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上的「9.18」事件是怎麼回事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虎石台獨立守備隊第2營第3連離開原駐地虎石台兵營,沿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夜22時20分左右,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隊長河本末守中尉為首一個小分隊以巡視鐵路為名,在奉天(現沈陽)北面約7.5公里處,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柳條湖南滿鐵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葯,炸毀了小段鐵路,並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作為東北軍破壞鐵路的證據,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襲擊日守各隊,此事件由稱「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爆炸同時,呆在鐵路爆破點以北約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島中隊長率兵南下,開始襲擊北大營;爆炸後,駐扎中方北大營和沈陽城的日軍兵分南北兩路,向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進攻。
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⑵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爆破工程是什麼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爆破試驗。
⑶ 中國107毫米火箭筒的研發歷史是怎樣的
中國研製火箭炮比蘇聯晚的多,但卻比西方預計的要早。1948年解放軍專家鍾林在河北組建了火箭技術室,開始研製A3式6管102毫米野戰火箭炮,後轉五二工廠繼續研製。
新中國誕生的第三天,該炮在北京盧溝橋地區進行了匯報表演,朱德總司令大加贊賞。1951年,中國研製成功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彈,最大射程5公里。
由於後來中國統一採用蘇制裝備,也就是所謂的「制式化」,該野戰火箭炮沒有列入裝備序列而轉交越軍,但它畢竟使中國火箭炮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0世紀50年代末,八四七廠吉松英等開始試制8公里野戰火箭炮,八零三廠等單位有楊蔭桐主持開始研製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彈。
在缺少經驗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反復實驗,於1963年設計定型1963式107毫米火箭炮。該炮有12個發射管,在7-9秒內可以完成一個齊放,火力極為猛烈。
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是靠自身發動機的推力飛行,不需復雜的反後坐裝置,所以發射裝置結構簡單輕便。107毫米火箭炮設計合理,這方面優勢更加突出,他的大多數部件不需要工具就能分解結合,操作、維修十分容易。特殊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單管、兩管、四管或八管簡易發射。
該炮全重613公斤,體積外形尺寸小,重量輕,機動性好,可以由吉普車牽引或騾馬拖拽,也可由人力分解搬運,很適合於戈壁、山地、叢林和水網地區作戰。所用的火箭彈命名為1963式107毫米火箭炮殺傷爆破榴彈。這種火箭彈為渦輪旋轉穩定結構,散布精度較好,最大射程8公里。爾後,又改進設計定型了63-1式107毫米火箭炮。
1975年再次改進,命名為1963-2型殺傷爆破榴彈。最大射程8.5公里,戰斗部重8.33公斤,殺傷半徑12.5米。這以後,還研製成功了107好火箭磷鋁燃燒彈、攻擊坦克裝甲車以及堅固工事的碎甲彈以及箔條電子干擾彈等彈種,擴大了戰場的應變能力。
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於1961年研製,1963年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大量裝備部隊。
該炮體積小、重量輕,以吉普車牽引為主。該炮的管式定向器由3排定向管組成,中排定向管為定向器俯仰與支撐的基礎;高低機為齒輪齒弧式,方向機為螺桿式結構;上架用於支撐定向器坐於下架之上;下架上的兩個大架是火炮的兩個後支撐,兩個前支撐既是火炮發射時的前支腳,又是火炮行軍時的定向器固定支桿;瞄準鏡使用56式75MM無後坐力炮的瞄準鏡。
火炮的發火電源是一台小型手搖發電機,發射間隔一般為0.6秒。
該炮配用63式107毫米渦輪式火箭彈。
⑷ 民用爆破的發展歷程
盡管現在機械拆除能力很強,但很多高層建築物的拆除仍以爆破拆除為主,特別是今後內20年內 是中國發展的主要時期容,拆遷規劃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拆遷爆破前景一片光明.
另外土石方爆破也很不錯,隧道開鑿,開山填海,採石廠等都離不開爆破.
建議你報考安徽理工大學爆破專業.
