一到軍事世界第一差不多用了半個世紀 從二戰以後 美國的軍事觸角 達到全球
朝鮮戰爭 中國等於是在國門口打得仗 幾乎是舉全國之力在對抗美國強大的軍事工業 而美國本土基本上是沒受什麼影響的 中國國內則是全民皆兵 勒緊腰帶在支援前線 可以想像當時中國人民是吃了多大的苦 甚至戰爭中還出現過凍死的士兵比戰死的多很多 才和美國僵持下了這3年 如果換做是現在來面對這樣的困境 我們絕對堅持不了3個星期 這樣的戰爭 我們再也耗不起了 除非你能打到別人家門口去 把戰火燒到別國境內 否則 打贏了 也是吃大虧的
⑺ 中美之間發生過戰爭否有幾次分別是
歷史上,中美之間直接對抗的戰爭有三次,即: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越南戰爭。
第一,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6月中旬,侵華帝國主義海軍在沙俄海軍將領指揮下,聯合進攻大沽口炮台,守將羅榮光不幸中彈犧牲,清軍失去指揮,大沽炮台失守。6月21日,清政府向各國「宣戰」。大沽口失陷後,俄、英、德、美援軍數千人,闖入天津租界,對天津城及其外圍發動猛攻,14日,列強聯軍付出傷亡900餘人的代價,攻陷天津。8月中旬,八國聯軍2萬餘人由天津進犯北京。次日,八國聯軍付出死傷635人的代價,攻下北倉。8月13日,八國聯軍進至北京城下,進攻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14日,北京失陷。次日晨,西太後和光緒皇帝倉惶出逃。西太後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鴻章為與列強議和全權代表。1901年9月7日,和碩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銀4億5千萬兩;北京使館區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交由外國駐軍;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組織等。《辛丑條約》保住了清政府權位,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統治,清政府由此成為帝國主義的傀儡。本次戰爭美國參與了作戰,也算是中美之間的第一次戰爭,很明顯包括美國在內的八國聯軍很輕松就拿下了北京,中國戰敗。
第二,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彭德懷率領下,跨過 鴨綠江,趕赴朝鮮 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經過本階段的激烈戰斗,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志願軍共殲敵15000多人。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其特點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斗爭尖銳復雜;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攻防作戰頻繁;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打破僵局,謀求於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 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為促進停戰實現,與朝鮮人民軍一起,發起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迫使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這次中美對抗,我志願軍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並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同時有力的保衛了我們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次戰爭我們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我們取勝了。
第三,越南戰爭。1955年越南出現兩個政府,一個胡志明政府,一個吳庭艷政府,1959年雙方內戰開始。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進入南越,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1963年11月1日,美國在南越策動軍事政變,殺了吳庭艷,換上了新的傀儡楊文明,並積極尋找擴大戰爭的借口。1964年8月4日,美國開始推行「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大規模轟炸越南北方。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人數超過50萬。