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歷史)帝國主義論,是誰寫的
J.A.霍布森。
帝國主義論,提出者是英國經濟學家J.A.霍布森。
『貳』 世界歷史上是誰開創了第一個奴隸王朝
奴隸王朝(Sulalah Mamalik) 13世紀印度德里蘇丹國的第一代王朝(1206~1290)。又稱庫特布·沙黑王朝。因創建者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及其後幾位皇帝多為奴隸出身,故名。
奴隸王朝的第一個皇帝,穆斯林統治者顧特卜(Qutb) 為紀念戰勝印度教徒而建的清真寺,建於公元4世紀。
王朝最初管轄印度半島北部,建都德里,為印度穆斯林王朝建都之始。其後4個蘇丹王朝均建都德里,故又統稱德里蘇丹國(1206~1555)。
奴隸王朝共歷經11代君主,長達84年。創建者庫特布丁·艾伊拜克(1206~1210在位)原系中亞一突厥人家族的後裔,先後被賣給內沙布爾首席法官和古爾王朝總督穆罕默德·古爾。由於他效忠古爾,屢建戰功,深受古爾的器重和信任。1206年古爾被刺身亡後,因未留下子嗣,艾伊拜克被選繼位,並宣布為蘇丹。他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執政期間頗有建樹,不僅在國內恢復了和平秩序,而且在穆斯林區域興建清真寺和學校。
在德里附近米勞里修建的庫特布丁清真寺,至今尚存有著名的庫特布尖塔和一些拱頂遺跡。其繼任者沙姆斯丁·伊勒圖米什(1211~1236在位)原出身於突厥人伊勒巴里族的貴族家庭,後淪為奴隸被轉賣給艾伊拜克,因勇敢有為而深受龐愛。
奴隸王朝的陵墓
1211年在艾伊拜克逝世一年後自其子阿拉姆·巴希手中接管了王權。繼任後克服重重困難,安定了邦國領土,並於1229年受到巴格達阿巴斯王朝哈里發穆斯坦綏爾(1226~1242在位)的賜袍和冊封。他鼓勵發展伊斯蘭學術研究,在穆斯林中享有盛譽。
王朝後期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Ghiyath Din Balban,1266~1287在位)亦系由突厥貴族後裔淪落的奴隸,1232年被轉賣給蘇丹伊勒圖米什。他先後服務於伊勒圖米什及其後代繼任者,逐步晉升到侍衛大臣的顯要地位。
1266年初,巴勒班繼德里王位。執政期間以執法嚴明著稱,並多次擊退蒙古人的入侵,使蘇丹國得以穩固。1287年巴勒班逝世後,王朝逐漸衰退。1290年6月13日,菲魯茲·卡爾基發動政變,建立卡爾基王朝,奴隸王朝遂亡。
『叄』 (世界歷史)兩個毫不動搖是誰提出的
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來的。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才能走向富強。
『肆』 全球歷史觀誰最先提出
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一種歷史觀,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方面考查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開始於新航路的開辟。全球化開始於新航路開辟,而全球史觀的發展在二戰以後
中文名
全球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觀點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世界各個地區、各種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發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狀態,逐漸融合成密切聯系的全球統一體,這種全球一體化進程是歷史發展的客觀主導趨勢。
這一史觀,要求從全球整體的大視角去研究世界歷史。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考察歷史,全面探討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發展主流和總體趨勢,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滲透。全球史觀認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國家處於封閉發展狀態,亞非歐三大洲存在地區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幾乎處於隔絕狀態。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人類歷史從分散發展向整體發展轉變。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工業革命、殖民擴張的推動,到19世紀、20世紀之交,世界終於形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實現了人類社會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的轉變。
二戰後,世界變成一個密切聯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世界整體化進程加快。國家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整個人類社會正在形成一個相互感應、相互制約的整體,整個人類面臨著共同的命運和考驗。
全球史觀的關鍵不在於是否談論了「整個世界」,而在於是否把對象置於建立了普遍聯系的「世界」之中。從這一意義上講,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歷史思想,就是一種全球史觀。在馬克思、列寧那裡,世界歷史思想都是與其同時代的世界體系相聯系的,只是馬克思時期的世界體系是由自由資本開拓的,而列寧時期的世界體系是由壟斷資本建立的。後一世界體系比前一世界體系更高級,更具廣度和深度。但不管哪一階段的世界體系,都正如列寧所說:「資本主義已成為極少數『先進』國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居民實行殖民壓迫和金融扼殺的世界體系。」世界歷史也因國際剝削、國際壓迫關系而被嚴重扭曲為如今由資本主導的勞資高度對抗的世界體系。
『伍』 世界歷史著名人物 都有誰啊
美國:林肯、華盛頓、里根.....