⑸ 遭受災難的長島和中國核爆破的歷史事件出現的背景分別是什麼
長島是事故好嗎?背景頂多是不重視核安全。
中國種蘑菇的背景是美國朝鮮戰爭和台灣問題上拿核武器威脅中國,後來中蘇兩國交惡,蘇聯陳兵百萬於邊境,缺乏抵抗手段的中國認識到核武器的重要性
⑹ 中國傘兵的歷史
抗戰後期,國府有鑒於盟軍於北非及西歐戰場,大量使用傘兵部隊,獲得不錯的戰果,於是在美軍十四航空隊司令陳納德的建議下,於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命第五集團軍總司令杜聿明著手成立傘兵部隊。杜氏受命後,即以第五軍特務營為基幹,於民國三十三年元月一日,在雲南昆明北郊崗頭村永豐寺成立國府第一支傘兵部隊——傘兵第一團。
傘兵第一團成立時直接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政部,但人事、補給、訓練均受杜聿明將軍督導,所以傘兵第一團實際上成了第五集團軍的直屬部隊。為了保密起見,傘兵第一團對外一律以「鴻翔部隊」的代號稱之。
傘兵第一團的編制為:團部、三個步兵營、特務連、及勤務連;步兵營轄營部、營部連、及三個步兵連;營部連則轄連部、通信排、重機槍排、及八一迫炮排;步兵連由連部及三個步兵排組成。傘兵第一團首任團長為李漢萍少將(湖南長沙人,黃埔軍校第六期、陸大第一期畢業),第一營營長初為鍾明達中校,後為鄧紹華中校;第二營營長先後為張致忱中校、喬九齡中校、李海平中校;第三營營長為呼保佑中校(後第三營因美軍顧問團之建議而裁撤)。
傘兵部隊成立之初,由於缺乏裝備及訓練器材,因此除一般之步兵基本戰斗訓練外,只能著重於體能方面的加強。三十四年元月,傘兵第一團在首席顧問美軍柯克斯中校的建議下,由連營制改編為隊制,並開始由美軍裝訓傘兵。至此,傘兵部隊之建軍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抗戰中的三次戰斗
一、突擊廣東德慶南江口軍事
三十四年七月,國軍反攻粵桂。為了策應國軍反攻,國府決心使用傘兵,空降於粵東梧州與桂西高要間,目的在破壞日軍補給線、西江水上交通工具、及日軍陸上交通設施,於完成任務後,待命佔領梧州及高要縣城,以利爾後國軍之前進。
七月七日,突擊總隊第一隊奉命擔任此任務,七月十二日,井慶爽隊長率全隊官兵,連同美軍十員譯員八人,於呈貢巫家壩機場,搭乘美軍第二十七航空運輸隊十四架C-47運輸機,成功於開平上空實施空降。
第一隊空降開平後,根據各方情報,得知日軍七萬正由廣州灣向廣州急進中,而陽江隘為必經之地;日軍於德慶附近建有倉庫,且日軍正將梧州撤退之物資沿西江運送。敵情如此,井慶爽隊長乃派第六分隊羅漢生上尉率該分隊攜爆破器材,急往陽江隘設障阻敵;其餘部隊由井隊長率領向羅店挺進,以截斷日軍水上交通
突擊總隊第一隊經數日之偵查後,決定會同三羅民兵向德慶對岸南江口、南窯、及南渡之日軍駐地襲擊。
二十一日雨夜,突擊隊會同三羅民兵一大隊由羅定出發。二十二日五時,突擊隊以第二、三分隊為主攻,六分隊為預備隊,在迫炮及機槍的掩護下,向南江口日軍突擊;同時派遣工兵分隊配合三羅民兵,攻擊南渡方面日軍。南江口日軍遭突擊隊奇襲,猝不及防,退入碉堡死守;南渡方面,因三羅民兵誤時,導致日軍及時脫離。戰事正烈時,日軍由德慶以汽車載運增援部隊,逆襲三羅民兵,民兵潰散,井隊長急命第六隊截擊增援之日軍。正當戰況漸趨不利時,攻擊南渡得手之突擊隊,由側面迂迴攻擊日軍,日軍不支,退回德慶城內。井隊長於完成破壞日軍交通補給設施後,沿西江撤回羅定。
此役國軍傘兵陣亡三人,負傷五人,日軍傷亡人數約為二十餘人。由於國軍成功的破壞日軍交通設施,導致西江水運嚴重受損。為此,日軍編組特遣支隊約三千人,前往羅定,准備捕捉國軍傘兵。井慶爽隊長鑒於敵重我寡且身處敵後,決定進入山區,准備游擊作戰。所幸不久日軍投降,突擊總隊第一隊奉命開赴廣州,受第二方面軍司令張發奎將軍指揮。
二、突擊廣西平南丹竹機場
三十四年七月十六日,突擊總隊奉陸軍總司令部電「著突擊總隊編為一個大隊,即由宜良火車運輸至呈貢飛機場飛運柳州再開往丹竹,掃盪丹竹機場之敵,並擔任該機場之保衛。如遇八十九師先頭團到達柳州後,即協同東進。
突擊總隊奉命後,由第二大隊大隊長林樹英上校,率第八、九、十等三隊,總兵力七百餘人,經空運柳州後,於二十四日抵達平南縣,二十六日,推進至吞塘。林大隊長除派遣部隊偵查地形,實施威力搜索外,美軍連絡官富賽爾上尉並親赴丹竹機場北方十五公里之仁義村設立指揮所,並與當地游擊隊取得聯系,獲悉日軍於丹竹地區之兵力部署。
三十一日,增援之友軍八十九師二六五團抵達,第二大隊與友軍會合後,決定以第二大隊擔任正面主攻:第八隊攻擊丹竹機場制高點蒲陽崖,第九隊埋伏柳江岸邊,預備截斷日軍之接應與撤離,第十隊負責突擊鳳凰山;二六五團擔任土村、馬鹿窩方面之佯攻。
八月三日,突擊總隊第二大隊於凌晨二時向日軍展開奇襲,日軍倉促應戰,紛紛不支退入丹竹機場,並趁夜急速沿西江撤退,我軍不及追擊,使日軍安然撤離。是役,日軍傷亡約百餘人,我突擊隊陣亡軍官三員、譯員一員,士官兵十九員,另負傷官兵二十五員。
三、突擊湖南衡陽台元寺
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突擊總隊奉命派遣一突擊隊,於二十七日,空降衡陽、寶慶、湘潭間,歸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指揮,襲擊及破壞該區內日軍後方水陸交通,並偵查地形。
突擊總隊命姜健中校率領官兵一百七十三人,於二十八日空降衡陽以北,集結於洪羅廟附近,稍後推進至渣江村埋伏,搜集敵情,並與當地民眾自衛隊取得聯系。突擊隊獲悉衡陽西北之台元寺為日軍重要據點,且為糧食儲存要地,遂決心在當地民軍配合下,實施台元寺作戰。