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新春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由於南方人民武裝的堅決抵抗和越南軍民團結一致,美國在越南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卻沒有取得預想效果,遭致國內外一致反對。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越戰徹底改變了美、蘇兩霸爭奪的格局和冷戰的態勢:整個20世紀70年代,美國轉為戰略收縮,而蘇聯則處於戰略攻勢地位。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只有更積極地同中國等其他國家合作。中國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最主要的支持國和援助國。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再加上社會制度的因素,中國援助越南800億元人民幣。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的損害,越南倒向了蘇聯。本次中美對抗,明顯中國所在的社會主義陣營勝利了,中國沒有直接參戰,但有力的支持了越南的民族獨立。
⑻ 美國與中國打過幾次仗
一共3次仗,第一個是抗美援朝,第二個是抗美援越,第三個是抗美援寮國。這些中國都打贏了,當時美國承認中國陸軍是天下第一
⑼ 美國和中國發生過戰爭嗎
美國在1950年―1953年發動的侵朝戰爭中和中國軍隊打過仗,中國稱抗美援朝戰爭,美國稱侵朝戰爭
⑽ 歷史上的中美關繫到底如何,美國幫助過中國的抗日戰爭么
美國從1845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至今一直是中國的大敵,其間就1941年12月--1945年8月,因美日反目才和中國有了合作。遠的不說,咱們從甲午戰爭說起。 提起甲午戰爭,那是中國人心中的一個恥辱,一個永遠的痛! 凡是中國人大概都知道在近代史上發生過一個中日甲午戰爭。但我可以肯定的說99%的中國人並不知道真正的甲午戰爭! 媒體和磚家都告訴我們,甲午戰爭是崛起後的日本發憤圖強打敗了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是落後就要挨打的必然! 然而,事實絕非如此! 筆者認為,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這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 2、中國內部的階級矛盾達到了極限(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3、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對手絕非是日本一個國家(這是99%的人所不知道的)。 說起甲午戰爭,筆者認為首先要把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講講清楚。 大家都清楚日本的明治維新很順利的成功了,而中國效法日本明治維新的戊戌變法不足百日即告失敗了。 原因何在呢?有人說中國沒有變法的足夠條件。有人說是變法者沒有民眾基礎。有人說是慈禧守舊派實力太過強大。更有甚者說是中國的民族劣根性使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筆者認為: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國是西方列強屠宰的對象,它們不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 日本的明治維新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德川幕府守舊派的實力不夠強大,而是美英帝國主義直接主導和參與了日本的維新變法,是美英炮艦和陸戰隊直接參與了推翻德川幕府的戰爭的結果。 難道美英帝國主義希望日本強大起來嗎?是的,事實正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日本明治維新的時期正是西方列強蠶食中國的初期階段。事實上,當時的沙皇俄國由於地理上的便利,在侵華列強中是撈到最大好處的,也是侵華實力最大的。相反,由於英國在世界擁有眾多殖民地,兵員緊缺,在華利益受到了沙皇俄國的脅迫。同樣,由於美國正要重提【門羅主義】,既獨霸美洲的戰略,無法抽調眾兵來華,其在華利益也受到了沙皇俄國的制約。所以,尋求雇傭兵作為美英戰爭代理的事宜便成了它們的迫切需要。 而此時的日本,一無資源可以掠奪,二又靠近中國大陸,便成了美英帝國主義招募僱傭軍的對象。恰巧,此時的德川幕府又犯了一個戰略錯誤,既被所謂【維新派】迫使廢除美英特權。註:【廢除外國特權】是維新派提出的政治口號,以便收買人心。但當德川幕府被迫採納後,維新派卻反而和美英帝國主義勾結在了一起,不再提【廢除外國特權】。由此,美英帝國主義便和維新派的利益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在美英帝國主義的直接軍事參與下,德川幕府被打敗了,日本的明治維新宣告【成功】。註:史學磚家從來不提及美英帝國主義直接軍事參與明治維新的事情,事實上這才是推翻德川幕府的根本。否則,日本的明治維新即便能夠成功至少也要推遲30年。 明治維新成功後,美英帝國主義大力扶植日本的鋼鐵冶煉、機器製造和軍工企業,為日本快速成為一個合格的僱傭軍而積極努力著。 