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研究院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相關研究所內為基礎組建的國家容頂級研究機構
中國歷史研究院承擔中國歷史領域相關研究,推進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建設、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展示和傳播中國歷史文化、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等職責。
來源網路
『貳』 如何看待微博官網「中國歷史研究院」對郭沫若的辟謠
只能說現在的網路環境實在是有點烏煙瘴氣的,無論是什麼樣的大文學家,
現在無知的年輕人都可以肆意的評論他們,我覺得研究院的辟謠做的非常好。
『叄』 中國歷史研究院
首先,我們進入華為手機的設置。
展開長圖
2/6
如果大家覺得懶得找設置的話,可以選擇在狀態欄裡面打開。
展開長圖
3/6
之後,大家在設置裡面找到「高級設置」。
『肆』 中國歷史文化研究院有沒有這個機構
中國很多城市都設此機構。如西安、北京、洛陽、南京、廣州等
『伍』 中國歷史研究院對外營業嗎
中國歷史研究院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相關研究所為基礎組建,下設中國歷史研究回院院部和考古研究答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國邊疆研究所、歷史理論研究所,承擔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整合資源和力量制定新時代中國歷史研究規劃,組織實施國家重大項目,講好中國歷史、傳播中國文化等職責。
『陸』 中國歷史研究領域最權威的人物是誰
個人認為是司馬遷。
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寫成的一部《史內記》開創了紀傳體容通史的先河,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對先秦時期歷史的考證,為我們了解歷史提供了材料。而且其書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而且,他的人格和遭遇也使他名流千古,他的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不知激勵了多少人。
希望能幫到你。
『柒』 中國有飛虎隊嗎
編輯本段網路名片 抗戰8年,國民政府承認的空戰王牌共12人,但實際上有一些飛行員的成績應該可以達到王牌的級別,但國民政府航委會沒有承認,比如梁添成,有一些人成績斐然但航委會確認的卻遠少於記錄了的,比如柳哲生,還有一些人因為眾多的原因本可以成為王牌卻英年早逝,現在被人遺忘,現在我們回顧一下這些英烈們英勇無畏的抗戰人生! 編輯本段公認的12王牌: 柳哲生:總戰績11又1/3架,頭號雙料王牌,但國民政府僅承認9架,後來國民政府為保護他,將他送到美國學習,到畢業時抗戰已經結束,想來如果他不去美國,換裝後期的好飛機後總戰績恐怕要超過20架是很容易的事,他還獲得過中國空軍使用蘇聯的伊153所取得的唯一一個擊落戰績,他主要使用霍克3、伊15等飛機。「八·一四」空戰是柳哲生第一次參戰,便取得合擊落敵機一架的成績。 劉粹剛 劉粹剛:又「空中趙子龍」之稱,其相貌英俊,與周志開、陳瑞鈿等人是有名的美男子,是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一,戰績11架,主要使用霍克式戰機。本人認為他應該是中國最有能力成為哈特曼那種傳奇級王牌的人,可惜犧牲的太早,1937年10月27日在夜航返回洛陽時,因燈光照明不佳及不熟悉地形,撞在洛陽城樓上殉國,時年24歲。從凇滬會戰開始到殉國,短短2年就到達11架的戰績,可見其超強的能力!! 陳瑞鈿:美籍華人,混血兒,其母是秘魯人,20世紀30年代初在美接受飛行訓練,1932年畢業,所以我覺得在幫主的書中他應該在華僑航空隊中了。曾任5大隊28中隊長和3大隊隊長,總戰績8.5架,主要使用霍克2/3、格羅斯特鬥士1、伊15等機型。1997年被美國認定為美國在二戰中第一位王牌飛行員。 毛瀛初:毛家來之子、毛邦初之弟,1938年晉升4大隊大隊長,八一四空戰後的8月15日曾一次空戰即擊落敵3架飛機。後來在台任空軍作戰司令,後任民航局長13年。 周志開:總戰績6.5架,曾任4大隊23中隊長,43年6月6日曾一次擊落3架敵機,獲青天白日獎章。43年12月14日,架一P40戰機執行單機偵察任務時遭遇敵3架一式戰機圍攻,壯烈殉國,時年24歲。主要使用機型P40、P43、P66等。 王光復 王光復: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王光英和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的親哥哥,總戰績8.5架,重慶時代的王牌。主要使用機型P51、P40,我記得倭軍在芷江投降時,就是王光復率機隊押送倭軍投降機隊到芷江的。 高又新:有驅逐之王的美譽,曾任4大隊21中隊長,我看到的資料稱其戰績為9架,但又又資料說王光復是中國第三號王牌,但王的戰績只有8.5架,少於高的9架,所以這一說法存在疑問。