八月五日清晨,突擊隊迫近台元寺,以第一、二分隊為第一線主攻部隊,三、六分隊為預備隊,四、五分隊提供火力支持。清晨五時,攻擊開始,突擊隊以迫擊炮與火箭炮向日軍陣地行破壞射擊,第一線部隊同時猛撲日軍陣地,日軍傷亡慘重,士氣不振,分向衡陽方面潰逃,我軍於上午十時收復台元寺。
此役我突擊隊大獲全勝,戰果豐碩,除擊斃日軍九十餘人外,另擊傷日軍五十餘名,我軍陣亡官兵四員,負傷九員。
⑺ 爆破的簡史
中國發明火葯以後,從10世紀開始就在戰爭中應用,13世紀開始用於軍事爆破。如金天興元年(1232)蒙古軍隊圍攻金朝南京(今河南開封)時,用牛皮洞子(即轒輼車,以生牛皮製成的形似小屋的一種攻城器具)掩護士兵到城下掘龕和攻城。守軍曾以鐵繩懸震天雷(內裝火葯的鐵罐)垂於城下,爆破牛皮洞,殺傷攻城的軍隊。1453年,土耳其人奪取君士坦丁堡時曾採用坑道爆破法炸毀了堅固的城牆。1552年俄國人圍攻喀山,中國明崇禎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圍攻開封時,都曾採用過這種爆破方法。崇禎十六年焦勖編纂的《火攻挈要·鰲翻說略》,就是這一時期運用坑道爆破的經驗總結。直到19世紀中葉,黑火葯在世界上仍是用於軍事爆破的唯一炸葯。
19世紀中葉,各種猛炸葯相繼出現。爆破對象由土石擴展到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金屬等各種材料及其結構物;點火(起爆)方法也由簡單的火繩點燃法逐步發展為導火索點火法和電點火法,導爆索傳爆法也得到運用,為擴大爆破的應用范圍提供了條件。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都廣泛採用爆破法實施大規模的破壞作業、改造地形、構築陣地、構築與克服障礙物等。無線遙控起爆法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歷次革命戰爭中,廣泛運用爆破,完成了大量的戰斗任務和工程保障任務。如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百團大戰中,廣大軍民用爆破法在華北敵後戰場上破壞了大量的鐵路和沿線的車站、橋梁、隧道、水塔等,並炸毀了井陘煤礦的工事,有力地配合了戰役的實施。解放戰爭時期的臨汾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用坑道爆破法炸開了臨汾城牆,為攻城部隊開辟了兩條通路。在抗美援朝作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用爆破與人工挖掘相結合的方法,構築了總長度達1280公里的坑道工事。
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些國家開始研究核爆破裝置並進行試驗,認為核爆破裝置可構成巨大的炸坑障礙,摧毀大型的堅固目標(橋梁、隧道、堤壩、工業建築物等),或在隘路地段實施阻絕破壞作業。但由於核爆炸伴生的放射性回降物將威脅己方軍隊和居民的安全,因而使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
中國爆破技術主要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50年代初,在公路和鐵路建設中開始大量使用爆破技術。到60年代初,爆破技術在礦山建設和水利建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60年代和70年代中,由於工程實踐和科學研究相結合,中國爆破技術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和提高。中國已進行過千噸級到萬噸級的礦山爆破和千噸級的難度較大的定向爆破,並達到較先進的經濟技術指標。此外,光面爆破、預裂爆破、農田爆破、控制爆破等技術在中國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和應用。在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爆破技術主要應用於巷道掘進和采礦;在蘇聯,爆破技術較廣泛地應用於礦山建設和水利建設等部門,而且研究工作頗有成就。
⑻ 煙花爆竹的發展歷史
煙花爆竹源於火葯,我國是火葯的故鄉,火葯是我國古代文明之佐證。早在一千三專百多年前,著屬名醫學家孫思邈,就在"丹經"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火葯的成分和性質。十四世紀才由印度、阿拉伯輾轉傳至歐洲,至此,西方人始知有火葯之物。
隋唐之際,火葯發展成為供娛樂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煙火、煙花。隋煬帝有詩雲:「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宋朝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具相當規模。每逢元宵佳節,達官巨賈競相比美。從掌燈後不久直至更殘漏盡。詞人辛棄疾曾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它生動而形象的描寫。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煙火、禮花已形成一門學科。它不再僅僅為節日助興,而且,廣泛用於國防和國民經濟之中,如:照明彈、曳光彈、煙幕彈、燃燒彈、教練一模仿彈,目標指示彈等。