要想抑制沙俄,日本軍隊就必須進入中國東北,要想進入中國東北就必須征服朝鮮。所以,日本從1873年至1894年,便和中國的大清王朝開始了爭奪朝鮮的戰爭,直至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日本取得全面勝利。 表面上看是日本獨資打贏了甲午戰爭,而事實上卻是美英日三國共同打贏了這場戰爭。因為,開打這場戰爭為美英的需要,也是美英日三國共同策劃的。 甲午戰爭期間,美英兩國不但向日本派出了大批的軍事顧問,還利用各種渠道收集大清艦隊及中國軍事情報以供日本作戰使用,甚至英國派出7艘戰艦組成所謂的「戰地觀摩團」在兩軍艦隊旁邊「觀戰」,其意圖,一方面給日軍提供中方艦隊情報,一方面萬一日本艦隊失利好即刻實施援手。 之所以說【是美英日三國共同打贏了這場戰爭】,從日本在戰後所獲「賠」的2億3千1百5十萬兩庫平白銀,一半以上償還了美英的軍事貸款,就可見在這次戰爭中,美英在日本身上是下了大賭注滴,也是得了大便宜滴,所以日本想打敗這次戰爭都不可能,美英不幹啊! 打敗大清只是美英計劃讓日軍登陸中國的開始,對付沙皇俄國才是美英扶植日本的真正目的。日俄戰爭便是美英計劃的核心部分。日俄戰爭中,日本不但得到了美英的大量軍火裝備和貸款,還得到了美英的戰略戰術的援助,其軍事顧問都配置到了日軍的大隊(相當於營級單位)。並且,美英兩國還組成了數個【戰地觀察團】或者【觀摩團】。可見,日俄戰爭也是美英日三國共同上陣對付沙俄,沙俄焉有不敗之理? 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評價日本崛起的歷史時曾直言不諱的說: 【山姆大叔和不列顛尼亞是新日本的教父教母。在不到兩代的時間內,除掉悠久的過去外就沒有什麼背景的日本人民,從武士的雙手劍進步到鐵甲艦、來福線大炮、魚雷和馬克沁式機關槍;並且在工業方面發生了類似的革命。日本在英國和美國的指導下從中古到現代的過渡,是迅速而激烈的。中國被超過,而且被擊敗了。世人在1905年看到帝俄不但在海上敗北,而且被運到大陸上去的在滿洲打了幾次大勝仗的卓越的日本軍隊所擊敗,都感到驚愕。日本這時就置身於大強國之列了。】 看到這里,不但筆者認為甲午戰爭是美英日三國狼狽為奸的結果,大家也一定會意識到了大清戰敗的真正原因,就是美英幫助日本的結果了。 事實上,日本每次侵華戰爭的背後,都離不開美帝國主義的支持和挑唆。 已故著名學者美洲問題專家羅榮渠先生,當研究1931一1949年美國在東亞的全球戰略和美國對華政策時發現:三四十年代曲曲折折的中美關系有3個關鍵時刻:在第一個關鍵時刻(1931 年),美國站在錯誤的一邊;在第二個關鍵時刻(1941年),美國站在正確的一邊;在最後一個關鍵時刻(1945年),美國又轉向錯誤的一邊。(羅榮渠先生言) 1931年9月18日,日軍大舉侵入我國東北。 而美國對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是持縱容態度。美國有時在口頭指責下日本,以欺騙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但卻通過供應日本的戰略物資來提供實際支持。美國的對日綏靖計劃,是企圖讓我國東北變為日本進攻蘇聯的前進基地,最終進攻蘇聯,使蘇日兩敗俱傷。另外通過日本佔領東北,限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戰爭向東北漫延。 因而,美英兩國在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給「國聯」的對日譴責案進行了百般阻撓,使其成為了一紙空頭譴責的廢紙。對於日本侵佔中國東北的罪惡行徑,美國不但不予以譴責,還與日本密商諒解。美國國務院也表示美無意干涉「日本在滿洲的合法條約權利」。此即史汀生主義,其實質是企圖以犧牲中國東北來維護美在華的權益。 時任美國總統的胡佛以【同情】的態度看待日本在1931年入侵滿州……他宣稱:【日本方面也有些道理。我們與它的友誼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我們應該友好地考慮日本的處境。】。 事實上,美國、英國早與日本做了利益交換,一方面希望保護自己的在華利益,一方面又希望日本進攻蘇聯。美國、英國甚至宣布支持日本的行動。1931年10月美國總統胡佛公開發表講話支持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三省:【日本為保衛日僑生命財產的安全起見,對滿洲的進兵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是不能提出異議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也說:【我的同情完全在日本方面】。 從1931年9.18事變到1932年底一年多的時間里,美國向日本貸款供應了1.81億美元的軍火。不要小看這個1.81億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 甚至當日本陸軍在1936年提出表面上是應付未來對蘇,實際是對華戰爭的、耗資巨大的「六年作戰准備計劃」時(1937—1942),美國繼續給予日本巨額貸款、供應戰略物資的形式,來為日本陸軍擴軍備戰提供了巨大支持,實際支持了日本於1937年7月對華發動的全面戰爭。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後,當日本海軍掌握中日間海域的制誨權時,日本船隻從美國裝載武器和軍用裝備及其它戰略物資能暢通無阻。