曾有傳言說周志開的犧牲是因高又新嫉妒其戰績,在那次偵察任務時將周擊落的,但高也是青天白日獎章獲得者,而且有許多證據都表明周志開那次執行的是單機任務,所以這一說法明顯有辱先烈的英靈! 黃新瑞少校,擊落敵機8.5-10架,中國空軍第三號王牌飛行員 1941年3月14日在成都雙流機場上空激戰中重傷不治殉國 黃新瑞:美籍華僑,總戰績7架,曾任王牌大隊5大隊大隊長,,1941年3月14日在保衛成都雙流機場時犧牲,也就是在偶家這里犧牲的,當時倭軍12架零戰會同數架轟炸機來犯,黃與岑澤鎏率31架伊15迎戰,終因飛機性能的巨大差距遭受巨大的損失,岑澤鎏與黃新瑞都在那次空戰中犧牲,那次空戰的損失之慘僅次於中國空軍第一次遭遇零戰的損失。 樂以琴 樂以琴:4大隊的王牌,樂以琴是四川蘆山縣人,我個人認為此人是僅次於劉粹剛和周志開的中國第三高手。戰績為8架,有「江南大地之鋼盔」之稱,在「815」空戰中曾一次擊落敵機4架。日本飛行員視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在1937年12月3日的戰斗中他和董明德兩人起飛迎戰倭軍大批飛機,後寡不敵眾被擊落,跳傘後,為防倭寇攻擊推遲開傘,結果因開傘太晚墜地犧牲,時年23歲,試想若不是倭寇喪心病狂攻擊跳傘之飛行員,樂以琴何故犧牲。 臧錫蘭:總戰果5架,中美混合團的王牌飛行員。1955年時也有擊落米格15的記錄。 譚鯤:我看到的戰績記錄為8架,存疑。 羅英德:我看到的資料顯示是6架。其參加了大小戰役280多次,戰場遍及祖國和緬甸、印度、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羅最為著名的一戰就是擊落倭軍四大天王之一的南鄉茂章。 其他的藍天雄鷹們: 鄧從凱:其英名長期被淹沒在歷史之中,有被埋沒的王牌之稱,39年11月4日在成都擊落倭軍「轟炸之王」奧田大佐,是倭軍在華斃命的最高軍銜的航空軍官,不過在擊落奧田後,鄧也中彈犧牲,時年26歲。關於他的戰績有說法是4架。 中國空軍四大天王: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梁添成 劉粹剛和樂以琴在前面有所介紹,不多說。 高志航 高志航:這個不用介紹了吧,4大隊被稱為志航大隊,可想而知,這可是中國王牌最集中的大隊,幾乎所有王牌飛行員都有在4大隊服役過的經歷。被墨索里尼那傢伙稱贊過,雖然那個胖子是個垃圾,但是高隊長可不是垃圾哦。試想如果中國在抗戰時的飛機製造能力有義大利那種水平,這些英烈們也不會這么容易就犧牲了吧! 梁添成:印尼華僑,1939年6月11日在保衛重慶的戰斗中犧牲,時年26歲,是四大天王中最後犧牲的一位。 李桂丹 岑澤鎏:華僑,5架 周靈虛 陳其光:5架 周廷芳:6架 董明德:7-10架,存疑 還有黃泮揚、黃鶯、唐信光、龔業梯、徐吉驤、鄭少愚、黃榮發、陳懷民、雷均炎、巴清正等等 1932年2月10日,廣東空軍派第2中隊長丁紀徐率領飛機隊(約15架)從廣州北飛,支援十九路軍淞滬抗日,機隊抵達杭州後,曾幾次配合南京空軍對日機展開空戰和轟炸敵軍軍事目標,副隊長黃毓銓和隊員趙甫明在空戰中犧牲。5月中旬,廣東飛機隊撤回廣州. 編輯本段飛虎隊 「飛虎隊」全稱為「 中國飛虎隊標志 中國飛虎隊標志 [1] ),1941年7月來中國參與抗日,當時美國尚未對日宣戰。 飛虎隊」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 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1937年7月初,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幾天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准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並且親自駕機投入戰斗,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性格不拘的年輕人,由於形式上並非正規軍,他們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反而得以自由揮灑,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並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在31次空戰中,志願飛虎隊員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戰斗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5名飛行員犧牲,1名被俘,「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 