印度:甘地、章西女王.....
英國:克林威爾、查理一世(國王,被砍頭)
『陸』 《全球通史》是誰寫的
L . S . 斯塔夫里阿諾斯,美國加州大學歷史學教授,2004年3月23日於加州拉荷亞去世。
『柒』 世界通史》是誰寫的
《全球通史》美國的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寫的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13 目錄: 序言 第一編 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 第一章 導言:從地區史到全球史 第二章 西歐擴張的根源 第三章 西歐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 第四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家世界 第五章 西方擴張時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第二編 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六章 西歐的擴張:伊比利亞階段,1500-1600年 第七章 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1600-1763年 第八章 俄國在亞洲的擴張 第九章 這一時期對世界歷史的意義 第三編 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學革命 第十一章 工業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 俄國 第十四章 中東 第十五章 印度 第十六章 中國和日本 第十七章 非洲 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 第十九章 這一時期對世界歷史的意義 第四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的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 第二十一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義起義 第二十二章 1929年以前歐洲的革命與和解 第二十三章 五年計劃和大蕭條 第二十四章 走向戰爭,1929-1939年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 第二十六章 從大同盟到冷戰 第二十七章 諸帝國的終止 第二十八章 兩極分化的結束 第二十九章 西方的衰落與成功 第三十章 後記:我們的黃金時代嗎? 歷史對我們今天的意義 附章 第二次工業革命:全球性影響 譯後記 內容簡介: 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內容簡介 《全球通史》是作者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來以後的世界》兩冊。本書是《1500年以後的世界》分冊。 本書材料新,范圍廣,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人口、移民、種族關系、道德風尚、思想意識等各個方面。本書吸收了近二十年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並以較大篇幅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世界歷史。故全書讀來頗覺新穎爽朗,有強烈的現實感。從文字內容來看,作者對寵雜的史料取捨恰當,對各種歷史事件著筆簡要,邊敘邊議,文字生動;從編寫技巧來看,每章前冠以簡明提要,承上啟下,便於掌握線索,每章末附有選讀書目,便於進一步研究。全書條理清晰,結構完整,可與一部小型的世界史網路全書相媲美。 本書前言 特色及評論 文章節選 為什麼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人類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萬年。為什麼要挑選這僅占人類全部歷史的百分之一的一小片斷歷史,予以特別注意呢?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各種族集團實際上以完全與世隔絕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後,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終於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南非的布須曼人、有教養的中國官史,還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亞人。 因此,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們可以拿哥倫布和宇航員進行比較:前者抵達聖薩爾瓦多,打破了地區間彼此隔絕的束縛;後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間彼此隔絕的束縛。 實際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航探險時才開始。在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對平行的歷史,而沒有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如果關於人類起源的一元發生說是正確的,那麼,在人類歷史開始時,就存在一種統一性或共同的起源。但是,在舊石器時代漫長的數百萬年中,人類逐漸分散到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陸地上。後來,冰期的結束使各大洋的海面升高,從而將非洲和歐洲隔開,將南北美洲的東北亞隔開,將澳大利亞和東南亞隔開——這里僅提及幾次主要的分隔。 從此以後,人類生活在不同程度的地區孤立中。有些人淪於完全與世隔絕的境地,如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他們最後幾次由東南亞移居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船長抵達澳大利亞,他們與外部世界沒有任何聯系達30,000多年。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成民幾乎同樣與世隔絕,他們最後幾批從西伯利亞渡海至美洲的時間是在哥倫布航海之前約10,000年時。