⑼ 煙花爆竹的歷史
禮花源於焰火,焰火源於火葯,我國是火葯的故鄉,火葯是我國古代文明之佐證。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就在"丹經"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火葯的成分和性質。十四世紀才由印度、阿拉伯輾轉傳至歐洲,至此,西方人始知有火葯之物。
隋唐之際,火葯發展成為供娛樂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煙火、煙花。隋 煬帝有詩雲:"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宋朝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具相當規模。每逢元宵佳節,達官巨賈競相比美。從掌燈後不久直至更殘漏盡。詞人辛棄疾曾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它生動而形象的描寫。
禮花,或稱禮花炮,從前叫它西洋煙火。它是在清朝時由西歐返入。它的發展與化學工業、冶金工業密切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煙火、禮花已形成一門學科。
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結婚嫁娶,進學升遷,以至大廈落成、商店開張等等,只要為了表示喜慶,人們都習慣放鞭炮來慶祝。代表著喜慶,熱鬧與祥和。和對新一年的祝福,而在古代,鞭炮則是來驅退鬼神保平安的。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火葯,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雖然這只是迷信,但卻反映出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是將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之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葯。有人將火葯裝在竹筒里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著火葯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
爆竹亦稱「爆仗」、「炮仗」、「鞭炮」,為中國特產,其起源很早。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里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畋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葯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葯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的瀏陽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廣東的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的溫州等地也是著名的煙花生產地,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⑽ 歷史上最大的人工爆破
《奇襲60陣地》取材於真實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的隧道爆破小組克服重重回困難,在敵人駐守的答60號陣地下面埋設了數噸炸葯,並最終爆破成功。這場著名的戰役造就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並對戰爭的進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電影一開場便讓人綳緊了神經,營造出了緊張炫目的戰爭氣氛。地面上驚險刺激的爆炸場景隨處可見,震耳欲聾的聲響猶如驚雷。炮火轟鳴的子夜,漫天的火光照耀下的戰場炫如白晝。永不停息的爆炸聲、轟鳴聲在60號陣地之上回盪不息。塵土飛揚之下的戰壕中潛伏著正准備射擊的士兵,而每一發投彈就會讓眼前的一切瞬間灰飛煙滅。電影利用遠鏡頭的拉伸視角全景展示了戰場上恢弘壯觀的場面。硝煙彌漫的敵軍陣地,永不間斷的火葯爆炸和機槍掃射,讓人不寒而慄。而最後時刻60號陣地之下的一聲巨響,聲勢壯觀的火龍直沖雲霄,漫天的火光讓整個柏林為之撼動。相信這樣一場饕餮盛宴定會帶給人們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
你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最後一點把那次爆破大概的描述了一下,我忘了是怎麼描述的,所以就只能你自己去看哈,應該有一定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