1938年8月,根據宋美齡的要求,陳納德在昆明市郊籌建航校,以美軍標准訓練中國空軍,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1941年,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陳納德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同年7月和10月,200多名隊員來華對日宣戰,當時日本人控制了中國的港口和運輸系統,幾乎使國民黨政府與外界隔絕,這一小隊空戰人員駕駛著破舊的老式飛機,盡管經常面臨燃料,零件和飛行員的不足,仍不斷戰勝遠比它們規模大,裝備好的日本空軍,他們空運給養,在緬甸公路提供空中掩護,並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上空與日本人作戰,1942年7月4日,飛虎隊被編入美國第十航空隊,成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的骨幹力量,陳納德1943年3月又被改編為第十四航空隊,陳納德後來升任少將,從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飛虎隊」在華作戰期間共擊落日機近300架,他們中間有24人在戰斗中犧牲或失蹤,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國志願航空隊以3個中隊,數十架飛機的有限兵力,擔負中國戰場的國際交通大動脈滇緬公路北,南兩端的樞紐——昆明和仰光的空中防務,期間還幫助中國運送物資,1943年,志願航空隊改為第十四航空隊,除了協助組建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外,還協助飛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接運戰略物資到中國,以突破日本的封鎖,人稱「駝峰航線」,航線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運輸機飛越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山峰時,達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線起伏,有如駝峰,駝峰航線由此得名,飛機飛行時常有強烈的氣流變化,遇到意外時,難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飛行員即使跳傘,也會落入荒無人煙的叢林難以生還,日軍飛機的空中攔截也給運輸隊造成巨大威脅,在這條航線上,中美雙方3年多共向中國戰場運送了80萬噸急需物資,人員33477人,航空隊共損失563架飛機,犧牲1500多人,第十四航空隊還有力地配合了中國軍隊的戰斗,至抗日戰爭結束,第十四航空隊共擊落日敵機2600架,擊沉或重創223萬噸敵商船,44艘軍艦,13000艘100噸以下的內河船隻,擊斃日軍官兵66700名, 由於與某些政客存在分歧,抗日戰爭即將勝利時,陳納德被迫辭職,飛虎隊大多數隊員均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嘉獎,有十多名飛行員獲得美,英政府頒發的飛行十字勛章,近二十年,中美關系改善,抗戰史實陸續被披露,陳納德與飛虎隊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獲得高度的評價,不少倖存的原飛虎隊員回到中國,不畏艱險尋找飛機殘骸和戰友遺骨,由柳洪平創建, P-40飛機是飛虎隊的主要裝備,也是太平洋戰爭初中期美國陸軍的主力戰機。 這種戰斗機裝有1台水冷活塞式發動機,流線型機身和機頭下方碩大的散熱器,構成該機優美的外形,梯形下單翼裝有武器,可收放後三點起落架。它的最大速度為552千米/小時。二戰期間,P-40主要對手是日本零式戰斗機。對比而言,P-40機動性不如日本零式戰斗機,但具有較高的俯沖速度。因此飛虎隊往往採用高速俯沖,打了就跑的戰術,避免與零式戰斗機糾纏。 飛虎隊的P-40飛機上都繪有嚇人的鯊魚嘴和插翅飛虎隊徽,藉以打擊日軍士氣。在飛虎隊並入第十四航空隊之前的31次空戰中,以5至20架的戰鬥力量,共擊毀敵機200多架,自己僅損失了10餘架。 P-40系列各型飛機曾經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主要戰場的作戰行動,是航空博物界的重要收藏品。二戰期間共生產了這類飛機13738架,現保存在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的尚有70餘架
滿意請採納
『捌』 中國歷史研究院是哪個建築師的作品
中國國學中心工程(就是現在的歷史研究院)由東南大學設計團隊負責設計,工程於2013年11月開工建設,2015年12月完成工程結構封頂,2016年8月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建設現場舉行中國國學中心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儀式
『玖』 中國飛虎隊的創始背景
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1937年7月初,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幾天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准訓練中國國民黨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國民黨空軍對日作戰,並且親自駕機投入戰斗,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性格不拘的年輕人,由於形式上並非正規軍,他們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反而得以自由揮灑,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並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在31次空戰中,志願飛虎隊員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戰斗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5名飛行員犧牲,1名被俘,「中國國民黨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