而掌握制海權的日本海軍對中國沿誨的封鎖,使中國即使在美國買了武器裝備,也不敢用中國船隻運輸,只能租用日本不敢檢查的美國等國船隻。而在戰爭開始後的兩個月,即1937年9月14日,美國就立即宣布禁止用美國船隻裝載武器和軍用裝備出口,因此使中國斷絕了在美國或者西方獲得戰略物資的可能。 1937年11月初,在布魯塞爾舉行【1922年華盛頓條約的締約國】會議,討論遠東已經形成的局勢時,中國代表團要求會議作出關於對日本侵略者實行經濟制裁和給予中國援助的決議。沒有得到法、英、美三國的支持。法國外交部長德耳博在發言中說:【任何強制性的決議都不能從法律上和事實上有效地、園滿地解決中日之間的相互關系】。英國代表團團長和美國代表團團長德維士趕忙附和德耳博的意見。最後,布魯塞爾會議只通過了宣言式的決議,指出日本在中國的行動違反華盛頓九國公約,建議日本停止軍事行動,但是沒有規定出任何制裁侵略者的措施。 當時陶行知先生鑒於美國軍事物資源源輸往日本的嚴重性,曾經策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成立一個經濟研究會,由那時在美國的經濟學家胡敦源先生主持。研究會搜集美國官方資料以後發現,先天不足的日本,侵華所需軍事原料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其中從美國進口的最多,1937年佔到百分之五十四點四,1938年更增加到百分之五十六。這就不難明白在《陶行知日誌》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記載: (1938年5月4日)洛杉磯五千人集會上……在座美國國會議員司克脫先生對大眾說:「請大家記著,日本在中國殺死一百萬人的時候,有五十四萬四千是美國幫凶而殺死的。 美國政府用支持日本侵略,做為對日本反蘇、反共的獎賞。1940 年7月16日,美國政府發言人聲稱,門羅主義也可以適用亞洲。門羅主義可用一句話來表達,美洲是美洲人(實際是美國)的美洲,其他洲的國家不能幹涉美洲事務。門羅主義適用於亞洲,就暗示美國不幹預日本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此話一出,英國也配合美國做出支持日本侵華的舉動。7月17日,英國政府同意日本要求,將運送商品和物資的滇緬公路和香港港口封鎖三個月。這樣一來滇緬公路被封鎖了很長一段時間,加上香港對中國關閉,極大地加劇了中國的物資困難。 1939年8月,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在哈拉哈河慘遭失敗。9月16日,蘇日兩國簽訂了停火協定。美國對此很不高興,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范登堡曾宣稱,如果日本敢於同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那美國將立刻禁止對日貿易。結果日本迫於美國禁運的壓力,直到1941年4月13日才敢於和蘇聯簽訂了在戰爭中相互保證中立的條約,即【《蘇日中立條約》】。因此也換來了美國於當年6月開始對日施行物資禁運。因為,此時的日本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為美國在中國武裝代理的實際意義。 事實上,也正是由於美國對日實行物資禁運才迫使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日美正式反目也由此拉開了序幕。所以,哈美右派所謂的【美國幫助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完全是一句屁話!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蘇聯於一個月後的8月21日,與蔣介石國民政府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隨即就對中國進行了貸款援助。從1937年戰爭爆發後,到1941年6月德國納粹入侵蘇聯期間,蘇聯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支援中國抗戰的國家。其間,蘇聯共向中國政府提供低息貸款2.5億美元,以低於市場價格五分之一的價錢向中國提供了飛機1250架、火炮、機槍、坦克、戰車等戰略物資。並派遣了包括軍事顧問、飛行員、機械師、空軍地勤在內的近4000人的援華自願隊。蘇聯空軍在中國4年共擊落日機987架,日軍四大天王飛行員三人被蘇軍擊斃,制空權一度被中方佔有,炸毀日軍艦船100餘艘,其中包括一艘准航母級巡洋艦。蘇聯飛行員也犧牲了221人,其遺體至今仍安放於武漢蘇軍烈士陵園。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自顧不暇,同年10月中斷了對華援助。 事實上,從甲午戰爭開始,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一直是日本歷次侵華戰爭的主謀者和支持者,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每一筆罪行都有美國的罪責。如果沒有美英扶植日本充當自己在華利益的戰爭代理,哪來的日本侵華戰爭?說白了,日本侵華的始作俑者就是美英兩個帝國主義列強。這兩個狗日的國家從來就沒對中國做過一件好事,所做的都是損害中國利益的罪行。 0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