『捌』 《世界文明史》是幾幾年的誰寫的
《世界文明史》是1975年由威爾·杜蘭特。
《世界文明史》全書約1500萬字,有近千幅精美插圖。上起「文明的建立」,下迄「歷史的教訓」。這是一部揭示人類文明遺產的曠世巨著。它幾乎涵蓋每一時代,每一國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哲學、歷史、教育、藝術、音樂、科技等領域。台灣學者譽之為「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在人類文明史上書寫了文明的篇章。
作者介紹
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1885-1981),先後在美國聖彼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物學,並在杜威的指導下攻讀哲學,1917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學的故事》,獲得出於意料的成功。隨後,他花了四十餘年的時間完成了11卷的《世界文明史》。他於1968年獲得普利策獎,1977年獲得自由勛章獎。
威爾·杜蘭曾游歷世界各地,以哲學家的敏銳目光審視埃及神秘的獅身人面像、印度古老的泰姬陵、中國雄偉的萬里長城,又奔走於地中海的波濤之中,在已被人遺忘的克里特島,在殘垣斷壁的雅典古城,在殘酷的斯巴達古戰場,搜尋、鑒賞。直至1975年,歷四十年的光陰,終於完成了《世界文明史》這一部曠世巨著。
『玖』 人類發展史上的前人類說法是由誰提出來的,具體依據是什麼
根據史書記載,我們本次人類從最原始的石器時代到出現現在的高度文明,才不超過一萬年時間。很顯然,這些文明古跡不屬於我們本次人類所創造。實際上,許多文明古跡,我們現在人類科學技術都無法建造。根據這些確鑿的證據,一些學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學說,是指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經存在過人類文明。
同時,所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跡時間跨度非常古遠。從當今發掘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看,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如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的6億年至2.5億年前的穿著鞋的人類腳印,在今天的非洲加彭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鏈式核反應堆,在現今南非發現的28億年前的金屬球,及多次不同時期的石器等等,很難想像它們屬於同一人類文明時期。因此,科學家們又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論,認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史前人類及文明。人類的發展並不象以前想像的那樣,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現代科學已認識到,一切事物發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動物也有生、老、病、死;社會的發展有周期性,同樣,人類的發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這可以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和不同史前人類石器時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線索。
學者Emilio Spedicato在其著作《Galactic Encounters, Apollo Objects andAtlantis: A Catastrophical Scenario For Discontinuities in Human History》中對史前人類毀滅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認為來自外星際空間的物體(彗星、隕石等)造成地球氣候的異常,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
然而,很明顯的是,這些不同史前人類及其擁有的文明都最終從地球上消失了。不同時期地球的大災難毀滅了當時的文明,甚至滅絕了當時絕大多數的生物,只殘留下極其少量倖存者。那麼這些文明為什麼被淘汰?如何被淘汰?
現代科學界已發現:在地質歷史上發生過幾次特大的滅絕,幾乎滅絕了所有的生物。地球周期性災變的直接證明非常多。從已發現的證據看,史前人類文明曾因各種災變而毀滅,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來星體(包括隕石、彗星)撞擊、大陸板塊的升降、氣候突變等等。
1萬2千年前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大陸
亞特蘭蒂斯曾是一個具有高度人類文明的大陸,但卻在大約11600年前一場世界性的大地震災難中沉入海底。現今的加那利群島被懷疑是其在海平面以上的殘留部分。(這實際上是一種附會,亞特蘭蒂斯的高度文明至今只存在於少數古代書籍和疑似的古代遺跡中,更重要的是,即使按照古人的說法,其文明水準依然只有奴隸到封建社會的程度)
http://ke..com/view/68860.htm
『拾』 (世界歷史)藍天保衛戰是誰提出來的
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