1938年8月,根據宋美齡的要求,陳納德在昆明市郊籌建航校,以美軍標准訓練中國國民黨空軍,積極協助中國國民黨空軍對日作戰,1941年,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陳納德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同年7月和10月,200多名隊員來華對日宣戰,當時日本人控制了中國的港口和運輸系統,幾乎使國民黨政府與外界隔絕,這一小隊空戰人員駕駛著破舊的老式飛機,盡管經常面臨燃料,零件和飛行員的不足,仍不斷戰勝遠比它們規模大,裝備好的日本空軍,他們空運給養,在緬甸公路提供空中掩護,並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上空與日本人作戰,1942年7月4日,飛虎隊被編入美國第十航空隊,成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的骨幹力量,陳納德1943年3月又被改編為第十四航空隊,陳納德後來升任少將,從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飛虎隊」在華作戰期間共擊落日機近300架,他們中間有24人在戰斗中犧牲或失蹤,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國志願航空隊以3個中隊,數十架飛機的有限兵力,擔負中國戰場的國際交通大動脈滇緬公路北,南兩端的樞紐——昆明和仰光的空中防務,期間還幫助中國運送物資,1943年,志願航空隊改為第十四航空隊,除了協助組建中國國民黨空軍,對日作戰外,還協助飛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接運戰略物資到中國,以突破日本的封鎖,人稱「駝峰航線」,航線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運輸機飛越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山峰時,達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線起伏,有如駝峰,駝峰航線由此得名,飛機飛行時常有強烈的氣流變化,遇到意外時,難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飛行員即使跳傘,也會落入荒無人煙的叢林難以生還,日軍飛機的空中攔截也給運輸隊造成巨大威脅,在這條航線上,中美雙方3年多共向中國戰場運送了80萬噸急需物資,人員33477人,航空隊共損失563架飛機,犧牲1500多人,第十四航空隊還有力地配合了中國軍隊的戰斗,至抗日戰爭結束,第十四航空隊共擊落日敵機2600架,擊沉或重創223萬噸敵商船,44艘軍艦,13000艘100噸以下的內河船隻,擊斃日軍官兵66700名,
由於與某些政客存在分歧,抗日戰爭即將勝利時,陳納德被迫辭職,飛虎隊大多數隊員均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嘉獎,有十多名飛行員獲得美,英政府頒發的飛行十字勛章,近二十年,中美關系改善,抗戰史實陸續被披露,陳納德與飛虎隊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獲得高度的評價,不少倖存的原飛虎隊員回到中國,不畏艱險尋找飛機殘骸和戰友遺骨,由柳洪平創建,
P-40飛機是飛虎隊的主要裝備,也是太平洋戰爭初中期美國陸軍的主力戰機。
這種戰斗機裝有1台水冷活塞式發動機,流線型機身和機頭下方碩大的散熱器,構成該機優美的外形,梯形下單翼裝有武器,可收放後三點起落架。它的最大速度為552千米/小時。二戰期間,P-40主要對手是日本零式戰斗機。對比而言,P-40機動性不如日本零式戰斗機,但具有較高的俯沖速度。因此飛虎隊往往採用高速俯沖,打了就跑的戰術,避免與零式戰斗機糾纏。
飛虎隊的P-40飛機上都繪有嚇人的鯊魚嘴和插翅飛虎隊徽,藉以打擊日軍士氣。在飛虎隊並入第十四航空隊之前的31次空戰中,以5至20架的戰鬥力量,共擊毀敵機200多架,自己僅損失了10餘架。
P-40系列各型飛機曾經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主要戰場的作戰行動,是航空博物界的重要收藏品。二戰期間共生產了這類飛機13738架,現保存在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的尚有70餘架
『拾』 從地鐵常營坐幾號線到中國歷史研究院西門對面的新奧體購物中心門口或是離這個地址近一點的地鐵
從地鐵的話到了又要坐二號線可以。